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入世以來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入世」後的利與弊 (一)中國「入世」將形成「三贏」的結局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際上可以看做是中國、美國和世界貿易組織「三贏」的結果。眾所周知,盡管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其經濟總量在全球排第七位,並已經成為世界第十大貿易國,21世紀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將更為顯著,沒有中國加入的世界貿易組織將是不完整的,其作用必將受到很大影響,中國「入世」是WTO實現其普遍性的需要。對美國來說,中國加入WTO實現了中美雙邊貿易發展的格局和利益關聯的一般需要,並可逐步解決對華貿易巨額赤字問題。 對於中國來說,經過13年的艱苦談判,終於實現了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適應症WTO的目的,中美雙邊協議的內容充分體現了這一根本原則。中國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意義十分重大,它意味著中國可以依法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安排、幼稚工業的保護、出口補貼、關稅制度的彈性規定。例如,汽車行業六年後中國仍能保有25%的進口稅稅率,農業領域中大部分市場還只允許國家專營(小麥、玉米、大米、棉花、食糖、化肥等),以確保國家有足夠的宏觀調控手段,避免損害農民的利益;銀行業也是按照過渡期逐步實行開放,而且,有些領域仍然沒有開放市場,或者說還須經過中國政府審批。上述緩沖的機會只有發展中國家才有權利享受。在中美協議中沒有出現類似禁止中國引用WTO例外條款的內容,說明中國可以引用專門適用於發展中國家的例外條款,客觀上承認了中國所具有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意味著中國可以引用幼稚工業保護這樣的例外條款,在國內市場受到外來的強烈沖擊而招致損害時,可以採取臨時措施加以補償。 總之,中國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入世」,它確保了「入世」後所承擔的義務與中國現階段發展水平相適應,從而大大減少了「入世」後造成對中國產業的負面影響。 (二)中國「入世」標志著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0多年的實踐證明,愈是改革開放較早的行業,發展就愈快。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處於十分關鍵的時刻:國企改革問題、市場疲軟問題、失業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等等,中國經濟遇到的所有困難全部都涉及到社會政治經濟穩定的大局,處理不好這些關鍵問題,不進則退;加入WTO,從改革開放的邏輯上講,可以藉助外資和外在的推動力,促進改革進一步發展,突破改革進程中的瓶頸問題。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成功「入世」,標志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三)中國「入世」將有助於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中國以一個有巨大潛力和龐大的經濟體系的發展中國家身份加入WTO可以在規則上發揮影響力,參與規則的制定,而不僅僅是被動地執行,從而可以提高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提高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討價還價中的分量,促其盡快融入世界經濟的主流,參加經濟的全球化進程和與世界經濟的互接互補;與此同時,有助於打破國內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壟斷,借鑒各成員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經驗,加速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其法治建設。 (四)中國「入世」將會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和提高綜合國力 據研究測算,中國到完成各項加入WTO的承諾之後的2005年,其GDP和社會福利收入將分別提高1955億元和1595億元人民幣(1995年價格),占當年GDP的1.5%和1.2%。其如此巨大的收益主要源於根據比較優勢重新配置資源所導致的效率提高。此外,中國「入世」之後為某些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例如紡織品進口的發達國家,已於1995年開始實施逐步取消紡織品進口配額的協議,但對中國一直在增加紡織品配額限制,並要求中國繼續簽訂配額的協議,減少了中國紡織品出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根據其規定,在2005年之前須分階段取消紡織品配額,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的歧視性配額將被取消。紡織品、服裝和鞋帽是中國傳統的出口商品,約佔中國對外出口總量的20%。 除紡織服裝業外,加入WTO,對中國部分化工產品及部分鋼鐵產品也是有利的。對已具規模和技術成熟的彩電、洗衣機、電風扇、自行車、玩具、制筆業、文教用品、食品罐頭行業和部分機電產品也是有利的。 (五)中國「入世」將有利於引進外資和拉動內需 從長期看,中國「入世」後將會大大改變投資環境,法律的透明和國民待遇的實現將會吸引大量外國資本。據預測,到2005年將能得到1000億美元以上的外國投資(而整個20世紀90年代的10年中吸收的外資也沒有超過2500億)。 「入世」後經濟效益的產生,來自於中國參與國際分工後,分享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效率收益;但上述效率收益並不是在各產業部門間平均分配的,其結果必然是進行較大的經濟結構的調整。汽車、儀器儀表、棉花、小麥等受到保護的部門和資本密集型等部門,其產出水平將會受到較大影響,而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部門將會受益,一句話,加入WTO也將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壓力和嚴峻的挑戰。 (六)「入世」後將會帶來一些體制上的震動和沖突 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與WTO的基本原則之間存在一個根本共同點即市場經濟。但是,現行的經濟體制與WTO的基本原則之間也存在許多重大差距。例如,除了經濟方面的以外,還有理念、文化、政治、傳統等方面的諸多差異性,它們必然會帶來體制上的巨大震動和沖突。一面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面是遵循世貿組織的「通則」參與國際分工,一系列嶄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會擺在我們的案頭,需要運用世界市場經濟的一般通則,結合中國的實際重新構建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但局面更復雜了,形勢更嚴峻了:與其高喊WTO是「狼來了」,不如將其視為一把「雙刃劍」。問題在於如何將之運用自如,使其能夠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服務。近期遇到的課題例如有某些失去保護的行業或大中型國有企業會受到較大沖擊,其性質、時間、范圍、程度,與「入世」之前相比,均不能同日而語;合資或獨資企業的行業覆蓋范圍、規模、經濟影響力和控制力與今天相比,都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簡而言之,體制上的差異性調整和適應需要很長的時間。 (七)宏觀調控難度增大,受世界經濟波動影響的可能性增加 加入WTO之後,中國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增加,固定資本投資對國際資本市場的依賴也會增加。尤其是,按承諾的期限,若干年以後,銀行、證券、外匯等市場全面開放之後,國際商品市場、國際資本市場的波動對中國的影響必將十分明顯,國際金融風波對中國的影響也將會甚於以往。誠然,開放金融服務市場並不等於實現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但盡管如此、對中國銀行體系也會帶來巨大沖擊。金融安全一旦出現問題,就必然會對國家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八)勞動力部門轉移將會產生重大調整,就業壓力將會增大 中國農業部門所佔的就業比重很高,占就業人口總量的60%以上;由於農業生產集約程度較差,在糧食等大宗產品生產上缺乏優勢,價格與國際市場存在差距,「入世」之後,農產品市場受沖擊較大,大量農業勞動力需要轉移到工業和服務業,據研究,從1999年到2010年間大約近100萬農業勞動力需轉移到其他部門。勞動力在部門之間的轉移或稱產業結構的調整必將帶來相應的調整成本。此外,「入世」之後,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大幅下降必將對競爭力不足的產業產生沖擊,信息、金融、化工、制葯、汽車、機械等某些資金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和產品將會被迫逐漸退出市場,從而造成新的就業壓力。1999年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人數為700萬人左右,每月生活費為人民幣170元、加上代繳的社會保險費可領取253元左右。下崗職工人數的激增,在社會保障體系很不完善的條件下,必然為國家財政帶來新的壓力。 (九)將會加大收入分配不公 「入世」後對農業部門的沖擊很可能會導致農村居民的收入減少,雖然一部分農業勞動力可以轉移到其他部門,但到2005年,農村居民的實際收入將會比基準情景下降2.1%左右,而城鎮居民的人均實際收入則會增加4.6%。城鄉之間收入差異的擴大,將會為社會穩定帶來潛在的負面影響。 (十)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強化將會讓出一定的市場份額 知識產權涉及每一個行業,但它本身又不專屬哪一個行業。中國「入世」後,必須要全面履行自己在知識產權領域中應承擔的權利和義務,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特別是對假冒、盜版行為進行有效、有力的打擊和制裁,其結果將使那些缺乏創新能力、缺乏品牌、依靠仿製生存的企業被淘汰出局,最終不得不讓出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從長期看,我們的企業要生存、要發展、要想在更大程度上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更多地依靠和運用知識產權來激勵和保護自己,提高掌握和運用知識產權保護的能力和水平。
⑵ 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怎麼區分
歷史意義是指某一時間發生在當時的影響,所有的闡述一定是圍繞著這一事件發生的時間段前後進行。
現實意義就是時間對現在的借鑒意義,同理所有的闡述必須圍繞著當下現在這個時間段來進行。
⑶ 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怎麼區分
歷史意義:曾經產生的價值。
現實意義:當下產生的價值。
比如改革開放,歷史意義是開辟了一個新時代,現實意義是推進中國繼續發展。
⑷ 歷史意義,現實意義,社會意義有什麼區別
區別在於所針對的對象角度不同
歷史意義——重在參考價值,針對的目標對象是專歷史縱軸上的未來人屬類,重在將來的意義影響。比如說某件事情具有歷史意義,一定是說他對未來結果的影響。例如,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我們說它具有歷史意義,主要是因為它奠定了全國解放。
現實意義——重在實用價值,針對的目標對象是歷史縱軸上的當前人類,重在現狀的意義影響,比如說家電下鄉,你無法確定他的歷史意義,但可以確定的現實意義是,可以拉動內需,提升民族產業,促進行業更新升級。
社會意義——重在文化價值,針對的目標對象是人的思想問題,也具有當前特徵。比如說和諧社會的概念提出,其社會意義就在於能夠逐步的在民眾心中形成尋求和諧的文化心理。
⑸ 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新的偉大革命。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時期的偉大抉擇,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中國命運的歷史選擇。從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以義無反顧、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驚天動地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今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二、改革開放最根本的意義在於解放了思想、實現了思想的解放。
而改革開放所帶來最根本的變化就是思想的解放、所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不是為紀念而紀念,而是為了更深入地改革開放而紀念,關鍵是在具體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進一步解放思想,繼續推動改革開放。目前,我國改革開放正處在一個關鍵階段,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十七大號召全黨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人民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而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絕不能停滯不前,更不能夜郎自大」。解決前進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無不需要進一步改革開放,而深化改革開放無不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
三、改革開放最偉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結晶就是開辟了道路、創新了理論。
十七大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而一切――這一條偉大道路正是解放思想的結果、這一個偉大理論正是思想解放的結晶,這也正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根本的意義和最偉大的成果。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人自建立新中國、創立社會主義以來就不斷探索、反復摸索的偉大事業。從建國之初向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老大哥學習的「一邊倒」,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反對修正主義防止修正主義」,我們黨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和實踐經歷了艱難、曲折甚至是反復的過程,直到改革開放我們黨才成功開辟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這探索的過程、實踐的歷程,就是堅持解放思想的過程,就是實現了思想解放的歷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於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徵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就是堅持真正的改革開放、堅持正確的解放思想;換言之: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真正的改革開放、堅持正確的解放思想就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近一百六十年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只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同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堅持真正的改革開放、堅持正確的解放思想;換言之: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真正的改革開放、堅持正確的解放思想,就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四、紀念改革開放的現實意義在於進一步解放思想以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從根本上來說,改革開放的前提在於思想解放,關鍵在於解放思想,根本在於創新體制機制,目的在於激發創造活力。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必須在永無止境的改革開放和解放思想中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即在永無止境的改革開放中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永無止境的解放思想中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被任何干擾所惑,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從現實上來說,改革開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因此,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目的就是要全面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在進一步解放思想中推進改革開放、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必須永無止境地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在永無止境的改革開放中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永無止境的解放思想中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更加偉大的成就。
⑹ 歷史意義和意義有什麼區別
區別在於所針對的對象角度不同
歷史意義——重在參考價值,針對的目標對象是內歷史縱軸上的未來人類容,重在將來的意義影響.比如說某件事情具有歷史意義,一定是說他對未來結果的影響.例如,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我們說它具有歷史意義,主要是因為它奠定了全國解放.
現實意義——重在實用價值,針對的目標對象是歷史縱軸上的當前人類,重在現狀的意義影響,比如說家電下鄉,你無法確定他的歷史意義,但可以確定的現實意義是,可以拉動內需,提升民族產業,促進行業更新升級.
社會意義——重在文化價值,針對的目標對象是人的思想問題,也具有當前特徵.比如說和諧社會的概念提出,其社會意義就在於能夠逐步的在民眾心中形成尋求和諧的文化心理.
⑺ 中國古代史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 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 現代文明主導世界的現實, 決定了無論一個國家發展民族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走向現代化, 這是它的必然趨勢。 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由於國情不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 遇到的問題、阻礙也各自不同,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 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 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 這一歷史現象鮮明地揭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 如何走向現代化?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必須弄懂搞清問題。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文化,廣義上講, 它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 精神生產的能力及其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 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 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 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 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 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 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 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 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 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 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 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與培 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 而是一個關系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許多歷史事實證明, 一個國家走上民族振興,走向現代化,無不是從弘揚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傳統文化, 必然抹煞民族精神。 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 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 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與認識。 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 而是有著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 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 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 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 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 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 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 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 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現現代化, 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 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 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 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 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 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 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 共同奮斗。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 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 朝聞道 ,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這種對真理執著、獻身精神是推動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古人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 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 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 上述種種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地的一部分, 僅此就足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羅素曾說過:「 中國文化的長處在於合理的人生觀」 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深刻認識和概括。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 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 並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為現實的文化傳統。 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歸結為「過去的歷史」 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系著現在與未來。把發展看成為「反傳統」, 其思維方式就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對立起來。其實, 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為無源之水、 無本之木。陳寅恪先生說過:「 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 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 波普爾曾針對那種妄圖「徹底清洗社會這塊布— 創造一塊社會的白板,然後在它上面畫出嶄新的社會制度」的理論, 指出:「沒有比毀掉傳統的構架更危險的了, 這種毀滅將導致犬儒主義和虛無主義, 使一切人類價值漠不關心並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 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對傳統文化決不能採取一概否定的態度, 而必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加以檢驗, 清除那些過時的東西。 再次,從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的辯證關系看。 世界文明並非是某一個國家民族作用的結果, 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創造的。當然,由於各方面具體條件的不同, 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這只是作用大小的問題, 而不是有無的問題。所以各民族的文化應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 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而不應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任何一個國家, 作為人類世界組成的一個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與發展, 不能不對別的國家有所影響: 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國家這樣那樣的影響。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曾經給世界文明以重大貢獻。 當代西方許多的中國古代文化熱, 也表明中國傳統文化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因此, 只有各個國家充分發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點, 對人類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世界文明的發展,才會有可靠的保證。 相反,一個國家不顧自己民族的特點,一味模仿或照搬別的文化, 不僅不會有好的發展,甚至會走上滅亡的道路, 世界史上是有這種教訓的,其實,西方文化也是一分為二的, 既有好的東西,也有糟粕,不可「揀進籃里都是菜「,如」 拜金主義「之類,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 西方文化也並不等於世界先進文化,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世界先進文化是以它的先進性、科學性及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標志的。 因此,學習與引進外國文化,必須作具體分析, 一定要從本國實際出發,一個成功的現代化國家決不是全盤, 引進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傳統文化的基礎上, 一面學習外國先進文化,一面對本國文化進行革新, 不斷提高自己的現代化水平,由於傳統文化能否現代化, 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弘揚, 關鍵在於人們用何種思維方式對待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 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消極因素,這與現代化發展是不利的, 就其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表現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 封建意識對人們影響極深, 封建專制思想一方面嚴重壓抑和束縛個性發展,另一方面, 造成特權思想,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缺乏民主意識。 二、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 如實行的是皇權至高無上,因而君言就是法。 在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社會里, 人民群眾已經成為國家主人, 國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權思想嚴重, 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事,還時有發生。 三、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過去, 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 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方便,起著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現代,沒有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也就無法走向現代化。 四、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 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三、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拋棄其糟粕, 吸收其精華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就是使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 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報務。傳統文化在一定條件下, 可以轉化為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這種轉化需要社會實踐, 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相結合,才能使之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根本的結合點 。 第一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 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 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國經濟長期落後。 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 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 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 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 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 也將是後天的經濟。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任何一項經濟活動, 都是具有一定觀念文化的人去從事的, 沒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思想首先素養的人,就無法勝任,所以, 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 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 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 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 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 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 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 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 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 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 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 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 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第三,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那種「 君子謀道不謀食」把「義」與「利」對立起來的舊的價值觀的否定, 從而增強人們的務實精神與進取精神。實際上,人們的實踐活動, 是離不開利益原則的。要保證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價值的實現, 不僅個人實踐活動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學會按法辦事, 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提高工作效率, 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盧秀華副教、山東科技大學文法系)
麻煩採納,謝謝!
⑻ 學習歷史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了解歷史的大致框架,以及明白,事情的發展都是有因果和意義的。
⑼ 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現實意義: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為後人傳頌。
歷史意義: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的勝利,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史例,也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史學家認為,它展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對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有著標志性的意義。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新中國成立前,虎門要塞司令曾在當年銷煙的地方立了一座高約一米的「林文忠公銷煙處」的紀念碑。但無人管理,整個銷煙池舊址雜草叢生,荒蕪不堪。
新中國成立後,為紀念虎門銷煙這一大義凜然的壯舉,紀念林則徐這一偉大的民族英雄,中國政府於1957年在銷煙池舊址上建立了林則徐紀念館,豎起了「林則徐紀念碑」。
⑽ 中國夢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其一,民族復興源於中國歷史中很強的文化共同體傳統。中國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總體上保持了大一統格局,由此也強化了國家和天下的觀念。而塑造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的核心資源,主要來自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強調入世,追求超越自身的狹隘利益以實現群體共同利益。宋明理學所崇尚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足點在內,著眼點在外,其衡量歷史地位的標准還是看為共同體作出的貢獻。而宋儒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更體現出一種強烈的為國為民情結。在這樣的文化傳統下,關注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將實現國家和民族的強盛作為個體的奮斗目標,對很多中國人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二,民族復興是近代中華民族在共同抵禦外敵中形成的寶貴精神之自然延伸。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陷入空前的危機,在抵禦列強入侵以及爭取民族獨立的過程中,中國作為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的格局得以形成。新中國成立後,雖然我們從根本上實現了國家的獨立,但過去外敵入侵給國家和民族帶來深重災難的心理創痛依然存在。從這一意義上講,民族復興是民族圖存、民族獨立、民族自強之後的一種延續。這種延續因為與中華民族近代悲情的歷史聯系在一起,自然生發出一種力量。
其三,民族主義是當下能整合各方力量的一種思潮。雖然各種思潮在國家發展的方向問題上各執一詞,但在對外捍衛國家利益上,還是很容易達成一致。此外,與其他思潮的大不同之處在於,民族主義不依賴繁瑣的理論,更多的是一種情緒,因此容易得到各階層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