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幫忙寫一篇歷史文化名城的論文
我想
❷ 關於歷史論文
我的意見是,你寫「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歷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我這有一篇「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的起點」,你可以參考。
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的起點
摘 要
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場內容廣泛而且影響深的社會政治運動。內容包括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它為中國的經濟、軍事近代化創造了條件,開創了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先河,客觀上促進了中國人現代民族意識的增長。它雖然沒能救中國, 卻為中國的進步、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是中國近代化鏈條上的第一環。因此,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起點。
關鍵詞:洋務運動、近代化、起點
洋務,最初稱作夷務,「泛指與西方資本主義有關的一切事物,諸如外交、通商、傳教以及輸入西方資本主義的武器、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等等,幾乎是無所不包」。[1](p31)「但是,洋務運動中所興辦的洋務,狹義的說,主要是指清朝政府為強化中國軍事力量和工業力量,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場以引進西方的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為主要內容,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強國運動」。[2](p477)然而,就是這場運動,史學界對其的評價一直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牟安世、祁龍威等認為洋務運動「促進中國社會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3]但以李時岳、孔令仁、胡濱為代表的史家們卻認為洋務運動「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3]也有人認為洋務運動只不過是「清王朝投靠資本主義列強,並與之結合,以謀求穩定其反動統治的產物」,「運動的進程和後果並無積極意義」。[4](p29)但筆者認為,自從19世紀60年代初洋務運動的發軔,一直到90年代結束,持續了30多年。在這期間,洋務派引進了西方的生產工具和科學技術,發展了以機器生產為標志的近代生產力,造就了舊制度的掘墓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因此洋務運動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大門,可視為中國近代化的起點。本文將從洋務運動的歷史背景、「中體西用」的思想、洋務運動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的近代化嘗試等方面來闡述。
一 洋務運動的歷史背景
洋務運動發生在19 世紀60 年代決非偶然,是和當時世界近代化運動的蓬勃發展密切相關的。其時,歐美各國都在進行近代化運動。所謂近代化,就是「在歐美各國就是資產階級通過反對封建勢力的斗爭,使社會擺脫中世紀的封建形態而資本主義化」。[5]近代化的主要標志是發展科學技術,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科技的產生和發展是由生產決定的,同時科學的進步又促進生產的發展。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科學的力量也是不費資本家分文的另一種生產力。」[5]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引發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應用到生產中,又推動了各國工業革命的發展,加速了各國近代化運動的進程。世界近代化運動是隨著各國工業革命的勝利而開始的。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開始,即從手工工場到大機器工廠的飛躍,這也是社會關系的一大變革。在各國當中,英國是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廣泛而深遠。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成為當時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繼英國之後,法國和美國從19 世紀初開始了工業革命,隨之,各國的近代化運動也迅速開展起來。它表明西方近代文明已經產生,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巨大飛躍。它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強力,不僅從整體上改變了世界歷史的格局,而且向人們昭示了近代社會發展的趨向。
面對西方文明的挑戰,東方各國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反應。日本對西方文明的沖擊反應強烈。19世紀中期,在傳統的農業社會和近代工業文明之間作出歷史性的選擇,是日本社會面臨的難題,最終日本選擇了近代工業文明,他們先是推翻幕府統治,廢除幕藩體制。繼之,在1868 年實行明治維新,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最後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實現了近代化,避免了亡國的厄運。日本近代化運動的實踐充分證明馬克思的論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5]
面對這股近代化運動潮流的不斷沖擊,中國各階級各階層對西方文明的認識也不斷深化,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力都開始接受。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林則徐認識到了解西方之重要,同時又深深地刺激了有良心、有見識的士大夫們,他們沉痛地檢討了中國貧弱失敗的原因,並大聲疾呼要睜眼看世界。例如林則徐在廣東主持禁煙過程中,就組織人「采訪夷情」,翻譯外國報紙和書籍。戰後,中國出現了第一次學習西方的熱潮。在這方面,林則徐、魏源、姚瑩、徐繼畲最具建樹,如魏源完成了《海國圖志》一書,初版50卷,後增為100卷。1848年徐繼畲撰成《瀛環志略》10卷,「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世界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歷史變遷、經濟文化和風土人情」。[6](p26)雖由於頑固守舊勢力的極力阻撓,這股學西方的熱潮慢慢冷卻,但通過學習西方,一些有志之士認識到:「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外夷者,外夷治之」。[7](p1)這種意識到要救國就必須「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可貴的。而且這種思想影響深遠。1860年前後中國社會出現的一股變革思潮就是對這種主張的繼承與發展。[5]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和推行者們第一次把這種主張付諸了實踐。可見,洋務運動是世界資本主義近代化運動的潮流沖擊古老天朝的必然結果,它順應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是世界近代化運動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二 關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19世紀中葉,清王朝遇到了嚴重的統治危機: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蓬勃發展;英、法聯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列強們憑借洋槍洋炮打敗了「天朝」軍隊。日趨衰落的清王朝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政治統治的危機,促使統治集團發生了分化,出現了新的組合——洋務派。他們面對這一危機,提出了應變的思想,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體西用」的思想,最早出現於19世紀60年代之初,那是1861年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6](p61)這可以說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最初框架。後來直到1898年張之洞發表《勸學篇》,他在《設學》篇中寫道:「新舊兼學,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新學為用」。[4](p317)才將「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加以理論概括和系統闡發。在60年代至90年代洋務運動期間,「中體西用」的思想成為洋務派的基本政治綱領。
在這一理論中,洋務派把中學和西學的關系稱之為「體」與「用」的關系,即中學具有精神價值,西學具有物質價值。這就顯示了中學和西學的地位的高低之分,其實就是他們企圖要以「西」的軍火武器和科學技術,來達到維護維護古老封建王朝這個「體」的目的。
然而,洋務派主張「中體西用」也有它科學的一面。從理論上看,他們以這種思想模式將西學內容合法化,肯定其具有傳統倫理價值所不能替代的實際功用。這就等於承認中學還有所不足,還有待於西學補充,西學確有超越於中學的地方,從而動搖了「禮義至上」的傳統倫理價值觀的絕對、唯一的權威地位。這是鴉片戰爭後中國思想界的一大進步。從實踐上看,這一思想不再像經世派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那樣停留在書本上和口頭上,而是付諸於實踐,這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有效的影響,具有沖破傳統思想的禁錮,開闊人們視野,引導人們追求新知的積極作用。毫無疑問,「中體西用」思想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化理論,[8](p144)它使中國人邁出了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腳步。
三 洋務運動的近代化嘗試
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們在洋務運動期間進行的各項改革,使中國向近代化邁出了可貴的第一步。此前的中國社會,從未出現過近代化運動的實踐活動。因此,洋務運動在近代化運動史上的意義是不可抹殺的。
(一) 經濟的近代化
1、洋務運動在中國的封建大地上栽植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幼苗
短短幾年間,在李鴻章等洋務派領導人的主持下,中國的近代軍事工業體系基本建成,自1865年在上海創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一直到1890年代,洋務派在全國各地創辦的軍事工業共有20多個局廠,其中規模較大的還有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和湖北槍炮廠等。[6](p63)從此火槍、大炮、彈葯、蒸汽戰艦都已能夠在國內建造,這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一次大飛躍,從此中國大地上有了自己的資本主義工業。這就自覺或不自覺地揭開了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序幕,在客觀上順應了中國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歷史趨勢。19 世紀60 年代,洋務派普遍認識到中國必須謀求富強之道,且需從「練兵」「制器」開始。李鴻章曾說:「鴻章以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9](p243)為此曾國藩設安慶軍械所,李鴻章先後設上海洋炮局、江南製造總局與金陵製造局。洋務運動由此進入以發展軍用工業為主要內容的「求強」階段。隨著軍用工業的發展和洋務派認識的深化,他們懂得了「夫欲自強,必先裕餉,欲浚餉源,莫如振興商務」。[1](p66)由此洋務運動進入「求強」與「求富」並重時期,即在繼續舉辦軍事工業的同時大力興辦民用工業。為了興辦並發展近代的軍事工業與民用工業,洋務派不僅大力引進西方科技與人才,購置西方先進的機器與設備,而且著意培養本國的科技人才,獨立自主地製造各種機器設備。這標志著新的生產力在中國的誕生,從而奏響了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一新樂章的序曲。
2、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已孕育著微弱的資本主義萌芽,但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封建社會內部的資本主義萌芽遭到了摧殘和破壞,從而使中國不可能從封建社會的母體內產生出資本主義的胎兒。[5]外國的入侵首先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洋務運動的興起、洋務企業的興辦以及商品性產品的生產,進一步破壞了自然經濟,促使商品經濟發展,使傳統的剝削方式開始改變。洋務企業的利潤刺激了一些已經積累起了貨幣財富的地主、官僚和富商,他們開始投資於近代工礦企業,將貨幣轉化為資本,使民族資本主義開始在中國產生。「洋務派在清政府的支持下,採取西方股份公司的組織形式招集私人資本(商股),由官方借墊部分資金籌建企業,並由官方委派總辦(督辦)、會辦代表官方經營管理,這種經營管理形式的企業,稱作『官督商辦』企業。」[1](p98)洋務派是官督商辦企業的創辦者和保護者。「他們對這些企業的舉辦起了倡導作用,使這些企業得到清政府的批准,並能夠吸收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把資金投放進來。他們對官督商辦企業提供墊款或借款,給於減免稅厘以及專利等權。」[6](p69)輪船招商局於1872 - 1877 年間向清政府借款達1928 萬兩,電報局於1889 年向清政府借款達62 萬兩。此外,開平煤礦、漠河金礦、上海機器織布局等也有類似情況。這種企業有兩種前途:或轉化為官僚資本,如漢陽鐵廠等;或由開始的官督商辦或官商合辦發展為單純的商辦,如輪船招商局等。這些企業的轉化,擴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陣容。可見,洋務運動的興起,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開辟了道路。
3、洋務運動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化的進程
洋務派已認識到外國的經濟侵略對中國的危害,並提出發展本國的工礦交通電訊業以「分洋商之利」。如李鴻章曾說:「機器製造一事,為今日禦侮之資,自強之本」。[10](p349)又說:「與其以中國之銀易外洋之貨而銀日少;熟若以中國自有之物產,斟酌變通,可漸收外洋侵奪之利?」[1](p81)洋務派通過興辦近代民用企業,確也收到了一些實際的效果。輪船招商局於1872年開辦後,到1881年「長江生意,華商已佔十之六,南北洋亦居其半」。[4](p33)開平煤礦經營較好,從19世紀80年代起,產量迅速增長,顯著的抵制了天津市場上的洋煤入口,在1889年後的數年間,「洋煤幾乎在天津絕跡」。[4](p33)這表明洋務運動使中國市場不再是外國商品的一統天下,為中國經濟逐漸近代化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二) 政治的近代化
經濟近代化和政治近代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近代化是經濟近代化的反映和保證。近代企業的建立以及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使中國社會產生深刻的變化。
1、經濟近代化使中國社會的階級結構發生了變化。
首先表現在這中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產生和成長。中國近代產業工人,最早的一批是通商口岸的碼頭工人和外國輪船公司的船員。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中國的產業工人增多,據統計,「在19 世紀70 年代,全國產業工人大約不到1 萬人,80 年代增加到4.5萬人」。[6](p72)同時洋務運動中形成了中國資產階級。新的生產力的產生、新的階級力量的形成,不僅是對封建社會產生沖擊和破壞,也為向新的世界邁進奠定了初步的物質基礎,客觀上為後來的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准備了一些條件。
2、洋務派開始對傳統的對外關系進行反思,建立起近代外交。
中國傳統的對外關系,立足於從「夷夏之辯」出發的中國地理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觀念上,又都是中國傳統的人倫秩序思想和封建等級制度在對外交往中的延伸和膨脹,其中心內容是:世界各個地區盡管文化發展程度不同,但都以中國為中心並臣服於中國的。在這種對外觀念影響下,中國傳統的外交思想不可能具有以國際社會的存在為前提,以國家間的相互平等關系為原則的近代因素。洋務派基於對中外關系現實的切實觀察和對傳統對外關系的深刻反思,已經開始沖出封建外交思想的樊籬,逐步萌生出近代的國際意識,並開始產生較為明確的國家主權觀念和維護主權爭取平等的思想,已具有某種程度的近代意識。在外交實踐中,第一,1861年1月,咸豐皇帝接受恭親王奕
❸ 有關歷史文化遺產的歷史小論文!
2003年7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決定,北京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正式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總稱,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部天壽山南麓,陵區面積達40餘平方公里。其北面有天壽山,東面有蟒山,西面有大峪山、虎峪山,南面有汗包山、昌平城後山、龍山和虎山,西北有筆架山,東南有平台山,西南有長壽山,群山環繞,層巒疊嶂。其間幾道水流自西北而向東南,彎彎曲曲穿流而過,更顯陵區山水相映秀美天成。 明十三陵從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營建長陵始,至順治元年(1644年)止,歷時235年。十三個皇帝的陵墓分別是: 一、長陵是十三陵的主陵,位於天壽山下,埋葬著明成祖朱棣。朱棣史稱「太宗文皇帝」,年號永樂,在位22年,合葬的有皇後徐氏。 二、獻陵在天壽山西側,地名黃山,埋葬著明仁宗朱高熾。朱高熾年號洪熙,在位1年,合葬的有皇後張氏。 三、景陵在天壽山東側,地名黑山,埋葬著宣宗朱瞻基。宣宗年號宣德,在位10年,合葬的有皇後孫氏。 四、裕陵在獻陵西北,地名石門山,埋葬著英宗朱祁鎮。英宗有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共22年,合葬的有皇後錢氏、周氏。 五、茂陵在裕陵西,地名聚寶山,埋葬著憲宗朱見深。憲宗年號成化,在位23年,合葬的有皇後王氏、紀氏、邵氏。 六、泰陵在茂陵西北,地名史家山(亦名筆架山),埋葬著孝宗朱樘。孝宗年號弘治,在位18年,合葬的有皇後張氏。 七、康陵在泰陵西南,地名金嶺山(亦名蓮花山),埋葬著武宗朱厚照。武宗年號正德,在位16年,合葬的有皇後夏氏。 八、永陵在景陵東南,原地名十八道嶺,後改名陽翠嶺,埋葬著世宗朱厚。世宗年號嘉靖,在位45年,合葬的有皇後陳氏、方氏、杜氏。 九、昭陵在長陵西南,地名大峪山,埋葬著穆宗朱載。穆宗年號隆慶,在位6年,合葬的有皇後李氏、陳氏、李氏。 十、定陵在昭陵東北,地名大峪山,埋葬著神宗朱翊鈞。神宗年號萬曆,在位48年,合葬的有皇後王氏、王氏。 十一、慶陵在獻陵西北,地名黃二嶺,埋葬著光宗朱常洛。光宗年號泰昌,他做皇帝僅1個月,合葬的有皇後郭氏、王氏、劉氏。 十二、德陵在永陵東,地名檀子峪,埋葬著熹宗朱由校。熹宗年號天啟,在位7年,合葬的有皇後張氏。 十三、思陵在昭陵西南,地名錦屏山,埋葬著思宗朱由檢。思宗年號崇禎,在位17年。思陵原是他的貴妃田氏墓,清軍入關後改建為皇帝陵墓,合葬的有皇後周氏、貴妃田氏。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對陵園建築都非常重視,明代也不例外。明成祖遷都北京前,便開始修建皇家陵園。建陵,當然要選擇一處趨吉避凶的風水寶地。永樂六年(1408年),朱棣派禮部尚書趙並聘當時著名的贛派風水傳人廖均卿一同前往北平,卜選陵地。他們一行先在北平的西山一帶尋覽。因為西山的香山、潭柘寺一帶是著名的風水寶地,金代皇帝和遼、金、元三代許多達官貴人也都埋葬在這里。但是他們勘查發現,西山地區沒有符合贛派風水術要求的理想之地,不是形具未全,便是規模太小。於是,他們將目光北移,在北平的北部山區尋找,終於發現並認定昌平縣東北(明時昌平縣治在今昌平區舊縣)黃土山為建陵的最佳區域。 永樂七年(1409年),朱棣遷都北平。他親自審視了趙、廖等人選定的黃土山吉壤,表示非常滿意。但他嫌黃土山的名稱不雅,遂改名為天壽山。同年正式點穴,永樂十一年(1413年)玄宮落成,命名為長陵。長陵居於十三陵中心位置,也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皇陵。 明十三陵中每座帝陵都包含三個建築模塊:神道、陵宮和玄宮。 神道是帝陵建築的前導部分。十三陵諸陵除思陵外都有神道。長陵神道建築規模最大,全長7.3公里,其他各陵神道均直接或間接地由長陵神道分出,因此該神道又為十三陵的總神道。 在幽深曲折的長陵神道上由南而北,有石牌坊、下馬碑、陵寢兆城門(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欞星門等建築,這些建築至今仍保存較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還對神功聖德碑亭、陵寢兆城門(大紅門)和龍鳳門進行過修繕。 人們參觀十三陵,首先看到的便是矗立在長陵陵門外的石牌坊。整個牌坊為五門六柱十一樓,結構勻稱和諧,造型美觀大方。寬達28.86米,中間最高的牌樓高14米。牌坊用純一色的漢白玉製成,夾柱石上方雕刻著造型生動的麒麟和獅子,上端額枋上雕刻著柔美飄逸的雲紋。 陵寢兆城門(大紅門)是陵園的正門,門分三洞,旁邊一塊石碑上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八個大字。門的左右連接著長達約40公里的圍牆,把整個陵園圍括起來。如今,這些圍牆大都塌毀,只有一些斷壁殘垣依稀可見。 進入大紅門,一直通往長陵的大道便是神道。神道上的第一座建築是神功聖德碑亭。亭呈正方形,紅牆黃瓦,重檐厚壁。亭內樹立著高大的石碑,碑文三千五百餘字。碑亭外有漢白玉華表四根,明朝人稱它們為「擎天柱」。柱上刻有雲龍,頂端蹲卧異獸,南北相對,頭朝北的稱為「望君出」,朝南的稱為「望君歸」。 過碑亭向北,依次排列著18對石人石獸。石人分為勛臣、文臣、武臣3種,共6對,表示皇帝死後要和生前一樣主宰一切。石獸依次為獅、獬豸、象、麒麟、馬,共12對。獅和獬豸是守衛陵墓的,駱駝、象、麒麟、馬都是坐騎。 石像群的北面又有一座漢白玉製成的牌坊,叫欞星門,也叫龍鳳門。該牌坊為三門六柱建築,三個門的門上中間都分別有一顆火珠,因此又將它稱之為「火焰牌樓」。 石牌坊後有兩座石橋,一座七孔,一座五孔。這里地勢較低,陵園中各條水流匯聚於此穿橋而過。站在橋上,可以望見1958年興建的碧波盪漾的十三陵水庫。走過石橋再向前去,就可以進入長陵陵門了。 長陵的陵宮,共有三進院落。 第一進院落中的建築原有陵門、神庫、神廚和碑亭。陵門有三洞,頂上鋪有黃琉璃瓦,左後連接牆垣。碑亭里的碑原來是空白的,清朝重修十三陵時,利用這塊碑刻上了順治皇帝的諭旨和乾隆皇帝的詩文。神庫和神廚已不存在。 第二進院落中有享殿、殿門和神帛爐等建築。享殿又叫恩殿。恩就是祭陵感恩受福的意思。享殿高大宏偉,總面積為1956平方米,是我國現存的古建築中僅次於故宮太和殿的大型宮殿。其突出特點是所用木料極為珍貴,柱、梁、檁、椽和檐頭,全部用楠木製成。尤其是支撐大殿的60根楠木大柱為世間罕見,中間最大的4根直徑達1.17米,這樣巨大的木材,在當時每一根從砍伐到運入陵園,都需要五六年時間,足見耗費之大,工程之難。 第三進院落的主要建築是寶城和明樓。樓下邊的城牆突出呈方形,所以也叫方城。城牆里圍著的大墳頭即寶頂。長陵的墳頭就像是一座小山。據《明會典》記載,它的直徑為一百零一丈八尺,將近340米,圍著它走一圈足足有二里多。從寶城下面的通道可以登上明樓。明樓也是方形的,四面開門,當中豎立石碑。由於多採用磚石材料,又建在寶城之上,十分堅固,所以明陵的明樓絕大多數都保存了下來。 玄宮是埋葬朱棣的地方,位於寶頂之下。由於深埋地下,未能開掘,加之文獻記錄簡略,至今人們也不知其中的秘密。好在1956和1957年,文物考古部門對明十三陵之定陵玄宮進行了發掘,進而搞清了明陵玄宮的大體結構:這個玄宮由前、後、左、中、右五個殿組成。前殿又稱過殿,無任何陳設;中殿設帝、後御座和祭器;左殿、右殿各設官床一座;後殿為主室,中間設官床一座,安放帝、後棺槨。每個殿之間由隧道相連接,用整塊漢白玉製成的石門隔開。玄宮總面積為1195平方米,後殿最高處達9.5米,其他各殿最高處也在7米以上。玄宮中出土的金銀器皿、玉器、瓷器和絲織品都非常珍貴。 其他12個帝陵的建築格局與長陵大同小異,都包含神道、陵宮和玄宮三個建築模塊。除了思陵外,每座陵都有神道同長陵的神道相連接,就像一棵大樹,長陵是主幹,各陵是分枝,有主有從,主從分明,既緊密聯系,又各自獨立,形成為一個蔚為壯觀的陵園體系。再加上陵寢與山水互相映襯,前有流水,翼有砂山,背有後龍,二者相互融合,共同作用,形成一種神聖、永恆、崇高、庄嚴、肅穆而又充滿生機的紀念氣氛。 總之,明十三陵正像聯合國遺產委員會官員、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李相海對其考察評估後所說的那樣:十三陵是中國皇家陵寢的典範,中國古代建築的優秀範例。明十三陵自然環境幽雅,陵寢建築規模龐大體系完備,整體系建築突出,陵寢制度獨具風格,各陵總合成一個完美和諧的整體,突破了唐、宋時期陵寢建築彼此不講究統屬和整體的格局,發展為一個嶄新的陵寢建築形制,是中國明朝200多年歷史中中國建築藝術的傑作,是陵寢規劃和建造的最高代表,其建築風格和形制影響了以後幾百年,並對其後清帝陵的修建產生了巨大影響。
❹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論文有哪些
從世界文化發展的趨勢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曾經不成問題。但走上近代社會後,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們開始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並很大程度上調整了以前對傳統文化的看法。但是,這種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艱難的過程中前進。有前進,有障礙,有時甚至還會倒退。於是鴉片戰爭結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對傳統文化的反思,仍舊沒有根本性的突破。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國中,可謂絕無僅有,也使許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如此困難,有政治環境惡劣的原因。中國的政治家,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其思想文化觀點相對保守,對專制主義的思想文化很容易產生精神上的共鳴。一旦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進、突破,總會有一些從特權政治獲得甜頭的政治家,從幕後跳出來,用政治權力加以打擊。近代不是有一些軍閥,在國內大肆鼓吹尊孔嗎?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對思想文化橫加干預,是中國傳統文化反思難以前進的重要原因。
中國傳統文化構成復雜,也是一個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有數千年歷史。時間長,在其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要增加一些東西,因此內容十分豐富,構成成份極其復雜。有許多東西是好的。有許多東西是糟粕。而精華與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塊。這使後人感到困惑:想說愛你,又不容易。因為分明有著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來。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又有許多至可寶貴的東西。
不能不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構成復雜的這個特點,令後人感到十分尷尬。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難以前進的一個原因。
筆者此文主要談談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特點及今後發展方向的一些觀點。在寫作過程中,努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這樣或許會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優劣,必須把握人類前進的方向。
人類社會總在不斷前進的,這種前進,在政治上,表現為以民為本,直至後來的由民作主;在經濟上,表現在重農重商,直至後來的市場經濟;在思想文化上,表現為尊重別人的思想觀點,直至後來的思想自由;在對待人上,關心人,愛護人,直至後來的尊重人的價值與尊嚴。
中國人古代一直存在著以民為本的思想。商周時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說:「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這些思想本身,是進步的。在人生態度上,司馬遷那種雖處逆境而奮發有為,蘇東坡豪放達觀的胸懷,張衡、徐霞客那種對真理的執著熱愛,孟子「我善養浩然之氣」,偉大詩人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抱負,均是一種健康的精神境界。對待自然、命運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柳宗元、劉禹錫的「天人交相勝」,王夫子的「相天」、「造命」說,無不包含著人定勝天的思想光輝。在對待個體生命的權利和自由上,《古詩十九首》和阮籍《詠懷詩》對人生意義的關注,《世說新語》中對個人價值的肯定,《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對自由愛情的熱烈追求,都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般新鮮的血液。在對待個人與社會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位卑不肯忘憂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均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而對待人與自然上,《棘敕川》、《岳陽樓記》、《春江花月夜》和其它大量的文學作品,更是體現了我們這個民族與自然界之間存在著的特殊感情。
登長江,誦「大江日夜流」,頓生一種豪情。臨高山,讀「一覽眾山小」,頓生一種鬥志。讀《騰王閣序》,吟及「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又生一種慷慨。如此厚重,如此不屈不撓,如此強健,唯斯國方有也!
但是,同別的國家一樣,中國思想文化也有糟粕。由於時間久,在若干年時間里又沒有及時進行打掃,使糟粕越積越多,給我們民族帶來極大損害。女人有獨特生命價值嗎?不過是男人附庸。每一個中國女子,應以生活於現代為慶幸,而以生活於古代為悲哀。不但女人如此,男人也沒有獨立生命價值。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官僚,以及無數蒼生,都在皇權高壓下葡葡。他們或許渺茫過,懷疑過,反對過,但後來,他們再也不曾有過這個念頭,甚至以高呼「吾皇萬歲」為終身榮耀。馬克思曾經把這種中國特色的社會現象,蔑視地稱之為普遍奴隸制。不是崇高創新,不是倡導一代勝過一代,而是推崇守舊,「天可變,地可變,祖宗之法不可變」。使幾千年期間,政治體制、思想觀念、科學文化,一直難以進步,終於在近代社會不可避免地落後於國際社會。一方面是皇帝窮奢極欲,三宮七十二院,生活腐朽靡爛,官僚貴族欺壓人民、掠奪百姓,另一方面卻鼓吹「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憂道不憂貧」,對平民百姓通過商業或其它途徑謀求更多的物質利益,進行種種抑制。既使人民生活水平難以進一步提高,又使社會經濟發展失去內在動力。壓制個性,壓制自由思想,壓制個體生命正當慾望。哪個人特立獨行,即「槍打出頭鳥」,導致國民雖眾多,實則千人一面,有膽有識的人百中無一。有新的思想,即「鳴鼓而攻之」。有不遜之言,即「禍及九族」、「誅滅十族」。在家聽父母的話,在鄉聽長輩的話,社會上聽官僚的話,而全體官僚則聽皇帝的話。個人的婚姻大事,聽父母的話。否則便是「大逆不道」,群起而伐之。閉關自守,夜郎自大。對外部世界缺乏關心。雖然在鴉片戰爭被打敗,仍不肯認輸,以天朝上國自居,不肯放下架子認真學習別人文化的有價值東西。一次次失敗,仍沒有從中吸取教訓,不能對自己體制弊端痛加改革,全面激發自己民族生機活力。好了傷疤忘了痛,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多得不可勝數!
愚昧、落後、抑制人性、阻礙發展的因素,何其多也!一個人若沒有足夠的抵抗力,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生活,其思維豈能不退化,其個性豈能不扭曲?與此同時,在這種社會環境中,還不可避免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善於鑽營、欺騙,又有背景的人,青雲直上;渾渾噩噩、平平庸庸、處事圓滑的人,一帆風順,庸人一生平安;而才華橫溢、正直善良、富有抱負之士,卻往往是英雄難有用武之地,鬱郁一生。不是優勝劣汰,而是劣勝優汰,整個社會處於一種逆淘汰的現象——幾乎哪朝哪代,都是如此,少有例外,少有例外!
(二)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優劣,必須用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自在此山中。中國文化是優是劣,孤立地看,是難以得出正確的結論。應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其它國家、民族的文化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認識各自優缺點,從中得出正確的結論。
這里主要是把中國傳統文化同西方文化進行比較。這也是近一兩百年來,學者們十分感興趣的一個問題。
同西方文化相比,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其長處。「獨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中國人崇高天倫,這是西方文化往往比不上的,很大程度上溫暖著我們的人生,支持著我們戰勝各種困難。「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誰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中國人熱愛現實,關心現實,很大程度克服了各種虛無主義思想對人心靈的損害,能把人們注意力吸引到建設現實生活上。「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面對生活中種種挑戰,中國人並不屈服,而始終保持一種信心、鬥志,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仁者愛人」。中國人常常講究道德,以友善態度看人,以友善態度對待其它民族,這對於國內社會秩序的建立,對於國際社會良好秩序的建立,其作用也是積極的。有著強烈的為國為民建功立業思想。從馬援的馬革裹屍,霍去病的「匈奴未破,何以家為」,曹操的「對酒當家,人生幾何」,到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均體現這種強烈抱負的存在。與自然也有著天然的共鳴:「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閑桂花落,月靜春上空」,等等。
所有這些,都是西方文化望塵莫及的。世界文化時代的到來,終將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難以阻擋的。而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些長處,必將成為世界文化的極其珍貴部分。
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會文明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嚴格地說,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才逐漸形成,是以資本主義文明為背景的。文藝復興以前的古希臘文明,已被賦予新的內涵;而在此之前的中世紀文明,遭到徹底批判。一個是封建色彩濃厚的文明,一個是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文明,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帶有落後性,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薄弱之處。
試概括出幾方面。
中國傳統文化,對個體生命的自由、尊嚴,講得不夠。更多的是帝王的權利,而不是百姓的權利;是上級的權利,而不是下級的權利;是單位的權利,而不是個人的權利。現代社會學認為,社會活力來自激發個人的積極性,社會尊嚴來自尊重個體生命的價值與尊嚴。而中國傳統文化之做法,顯然與此背道而馳,既是文明不發達的表現,也必然妨礙社會的發展。
在對待思想文化上,中國傳統文化,是千方百計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眾的思想,與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則,則視為離經叛道。這使各種新思想新觀點難以發展。西方則堅持思想自由。各種學術可以自由爭鳴。因此幾百年來,西方思想文化界英才輩出,新的學術成果接連不斷,令世人嘆為觀止。
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儒、道、佛並存,為什麼還說是沒有思想自由,是一言堂呢?儒道佛不是對立的,而實則皇權政治下一種思想的三個方面:出則為佛,入則為儒,修身則為道,三者一出。儒家之正統地位,皇帝的以言代法,是不能挑戰,也不容挑戰。除非在政權沒落,或瓦解情況,批判儒家、專制政治的一些思想,才稍有抬頭之日。
在社會矛盾的處理上,中國傳統文化崇高人治。以權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現象十分普遍。西方則崇高法治,在全社會崇高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既維護了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又最大程度地減少社會成本。
在人才選拔模式上,西方文化注重公平競爭。這樣能夠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能夠給其他想發展的人提供公平的機會;能夠確保人才隊伍新陳代謝工作順利進行。中國的人才選拔模式則不科學、不合理。幹部隊伍是「官選官」,上一級選下一級。客觀上助長各級幹部不是把精力放在為民辦事,而是把精力放在迎合上級旨意上。公務員選拔,也不夠透明、公開。這使中國人才隊伍整體質量不高;效率低下;腐敗泛濫;也挫傷了大量銳意進取的民眾的積極性。
在發展道路上,西方文化講的是科學和民主。科學,不但是重視科學技術,也包括尊重客觀規律、尊重真理。民主,即人民選舉國家機關,並進行相應監督。這使西方社會數百年來一直生機勃勃向前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講的是人情和集權。衛生部部長、北京市市長在處理非典工作有嚴重失職。在法制比較健全的國家,按照法律制度處理就可以了。但中國對這起事情的處理,卻十分費力。這類情況,在中國十分普遍。每一起腐敗案件發生後,都有許多人在背後活動,找人講情。沒有人情,便辦不成事。各種事情的解決,如評職稱,重大課題立項,各種評獎,均離不開人情。人情是這個社會得以運轉的萬金油。集權,即大權獨欖,什麼事都由有關領導說了算。結果只能是脫離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權謀個人之私。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會正常秩序遭破壞;在維護極少數人的特權利益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損害了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地阻礙了整個民族的不斷發展。
由此看來,中華傳統文化,是有重大缺陷的。從總體上說,我們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比,落後了一個階段。也就是說,西方文化經歷過一個較充分的現代化階段。而我們民族,則尚未經歷過這個現代化階段。至少可以說,我們的現代化階段很不成熟,很不充分。
(三)新的時代,呼喚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新的文化
新的時代,必須建設新的文化。使人的生活更加境界,更加高尚,也進而推動我們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新的文化應該是怎麼樣的呢?人們都會關心這個問題。有一點可以肯定,應該比現在的文化要美好得多。
——這還用說!人們會說道。
我說的美好,有這么幾層意思。
一、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將更加深刻。新的文化不是建立在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知之甚少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對自己、社會、自然有較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建立在無知、愚昧基礎上的文化,是不能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真正幸福的。
這就要求個人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並破除種種迷信思想、教條主義,勇於探索正確認識。也要求社會倡導思想自由,倡導尊重真理,重視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二、新的文化必然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為重要使命。
個人生活的進步,與社會的進步發展密不可分。不斷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始終是每一代人的責任。新的文化,也必然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為重要使命。
因此,在新的文化建設中,必須倡導人的社會責任,鼓勵人們在實現個人利益基礎上,為社會多做貢獻;必須引導人們正確處理人與人的矛盾,維持社會正常秩序;必須使人們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和激發人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創造更多優秀的勞動成果。
三、新的文化必然大力宏揚人的價值和尊嚴,尊重人的合理需求。
人是大千世界最尊貴的生命,是萬物之靈。理應雄糾糾、氣昂昂地活著,理應受到充分的尊重。任何打擊人的尊嚴,而抬高人以外其他事物、力量的尊嚴,都是不允許的。人與人之間權利與自由是平等的。任何一個人,任意侵犯他人的尊嚴,侵犯他人的權利和自由,都是不允許的。新的文化,必須喚起人們對自己生命的尊嚴意識!喚起他創造生活的熱情!喚起他對別人生命價值的尊重的熱愛。努力使自己做一個大寫的人,開創大寫的人生。
同時,還要考慮人的需要,創造相應的精神文化產品。既有高雅的,又有通俗的,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脫離人的需要,這樣的精神文化產品,必定是沒有生命力的。
(四)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中國新文化的建設,正如人們常說,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
繼承是必要的。主要是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了事物本質和規律,或反映了中國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會中的一些高尚品質,是應繼承的。但要反對無限拔高。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時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時代局限性,任何誇大其辭,都是錯誤的。
這些年來,有些人看到周易、論語、禪宗等思想成果的價值,這本是一件好事。但盲目崇拜,極盡溢美之詞,那便走上了歧路了。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後,便反過來大力宣揚: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了,儒家文明重新復興是大勢所趨!這純粹是一種意淫,愚昧可笑。中華文明是要復興,但絕不是去復興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學、民主、崇高人的尊嚴和價值是新中華文化。
還要虛心學習。站在整個世界文化角度來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長短,應該互相學習,才能共同進步。別人可以學習我們,我們也可以學習別人。別人不來向我們學習,是別人的愚蠢。而我們不去學習別人,則是我們的愚蠢。學習永遠不是一件丟面的事,而是一種聰明的表現,是一種追求進步的表現。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才能趕上別人,超過別人。即使已經超過別人,也要繼續向別人學習,因為別人總會在一些方面,做得比我們好一些。
不同國家國情不同,學習中不能照搬照抄。這是肯定的。不同在哪裡?人口多一些,生產力起點低一些,文化教育落後一些,人均資源少一些,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特殊性。但是,更有許多方面是相同的。如:都要發展經濟,都要科學、民主,都熱愛美好生活,都要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都要講道德和法律。因此,別人在這些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就應積極借鑒。
有些人動不動以中外國情不同為由,千方百計為學習別人先進文化設置障礙。中外國情不同,所以中國不能搞市場經濟,不能崇高人權,不能普選,不能倡導思想自由,不能搞股份制,等等。這與其說是重視本國國情,不如說是自甘落後。許多別人文明的先進成果,被排斥在一邊。害了誰?害了自己民族的未來,害了廣大人民的最切身利益。若以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來指導我們的文化建設,那麼我們民族與世界先進民族的差距,不是越來越小,而是必然越來越大了。
在我看來,人類社會作為一個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攜手前進是最明智的。你看看我是怎麼做的,我也看看你是怎麼做的。你向我學一點東西,我也向你學一點東西。這樣大家都會變得更加聰明,更加成熟。人類文明,必然要以這種方式前進,才能發展更好,也才能使各個民族更快地進步。
關於創新。創新是事物發展的關鍵環節。沒有創新,舊事物不會滅亡,新事物不會發展,世界永遠原地踏步,不能前進。文化也是如此,僅僅只有繼承,或僅僅中只有學習他人,都是不夠的。還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創新不易。一要有一定的文化積累。根深葉茂。文化積累是根,根基不扎實,是長不出新枝的。即使破土了,也長不高,長不壯。
二要明確方向。方向錯了,不是創新,而是守舊、復古,前功盡棄。一定要透過種種迷霧,把握文化發展的方向。這個方向,說到底,是與社會發展趨勢相一致,與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價值觀相一致。
三要有寬松環境。要允許磨擦事物存在、發展,不能視新事物為洪水猛獸,要鼓勵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鋒。
四要有勇氣和意志。以新的文化代替舊的文化,並非一帆順,必然會碰到斗爭。這離不開政治家的膽識,也離不開有識之士的頑強奮斗。說到底,是要整個民族的勇氣和意志。舊的文化代表不了社會前進的方向,只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奮斗,並尊重事物發展規律,最終必然能取得勝利。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已進行了一百多年。總的印象,是太慢了。亞洲幾個發展中國家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比我們快得多。這可能同他們直接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便於接收同屬資本主義國家的西方世界先進成果有關。而我們則直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由於我們在很長時間內不能以開闊的胸懷理解馬克思主義,對於資本主義文明一直保持一種強烈的警惕性,不能積極地學習西方文化那些先進成果,結果反過來損害了我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
但是,中華民族這個傳統民族,走向現代民族的腳步,是歷史發展必然要求,是誰也難以阻擋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盡管路途坎坷,卻是最終要完成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內改革的深入,和國際上對外交往的增多,我們的胸懷將更開闊,我們對文化發展的規律將認識得更深刻,各種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的障礙,將逐漸被打破,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必將大大加快。
這里還想就國家熱談一談自己的精淺想法。
這十多年後,又出現國學熱,涌現一些國學大師。但筆者發現,一些人只是就國學談國學,這已經走入歧路。時代不同了。今日談國學,應站在整個世界文化背景去研究。要研究國學,就必須精通西學。就必須了解現代社會發展趨勢。一個現代國學家,就必須同時也是現代西學家。這樣,他研究國學,才能真正得出比較全面、成熟、中肯的結論。要研究國學必須研究春秋百家學,大唐文學,魯迅文學。有人把千古罪學當成國學,其實把自己也變成了千古罪人。
❺ 關於中國文化史的論文
簡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中國文化中華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即是指漢族文化,漢文化。且流傳年代久遠,地域甚廣,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稱為「漢文化圈」。 漢唐以後,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築、雕刻等等,傳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在日本的傳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學、陽明學;唐鑒真東渡,中國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傳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備真備、高僧空海、阿倍仲馬呂等到中國研習中國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築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現在我國難覓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還有完好的保存。在韓國,影響最大的是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後的實學思想,如果人們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鏞等人是韓國哲學家,僅看他們的著作難以判斷作者的國籍。而中國文化中的禮教內容,在中國早已失傳,在韓國還保留的相當完整,因此,韓國被西方國家稱為是儒教國家的活化石。 中國文化不但對韓國、日本,對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這種影響。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特別是其中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思考,焦點是它們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在明清之際,通過西方耶穌會士,通過東學西漸,還傳播到了歐洲一些國家。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先後傳到西方後,對於促進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對法國的影響最大,法國成為當時歐洲中國文化熱的中心。從17世紀開始,中國的一些儒家經典如《論語》、《大學》等,就通過法國傳到了歐洲其他國家。法國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如笛卡兒、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霍爾巴赫,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推崇程度,讓我們現在都感到震驚。伏爾泰就在禮拜堂里供奉著孔子的畫像,把孔子奉為人類道德的楷模。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直到費爾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過中國哲學,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過中國文化的影響。如萊布尼茨就認為,正是中國的發現,才使歐洲人從宗教的迷惘中覺醒過來。這種影響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法國的啟蒙運動,影響了德國的辯證法思想。 那麼,中國文化對法國18世紀啟蒙運動的影響與西方現代化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西方學術界對西方現代文化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反思,在反思中得到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現代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既不是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也不是始於17世紀的工業革命,而是始於18世紀的啟蒙運動;因為啟蒙思想集中表現了現代文化的基本特徵,於是,就得出了這樣兩個基本命題和結論:第一個命題就是:中國文化對歐洲啟蒙思想發生過重要影響;第二個命題就是,「啟蒙思想是西方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必要條件」。結論就是:西方的現代化進程受到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我們知道,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韓國的現代化程度較高,但韓國的現代化不是在否定和拋棄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現代化,而是在對傳統文化尊重、繼承和發展基礎上的現代化。到過韓國的人對韓國人的愛國精神和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都深有感觸。譬如,韓國目前最著名的大學成均館大學,該校現在仍以儒家思想為宗旨,以仁義禮智為校訓。每年2月和8月,韓國人還會按照傳統方式到文廟去祭祀孔子,還有完全按照傳統儒家教學方式授課的學院,講授的主要課程就是儒家的經典《四書五經》。在中國幾乎已經消失殆盡的傳統縣學和書院,在韓國至今還有300多所。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也在2004年底在韓國首都掛牌成立。韓國還將儒家文化的精神,通過電影、電視,各種媒體,向全社會廣泛宣傳。可以說,韓國是以儒家文化立國育民的成功範例,被西方很多學者稱作「儒教國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國度」。韓國沒有拋棄和否定傳統文化,而是把傳統文化有機地融入到了現代社會和現代生活中。 新加坡則從1980年代,就開始推行以中國儒家傳統文化為中心內容的「文化再生」運動。1982年春節,李光耀總理號召新加坡人民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儒家的傳統道德,並把「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作為政府必須堅決貫徹執行的「治國之道」。1988年10月,第一副總理吳作棟又提議把儒家東方價值觀提升為國家意識,並使之成為每個公民的行動指南。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發表了充滿儒家倫理精神的《共同價值白皮書》。該書提出了五大共同價值觀為:(1)國家至上,社會為先;(2)家庭為根,社會為本;(3)關懷扶持,同舟共濟;(4)求同存異,協商共識;(5)種族和諧,宗教寬容。
[編輯本段]啟示
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重視傳統文化告訴我們 第一、這些國家之所以都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儒家傳統文化中一部分價值觀、倫理觀已經積淀成為他們民族的道德規范和民族心理。如李光耀1978年在國慶獻辭中曾說:「也許我英語比華語好,因為我早年學會英語;但是即使再過一千個世代,我也不會變成英國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價值體系,而是東方價值體系。」 第二.韓國的經驗告訴我們:實現現代化,不必以犧牲傳統文化為代價;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並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可以相得益彰、並行不悖的。 吉林大學已故的著名哲學理論家高清海教授指出:「哲學」是民族之魂,哲學標志著一個民族對它自身自覺意識所達到的高度和深度,體現著它的心智發育和成熟的水準。一個社會和民族要站起來,經濟上的實力是必要的基礎,然而這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首先要從思想上站立起來,一個在思想上不能站立的民族,哪怕它黃金遍地,也不可能真正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當今中國社會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它內在地要求人們從理性的高度來判斷中國社會的歷史方位,澄明社會發展的價值前提,反思未來發展的可能道路,也即是說,創建當代中國哲學理論,乃是中國人反思自己的生命歷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尋找自己未來發展道路的內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編輯本段]中國文化與共產主義的關系
劉周在「論三民主義暨共產主義與中國(儒家)文化的統一」一文中認為:蘇聯十月革命後,共產主義思潮能夠在中國大地上迅速落地生根,並蔚成燎原之勢,其深層原因與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大同」情結有重要關聯。作者認為:三民主義暨共產主義與中國(儒家)文化的統一體現在三個方面:一、社會理想的統一;二、運用儒家「仁」的精神的統一;三、運用儒家「禮」的精神的統一。以下是分述: 一、 社會理想的統一 三民主義的社會理想為何?孫中山先生說:天下為公。 共產主義的社會理想為何?馬克思博士說: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孫中山所說的「天下為公」系出儒家《禮記·禮運·大同篇》,是儒家的最高社會理想,也是三民主義的最高社會理想。「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則是共產主義的最高社會理想。 三民主義暨儒家文化所主張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以及馬克思所主張的「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具體內容如何呢? 《禮記·禮運第九·大同篇》:「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馬克思恩格思選集》第三卷:「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之後;當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的時候;當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時候;當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社會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時候,——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現在,我們來看《禮記·禮運第九·大同篇》中最關鍵的兩個句子: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是說人們熱愛勞動,就象害怕自己的力量無處釋放一樣,而且勞動創造的財富不一定非要據為己有。換句話說,就是「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所以,勞動是「自我」能力的釋放,勞動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勞動「不必為己」,人們都能「各盡所能」。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這是說社會的物質財富已經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就象討厭財富一樣,把財富任意的棄置於地,而不是收藏起來,據為己有。換句話說,就是「當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社會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時候」,人們已經能「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超出這種使人象夏洛克那樣冷酷地斤計較,不願比別人多做半小時工作,不願比別人少得一點報酬的狹隘眼界」(《列寧選集》第三卷第254頁)。這時候,社會成員的道德覺悟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所以任何財富都「不必藏於己」,人們都能「按需」取用,而不是大肆攫取或肆意糟蹋屬於社會公有的財富。社會已經可以「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了」。 從這點上講,三民主義暨共產主義與中國(儒家)文化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是統一的。 二 運用儒家「仁」的精神的統一 仁是儒家思想的內核。它要求統治者在不損害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對被統治階級實行一定的階級讓步措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存在於社會經濟領域內的——被統治階級造反的必要性。仁的精神實質,就是使「民」無造反之必要。如何使民無造反之必要呢?首先就是要解決涵蓋社會各階級的「民生」問題,使社會各階級的成員在不改變自身階級地位的前提下就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而這也就是「民生主義」的主要精神,所以民生主義的指導精神與仁的精神是統一的。那麼,此二者與共產主義的關系如何呢?孫中山先生說:「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孫中山選集》第802頁)。共產主義是什麼兀抗膊
❻ 急求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論文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隨著歷史的發展中華文化蘊藏了他獨有的風格。其包括;文字、百家姓、婚姻、節日等。這些都具有各自的特點,都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文字
文字是用來記錄語言,表情達意的工具。中國在皇帝時就有了文字,由於殷墟甲骨文的出現,更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證明。所以,中國文字的創造至少有了五千年的歷史。之前人類用表情達意,幫助記憶的工具大致是結繩與語言,而這一切都不能代表人類思想的變化,而語言也有了時空的限制。因此才有了文字的製造!
傳說中的文字神是倉頡,《淮南子 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栗,夜鬼哭」。描寫了文字具有神奇的力量,人的智能將會因為有了文字而突飛猛進。中國的文字雖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但是早期的文字已不見得。迄今為止,一直流傳的最早的文字世上帶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之後依序大致是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與行書。
(1)、金文,是住在同期上的銘文。更具考古證明,我國夏朝時期就已經進入青銅時代,在出土的銅器中就鑄了文字,因為周朝以前將銅稱為「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稱為「金文」,又因這類文字在鍾鼎上字數最多,所以又稱其為「鍾鼎文」。
(2)、大篆,專家都認為是戰國晚期秦國的文字,其筆道勻稱,字體整齊,是官定的標准文字。「篆」本是大、小篆合稱因習慣見前者稱為大篆,故後世用「篆文」指「小篆」。戰國末期,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統一文字,李斯主持了這一工作,他廢除了六國的文字,便形成了新的文字「小篆」。
(3)、隸書,因小篆整齊又是長方形,結構是由均勻圓滑,各組成不方便書寫。所以民間很快出現隸書。其特點是將圓滑轉變取得線條,寫成帶方折的字形。其文字在下層官吏、差役、奴隸中比較流行,所以稱其為「隸書」。
(4)、草書,是一種特定的文字,是從民間隸書發端萌芽來的。到西漢晚期就出現了具有後世風格的草書。進入東漢後,就有了比較規整的,嚴格的形體。草書不但筆畫勾連,字間勾連,而且形體高度簡化,後來又出現了草書的變體,稱「狂」。
(5)、楷書,也是直接脫胎於隸書,把隸書的扁形改為方形,人們又稱「方塊字」就是針對楷書。楷書經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到隋唐才基本成熟。楷書被美化,寫得更加規矩和美觀,又稱為「宋體字」,後來還有模仿的宋體字變形,叫做「仿宋體」。
(6)、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文字,不像楷書那麼工整,也不像草書那麼奔放。如果寫的端正點就稱為「行楷
」,如果寫的奔放點就稱為「行草」。
百家姓
中國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據統計現存的有5600多個。其特點是「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出處具體」,姓氏的形成有不同的歷史過程,同姓不一定同源,異姓也可能處於同一宗。唐太宗時(公元627年),吏部尚書高士廉把民間姓記錄下來,寫成《氏族志》頒布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據。中國舊時流行百家姓是北宋時寫的,共有單姓408個,復姓30個,發展到後來有近4000-6000個。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氏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第二十大姓氏是徐、朱、林、宋、馬、高、胡、鄭、郭、蕭。現代歐美各國的姓氏,大多來源於中世紀,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帝國。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國就已經形成了姓氏,並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延續。在《說文解字》中解釋道;「姓,人所生也,因生以為姓,從姓生。」這就是說,認識母親生的,故姓為女旁。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時期。姓氏作為區分氏族的標志符號。中國的許多姓是女字旁,這說明我們的祖先經歷了母系氏族社會。各族姓氏互相通婚子女姓母親一方,以母親為姓,姓的出現是原始社會人類逐漸擺脫蒙昧狀態的一個標志,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過度到父系,姓改為從父,氏反為女子家族之用。後來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取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姓和氏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姓氏形成的原因
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國命氏。如趙、西門、鄭、蘇等;
以古姓命氏。如任,風,子等;
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如黃浦,高,公,施等;
以兄弟次序命氏。如伯,仲。叔,季等;
以官職名稱命氏。如倉,庫,司徒,司寇太史等;
以職業技藝命氏;
以祖上謚號命氏;
古代少數民族與漢族大融合,借用漢字單字為氏。如拓跋氏改為元,關爾佳改為關;
因賜姓,避諱改姓氏;
因逃避改姓。
姓氏的起源的形式很多,並且在不斷地的發展。同姓異源,或異姓同源等等,情況十分復雜。隨著歲月流逝,不斷出現新的姓氏。如給孩子取名時,去男女雙方兩個單音合成復姓,這又為姓氏家族增添了成員。
姓氏神話
姓代表每個人及其家族一種符號。姓氏而是姓和氏的合稱,在遙遠的古代,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於人類早期生活的原始部落中。姬姓始於黃帝。據《史記》記載皇帝本姓公孫,名叫軒轅,但因長居姬水,所以改為姬姓。其周的祖先後稷是皇帝的曾孫帝嚳的兒子,繼承了姬姓,後人將其稱為「神農氏」,賜姓姬,成為周族的先祖。
婚姻
中國古達婚姻的愛情觀的特點,愛情專一,姻緣天定,夫婦之際,人道之大論也。社會制度造成的悲劇:男女授受不親,父母之命,媒約之言丑而不信。痴心女子負心漢。中國古代原始社會的婚姻禮俗(1)亂婚即雜婚;(2)血族婚;(3)亞血族婚即族外群婚。這樣父親是集體父輩,母親是集體母輩,成為共夫或共妻(4)對偶婚(5)專偶婚,俗稱一夫一妻制,是以父權製取代母權制,以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中國古代婚姻政策是指歷代政府對婚姻奉行的基本方針和原則,其對婚姻做出了一系列的條文規定。(1)導民婚配(2)嫁娶有媒(3)同姓不婚(4)可納妻妾。婚姻在娶婚時六禮,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為必備條件。綜合起來,古代婚姻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古代尚無現代意義上的離婚;第二、「七出」的基本點是維護夫權與封建家長制,是為保障丈夫的特權制定的;第三、離婚可以以第三方的意志為轉移;第四、「三不去」從人道主義出發,對離婚有所限制。
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的完善,滿滿的深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是一樣的,是人類和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我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是和天文、歷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的節氣有關。後來的傳統節日和節氣密切相關,節氣為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就以定,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的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為節日增添了幾分浪漫的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沖擊和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恆的紀念。所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定型。人們常說的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另外,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有各自的風俗文化,眾多的民族節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寶藏。
通過這學期對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學習讓我更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神,理解了我的祖國。因而也使我更加 熱愛它!
❼ 關於東營歷史與文化的論文
你可抄以到圖襲書館查詢下,東營市志http://ke..com/link?url=_Oq
❽ 關於一篇歷史方面的小論文
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版合廣大人民的願望;他建權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❾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進程論文 3000字
文章摘要: 我越來越憂思:中國傳統文化正日益受到現代化的威脅!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在其歷史進程中不斷建構而成的。是數千年來無數先賢達人大智慧的結晶。所蘊涵的內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現代社會的進步。正是藉助於傳統文化的基礎而成就的。高樓、汽車、網路……(還有擁擠和污染),在人們日益追求現代化的同時。那遠古的、能給人啟迪的、創造了實際價值的傳統文化,愈來愈被淡化了,甚至快被部份人遺忘了。 文章關鍵詞: 中國傳統文化 歷史進程 現代化 文章快照: 諾索夫約1O0年,考察的內容及范圍也遠超過18世紀以前的任何一位地理~.Zl-學家。60多萬字的《徐霞客游記》,其篇幅遠超過世界巨著《馬可-波羅游記》。其成書時間早成洪堡《新大陸熱帶地區考察記》約15O年,早於斯文赫定《亞洲腹地旅行記》約200年。他對岩溶洞穴的考察及形成原因的探索,比雷米索夫早約70年;對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以及使用專門的地質學名稱描述地質現象,早於愛士培爾約150年,早於羅曼約200年;對火山及火山噴出物浮石的考察,比莫洛對雄茨威火山的考察早了70年.比哈頓提出岩石起源的火戎論早了一個世紀……他是一位傑出的、了不起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游記文學家。他在地理方面的貢獻,可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包括那些開著越野四驅、肩扛現代高科技設備的地理工作者)!上述所言的地理地貌地質等奇觀.在邊陲雲南均存在,現在已全部開發成旅遊景點。他嚴謹踏實的地理探究,給雲南人民帶來了實惠,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紅土地上的人們深深緬懷他,到處都有他的塑像,並借各種方式紀念他的豐功偉績。這些年,我痴迷於摩托車,更喜歡獨自駕車長旅,也正是追隨徐公的足跡,意在地理知識上有所獲;也和徐公一樣,白天背著設備旅行,夜晚則走筆為記……徐公探究地理,我則側重「人文地理」的寫作,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獲益不淺f通讀《徐霞客游記》,我不得不說的遺憾是:徐公對現在從上海到西藏樟木長達5000多公里的318國道線周圍數百公里的人文地理探究太少了,尤其是「大香格里拉」。最初我心中始終有一個結,這個本應由徐公提出的命題,卻由18世紀的西方外國人提出……318線,這是一條中國、乃至世界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觀長廊,盆地、高山、湖泊、海子、冰川、雪山……優美壯麗同在.幽景曠物並存。而處於橫斷山區的「大香格里拉」.則是中國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大自然賦予了這里得天獨厚的自然風貌:氣勢磅礴的雪山、巍峨聳立的峽谷、浩盪奔騰的大河、如鏡似玉的湖泊海子、蒼涼雄奇的城堡、古樸獨特的民居……然而在明代,徐公只能騎馬、乘船或步行,對於殺機重重的318線,他或許不知有這些佳境,自然也不可能做細致入微的探險工作。他也是人!假如當初他了解這些.那麼他的「滇游」記載會更加生動.他會在滇池呆更長時間。《徐霞客游記》文風朴實,文字清新.最感人處在於對當地的地質等描述全是真實的記錄一「滇游」中的地方,我大多去過,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也許是行前仔細再讀《徐霞客游記》的緣故吧。我也讀過不少摩托車愛好者的旅行文章,他們最愛用的詞是「征服」二字。我替他們難過,面對冰雹、雪崩、泥石流等等,人在自然面前是多麼渺小,多麼無助與無奈。「征服」應屬偉大的壯舉之范疇,這與徐公的治學嚴謹比起來.是在吹牛了——起碼不實在!我自小苦練形意、Jk.~l-、少林等功夫.身體壯得像牛——至今不知感冒為何物,也常自比為匈奴族的後代.可在雅山的洪災面前,我手足無措,也只能仰天長嘆!與紀念館毗鄰的「升庵祠」里,曾住過一代「名囚」楊升庵,徐公是地理史上的奇人,卻對楊公恭敬有加,喻為「導師」。在建水,楊公所居為福東寺(小桂湖),徐公駐足在接待寺(兩寺相鄰)。徐公也數次到過高蟯,這就是政府為何要將紀念館建在「升庵祠」旁的原由。徐霞客不僅開了近代地理學的先河,其探求真知的科學精神,誠摯的愛國情操也成為我國近代知識分子的傑出典範。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要發揚徐公的探究精神。既不能以犧牲人類古老、優秀的傳統文化遺產為代價去發展經濟,也不能犧牲各民族群眾的物質利益去孤立地談「保護」。統籌兼顧,協調發展,這是一件大事!我無為,卻視楊公、徐公為先賢達人……@ [2] 關於加快達州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6期 [3] 民間文化的精華與糟粕 《漢字文化》2007年05期 [4] 柏林藝術論壇:貧窮但性感的當代藝術博覽會 《藝術當代》2007年06期 [5] 藝術北京的亞洲企圖 《藝術當代》2007年06期 [6] 剪紙收藏迎來春天 《西部論叢》2007年11期 [7] 淺談機關文化建設 《鞍山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8] 後現代主義文化思潮的發展軌跡 《理論參考》2007年10期
❿ 關於,中國文化方面的論文,2000字
茶原本不是姓茶,是姓荼、姓檟,是神農嘗百草而得之,故先為葯用。經過多少人的演化、改進,去粗取精,終於形成了茶。中國唐朝是茶文化的發端,期間不但有陸羽的《茶經》問世和禪宗"吃茶去"公案的誕生,中國茶還漂洋過海到達日本,這也為以後日本茶道的演進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這種說法可能和風行宋朝的"鬥茶"有關,除此之外,在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也記載著宋代對茶之產地、茶季、採茶、蒸壓、製造、品質鑒評等發展情況。 在公元4-5世紀,中國茶最早傳到了朝鮮(古高麗國)。到了明代嘉靖年間,中國茶文化知識開始在歐洲傳播,這在威尼斯作家拉摩曉寫就的一本《中國茶摘記》里有詳盡的說明。明代萬曆年間,中國茶開始傳入沙俄。明崇禎年間,英國威特斯船長專程率船從中國購買茶葉。到了清代順治年間,中國茶開始傳入到德國。十九世紀末期,中國茶葉、茶樹、茶種又先後傳入了印度尼西亞、印度、錫蘭、烏干達、馬來西亞等國……中國古代茶文化之花可謂遍地開放,在世界各地顯示出不同的文化風采。於是中國這朵民族文化的奇葩一變成為世界的了,及至今日,這個世界已經變成了沒有不飲茶的國家,沒有不飲茶的民族"了。 中國茶文化的關鍵不在於茶葉的本身,而在於茶文化的內涵上。從茶文化的內涵上來看,其"精神"層面上的東西最為重要,它是一種行為文化和心態文化,屬於精神文明的范疇,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茶是人生"便由此而發,若再品出更深的境界,就成了"吃茶去"公案的禪宗開示以及茶道的精神之源。茶文化由於有了中國儒、釋、道思想的加盟,形成了茶禮、茶德、茶道、茶藝等等,這就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部分。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脫?quot;物質文明"的文化,而是兩者相結合。先前,中國老百姓不太注重茶文化,因為每天要飲茶,方知青、紅、黃、綠茶之類,這多半是和自己的飲茶習慣有關。但是,真正喜愛和關心茶文化的人,並不注重茶類之分,茶品之分。茶類、茶品他們早已爛熟於心中了。比如龍井、碧螺春、鐵觀音、君山銀針、毛尖、毛峰、雲霧等,誰人不知?而是注重著這些茶的"味"外之音--感興著一種民族的審美趣尚,浸潤著一派清雅的文化氛圍,涵養著一個廉凈的精神境界,充溢著一縷優美茵蘊詩意,提升著一種道德的精神素質。所以我說,茶文化精神層面上的一切是關鍵。在這一點上,日本的茶道體現的較為深刻。 星換斗移,時移勢遷,人們常說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認為是適用於宇宙間萬事萬物,茶文化何能例外!在舉世審美價值、審美標准、審美觀念劇變的情況下,青年人首當其沖。中國的美食甲天下,然而抵擋不住麥當勞、肯德基等等的沖擊,茶不也難逃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星巴克咖啡等洋飲料的夾擊嗎?遑論茶文化!令人難過的是,時下一些"酒文化"、"咖啡文化"、"可樂文化"等這些不在精神文明範疇的亞文化,倒是充塞在各種媒體的時尚版塊中大放異彩,真叫人看不懂了。振興中國茶文化的呼聲已經響起了許多年,然而,一直到今天,卻收效甚微,有識之士,憬然憂之。我想,現在國內寥寥可數的幾本茶刊,如上海的《茶報》雜志、杭州的《茶博覽》雜志、廣州的《茶文化》雜志等且都是內部刊物,流通范圍太小。唯江西的《中國茶文化》號雖為公開發行,但也只能將就在《農業考古》編輯部的名下。這不能不說是中國茶文化刊物的悲哀,但無論怎樣講,這些辦刊之人畢竟是弘揚中國茶文化的領頭羊,他們真是勞苦功高,讓讀者能深刻而又具體的感悟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文化中有許多細致的情況,圈外人是難以知識的,通過這些刊物,大大地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我想讀者對此會十分感激的。 這樣能不能就振興和弘揚中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