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夷山有哪些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
武夷山的自然風光獨樹一幟,奇峰若雕、碧水如畫,山依溪而列、水隨山而轉,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妙趣橫生,風韻萬千。尤其以「丹霞地貌」著稱於世。
九曲溪沿岸的奇峰和峭壁,映襯著清澈的河水,構成一幅奇妙秀美的傑出景觀。武夷山除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外,更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山。這里擁有一系列優秀的考古遺址和遺跡,包括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漢城遺址、大量的寺廟和與公元11世紀產生的朱子理學相關的書院遺址,這里也是中國古代朱子理學的搖籃。武夷山還是中國東南部最負盛名的生物保護區,也是許多古代孑遺植物的避難所,其中許多生物為中國所特有。全長500多千米,總面積近1000平方千米的武夷山,位於福建省西北的崇安縣境內,處在福建與江西省交界處。最高峰黃崗山,海拔2118米。黃崗山位於閩贛邊界,為華東六省一市最高峰,被譽為「華東屋脊」。
山巔是一塊約一平方千米的平坦草甸,看不到一棵樹木,生長的野草一尺多厚,松軟如毯。站在這「華東屋脊」上眺望四野,遠處的峰巒似島嶼般隱沒在縹緲的雲海之中,白雲似輕紗般在山峰之間飄來拂去,茫茫滄海,盡收眼底。「尺步凌絕頂,極目無纖煙」,這里是登高望遠的絕妙境地。秋末冬初漫山遍野開滿了黃花,甚是好看。
武夷山中最為奇特的風光可以說是九曲溪,一般山多由雜石砂土而成,山水分離,可徒步直登,而九曲溪諸峰則由紅色峰石生成,水繞山腳,既可上山步行,又可下山泛舟。遊人隨心所欲,這就是九曲溪的獨到之處。雄踞九曲溪口的是天柱峰,又稱大王峰,為武夷山36峰之首,素有「仙壑王」之稱。
天柱峰是進入武夷山風景區的第一峰。天柱峰南麓有座武夷宮,據說是漢武帝遣使節祭祀武夷君之處。在南麓壁下,有一條岩壁陡峭的裂隙蹬道,寬僅尺余,可登大王峰之巔。峰腰有張仙岩,相傳是漢代張垓坐化之處,也是武夷山三大險徑之一。峰頂有一裂縫,寬約1米多,深不見底,投下一石,只聽得嗡嗡鳴響,片刻方息。相傳這是宋代朝廷祭祀使者投送「金龍玉簡」的地方,故名投龍洞。位於五曲溪北岸的隱屏峰,是一壁方正平削的基石,玉壁千仞,伸入半空,岩頂林木青翠,四壁反削而入,直下平地,就像一個依天而立的翠屏,隱藏在平林洲深處,故名隱屏峰。峰的半腰,有一個寬大的岩洞,這就是光天洞。洞內岩石排列成八卦的陣勢。洞後山岩形若頭佗,名為羅漢岩。岩右又有一洞,叫羅漢洞。峰下有紫陽書院,為南宋倫理學家朱熹於宋淳熙十年(1183年)辭官來此所建精舍,收徒講學有十年之久,因朱熹別名紫陽,故書院取名紫陽書院。明正統年間,改為「朱公祠」,現僅存部分建築。位於隱屏峰之後的天游峰,頂有天游觀、妙高台、胡麻澗等景緻。天游峰內塑有武夷君、彭武和彭夷的坐像。妙高台上長有一株罕見的南園相思樹,每當秋風送爽,晶瑩玲瓏的紅豆撒落台上,成為有情人的心愛之物。在天游峰的東壁有一山澗,澗水蜿蜒南來,在妙高台西面飛湍而下,形成雪花泉瀑布的奇景。天游峰下則是一座巨大岩壁,高500餘米,寬1000餘米,闊大平整,是武夷山風景區中最大的岩石。如遇夕陽照壁,則見岩壁條理分明,形如仙人曬布,故名「曬布岩」。位於武夷山風景區南部的一線天又名靈岩,有武夷山最奇特的岩洞,分布著靈岩洞、風洞和伏羲洞三洞。伏羲洞內常可見到稀有的哺乳動物白蝙蝠。風洞在三洞當中更為奇特,洞口石壁上鐫有「風洞」二字,為宋代徐自強所書。相傳古時靈岩洞穴中有巨蟒,在洞中吐氣傷人,後被一位葛姓仙人驅動六戊之神,封住了蛇妖所吐之毒氣,除去了蛇妖,故此洞又名葛仙洞。著名的虎嘯岩位於二曲溪南,四壁陡峭,雄踞一方,虎嘯岩半壁有一巨洞,山風穿過洞口,發出如虎嘯般的吼聲,故名虎嘯岩。岩壁上鐫有清康熙年間崇安縣令王梓手書「虎溪靈洞」四字。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泉聲和尚重入武夷山尋勝,看中泉石天趣的虎嘯岩,遂在虎嘯庵的舊址上建起天成禪院,還在此指點出白蓮渡、集雲吳、坡仙蒂、普門兜、法兩懸河、語八泉、不浪舟和賓羲洞等八景。二曲溪岸有一座突兀的山恰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這座山便是玉女峰。這樣一處美景,激發了人們無限的想像。如今玉女峰已成為武夷山的象徵。
武夷山一景
㈡ 武夷山有哪些歷史事件
武夷山位於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相傳唐堯時代的長壽老翁彭祖隱於此山,生有二子,長曰「武」,次曰「夷」,二人開山挖河,疏干洪水,後人為紀念他們,就把此山稱為「武夷山」。也傳,此地為古代閩越族,其首領名武夷君,此山為古越人的棲息之地而得名。
武夷山集山嶽、河川風景於一身,儒、佛、道三教並存,在山與水的緊密結合、人文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上達到絕妙的境界。
武夷山擁有獨特、寶貴的自然遺產價值,符合世界自然遺產第3、4條標准:
1、武夷山是代表生物演化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突出例證,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2、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是尚存的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
(1)豐富的植物種質資源,已知的植物有3728種;(2)珍稀、物有野生動物的基因庫,已知的動物種類有5110種;(3)世界著名的模式標本產地,現已發現或採集的野生動植物模式標本近1000種。
3、武夷山具有獨特、稀有、絕妙的自然景觀,屬罕見的自然美地帶,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代表。
(1)武夷山九曲溪自然風光獨樹一幟;(2)九曲溪風光是山與水完美結合的典範;(3)武夷山九曲溪是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突出代表。
武夷山從歷史和科學的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不僅能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見證,而且與理學思想文化有著直接的、實質性的聯系,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3、5條標准:
1、武夷山的"古閩族"、"閩越族"文化遺存是業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歷史見證,反映這一時期文化特徵的主要有距今3800多年的"架壑船棺"、"虹橋板"以及距今2000多年、佔地48萬㎡的漢代閩越王城遺址。
2、武夷山是朱子理學的搖籃,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學乃至東方文化的基地。朱子理學曾被欽定為官方的正統哲學思想,構成中國宋代至清代(13世紀至20世紀)700餘年間一直處於統治地位的思想理論,影響遠及東亞、東南亞和歐美諸國。一代理學巨儒朱熹在武夷山結廬講學,生活長達40多年,開創了一代理學之先河。
武夷山終被竹篙撐醒,開始與世界相約。1979年自然保護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5個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與生物圈;1992年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列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區;199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國家旅遊度假區;1993年9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國家一類航空口岸;1999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999年10月被中央文明辦、國家建設部、旅遊局授予全國第二批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名錄》,武夷山列入「世遺」的區域總面積達999.75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國面積最大的世界遺產地,是我國第四個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的單位,成為全世界22個雙重遺產地之一;2001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AAAA景區;2003年被國土資源局等部委授予中華十大名山;2005年被國家文明委、旅遊局、建設局授予十佳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2006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5A景區。
㈢ 為什麼武夷山是世界文化遺產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不是雙重,屬於一個遺產。文化——你可以看看武夷山的歷史,其中包含閩越王朝文化,茶文化,摩崖石刻文化,題詠文化,及朱子理學等儒釋道的經典文化。。。
自然——山水的完美結合
㈣ 武夷山的資料
武夷山素以其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獨樹一幟的風光美景和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天人合回一的和諧環境著答稱,享有"碧水舟山"之美譽,唐朝時被朝廷冊封為天下名山大川。千百年來。無數名儒雅士、政宦顯要都曾游歷武夷。古代中國的李商隱、范仲淹、朱熹、陸游、辛棄疾、徐霞客等名家都在武夷山留下各自的墨寶。
「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構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勝。「溪曲三三水,山環六六峰」,「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臨水可觀山景,登山可望水秀,乘上一葉竹筏游覽世間一絕的九曲溪,順流而下,山沿水立,水隨山轉,山光水色,交相輝映,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一覽無余,其間更有距今約3800年前高插於懸崖峭壁之上的船棺,令人嘆為觀止……
武夷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天人合一為這至高無上的大境界,孔老夫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㈤ 能幫我分析一下武夷山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嗎
1.1武夷山茶文化考察
武夷岩茶在我國茶葉發展史上,譜寫了十分重要和光輝的一頁。武夷茶在南北朝時(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茶名)著稱於世,唐代成為士大夫上層貴族饋贈佳品,宋元兩代入貢朝廷,盛極一時。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就於九曲溪畔設置御茶園。明代罷造龍團,改蒸青團茶為炒青散茶,隨後又改制三紅七綠的烏龍茶,即現在所稱之岩茶。因而,武夷岩茶始於明朝,盛於清代,十七世紀遠銷西歐,蜚聲四海。
武夷山有茶可能在唐朝時期或者更早,但武夷茶是繼北苑茶而發展起來的。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在武夷四曲處設置了「御茶園」,專制龍團貢茶。直到明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造龍團改制散茶。明朝的武夷茶已代替了北苑茶,改變了加工工藝,成為品質優異的散茶,譽滿天下。所以,元朝以後的福建貢茶以武夷茶為最多,約佔全國貢額的四分之一。五口通商後,武夷茶大量出口,促進了武夷茶的快速發展。武夷山位於福建與江西相鄰的邊界,產茶歷史悠久,自蔡襄以後,山中所產的茶葉除寺僧供獻遊客外,主要作為貢品。元末明初罷貢之後仍為世人所重,爭先恐後地購銷於國內外市場,成為世界聞名的茶葉。約在十六七世紀,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的貴族階層,已把飲用武夷茶作為集會宴客的一種高尚禮節,事後逐漸推廣到各階層的人們中去。茶葉成為歐美各國普遍的飲料之一,從而使我國茶葉外銷不斷增長。18世紀中期,就有學者把武夷茶定名為武夷變種Var.bohea,從此,武夷茶譽滿全球,自那以後,西歐人還把茶稱為「武夷」,並成為習俗。
1.2 武夷山茶與宗教
武夷山佛教禪宗僧侶,對茶甚為講究。寺中置有專門的「茶堂」或「茶寮」,即住持行禮之處,也叫方丈。方丈是供寺僧討論佛法義禮,招待施主,接待文人品飲香茗的地方。在寺廟演說佛法、皈戒的佛殿和法堂中,都設有鍾、鼓,常常鍾鼓長鳴。廟中一般有左鍾右鼓,如果增設「茶鼓」,應在西北角,一種用木頭雕成魚狀,體內鑿空,擊敲有聲的木鼓,是召集僧人飲「普茶」之用。詩人林逋詩雲:「春煙寺院敲茶鼓,夕照樓台卓酒旗」。茶鼓是佛教崇尚茶葉的一種信據。
武夷禪寺儀規:殿主晨起必須在佛祖前「奠茶」即敬供茶湯,僧侶每日早起盥洗之後,先飲茶再禮佛,然後坐香習禪。習禪分為六個階段,每一階段一支香畢開靜,僧人要飲茶以提神益思,寺廟監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藉以清心提神,古代早已成為寺院的定規。明代詩僧陸容詩雲:「江南風致說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煙茶葷滿袈裟」。詩人把僧侶愛飲茶描寫得淋漓盡致。寺院儀規中還有
1.3 武夷山茶特色
武夷岩茶是武夷山一帶生產的烏龍茶類的總稱。武夷岩茶系半發酵茶,集紅茶、綠茶功效於一身。色澤油潤,內質香郁,味醇香甘,湯色清橙紅,茶湯金黃,葉底綠葉紅邊,葉瓣邊緣紅艷,呈綠葉紅鑲邊狀,飲用武夷岩茶,齒頰留香,回味甘鮮。岩茶的葯作用,除了具備紅綠茶的作用以外,它所含的糖類及各種礦物質較多,耐沖泡,能促進人體健康。突出表現在會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有提神消食、生津止渴、減肥健美、防癌抗病之功效,又有「減肥茶」、「健美茶」之美稱。
武夷岩茶原產地域保護申報委員會提出武夷岩茶的原產地域保護范圍,即武夷山市現行政區域范圍內,分區為:武夷岩茶名岩產區和丹岩產區。武夷岩茶是有賴於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只要是產自「三十六峰」、「九曲溪」之區域內的武夷岩茶,才有岩韻。具有岩韻(岩骨花香)品質特徵的烏龍茶,才有資格稱為武夷山岩茶。武夷岩茶最有特色的是味甘澤而氣馥郁的岩韻,因岩茶品種及種植的氣候、土質、樹齡、鮮葉老嫩、加工技術、武夷耕作法、施肥不同而有不同的喉韻特徵。武夷岩茶按等級分為四大類,由好到差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其中最好的是正岩茶,最差的為外山茶,正岩茶處於景區6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由於武夷山是自然與文化遺產,茶園不能使用農葯、化肥,且在景區內要退茶還林,面積也越來越少,所以武夷茶的最珍品—-正岩茶越來越少了,這種茶是完全自然的,對人體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成品茶最好的是大紅袍
條形為條索形,色烏黑,焙透火功,香氣高、厚,且令人舒服,具有焦火香,湯色橙黃到橙紅,很耐泡,九泡有餘香,回甘明顯,岩韻顯著。
精製的大紅袍條索壯美,沖泡後的武夷岩茶中的大紅袍呈綠葉紅鑲邊。入口水仙,佳味清純。「岩骨花香」之品質特徵。正宗的武夷岩茶可連續沖泡六至二十道,色、香、味俱不變,耐泡是武夷岩茶的一大特色。武夷岩茶的泡飲別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噱咽,再試其香,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開湯後第二泡香才顯露,茶湯的香氣自口入,從咽喉經鼻孔呼出,連續三飲,所謂"三口氣",即可鑒別岩茶上品香氣。更上者"七泡有餘香"。
品質第二的為小紅袍:香氣高,湯色橙黃,也很耐泡,可泡七道以上,味道醇厚,回甘較顯,岩韻較明顯。
品質第三為肉桂:條索較緊,條形、色澤烏潤,中等火功,香氣辛銳持久,香氣顯但不夠厚,湯色橙黃,回甘尚顯。
㈥ 武夷山文化的論文
武夷山與朱子游道
【摘要】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是東方文化聖哲,他的學說被稱為後孔子主義(Noeo-Confuciansm)。朱熹一生有四五十年生活在武夷山,游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文章探討朱熹在武夷山旅遊活動所蘊含的游道,以便引起世人對這位哲人旅遊活動與旅遊思想的關注與思考。
【關鍵詞】武夷山;朱熹;游道;旅遊文化
在旅遊文化領域講究旅遊理蘊與藝術,稱之為游道。朱熹作為宋代理學集大成者,對旅遊也情有獨鍾。奇秀甲於東南的武夷山水、雜五方之俗的地方風土人情和儒、釋、道三家合流的文化氛圍孕育出了朱熹的游觀意境。本文試就其游道進行概括與淺析,以期拋磚引玉。
一、「書史之外,酷愛山水」——悠遊有度
宋代的經濟、文化繁榮,旅遊活動盛極一時。風景佳處樓台、亭榭廣泛建立,僧侶們在名山勝地開山創寺,修築道路,旅遊設施日趨完備。士人漫遊成風 ,甚至到了貧者也解質借兌,帶妻挾子,竟日嬉遊,不醉不歸的地步。
朱熹一生也愛好旅遊,他曾說過:「予少好佳山水異甚。」[1]又說「書史之外,酷愛山水」。[1]但朱熹不同於苟且於淫奢旅遊生活的病態旅遊者,他並未耽於游樂,講求旅遊適度,秉持中庸而不喪志。他強調說:「那個優游和緩,須是做得八九分成了,方使得。」[1]而且是「令稍稍虛閑,依舊自要讀書。」[1]有一次,他打點行裝准備出遊,這時收到好友呂祖謙的來信說要來他這里,朱熹認為,中輟山水之興,雖未忘然,但杜門省事,未必不佳。正如清代董天工所說,在武夷山,朱熹「自辟(武夷)精舍,令從游者誦習其中,亦惟是山閑靜,遠少世紛,可以專意肆力於身心問學中,非必耽玩山水之勝。」[2]由此可見,朱熹不因游樂而廢其時,只是把旅遊作為學習、著述、講學生活的調濟。
二、「狂奴心事只風雩」——暢游有風
春秋時期儒家創始人孔子講求旅遊,形成了舞雩之風。《論語·先進》記載,暮春的時候,春服既成,孔子帶著學生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沂河洗洗澡,在求雨的舞雩台上吹吹風,然後唱著歌回家。它描繪了孔子與學生們春遊的愉快情景,這也是孔子及弟子們所嚮往的。
為什麼孔子把登高山,嬉沂水作為志向呢?這驗證了他「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的話。聖人往往比德於山水,孔子認為,山本身就象個寬厚的母親,她出雲播雨,繁衍鳥獸,滋生草木,有廣澤人世之德;群山體大勢高,穩重厚實,永不衰竭,有崇高之意與萬壽之心。大山是偉大、恬靜、仁厚的,符合仁者的生活信條。而「道」幾乎接近於水,也就是說,水的形態變化多端、水的性質陰柔又剛強,它本身是一個豐富的知識體系。它的流變符合智者的認知活動過程,自然為智者所樂。
朱熹仰慕孔子的那種游興,承續其暢游的遺風,發出了「狂奴心事只風雩」[1]的慨嘆,把孔子當作效仿的榜樣,從而形成幔亭之風。正如朱熹的朋友韓元吉所說:「吾友朱元晦居於五夫里,去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外圃,暇則游焉。輿其門生弟子挾書而誦,取古詩三百篇及楚人之辭,哦而歌之,蕭灑嘯詠,留必數日,蓋山之樂,悉為元晦之私也。」[31]這說明朱熹居崇安五夫時,就已把幾十里外的武夷山當作後花園了,閑暇時常與門生偕游,徜徉泉石間,體會泛舟九曲,暢游諸峰的樂趣。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主管武夷山幔亭峰麓的沖佑觀及淳熙十年(1183年)在五曲建武夷精舍後,講學論道之餘,更是盡得山中之樂。朱熹這樣做並不象道士,遁藏山谷,服氣如芝。而是為了「以學行其鄉,善其徒」,「元晦既有以識之,便咸自得其幔亭之風。」[1]
朱熹「近山思無窮,臨水心未厭」[1],從觀想武夷山水動靜中建立起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他在《武夷精舍雜詠並序·仁智堂》中寫道:「我慚仁智心,偶自愛山水。蒼崖無古今,碧澗日千里。」[1]詩中委婉地表達了自號仁智堂主的朱熹既仁且智的博大心胸。
三、「弱齡慕丘壑,茲山屢游盤」——屢游不厭。
朱熹從武夷山五夫里到臨安參加省試前,曾作《遠游篇》:「願子馳堅車,躐險摧其剛。」「朝登南極道,暮宿臨太行。睥睨即萬里,超忽凌八荒」。[1]他提倡旅遊,奉勸世人不要裹足不前,終日獨守空堂。詩中抒發自己年輕氣盛,想游歷四方的抱負和豪興。朱熹一生游蹤遍及中國半壁。
但是後來當他的好友呂祖謙寫信邀他游浙江天台山,朱熹倦遊此山,說:「書到令人愁,此山豈不幽?何必賦遠游?」[1]因而朱熹更多的是以武夷山五夫家或以武夷精舍為中心的近游。他對所鍾愛的山水不以一次游歷為滿足。象離五夫家七里遠的仙洲山密庵及武夷山景區都是朱熹百游不厭的地方。密庵古木四合,泉石甚勝,繞澗百餘步有晝寒亭,附近有瀑布,且住著高僧道謙。朱熹多次登臨且還師事道謙學佛理,並常在這里吃齋飯。「弱齡慕丘壑,茲山屢游盤」[1],說明他常來這里遊玩,甚至到了仙夢肯來游的地步。他留下了大量的旅遊詩文,描繪了仙洲山的險峻、密庵與晝寒亭的靜謐及瀑布的奇絕。
朱熹不怕旅途的艱辛,往往舊游或重尋。他曾與學友門人數人早發五夫潭溪,夜登建陽雲谷山,冒雨登建陽龍湖山,一日行程百餘里。因為泉石的招引,使他忘記了旅途的疲勞。他知道無數風光在險峰的道理,因而寄語後來人,勿辭行路難。後來,他乾脆在雲谷山上築「晦庵」,流連山間。林泉之勝、思想的自由及歸途還可採薇蕨、蔬筍等樂趣,使他苦游不畏。朱熹具備如林語堂所說的胸中一幅別才,眉下一幅別眼,對旅遊活動有較高的山水審美水平,故地重遊每每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他能夠隨著一路景物的不同,時序的不同,隨處留情隨處樂,因而就不怕旅途的辛苦和屢次重遊了。
四、「便將舊友尋山去,更喜新詩取意成」——游辭有藝
朱熹游目聘懷,題詩唱酬。他的武夷旅遊詩雅賞風景,格調清新,情景交融,空靈輕逸,形神兼備,詞意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首先,他善用比喻來摹寫物態特徵,使之精當、新穎、富有美感,既有形似之感,更兼傳神之妙。例如《天柱峰》中「屹然天一柱,雄鎮斡維東。」把大王峰比作天柱,突出了它的氣勢。把密庵瀑布比成「白龍飛下郁蘭天」,[1]可謂形神俱顯,活靈活現,令人心動魄搖,增加了藝術美感與誘人魅力。其次,他善用襯托的手法描繪他物,以對所詠之物起陪襯或烘托作用,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如《游密庵分韻賦詩得清字》:「誤落塵中歲序驚,歸來猶幸此身輕。便將舊友尋山去,更喜新詩取意成。晚翠乍看渾欲滴,寒流重聽不勝清,個中有趣無人會,琴罷尊空月四更。」[1]通過寒流、四更月、辭官歸鄉、舊友,來襯托出「清」的氣氛及無官一身輕而悠遊、彈琴、賦詩、飲酒的閑適之情。再者,朱熹還善用擬人的手法來活化毫無生命之物,從而閃耀出不凡的光彩。如《九曲棹歌》描摹武夷山的玉女峰:「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臨水為誰容?」[1]把一座山峰人格化了,描繪成婷婷玉立插花打扮的少女,突出了玉女峰的神韻。最後,朱熹旅遊詩中也融入了豐富的典故和民間傳說。如《九曲棹歌》中有:「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岩鎖翠煙。」「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1]就用到了「仙人葬」的神話傳說。朱熹的旅遊詩狀物寫景准確而形象,細致而生動,悠然與神謀,表現出作者精細的觀察能力和運用語言的功夫,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五、「不學飛仙術,累累丘冢多」——窮游盡理
朱熹旅遊振策尋源,往往直到山中無往躅才肯罷休。他在游賞山水中沒有忘記探求人生和自然的種種哲理。作為儒、釋、道三教同山的武夷山,深山窮谷中有不少道士、釋子。一方面,朱熹心存仰慕,「飄飄學仙侶,遺世在雲山」;另一方面對他們這種做法又不無表示懷疑,「我欲往從之,脫履謀非難。但恐逆天道,偷生詎能安?」他又說:「眷言羽衣子,俛仰曰婆娑。不學飛仙術,累累丘冢多」。[1]作為入世的理學家,他顯然不同意佛、道的出世偷安的做法,但對他們的人格還是持褒意的。他說「是其絕滅倫類,雖不免得罪於先王之教,然其視世之貪利冒色沉溺而不厭者,則既賢矣。」[1]
朱熹寄情於山水實際上是一種政治態度的反映。《論語·泰伯》里有孔子一句政治名言,叫「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朱熹浙東辭官歸來退居武夷山講學著述是他歷來現實中四處碰壁後的另一種更深遠的進取。他的喟嘆「吾道不行」恰如孔子周遊列國後的「道不行,乘槎浮於海」的決絕之言。好友陸游的詩「天下蒼生未蘇息,憂公遂與世兩忘」吐露了對朱熹從此與世相忘的擔心。而朱熹的《感春賦》提到的「悟往哲之明訓」[1]回答了他想通過講經宣道救世的願望。
朱熹寓學、寓教於游,讓學生親近自然,把旅遊當作求知的課堂。在《武夷圖序》一文中,記錄了他對「懸棺葬」進行的實地考察,「兩岸絕壁人跡不到處,往往有枯杈插石罅間,以庋船棺之屬」,世傳為仙人葬處,披上了一層迷信的色彩。朱熹則大膽指出:「舊記相傳詭妄,不足考信」,[1]而認為它是道阻未通、川雍未決時夷落所居。他在歷史上第一次對懸棺提出了比較符合科學的獨立見解。
朱熹認為世上萬物皆有其理,通過旅遊可以達到了健身的效果。在游雲谷詩中他呤到:「沉痾何當平,膏肓今自砭。」 [1]他平生三伏天不再出遊,而是躲進深山避暑,為的是不欲暑行勞人,力爭不傷不損。他窮游山中,往往循澗躋危蹬,披雲得勝游,在游歷觀賞山水中領略玄趣,與月為朋與雲為友,與環境合為一,從而達到物我相通、天人合一、獨游不孤的精神境界,可謂因游及理,因景言理。
六、「共說新亭好,真堪妙墨留」——紀游不朽
朱熹觀山臨水有以詩文紀游的習慣,他在詠仙洲新亭的詩中吟到:「若無詩律好,清絕不成歡」、「共說新亭好,真堪妙墨留」[1]就說明這一點。他孜孜以求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旅遊詩,如《武夷精舍雜詠·並序》、《九曲棹歌》、《武夷七詠》、《過武夷作》、《游密庵》、《密庵瀑布》等等,為我們勾勒了宋代武夷山水風景圖,其中《九曲棹歌》更是被後世尊為武夷首唱的千古之作。
朱熹也留下了一些題贊。如武夷山吳屯瑞岩寺為唐代高僧扣冰祖庭。扣冰俗姓翁,名藻光,因能在嚴冬扣冰而浴,故稱其抑制情感的「惺惺」之說與朱熹「滅人慾」之說相近,朱熹對其大為贊,並曾策杖尋訪遺跡,除了寫有《詠瑞岩寺》詩外,也留下了對配祀的唐、葛、周三將軍的題贊,這些都表達了朱熹對這些神靈的崇敬之情。
朱熹在武夷山還留下了十幾處之多的匾額和刻石。水簾洞為武夷三先生劉子翚、胡憲、劉勉之講學處,朱熹也曾在此受教,為紀念先賢,朱熹題有「百世如見」匾額掛於祠中。在武夷山一線天附近,有「天心明月」摩崖題刻。明月倍受朱子垂青,這大概是因其品行高潔及受月印萬川啟發,形成朱子理學「理一分殊」結論的緣故。此外如還有五曲「逝者如斯」石刻,下梅鄒氏家祠「愛蓮堂」匾等等。這些題刻給武夷山留下了永恆的歷史文化魅力。
總之,朱熹對武夷山旅遊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並形成自己的旅遊之道。他賦予旅遊更多的主觀感受,以前很少涉及的山水在他的筆下得到了反映;其旅遊有審美能力與意境領悟上的精進;他的旅遊活動融入個人、國家和民族的遭際,從而豐富了武夷山旅遊文化的內涵。明代周忱在他的《小西天游記》中說:天下山川,好之者未必能至;能至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文。能至是旅遊的第一境界,能至才能享受,才能領悟;能言,即善於向人說出旅遊的審美體驗和感受,為旅遊第二境界;能文為旅遊的最高境界,只有能文才能感受深刻,才能傳之久遠。朱熹既能至又能言又能文,他的旅遊活動已達很高的境界。我們有必要對其旅遊活動及其思想進行挖掘,對其遺跡進行整理、保護。
參考文獻
[1]朱傑人主編.朱子全書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董天工.武夷山志[M].北京:方誌出版社,1997.
[3]建陽蔡氏九儒研究會.考亭紫陽朱氏總譜[M].建陽:第三印刷廠,2000.
[4]金良年.論語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沈祖祥主編.旅遊文化概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6]林語堂.林語堂著譯人生小品集[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0.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