㈠ 關於民俗文化的資料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歷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歷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准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里,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准備辭舊迎新。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鍾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春節習俗: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高興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鬍子,身上背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查看歷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是夜,主婦們忙著掛燈結綵,張貼春聯,剪窗花,貼年畫,紅紅綠綠把房子裝飾得花團錦簇,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氣氛。孩子們最盼望的事也許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人們的傳統觀念,總是喜歡在過年時,多討些好彩頭,希望一切順利,這其中有許多舊習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掃帚之俗,以為新年使用掃帚將會把運氣掃走,掃去財運,新的一年會難交好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為使此俗流行,還定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新年也不可罵孩子,說話必須特別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飯碗,大家也絕不罵他,反而說他歲歲平安,因碎,歲諧音沖一沖不祥的氣氛。新年裡,大人最怕小孩子說溜了嘴,開年講些不太吉利的話,除了橫關照豎關照,有的地方還用塊紅布或草紙向孩子們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當作屁股,即使說出不吉利的話來,也等於放屁。還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於枕邊,叫做壓歲果子。橘子、荔枝諧音吉利,以求來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區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偷財神爺像,而且偷到後要把它藏在褲襠里,以取財神入庫(褲)這句成語的意思。在這些異想天開的趣俗之中,埋藏著歷代多少勞苦百姓獻媚命運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習俗:貼窗花
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春節習俗: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鍾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准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節習俗: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古人把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春節習俗: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盛放飛帖之用。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因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裡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這個節日就叫元宵節
元宵節,中國人有賞燈和吃元宵的習俗。俗話說正月十五鬧花燈,因此,元宵節也叫燈節
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熱鬧非常。夜晚一到,人們就成群結隊地去觀賞花燈。五光十色的宮燈、壁燈、人物燈、花卉燈、走馬燈、動物燈、玩具燈…匯成一片燈海。有的花燈上還寫有謎語,引得觀燈人爭先恐後地去猜
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這種食品了。元宵是一種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圓球,裡麵包著用糖和各種果仁做成的餡,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因為這種食品是在元宵節這天吃,後來人們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國人希望諸事圓滿,在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團圓、和睦、幸福、圓圓滿滿。
涼山彝族婚俗—婚前禮儀在民主改革之前,涼山彝族內實行著嚴格的婚姻制度不能與異族通婚;不同等級之間不能通婚;同一家支內部不能通婚;姨表兄弟姐妹間不能結婚,而姑舅表兄弟姐妹間卻優先婚配權利。如有違背,輕則遭人終身唾罵,無臉見人,重則被處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些限制已有所放鬆,但大多數仍被沿襲下來。彝族男女一般...載歌載舞—彝族火把節火把節是四川涼山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六月廿四日,家家飲酒、吃坨坨肉、並殺牲以祭祖先。人們穿新衣,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男人們參加鬥牛、羊、雞、賽馬、摔跤;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後游轉;第三天晚上成群結隊地舉著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後又集中到一...奇異浪漫的走婚習俗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種種婚俗中絕無僅有的一朵奇葩。 1、走婚情侶,以情為重 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實行走婚。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侶雙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無女,視女為根;以女為貴的摩梭人,只好娶一個媳婦,以續香火,其涼山彝族婚禮拾趣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區。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彝民族以自己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展示其絢麗多彩,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彝族那獨具風韻、引人入迷的婚禮場面。凡親眼目睹過彝族婚禮場面的中外遊人,都會在腦海里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喜背新娘 婚禮這一天,不論路途遠近,都要由年輕涼山的婚禮習俗涼山彝族的婚禮習俗帶有區域性,但也是大同小異,各有所長,各有特色。經過了換童裙的姑娘,開始在等待說親了,也在等待緣分的到來。在過去,彝族女孩的婚姻大事由父母定,但不乏也有叛逆者,擺脫父母的約束而爭取婚姻自由的。現在的時代變了,父母和個人都要參與婚姻大事的決定。 1、訂婚 一般由男四川的婚俗民主改革前,峨邊彝族社會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家支外婚、彝族內婚,盛行買賣婚姻,不允許彝族與外民族通婚。姑姑的女兒優先嫁給舅舅的兒子,如要他嫁,要給舅舅一份禮錢。婚齡,男方青年年齡不限,女方必須是十七、十九、二十一歲單齡虛歲,一般婚齡都在十七歲出嫁。彝族實行一夫一妻制,有多子多生多富的觀念。個...藏家月餅—道孚花饃饃八月十五中秋佳節,賞明月、嘗月餅是我國漢民族由來已久的民間傳統習俗。藏族人民是沒有這種習俗的,但在道孚縣的鮮水鎮、協德鄉藏族人家同漢族民族一樣也流行過中秋節。這天家家戶戶都做一種藏式月餅,當地俗稱花饃饃。何謂花饃饃,顧名思義,就是用麵粉做成的一種夾心德昌縣風俗民情彝族年、火把節、僳僳族闊拾節以及彝族、僳僳族婚禮、葬禮都饒有特色,沿安寧河、茨達河所存大石墓是古邛都人群體墓葬,被列為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 德昌為四川省僳僳族人口最多的縣,這里民風古樸,保留著最為完整的僳僳族傳統習俗。德昌流行過僳僳族傳統節日:闊拾節。「闊拾」為僳僳語音譯植樹節背後是巧合,還是傳統去年,注意到在蘭州附近,柳樹多在陽歷3月20日前後發芽。想到蘭州古時號稱邊塞苦寒之地,那麼,蘭州一帶的物候期應與中原地區相差很大,到底有多大呢?因而便去翻書,查到《呂氏春秋/任地》記載:冬至後五十七日菖蒲萌生,菖蒲是百草中最先萌生的,這時候春耕就開始了。這段記載應是以中原地區的物候天彭牡丹會位於成都北部的彭州市, 古稱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歷史上它曾與河南洛陽、山東曹州,安徽毫縣一起並稱為我國四大牡丹生產基地。詩人陸游曾說: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說明彭州種植牡丹在唐宋時期已頗負盛名。 為發揚這一地方民俗文化傳統,彭州市定於每年清明節前後舉辦一年一老成都的平民茶鋪春光明媚,成都西郊的老成都民俗城。喝罷跟斗酒,嘴角留有一絲回鍋肉的余香,省作協會員馮水木先生、文史專家王大煒先生走進城中茶樓,兩位老成都你一言,我一語,向眾茶客開講老成都的故事,回憶半個多世紀前的成都老茶館。 平民茶鋪與加班茶 1935年,成都賣得最火的四川成都節日成都燈會 正月十五 成都燈會是在元宵賞燈習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南宋詩人陸游在《丁酉上元》詩中描述成都燈會盛況是突兀球場錦綉峰,遊人仕女擁千重;鼓吹連天沸午門,燈山萬炬動黃昏。 從1962年起成都恢復春節燈會,會期一個月。燈會期間,公園內有民間曲藝都江堰清明放水節東漢李冰圓雕石像的出土提供了有力的佐證,說明在1800多年前的東漢時代,灌區人民已經開始紀念李冰了。齊建武時,益州刺史劉季連將都江堰渠首「望帝詞」遷到鄲縣,以原廟改招李冰,名祟德廟。唐太宗時褒封李冰神勇大將軍。玄宗幸蜀,遲封李冰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市。每年清明節舉行放水大典。李冰主持創建都江堰,使長期苦於水旱災害的川西平原一下成了富庶的、世人矚目的天府之國,人民對他的感戴之情是沒齒難忘的。都江堰是天府源頭,李冰是建堰的第一功臣元勛。都江堰將與世長存,永放光彩,李冰將會永遠受到世人的遵崇。南國冰雪節春節即將臨近,四川人賞雪、滑雪不必遠去北方。中國首屆南國冰雪節將於二00一年一月六日在四川成都西嶺雪山拉開序幕。與此同時,九寨溝、峨眉山、海螺溝、龍池、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六地都將設立冰雪節分會場。 四川七大景區聯手推出的這次活動,將是中國南方地區首次舉辦的大型燈山萬炬動黃昏—成都燈會元宵賞燈是我國南方的傳統習俗之一。成都燈會是在元宵賞燈習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據史料記載,成都燈會起源於唐睿宗景雲二年,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舉辦1夜,到唐玄宗時增加為3夜,北宋時增為5夜,南宋為6夜,明代進一步增加為10夜。成都燈會的盛況,據元代成都人費著寫的《歲華紀麗譜》當地特色—茶館「坐茶館」是成都人的一種特別嗜好,因此茶館遍布城鄉各個角落。成都茶館不僅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而且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無論你走進哪座茶館,都會領略到一股濃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頭蓋茶具、老虎灶、紫銅壺,還有那堂倌跑堂添水的功夫,無一不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成都茶館的三百舸爭流—新津龍舟會端陽節賽龍舟是我國南方人民的傳統習俗之一。成都雖在長江以北,但也是水鄉之地,所以賽龍舟的歷史也很久遠。直到本世紀60年代,成都的賽龍舟活動還在望江公園邊的錦江河段進行。但70年代以後,市區的河道已不適宜再舉辦龍舟競渡。因此成都新津縣的南河便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把龍舟盛會越...羌族風俗羌族自稱日瑪、爾瑪,屬同一名稱。羌屬他稱,從羊、從人,意為西戎牧羊人。歷史上,羌族以養羊著稱,故羌族與羊的關系極為密切,至今仍保留著供奉神羊的習俗。羌語屬藏緬語系羌語支,分為南北兩大四十八寨棒打豬民俗探微 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為,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一個民族生存的自然、社會、生活環境,決定著這個民族的精神世界、生活習慣和社會風俗。由於同一民族、不同民族生存的環境千差萬別,決定了不同民族生活習俗、社會風俗的多樣性和特殊性。本文所談到的四十八寨棒打豬的民俗,就是北川羌族與眾不同的獨九寨人情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五百年前,九寨溝的先民們從遙遠的西藏阿里遷徙至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與周圍的羌族、回族、漢族攜手合作,創造了獨特的康巴文化。 至今,九寨溝人的衣食往行、婚喪嫁娶和生產方式等,還保持著濃郁而古樸的藏族傳統:精美的服飾,剽悍的腰刀服飾首飾首飾 首飾的概念在漢文化中一般是作為人體和服裝的點綴,而在藏文化中,尤其對女性而言,用渾身披掛四字更為貼切。各類首飾與其掛件遍布全身。頭上佩的簪子、發卡、骨環、玉磐、發珠飾鏈及各類耳環等;胸前戴的項璉、珠飾、托架遠古金屬聖物、嘎烏等各類護身飾件;腰上系藏族風情飲食藏族以熏烤肉為主,輔之以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飲品。九寨溝藏胞從古至今居住在高寒地區,形成了與其它兄弟民族迥然不同的飽含習慣。藏族人民對自己的傳統食品和食俗,猶如對待風俗一樣,懷著渾厚的感情。遊人在貪圖這兒秀麗山川的同時,若是再吃一口香甜的糌粑,品濃釅的酥油茶,喝一杯醇香的青梨酒,嘗嘗地...藏式建築藏族建築的類型多且各具特色,大致可分為寺院宮殿、園林、住宅、塔等四種類型。藏羌節日麻孜會 農歷正月為藏族的年節。而九寨溝最隆重的節日當數農歷三月十五的麻孜會。這天男女老少都身著盛裝去扎如寺參加廟會, 燒香敬神,朝佛轉山,向師長親友、和尚喇嘛敬獻哈達,表達美好的祝願。廟會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戲等慶典活動。青年男女也常在這天尋覓知音,交結朋友。 德朵節 每年...藏羌歌舞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稱。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牧區,經常舉行有趣的簧火晚會,人們通宵達旦,跳呀唱呀,沒有個完。在城鎮,只要天氣稍為暖和,人們便舉家而出,到林子里邊喝青稞酒,邊跳起民間舞蹈,它是群眾性的一種愛好和娛樂,西藏確實是歌舞的海洋,可以說西藏家家有舞,人人能跳。 藏羌風俗禁忌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並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後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室內就坐,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藏傳佛教公元7世紀,佛教從唐朝和印度等地傳入西藏。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即保持佛教的基本教義,有具有濃郁藏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藏傳佛教的發展史上先後形成眾多教派,目前主要有四大派,即格魯派(俗稱黃教)、寧瑪派(俗稱紅教)、薩迦派(俗稱花教)、噶舉派(俗稱白教)。 扎如寺位於九寨
德昂人也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屆時,每家的晚輩年輕人要准備一盆熱水,端來放在堂屋中央,把家裡的父母等長輩請出來坐在堂上,向他們叩頭請罪,請他們原諒晚輩的一年來不孝順的地方。長輩們也要檢討一年來在為晚輩樹立榜樣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後,晚輩為長輩洗手洗腳,同時互祝來年在和睦、勤勞的氣氛中度過。如果父母去世,兄長、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為洗手洗腳的對象
這個習俗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待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痛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以後就演變為一種習俗
藏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彝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㈡ 中國民俗風情,歷史文化
1 、阿昌族:分布在雲南,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制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採茶
2 、 白族:分布在雲南、貴族、四川等地,人口159萬餘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雲南、青海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以打刀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語言。——羊皮襖、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雲南,人口8.2萬余,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彈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貴族、雲南等地,人口254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享有「水稻民族」之稱。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石板屋、綉花、雕刻面具
6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19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種水稻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跳板、長鼓舞
7 、達斡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新疆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剪紙,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0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寺塔、竹樓和竹橋顯示出了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孔雀舞、夾籮飯,潑水節
9 、德昂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5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於種茶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象腳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業,鼓樓、風雨橋、風雨亭是侗鄉的主要標志,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浸泡蘆笙,攔路迎賓
11、東鄉族:主要分布甘肅、寧夏、新疆等地,人口3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瓜果。有自己的語言。
12、獨龍族:分布在雲南,人口0.5萬餘人,他們保持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首先風尚。絕少發生盜竊現象。有自己的語言。——織獨龍毯,烤烙餅
13、鄂倫春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0.6萬餘人,主要從事狩獵和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毛皮服飾,篝火節
14、俄羅斯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1.3萬餘人,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拉手風琴,烤麵包
15、鄂溫克族:分布在內蒙古、和黑龍江,人口2.6萬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馴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灣省,其餘少數分散居住在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人口約40人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和漁獵業,有自己的語言。——竿球,龍舟,編織
17、仡佬族:分布在貴州、廣西、雲南等地,人口約43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糯米團,地戲
18、哈尼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25萬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梯田,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19、哈薩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約1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善刺綉,綉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剪羊毛,彈唱,刺綉
20、漢 族:分布在全國各地,人口10.4億餘人,經濟、文化發達,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廟會,舞龍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龍江省,人口0.4萬餘人,是中國北方一以捕魚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製作魚皮衣服,漁鄉,善食生魚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寧夏、甘肅、新疆等地,其餘散居全國各地,人口860萬餘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諾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有自己的語言。——樂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廣西,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沿海漁業,兼營農業和鹽業,有自己的語言。——哈亭,彈奏獨弦舞,踩高蹺
25、景頗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1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目腦縱歌,跳孔雀舞
26、柯爾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龍江,人口14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禮
27、拉祜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4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萬餘人,以農業為主,婦女精於紡織,「黎錦」「黎單」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雲南、四川等地,人口5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上刀桿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萬餘人,主要從農業和狩獵,有自己的語言。
31、滿 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約98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漁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穿旗袍,薩滿舞,二貴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廣西,人口7.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飼養菜牛和編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語言。——分龍節舞龍
33、門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約0.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擅長編制竹藤器和製作木碗。有自己的語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內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萬餘人,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馬頭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車
35、苗 族:分布在貴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刺綉、桃花織、錦蠟染和銀飾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吹蘆笙,吊角樓
36、仫佬族:分布在廣西,人口15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語言。
37、納西族:分布在雲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東巴舞,臘染
38、怒 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有自己的語言。——織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雲南、四川,人口2.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吹葫蘆笙,彈唱,集體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產,有自己的語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肅等地,人口8.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藝也發達,有自己的語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除種水稻外,還普遍種植茶樹、甘蔗等經濟作物,有自己的語言。
43、水 族、分布在貴州、廣西等地,人口34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語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
45、塔塔爾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萬餘人,以經營商業為主,兼營手工業和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肅等地,人口1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會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萬餘人,土家織綿以其「色彩斑斕,做工精巧」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擺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雲南,人口35萬餘人,從事農業,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國民族舞蹈中獲獎,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甩發舞
49、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糧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語言。——手鼓舞
50、烏孜別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約1.4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51、錫伯族: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等地,人口約17萬餘人,主要從事漁獵和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52、瑤 族:分布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等地,人口1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有自己的語言。——盤王節、長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雲南、四川等地,人口657萬餘人,喜食「砣砣肉」,愛飲「桿桿酒」,舞蹈音樂獨具特色,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虎節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肅,人口約1.2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崇尚騎馬和射箭,有自己的語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等地,人口459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舞,布達拉宮
56、壯 族:分布在廣西、雲南等地,人口1555萬餘人,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錦」享譽海內外,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㈢ 海南的歷史民俗文化
黎族是中國嶺南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人口為124萬。
黎族版在海南島權上居住的歷史已有3000年以上,我們至今仍能在少數黎族老年婦女身上見到一種極為罕見的古老文化遺存——文身。她們的臉、胸、手和腿上還保留著較完整的圖案紋樣,這些文身被稱作是「刻在人體上的敦煌壁畫」。
按照黎族的傳統習俗,文身是黎族婦女結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必需完成的一個程序。黎族女性一般在十幾歲就擇吉日文身, 通常是請有經驗的老年婦女來主持。現場除了受刺者的母親外,還要邀請一二名中年婦女來協助。刺紋的工具很簡單,一根紅藤針(刺)、一根拍打棒、一小碗墨汁或青色染料即可。
㈣ 湖南省歷史文化民俗風情
湖南景點分布:
八路軍駐湘辦事處
白沙井
長沙動物園
長沙世界之窗
長沙市工人文化官
楚繒書
船山學社
漢代北津城遺址
漢銅牛燈和人形吊燈
湖南省博物館
省立第—師范學校
灰湯溫泉
賈誼故宅
金盆嶺九號晉墓
橘子洲
開福寺
烈士公園
馬王堆
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
明藩府
南郊公園
清水塘
沈家大屋
天心閣
銅官古窯址
望麓園
吳王墓
咸嘉湖唐墓
湘江
曉園公園
新民學會舊址
月亮島
張仲景祠
嶽麓山
大圍山
花明樓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
雷鋒紀念館
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
長沙海底世界
天心公園
桔洲公園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陳列館
黃興故居
瀏陽文廟
譚嗣同紀念館
胡耀邦故居
白雲寺
鳳凰旅遊精華景點:
鳳凰古城
第101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最美麗的小城,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正是這里醉人的傳說。楚巫文化、民俗風情、軍事文化在這里碰撞,這里名人輩出,沈從文、黃永玉、熊希齡???就是從這里走出大山的。古跡眾多,有古建築68處,遺址116處,明清兩代特色民居建築120棟和一排排吊腳樓群,古街道20多條。是研究歷史封建王朝特別是明清以來中原王朝與西南少數民族關系問題和研究晚清民初軍事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民族關系問題的「標本」。
德夯
「德夯」為苗語,意為美麗的峽谷。神奇而深壑的峽谷自然景觀,古樸而優雅的苗族風情民俗,實乃佳境蓬萊醉遊人的夢幻明珠。景區內開展的民俗旅遊項目有苗家做客、攔門對歌、敬酒、苗家跳歌晚會、苗族鼓舞等十多個。在德夯旅遊,您還可以親手榨油、造紙、織布、碾米等,充分體驗古老的民俗風情和大自然美的享受,就像到了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
猛洞河
猛洞河湍急的漂流,充滿人與水激情雄辯戲劇般的感覺,被譽為「天下第一漂」。景區內的王村是一座千年歷史古鎮,名噪中外的電影《芙蓉鎮》,其全部外景均薈萃於此地。
坐龍峽
一個長5公里的大地傳奇,一片深300餘米的山川靈異,一段與自然最貼近的經歷,一場同自我最深刻的對話。俏、隱、幽、曠、奇、險、古、拙等異彩紛呈,幻作矯矯游龍而曰「坐龍」美名。
梵凈山
梵凈山是「梵天凈土」之意。為貴州第一山,「眾名岳之宗」。集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佛教勝地、生態王國於一身。被列入世界人與生物保護圈。
張家界
這是人間仙境,是綠色的海洋,大自然的迷宮,鳥獸的天堂,地質博物館,也是擴大的盤景,縮小的仙境,又是巨大的原始風景園林,一句話,這是一方神的大地。走進張家界,猶如走進《紅樓夢》里的大觀園,處處美、件件新、時時喜、樣樣奇!
參考資料:http://www.kezhu.com/
㈤ 保護民俗文化生活的歷史
民俗文化的保護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做出了有益的實踐,取得了很好的經驗。 亞洲的日本和韓國把值得保護的民俗文化稱為「文化財」,或民間文化財,即文化財富。他們對文化財做了科學的界定,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可以作為文化財,只有那些具有較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民俗文化才可以被列入文化財保護的范圍。另外被保護的文化財還被分為國家指定文化財,市、道指定文化財及市、道知事指定文化財,分別加以保護、管理和繼承。 民俗學研究是以民間傳承為對象的。在掌握民族生活變化的同時,確認和探索民族同一性。因此,屬於生活、藝術、信仰、口碑傳承的無形文化財,成了民俗學研究對象的中心。對民俗文化的保護,實際上是保護民眾生活的歷史,是通過保護和傳承使後輩知道我們的前人是怎樣生活和思考的。同時,民俗文化的保護也為民俗學研究提供活的標本,幫助學者們更好地把握民俗文化的精神實質。 其次,民俗文化是靠口頭和行為傳承的文化,這種文化生存的環境經常處於變化之中,顯得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破壞和損傷。使民俗文化受到破壞與損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人為原因,二是自然原因。人為的原因是指由民俗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承人造成的破壞。比如因為無知或追求金錢利益,隨意改變民俗文化傳承的內容和形式。如將本屬於手工生產的民俗工藝品,做產業化開發,工廠化生產,而使原來的民俗文化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消失。人為原因如:文革對民俗文化的破壞。中國大量的民俗活動和民俗文物是在這一時期消失;改革開放帶來中國社會的全面轉型,民俗文化一方面被開發利用,另一方面也遭到破壞,如因城市規劃中缺乏民俗文化保護的內容,許多有歷史和藝術價值的建築物被強行拆除,古城風貌遭到破壞。 民俗文化中的無形文化財和有形文化財不同,它不是一種固定了的形態,因此很難尋找到它的原型。比如一些古老的信仰儀式,流傳至今已經很難尋找它原來的蹤跡。加上人們認識的不足,保護不當也容易遭到損失。 至於民俗工藝產品,在現代社會里生存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狹窄。從工藝技術來看,由於民眾文化水平的提高,現代製作工藝的不斷滲入,原有的工藝顯得比較粗糙,使民眾對於傳統工藝的關心日漸低下。加上傳統工藝品的流通渠道沒有保證,產品滯銷,使得這種技能的傳承更為艱難。如果一種民間文化財和民眾的生活相脫離,那是很容易消失的。 自然因素對民俗文化所造成的損失,主要集中在那些有形文化財上。如民居建築,傳統服飾,生產、生活用具等,這些物質文化由於濕度、溫度的變化,自然災害的影響,經歷一定的時間後會自然損壞。因而為了保存,除必要的修復外,還可以採用影像手段進行紀錄和科學化的保護。 要改變造成文化財破壞諸種因素,為民俗文化的保護建立良好的環境,是至關重要的。除政府部門的努力外,喚醒民眾的保護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是民眾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歷史延續和發展主要靠民眾自發的參與。今天的保護也應以民眾為核心,政府主管部門要悉心聽取傳承者的意見,確定保護的對象。同時應該將要保護的項目確定傳承人,使政府與傳承者共同擔負起保護的責任。
㈥ 介紹河北民俗文化
蔚縣剪紙:蔚縣剪紙最早是用來貼在窗戶上的,作為一種裝飾或逢年過節辦喜事的喜回慶點綴,如今蔚縣剪紙已逐答步發展成為具有欣賞、收藏價值的民間藝術精品、國家級饋贈禮品。
武強年畫:武強年畫經過歷代藝人的苦心經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流派,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年畫、江蘇桃花塢年畫、四川綿竹年畫、河南朱仙鎮年畫相媲美,曾被人們譽為河北藝術的象徵,以其深厚的民間民俗、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而享譽國內,馳名海外。
唐山皮影:因以河北唐山地區樂亭、灤縣、灤南一帶的語言音韻為其音樂特色,所以又叫「樂亭影」、「灤州影」,流行於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區以及東北三省各市縣、它是一種有著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6)民俗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蔚縣剪紙、衡水內畫、武強年畫、曲陽石雕等,這些均為聞名世界的河北民間藝術,其他如陶瓷、皮影等也為市井百姓所喜聞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