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城的象徵意義是什麼急!!!!
萬里長城自構築的那天起,它就成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象徵,兩千年多年來,任何人都沒有能從認識上割裂萬里長城,因而也就無法割裂中華民族。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程,自然更多地象徵軍事、象徵國防、象徵國家的安全和鞏固。南朝宋時大將檀道濟,曾隨高祖北伐,在爭取統一的大業中屢立戰功,威名甚重,朝廷疑畏之,詔廷尉加害了他及其諸子。檀道濟被抓時,脫下頭巾丟地說:「乃復壞汝萬里之長城。」可見萬里長城作為國家統一和安全屏障的象徵意義早已植根於中國人的心目之中。唐太宗時門下奏:「築城以備虜,未若選將為長城。」此長城當是國防的同義詞,而中唐詩人韓??在詩中贊揚唐朝突厥族將官哥舒僕射是「萬里長城家,一生唯報國。」說明萬里長城作為國家的象徵,連突厥部族人也認同了。
明代是大修長城的朝代,長城的象徵意義也被廣泛使用,明大臣劉思唐在《籌邊錄序》中贊揚欽差巡撫寧夏地方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楊守禮說:「若假以久任,俾得究竟其設施,必能以身為西北長城,銷北虜之患於未形。」《嘉靖寧夏新志》載:「總兵官潘浩,能謹烽堠,迄今人以『潘長城』稱之。」
縱觀歷史,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為全體中國人民所接受,應該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抗日戰爭時期。那時,日本作為一個海外民族,悍然入侵中國,在佔領區奴役中華各民族人民,並妄想吞並整個中國。在日本侵略軍的侵略標志中,還曾把侵略者腳踩長城做為勝利的象徵。面對民族的生死存亡,象徵國防和民族統一的長城自然提升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徵,喚起整個民族的抗戰意識。1933年的長城抗戰震驚中外,它揭開了抗日戰爭史上最初的壯烈一頁,「誓與長城共存亡」成為抗日將士們的共同誓言。「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心聲。而一首「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四萬萬同胞心一樣,新的長城萬里長」的《長城謠》歌曲,同樣以其獨特的藝術感召力,激起了億萬中國人民的愛國熱忱。《義勇軍進行曲》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人們聽到或唱起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愛國激情,就是因為長城能喚起億萬中國人心靈深處的共鳴。
與世界上許多偉大的人類歷史遺址一樣,長城在其軍事實用功能逐漸消退和其文化精神作用不斷增強的雙向歷史演進中,其美學魅力日顯明顯,它一方面不斷地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人類的堅強意志和雄偉氣魄。
正是由於長城和長城文化所具有的強大美學魅力,吸引了世界。而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過長城開始真正地了解中國。西方最早介紹長城的是葡萄牙歷史學家巴洛斯編寫的《每十年史》,該書1563年出版。書中寫道:「……關於這座長城,以前就有所聽聞,以為它並不連續,它是行進在中國人與韃靼人的土地中間,依山脈而成的通路。而據這幅地圖,則它是全部連接的,不由極為驚奇。」但馬洛斯沒有來過中國。來過中國南方並在所著書中介紹長城的有葡萄牙多明我會教土達克魯茲及西班牙外交官馬丁拉達。但沒有資料表明他們見過長城。公元1792年蘇格蘭醫師約翰•貝爾隨同俄國使節團越過長城,他曾這樣記敘和認識長城:「據說建造這段地區的長城,從開始到完成僅歷時5年。所有中國男人中,每6個裡面必有1個參加義務工作。不能參加時,就必須自行尋找別人代替。役夫們排列成好幾公里。用雙手傳遞建築材料。在凹凸不平滿?蜒沂?的路上,任何車子都無法使用,所以這種說法應該不假……依照我的意見,世界上除了中國人以外,大概沒有任何一個民族,能夠完成這樣的工作。因為別的國家,或許能夠准備足夠的勞動者來從事這項工程,但是在如此眾多的工人中,能夠維持秩序,堅強忍愛苛酷的勞動,大概只有聰明認真而柔順的中國人才能辦到。這種驚人的成果,即使不能說是最偉大的,也確實可數得上是世界的奇跡。計劃並完成這項事業的皇帝,應該比構築金字塔的埃及王受到更高的評價。因為可供實際使用的目的,當然遠勝於只為了虛榮的工作。」
在此之前的1780年,隨朝鮮政府賀乾隆帝七十壽誕使團來中國的朝鮮文學家朴趾源在筆記中已視萬里長城為中華文化之象徵:「不見萬里長城,不識中國之大;不見山海關,不識中國之制度;不見關外將台,不識將帥之威尊矣。」
1793年9月,英國馬甘尼爵士以英王喬治三世的使節身份來中國謁見住在熱河(現河北承德)夏季行宮(避暑山莊)的清乾隆皇帝,他們一行從古北口越長城,他們此行見到的長城後來上了湯瑪士•阿羅姆的《中國景觀》的銅版畫。這幅銅版畫忠實地描繪出沿著山脊蜿蜓而行的長城,前景是兩個坐轎官吏,一隊侍從和迎候他們的當地人,後景是長城,此畫深刻地影響了西方人對長城的認識。馬甘尼在1793年9月5日的日記中寫著:「假如整座長城都跟我看見的一樣,這無疑是人類雙手所曾經建造出來的最巨大建築物。我想,即使把世界上所有石造的要塞和防砦全部集中起來,也比不上中國的長城。「修築長城的古老中國,不只是一個極其強大的帝國,同時也是一個既聰明而又深具道德的民族。至少,中國民族很有遠見,又相當關心自己的後代,才會決定必須建造防壁以保護子孫,避免將來受到外敵的侵略;甚至願意預先投下龐大的勞力和財富,避免後代子孫陷於不安的局面。」
馬甘尼旅行的時期,是新的科學啟蒙時代。他的秘書約翰•巴羅除了對長城表示敬意外,還留下了一些關於長城的計算數據,這些數據後來在世界各地被無數次的引用。巴羅說,假定長城的長度為2400公里,那麼它的大小總體積,將比「英格蘭和蘇格蘭所有住宅使用的材料總計」還要大。而在這項計算中還不包括長城上面所建造的防砦(指敵台一類的建築物),至於光是用在建防砦方面的石頭和磚塊,「就相當於倫敦所有的住宅。」他還換算道:「這座寵大驚人的建造物,若換成高1.8米,寬0.6米的牆壁,將可以環繞地球足足兩圈有餘。」
就在馬甘尼稱贊長城70年後,德國大考古學家希里曼在1863年發表了《我到長城的旅行》一文,文章熱烈的贊美長城:「我曾經從爪哇島火山的高峰上,從加利福尼亞的西拉利瓦達的山頂上,從印度喜馬拉雅山的頂上,從南美洲的哥地乃的高原上見到過閎麗壯偉的景象,但是永遠不能和我現在眼前展開的這一幅美麗奇偉的畫幅相比擬,我驚訝著,震動著,被捉住了,歡喜贊嘆,我不能習慣於一眼看到這么多的奇跡!這個中國長城,我從最幼的孩兒時代每次聽到人說起就感覺到一股熾烈的好奇心,現在我親眼看到了,它的偉大是超過我想像中的一百倍。我越長久的注視這個壯偉的防禦工程和它令人驚怖的多角的堡塞,不斷地向最高的山脊背上攀緣著,它對於我越象是洪水以前巨人族的神話式的創造,」「長城不可爭辨地是人類的雙手所創造的最奇偉的作品,它是過去的偉大所留的紀念碑。」希里曼對中國長城的建築史不夠了解,他認為他所見到的明代長城就是秦長城,但他的這篇文章給西方世界的影響,至今依然存在。歐洲人來到中國,總要一登長城,可以說不少人是受了他的啟示。
不論是馬甘尼還是希里曼,在二十世紀之前,外國人看到的只是長城的一小部分,並由此推測長城的整體。到了1909年,美國人威廉•基爾以作家的好奇心決定游歷長城。最後聲稱除了一些支線外,他實現了願望。他所寫的《中國的長城》也成了經典作品。然而這是一個喜歡用特殊表達方式寫作品的作家,他寫道:「我們與長城一起吃飯,與長城一起睡覺,滿腦子都是長城。在我的腦海里,磚造的長城擺動著身體,互相纏繞著。難以言喻的型態令人入迷。我們幻想巨大的拱門,從大海跨向沙漠。在這些拱門下,數不清的偉大故事形成了一部地球的歷史……在我們眼中,長城總是一面改變著形狀,一面跳舞。有時把身體蜷成漩?u狀,有時把身體伸得長長的,接著又把身體變成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形等各種幾何圖形。最後我們甚至幻想,長城是在我們夢幻中玩著捉迷藏游戲的敏捷小鬼。在月球居民的眼中,這座偉大的建築物,看來大概就象地球表面的一條神秘黑斑……」基爾說,兩千年前建設長城的人物是「歐洲輕舉莽撞的軍國主義者所無法比?M的。」他又說,防衛生者的城牆,遠勝於埋葬死者的地溝,「這座世界最大的城牆,長久以來不只對和平有很大貢獻,也對延緩戰爭的突發影響深遠。」他還認識到:「二千二百年來,中國人已建了一打以上的長城!」這是「血的長城」,只要想到成千成萬無名工人所流的血汗和淚水,「我們就會覺得縱使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仍然清晰可聞,工人後裔詛咒秦始皇的聲音從整座長城的深處?ハ殖隼礎!蓖?廉•基爾還用文學語言表述了這樣一種認識:「瞧那座輝映在星光與月光下的長城。瞧那座浸浴在夕照和晨曦下的長城。瞧那座濃霧迷茫里的長城、雨水沖洗中的長城、飄雪籠罩下的長城吧。無論任何時候,長城都是巨大、灰色、靜寂、可怕的歷史亡靈。」
然而作為政治家的艾米爾•何布琉克則在1919年寫道:「一千四百年來,長城扮演著防衛中國、隔離中國與全世界的角色。它是創造中國文化並加以孕育的一種保護力量,也充分地完成了這項任務。有朝一日,它可能會倒坍破碎。不過,長久以來受到長城保護的民族,已經一步步地築起了一道無形的內在防線,而在傳統與生活中,使它結晶成為比長城花崗岩更堅牢的形式。縱使遙遠的未來,任何外來的侵略,都再也無法使它崩潰。」他為了強調這一見解,又寫道,在好幾個世紀以前,長城的胸牆一定曾經在皇帝軍隊華麗而極富幻想的武器中閃發光輝,可是現在已經頹廢,「除了空虛的空間以外,再也沒有什麼可防守的了。」「長城猶如死去了的巨龍,蜿蜒於荒漠的峰巒上。在其遺跡與難以形容的廢墟中,它仍然保持著壯觀雄偉。沒有任何一種遺跡能象這座城牆那樣引發人的想像力。以前,因為這座城牆,異族的大軍如潮水般?ダ矗灰慘蛭?這座城牆,中國這個不可思議的王國,終於能夠逐漸成形,永存不朽。」他認為中國真正的生命已經離開長城而生。
作為考古學家的匈牙利學者斯坦因,在為英國提供中國西域地區的繪畫地圖資料的同時,對中國西部的漢代長城進行了考察。他在1933年出版的《斯坦因西域考古記》一書(該書1936年譯成中文出版)中也提到「我不能不驚嘆古代中國工程師的技巧」,「那些軍事工程專家遇到可怕的天然險阻所表現的堅忍精神及組織力量,又得到顯著的證明」,「感到中國人勢在必行的展延長城以及後來漢朝猛進的政策,在人力方面所受到的痛苦和犧牲,一定是很偉大的了」,「老實說,這可以視為精神勝過物質的一種勝利。」
當西方人不斷加深對長城的認識時,中國本土也早有人跳出歷史的影響而賦於長城更新的認識,不過他們的這種認識更多的是以詩的語言表述的。康熙
三十三年(1694)進士陳璋在《西出居庸關》一詩中對長城已失去軍事作用的情況作了描述:「萬里女牆連雁塞,百年兵甲流桑乾。太平氣象無中外,鎮朔台高立馬看。」類似的長城詩作很多,可以說是一個新時代的認識,其中康熙五十六年(1717)舉人潘其燦的《登河防口邊城》詩對明萬里長城的歷史作用作了概括的總結:「山海居庸千里長,前朝於此重邊防。藩籬屬國亡三衛,屏蔽中原恃一牆。保塞規模傳魏國(按魏國指明魏國公徐達),築台形制說南塘(按南塘指戚繼光,戚號南塘)。而今中外為家日,直北輿圖接大荒。」而雍正元年進士魏元樞在《查勘關隘遍歷大關內外記事》詩中更是明確指出:「烽煙已靖千秋色,旌旆空懸萬里情。歐脫遍沾新雨露,不妨縛絝到儒生。」「連天阡陌新疇拓,卧草牛羊野性閑。王化祗今敷海外,何須亭堠出雲間。」頻繁接觸西方人的乾隆皇帝曾專門寫過《長城》一詩:「埤?悠薴藝希?徒驚建築奇。民膏真嘆竭,地險詎能持?萬里東西亘,千秋鑒戒垂。勝朝事修葺,遐想動嗟咨。可識戒嚴日,已成失守時。金湯豈雲是,在德有前規。」他的觀點便是清朝一代對長城的主流認識:萬里長城的建築是神奇的,但守國還在於實施「德化」。能夠歷史公正地評價長城,給長城以高新認識的有清道光八年(1828)的舉人馬恂,他的《長城歌》是古代長城詩中最長的一首,詩作不僅肯定了長城的歷史功績,贊美了長城的壯麗,而且賦於長城以新的歷史意義:
「長城築怨秦不知,崇墉萬古長嶷嶷。長城備邊秦不及,狐鳴蛇斷群雄馳。空見延延太行尾,塹山堙谷海為池。後人望之若蜃市,大笑秦皇汝痴矣。同時燕趙各築邊,畢竟覆國非北鄙。秦能滅之秦不思,效其勞民焉足恃。秦人搖首不謂然,非秦誰使長城起。自從五丁開山來,百姓樂成難慮始。捶拊刀鋸嚴迫驅,民築長城且緩死。亭障羅列百萬兵,牧馬無人七百里。英雄舉事必無窮,害在一時利萬紀。???褡鮮?蟠危牆,紛紛於此論邊防。中原天界一線內,大地平圍萬里長。萬乘待邊詛縛馬,三城設險虞亡羊。使非旌旗倚秦塞,何能再距森開張。渝關險隳勇將怯,燕雲地失雄圖亡。遂令後代逞豪駿,百樓萬雉營修忙。敵台千里少保戚,馬池再築三目楊。詈秦者即饗秦利,今古功名歸戰場。始知蒼昊若有意,專遣秦人治邊地。不然閏運何不延,長城功畢?d?c至。盧生秦讖逢沙邱,沛公送徒起豐泗。鶉首醉秦忽復醒,長城月冷空閑棄。從來智計難勝天,但留鐵壁橫風煙。烽堠櫓棚分向背,高高下下皆珠聯。連雲岌?I上瓴?S,抵谷委折窮淵泉。迤邐列戍轉蝸殼,星羅棋置黃雲巔。西北環抱燭龍脊,東南填壓共工肩。關峻但聞通流水,勢險直欲遏飛鳶。長城一築限中外,神臬遂隔龍沙邊。王公設險守其國,勇夫重閉防未然。豈知梯航通玉幣,郅治八荒歸控制。金甌早畫益地圖,開拓唐虞古形勢。天之所覆同一家,稽首皇家作仆隸。長城蜿蜒空自長,所用防秋鞏帶礪。古苔沒址埋戰骨,野花含香圍埤?印9旁? 在德不在險,而今外戶已不閉。岩谷桑麻安耕鑿,山城詩書竟魯衛。當年飲馬冰雪窟,童叟墾辭給租稅。唯見長城匹練舒,翠屏九曲迭雲際。長城磊磊山峨峨,天下大同億億世。」馬恂看來,雄偉的長城以及它所展示的文化將光照千秋,萬世不滅。
對長城軍事之外價值的認識方面,清康熙三年至十年(公元1664—1671年)間任山海管關通判的陳天植在《重修澄海樓記》一文中還明確提出了長城景觀的旅遊價值。他說萬里長城入海處老龍頭上的澄海樓是「若斯樓也,面臨巨壑,背負大山,高枕長城之上,波澄萬里,嶂壘千重,又豈區區彭蠡洞庭、會稽山陰諸勝足媲其雄深哉。」文章透露他把長城作為游覽勝地加以維修和保護的意識也是十分可貴的。
在現代中國,有兩個人對長城的評價影響著並將繼續影響著一代代的中國人。其一是孫中山,作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在《建國方略》中指出萬里長城是「中國最有名之陸地工程者」,「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功於後世,實與大禹之治水等。 由今觀之,倘無長城之捍衛,則中國之亡於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漢時代矣。……其初能保存孳大此同化之力,不為北狄之侵凌夭折者,長城之功為不少也。」
另一個是偉大的文學家魯迅,他專門寫過一篇很短的短文《長城》:「偉大的長城!這工程,雖在地圖上也還有它的小像,凡是世界上稍有知識的人們,大概都知道的罷。其實,從來不過徒然役死許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嘗擋得住。現在不過是一種古跡了,但一時也不會滅盡,或者還要保存它。我總覺得周圍有長城圍繞。這長城的構成材料,是舊有的古磚和補添的新磚。兩種東西聯為一氣造成了城壁,將人們包圍。何時才不給長城添新磚呢?這偉大而可詛咒的長城!」魯迅在肯定長城「偉大」的同時,又說長城是「可詛咒的」,這是文學的比喻,魯迅是用長城比喻封建文化和制度。徹底根除封建文化和制度。是一件艱巨又艱難的事情。
無論歷史上人們怎樣評價長城,給長城以怎樣的象徵意義,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在歷史的進程中自然形成,並在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中,特別是在全民族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斗爭中被世人所認同,所接受。
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中的合法地位。中國向聯合國大會贈送的禮品,是一塊編織著萬里長城圖樣的大型掛毯,這再次表明中國人民和政府已將標志數千年燦爛文化的萬里長城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這一象徵意義也被全世界所認同,所接受。而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則標志著世界對長城價值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長城文化既有濃烈的民族特性,又深深植根於人類追求真善美的共性厚土之中,具有令人嚮往和陶醉的魅力。1964年5月在威尼斯召開的第二屆歷史古跡建築師及技師國際會議通過的《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憲章》指出:「世世代代人民的歷史古跡,飽含過去歲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為人們古老的活的見證人。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人類價值的統一性,並把古代遺跡看作共同的遺產。認識到保護這些古跡的共同責任。」長城文化的價值已被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理解和認同。自1954年至2002年底,有400餘位外國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游覽了中國長城,紛紛發出由衷的贊嘆。例如: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他在24日游覽了八達嶺長城後講:「我認為,你一定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他還說:「我看過衛星拍下的長城照片,這是地球的標志,應該是人類和平的標志。」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86年10月14日在游覽長城時說:「我到過許多地方,長城是最美麗的。」
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1992年12月7日在游覽長城時說:「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從未見到過類似的傑作。」
以色列總理拉賓1993年10月11日在長城上留言:「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
馬利共和國總統科納雷1996年9月10日在長城上留言:「這個奇觀是人類的傑作和人類的驕傲,這要歸功於偉大的中國人民,他們保存了這個象徵著永恆和今日和平的傑作。」
牙買加總理珀西亞爾•帕特森1998年10月8日在長城上留言:「長城是象徵人類精神的真正傑作,它充分體現了人類的想像力和忍耐力。」而同年11月1日比利時首相呂克•德阿納的長城留言是:「長城不是邊界,而是世界人民友誼的象徵。」
卡達總統埃米爾•哈馬德在1999年4月9日為長城留言:「我只能表達對這一獨特城牆的敬佩之情。長城是中國古代文明成就的見證,現在又為中國的進步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將來整個人類必將受益於它。」同年2月2日聖露西亞總理安東尼的長城留言是:「一個科學精湛的工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游覽長城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孕育於人類文明之中的信念和信心。世界應該多關注中國,因為中國的歷史是人類可能性、毅力和精神的完整敘述。」同年6月7日塞普勒斯總統格拉夫科斯•克萊里季斯在長城留言:「長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寶貴的遺產。」
面對新世紀,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賽義德•穆罕默德•哈塔爾在2000年6月24日「以真主的名義」為長城留言:「古老的長城標志著中國人民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能夠依靠這樣的創造來建設較繁榮的文明,並進入到一個人民將受到尊敬,民族享有平等權利,任何國家能享受較好的文明和優越物質條件的新世界。」而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多•德拉魯阿於2000年9月13日的長城留言是:「游覽人類最偉大的奇跡——長城,心情是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長城是人類友誼和平的紐帶。」
2002年12月3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在游覽長城後題詞:「我為中華民族之勤勞,風景之秀美,歷史之偉大而感到驚訝!」
來中國旅遊的各國人士,幾乎都要登臨長城,有的還是多次登臨,有的還在長城上進行各種展示人類創造力的活動。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團長清水正夫1994年9月在給由中國長城學會主辦的長城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賀信中講:「萬里長城不僅是中國人民修建的偉大建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璀璨瑰寶。萬里長城是一個從衛星也能清楚地看到的具有宇宙規模的宏偉建築,它代表著具有悠久歷史的地球的偉大形象。」他的這種認識,代表了許多登臨長城者的心聲。
經歷了二千五百多年歲月磨洗的中國長城,由於中國人民世世代代的修建,至今依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如此宏大,如此雄偉,如此氣勢磅礴,如此令人感動喚發激情的象徵性建築物,在世界上沒有第二座,在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信息全球化的浪潮席捲而來的今天,長城所展示的文化和象徵意義日顯昭彰。長城已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而且也是人類文明的象徵,地球和平的象徵,全人類都將從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得到益處。 (選自《中國長城》孫志升著)
『貳』 長城以前的作用是
作用:
歷史來上八達嶺長城自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從八達嶺長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峽谷中建有關城「居庸關」。
經過八十餘年的修建,八達嶺長城成為城關相聯、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嚴密防禦體系。
這條峽谷因此得名「關溝」,而真正扼住關口的是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這里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
八達嶺山口的特殊地形,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這里修築長城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2)八達嶺長城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長城地理位置:
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經度115°59′52''-115°59′31''E,緯度40°21′9''N-40°21′15''N。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
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
『叄』 作為旅遊資源的八達嶺長城具有哪些價值
八達嶺長城是最具代表的明長城之一。在古代長城具有以下價值,在現代他是歷史的載體,是一本活的史書。
長城的價值
一、軍事價值
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游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還不是防禦的最前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在古代,游牧騎兵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和強大的攻擊力,但是對於城垣防禦體系卻無能為力,因此長城的修建的確能夠有效的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二、文化價值
長城是中國古代建造的最為宏大的工程之一,它在以後的歷朝歷代都發揮了很重要的防禦作用。長城的存在,對古人來說,也是一個防禦入侵的精神防線。尤其在近代,中國人更是以長城做為中國的象徵。在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中,有「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歌詞,號召在國家最危急的時刻,全體國民共同抵禦入侵。
三、旅遊價值
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台、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斗獸場,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四、建築價值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
『肆』 八達嶺長城的歷史價值
八達嶺長城是最具代表的明長城之一。在古代長城具有以下價值,在現代他是歷史的載體,是一本活的史書。
『伍』 長城的由來及歷史
一、長城的名稱由來: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時期長城的修築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有的在同一歷史時期互相通用,有的僅在某個歷史時期或某個地域用過。
1、長城,長城之稱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是長城最通用的稱謂。
2、方城,稱長城建築為方城,只在春秋時楚國用過。
3、塹、長塹、城塹、牆塹,這幾種稱謂基本上相互通用,從戰國直到明代幾乎全都使用過。
4、塞、塞垣、塞圍,在史書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況有兩種意義:一是用以表示關口要隘。這些被稱之為塞的關隘,有的就在長城之上,有的則在離長城很遠的地方。另一個意義是用以表示長城。
5、長城塞、長城亭障、長城障塞,這是把長城同塞並在一起合稱長城的一種表示形式。這種稱謂在史書中也很常見。
二、長城的歷史: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萬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
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5)八達嶺長城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長城的歷史意義:
1、邊帶發展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
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
2、民族融合
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爭戰,反而促使了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
3、軍事意義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4、文化意義
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胡服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
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現的秦權、詔版,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單於和親瓦當,還有聞名遐爾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
長城的有關故事:
1、晾經石
在甘肅嘉峪關附近,有一塊潔白的晾經石,傳說是玄奘晾經的地方。 據說唐朝玄奘與悟空、八戒、沙僧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長途跋涉。
從印度取經回來,闖過火焰山,涉過疏勒河,來到河西走廊。這天,天氣特別炎熱,烈日當頭,如焚 似火,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更是熱得無處藏身,石塊被烤得滾燙滾燙。
好像天上下火一般,玄奘騎馬在前,三個徒弟背著經卷緊跟後面,沒走幾步就個個被烈日烤得汗流 浹背,唇乾舌燥,面紅耳赤。
豬八戒實在忍受不了,便苦苦哀求師父道:"這天要熱死人,還是找個樹蔭歇息一下再趕路不遲。"玄奘聽後立即呵斥道:"這一片戈壁荒原千里,連棵草都不長,哪裡來的樹,還是趕快趕路要緊!"
八戒無奈,只得撅著大嘴,氣喘噓噓地向前趕路,一邊走一邊向天上看去,只見天上藍藍的,一絲雲彩也沒有,順便說了一句:"這會兒要是下一場雨該多痛快呀。"
不料。話音剛落,立即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瓢潑大雨傾盆而下,師徒四人被淋成了落湯雞,經卷也全被淋濕透了。天晴後,玄奘急忙命悟空前去探路,找個好地方好把經卷攤開晾曬一下。
悟空一個跟頭翻上雲端,發現不遠處有一座黑油油的黑石山,一打聽得知此山叫洞庭山。悟空趕緊帶師傅來到山上。
玄奘一看十分滿意,並指著一塊黑油油的大石頭說:"這塊石頭正是晾經的好地方,你們趕快打開經卷攤開晾曬,並令八戒看守經卷,不得有誤。"
很快,經卷晾曬幹了,師徒四人急忙收拾經卷,准備趕路。不料有幾張緊緊粘在石頭之上,怎麼揭也揭不下來。沒辦法,只好抄錄在別的紙上。
不久,這塊晾曬過經卷的黑石突然變成白色。以後,人們便把這塊潔白如玉的石頭稱為"晾經石"從此,這個民間傳說就流傳開了。
2、山羊馱磚
嘉峪關城,城牆高9米,還要在城牆之上修建數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眾多的垛牆,用磚數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設備,全靠人工搬運。
而當時修關城所用的磚,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燒制而成。磚燒好後,用牛車拉到關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
由於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難,盡管派了許多人往城牆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
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里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
然後,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著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牆。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牆。
『陸』 長城的歷史可以怎麼寫
歷史上看,它是從先進走向落後的代表. 它是在冷兵器時代防禦的最好作品和工具,但隨著戰爭時代的流轉,卻成為最無用的東西,這一點不是很有趣?
『柒』 長城的位置、范圍、地位、意義、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長城的位置及分布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長城的意義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緊緊系在一起的重任。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爭戰,反而促使了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長城所體現出的軍事防禦思想,在軍事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長城的產生和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整個軍事發展同步前進,對於研究古代軍事作戰思想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秦皇漢武,包括明初,無不是在主動出擊、軍事上取得壓倒優勢時修建長城的。這說明,修築長城既是一種積極防禦,又是積蓄力量、繼續進取的謀略。
有關長城的現狀各地不一,都有分段保護的趨勢。畢竟年代久遠,只能對較好的地區進行保護。現在長城沿線地區有有關於長城文化的旅遊開發,未來必然也是作為巨大的旅遊資源進行開發。
『捌』 請簡介八達嶺長城的地理位置及軍事防禦的作用和特點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1998年,八達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達嶺的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3℃以上。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達嶺長城其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萬曆年間曾修葺。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台上四周砌垛口。
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明長城的八達嶺段是長城建築最精華段,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於一體,「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
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台。起自川草花頂,經石佛寺口、青龍橋東口、青龍橋西口、王瓜峪口、八達嶺口、化木樑口、於家沖口、黑豆谷口至石峽峪,全長約12千米。八達嶺長城、關城、城牆、要塞及關溝中部的居庸關構成明代北京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岔道城 岔道城
在八達嶺火車站附近,有一座氣勢雄渾,建築堅固的大城堡,這就是"北門鎖鑰"關城的前哨指揮部——岔道城。據《居庸志略》載:"八達嶺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為八達嶺之藩籬"。當時設有"把總"三名,駐兵八百員,在八達嶺長城中起著十分重要的軍事防禦作用。
古炮
陳展於八達嶺關城內登城入口處的馬道旁,共有五尊鐵炮,為當時的先進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長2.85米,口徑105毫米,射程達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賜神威大將軍"字樣,為明代崇禎十一年(1638年)製造。該炮是1958年從八達嶺東十餘里的張堡地方運來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為1957年整修長城時的出土文物,同時還發掘出數百枚炮彈,均為明朝製品。據《武備志》記載:"古代以機發石,其機之木架,形如虎蹲。後來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發開花彈者,名虎蹲炮,俗稱田雞炮",由此可見當時武器情況之一般。
關城
八達嶺關城東門外有一座廟,名望京寺,內有石岩鑿成的大悲佛像;西門外立有牌坊,橫額書「驅胡萬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經略邊務大理寺少卿吳一貫修建關城時,廟及牌坊皆拆毀。關城設東、西關門,西城牆下部用10餘層花崗岩條石壘砌,上部砌大城磚。牆寬20餘米、厚17米、高7.8米;頂部為長方形城台,長19.8米、寬14.15米,面積280.17平方米,四面築宇牆垛口。城台兩側30~40米處,各建敵樓1座,以牆連通,與關城構成犄角之勢。西城牆兩側連接有南、北兩道城牆,兩牆均建於山脊之上,東低西高,成U字形,在東門相遇。城牆厚3.3米、周長2 070米、高7.6米。東西門相距63.9米,城內面積約5 000平方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東門,門額書「居庸外鎮」;萬曆十年立西門,門額書「北門鎖鑰」,均保存完好。
城牆
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寬6.5~7.5米、頂寬4.5~5.8米。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石條寬0.5米、高0.4米、長0.8~1米不等,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牆磚長0.4米、寬0.2米、厚0.1米,每塊磚重15千克,在坡度較大的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的磚是特製的,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擋垛上部設有瞭望孔。牆下部砌有射孔,用以射箭投石。部分射孔和瞭望孔的磚面上雕有圖案花紋。內側宇牆高約1米。垛牆和宇牆都用城磚砌成,牆頂用一層脊磚。脊磚兩邊低中間高,或內側高外側低,便於排水。城牆頂部形成有牆的巷道,在兩邊牆根砌有小水槽,積水沿水槽流到較低處的宇牆下部,經出水孔把水引至牆外的吐水嘴上,瀉流城牆外。吐水口是1米多長的石槽,在長城內側,伸出牆體以外。每隔一定距離,城牆下部即開有一個登城口。口為券門洞,高1.8米、寬0.8米,門框用4塊規格一致的石料組裝,門內有石階,通向城牆頂上。城牆在跨過溪流、沙河的地方都用磚砌成水門,有的大如城門,如石佛寺水關;有的較小,像一座橋,城牆從橋上經過。城牆經過小路時留有一個過門,平時可以出入,戰時堵塞。
敵樓
八達嶺長城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牆台,也有上、下兩層的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台堡的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台突出牆外,收牆於台內。已修復南四樓、北四樓及北五樓等16座敵樓。
①南、北四樓。位於關城南、北兩峰上,南、北各有4座敵樓,是最早開放游覽的地段。兩峰相對高差大、坡度陡,敵樓由低處向高處依次峙立,南北遙相呼應。從關城到南四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27米,平均每6米即上升1米。三樓與四樓之間,山勢陡峭,城牆逶迤約500米,最險要處坡度達70度。從關城到北四樓,城牆長767.5米,高度上升155米,比南峰距離長,但較南峰平緩。過第三樓呈馬鞍形,先下到鞍座部再往上登第四樓,此段有100餘級台階。這8座敵樓與敵樓之間的長城於20世紀50年代修復。北峰4座敵樓本為兩層,只恢復了3座,第三座的上層未恢復;南峰第一、二座的上層也未恢復,南三樓上原有鋪舍,柱基依在,未復原。每座樓原來都有記載修築經過的題名石碑,已無存,只留碑座。有的敵樓券門的門樞臼和放門杠的孔眼依稀可見。
②北五樓。券洞最多的敵樓。樓長9.25米、寬9.34米,上下兩層。從券門進入一層,內有許多券洞,每面4行磚垛,每垛之間都用券頂拱連,共30餘個券洞托起第二層的地面。
③北六樓。面積最大的敵樓。樓長12.6米、寬8.5米,底層面積約100平方米。長面7行磚垛,寬面4行,垛頂發券,形成四方廊形券道,中間留空,成為長方形天井。可從天井登梯上到樓頂。
④北八樓。海拔888米,為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敵樓,是俯瞰長城最佳之處,故又名觀日台。樓內兩層,有梯可上。一層迎敵面有6個箭窗,其數目之多居敵樓之首。關城平台到北八樓長城相距1500餘米,相對高度228米。
⑤建有鋪舍的敵樓。新修復的敵樓中有兩座建有鋪舍。一是北十樓,一是南六樓。鋪舍是建在二層樓上的小屋,硬山頂,雕窗紅柱。
墩台
又稱烽火台。八達嶺長城外的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階,以繩梯上下;每台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禦網。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
又稱牆台。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的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的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的平台,即為城台。
戰台
修築於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 一。內可儲兵器、彈葯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據明代劉效祖所著《四鎮三關志》記載,在戚繼光的規劃和督辦下,從山海關至北京的長城沿線,共築敵台、戰台一千二百座(原計劃要建三千座)。當遇戰爭爆發之時,在敵台上可"從上臨下,用火器、佛郎機、子母炮更番擊打","器用盡以火炮代之"。一個戰台一般需30人守台、30人守垛,分6伍,備火葯300斤。此外,在戰台上還存有神箭、鐵棍,以及數以千計的大小石塊,同時還儲備一個月的口糧和用水等。這種"製作久而彌精,心思熟而愈巧"的戰台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的城台、敵台(敵樓)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起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戰術作用。
即使是有了火器的時代,要塞和陣地的依託仍然是必不可少,長城本身就是積極防禦的代表傑作,在要塞中可以安全保護我們的軍隊,囤積糧草物資,長城最大的作用不是在於那道牆而是牆連接起來的要塞,這樣的一個要塞的作用至少超過了那些普通的要塞多個以上。歷史上游牧民族對長城常常苦惱不已,他們只能在防禦堅固集有重兵的要塞前面戰斗才希翼戰略上的突破。而迫使他們在不利環境下的會戰正是長城的發揮的軍事意義。而正是有了長城,那些原本孤立的要塞不再是孤立的了,因此也更不容易陷落。
明朝初期蒙古族的勢力還十分強盛,朱元璋採納了朱升「高築牆」的建議,不僅各州府縣的城池構築得十分鞏固,而且對長城的修築和防務十分重視。在長城外建立軍事重鎮,封諸王子率軍駐扎邊鎮,實行軍屯以守國境。大體沿長城一線劃為九個防區,是謂「九邊」:「九邊」之前,設置了大寧[寧城]、開平[多倫]、東勝[托克托]三衛;並且分別以居庸、紫荊、倒馬「內三關」和雁門、寧武、偏關「外三關」為樞紐,構成兩道長城防線。占燕山、軍都山、太行山以及恆山、管涔山、呂梁山之地利,加大了防禦縱深,瞰制了主要殲敵戰場。這種防禦布勢,不僅著眼於敵人從正面[薊州、宣府、大同]進攻,而且考慮了敵人取陝、晉組織戰略迂迴的可能,是比較縝密的。京師核心防禦的組織,充分體現了環形防禦的思想。主要防禦方向居庸關的外鎮在八達嶺,再往北有岔道城,而南口堡則既是接應前出的據點,亦是防敵側背包抄的對外正面。京東方向,則針對通州北塞籬村至懷柔蘇家口間地形平漫的不利情況,密築敵台,界之以牆,使京師有重關之險。由於邊防的鞏固,保障了國家的安定,社會的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明成祖時,利用長城作為掩護野戰部隊集結的基地,親率大軍進行五次北征,保護了邊境不受侵犯和襲擾。成化時,由於延綏巡撫都御史餘子俊調集軍民大修邊牆,使侵入河套的韃靼退兵,邊牆完成後八年之久不敢犯邊境。隆慶時,邊患千緊,於是調抗倭名將戚繼光到薊州主持長城防務。戚繼光自選沿山海關到居庸關長在構築空心敵台,加強長城的防禦功能,其次根據長在附近地形特點,訓練守城部隊,在邊外山谷丘陵地用步戰,平原開闊地用車戰,近邊之地用馬戰。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兀良哈朵顏部酋長董狐狸率部侵擾邊境,被戚繼光打敗,並派兵出塞追地擊,將董狐狸的北北長禿擒獲,後來董狐狸嫻率族民三百人,叩關請罪表示願意投降,才將長禿放回,並建立通貢互市關系。戚繼光在薊州的十六年間,邊防安定,生產發展。戚繼光認為,「守固以築台為策,而戰必以練兵為先,」將築城與訓練雙管齊下的經驗,甚得重視。
『玖』 長城對於中國的意義
一、邊帶發展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
二、民族融合
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爭戰,反而促使了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
三、軍事意義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這個體系具有戰斗、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
四、文化意義
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長城對於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長城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吸引著歷代的中華文人名士及國際人士,許多中國的文人墨客以長城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美術、音樂等文藝作品。
五、象徵意義
萬里長城自構築的那天起,就成為中華民族大一統的象徵,2000多年來,任何人都沒有能從認識上割裂萬里長城,因而也就無法割裂中華民族 。長城對中國人來說,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志,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
(9)八達嶺長城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世界文化遺產:長城
約公元前220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將修建於早些時候的一些斷續的防禦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繼續加以修築,使長城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它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 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文化遺產價值:萬里長城從春秋戰國開始,伴隨著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行進。眾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國文明史,封建社會是最豐富最輝焊的篇章,舉凡封建社會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歷史事件,在長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鐵馬、逐鹿強場、改朝換代、民族爭和等在長城身上都有所反映。
長城作為一座歷史的實物豐碑,將水文在中華大地。在萬里長城身上所蘊藏的中華民族2000多年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的內涵十分豐富,除了城牆、關城、鎮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築布局、造型、雕飾、繪畫等建築藝術之外,還有詩詞歌賦、民間文學、戲曲說唱等。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帝王將相、戍邊士卒、騷人墨客、詩詞名家為長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邊塞詩詞已成了古典文學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的「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等名句,千載傳誦不絕。
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詞至今還廣泛傳唱著。古塞雄關存舊跡,九州形勝壯山河,巍巍萬里長城將與神州大地長存,將與世界文明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