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文明與現代科技相互融合的作文800字左右
人類文化發展歷史上的斷裂、沖突、融合都是常見的事。文化在發展分化中,由於特殊環境而形成獨特的文化。文化在發展交融中,因為交流融合,也在創造新的文化。人類文化也是處在變化發展、不斷運動中的。文化創新總是處在「特定時空」中的,因為「文化的過去」已經過去了,「文化的未來」還沒有來,人們總是在現實的今天創造著現實的文化,因此「文化融合」就非常重要了。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中國數千年延綿不絕的文化非常獨特。現在有些人一談中國傳統文化就只講儒學,其實不然。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包含許多流派,如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等。單是道家的影響,就不亞於儒家,宋明理學本身就是「儒道一體」的。所以現在一些人常用「儒學」或者「儒家」簡單地代替「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是很不合適的,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應該叫「國學」或者「漢學」比較恰當一些,這概念內容寬泛而包容性更大一些,「儒學」作為其中一個品牌是可以的,但不應該過分誇大。據有關媒體介紹,國內興起國學熱,國外也興辦了一些孔子學院。孔子學院主要是進行漢語教學,也傳播一些中國傳統文化,但願不要搞成獨尊儒術,不然的話就使中國文化內部結構混亂了。
中外文化沖突過程本身也是融和過程,是一個文化的比較研究過程和相互促進過程。我們應該看到,中國近現代歷史展示了更加波瀾壯闊、更加深刻的中外文化沖突與耦合的形式和場景,並提示了對中外文化作比較研究的重要性。文化的融合實質上是一個國家民族進步、發展、創造的過程,也是全世界各國文化進步、發展、創造的過程。
中外文化融合過程是同文化的歷史性與現實性的融合過程緊密相關的一個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統一的過程。所以,它不應該被理解為絕對的沖突對立過程,而應該是一個互動的、相輔相生的、共同促進和創新發展的過程,用中國古代哲學范疇用語來說,這就是一個「和」的過程>
② 如何正確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科技發展結合
落後的,不被歷史社會證明其繼續存在的價值的所謂傳統,應視為糟粕棄之。專也許曾經 ,這種傳統一度被解屬讀成一種文化,也許它曾經有過自己一段輝煌,但它走到今天終究被理性的棄之,於歷史的舞台中一一謝幕,這是中華文明在社會進程與民族復興之路上浩浩盪盪義無反顧之決心氣勢使然,亦是歷史的必然。
③ 歷史的文化感與科技未來感的結合的幾何A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人的夢想都值得被尊重。記得小的時候課堂上老師讓全班同學說出自己的夢想,大部分同學的夢想是做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救死扶傷的醫生,維護公平與正義律師等等。時光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轉眼十多年過去了,大部分人的夢想還是沒有實現,隨之生活對我們百般摧殘,慢慢的夢想也隨之改變,不再是那麼大的夢想了。真是應了那句話了,小時候人小心大,長大以後人長大了心卻變得越來越小了。我們好像也是不知不覺中慢慢的好像是選擇了自己比較容易實現的夢想,我沒有過高的夢想,想著有屬於自己的一份事業,互相喜歡的愛人,一個屬於自己的的不是很大的房子,一部自己喜歡的車子。說來慚愧,目前只有自己的車子這一小部分的夢想實現了,所以我很珍惜很愛護我的車子,畢竟自己選擇的自己最滿意的。它就是我的幾何A。
金屬頭玻璃升降按鍵,拉手槽也是蜂窩圖案造型。
④ 現代科技跟哪個古代文化作相融合才得到了今天的成就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5000多年的歷史征程,中華民族早已積攢起了無數的文化之源,傳承,藝術,創新,古人的智慧,今天的發展,我認為缺一不可。
⑤ 科技與文化需要怎樣的融合才符合人的全面健康發展
科技與文化需要怎樣的融合才符合人的全面健康發展。
⑥ 有沒有中國傳統文化與現在科技相結合的例子
1、抖音、朋抄友圈就是襲,以前嘮嗑才知道家長里短,現在刷刷朋友圈就可以了,而且也不叫家長里短,叫時尚文化。
2、大雁塔、各種佛教寺廟也是,現在新修的帶上各種科技燈光效果,彷彿寶光似的。
3、科技的發展和創新還是要從傳統文化中尋找養料的。
科學技術在今天看起來似乎無所不能,其實不是的,很多現實的問題是靠科學解決不了的,比如鄰里關系,為人處世的方法等等,但是中國古人在這方面的經驗非常之多,也因此,很多注重個人修養的人都會去傳統文化中尋找。
時代越發展,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就會越來越多,渴望解脫和尋求心安寧的人,只有到中國古聖先賢那裡才能找到答案。
(6)科技歷史文化融合擴展閱讀
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儒家、佛家、雜家、縱橫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陰陽家等文化意識形態。
具體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以及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
其中,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以及「三位一體」的合流思想對中國傳統影響最為直接而深刻。
⑦ 為什麼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融合是時代的必然趨勢
科學技術競爭是復當今國際競制爭的焦點。當前科技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科技研究成果越來越多,科技成果作用越來越大,科學研究理論越來越艱深,科學研究方向越來越紛繁。與此同時, 科技成果應用越來越難以控制, 因此, 科技發展趨勢與後果的預測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可見,科技成果不能單純作為衡量社會發展的指標。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作用大不相同。 科學文化的功能是認識客觀世界,了解客觀世界,按客觀規律辦事;人文文化回答的是精神世界的問題, 強調對人類的終極關懷。人文文化不回答是什麼,而是回答應該是什麼,應該為什麼,應該如何做。所以,科學與人文交融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⑧ 文化與科技融合到底有多難
進一步促進科技與文化在各個層面的深度融合,是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途徑。對於這二者的融合,充滿詩意的期待和預言是「兩粒種子,一片森林」。但實際上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卻並不順暢,有人擔心過分依賴高科技會迷失文化藝術的本體創造……文化與科技融合到底有多難?應該從哪些方面突破?本報近日走訪了中央歌劇院,探究科技怎樣讓舞台更繽紛。
1.提出需求 藝術想像力是靈魂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是當代文藝工作者獻給祖國母親60周年華誕的禮物。如何能讓這部舉國製作的演藝大品牌走入尋常百姓中?中央歌劇院決定讓《復興之路》「瘦身」巡演,將原來3000名演員壓縮為200人,卻沒有影響演出效果,原因何在?模擬模擬、高保真視頻等現代舞台美術技術,再現了宏大場景,也更易和觀眾互動……這樣的改編,得到《復興之路》主創人員的認可,還簽下了6000萬元的大單,一年巡演100場。
像《復興之路》一樣,近些年,每一次重大活動和演出,都是藝術家提出創作思路和藝術效果,推動中國舞美技術走向的一個個新的高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閉幕式既讓世界「驚艷」中國藝術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讓中國的舞美技術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分秒不差的大腳印煙花、巨幕卷軸、鳥巢碗沿的無縫對接……雖然已是三年多前的事,人們還記憶猶新……這就是科技與文化融合的魅力。
而中國實景演出的創始人梅帥元,一年一部實景作品,共創造了8個全新的旅遊文化項目,均從當地的文化中找到主題,提出創作思路,同時融合先進的科技表達方式,可以說每一台作品都是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產物,取得了藝術和市場的雙豐收。
在大型活動和演出中,這些舞美的「塔尖」,中國已有了很大的進步——只要是藝術家想像得到的,技術就能千方百計地去實現,讓藝術想像之魂在舞台綻放,有的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然而,在整個舞美領域上,我國基本還處於「刀耕火種」或「釘子工程」作業方式。中央歌劇院院長俞峰直言中國舞美的現狀:「舞美的作業方式和裝修隊差不多,無數的小包工隊在承攬著地方與國家的各項演出工程,處於無標准、無認證、無價格體系的混亂局面。」
據文化部文化信息中心的數據,中國2011年的演出市場,各類大小演出場次共計155萬場,上規模的演出上萬場,產值高達300億元以上。其中,舞美方面消耗的人力、物力、成本就占據了整個費用的50%以上。要表現「天安門」就要搭個天安門,要表現城牆就搭上一段城牆,工藝笨重,運輸拆裝耗工耗時,而且循環使用的周期短,不綠色也不環保。
傳統的布景製作成本高企、效果不佳,也嚴重製約了戲劇藝術的普及與推廣。專家認為,舞美的產業化、規模化勢在必行,應以新的發展方式推動舞台藝術的高質量、高效率的發展,讓更多的資源和資金用於藝術家的創作,打造更有想像力和藝術性的作品。
2.實現突破 技術集成是核心
歌劇演出中常使用的一個技術是追光,要把燈光打到演唱者身上,突出演員。原來追光時,燈光師站到最高處,危險性大,還要浪費時間去排練,當燈光師哆哆嗦嗦瞄不準時,極容易出錯。而引入成熟的GPS定位技術,在演員身上裝入感測器,演員走到哪裡光就自動跟在哪裡,不僅精準,還節省了不少時間和人力成本。
其實,許多技術已是成熟技術,核心是要將智能化、集成化的思路植入舞台,從而實現藝術家的想法。中央歌劇院在原創歌劇《辛亥風雲》的舞美環境中,就大量採用投影技術營造環境,可以瞬間讓舞台背景由一個小洋樓變為七十二烈士的黃花岡,大面積的投影產生出滿地黃花的悲壯效果,令人動容。
還有許多成熟技術已在別的行業廣泛使用,卻不能迅速進入舞台,是怎樣的力量阻礙了科技裝扮舞台?中國歌劇院文化產業中心主任杜錦分析,原來舞美的「小作坊」有其自身的市場和產業鏈,從設計、製作到導演都有「勢力范圍」和利益劃分,採用新的技術必然沖擊原來的利益分配格局。其次,隨著行業和專業的劃分,各專業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行業的鴻溝逐漸拉大,科技和藝術領域的專家「隔行如隔山」,對彼此的領域學習不夠、探索不足,必然加大融合的難度。
舞台是個集成的系統,集藝術創作、音樂、服裝、燈光、音響等多方面於一體。一出劇中有眾多的場景與氛圍轉換,為了不出差錯,這些系統和環節就要不斷磨合,需要時間合成連排,演出成本十分高昂。
中央歌劇院和北京理工大學合作成立了中央歌劇院數字化舞美工程聯合實驗室,試圖通過集成創新,借鑒其他領域的成熟技術,攻克與藝術融合的難關,探討演出舞美的變革。由他們開發的、被列為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數字化舞美科技應用研究》和國家級科技提升計劃項目《模塊化歌劇舞台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就是要研究解決舞台的智能化總控問題,讓燈光、舞美、大幕的各個部分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得到提升,省事、省時、少差錯,壓縮編排時間。
「引入數字化舞台技術後,未來的戲劇舞台將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數字化舞美工程聯合實驗室負責人預言說,人們將在舞台上看到藝術與科技的高度融合的表演體系,既可以高度逼真地虛擬演員的形象,又能使得表演的內容交互可參與,使觀眾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3.完美融合 復合性人才是關鍵
中央歌劇院院長俞峰身兼數職,是指揮家,也是劇院的管理者和經營者,可謂名副其實的「復合性人才」。俞峰很重視藝術和科技的結合,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他認為:「文化與科技的跨學科交流,會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形成新的素質,藝術工作者應與時俱進,善於學習,關注科技進步。」
前段時間,北京市的科技周上有一群特別的觀眾,他們是中央歌劇院的藝術家,他們每個館都認真地看,了解科技最新的發展,去尋找可以為藝術融合的技術和靈感。俞峰對這次科技周上看到的「海上平台」技術念念不忘,又儲備了一個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新介質,「這相當於一個人工島,以後有海面的表演時,可以用它當一個支點。」
「文化與科技融合關鍵要有人去做、去嘗試、去實踐、去把一個個想法變為現實。」俞峰深有感觸地說,融合需要有智慧和思路,去打破學科界限,找到新方案,這樣不斷學習、想像、發現、借鑒、貫通,就會像化學反應一樣,不斷碰撞出新創意、新項目,以前想到做不到,現在想到也能做到。為了更好地做好藝術服務、做強文化科技,中央歌劇院注重舞美藝術的科技能力的培養,專門請了數字軟體應用、智能控制等方面的高科技專家來講課,培養文化科技人才,訓練他們善於聯想和融合的思維方式。
4.產業延展 拓展運用靠創意
就像軍事上的許多科研成果可以轉換為民用的一樣,舞台演出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廣泛運用,把舞台景觀變為城市的景觀。現在許多城市要「亮」起來,但「亮化工程」中,部分建築照明缺乏藝術性、雜亂無章,既造成了光污染,也不利於節能減排。中央歌劇院將在一個城市做出「樣板房」,把城市當作一個大舞台,通過藝術家的參與,產學研結合,把城市的雕塑、燈光、景觀融為一體,為城市營造藝術的氛圍,讓人們生活更美好。
橫向聯接了科技、文化、經濟三個縱向垂直的鏈條——中央歌劇院依託自己的舞美領域的科技文化實力,未來的產業化增長點是向全國提供藝術服務。他們希望,用創意把藝術的審美貫穿和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城市街景藝術、廣告設計理念、包裝藝術、游戲情趣,把人們內心的精神需求挖掘出來,實現生活藝術化,追求幸福感。
為了促進自己研發的技術在更廣闊的領域應用,中央歌劇院與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把自己研發的新技術申請專利,並在公開市場掛牌交易,讓文化與資本、企業對接。俞峰說,這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文化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由「上門討飯吃」、「等米下鍋」、「東拼西湊」的解決資金問題變為專業化、市場化運作。
技術在手、創意由心,從舞台擴展到城市生活,把對美、對藝術的追求放大到城市,生活因此而更精彩。
鏈接
舞美科技產業化發展前瞻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高科技數字化舞美科技應用研究的方向是當今國際藝術科技領域發展的前沿,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將聲、光、電、形、影、音等高新技術融為一體,將數字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文化藝術創作工具,將電影、動漫藝術、網路游戲中的虛擬舞台場景實現在舞台表演中,實現舞台全方位智能化控制能力提升,已是舞美科技產業化的現在進行時。
針對在虛擬和現實混合空間中,人機交互和可視化問題,通過提供感官符合的視覺效果和虛擬交互能力,提高表演製作能力,增強數字表演的藝術表現效果,在現場表演中真正實現「虛實結合、虛即是實、實即是虛」的境界,從本質上增強數字化表演的藝術表現能力。利用三維數字投影系統,實景虛擬影像的結合及全虛場景的利用,因不受場地空間因素的限制,可以根據場地的大小來自由調節舞台空間,表現效果更為優美、逼真,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帶給觀眾一種融入體驗式交互真實感。
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統,更不需人們佩戴任何偏光眼鏡,在完全沒有束縛的情形下,可以盡情觀看3D的幻影立體舞台特效,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使表演更具有強烈的縱深感。
在不遠的將來,在強大的實時計算平台的支撐下,現場表演與視頻、全息舞台、燈光音響系統互連、高效實時智能呈現;創意編排全程數字化、系統化;網路劇場與現場演播廳實時三維虛擬交互轉播;導演系統、舞美視頻、模擬技術三方面將更加融合。共同提高數字表演的智能水平已成為現實,多學科融合的數字表演技術體系將不斷豐富完善,將更好地服務於文藝演出、數字電影、動漫在內的數字舞美科技產業,將大大修正彌補傳統舞台、道具、布景製作、表演方式的缺陷。
⑨ 文化融合的中國歷史上的文化融合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羼入。在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一時期儒學的發展及孔子的形象和歷史地位等問題也趨於復雜化。同時,也是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主要時期 。 (1)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北魏官吏舊無俸祿,中央官吏按等級得到戰爭中獲得的財物和勞動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數量的租稅和絹帛等實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結果吏治黑暗,貪污成風,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後果,直接威脅到北魏政權的穩定。為澄清吏治,鞏固統治,484年,實行俸祿制。詔書說:「故憲章舊典,始班俸祿。戶增調三匹,谷二斛九斗,以為官司之祿。均預調為二匹之賦,即兼商用。」(《魏書·高祖紀》)俸祿制就是由國家徵收統一的租調,籌集祿銀,按級別高低發給官吏,不許官吏自籌。同時將班行俸祿與嚴懲貪贓緊密地聯系起來,規定了在「祿行之後,贓滿一匹者死」的嚴厲懲治措施。孝文帝實行的俸祿制,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整頓吏治、懲辦貪污,使北魏吏治狀況開始明顯好轉,為北魏政權進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個比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為推動北魏王朝走向興盛的重要因素。史書曾稱頌孝文帝時代「肅明綱紀,賞罰必行,肇革舊軌,時多奉法」(《魏書·良吏傳序》)是符合當時實際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
北方自西晉後期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以來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無煙」,土地大量拋荒,政府控制著大量的無主荒地,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為可能。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發展農業生產,增加國家賦稅收入,485年,馮太後、孝文帝採納大臣李安世的建議,頒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標准將國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不種則由政府收回。同時,鼓勵開墾荒地,發展生產。均田制的推行影響深遠:首先一定程度上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農民有了安居樂業的可能,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出來,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從而積極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並未觸動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於國家徵收賦稅和徭役,另一方面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從根本上鞏固了北魏的統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極大地推動了北方內遷各族改變原先落後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農民的轉化,推動了這一時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現;還有,均田制對後代田制也有很大影響,先後為北齊、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時間長達三百多年。這一制度的選擇、推行為中國封建鼎盛時期的出現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3)設立三長制
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強化對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採納大臣李沖的建議,實行三長制。規定:五家設一鄰長;五鄰設一里長;五里設一黨長,選擇本鄉「強謹」的人充當。三長制是北魏基層行政組織。其職責是檢查戶口,徵收賦稅,征發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長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體制,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於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調制
在實行三長制的同時,頒布與均田制相適應的新的租調制。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粟二石,帛或布一匹。這一制度使農民負擔大為減輕,許多受庇於豪強的農民也紛紛轉向政府,成為國家的編戶齊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這些改革措施以發展生產,緩和矛盾,鞏固政權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經濟制度。這些制度彼此影響,互相作用,有力促進了北魏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北魏的政權,為孝文帝後期推行更深層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490年,馮太後病逝,孝文帝親政,北魏改革進入新階段,為繼續推進改革,孝文帝首先確定遷都洛陽。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於社會發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鮮卑貴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勢力強大,民族隔閡相當深,而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迫切需要漢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舊都平城,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經濟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風雪,風沙常起,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說:「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流行的歌謠也這樣唱道:「紇於山頭(今山西大同市東)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惡劣的氣候環境,難以適應經濟的發展,而且又無水陸漕運,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況下,糧食供給經常出現困難;再次是軍事上,與北邊的柔然相比鄰,時受騷擾,很不安全;還有從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於北魏對整個中原地區的統治,基於以上認識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為保證遷都順利進行,孝文帝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遷都之實。495年,北魏正式將都城遷到洛陽。
著遷都的進行,大批鮮卑人源源不斷地湧入內地,北魏政府又面臨著許多新問題:鮮卑人的習俗是編發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夾領小袖,多數人不會說漢語,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習俗;且新遷之民初來洛陽,居無一椽之室,食無擔石之儲,不擅農業,人心戀舊。如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嚴重地阻礙各民族之間的交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不利於北魏政權的鞏固。在王肅、李沖、李彪、高閭等漢族士人的支持下,遷洛之後,孝文帝立即著手改革鮮卑舊俗,全面推行漢化。主要措施有:
易服裝。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詔禁止士民穿胡服,規定鮮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數族人一律改穿漢人服裝。孝文帝自己帶頭穿戴漢族服裝,並在會見群臣時,「班賜冠服」。建議教師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兩幅圖片,讓學生對比指出鮮卑族服裝款式有何變化,這種變化有何意義?使學生從鮮卑族服裝變化的感性認識出發,進而形成對孝文帝「易服裝」改革措施有力推動了鮮卑族向中原農耕文明的轉化和發展意義的理性認識。
講漢話。孝文帝宣布以漢語為「正音」。稱鮮卑語為「北語」要求朝臣「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六月,正式發布詔令:「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員上朝時要講漢話,但30歲以上的官員一時難改,可仍講鮮卑話,暫不處罰;30歲以下官員必須嚴格執行法令,否則要降職。
改漢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鮮卑復姓為單音漢姓。他在詔令中說:「自代郡遷到洛陽的諸功臣舊族,姓或重復,都要更改。」於是,當時,他帶頭將拓跋氏改為元氏,因為北人稱土為拓、稱後為跋,魏主認為他們祖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黃色的,它是萬物之元,所以改姓為元。其餘鮮卑姓氏也改為漢姓。改姓以後,鮮卑族姓氏與漢姓完全相同。他還參照漢族門閥制度的做法,來確定鮮卑族的門第高低,並按照門第高低來選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為使鮮、漢兩族進一步融合,孝文帝還大力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他帶頭納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陝西李沖等漢族大士族的女兒以充後宮,並親自為六個弟弟聘室,六個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於鮮卑貴族外,其餘都是中原的著名漢族大士族。通過這種聯姻把兩族統治者的利益和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以鞏固統治。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對比漢代「和親」政策,進一步加深理解這一改革措施對加強民族聯系,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並進而認識「政治聯姻」是處理民族關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種重要策略。
改籍貫。孝文帝發布詔令,規定遷到洛陽的鮮卑人,死後要葬在河南,不得還葬平城。於是,從代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開始經營起小塊土地,築起數間房屋,逐漸成為中原地區的個體農民。自從魏孝文帝建都洛陽起,先後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陽北郊邙山一帶,即有魏孝文帝的長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靜陵。
孝文帝崇尚中國文化,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並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是西北地區各民族陸續進入中原後民族融合的一次總匯,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曾經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導致中國在清朝初期就開始衰退。然而,讓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卻是每個中國兒女的最高願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與交匯讓中國重新走向希望,也讓國人看到了希望。在融合與交匯的過程中,各種先進的技術、科技、文化都得到了融合與交匯,一些先進的東西得到了很好的引進並在全國內迅速發展起來,從而讓中國文化得到了更全面、更快速、更完善的發展。這些發展推動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讓我們堅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是個快要成為一個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