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朔州的傳統文化
壘旺火
壘旺火是朔州的傳統春節習俗。在民間,點旺火有紅紅火火、旺氣沖天的寓意。
山西朔州盛產煤炭,煤炭在朔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朔州考古證實:在古代煤炭就已滲透到選先民們的風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朔州地區的一種風俗習慣。朔州地區每逢春節除夕和元宵節,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老鄉們叫它旺火,以圖吉利,祝賀新年興旺之意。裡面放柴,外面披彩花,貼上大紅字條,上寫「旺氣沖天」等字。
騾馱轎
「騾馱轎」的花轎裝飾其圖案皆具有喜慶吉祥和成雙成對的意思,如雙鳳凰、雙蝴蝶、雙蝙蝠上下盤旋,兩兩相對組成,含有夫妻之間和和美美、相親相愛之意;也有雙魚和雙兔等,俗稱「滑魚急兔」。
秧歌戲
朔州秧歌戲是融舞蹈、戲曲、武術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形式,早期在廣場、街頭表演。其中以舞蹈為主的秧歌戲稱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節慶和祝壽等民俗事象中表演;以演戲為主的秧歌戲稱為「大秧歌」,劇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間故事為主。
走西口
2009年央視開播了《走西口》,反映了山西商人的艱苦樸素。從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線圖看,從山西中部和北部出發,一條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一條向東,過大同,經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
民間所說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殺虎口。走出這個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攬經商天下的歸化與綏遠(統稱歸綏)、庫倫和多倫、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區。「殺虎口」還是通往蒙古恰克圖和俄羅斯等地經商的重要商道。「殺虎口」的興衰史也反映了晉商發展興衰的歷史。
Ⅱ 朔州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一,扭秧歌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在民間,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
二,耍孩兒
又稱咳咳腔,是山西雁北地區觀眾所喜愛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個戲曲聲腔劇種,它源於桑乾河中游,曾活躍於大同、朔州及晉西北神池、五寨,內蒙的呼和浩特、包頭等地,深受觀眾喜愛。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已有耍孩兒的班社活動,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耍孩兒是祖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被專家譽為「戲劇史上的活化石」。
三,剪花兒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
四,踩高蹺
踩高蹺,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群眾喜愛。
五,踢鼓拉花
民末流傳於本地,表演生動、活潑、藝術性強。該舞蹈為分小場、大場。一般小場有一股一花、一股兩花、一股四花及二股二花;大場最多有八對股子,每對股子後隨兩花,表演分跑圈子、擺陣。
角色分「踢鼓」、「拉花」。男角色踩著鼓點以腿功「踢」為主,稱「踢鼓」;女角兒一手持扇,一手執彩巾,隨「踢鼓」以撥陷舞步圍轉成蹲轉,稱「拉花」。
Ⅲ 朔州民間文化歷史資料不要位置
朔州(朔城區)繞口令
▲紅葫蘆燴黃蕃瓜。
▲炕上放個攉飯二號盔。
▲鬼靠碑,跌倒碑,砸斷了鬼的腿。碑叫鬼賠碑,鬼叫碑賠腿。
▲紅鳳凰,花鳳凰,紅花鳳凰粉鳳凰。
▲拿起簸箕簸谷板(秕子),有谷板,簸谷板,沒谷板,也簸谷板。
▲瓶碰盆,盆碰瓶,瓶盆碰得嘭乒嘭。
▲門里放著個斗,門外卧著條狗。狗進家碰翻了斗。斗扣狗,狗套斗,狗帶斗滾到了大門口。
▲蘇粗腿,孫腿粗,蘇粗腿和孫腿粗比腿粗。不知孫腿粗比蘇粗腿的腿粗,還是蘇粗腿比孫腿粗的腿粗。
朔州方言歇後語
▲寇五子背鼓——空的。(寇五子:舊時一破落子弟,以好吃懶做出名)
▲土穆川的狼——善眉善眼吃人哩。
▲曹家堡的狗——村裡也誤了,城裡也誤了。
▲大青山望見玉泉井的水——遠水解不了近渴。
▲王不留榨油——不是好籽。
▲亂圪庄送親——就這一遭。
▲元子河唱戲——照安庄。
▲計庄的龍王——死坐死吃。
▲進城繞盤道梁——舍近求遠。
▲王閣爺送女兒——就這一遭。
▲里林庄的牛——繞昏了。
▲陳庄放大炮——人齊了。
▲照什八庄秧歌——趕著上。
▲賈家窯過年——要明也明了,要不明也不明了。
▲民國秤砣——摻銅貨。
▲王冒窯鋤田——沒飯。
▲桑乾河下豆面——湯寬。
▲臘八的片子————就周(粥)哇!
▲和尚的尿盔--沒比味
朔州民歌
敕勒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註:原是北齊鮮卑族民歌,後斛律金傳唱至朔州。
雁門關外野人家
雁門關外野人家,
不養桑蠶不種麻。
百里竟無梨果樹,
三月難覓桃杏花。
六月雨過山頭雪,
狂風遍地起黃沙。
說與江南人不信,
早穿皮襖午穿紗。
註:原為明代大同總督王越作,後傳為民歌。
十二月小唱
正月里來正月正,
正月十五掛紅燈。
二月里來刮春風,
漫天黃土出不了門。
三月里來過清明,
家家戶戶去上墳。
四月里來四月八,
皮襖棉褲不敢脫。
五月里來五端陽,
家家都把粽子嘗。
六月里來六月六,
西葫蘆豆莢燴羊肉。
七月里來七月七,
牛郎織女配成雙。
八月里來中秋節,
吃過月餅吃西瓜。
九月里來九月九,
油糕燴粉就燒酒。
十月里來天冷了,
棉襖外面套皮襖。
十一月里來數九天,
出門凍得打顫顫。
十二月里來過臘八,
請回女婿喝雜各。
慈禧逃西京
滿清政府太無能,
屈辱英國來求榮。
八國聯軍進北京,
嚇得慈禧喪了魂。
為了保命逃西京,
文武大臣隨後跟。
夜出南口居庸關,
黎明到了大同城。
大同府官著了急,
忙備美餐來歡迎。
慈禧心慌怕追兵,
吃過飯後又起身。
過了懷仁到安榮,
夜經廣武紮下營。
睡了一晚出雁門,
直奔太原逃西京。
兒皇帝
後唐石晉瑭,
想把皇帝當。
割讓十六州,
向遼稱父皇。
自稱兒皇帝,
可恥又荒唐。
下關南(信天游)
一道道溝來一道道山,
趕上騾子下關南。
頭一回來下銅川,
馱上豌豆把黃梨換。
二一回來下代州,
賣了莜麵,把辣椒販。
三一回來下崞縣,
賺回錢來過大年。
抬轎
抬起轎來唿閃閃,
轎桿壓腫咱的肩。
坐轎的舒坦閉著眼,
抬轎的小跑氣直喘。
世界真是不公平,
留下個窮漢抬富人。
坐轎的越坐越是富,
抬轎的越抬越是窮。
朔州方言謎語
▲一頭小,一頭大,兩個眼眼都朝下。 (鼻子)
▲東一片,西一片,兩片圪蹙不見面。 (耳朵)
▲岸上來了一群鵝,撲溜撲溜跳下河。 (餃子)
▲紅口袋,綠口袋,有人怕,有人愛。 (辣椒)
▲兄弟倆打架哩,拉開了還罵哩。 (銅鑔)
▲裡面銀裹金,外面銅裹銀,里里外外沒縫縫。 (雞蛋)
▲半個頭,沒有腦,咋吃也吃不飽。 (勺子)
▲東廟,西廟,兩個小鬼上吊。 (耳墜)
▲三塊磚,蓋個廟,裡面住著個白老道。 (蕎麥)
▲千條線,萬條線,掉到水裡看不見。 (下雨)
▲姐妹二人一般高,圪擰圪擰走不了。 (雙扇門)
▲一苗樹,長不高,上頭掛著許多小刀刀。 (豆角)
▲脖子圪彎一條腿,脫掉帽子張開嘴。 (豆芽)
▲四方院,晾白面,狗不舔,雞不吃。 (雪)
▲上頭少,下頭多,上頭下頭一樣多。 (算盤)
▲四面四堵牆,中間一道梁,寧圈豬子不圈羊。 (算盤)
▲有時長,有時短。你走它也走,你站它也站,就怕日頭落西山。 (影子)
▲圪溜脖子片片嘴,光吃青草不喝水 (鋤)
參考資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268ec90100bsun.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268ec90100bsu8.html
Ⅳ 朔州的歷史沿革
從朔州市峙峪、邊耀、鵝毛口古遺址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28000年),就有人類在此生息。
春秋(前770-前476)以前,這里為少數民族北狄所居。戰國時,歸入趙國的版圖。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邊帥蒙恬在此築城名馬邑,置馬邑縣,歸雁門郡管轄。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時,置馬邑縣(今朔城區)、中陵縣(今平魯區)、劇陽(今應縣)、陰館(今朔城區東南)、汪陶(今山陰縣)、埒縣(朔城區南)、樓煩(今朔城區西南)、善無(今右玉縣),仍歸雁門郡管轄。東漢(公元25年-220年)時,雁門郡移治陰館縣。東漢末大亂,人民逃亡,大部分縣撤廢。
西晉(公元266年—316年)時,將峪嶺(今雁門關)以北各縣民撤往嶺南,地歸代王拓跋猗盧。北魏(386~557)時屬畿內地,置桑乾郡(今山陰東)、繁峙郡(今應縣東)、馬邑郡。北齊天保六年(555),將朔州治從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遷到馬邑西南。北齊天保八年(557)改馬邑縣為招遠縣,為朔州治,此為朔州名之始。
北周(557年—581年)升朔州為總管府。
隋朝(581年-618年)廢總管府,改為馬邑郡,轄鄯陽(原朔縣)、開陽(朔城區南部)、神武(山陰、應縣境)。
唐武德四年(621),改馬邑為朔州。唐天寶元年(742),又改朔州為馬邑郡。唐初,在馬邑郡置大同軍節度。會昌三年(843),改為大同都團練使,領雲(今大同)、蔚(今河北蔚縣)、朔(今馬邑)三州。咸通九年(868),重置大同節度使,移治雲州(今大同市)。五代時,在唐明宗出生地金城置應州,又分朔州置寰州(今朔城區西影市寺林東)。後晉天福元年(936),朔州、寰州、應州割讓給契丹。
遼(916~1125年)時,朔州為順義軍節度,應州為彰國軍節度,統屬西京道。金仍之。元隸山西道大同路。
明(1368年~1644年)時,朔州隸大同府,轄馬邑縣,應州轄山陰縣。清(1644年—1912年)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置朔平府(治右玉),轄右玉縣、左雲縣、平魯縣、寧遠廳和朔州及馬邑縣。懷仁、應州與山陰同隸大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五月改州為縣,同隸雁門道,後雁門道撤,直隸山西省。抗日戰爭時,以同蒲路為界,路西歸晉綏邊區,路東歸晉察冀邊區。
1946年朔縣解放,歸察哈爾省,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2年,察哈爾省撤消,重歸山西省,屬雁北專區。1958年改屬晉北專區。1961年重新歸雁北專區。1989年1月,國務院批准由原雁北地區劃出朔縣、平魯縣、山陰縣、設立朔州市,1989年1月5日正式設市。
1993年7月原雁北地區撤消,其所轄的應縣、右玉縣和懷仁縣劃歸朔州市。
Ⅳ 有關朔州市歷史的小論文
從朔州市峙峪、邊耀、鵝毛口古遺址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28000年),就有人類在此生息。
春秋(前770-前476)以前,這里為少數民族北狄所居。戰國時,歸入趙國的版圖。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邊帥蒙恬在此築城名馬邑,置馬邑縣,歸雁門郡管轄。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時,置馬邑縣(今朔城區)、中陵縣(今平魯區)、劇陽(今應縣)、陰館(今朔城區東南)、汪陶(今山陰縣)、埒縣(朔城區南)、樓煩(今朔城區西南)、善無(今右玉縣),仍歸雁門郡管轄。東漢(公元25年-220年)時,雁門郡移治陰館縣。東漢末大亂,人民逃亡,大部分縣撤廢。
西晉(公元266年—316年)時,將峪嶺(今雁門關)以北各縣民撤往嶺南,地歸代王拓跋猗盧。北魏(386~557)時屬畿內地,置桑乾郡(今山陰東)、繁峙郡(今應縣東)、馬邑郡。北齊天保六年(555),將朔州治從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遷到馬邑西南。北齊天保八年(557)改馬邑縣為招遠縣,為朔州治,此為朔州名之始。
北周(557年—581年)升朔州為總管府。
隋朝(581年-618年)廢總管府,改為馬邑郡,轄鄯陽(原朔縣)、開陽(朔城區南部)、神武(山陰、應縣境)。
唐武德四年(621),改馬邑為朔州。唐天寶元年(742),又改朔州為馬邑郡。唐初,在馬邑郡置大同軍節度。會昌三年(843),改為大同都團練使,領雲(今大同)、蔚(今河北蔚縣)、朔(今馬邑)三州。咸通九年(868),重置大同節度使,移治雲州(今大同市)。五代時,在唐明宗出生地金城置應州,又分朔州置寰州(今朔城區西影市寺林東)。後晉天福元年(936),朔州、寰州、應州割讓給契丹。
遼(916~1125年)時,朔州為順義軍節度,應州為彰國軍節度,統屬西京道。金仍之。元隸山西道大同路。
明(1368年~1644年)時,朔州隸大同府,轄馬邑縣,應州轄山陰縣。清(1644年—1912年)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置朔平府(治右玉),轄右玉縣、左雲縣、平魯縣、寧遠廳和朔州及馬邑縣。懷仁、應州與山陰同隸大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五月改州為縣,同隸雁門道,後雁門道撤,直隸山西省。抗日戰爭時,以同蒲路為界,路西歸晉綏邊區,路東歸晉察冀邊區。
1946年朔縣解放,歸察哈爾省,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2年,察哈爾省撤消,重歸山西省,屬雁北專區。1958年改屬晉北專區。1961年重新歸雁北專區。1989年1月,國務院批准由原雁北地區劃出朔縣、平魯縣、山陰縣、設立朔州市,1989年1月5日正式設市。
1993年7月原雁北地區撤消,其所轄的應縣、右玉縣和懷仁縣劃歸朔州市。
Ⅵ 朔州的歷史
石器時代 從朔州市峙峪、邊耀、鵝毛口古遺址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28000年) 秦朝時的朔州(當時名曰雁門郡)
,就有人類在此生息。 春秋戰國 春秋以前,這里為少數民族北狄所居。戰國時,歸入趙國的版圖。 秦漢時期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邊帥蒙恬在此築城名馬邑,置馬邑縣,歸雁門郡管轄。朔州西漢時,置馬邑縣(今朔城區)、中陵縣(今平魯區)、劇陽(今應縣)、陰館(今朔城區東南)、汪陶(今山陰縣)、埒縣(朔城區南)、樓煩(今朔城區西南)、善無(今右玉縣),仍歸雁門郡管轄。東漢時,雁門郡移治陰館縣。東漢末大亂,人民逃亡,大部分縣撤廢。 魏晉南北朝 西晉時,將峪嶺(今雁門關)以北各縣民撤往嶺南,地歸代王拓跋猗盧。北魏時屬畿內地,置桑乾郡(今山陰東)、繁峙郡(今應縣東)、馬邑郡。 隋朝時的朔州(當時名曰馬邑郡)
北齊天保六年(555),將朔州治從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遷到馬邑西南。北齊天保八年(557)改馬邑縣為招遠縣,為朔州治,此為朔州名之始。北周升朔州為總管府。 隋唐五代 隋廢總管府,改為馬邑郡,轄鄯陽(原朔縣)、開陽(朔城區南部)、神武(山陰、應縣境)。唐武德四年(621),改馬邑為朔州。唐天寶元年(742),又改朔州為馬邑郡。唐初,在馬邑郡置大同軍節度。會昌三年(843),改為大同都團練使,領雲(今大同)、蔚(今河北蔚縣)、朔(今馬邑)三州。咸通九年(868),重置大同節度使,移治雲州(今大同市)。五代時,在唐明宗出生地金城置應州,又分朔州置寰州(今朔城區西影市寺林東)。後晉天福元年(936),朔州、寰州、應州割讓給契丹。 宋遼金元 遼時,朔州為順義軍節度,應州為彰國軍節度,統屬西京道。 唐朝時的朔州
金仍之。元隸山西道大同路。 明清時期 明時,朔州隸大同府,轄馬邑縣,應州轄山陰縣。清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置朔平府(治右玉),轄右玉縣、左雲縣、平魯縣、寧遠廳和朔州及馬邑縣。懷仁、應州與山陰同隸大同府。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五月改州為縣,同隸雁門道,後雁門道撤,直隸山西省。抗日戰爭時,以同蒲路為界,路西歸晉綏邊區,路東歸晉察冀邊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6年朔縣解放,歸察哈爾省,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2年,察哈爾省撤消,重歸山西省,屬雁北專區。1958年改屬晉北專區。1961年重新歸雁北專區。1989年1月,國務院批准由原雁北地區劃出朔縣、平魯縣、山陰縣、設立朔州市,1989年1月5日正式設市。1993年7月原雁北地區撤消,其所轄的應縣、右玉縣和懷仁縣劃歸朔州市。現轄兩區四縣,共73個鄉鎮(含街道辦),1684個行政村。
Ⅶ 我的家鄉(朔州)
我們朔州是人間天堂,以前是全國最大最聞名的縣,叫朔縣。現在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內聞名,家喻戶曉容的城市叫朔州。
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漏天煤礦,挖出的普通石頭也有25000大卡熱量,我們還有世界上最大的電廠,我們人均擁有2.5座電廠涼水塔。
我們朔州人傑地靈,市民修養素質高,人均受文化教育程度達到博士後,我們普通市民人均收入250000元,我們還有世界文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拳頭支柱產業--純牛糞雜嘎。
我們努力爭取在2010年成為宇宙最大最先進最文明的城市。
又聽說聯合國總部都准備搬遷自朔城區了,朔州就是世界文化和世界經濟的中心了
朔州歡迎爾~~~~~~~~~
Ⅷ 山西省朔洲市歷史
朔州市歷史
石器時代
從朔州市峙峪、邊耀、鵝毛口古遺址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28000年),就有人類在此生息。
春秋戰國
春秋以前,這里為少數民族北狄所居。戰國時,歸入趙國的版圖。
秦漢時期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邊帥蒙恬在此築城名馬邑,置馬邑縣,歸雁門郡管轄。西漢時,置馬邑縣(今朔城區)、中陵縣(今平魯區)、劇陽(今應縣)、陰館(今朔城區東南)、汪陶(今山陰縣)、埒縣(朔城區南)、樓煩(今朔城區西南)、善無(今右玉縣),仍歸雁門郡管轄。東漢時,雁門郡移治陰館縣。東漢末大亂,人民逃亡,大部分縣撤廢。
魏晉南北朝
西晉時,將峪嶺(今雁門關)以北各縣民撤往嶺南,地歸代王拓拔猗盧。北魏時屬畿內地,置桑乾郡(今山陰東)、繁峙郡(今應縣東)、馬邑郡。北齊天保六年(555),將朔州治從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遷到馬邑西南。北齊天保八年(557)改馬邑縣為招遠縣,為朔州治,此為朔州名之始。北周升朔州為總管府。
隋唐五代
隋廢總管府,改為馬邑郡,轄鄯陽(原朔縣)、開陽(朔城區南部)、神武(山陰、應縣境)。唐武德四年(621),改馬邑為朔州。唐天寶元年(742),又改朔州為馬邑郡。唐初,在馬邑郡置大同軍節度。會昌三年(843),改為大同都團練使,領雲(今大同)、蔚(今河北蔚縣)、朔(今馬邑)三州。咸通九年(868),重置大同節度使,移治雲州(今大同市)。五代時,在唐明宗出生地金城置應州,又分朔州置寰州(今朔城區西影市寺林東)。後晉天福元年(936),朔州、寰州、應州割讓給契丹。
宋遼金元
遼時,朔州為順義軍節度,應州為彰國軍節度,統屬西京道。金仍之。元隸山西道大同路。
明清時期
明時,朔州隸大同府,轄馬邑縣,應州轄山陰縣。清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置朔平府(治右玉),轄右玉縣、左雲縣、平魯縣、寧遠廳和朔州及馬邑縣。懷仁、應州與山陰同隸大同府。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五月改州為縣,同隸雁門道,後雁門道撤,直隸山西省。抗日戰爭時,以同蒲路為界,路西歸晉綏邊區,路東歸晉察冀邊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6年朔縣解放,歸察哈爾省,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2年,察哈爾省撤消,重歸山西省,屬雁北專區。1958年改屬晉北專區。1961年重新歸雁北專區。1989年1月,國務院批准由原雁北地區劃出朔縣、平魯縣、山陰縣、設立朔州市,1989年1月5日正式設市。1993年7月原雁北地區撤消,其所轄的應縣、右玉縣和懷仁縣劃歸朔州市。現轄兩區四縣,共73個鄉鎮(含街道辦),1684個行政村。
Ⅸ 山西的歷史文化特色
山西大部地區使用晉語,晉南大部地區使用中原官話,廣靈縣使用冀魯官話。晉語是中國北方的唯一一個非官話方言。晉語別於官話的最大特點就是保留入聲。多數晉語有五個聲調。晉語的聲調有極復雜的連續變調現象。晉語古濁音今讀塞音、塞擦音的字平聲不送氣。晉語保留諸多古漢語特徵。
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一,被稱為「戲曲搖籃」。漢代時山西大地就出現了戲曲萌芽;北宋年間,山西各地活躍多種土戲——這些土戲是中國戲曲的雛形;元代時山西成了全國戲曲藝術的中心,全國所發現的元代戲台基本都在山西。
山西是歲時節日民俗最早出現的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長期奉行夏歷,而夏歷是歷史上夏王朝使用的歷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區是夏代的發祥地之一,北部地區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胡漢雜居,形成了地方特色節令民俗。
山西被稱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境內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佔全國的70%以上。古人類文化遺址、帝都古城、寶剎禪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畫、古塔古墓、佛道聖地、險堡關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跡等,從北到南,構成了山西古今兼備的人文景觀。
至2013年底,山西省存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忻州五台山為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大同雲岡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大同北嶽恆山為中國五嶽之一;懸空寺為國內僅存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寺廟;晉中平遙古城是現存三座古城之一;運城解州關帝廟是規模最大的武廟。
皇城相府、喬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常家莊園、申家大院、孟門古鎮、孔祥熙故居等為山西的民居代表。
Ⅹ 朔州古城的古城簡介
它雄踞雁門復關外內外長城之間,北連制內蒙,南控雁門、偏關、寧武三關,有通達忻、代、原平諸縣之道,古為邊陲之要塞,既可應援大同,又能拒防全晉,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匈奴、突厥、回紇、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統治者南犯取晉,多先圍守朔州,而後入雁門,直取晉陽。西漢韓信於馬邑叛漢降匈奴,大將周勃血洗馬邑城;漢朝誘滅匈奴的「馬邑之謀」;隋末劉武周於馬邑起事斬太守;唐武德年間唐軍與突厥的馬邑爭奪戰;宋楊業在寰朔二州與契丹的激戰取勝,在陳家谷的失利被俘;明代俺答族的不時襲掠朔州;清代的農民熊六起義等,均發生在朔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