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書的演變歷史
【書的歷史】
圖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交融感情,取得知識,傳承經驗的重要媒介,對人類文明的開展,貢獻至鉅。所以,無論古今中外,對於圖書,人們總給予最高的肯定與特別的關懷。 手工精製的紙特別適合中國書畫之用,分生宣和熟宣兩種。
人類許多偉大的創造,大都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過程,並聚合無數人的心力,時刻成長、壯大,圖書也不例外。以我們中國為例,它至少已有叄千五百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其間人們所投入的智慧與勞力,更無與倫比。圖書在迭次的經過創造改進,才有今天的面貌。大體來說,歷史上,除了某些為特殊目的所製作的圖書之外,書籍的發展,略有脈絡可尋。最早人們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時,可能只藉手勢或音量做為媒介。其後,從經驗的累積,進而確定一些固定的音節,來代表某種特定的意義,於是人類跨出了有聲無言的時代,邁入到有言無文的社會。
有了語言,人類往往藉助於記憶力,把聽到的話,牢牢記住,再對別人復述出來;或將心中的理想,個人的經驗,借語言加以傳播。這種目的及辦法,與日後圖書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稱之為口傳的活書。 人類的記憶到底有限,有時更會走樣,口傳的活書,必然有許多缺陷,聰明的人類,於是起而發明許多幫助記憶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結繩。以結繩的大小、松緊、多寡及塗上不同顏色等方式,來表示各種不同的意義,我們可稱之為繩書。
繩書能傳到遠方,也能長期保存,比起語言,自有某些長處。然而終因其式樣變化有限,無法滿足快速進步中人類社會的需要。於是,人類再著手改進,乃從模仿天性里,描繪外界形像加以簡化,使之蛻變成為簡單的圖像,再用它來做為意象的符號。這種圖畫,已有文字的雛形,一般人稱之為文字畫。之後,經過再改良演進,漸漸成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經過長時期的發展,終於成就了無數的字體,供人們應用。文字的出現,既為人類文明開拓了嶄新境界,也為圖書奠下堅實的基礎。
『貳』 書本的歷史
書的歷史
圖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交融感情,取得知識,傳承經驗的重要媒介,對人類文明的開展,貢獻至鉅。所以,無論古今中外,對於圖書,人們總給予最高的肯定與特別的關懷。 手工精製的紙特別適合中國書畫之用,分生宣和熟宣兩種。
人類許多偉大的創造,大都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過程,並聚合無數人的心力,時刻成長、壯大,圖書也不例外。以我們中國為例,它至少已有叄千五百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其間人們所投入的智慧與勞力,更無與倫比。圖書在迭次的經過創造改進,才有今天的面貌。大體來說,歷史上,除了某些為特殊目的所製作的圖書之外,書籍的發展,略有脈絡可尋。最早人們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時,可能只藉手勢或音量做為媒介。其後,從經驗的累積,進而確定一些固定的音節,來代表某種特定的意義,於是人類跨出了有聲無言的時代,邁入到有言無文的社會。
有了語言,人類往往藉助於記憶力,把聽到的話,牢牢記住,再對別人復述出來;或將心中的理想,個人的經驗,借語言加以傳播。這種目的及辦法,與日後圖書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稱之為口傳的活書。 人類的記憶到底有限,有時更會走樣,口傳的活書,必然有許多缺陷,聰明的人類,於是起而發明許多幫助記憶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結繩。以結繩的大小、松緊、多寡及塗上不同顏色等方式,來表示各種不同的意義,我們可稱之為繩書。
繩書能傳到遠方,也能長期保存,比起語言,自有某些長處。然而終因其式樣變化有限,無法滿足快速進步中人類社會的需要。於是,人類再著手改進,乃從模仿天性里,描繪外界形像加以簡化,使之蛻變成為簡單的圖像,再用它來做為意象的符號。這種圖畫,已有文字的雛形,一般人稱之為文字畫。之後,經過再改良演進,漸漸成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經過長時期的發展,終於成就了無數的字體,供人們應用。文字的出現,既為人類文明開拓了嶄新境界,也為圖書奠下堅實的基礎。
活字版
有了文字,首先需要尋找寫刻的材料。最早書寫材料都取自於自然界,如:石塊、樹皮、樹葉、獸皮、獸骨及動物的甲殼等等,都是其例。但這些材料,各有缺陷,無法充分發揮文字的紀錄功能。春秋戰國時代,知識日漸普及,著書立說,大行其道,為應需要,簡書和帛書乃相繼產生。「簡」是用竹或木製成狹長的條片,書寫時,由上而下,一片一片接續下來,然後再依順序由右而左的排列,並以繩索加以編連,這樣一部著作,便能連貫而完整。帛書是絲織品寫成的圖書,由於帛性柔軟又輕便,攜帶及閱讀均感便利。只是簡書笨重,帛書昂貴,都不利於知識的普及及圖書的長期發展,因而人們又發明紙張來取代它們。
紙的出現,約在西漢時期,史書正式的紀錄是公元一○五年。由於紙張具有輕柔及低廉的長處,因而,很快的成為生產圖書最主要的材料。紙出現以後,雖然解決了圖書生產方面的許多問題,但是生產圖書,猶停留在逐字逐本的抄寫,既費時又費力,還是欠缺方便。人們遂從長期使用印章和捶拓碑碣文字的經驗中,啟發了雕版與印刷技術的結合使用,便捷快速的生產圖書方法,終於發明。以古法示範造紙過程。
雕版印刷術約在初、盛唐時代出現,由於它是手工業時代生產圖書的好方法,因此很快被推廣利用,成為五代、兩宋以後生產圖書的主力。為了使印刷技術更便捷與美觀,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一○四一~一○四八)又有人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而元朝末年,更進步到彩色套印的印刷領域。從此之後,印刷技術不但成熟周全,印刷成品更是鮮麗動人。
圖書除了文字、紙張、印刷之外,如何裝潢?也是要件之一。自竹木簡策之後,我國圖書的裝潢技巧,即不斷的改良提升,其演進的方向,大都朝向簡便實用、美觀大方的原則。歷代以來,圖書裝潢型制約有:卷軸、冊葉、經摺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多種演進過程。近代的圖書,雖然采機械操作裝訂成平裝、精裝等形式,但有些影印出版的古書,還常用線條來增加古意,頗能引發思古之幽情。 在中國早期即有了護書用的銅制護套。
然而無論生產圖書方法如何改變,其基本原理,卻都脫離不了舊日的方式。今日製版、印刷、造紙等製作圖書要件,可以說無一不是從國人舊有的發明中蛻變而來的。所以當我們緬懷人類文明的進步及圖書發展的歷史時,總難抑制住一股無名的興奮與榮耀的心情。當然,如何自勵自省,紹續先人光輝遺緒,或將更具有意義。
『叄』 書籍歷史
游記
『肆』 書籍的發展史
1、概述
書籍的歷史和文字、語言、文學、藝術、技術和科學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它最早可追溯於石、木、陶器、青銅、棕櫚樹葉、骨、白樺樹皮等物上的銘刻。將紙莎草用於寫字,對書籍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約在公元前30世紀,埃及紙草書卷的出現,是最早的埃及書籍雛形。紙草書卷比蘇美爾、巴比倫、亞述和赫梯人的泥版書更接近於現代書籍的概念。
2、簡策
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是約在公元前 8世紀前後出現的簡策。西晉杜預在《春秋經傳集解序》中說:「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這種用竹木做書寫材料的「簡策」(或「簡牘),在紙發明以前,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將竹木削製成狹長的竹片或木片,統稱為簡,稍寬長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簡編綴在一起叫「策」(冊)又稱為「簡策」,編綴用的皮條或繩子叫「編」。
3、帛書
中國古代典籍,如《尚書》、《詩經》、《春秋左氏傳》、《國語》、《史記》以及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近年在山東臨沂出土的《孫子兵法》等書,都是用竹木書寫而成。後來,人們用縑帛來書寫,稱之為帛書。《墨子》有「書於帛,鏤於金石」的記載。帛書是用特製的絲織品,叫「繒」或「縑」,故「帛書」又稱「縑書」。
4、卷軸
公元前 2世紀,中國已出現用植物纖維製成的紙,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橋紙。東漢蔡倫在總結前人經驗,加以改進製成蔡侯紙(公元105)之後,紙張便成為書籍的主要材料,紙的卷軸逐漸代替了竹木書、帛書(縑書)。中國最早發明並實際運用木刻印刷術。公元 7世紀初期,中國已經使用雕刻木版來印刷書籍。在印刷術發明以前,中國書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軸。公元10世紀,中國出現冊葉形式的書籍 ,並且逐步代替卷軸,成為世界各國書籍的共同形式。
5、活字印刷術
公元11世紀40年代,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產生活字印刷術,並逐漸向世界各國傳播。東到朝鮮、日本,南到東南亞各國,西經中近東到歐洲各國,促進了書籍的生產和人類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公元14世紀,中國發明套版彩印。15世紀中葉,德國人J.谷登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活字印刷術加快了書籍的生產進程,為歐洲國家所普遍採用。15~16世紀,製造了一種經濟、美觀、便於攜帶的書籍;荷蘭的埃爾塞維爾公司印製了袖珍本的書籍。
從15~18世紀初,中國編纂、繕寫和出版了卷帙浩繁的網路全書性質和叢書性質的出版物── 《永樂大典》、 《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
6、平版印刷
18世紀末,由於造紙機器的發明,推動了紙的生產,並為印刷技術的機械化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印製插圖的平版印刷的出現,為膠版印刷打下基礎。
19世紀初,快速圓筒平台印刷機的出現,以及其他印刷機器的發明,大大提高印刷能力,適應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對書籍生產的不斷增長的要求。
『伍』 書的歷史沿革
甲骨的書,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後期,當時紙尚未發明,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和獸骨為材料,把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甲骨的書。石頭的書在古代,石頭也用來作書寫材料,甚至將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於石上。簡牘的書簡牘是對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的概稱。縑帛的書,縑帛是絲織物,輕軟平滑,易於著墨,幅的長短寬窄可以根據文字的多少來剪裁,而且可隨意折疊或捲起,攜帶方便,可以彌補簡牘。古代寫本書在紙發明初期,紙書並未完全取代簡牘與縑帛圖書,而是三者並用。此外,還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圖書到現代的電子書。
無論古今中外,對於書,人們總給予最高的肯定與特別的關懷。手工精製的紙特別適合中國書畫之用,分生宣和熟宣兩種。
人類許多偉大的創造,大都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的過程,並聚合無數人的心力,時刻成長、壯大,圖書也不例外。以我們中國為例,它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其間人們所投入的智慧與勞力,更無與倫比。圖書在迭次的創造改進,才有今天的面貌。大體來說,史歷上,除了某些為特殊目的所製作的圖書之外,書籍的發展,略有脈絡可尋。最早人們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時,可能只藉手勢或音量做為媒介。其後,從經驗的累積,進而確定一些固定的音節,來代表某種特定的意義,於是人類跨出了有聲無言的時代,邁入到有言無文的社會。
有了語言,人類往往藉助於記憶力,把聽到的話,牢牢記住,再對別人復述出來;或將心中的理想,個人的經驗,借語言加以傳播。這種目的及辦法,與日後圖書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稱之為口傳的活書。人類的記憶到底有限,有時更會走樣,口傳的活書,必然有許多缺陷。於是,聰明的人類起而發明了許多幫助記憶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結繩。以結繩的大小、松緊、多寡及塗上不同顏色等方式,來表示各種不同的意義,我們可稱之為繩書。
繩書能傳到遠方,也能長期保存,比起語言,自有某些長處。然而終因其式樣變化有限,無法滿足快速進步中人類社會的需要。於是,人類再著手改進,乃從模仿天性里,描繪外界形像加以簡化,使之蛻變成為簡單的圖像,再用它來做為意象的符號。這種圖畫,已有文字的雛形,一般人稱之為文字畫。之後,經過再改良演進,漸漸成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經過長時期的發展,終於成就了無數的字體,供人們應用。文字的出現,既為人類文明開拓了嶄新境界,也為書奠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的記言文是在記事文之先發展的。商代甲骨卜辭大部分是些問句,記事的話不多見。兩周金文也還多以記言為主。直到戰國時代,記事文才有了長足的進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說出的、寫下的都可以叫作「辭」。卜辭我們稱為「辭」,《尚書》的大部分其實也是「辭」。我們相信這些辭都是當時的「雅言」①,就是當時的官話或普通話。但傳到後世,這種官話或普通話卻變成了詰屈聱牙的古語了。
『陸』 書的形成和發展歷程急
1、書的形成:
人類社會生活需要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在文字未產生之前,人們主要靠語言相互溝通。但語言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而古人便採用結繩、刻木以及簡單的圖形符號等方法來幫助記憶。
但是,只有文字才能超越時空,准確記錄語言和表達思想。在殷代和西周早期(公元前十三世紀至前十世紀),人們將占卜卜辭、重要歷史事件等用文字記錄下來,形成了甲骨刻辭,青銅銘文,石鼓文字等,這些屬於檔案性質的文獻資料,我們稱之為初期書籍。
2、發展歷程:
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是約在公元前 8世紀前後出現的簡策。
東漢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造紙技術,加以改進、推廣。東晉時,政府正式下令用紙寫書。紙的產生,導致了書籍製作材料的偉大變革,在中國的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北宋慶藩年間(1041-1048)布衣畢升首先使用泥活字印刷書籍。這一發明,為快速印製書籍創造了條件,是印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畢升比德國谷騰堡使用相同原理印製的書籍早近四百年。
元代大德(1297-1307)年間,王楨又發明了木活字,明代還有銅活字出現。 現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為西夏文本《大方廣佛華嚴經》。明弘治(1488-1505)年間的華燧會通館,用銅活字印了《宋諸臣奏議》、《錦綉萬花谷》、《容齋隨 筆》等很多書籍。
清代由於政府的提倡,活字印刷有了更大的發展。雍正朝排印了《古今圖書 集成》,共鑄銅字二十多萬個。乾隆時制定了《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並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是活字印刷發展、普及的一個標志。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與運用,標志著中國書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信息時代。
(6)書籍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從書籍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我們了解,書籍逐漸的發展到輕便、歷久,易於記載、復制文字和圖畫的材料上,通過不斷完善的技術方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流傳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闡述、貯存與傳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書籍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跨入20世紀,書籍已成為傳播知識、科學技術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
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
『柒』 書的歷史!
兩岸博物院所典藏中國歷代書畫作品,不但為一藝術欣賞的對象,更為一寶貴的史料,時代包涵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長達千餘年之久,其主要材質不外絹、紙、墨及繪畫顏料,初期多繪於絹上,畫絹於畫史上記載:「唐人五代絹素粗厚,宋絹輕細」,後因造紙技術的改良普及,至宋以後,畫家漸多用紙。為了便於收藏展示,往往選擇搭配畫心(書畫作品主體之絹紙心)且質佳的宣、棉紙加以托裱,除加固畫心外,多裝裱成卷、軸、冊或框式,以利張掛展示或收藏保護。
唐太宗用麻紙寫敕,黃紙寫詔;高宗以白紙多蛀,頒下「詔制敕並用黃麻紙」;後曾因圖書損壞嚴重,召藝工及天下畫工入京修內府圖書。南宋孝宗時,《左傳》《國語》等書多蛀傷,奉敕用棗木椒紙各造十部,至清約六百年,無一遭受蟲蛀,可見歷代對紙質文物的保存維護工作深為重視。
紙質文物的演變過程,則與主要構成材料紙的發明及造紙術的改良製作的進程有著直接關系,試略加分述之。
第一節 紙的發明
紙發明於何時?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在學術界爭論不休,一般都認為,紙是東漢時的宦官蔡倫發明的,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發展,出土的紙文物為我們回答紙的起源問題,提供了有價值的實物標本。1933年考古學家黃文弼先生在新疆羅布卓爾漢代烽燧亭遺址中發現麻制紙張。1957年5月8日,在陝西西安灞橋附近又出土了西漢時期的麻紙(亦有一些造紙及學術界人士認為,是否為麻絮而非紙),1978年在陜西扶風則發現漢宣帝時麻紙。以及在甘肅武威、內蒙等地出土的古紙殘片。這些實物的發現,證明早在蔡倫以前,我國人民已發明用植物纖維造紙了。
到了東漢(公元105年),蔡倫在前人實踐的基礎上總結了民間造紙的經驗,採用官府提供的設備加以改良、提高和推廣,使造紙術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從此,我國造紙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第二節 中國造紙術的進程
一、中國造紙術的起始及發展階段
蔡倫之後,左伯在總結蔡倫造紙術的基礎上,在造紙原料、工藝上又作了進一步改正。如果說,西漢是中國造紙術的起始階段,那麼魏晉南北朝則進入發展階段。這時期的造紙術與漢代相比,不僅在產量、質量等方面有所提高,而且造紙原料擴大,設備更新,出現了新的工藝技術,並且用黃孽汁浸染紙張,以防蟲蛀等措施,是我國人民染潢技術的首創。
二、中國造紙術的興盛時期
隋唐五代是中國造紙術的興盛時期,其造紙原料比魏晉南北朝又進一步擴大,成本降低,紙製品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同時,在改善紙漿性能,改革造紙設備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進步和提高。隨著對外文化交流,造紙術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傳播到日本、阿拉伯和印度、尼泊爾等東南亞、東亞和西亞各國。
三、中國造紙術的成熟階段
宋元時期稱為中國古代造紙術的成熟階段,造紙原料從原來的樹皮、麻、破布和舊魚網,又增加了竹子、稻草、麥桿等。由於造紙原料的擴大,造紙技術革新,造紙設備改進,這一時期造出來的紙,比前代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各種紙,如竹紙和麥、稻桿紙,這標志著造紙史上的新紀元。紙在繪畫、印刷、貨幣等方面廣為應用,同時紙製品還運用於製作衣服、帳、被和枕頭等,成為縑帛、紡織品的部分代替物。
四、中國造紙術的集大成時期
明清時期的造紙術可以說是集大成的階段,不但造紙的原料、技術、設備和加工方面大為改進,就是紙的產量、質量、用途、產地均比前代更為增長。甚至還出現了專門記載造紙和加工技術的著作,為前代所少見。
五、中國近代工業造紙的發軔
隨著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原來傳統,手工造紙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日常生活的要求。在工業革命浪潮影響下,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於香港設大成造紙廠,李鴻章於1891年引進了西歐造紙機器和技術,在上海創辦了機器造紙廠--「倫章造紙廠」,從此,使我國造紙業開始步入到機器造紙階段,後續於上海浦東設「華章造紙廠」,上海龍華路設「龍章造紙廠」,1911年張之洞於漢口設「度支部官紙廠」。至1978年台灣計有造紙廠170餘家,紙及紙板產量,居世界第22位。
在紙尚未發明或普遍使用之前,文字刻在龜甲、獸骨、玉石器、金屬上,有的書寫在竹簡、木牘、縑帛上,由於這些載體笨重,而保存、閱讀、攜帶極不方便,因此,難以普及、推廣,阻礙了文化傳播與交流。隨著紙的發明、生產和使用,使紙成為書寫、繪畫、印刷的載體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它對思想、學術的廣泛傳播起了巨大的作用,對於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歷代遺留的手稿、圖書、繪畫、經卷、報紙、文獻等,都是歷史真實的記錄,是研究歷史、政冶、科技、文化、藝術的原始材料,不僅數量多,而且內容相當豐富,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資產,對於研究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隨著歲月的流逝,由於內在因素(酸化和材質的變化)以及外在因素:溫度、濕度的劇變、光的照射、有害氣體的侵蝕、昆蟲的蛀蝕、微生物的滋生,機械的磨損、撕破、鼠咬、火災、水災等都會造成紙張的變質和損壞,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研究紙張損壞的原因及其維護方法,延長其使用壽命,便成為紙質文物保護的一項迫切任務。
第二章紙質文物的構成材料
紙質文物是由紙、書寫的墨跡、印刷的油墨、繪畫的顏料以及粘合劑等材料所構成。這些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紙質文物能否長期保存的內在因素。
第一節造紙的主要材料
紙是紙質文物主要構成材料,紙的種類可分為手工紙和機械紙。手工紙有麻紙、皮紙、藤紙、竹紙、棉紙,還有宣紙、毛邊紙、連史紙等。19世紀末,機器紙逐漸代替了手工紙,常用的有新聞紙、印刷紙、打字紙、有光紙、圖畫紙、牛皮紙等。
造紙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纖維,而植物纖維的種類很多,基本上可分為:韌皮纖維、莖纖維和種毛纖維。
表一 造紙植物纖維的種類
木本
桑、楮、藤
莖纖維
一年生
稻草、麥桿、蘆葦
多年生
竹類
種毛纖維
棉花
一、 韌皮纖維:
是古代造紙主要原料,由於含纖維素多,一般多在 60% ~ 83% 之間。加上纖維長達120~180毫米,纖維長度比寬度約大於950至1230倍。由於韌皮纖維很長,造出紙來很堅韌。
二、 莖纖維:
如竹、稻草。其纖維素含量在24%~ 60% 之間,長度比寬度約大於 100至 200倍。紙張在不同時期,選用什麼材料和工藝製作,其紙張的成份、性能是不同的。
三、 種毛纖維:
如棉花,棉花纖維素含量最純、最多,一般可達 90% 以上。纖維長度比寬度大約有1250倍。由於纖維特別細長,交結力好,質地強韌、組織細致柔膩,造出來的紙較耐磨、耐久。
第二節 修護紙質的種類
破損紙質文物(書籍、繪畫)的修補或裝裱中經常遇到的是,如何選配顏色、質料、性能、厚薄相當的紙張,是關系著紙質文物維修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故就書籍、繪畫維護中,經常遇到的各種紙質,依其時代、質地、性質和特點,加以簡述之:
一、麻紙
麻紙就是以麻類纖維(萱麻和大麻)制的紙張。常見的有白麻紙、黃麻紙、麻沙紙、旱灘坡紙等。
二、藤紙
藤紙早在晉代已有製作,到了唐代已在浙江、江西兩省大量生產,其紙是用藤樹皮的纖維所造。當時有白藤紙、青藤紙、黃藤紙之分。
三、宣紙
宣紙是用檀樹皮、稻草為原料製成的手工紙,出產於安徽宣州而得名。此紙質地柔軔、潔白平滑、細致勻整、色澤經久不變,被譽為「滑如春冰密如蠶」的美稱。宣紙屬皮棉紙類,因品種規格繁多,不一一詳述,常見的有:羅紋紙、棉連紙、玉版宣、單宣、十刀頭、夾連紙等,為我國唐、宋以來的古代書畫所採用的紙。
四、棉紙
棉紙又稱皮紙,是以楮樹皮為原料製作而成,質地細柔、富有軔性。從紙的縱面撕去,其斷裂處呈現絲棉狀,因而得名。棉紙的品種因地而異,常見的有河南棉紙、貴州棉紙、上海棉紙、遷安棉紙、蠶繭紙、藏經紙、高麗紙、冊子紙、美濃紙、開化紙、太史連紙等20餘種。
五、竹紙
竹紙是用石灰處理的嫩竹為原料製作而成,因顏色略呈黃色,又稱「黃紙」,主要有:毛邊紙、毛太紙、川連紙、元書紙、梗棒紙、連史紙等十餘種。
六、其它紙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紙以外常見的還有牛皮紙、磁青紙、虎皮宣、蠟箋紙、發箋紙、金紙等。
圖2-1 出土古麻紙
圖2-2 宣紙
圖2-3 棉紙
圖2-4 竹漿紙
圖2-5 老墨
圖2-6 收藏墨
第三節 書寫材料
在紙上書寫、印刷、繪畫所用的材料為墨、顏料、墨水、圓珠筆油、鉛筆及膠料等,茲分別略述如下:
一、墨和墨汁
墨在我國已有4700年左右的歷史,相傳西周刑夷始制墨,秦以前多用天然石墨,秦以後出現人工造墨。漢墨重點產地在陜西漢陽,古稱「隃縻」。到了唐代,塊墨不僅聞名於中國,而且當時的徽墨已經聞名於世界。歷代制墨名家輩出,如魏之韋誕、南唐之李廷珪、北宋潘谷、明代程君房、方於魯、清代曹素功、胡開文等,尤其制墨名家李廷珪的墨,頗為時人喜用珍藏,更有「黃金易得、李墨難求」的美名。
(一)制墨的主要原料為炭墨煙、動物膠、防腐添加劑。
1.炭墨煙:
為有機之碳氫化合物於不完全燃燒下,集煙而成,由於燃燒的原料不同,可概分為松煙、油煙、漆煙和工業炭黑等四種。松煙乃以松枝燃燒而成,取煙方式原采「立窯」,後改采「卧窯」,以清煙為上,一般松煙墨之墨色深重,較缺乏光澤。油煙制墨始於南唐,至宋才流行於世,古人曾采菜油、豆油、豬油、皂青油、麻油、桐油煙造墨,其中以桐油煉煙為墨,寫成的墨色黑潤而光亮,經久不褪。漆煙則於宋代有以古松蘸漆渣煉煙者,明代程君房的漆煙墨質地最佳,是燃燒桐油和一定數量的漆而成的,其字跡特別有光澤,頗得人們喜用。工業炭黑為礦物油或工業煙經燃燒提煉而成,品質較差。
2.動物膠:
動物膠為一種蛋白質,由骨膠原經水解而成,種類以骨膠、皮膠為多,大底加工方式為經取料、水洗、石灰浸、去除非膠蛋白質、酸洗、水煮、過濾而成。歷代曾用鹿角膠、魚鰾膠、牛皮膠等,其作用使炭墨的微粒粘固在一起,便於製成塊狀,使書寫的字跡牢固。
3.防腐添加劑:
其作用為防止動物膠生霉、改善氣味、色澤或黏度,歷代名家所用防腐添加劑亦多有差異,種類統計近千餘種,常用於防腐及改善氣味的有龍腦、麝香、丁香、檀香、甘松、藿香、零陵香等,改善色澤以增光助色的有硃砂、雌黃、珍珠粉、金箔、銀箔、硫酸銅、銀朱、秦皮、地榆、紫草、茜草、黃蘆、黑豆、五倍子、胡桃、牡丹皮、薰草豆、石榴皮等,改善黏度使墨堅而不裂則有於不同製成分別添加梣皮、蛋白、生漆、紫礦、木賊草、當歸、皂角水、巴豆汁等,甚或有另添加各式葯物如熊膽、犀角粉、藤黃、丹參、黃蓮、烏頭、大梅片之類。
(二)傳統制墨程序
可依序細分為1.浸油2.煙碗3.燒煙4.篩煙5.和膠6.用葯7.搜煙8.蒸劑9.杵搗10.秤劑11.鎚鍊12.丸扞13.樣制14.入灰15.出灰16.印脫17.修墨18.陰乾19.描字著彩20.包裝等。煙以細而輕者為佳,而且愈陳愈好,且需經漂洗及篩選。和膠及杵搗則為制墨的重要工序,膠的比例往往視工法、添加物及環境氣候的不同有所差異,膠以勿過重或過輕為宜,膠多則利於成型及發彩,膠過重又會滯筆,古有所謂「輕膠十萬杵」的說法,用膠偏輕時,杵搗的工夫則更為繁復。
(三)墨汁的主要原料
墨汁的主要原料為炭煙、膠料、添加劑和溶液等,一般經由機械的加工而成。炭煙的種類繁多,包括各種礦植物及動物原料經燃燒或熱分解而成。膠則除動物膠外,多采植物膠(阿拉伯膠)或各種合成膠如壓克力膠、聚醇樹脂等。添加劑則有各式穩定劑、滲透劑、濕潤劑、防腐劑、芳香劑等等。
比較之下墨汁的使用便利性較墨錠為佳,但因大量使用各式各樣合成材料,以防止其變質沉澱及腐敗,其是否會對人類及紙質文物造成不利的影響,將是有待進一步加以評估及探討的問題。反觀中國墨錠的特質在於色黑有光澤,墨質穩定,且墨色耐久不變,在遺存的千年古文書及繪畫中仍可見神采如新,遠非其他文明古國如埃及、希臘、羅馬的墨所可比擬。中國墨的品質特殊,曾為其他國家爭相仿製而不可得,十七世紀時法國傳教士拉康特(Louis Le Comte)曾說:「中國墨品質極佳,法人一再仿造而不得。」杜哈德( Halde)於西元1735 年亦稱歐洲人企圖仿製中國墨而未能成功。 故中國的墨為歷代重要的發明,不但用來書寫作畫、印刷拓碑、飾染宮殿、婦女畫眉,又可作治血症與目疾的葯物,它的主要特點是不變色、不褪色,不論六朝唐人寫經,或五代初印本,經過千年或是一千五六百年,還是漆黑發光。其主要因素為碳的化學性質在常溫下很穩定,加以傳統合膠加工的程序已累積出許多方法,所以經書寫而成的字跡,能耐熱、耐水、耐光、不易褪色,適於長期保存。
二、墨水
墨水是隨著書寫工具的改正,如鋼筆的使用而出現,從其原料的化學性能,可分為藍黑墨水和顏色墨水。
(一)藍黑墨水
又稱鞣酸鐵墨水,是由變黑持久不褪成份、色素成份、穩定劑、抗蝕劑、潤濕劑和防腐劑等組成。
1.變黑持久不褪成份:
主要是 鞣酸(C4H10O9)、沒食子酸(C7H6O5?H2O)和硫酸亞鐵(FeSO4)等成分彼此化合,生成鞣酸亞鐵和沒食子酸亞鐵,氧化後都變成不溶性的高價鐵,即鞣酸鐵和沒食子酸鐵,前者增強耐水性,後者增強變黑性,這樣使墨水耐水、變黑,色持久不褪。
2.色素成份:
目前常用的是酸性墨水藍和直接湖藍染料,黑水藍是墨水的主色,水溶液遇酸不變質,但遇鹼則變為棕色。直接湖藍在墨水中起助色作用,由於其中含雜質較多,不宜多用,在潮濕環境易長霉。
3.穩定劑:
在墨水中加穩定劑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墨水的沉澱,以免書寫時發生斷水現象。常用的穩定劑有 硫酸(HSO4)、草酸(COOH)2、甲醛(HCHO)溶液。這些穩定劑都具有一定酸性,給紙張酸化埋下了潛在的危害,不宜多用。
4.抗蝕劑:
因墨水中加入的穩定劑具有較強酸性,為防止腐蝕,常加抗蝕劑,使它和鐵質結成薄膜,降低硫酸的腐蝕作用 90%。使墨水中的含鐵量不會因腐蝕筆尖而增加,從而增加了墨水的穩定性。
5.潤濕劑:
為防止墨水中的水份蒸發,造成書寫不便,在墨水中加入不易揮發,且有吸水性的 丙三醇〔C3H5(OH)3〕,使筆尖保持濕潤,以利書寫。
6.防腐劑:
墨水原料中所含有機物等物質,在潮濕環境下容易腐爛、長霉,為防止腐爛常加苯酚或五氯酚鈉等葯劑為防腐劑。
(二)純藍墨水和紅墨水
純藍墨水和紅墨水是屬於有機染料墨水,雖色澤鮮艷,但字跡的堅牢性不如藍黑墨水,其字跡容易褪色。而紅色墨水遇水很快就褪掉滲化,應特別加以注意。
三、顏料染料
中國繪畫常用的國畫顏料,可分為天然礦物顏料的石青、石綠、褚石、硃砂、明礬等,植物顏料有花青、藤黃,動物性顏料有胭脂、洋紅、辱粉,金屬性顏料有泥金、泥銀、鉛粉、鋅鈦白等多種。
四、膠礬
國畫顏料的調制、礬絹、礬紙作畫、全色都需要用礬、膠,膠分動物膠與植物膠,動物膠有牛皮膠、鹿膠、驢皮膠、骨膠、黃魚膠等,植物膠有樹膠、白芨膠、石花菜膠等,以牛皮膠、骨膠較為常用。
礬, 又稱「明礬」或「白礬」,用礬礦石燒成。繪畫裝裱為了保護紙絹、增強抗水力、減少伸縮性,調成膠礬水刷在紙絹上。鑲料染色顏色水當中加適量膠礬水,促使色度均勻。膠礬水的調制,通常是一克膠加60ml的30℃熱水,把膠浸一天後如未化,則用文火隔水燉,溶化成膠水,每一克礬於冬季加10℃溫水浸化成礬水,用二克膠一克礬的比例,俟膠水、礬水冷卻後,將兩者混合,用木棒不斷調勻,即成為比例適當的膠礬水。
膠礬水雖能增強紙絹的抗水力,但明礬在潮濕環境中吸收水份,促使明礬分解產生硫酸,會加速紙張的酸化,是值得注意和重視的。
第三章 紙質文物損壞原因及機理
第一節 內在原因
一、造紙原料
造紙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纖維,植物纖維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三大成分。另外還含有少量單寧、果膠、樹脂、脂肪、蠟、色素及灰分等次要成分。
(一)纖維素
纖維素是α纖維素的簡稱,是碳(C)、氫(H)、氧(0)的化合物,它是由許多個D-葡萄糖基聯結而成。葡萄糖基之間,相互以 β-葡萄糖 鍵聯接而成長鏈狀的纖維素大分子。其分子式為(C6H10O5)n,式中n為葡萄糖基數目,稱為聚合度。 n的數值為幾百至幾千甚至一萬以上。聚合度的大小,跟纖維的強度有直接影響,聚合度越大,分子量越大,即分子鏈越長,纖維的機械性能越強。纖維素呈白色,比重為1.5~5.6,具有光學雙折現象。由於纖維素分子含有羥基,所以在空氣中能吸收水分。但不溶於水,這是由於分子排列的規則性和大量氫鍵存在緣故。纖維素在酸的介質中能水解成葡萄糖,硝酸可以使纖維素水解和氧化,使它生成硝酸纖維素。
纖維素在常溫下是很穩定的,隨著溫度的升高,其抗張強度也相應的降低。在高溫、光照和氧存在時,會發生氧化反應,使纖維素生成氧化纖維素。
纖維素端點的葡萄糖為半縮醛形式,它與氧化劑反應使纖維素發生如下反應:
O O
∕
纖維素----C 十3HclO3 → 纖維素-C +2ClO2
? ?
H OH
纖維素還能發生酯化和醚化反應,使纖維素生成甲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等。
纖維素的化學性質與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相比還是比較穩定的,紙張中所含纖維素的成分越高,分子量越大,紙張中的強度和耐久性就越好。我國古代的手工紙,由於纖維素純,纖維長,所以保存的時間就長。
(二)半纖維素
半纖維素是由植物細胞組成,在水解時能分離出木糖和半乳糖。它屬於多聚糖分子的混合物。包括多聚戊糖、多聚乙糖、多聚葡萄糖,以及β和α纖維素。其分子含有200~500個半纖維素糖基,在纖維素和木質素之間起聯結作用。它與纖維素的區別在於,纖維素為線性高聚物,而半纖維素含有短側鏈的多聚糖。纖維素為單一多聚糖,半纖維素由兩種以上糖基來組成它們同屬多聚糖,在外界條件光、熱、酸、鹼的作用下,皆可脂化、醚化、氧化、降解和水解。
紙張中含有適量的半纖維素,不僅能縮短打漿時間,而且能增加紙的強度。如半纖維素含量太多反而影響紙張的壽命。
(三)木質素
木質素是植物纖維中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芳香族的特性,是一種含有碳、氫、氧的化合物。根據化學分析木質素中含有以下官能團,甲氧基(-OCH3),羥基(0H),羰基(O =C ),醛基(-CHO),醚鍵(-0-)等。
木質素呈白色或近白色,不溶於溶劑,質地脆弱,在高溫下能溶解,其溶液呈乳白色或深褐色。 由於木質素中含有各種官能團,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如發生磺化反應,使木質素變成可溶性木質素磺酸鹽,氧化作用變成可溶性氯化木質素。木質素最容易氧化,尤其在光照、高溫和鹼存在下,氧化更為迅速。現代紙張中含有較多的木質素,所以新聞紙極易變黃發脆,不易長期保存。
由此可見,由於造紙原料中含有植物纖維,尤其含有木質素和果膠、脂肪、色素等成份,給紙張的危害埋下了潛在的因子。
二、 造紙工藝過程與紙張耐久性的關系
紙張的耐久性,不僅與造紙原料有關,而且與生產工藝也有很大的關系。紙的生產方法有手工造紙法、機器造紙法兩種。
(一)手工造紙法
我國是發明紙張最早國家。在十九世紀以前生產的紙,通稱手工紙。手工紙又分竹紙和皮紙。歷代許多珍貴的古籍、文獻、書畫都是採用皮紙做成的。這些紙張保存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仍然很好,是什麼原因呢?這與手工紙的生產過程有著密切的關系。造紙術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不斷得以發展、改正、提高。
潘吉星先生經過實地調查研究、分析,在紙坊工人師傅的大力支持下,採取模擬實驗,從漢紙製造最原始的八步流程:
浸濕→切碎→洗滌→舂搗→打槽→抄紙→曬紙→揭紙。
過渡到現今陜西鳳翔造紙的十六步復雜過程:
浸濕麻料→切碎→碾料→洗滌→化灰水→灰碾→灰沃→蒸煮→洗滌→細碾→洗滌→打槽→剪紙→壓榨→曬紙→揭紙。
但歸納起來,手工紙生產過程大致可分蒸煮、漂白、打漿、抄
紙四個階段進行討論。
1.蒸煮: 造紙原料經機械預處理(浸濕、切碎、洗滌),在制漿過程中,用石灰乳〔Ca(OH)2〕,草木灰水作蒸煮劑浸透,目的在於脫去原料中的色素,除去污質、蠟質、松解原料中殘留的膠質及其它填充物,使製成的紙張不殘留有害的化學物質,而含有鈣(Ca2+)、鎂(Mg2+)等物質,使紙呈中性或偏鹼性,阻止游離酸的形成,防止紙張進一步的變質,使紙延年起了很好的作用。
2.漂白: 古代造紙的漂白工藝採用「日光漂白」,其方法據清人莫興三《造紙說》: 「曝已復漬,漬已復曝,如是者三,則黃者轉為白矣。其漬也必以桐子灰,黃荊木灰,非是則不白」。紙漿先經過陽光照射,利用空氣中的臭氧產生氧化作用,使值物纖維中所含的天然色素或著色物質變成其他基因,然後利用桐子灰、黃荊木灰和草木灰的水溶液,溶出被氧化的物質,起到漂白作用。經過這種漂白處理的紙漿所造的紙,久不變色,不易老化變脆。
3.打漿: 胡韞玉在《紙說》中寫道:「鑄之於臼,千錘萬杵搗愈多,而質愈融,楮骨竹筋盡為液流」。 說明打漿要充分,只有通過充分的錘搗才能造出纖維交織均勻的紙來。
4.抄紙: 植物纖維經上述處理製成紙漿,為使纖維在水中離散浮游,除了充份攪拌,通常加一些如黃蜀葵、楊桃藤、野葡萄、梧桐等懸浮劑,以便使纖維分布均勻,增加強度。
從上述簡單過程可以看出: 手工法造紙加工緩慢,生產過程細致,殘留在紙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很少,纖維不易受到損害,因此紙就堅固、耐磨。目前我們見到的晉、宋代的書畫和古書籍,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有的紙張仍然是潔白如玉,完整無恙,這些紙都是用傳統手工方法生產出來的。
(二)機器造紙法
機器造紙大致經過以下幾個過程,首先准備原料,然後再製成紙漿。由於製造紙漿時所用的方法不同,又有機械與化學法之分。
1.機械法:就是用機械的方法來離解纖維製成機械木漿。這種木漿,木質素無法除去,且其纖維短而粗,又含有較多非纖維素,所以製成的紙張疏鬆容易破脆 ,在日光及空氣中容易氧化變黃,這是耐久性差的其中一個因素。
2.化學法,就是用適當的化學葯劑,在蒸煮原料過程中,除去木質素及其它非纖維素,使纖維離解而成一種紙漿。根據所用的化學葯品的不同,化學法可分為亞硫酸鹽法、鹼法和氯化法等。
(1)亞硫酸鹽法:是用亞硫酸氫鈣[Ca(HS04)2〕和亞硫酸(HS03)2的混合液,用這種混合液蒸煮纖維,製成亞硫酸鹽化學紙漿,此種紙漿中含有一定量的半纖維素和蒸煮液以及產生木質素磺酸的酸性殘留在紙漿中,因此,紙張的耐久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2)鹼法: 是用苛性鈉(NaOH)作為蒸煮液與原料一起在高溫下蒸煮的方法。由於鹼性太大,對纖維損害較大,使紙強度降低,加上成本高,現已很少應用。
(3)氯化法: 是將原料同氫氧化鈉一起蒸煮,經氯化、鹼液後處理,除去木質素, 再經過漂白,在這過程中有時用鹼,有時用漂白粉,有時用氯來處理,會使纖維素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從紙漿製造方法可以看出:紙漿的質量與紙張的耐久性有著直接的關系。
(三)造紙過程與紙張的耐久性
從造紙過程來看,紙張的耐久性與打漿、上膠、加填料亦有關系。
1. 打漿的目的:
打漿是決定紙張性能和質量的重要工序之一,打漿的目的,使纖維橫向切斷變短,縱向分裂變細。同時使纖維「水化」膨脹呈膠性,以及使纖維兩端帚化發毛,增加纖維交結能力,提高紙張的堅牢度。
2. 紙張上膠的目的:
是為了降低它的吸濕性。目前
『捌』 國外書籍的發展歷史
二十世紀對於人類是一個重大的轉折時代,
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
促成了世界性的經濟
繁榮,
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精神面貌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
隨著新科技革命和信息社會的來到,
科學文化的日新月異,
人類越來越不滿足僅僅是現實所提供的某些物質條件。
近乎於持一種
挑剔的態度去接受經濟高度發達的物質性、
精神性的享受。
而今的書籍裝幀設計,
也只有在
不斷更新與提高的基礎上,才能符合時代的需要。
電子書代表人們所閱讀的數字化出版物,
從而區別於以紙張為載體的傳統出版物。
電子
書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一定的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信息,通過數碼方式記錄在以光、
電、磁為介質的設備中,藉助於特定的設備來讀取、復制、傳輸
。
圖
9
:光碟與電子書
三、國外書籍的發展簡史
人類最早的問題是由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和腓尼基人創造的楔形文字(公元前
4000
年,由
22
個拼音字母組成)。蘇美爾人用一種三角形的小鑿子在粘土板上鑿上文字,
筆畫開頭粗大,
尾部細小,很像蝌蚪的形狀。
待泥板乾燥窯燒後形成堅硬的字版,
裝入皮帶
或箱中組合,這就成為厚厚的一頁一頁重合起來的書。
公元前
3000
年,埃及人發明了象形文字,是用修剪過的蘆葦筆寫在尼羅河流域濕地生
產的紙莎草紙上,呈卷軸形態。紙卷在木頭或象牙棒上。
1
)書籍的開始
紀元初年的歐洲是一個由口頭文化支配的世界,
修道院成為書面文化和拉丁文化的聚集
地。從紀元初到
11
世紀,書籍的製作也幾乎都是修道院等宗教機構完成,僧侶們傳抄的作
品多為宗教文學,如:《聖經》,祈禱書,福音書等禮拜經文。
8
世紀時,才出現了關於世
俗作品的書籍。
(
4
)現代書籍的發展
16
世紀至
17
世紀,是歐洲多事紛亂的年代,德國的宗教改革,英國內戰„„但這個時
期卻是書籍不斷發展與革新的時代,書籍的現代特徵更加明顯起來。
大開本的書籍已不再流行,
小說、
詩集等大多採用
4
開或者更小的開本印刷,
伴隨著小
開本的普及及心得圖書種類的不斷出現,
18
世紀出現了一股閱讀的狂潮,書籍成為人們日
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18
世紀可以說是詞典和網路全書的世紀,其創新的文本結構為所有人提供了便於閱讀
和理解人類知識整體的機會,在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玖』 西方書籍的歷史演變是什麼樣子的過程
書籍是人類知識和文化的主要載體,文明史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書籍史構成的。追尋書籍的歷史,就是回顧人類自身進步的階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書下了一個有趣的定義:「一種除去封面至少有49頁的非期刊的印刷出版物。」其實,書就是疊起來的寫滿文字的紙張。文字和紙張,構成了書籍的兩大要素。只有當紙取代石頭、骨頭、粘土或紙莎草,成為書寫的新載體時,書籍的歷史才剛剛開始。 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的時代已經遠去,但古希臘和古羅馬給人類留下了永遠性的文明遺產,其載體仍然是書籍。同樣是書籍,給《聖經》的傳播提供了新的途徑。文藝復興時代手抄本中華麗的裝飾性字母,成就了書籍的古典形式。 在活字出現以前,書籍是高雅和有教養的代名詞,社會可以通過閱讀習慣而劃分,他們是在酒館或全家團圓時聽書的庶民,和與在書齋里靜靜閱讀的有教養者。 從羽毛筆到鉛字,從抄書人的辛勤工作到谷登堡的新方法,期間的飛躍不只是技術性。印刷術發明後50年的1550年,歐洲圖書數量已超過900萬冊,而在手抄本時代大概僅有數萬冊。這些簡單的數字表明,印刷術及其迅速引起的爆炸性沖擊作用,也反映了社會對人造字體的大量需求,以及在此之前的手抄本文化的虛偽性。啟蒙時代最好銷售的書,當屬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的《網路全書》。狄德羅的《網路全書》是對知識的思辨的、徹底的、展望的總結之壯舉,是對所有已知的知識和經驗匯總,是「已有的進步之總結,未來的進步之保證」。 書籍在18到19世紀的西方世界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閱讀的狂熱」成為18世紀末精神世界的主流。不過,到19世紀中期,隨著大眾社會的興起和新媒體的出現,書籍已被看作是「舊媒介」,而書籍也迅速地開始了他的「消費品時代」。在電腦時代,電子書已開始商業化運作,電子書看上去就像一本普通書,只不過書頁是沒有任何字元的塑料。電子書前景廣闊,可以根據需要存諸或刪除大量的文章。 書籍從來不遠離政治,圖書審查制度伴隨著書籍的歷史,直到1644年彌爾頓出版《論出版的自由》,將「信仰告白的自由」提升到「言論的自由」。書籍雖然曾被當作排他性的宣傳、思想和宗教的載體,但面對信息無節制發展的今天,書籍仍將成為人文主義應對異化的防火牆。 :書籍是由文字和紙張構成的,書寫於紙張以前的文字,構成了書籍的史前史。文字的歷史綿延6000年,從美索不達米亞到地中海岸,從埃及的象形文字到黃河流域的甲骨文,文字的發明為書籍的產生提供了前提。然而那時候的文字書寫在泥板、石頭、骨頭或者草木之上,書籍的歷史還沒有真正開始。 2泥板上的文字 YY: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這是一種書寫在泥板上的文字,據說最初是為了神廟的書記員發明的,不過因為商人記賬的需要而廣為流傳。 文字的來源在大約二萬五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創作的岩穴繪畫的意味很難為後人所知,舊石器時代的人為什麼選擇在最黑暗的魔穴深處進行他們的創作?這至今仍是一個謎。企圖揭開那些圖畫謎底的研究人員努力從神話和宗教範疇,從乞求狩獵成功,或者從古時人們希望通過留下生存蹤跡以逃脫死亡等方面尋找解釋。最初的文字只是一種輔助記憶的工具,由簡化的線條構成,用以模擬所指的物體。例如用牛頭的線條表示牛,在三角形內加一線表示女性陰部,意指女人。所有這些以線條構成的符號都是形象文字,每一個符號指稱一個特定物體。把幾個象形文字組合起來表達一個意思,這就形成了表意文字。例如在表示女人的符號旁邊添加一個代表山的符號,表示在山那邊俘獲的女人,意思是女奴。 楔形文字的發現,義大利人巴布洛的在1472年古波斯游歷時,曾在設拉子見到過一種奇怪的、從未見過的字體。這些文字出現在古老寺廟殘破不堪的牆壁上,都有三角形的尖頭,從外形看很像一個個釘子,也有點像木楔,看上去似乎是用指甲刻上去的。不過巴布洛並沒有對這些文字進行深入的研究。一百多年後,又有一個造訪設拉子的義大利人名叫瓦萊,他把這些廢墟上的字體抄了下來。接著,他又在今天的伊拉克發現了這種字體,全都刻在泥板上的。他斷定這是古代西亞人的文字。通過瓦萊,歐洲人第一次知道了這種楔形的文字。兩百年來,通過對美索不達米亞長解的考古發掘,以及語言學家對泥版文獻的深入研究,人們終於成功的譯讀了這些奇怪的文字,這就是楔形文字,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是古代蘇美爾人發明的,後來阿卡德人繼承和改造的了這種獨特的文字體系,接著巴比倫和亞述人也繼承了這份文化遺產,並將這種文字傳播到西亞各地。 書寫在泥板上蘇美爾人大約於公元前4000年創造了圖畫文字,起初是用刻在石頭上的圖畫符號來表示人的身體各部位、植物、動物、自然現象,或接觸到的工具、武器等。這種圖畫文字經過發展,改用削尖的小木棍或蘆乾等在柔軟的泥板上壓寫,筆畫成楔形,這就是楔形文字,也有人叫為釘頭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蘇美爾人的文字進一步完善。泥板曬干或烘乾後,就成了可以保存的泥板文書。目前已發現這樣的泥板文書25萬多塊。蘇美爾的孩子們往往在河邊去上寫字課,第一課就是學慣用河岸的泥土做成寫字的平面。當然,只有特權階層家庭的兒童才有機會學習寫字的藝術。書寫技術壟斷在僧侶等組織嚴密的少數人集團手中,他們是僧侶和抄寫員,是蘇美爾文明的支柱。 傳播與使用楔形文字最初用來記錄契約、合同書、財產清單、公文、法律條文等,這是神廟的書記員的技藝,但不久就被商人作為記賬的手段,在社會上流行開來。隨著貿易的往來,楔形文字很快傳播到周邊國家,為西亞各國採用,並促進了腓尼基字母的形成。祭祀歌曲、占卜文書和文學作品也通過楔形文字保存下來。古代蘇美爾人創作了人類的第一部史詩《吉爾伽美什》,敘述一位「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太陽巨人的傳奇經歷。今天人們發掘到了這部史詩的文字殘片,其中講到赫克力的苦役,還提到一場大洪水,近似於《舊約•創世紀》的故事。蘇美爾人的發明開啟了人類文字的歷史。 ZL:希臘人稱之為「美索不達米亞」的地方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美索不達米亞」意思就是「兩河之間的地方」。以前一直以為這一地區的文明是巴比倫和亞述人創造的,但現在人們知道,最早創造兩河流域文明的不是巴比倫人或者是亞述人,而是更早的蘇美爾人。蘇美爾人在公元前經4500年時就活動在兩河流域,公元前26世紀,蘇美爾人已經學會使用戰車,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戰車。這是一種四輪戰車,木質結構,無輪輻,車廂呈長方形,前部稍隆起。戰車往往駕四匹馬或毛驢,由馭者駕車,佩帶斧子的戰士作戰,坐著或站著在車上沖入敵陣作戰,是古代蘇美爾人展現其體魄和力量的最佳途徑 羅賽達石碑 而且在歷史上湮沒已久,直到拿坡侖的軍隊重新發現羅賽達石碑,而商坡良重新破譯了這些文字。 拿破崙入侵埃及 1798年,拿破崙計劃入侵埃及,在他的計劃中,他不僅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還需要一些科學家,去發現和研究古老的埃及文明。這年春季的一天,一場科學家會議在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大廳舉行,這時,拿破崙將軍突然現身。這時的拿破崙被法國人民視為法蘭西的英雄,在法蘭西學院大廳,拿破崙與法國的科學文化精英們侃侃而談,而拿破崙手裡拿著一本尼布爾寫的《阿拉伯之行》,並不時敲打著《阿拉伯之行》的封面,提醒科學文化精英們到海外去發現奇跡。這年的五月,拿破崙率領他的龐大艦隊向埃及進發了,跟隨他的不僅有三百餘艘戰艦和四萬餘人的遠征軍隊,還有來自法蘭西科學院的二百多位科學家和學者,包括天文學家、數學家、化學家、礦物學家、東方學家、畫家、詩人、文學家和各種技術人員。來到埃及這片被太陽烤焦的土地上,拿破崙巨大的獅身人面像前,面對著幾千年前的神秘文物,拿破崙突然遠征軍說:「士兵們!4000年的歷史在蔑視你們!」 羅賽達石碑 拿破崙大舉揮兵入侵埃及的軍事行動雖以落敗收場,法國士兵卻在埃及尼羅河河口的羅賽達鎮附近挖掘戰壕時,發現了一塊刻有埃及聖書字的石碑,這塊石碑因此被稱為「羅賽達石碑」。碑文從上到下,分別用三種文字即碑銘體文字、人民體文字和希臘文(科普特文字)記錄了同樣的內容。當時的學者們以為,他們找到了象形符號的鑰匙,只要拿希臘文和埃及文對照一下,象形符的謎就完全解開了。當時的學者埃及文是用圖案構成的,每個圖案和一個希臘文對應,然而結果卻令人失望。碑文傳到歐洲後,刺激無數學者爭相投入破解象形文的研究。當石碑出土,每位學者都相信解讀古埃及文的日子近在眼前,學者們藉助於希臘文開始嘗試譯讀埃及的碑銘體文字和人民體文字,並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破解埃及象形文變成了一場爾虞我詐的競賽,各種詭譎國際政治因素作祟,學術競技變得竇疑叢生。 商坡良 這樣,古埃及文的千古之謎拖到二十年後由商博良解開。1822年商博良沖到法蘭西學院找哥哥,邊跑邊揮舞手上紙張叫著:「我找到了!」隨即昏厥倒地,五天後才勉強恢復。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法國著名學者商坡良最後成功地譯讀了埃及的文字,使得一個湮沒了1000多年的古老文明重現展示在世人面前,為現代埃及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商坡良發現有許多象形符號,外面圍著一個長方形的框,和希臘文對照起來,這個框中間的就是PTOLMEES這個詞,這是古代一個埃及皇帝的名稱。這樣,方框中的象形圖案與希臘文對照起來了。不過這只是孤證,並沒有得到證時。幸運的是,這時菲雷島上又發現了一塊古代石碑,也寫著希臘文和埃及文對照的內容。對照的結果完全證實了商坡良的推測,原來方框中的每個圖案並不是一個字,而只是一個字母,整個方框的符號拼起來才成一個字,從這兩個方框中商坡良就認出了十個埃及文字母,他們是P、T、O、L、M、E、C、D、A、R。商博良無疑是個天才,20歲前已嫻熟多國語文,並且編纂眾多辭典圖錄。但是,由於贊賞共和政治理念和過於直率的言詞,天才的一生跌跌撞撞。使得他不斷樹敵且屢遭打壓,直到晚年才抱病深入埃及抄寫銘文壁畫,然而回到法國後他突然中風倒下。 關聯 古埃及的文字記錄非常豐富,僅文學作品就有道德箴言、歌頌諸神和國王的贊美詩、歷史傳奇、冒險故事、情歌、英雄史詩和寓言等各種體裁。最負盛名的文字作品是一部宗教儀式典籍――《死者之書》。這本書卷使用紙莎草紙、皮革或亞麻布製成、飾以美麗花邊。書中詳細描繪了再生的各個階段,其中一個階段就是稱量靈魂,死者的心臟被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放置象徵公正與誠實的「馬特羽毛」,兩者必須保持平衡。在公元前13世紀的第19王朝,《死者之書》作為永生之旅必備品,隨死者入墓。在葬禮上,僧侶須誦讀此書。 作者:galax 回復日期:2007-7-13 8:42:16 回復 4、創頡造字 古埃及的文字隨著古埃及文明的覆滅而成為死文字,其它象形文字似乎也難逃如此命運,除了中國的甲骨文。傳說由黃帝的史官倉頡發明的漢字,最初書寫於龜甲和骨頭上,顯然他們是用來占卜的。此外印度也發現了古文字,不過至今無人識別,是一種死文字。 占卜的結果 殷商時期,國王遇有重要事情,都要佔卜,方法是在龜甲或獸骨上占鑿許多凹槽,用火燒灼,使凹槽裂開成紋路。紋路直橫粗細不同,巫師將不同的紋路解釋成「吉兆」或「凶兆」,據此決定國家政策。占卜和辦理的結果刻記在甲骨上,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這種文字就是甲骨文。 倉頡造字甲骨文是一種成熟的文字,大約有4500個單字,目前已認識其中的1/3。甲骨文的基本詞彙、基本語法、基本字形結構與後來的漢字大致相同。這套文字系統經過整理後一直沿用至今,基本上沒有變化。關於文字的起源,中國人也有自己的傳說。傳說,生活於約公元前26世紀的黃帝和他的史官倉頡,仰觀天文,俯察萬類,從鳥獸足跡中獲得靈感,發明了文字。 漢字的審美價值 甲骨文也是由象形文字,但很早就脫離圖像式描摹而形式化了。形聲字是中國文字的主要特色,由一個表義的形符和一個表音的聲符構成。如「龍」是一種神話動物,與「土」組合起來,就是代表田土的「壟」,「土」是形符,表示與土地有關,而「龍」是聲符,「壟」的發是與「龍」是完全一樣的。同樣發音的還有「籠」,不過形符是「竹」,表示與竹子有關。漢字必須寫在一個方框內,筆畫的排列和組合應該井然有序,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本身就是藝術品或裝飾品。在中國畫中,書法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甲骨文發展而來的漢字至今仍在使用,西方人稱之為方塊字,象形的特徵仍然十分明顯,真可謂源遠流長。 金文 比甲骨文稍晚出現的是金文,也叫鍾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鍾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金文的內容是關於當時祀典、賜命、詔書、征戰、圍獵、盟約等活動或事件的記錄,字體整齊遒麗,古樸厚重,和甲骨文相比更加變化多樣和豐富了。金文基本上屬於籀篆體,這些文字在漢武帝時就已被發現,當時有人將在汾陽發掘出的一尊鼎送進宮中,漢武帝還因此將年號定為元鼎(前116)。以後金文又陸續有所發現,宋代文人歐陽修、趙明誠都對金文作過研究和記載。周宣王時鑄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就很具有代表性,其銘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銅器銘文最長者。從書法的角度講,銘文的字體結構嚴整,瘦勁流暢,行止得當,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銘、《散氏盤》銘也是金文書法中的上乘之作。 「龍骨」 甲骨文的發現十分偶然。1899年,北京城中一位朝廷官員王懿榮對古文字頗有研究。在一味被稱為「龍骨」的中葯里,王懿榮發現小碎骨片上有刻痕,他認為這是一種無人知曉的古文字,並開始收集。他收集的就是甲集文。1903年,後來以一部小說著名的劉鶚,拓印了《鐵雲藏龜》,是最早的甲骨文拓片。後來甲骨文在安陽殷墟考古發掘中大量被發掘,最大的收獲是1936年夏天發掘的第127號坑,得甲骨文17000多片。到目前為止,已發掘的有文字的甲骨超過了10萬片。 關聯 公元前2300—1750的哈拉巴文化時期,印度出現了一種主要刻在皂石、赤陶、象牙和銅製成的印章與護符上的印章文字,這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字。已經出土印章文字的遺物多達2500件,其中有1750枚印章。印章文字的文字元號約500多個,常見的基本符號是22個,有許多符號是象形的,如畫有神祗和動物,其中有三面神獸像、水牛、雄鹿、大象等。印章文字的用途可能與商業活動有關,例如用作商品的商標或製造者的印章;印章也可能是一種權力的象徵,比如用印章來敬神,或用作避邪。印章文字的數量雖然不多,內容也沒有解讀出來,但它們屬於文字的性質卻是無人懷疑的。 作者:galax 回復日期:2007-7-13 8:43:39 回復 3、「魔鬼的謊言與迷信」 瑪雅人也發明了象形文字,這種文字同樣還沒有被破譯,這不稀奇。神奇的是,瑪雅人將文字寫在紙上,而且裝訂成冊,與標準的書籍沒有區別。 瑪雅文化 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人部落被西班牙人征服,此前的瑪雅文化大致可以分為前古典時期(約公元前1500-公元317年)、古典時期(公元317-889年)和後古典時期(889-1697年)三個時期,被譽為美洲印第安文化搖籃的瑪雅文化,地域覆蓋共約三十多萬平方公里,包括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的尤卡坦半島、瓜地馬拉的提卡、宏都拉斯西部的科潘、瓦薩克通、以及貝里斯和薩爾瓦多部分地區。瑪雅人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精通建築、雕刻和繪畫藝術,在天文、歷法、數學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瑪雅人大概在公元前後開始修建城邦,到公元300-900年時,瑪雅人創建了大小一百多個城邦,每個城邦的建築都十分宏假,內部都有完善的組織,人口眾多,這是瑪雅文明發展的鼎盛時期。 瑪雅文字 公元前後,瑪雅人也創造了象形文字。瑪雅文字有字元800多個,分為意符、音符和定符三種,由復雜的圖形和符號組成,約有詞彙3萬多個。瑪雅文字大多刻寫在石柱上,或木頭、玉石和貝殼上。此外,瑪雅人還發明了筆和紙,筆是用毛發製成的,紙是用當地的一種無花果樹皮製作而成的。16世紀以後,西班牙人入侵中美洲,殖民主義者把他們看不懂的瑪雅書籍視作「魔鬼的謊言與迷信」,他們燒毀書籍,屠殺祭司。這樣,到了17世紀,瑪雅文就成了無人認識的死文字。古代瑪雅文獻現在僅存三部殘缺不全的寫本,分別藏於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圖書館。數百年來中美洲叢林中的瑪雅文化遺址陸續發現,石碑、祭壇、建築物的牆壁和各種器物上存有大量比寫本更早的銘文,是極為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通過近百年的努力,瑪雅文獻的破譯進展仍然緩慢,800多個字元已讀懂了近1/10,但大部分文字元尚未破譯。 最古老的書 就現代的常識而言,書常常指一件印刷品。然而書的界限是模糊的,手稿書或者手稿,甚至成卷的文字,也常常被稱為書,其實形式完全不同於手冊書。從廣義上講,書指一個文本。但這個定義太廣泛了,意味著文字任何文字記載都是書籍,無論載體是骨頭還是石頭還是泥板。從形式上講,書是指成冊的寫有文字的紙張。從這種意義上講,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出現在瑪雅文明中。瑪雅人早就學會造紙,他們的造紙方法是:首先將樹皮搗碎,形成紙漿,然而還加入膠液,把有膠的紙漿壓平曬干後,就形成了硬紙板。只要在這些硬紙板上塗抹石灰,將灰面擦拭平滑光亮,這樣造紙的工藝就完成了。將這樣的幾十頁或者更多的硬紙板折疊,就成為一個厚厚的冊子,這就是瑪雅人奇特的書。瑪雅文字也是象形文字,需要經過長期的專門訓練才能閱讀,而平滑的硬紙板更加昂貴,因此書籍十分珍貴,只有祭司、國王和貴族階層才會閱讀到這樣的書籍。這些書籍都是由會書寫的神廟祭司記錄的,他們可能是唯一學會了書籍的群體。瑪雅人的書籍主要記載了他們的歷法和禮儀活動,此外還有神話故事、歷史事件和預言等,甚至出現了敘事詩和劇本等文學作品。瑪雅人的書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用紙製成的書籍,這個事實到最近才為人所知,從而書寫了書籍史的獨特的一章。可惜,瑪雅書的歷史沒有未來,和瑪雅文化一樣被人為毀滅了。 關聯 公元前1500年,瑪雅人於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學會了農業生產,從此進入了定居時代。玉米和甘薯是瑪雅人最主要的食物,這些農作物是他們最早採用原始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培植的。瑪雅人還學會了飼養火雞、狗和密蜂的技術,用龍舌蘭纖維和木棉織布,制陶技術也已經發展到彩陶階段。瑪雅人也進行物物交換的貿易活動,可可豆常常成為通用的貨幣。宗教在瑪雅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瑪雅人將廟宇修建在巨大的錐形祭壇上,舉行盛大祭祀活動,這些蔚為壯觀的祭壇看上去很像埃及的金字塔,供奉在瑪雅金字塔上的犧牲品包括食品、飾品,有時候則是活人。
『拾』 書的歷史
兩岸博物院所典藏中國歷代書畫作品,不但為一藝術欣賞的對象,更為一寶貴的史料,時代包涵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長達千餘年之久,其主要材質不外絹、紙、墨及繪畫顏料,初期多繪於絹上,畫絹於畫史上記載:「唐人五代絹素粗厚,宋絹輕細」,後因造紙技術的改良普及,至宋以後,畫家漸多用紙。為了便於收藏展示,往往選擇搭配畫心(書畫作品主體之絹紙心)且質佳的宣、棉紙加以托裱,除加固畫心外,多裝裱成卷、軸、冊或框式,以利張掛展示或收藏保護。
唐太宗用麻紙寫敕,黃紙寫詔;高宗以白紙多蛀,頒下「詔制敕並用黃麻紙」;後曾因圖書損壞嚴重,召藝工及天下畫工入京修內府圖書。南宋孝宗時,《左傳》《國語》等書多蛀傷,奉敕用棗木椒紙各造十部,至清約六百年,無一遭受蟲蛀,可見歷代對紙質文物的保存維護工作深為重視。
紙質文物的演變過程,則與主要構成材料紙的發明及造紙術的改良製作的進程有著直接關系,試略加分述之。
第一節 紙的發明
紙發明於何時?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在學術界爭論不休,一般都認為,紙是東漢時的宦官蔡倫發明的,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發展,出土的紙文物為我們回答紙的起源問題,提供了有價值的實物標本。1933年考古學家黃文弼先生在新疆羅布卓爾漢代烽燧亭遺址中發現麻制紙張。1957年5月8日,在陝西西安灞橋附近又出土了西漢時期的麻紙(亦有一些造紙及學術界人士認為,是否為麻絮而非紙),1978年在陜西扶風則發現漢宣帝時麻紙。以及在甘肅武威、內蒙等地出土的古紙殘片。這些實物的發現,證明早在蔡倫以前,我國人民已發明用植物纖維造紙了。
到了東漢(公元105年),蔡倫在前人實踐的基礎上總結了民間造紙的經驗,採用官府提供的設備加以改良、提高和推廣,使造紙術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從此,我國造紙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第二節 中國造紙術的進程
一、中國造紙術的起始及發展階段
蔡倫之後,左伯在總結蔡倫造紙術的基礎上,在造紙原料、工藝上又作了進一步改正。如果說,西漢是中國造紙術的起始階段,那麼魏晉南北朝則進入發展階段。這時期的造紙術與漢代相比,不僅在產量、質量等方面有所提高,而且造紙原料擴大,設備更新,出現了新的工藝技術,並且用黃孽汁浸染紙張,以防蟲蛀等措施,是我國人民染潢技術的首創。
二、中國造紙術的興盛時期
隋唐五代是中國造紙術的興盛時期,其造紙原料比魏晉南北朝又進一步擴大,成本降低,紙製品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同時,在改善紙漿性能,改革造紙設備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進步和提高。隨著對外文化交流,造紙術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傳播到日本、阿拉伯和印度、尼泊爾等東南亞、東亞和西亞各國。
三、中國造紙術的成熟階段
宋元時期稱為中國古代造紙術的成熟階段,造紙原料從原來的樹皮、麻、破布和舊魚網,又增加了竹子、稻草、麥桿等。由於造紙原料的擴大,造紙技術革新,造紙設備改進,這一時期造出來的紙,比前代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各種紙,如竹紙和麥、稻桿紙,這標志著造紙史上的新紀元。紙在繪畫、印刷、貨幣等方面廣為應用,同時紙製品還運用於製作衣服、帳、被和枕頭等,成為縑帛、紡織品的部分代替物。
四、中國造紙術的集大成時期
明清時期的造紙術可以說是集大成的階段,不但造紙的原料、技術、設備和加工方面大為改進,就是紙的產量、質量、用途、產地均比前代更為增長。甚至還出現了專門記載造紙和加工技術的著作,為前代所少見。
五、中國近代工業造紙的發軔
隨著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原來傳統,手工造紙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日常生活的要求。在工業革命浪潮影響下,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於香港設大成造紙廠,李鴻章於1891年引進了西歐造紙機器和技術,在上海創辦了機器造紙廠--「倫章造紙廠」,從此,使我國造紙業開始步入到機器造紙階段,後續於上海浦東設「華章造紙廠」,上海龍華路設「龍章造紙廠」,1911年張之洞於漢口設「度支部官紙廠」。至1978年台灣計有造紙廠170餘家,紙及紙板產量,居世界第22位。
在紙尚未發明或普遍使用之前,文字刻在龜甲、獸骨、玉石器、金屬上,有的書寫在竹簡、木牘、縑帛上,由於這些載體笨重,而保存、閱讀、攜帶極不方便,因此,難以普及、推廣,阻礙了文化傳播與交流。隨著紙的發明、生產和使用,使紙成為書寫、繪畫、印刷的載體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它對思想、學術的廣泛傳播起了巨大的作用,對於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歷代遺留的手稿、圖書、繪畫、經卷、報紙、文獻等,都是歷史真實的記錄,是研究歷史、政冶、科技、文化、藝術的原始材料,不僅數量多,而且內容相當豐富,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資產,對於研究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隨著歲月的流逝,由於內在因素(酸化和材質的變化)以及外在因素:溫度、濕度的劇變、光的照射、有害氣體的侵蝕、昆蟲的蛀蝕、微生物的滋生,機械的磨損、撕破、鼠咬、火災、水災等都會造成紙張的變質和損壞,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研究紙張損壞的原因及其維護方法,延長其使用壽命,便成為紙質文物保護的一項迫切任務。
第二章 紙質文物的構成材料
紙質文物是由紙、書寫的墨跡、印刷的油墨、繪畫的顏料以及粘合劑等材料所構成。這些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紙質文物能否長期保存的內在因素。
第一節 造紙的主要材料
紙是紙質文物主要構成材料,紙的種類可分為手工紙和機械紙。手工紙有麻紙、皮紙、藤紙、竹紙、棉紙,還有宣紙、毛邊紙、連史紙等。19世紀末,機器紙逐漸代替了手工紙,常用的有新聞紙、印刷紙、打字紙、有光紙、圖畫紙、牛皮紙等。
造紙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纖維,而植物纖維的種類很多,基本上可分為:韌皮纖維、莖纖維和種毛纖維。
表一 造紙植物纖維的種類
木本
桑、楮、藤
莖纖維
一年生
稻草、麥桿、蘆葦
多年生
竹類
種毛纖維
棉花
一、 韌皮纖維:
是古代造紙主要原料,由於含纖維素多,一般多在 60% ~ 83% 之間。加上纖維長達120~180毫米,纖維長度比寬度約大於950至1230倍。由於韌皮纖維很長,造出紙來很堅韌。
二、 莖纖維:
如竹、稻草。其纖維素含量在24%~ 60% 之間,長度比寬度約大於 100至 200倍。紙張在不同時期,選用什麼材料和工藝製作,其紙張的成份、性能是不同的。
三、 種毛纖維:
如棉花,棉花纖維素含量最純、最多,一般可達 90% 以上。纖維長度比寬度大約有1250倍。由於纖維特別細長,交結力好,質地強韌、組織細致柔膩,造出來的紙較耐磨、耐久。
第二節 修護紙質的種類
破損紙質文物(書籍、繪畫)的修補或裝裱中經常遇到的是,如何選配顏色、質料、性能、厚薄相當的紙張,是關系著紙質文物維修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故就書籍、繪畫維護中,經常遇到的各種紙質,依其時代、質地、性質和特點,加以簡述之:
一、麻紙
麻紙就是以麻類纖維(萱麻和大麻)制的紙張。常見的有白麻紙、黃麻紙、麻沙紙、旱灘坡紙等。
二、藤紙
藤紙早在晉代已有製作,到了唐代已在浙江、江西兩省大量生產,其紙是用藤樹皮的纖維所造。當時有白藤紙、青藤紙、黃藤紙之分。
三、宣紙
宣紙是用檀樹皮、稻草為原料製成的手工紙,出產於安徽宣州而得名。此紙質地柔軔、潔白平滑、細致勻整、色澤經久不變,被譽為「滑如春冰密如蠶」的美稱。宣紙屬皮棉紙類,因品種規格繁多,不一一詳述,常見的有:羅紋紙、棉連紙、玉版宣、單宣、十刀頭、夾連紙等,為我國唐、宋以來的古代書畫所採用的紙。
四、棉紙
棉紙又稱皮紙,是以楮樹皮為原料製作而成,質地細柔、富有軔性。從紙的縱面撕去,其斷裂處呈現絲棉狀,因而得名。棉紙的品種因地而異,常見的有河南棉紙、貴州棉紙、上海棉紙、遷安棉紙、蠶繭紙、藏經紙、高麗紙、冊子紙、美濃紙、開化紙、太史連紙等20餘種。
五、竹紙
竹紙是用石灰處理的嫩竹為原料製作而成,因顏色略呈黃色,又稱「黃紙」,主要有:毛邊紙、毛太紙、川連紙、元書紙、梗棒紙、連史紙等十餘種。
六、其它紙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紙以外常見的還有牛皮紙、磁青紙、虎皮宣、蠟箋紙、發箋紙、金紙等。
圖2-1 出土古麻紙
圖2-2 宣紙
圖2-3 棉紙
圖2-4 竹漿紙
圖2-5 老墨
圖2-6 收藏墨
第三節 書寫材料
在紙上書寫、印刷、繪畫所用的材料為墨、顏料、墨水、圓珠筆油、鉛筆及膠料等,茲分別略述如下:
一、墨和墨汁
墨在我國已有4700年左右的歷史,相傳西周刑夷始制墨,秦以前多用天然石墨,秦以後出現人工造墨。漢墨重點產地在陜西漢陽,古稱「隃縻」。到了唐代,塊墨不僅聞名於中國,而且當時的徽墨已經聞名於世界。歷代制墨名家輩出,如魏之韋誕、南唐之李廷珪、北宋潘谷、明代程君房、方於魯、清代曹素功、胡開文等,尤其制墨名家李廷珪的墨,頗為時人喜用珍藏,更有「黃金易得、李墨難求」的美名。
(一)制墨的主要原料為炭墨煙、動物膠、防腐添加劑。
1.炭墨煙:
為有機之碳氫化合物於不完全燃燒下,集煙而成,由於燃燒的原料不同,可概分為松煙、油煙、漆煙和工業炭黑等四種。松煙乃以松枝燃燒而成,取煙方式原采「立窯」,後改采「卧窯」,以清煙為上,一般松煙墨之墨色深重,較缺乏光澤。油煙制墨始於南唐,至宋才流行於世,古人曾采菜油、豆油、豬油、皂青油、麻油、桐油煙造墨,其中以桐油煉煙為墨,寫成的墨色黑潤而光亮,經久不褪。漆煙則於宋代有以古松蘸漆渣煉煙者,明代程君房的漆煙墨質地最佳,是燃燒桐油和一定數量的漆而成的,其字跡特別有光澤,頗得人們喜用。工業炭黑為礦物油或工業煙經燃燒提煉而成,品質較差。
2.動物膠:
動物膠為一種蛋白質,由骨膠原經水解而成,種類以骨膠、皮膠為多,大底加工方式為經取料、水洗、石灰浸、去除非膠蛋白質、酸洗、水煮、過濾而成。歷代曾用鹿角膠、魚鰾膠、牛皮膠等,其作用使炭墨的微粒粘固在一起,便於製成塊狀,使書寫的字跡牢固。
3.防腐添加劑:
其作用為防止動物膠生霉、改善氣味、色澤或黏度,歷代名家所用防腐添加劑亦多有差異,種類統計近千餘種,常用於防腐及改善氣味的有龍腦、麝香、丁香、檀香、甘松、藿香、零陵香等,改善色澤以增光助色的有硃砂、雌黃、珍珠粉、金箔、銀箔、硫酸銅、銀朱、秦皮、地榆、紫草、茜草、黃蘆、黑豆、五倍子、胡桃、牡丹皮、薰草豆、石榴皮等,改善黏度使墨堅而不裂則有於不同製成分別添加梣皮、蛋白、生漆、紫礦、木賊草、當歸、皂角水、巴豆汁等,甚或有另添加各式葯物如熊膽、犀角粉、藤黃、丹參、黃蓮、烏頭、大梅片之類。
(二)傳統制墨程序
可依序細分為1.浸油2.煙碗3.燒煙4.篩煙5.和膠6.用葯7.搜煙8.蒸劑9.杵搗10.秤劑11.鎚鍊12.丸扞13.樣制14.入灰15.出灰16.印脫17.修墨18.陰乾19.描字著彩20.包裝等。煙以細而輕者為佳,而且愈陳愈好,且需經漂洗及篩選。和膠及杵搗則為制墨的重要工序,膠的比例往往視工法、添加物及環境氣候的不同有所差異,膠以勿過重或過輕為宜,膠多則利於成型及發彩,膠過重又會滯筆,古有所謂「輕膠十萬杵」的說法,用膠偏輕時,杵搗的工夫則更為繁復。
(三)墨汁的主要原料
墨汁的主要原料為炭煙、膠料、添加劑和溶液等,一般經由機械的加工而成。炭煙的種類繁多,包括各種礦植物及動物原料經燃燒或熱分解而成。膠則除動物膠外,多采植物膠(阿拉伯膠)或各種合成膠如壓克力膠、聚醇樹脂等。添加劑則有各式穩定劑、滲透劑、濕潤劑、防腐劑、芳香劑等等。
比較之下墨汁的使用便利性較墨錠為佳,但因大量使用各式各樣合成材料,以防止其變質沉澱及腐敗,其是否會對人類及紙質文物造成不利的影響,將是有待進一步加以評估及探討的問題。反觀中國墨錠的特質在於色黑有光澤,墨質穩定,且墨色耐久不變,在遺存的千年古文書及繪畫中仍可見神采如新,遠非其他文明古國如埃及、希臘、羅馬的墨所可比擬。中國墨的品質特殊,曾為其他國家爭相仿製而不可得,十七世紀時法國傳教士拉康特(Louis Le Comte)曾說:「中國墨品質極佳,法人一再仿造而不得。」杜哈德( Halde)於西元1735 年亦稱歐洲人企圖仿製中國墨而未能成功。 故中國的墨為歷代重要的發明,不但用來書寫作畫、印刷拓碑、飾染宮殿、婦女畫眉,又可作治血症與目疾的葯物,它的主要特點是不變色、不褪色,不論六朝唐人寫經,或五代初印本,經過千年或是一千五六百年,還是漆黑發光。其主要因素為碳的化學性質在常溫下很穩定,加以傳統合膠加工的程序已累積出許多方法,所以經書寫而成的字跡,能耐熱、耐水、耐光、不易褪色,適於長期保存。
二、墨水
墨水是隨著書寫工具的改正,如鋼筆的使用而出現,從其原料的化學性能,可分為藍黑墨水和顏色墨水。
(一)藍黑墨水
又稱鞣酸鐵墨水,是由變黑持久不褪成份、色素成份、穩定劑、抗蝕劑、潤濕劑和防腐劑等組成。
1.變黑持久不褪成份:
主要是 鞣酸(C4H10O9)、沒食子酸(C7H6O5?H2O)和硫酸亞鐵(FeSO4)等成分彼此化合,生成鞣酸亞鐵和沒食子酸亞鐵,氧化後都變成不溶性的高價鐵,即鞣酸鐵和沒食子酸鐵,前者增強耐水性,後者增強變黑性,這樣使墨水耐水、變黑,色持久不褪。
2.色素成份:
目前常用的是酸性墨水藍和直接湖藍染料,黑水藍是墨水的主色,水溶液遇酸不變質,但遇鹼則變為棕色。直接湖藍在墨水中起助色作用,由於其中含雜質較多,不宜多用,在潮濕環境易長霉。
3.穩定劑:
在墨水中加穩定劑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墨水的沉澱,以免書寫時發生斷水現象。常用的穩定劑有 硫酸(HSO4)、草酸(COOH)2、甲醛(HCHO)溶液。這些穩定劑都具有一定酸性,給紙張酸化埋下了潛在的危害,不宜多用。
4.抗蝕劑:
因墨水中加入的穩定劑具有較強酸性,為防止腐蝕,常加抗蝕劑,使它和鐵質結成薄膜,降低硫酸的腐蝕作用 90%。使墨水中的含鐵量不會因腐蝕筆尖而增加,從而增加了墨水的穩定性。
5.潤濕劑:
為防止墨水中的水份蒸發,造成書寫不便,在墨水中加入不易揮發,且有吸水性的 丙三醇〔C3H5(OH)3〕,使筆尖保持濕潤,以利書寫。
6.防腐劑:
墨水原料中所含有機物等物質,在潮濕環境下容易腐爛、長霉,為防止腐爛常加苯酚或五氯酚鈉等葯劑為防腐劑。
(二)純藍墨水和紅墨水
純藍墨水和紅墨水是屬於有機染料墨水,雖色澤鮮艷,但字跡的堅牢性不如藍黑墨水,其字跡容易褪色。而紅色墨水遇水很快就褪掉滲化,應特別加以注意。
三、顏料染料
中國繪畫常用的國畫顏料,可分為天然礦物顏料的石青、石綠、褚石、硃砂、明礬等,植物顏料有花青、藤黃,動物性顏料有胭脂、洋紅、辱粉,金屬性顏料有泥金、泥銀、鉛粉、鋅鈦白等多種。
四、膠礬
國畫顏料的調制、礬絹、礬紙作畫、全色都需要用礬、膠,膠分動物膠與植物膠,動物膠有牛皮膠、鹿膠、驢皮膠、骨膠、黃魚膠等,植物膠有樹膠、白芨膠、石花菜膠等,以牛皮膠、骨膠較為常用。
礬, 又稱「明礬」或「白礬」,用礬礦石燒成。繪畫裝裱為了保護紙絹、增強抗水力、減少伸縮性,調成膠礬水刷在紙絹上。鑲料染色顏色水當中加適量膠礬水,促使色度均勻。膠礬水的調制,通常是一克膠加60ml的30℃熱水,把膠浸一天後如未化,則用文火隔水燉,溶化成膠水,每一克礬於冬季加10℃溫水浸化成礬水,用二克膠一克礬的比例,俟膠水、礬水冷卻後,將兩者混合,用木棒不斷調勻,即成為比例適當的膠礬水。
膠礬水雖能增強紙絹的抗水力,但明礬在潮濕環境中吸收水份,促使明礬分解產生硫酸,會加速紙張的酸化,是值得注意和重視的。
第三章 紙質文物損壞原因及機理
第一節 內在原因
一、造紙原料
造紙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纖維,植物纖維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三大成分。另外還含有少量單寧、果膠、樹脂、脂肪、蠟、色素及灰分等次要成分。
(一)纖維素
纖維素是α纖維素的簡稱,是碳(C)、氫(H)、氧(0)的化合物,它是由許多個D-葡萄糖基聯結而成。葡萄糖基之間,相互以 β-葡萄糖 鍵聯接而成長鏈狀的纖維素大分子。其分子式為(C6H10O5)n,式中n為葡萄糖基數目,稱為聚合度。 n的數值為幾百至幾千甚至一萬以上。聚合度的大小,跟纖維的強度有直接影響,聚合度越大,分子量越大,即分子鏈越長,纖維的機械性能越強。纖維素呈白色,比重為1.5~5.6,具有光學雙折現象。由於纖維素分子含有羥基,所以在空氣中能吸收水分。但不溶於水,這是由於分子排列的規則性和大量氫鍵存在緣故。纖維素在酸的介質中能水解成葡萄糖,硝酸可以使纖維素水解和氧化,使它生成硝酸纖維素。
纖維素在常溫下是很穩定的,隨著溫度的升高,其抗張強度也相應的降低。在高溫、光照和氧存在時,會發生氧化反應,使纖維素生成氧化纖維素。
纖維素端點的葡萄糖為半縮醛形式,它與氧化劑反應使纖維素發生如下反應:
O O
∕
纖維素----C 十3HclO3 → 纖維素-C +2ClO2
? ?
H OH
纖維素還能發生酯化和醚化反應,使纖維素生成甲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等。
纖維素的化學性質與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相比還是比較穩定的,紙張中所含纖維素的成分越高,分子量越大,紙張中的強度和耐久性就越好。我國古代的手工紙,由於纖維素純,纖維長,所以保存的時間就長。
(二)半纖維素
半纖維素是由植物細胞組成,在水解時能分離出木糖和半乳糖。它屬於多聚糖分子的混合物。包括多聚戊糖、多聚乙糖、多聚葡萄糖,以及β和α纖維素。其分子含有200~500個半纖維素糖基,在纖維素和木質素之間起聯結作用。它與纖維素的區別在於,纖維素為線性高聚物,而半纖維素含有短側鏈的多聚糖。纖維素為單一多聚糖,半纖維素由兩種以上糖基來組成它們同屬多聚糖,在外界條件光、熱、酸、鹼的作用下,皆可脂化、醚化、氧化、降解和水解。
紙張中含有適量的半纖維素,不僅能縮短打漿時間,而且能增加紙的強度。如半纖維素含量太多反而影響紙張的壽命。
(三)木質素
木質素是植物纖維中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芳香族的特性,是一種含有碳、氫、氧的化合物。根據化學分析木質素中含有以下官能團,甲氧基(-OCH3),羥基(0H),羰基(O =C ),醛基(-CHO),醚鍵(-0-)等。
木質素呈白色或近白色,不溶於溶劑,質地脆弱,在高溫下能溶解,其溶液呈乳白色或深褐色。 由於木質素中含有各種官能團,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如發生磺化反應,使木質素變成可溶性木質素磺酸鹽,氧化作用變成可溶性氯化木質素。木質素最容易氧化,尤其在光照、高溫和鹼存在下,氧化更為迅速。現代紙張中含有較多的木質素,所以新聞紙極易變黃發脆,不易長期保存。
由此可見,由於造紙原料中含有植物纖維,尤其含有木質素和果膠、脂肪、色素等成份,給紙張的危害埋下了潛在的因子。
二、 造紙工藝過程與紙張耐久性的關系
紙張的耐久性,不僅與造紙原料有關,而且與生產工藝也有很大的關系。紙的生產方法有手工造紙法、機器造紙法兩種。
(一)手工造紙法
我國是發明紙張最早國家。在十九世紀以前生產的紙,通稱手工紙。手工紙又分竹紙和皮紙。歷代許多珍貴的古籍、文獻、書畫都是採用皮紙做成的。這些紙張保存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仍然很好,是什麼原因呢?這與手工紙的生產過程有著密切的關系。造紙術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不斷得以發展、改正、提高。
潘吉星先生經過實地調查研究、分析,在紙坊工人師傅的大力支持下,採取模擬實驗,從漢紙製造最原始的八步流程:
浸濕→切碎→洗滌→舂搗→打槽→抄紙→曬紙→揭紙。
過渡到現今陜西鳳翔造紙的十六步復雜過程:
浸濕麻料→切碎→碾料→洗滌→化灰水→灰碾→灰沃→蒸煮→洗滌→細碾→洗滌→打槽→剪紙→壓榨→曬紙→揭紙。
但歸納起來,手工紙生產過程大致可分蒸煮、漂白、打漿、抄
紙四個階段進行討論。
1.蒸煮: 造紙原料經機械預處理(浸濕、切碎、洗滌),在制漿過程中,用石灰乳〔Ca(OH)2〕,草木灰水作蒸煮劑浸透,目的在於脫去原料中的色素,除去污質、蠟質、松解原料中殘留的膠質及其它填充物,使製成的紙張不殘留有害的化學物質,而含有鈣(Ca2+)、鎂(Mg2+)等物質,使紙呈中性或偏鹼性,阻止游離酸的形成,防止紙張進一步的變質,使紙延年起了很好的作用。
2.漂白: 古代造紙的漂白工藝採用「日光漂白」,其方法據清人莫興三《造紙說》: 「曝已復漬,漬已復曝,如是者三,則黃者轉為白矣。其漬也必以桐子灰,黃荊木灰,非是則不白」。紙漿先經過陽光照射,利用空氣中的臭氧產生氧化作用,使值物纖維中所含的天然色素或著色物質變成其他基因,然後利用桐子灰、黃荊木灰和草木灰的水溶液,溶出被氧化的物質,起到漂白作用。經過這種漂白處理的紙漿所造的紙,久不變色,不易老化變脆。
3.打漿: 胡韞玉在《紙說》中寫道:「鑄之於臼,千錘萬杵搗愈多,而質愈融,楮骨竹筋盡為液流」。 說明打漿要充分,只有通過充分的錘搗才能造出纖維交織均勻的紙來。
4.抄紙: 植物纖維經上述處理製成紙漿,為使纖維在水中離散浮游,除了充份攪拌,通常加一些如黃蜀葵、楊桃藤、野葡萄、梧桐等懸浮劑,以便使纖維分布均勻,增加強度。
從上述簡單過程可以看出: 手工法造紙加工緩慢,生產過程細致,殘留在紙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很少,纖維不易受到損害,因此紙就堅固、耐磨。目前我們見到的晉、宋代的書畫和古書籍,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有的紙張仍然是潔白如玉,完整無恙,這些紙都是用傳統手工方法生產出來的。
(二)機器造紙法
機器造紙大致經過以下幾個過程,首先准備原料,然後再製成紙漿。由於製造紙漿時所用的方法不同,又有機械與化學法之分。
1.機械法:就是用機械的方法來離解纖維製成機械木漿。這種木漿,木質素無法除去,且其纖維短而粗,又含有較多非纖維素,所以製成的紙張疏鬆容易破脆 ,在日光及空氣中容易氧化變黃,這是耐久性差的其中一個因素。
2.化學法,就是用適當的化學葯劑,在蒸煮原料過程中,除去木質素及其它非纖維素,使纖維離解而成一種紙漿。根據所用的化學葯品的不同,化學法可分為亞硫酸鹽法、鹼法和氯化法等。
(1)亞硫酸鹽法:是用亞硫酸氫鈣[Ca(HS04)2〕和亞硫酸(HS03)2的混合液,用這種混合液蒸煮纖維,製成亞硫酸鹽化學紙漿,此種紙漿中含有一定量的半纖維素和蒸煮液以及產生木質素磺酸的酸性殘留在紙漿中,因此,紙張的耐久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2)鹼法: 是用苛性鈉(NaOH)作為蒸煮液與原料一起在高溫下蒸煮的方法。由於鹼性太大,對纖維損害較大,使紙強度降低,加上成本高,現已很少應用。
(3)氯化法: 是將原料同氫氧化鈉一起蒸煮,經氯化、鹼液後處理,除去木質素, 再經過漂白,在這過程中有時用鹼,有時用漂白粉,有時用氯來處理,會使纖維素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從紙漿製造方法可以看出:紙漿的質量與紙張的耐久性有著直接的關系。
(三)造紙過程與紙張的耐久性
從造紙過程來看,紙張的耐久性與打漿、上膠、加填料亦有關系。
1. 打漿的目的:
打漿是決定紙張性能和質量的重要工序之一,打漿的目的,使纖維橫向切斷變短,縱向分裂變細。同時使纖維「水化」膨脹呈膠性,以及使纖維兩端帚化發毛,增加纖維交結能力,提高紙張的堅牢度。
2. 紙張上膠的目的:
是為了降低它的吸濕性。目前
參考資料:兩岸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