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江口歷史文化

江口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1 03:33:04

⑴ 江口古鎮的古鎮簡介

。她在秦漢時期名叫「彭亡聚」,晉代稱「合水」,宋代取名為「安鎮鄉」,明代始名「江口」,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集鎮。
江口因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是秦滅蜀時蜀王開明氏敗滅之處,是岑彭伐公孫述遇刺的地方;也是明末張獻忠與南明總兵楊展激戰的古戰場,民間至今仍流傳著張獻忠沉銀江口之說。解放前,江口為岷江主要水運集散碼頭之一,曾有「日有行船數百艘,夜有萬盞明燈照碼頭」的景觀。晚上,居民、商店以及數百條船點的油燈、行人照路用的纖藤火把,把整個江口裝扮得非常壯觀。龍王廟前的紅石梯碼頭,是岷江到成都的最後一個水運碼頭,高20米,寬4.5米,38個梯中有一個3平方米寬的平台,雄偉壯觀,至今遺韻猶存。
從彭山岷江大橋東岸橋頭起步,算是進入了下江口。這是一座前面臨江、後面倚山的「扁擔場」,一直往北走到上江口,總長約五華里,呈現出「五里長街逶迤江岸」的獨特景觀。
從前,街中由一條兩米多寬的紅石板路貫通,沿途分布有「七橋七廟」,兩旁的店鋪民房多為兩層木結構小青瓦房,臨江一面多為漢式吊腳樓。如今,這條紅石板街路早已被四、五米寬的水泥公路所掩埋,木房街鋪中不斷間插著各色瓷面的現代樓房,而多數舊木房早已人去樓空,銹蝕斑斑的鐵鎖緊閉著鋪門,任隨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喧囂和塵土飛揚。 不過,在漢崖墓博物館、橋樓子、橫街子一帶,多少還保留著一些川南江邊碼頭小鎮的古樸風味。街中沿山一帶多達5000餘座的東漢崖墓群,護衛墓群的梓潼宮那紅牆深宮,以及橋樓子、橫街子一帶川南風味的木板店鋪和倉房,讓江口的古老與神秘堅強地留存至今。
街鎮前面的江河可不是一般的河流,這里是千里「下岷江」的第二發源地。原來,發源於松潘岷山南麓的岷江自北向南進入成都平原後,自然分成府、南二河,而這兩條河恰恰在江口鎮外匯合,形成下段岷江,直奔樂山、宜賓匯入長江。兩河匯流處,座鎮觀三江,「江口」也因此得名,成為千里岷江第一鎮。
街鎮背後的「一山兩湖」也不是一般的山水,上江口就在聞名中外的彭祖山腳下,長命800歲的長壽鼻祖——彭祖創造的養生奇術為世界景仰,而卧波後山的仙女、將軍兩大山地湖泊也向世人揭開其神秘面紗。

⑵ 江口鎮的歷史沿革

江口鎮是一個有史記載長達余年的文化古鎮。它在公元前201年的年漢朝就是霞萌縣的治所,相繼在東晉的安帝,南北朝的宋、齊、梁,北魏的宣武帝,北周等朝晉安縣的治所,南宋設霞萌縣至元朝的至元二十四年,隸入昭化,江口緊依嘉陵江自秦漢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兩千多年間,都是嘉陵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由於它在嘉陵江流域設置縣最早,故它在整個嘉陵江流域的場鎮中除保寧(閬中)順慶(南充)外,它是規模最大的一個,東自馬道院大溝邊,西至新禾村一組大溝邊,有學校、廟宇、會館、寨子門、烽火台、兵器庫、店鋪民居等,由於嘉陵江通航早,流域長,將中原、黃河的先進文化帶進了江口帶進了西蜀,從上世紀的90年代至本世紀2003年在本地及嘉陵江故河道中出土的秦磚及船骸,王莽時期的錢幣,70年代炸掉的烽火台等就足以證明江口的歷史歲月。嘉陵江是一條內陸通江通海的水上絲綢之路,也是唯一一條避開難於上青天的旱蜀道,自陽平關至重慶的水上蜀道。公元756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亂幸蜀就是從陽平關棄車馬乘船至江口經木馬、劍閣、梓漳、綿陽至天回鎮,再經劍門走旱蜀道返回長安,並在劍門時留下墨寶。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後,鎮黨委政府迅速反應,救助遇難群眾,疏散安置學校、醫院等人口密集的單位人群,確保全鎮近15000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災害發生後,江口鎮黨委政府一般人「更新觀念、轉變思路、調整結構、搶抓重建」。通過全鎮人民兩年的艱辛努力,已順利完成全鎮740戶的重建任務和所有的維修加固任務 ,確保了江口鎮災後重建工作提前按質按量完成。
江口鎮位於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淹沒區,原場鎮即將被淹沒,即將實施整體搬遷。新場鎮已納入劍閣縣「一城八鎮」規劃,屬該縣重點建設的「八鎮」之一,場鎮總體規劃人口1萬人。
江口鎮場鎮搬遷選址位於長江村三組﹑清明村二組﹑三組﹑四組。地名:清明嘴,蒲家坪。按移民搬遷規劃2010年6月應啟動場平建設。由於江口集鎮原規劃街道長3.6公里,布局規劃不合理,現根據《劍閣縣江口集鎮發展總體規劃》調整布局,作《劍閣縣江口集鎮搬遷詳細搬遷規劃》規劃為兩台建設,街道長度2.2公里。計劃搬遷建設時間推延至2011年。
2012年2月16日下午,劍閣縣江口集鎮新址移民遷建集鎮場平工程開工儀式隆重舉行。劍閣縣江口鎮是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整體搬遷最大的集鎮,新址佔地335.7畝,基礎設施人口規模4447人。江口新集鎮建設正式開工,標志著亭子口水利樞紐庫區所有移民遷建集鎮全面啟動,為集鎮移民順利搬遷打下了基礎,向2013下閘蓄水目標的實現邁進了一大步。
2013年在4月底前,江口鎮已完成所有淹沒區的拆遷戶全部搬進新居。」 郭子清介紹,新集鎮全長3000米,位於老集鎮對岸山體中下部清明嘴(清明村),距老縣城39千米,新縣城40千米,集鎮定位為生態旅遊集鎮。地貌形態總體為多級台地,沿山體走向東西延伸,多級台階,為狹長帶狀。集鎮主要由道路、場平、市政管網等基礎設施構成,布局為上下兩個平台,內設8條道路連接。集鎮建設自2012年2月16日場平工程開工以來, 截至目前,農村移民總共227戶,已完成協議簽訂227戶,入住227戶。集鎮489戶,已經完成協議簽訂489戶,場鎮住房完成一樓建設的470餘戶,該鎮建房工作正加快進行中。

⑶ 南江口鎮的歷史文化

每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是南江口傳統民間文化藝術節(俗稱「三聖宮炮會」)。版每逢這一天權,南江口鎮港口村鑼鼓喧天,醒獅起舞,四鄉八鄰的群眾聚集港口村,共同歡慶傳統性的民間隆重節日。南江口「三聖宮」炮會活動內容有舞龍、舞獅、過長壽橋、上刀山、過火鏈、飄色、打雜技、山歌對唱、粵曲表演唱等,
南江口「三聖宮」炮會集觀賞性、傳統性、趣味性、新穎性於一體。南江口鎮「三聖宮」炮會於2008年列入鬱南縣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⑷ 江口紅色歷史作文(300字)一篇。

長樂市位於閩江口南岸,是福建省會福州的門戶,國內屈指可數的空海"兩港"城市。市區距福州市中心29公里,長樂國際機場距福州49公里。世界上最大的迭合梁雙塔雙面斜拉橋青洲大橋和烏龍江特大橋把閩江南北兩岸緊密連在一起。全市土地面積718平方公里,總人口68萬人。

長樂設縣始於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 "地名長樂,居者安之"。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和三國時期東吳孫皓都在此屯兵造船,故長樂別名"吳航",簡稱"航"。明代偉大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龐大船隊"累駐於斯,伺風開洋"。隨航中不少長樂人。其後,移居海外的人越來越多,"尤以操舟行船居多",所以長樂又是著名的僑鄉和"海員之鄉"。現有海外鄉親40萬人。

長樂江海山野自然風光多姿多彩,人文景觀古今兼備。1986年1月4日,美國《國際日報》載文盛贊長樂海濱風景迷人,"敢於與大名鼎鼎的夏威夷相提並論"。

長樂是一個准半島,江海岸線長130公里,大小島嶼35個,海域面積1237平方公里。奇峰、異石、湖泊、海灘、島礁和閩江岸線等景觀要素共同構成以海景為主,山景為輔,江景為補,別具一格的旅遊風景線。海岸線絕大部分是可供開發的沙質、石質海岸。大致中北部為丘陵--濱海沙灘,林帶園圃縈繞其西,礁石盤岩星卧其東,不僅適宜開發海濱浴場,而且是修建休閑娛樂度假設施的理想區域。這一帶沙丘南北連綿37公里,東西橫亘2至4公里,隨山巒起伏,高達百餘米,雄偉壯觀,堪稱"閩海沙漠風光",是沙浴、滑沙和野營活動的理想場所。每年秋冬兩季適東北大風,海浪從灣口湧向灣區,形成一排排白浪,浪高1米以上,可辟為沖浪練習娛樂場。南部為山地--沙灘海域,奇岩秀峰逼近海濱,海中又有小島列矗,組合成山、峰、石、溪、海、灘、島、礁珠聯璧合的海濱景觀。在此登山,近可欣賞蒼松黛石,遠可眺望帆影島礁。山中平地和濱海叢林都可構築度假別墅,山前淺丘小湖和島嶼可以修建高級娛樂設施。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就了一些獨特的旅遊資源,具有發展全國性旅遊和國際旅遊的潛力。我國和世界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鄭和(1371-1435年)於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的29年間七下西洋,選擇長樂作為龐大舟師的駐泊基地和下西洋計程起點,在長樂留下了許多珍貴遺跡。如鄭和親自撰文詳載其下西洋經過的"天妃靈應之記"碑,始建於宋政和七年(1117年)後經鄭和重修並改名的三峰塔(原名聖壽寶塔),鄭和為祈求媽祖娘娘保佑出海平安而奏建的天妃宮等,都為研究鄭和航海活動提供了重要資料。1992年挖掘出土,有八百多年歷史的漳港顯應宮,宛如一座地下宮殿,在福建省是獨一無二的。

梁朝所建千年古剎龍泉寺是閩中名剎之一,與日本佛教黃櫱宗的發展有著密切關系。"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就源於這個地方。唐代禪宗懷 海禪師落發於家鄉此寺,得道後創立的《禪門規式》一直沿用至今。蔡夫人廟是中日友誼的見證。明洪武年間,萬曆皇帝賜見琉球國刺綉進貢龍袍的女子蔡紅亨,因台風船滯閩江口梅花鎮,蔡女在此傳授刺綉手藝,後病故葬於當地田螺洞,萬曆皇帝封蔡女為"精巧妙明懿德夫人"並賜建廟於梅花鎮。長樂現存眾多明清建築,如九頭馬、洋當厝等民居,其精雕細琢的建築藝術是全省罕見的。北宋丞相李綱曾兩次寓居長樂。晦翁岩、紫陽閣是朱熹講學處。明地理學家旅遊家徐霞客也到過長樂。長樂是謝冰心、鄭振鐸、高魯等眾多現代名人的故鄉。全省首批5個歷史文化名村長樂佔了兩個。其中三溪村的夜渡龍舟是全省獨有的鄉土風情。每年端午節夜間燈光輝映,溪中龍舟競發,兩岸及五座唐宋古橋上人潮如涌,熱鬧非凡。前身為"福州三江口水師旗營"的琴江是江南唯一的滿族村。著名的中法馬江海戰就發生在村外的江面上。作為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前線",長樂沿海突出部有不少軍事防禦工事,現因駐軍撤出不再神秘,對廣大青少年學生尤有吸引力。

長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年平均溫度19.3℃, 年降水量1382.3毫米。夏無酷暑,冬少嚴霜,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長青,物產豐富,素以"魚米之鄉"著稱。來這里旅遊不僅大飽眼福,而且可以大享口福。馳名中外的漳港海蚌是國宴中首席名菜,青山下晚熟龍眼為歷朝貢品。

豐富的旅遊資源,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吸引了海內外眾多有識之士前來長樂投資開發旅遊項目。如國內有關部門、單位與長樂政府聯手開發建設的長樂下沙海濱度假村,前台北奧委會主席張豐緒先生牽頭投資建設以突出海峽兩岸交流為主線的海峽奧林匹克城等。

根據長樂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城市建設戰略目標,要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和良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大力開發旅遊資源,把長樂建成台灣海峽西岸一流水平,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濱海旅遊城市。

1986年1月4日美國《國際日報》那篇特稿,把長樂海濱比成"一位待嫁的黃花閨女那麼純潔可憐","有意讓海外人士投資,把該地區開發成真正的夏威夷式的旅遊勝地。"十幾年後的今天長樂是不是真的象那位作者預言的那樣,變成一位"風韻嫵媚的少婦那麼楚楚動人","更加豐姿綽約,令人'消魂'"呢?千年古邑海濱新城長樂熱忱歡迎您前來考察,開發,旅遊!

氣候
長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年平均溫度19.3℃, 年降水量1382.3毫米。夏無酷暑,冬少嚴霜,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長青,物產豐富,素以"魚米之鄉"著稱。來這里旅遊不僅大飽眼福,而且可以大享口福。
美食
馳名中外的漳港海蚌是國宴中首席名菜,青山下晚熟龍眼為歷朝貢品。

⑸ 江口古鎮的介紹

江口古鎮是四川省的30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位於彭山縣城東北,因其地處府河(錦江)、南河(武陽江)二河的交匯處,故名江口

⑹ 貴州省江口縣的歷史沿革

江口縣地域,春秋屬楚黔中,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之後幾經更易,曾先後屬南陽、沅陵等郡和充州、黔州、思州、沅州。至宋淳熙八年(1181),楊再西率子政強開辟省溪、宙邏(今太平)、銅仁大小兩江等地。紹興年間(1190—1194),四川夔州陸兵馬武功大夫土酋張恢之裔開發提溪。元置省溪等處軍民長官司、提溪等處軍民長官司,隸都雲、定雲等處安撫司。後改省溪壩場等處蠻夷長官司、提溪等處長官司隸思州安撫司。明洪武改稱省溪長官司、提溪長官司,屬思南宣慰司,隸四川行省,洪武五年(1372)改隸湖廣行省。永樂十一年(1413),思南宣慰司廢,以其地分設思南、銅仁、烏羅、鎮遠四府,省溪、提溪兩長官司屬銅仁府。清初因之。雍正五年(1727)「改土歸流」,設省溪吏目一員,吏目署駐大江口(今雙江鎮)。光緒六年(1880)清廷准貴州巡撫岑毓英奏移銅仁縣至大江口,江口始成縣治。民國二年(1913),銅仁府改銅仁縣,將原設大江口之銅仁縣更名為江口縣,屬黔東道。民國十二年(1923)廢道,各縣均直隸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省分設行督察區,江口縣屬第九行政察督區,專員公署駐銅仁。之後,行政督察區番號屢經更易,但體制未變。縣轄村寨小有調整,但基本格局未動。一直維持至1949年。1949年11月13日江口解放。1950年3月1日,縣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江口、玉屏兩縣並入銅仁縣。1961年3縣分開,江口縣轄區仍舊。

⑺ 雲和縣三江口有哪些歷史文化

三江口資源稟賦突出,人文要素集聚,是甌江、龍泉溪、浮雲溪交匯處,坐擁雲和湖奇霧、石鏡山等自然旅遊資源和雲和湖龍舟賽、慧雲寺、局村天師廟、溪口木舫農家樂、神仙居等人文旅遊資源,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⑻ 貴州省江口縣的自然資源

我縣是貴州省旅遊資源較豐富的地區之一,具有發展旅遊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國知名的梵凈山主峰座落在我縣境內,在其567平方公里總面積中,我縣佔三分之二的面積,且囊括了差不多全幫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地帶和自然景觀區域。由於喀斯特地貌地質結構,使得梵凈山體變得極為復雜,縣境內各風景區也各具特色,從而形成了鬼斧神工般的奇麗風光,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我縣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的區域主次劃分為A、B、C三類,即:以梵凈山景區為主體的A類區——金頂風景區、九龍池風光、爛茶頂杜鵑林、鳳凰山風光、寺廟、沿線亭閣、碑林摩崖、黑灣河漂流、鳳凰山寨、豆腐乾一條街、黃家壩水上樂園等。以縣城及其他景區為輔助的B類區——原始森帶風光、太平河沿岸風光、干溪溝峽谷、黃枯山風光、魚良溪峽谷、三星拜月、桑木溝水上樂園、金楠橋攀岩等。C類區——棉絮嶺風景線,槐豐、岑忙犀牛洞穴群、梵凈山博物館、馬槽河民族村寨景點等。
梵凈山整個風景區的特點可用「雄偉、險峻、神奇」六個字概括。正應了香港著名攝影家陳復禮先生對梵凈山的評價「集無岳之奇險、幽秀而大氣磅薄,則雄視天下。」這塊在地球同緯度倖存的一塊綠洲,在自然環境日漸惡化的今天,正是人們返樸歸真、回歸大自然的最佳選擇。因此,梵凈山旅遊資源的挖掘潛力是不可估量的,它必將成為新世紀生態旅遊牲地。 梵凈山雲霧金頂 武陵山脈主峰梵凈山位於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金頂海拔2493米。層巒疊嶂,氣勢磅礴,自明代以來即為佛教朝拜聖地。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敕賜重建梵凈山金頂序》碑文中稱它為「天下眾名岳之宗」。自明代迄民國300多年間,「信男善女,時往時來,若城市然」。可見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現有明建承恩寺、金頂摩崖、敕賜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紅號軍三角庄根據地遺址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區風光,雄奇壯麗,有數不清的險峰怪石,看不厭的奇花異卉及雲海日出,流水飛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觀賞。山區還保存著40多萬畝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長著許多國內外瀕臨滅絕的珍稀動植物,具有極高的觀 賞和科研價值,被科學工作者譽為重要的 「自然基因庫」。
明萬曆年間,貴州巡撫郭子章在平定播州(今遵義一帶)楊應龍叛亂中,梵凈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區廟宇中毀壞殆盡。萬曆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後酷信佛教。經她捐資倡議重修,由國舅李穎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圓通殿、釋迦殿和金頂上的天橋,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壩梅寺),並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豎碑於老金頂腳,以志不忘。重建後,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凈山進入鼎盛時期,據山區現存碑刻,摩崖記載香客不僅來自雲、貴、川、湘,甚至有從江西、安徽、江浙一帶遠道而來者,茶殿碑文記述「數百年進香男婦,時往時來,若城市然」,這種盛況延續了200多年。
清咸豐5年,(1855),銅仁府爆發了以徐廷傑、梅濟鼎為首的紅號軍起義,起義軍以梵凈山為根據地,堅持斗爭達11年之久。期間山上廟宇陸續被毀,僧眾風散雲流,香客裹足不前,梵凈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煙寂寞」。同治九年(1870),銅仁東山寺隆參和尚上山主持修復工作,經他十方募化,「道剪荊棘,路劈蠶蟲」,5年內修建了報恩寺,回香坪等廟宇。光緒元年(1875),清軍中參加哥老會起義失敗後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劉滿率領進入梵凈山,據險與清軍周旋。同年,貴州巡撫岑毓英奉命征討,次年平復,。經隆參和尚繼續努力,大力恢復了山上受破壞的廟宇,還在江口境內修建了3條朝山大路。民國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國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搶劫,朝山活動猝然大減。
解放後,朝山活動停止,山上廟宇不耐風蝕雨蠹先後垮塌,山下廟宇多被修建成為學校,食堂,倉庫或被拆除燒毀,至今縣境內僅存朝陽寺1座。然而,梵凈山卻以它巨大的科學價值和壯麗的旅遊資源,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從50年代起便不斷有人對它進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後,在保護區管理處主持下,科學考察工作更加頻繁、系統,為了適應科考和旅遊需要,在省地撥款支持下,先後投資55.3萬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點拓修了魚坳至金頂5公里,1984年,全線便道修築一新,陡斜窄險處或鑿石為梯,或澆鑄混凝土台階,共8250級,稱「萬步雲梯」。險峻處置鐵鏈或鋼、鋼筋混凝土護欄,建進山橋涵9座,歇息台38處,食宿站2處。1985年省文物處撥款修建了金頂的釋迦殿、彌勒殿和天仙橋,現每年進山科考,旅遊,朝山人數以逾萬,且呈與年俱增之勢。
佛教在梵凈山的發展幾經坎坷,然而一直以彌勒道場自稱,與文殊道場五台山、地藏王道場九華山、普賢道場峨眉山、觀音道場普陀山而齊名,稱為「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的地位,還受到社會上一些質疑的看法(另外一種說法是浙江奉化的雪竇山才是正真的彌勒道場,其理由之一是因為布袋和尚是奉化人)。據貴州都市報2006年10月4日載:江口縣文廣局負責人與銅仁地區佛教協會副會長釋佛祖法師、江口梵凈山佛教協會會長釋祖德法師等9人,在梵凈山麓的太平鄉白鶴山上,有兩座保存完好的古僧塔和彌勒佛道場遺址。據當地80多歲老人吳應德介紹,白鶴山彌勒古佛道場輝煌鼎盛於明、清時期。山上曾有一座古寺,該寺坐南朝北,屬四合大院,房屋48間,正殿供奉高大的彌勒佛坐像,兩邊是形態各異的24位諸天王和十八羅漢像。正殿左側300米處,有一口「鯉魚」井,鯉魚井的魚眼,早上太陽出來,魚右眼發光,下午太陽落山,魚左眼發光,其景觀非常奇特、奇異,可惜的是這座古寺被毀,現僅存遺址和「鯉魚」井。白鶴山古僧塔分七級和五級,八方八角尖頂形狀,其中七級僧塔高9米多,第一級直徑4米;5級僧塔高約5米,第一級直徑2米,發現有19座,都分布建立在兩個球狀形的山坡上。白鶴山古僧塔,被茂密的水竹、林木和刺蓬植被掩蓋。兩座並排的五級僧塔,塔身上敘文和塔前的石碑文字已全部風化,無法辨認。根據佛教儀規,從僧塔、寺廟的建築規模分析,能享受七級、五級僧塔待遇的都是有建樹的德高望重的高僧。古僧塔群及彌勒佛道場遺址的發現,引起了有關專家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所獲得的資料,有待進一步考證。但是,古僧塔的發現,讓我們知道梵凈山佛教文化仍有不可估計的深度。
為了推動佛教文化和旅遊事業的發展,給落後的江口縣帶來經濟上的發展,縣政府也採取相關措施,以佛教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資。據貴州日報2007年1月8日載:江口縣人民政府縣長楊彪與貴州梵凈山佛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一兵正式簽訂了《梵凈山佛教文化苑建設項目協議書》,這標志著梵凈山佛教文化苑建設項目正式實施。海南省三亞金玉觀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與江口縣人民政府,於2006年9月16日在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貴陽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簽訂了投資2.8億元建設江口梵凈山佛教文化苑項目後,公司董事長曾一兵先生於次月再次來到江口縣實地考察,梵凈山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觀以及民族文化、人文景觀深深地吸引了他們,再加上飛機、鐵路、高速公路交會於梵凈山,他當即決定出資500萬元注冊成立「貴州梵凈山佛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並將投資規模擴大到4.6億元,建設內容為修復梵凈山大佛寺(含敬造世界最大金玉彌勒佛像:用近110公斤黃金、140克拉鑽石和數千顆珍珠在梵凈山鑄造全球最大的彌勒金佛。)、法華庵,興建梵凈山遊客接待服務中心,佛教文化廣場等。由此可見,江口梵凈山的發展正隨著旅遊業發展進一步得到開發,然而值得筆者擔憂的是,在梵凈山佛教地位正在進一步考證進行中,還未得到明確認同時,過於繁盛的商業氣息融入了梵凈山佛香氣焰中會不會給這個古樸自然、神秘的聖地受到玷污呢?毋庸置疑,通過一場好的商業開發,讓我國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燒的同時可以讓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們心靈的凈地,我只能默默的為這片養育我的土地祈禱著。 江口縣怒溪鄉大灣一帶的土家族,流行著農歷8月15日偷瓜的習俗。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對善良的土家族夫妻,年老無子,生活孤寂,鄉親們十分同情他們,有一年的8月15日,幾個好心的婦女偷來一個冬瓜,包上紅布放到老兩口的床上,對倆位老人說是在路上拾到一個孩子,抱來送給他們,老兩口十分高興,解開紅布,見是一個冬瓜,倍感失望,連聲嘆氣。這時,卻見冬瓜忽然裂開,從瓜內爬出一個又白又胖的男孩,對著兩位老人嘻笑,老兩口見狀甚是歡喜,鄉親們得知驚喜交加,奔走相告。此後,每年中秋之夜人們就去瓜地里偷瓜,將偷來的瓜用紅布包好,敲鑼打鼓,燃放炮竹,送到缺少兒女的人家去,接瓜的人也要敲鑼打鼓地迎接,並辦酒席招待。因此,凡中秋偷瓜者,均不視為偷盜。
土家族服飾,風格獨特。最突出的是婦女服飾與兒童頭飾、挑花等。怒溪土家族婦女服飾工藝,主要表現在胸襟衣、頭扎和銀飾上,均系土家族人漫長歲月的創造而形成,式樣朴實、大方、美觀,做工細膩精巧。衣裙的款式更為豐富,上衣有左開襟和右開襟兩種,圓領或矮領,袖口、襟邊的式樣由八幅維裙變成了長及腳面的筒裙和百褶裙,有的還穿大腳筒褲。筒裙仍用八幅布料縫制,兩幅間的縫合處和下擺均以黃、藍色小花條裝飾,腰上不縫死,用兩對扣子和兩根帶子系腰。百褶裙大而長,多以紅綢緞為料,鑲青布邊和黃色小花條。「改土歸流」前,男女喜穿八幅羅裙,後改穿褲子。女褲也喜穿青、藍布加白布褲腰,褲腳藍加青或青加藍邊。最突出的是婦女在褲的膝蓋處用手工銹上圖案,除花紋外,還有「喜鵲鬧梅」、「雙龍戲鳳」等。女鞋也比較講究,除鞋口邊滾花邊,挑「狗牙齒」花樣外,鞋面喜用青、藍、粉紅綢子,在鞋頭正面用五色絲線綉上花卉或蝴蝶、蜜蜂等圖案。閨女頭發梳長辮用紅色絨線扎頭繩,表示未婚,頭上梳各式簪子和金銀發花,耳飾金銀質的「瓜子」、「燈籠」、「龍」、「鳳」、「樹葉」等式樣耳環,佩戴項圈、手圈、足圈與金銀戒指、銀鐲或玉鐲,胸襟還掛有銀鏈、銀牌、銀鈴、銀珠子、銀魚、銀虎、銀龍等。
男子服飾,突出的是頭包帕子,長為七尺或八尺,帕子要圍幾層,垂吊耳後齊肩,額上包成「人」字形。老年人嗜穿無領長衫、衣、褲多系自織的青、藍土布,褲加白布腰。鞋子是高梁青面白底布鞋。男女服裝都袖大而短,衣長而肥,褲短而寬,上下和諧,適宜在氣候炎熱,山高地陡的地方穿用。
土家人的風味飲食特色獨具,十分豐富、傳統,歷史悠久,有許多象徵喜慶節日的意義,如糍粑就有年粑、喜粑、壽粑、拋梁粑。其用途一是逢年過節贈親饋友,有「拜年拜年,糍粑上前」的習俗;二是招待客人;三是農村建房上樑時用,謂之「拋梁粑」,有慶賀之意。有的雕刻印盒將粑放在盒裡一壓,即成型,稱印盒粑。若壽慶,就刻「壽」字,若喜慶,就刻「喜」字;若年慶,就刻「豐」字等,字皆成紅色。土家糍粑以上乘糯米淘凈,浸泡後蒸熟以木錘在木槽或石槽里舂爛舂細,掐成餅後即成。若臨時吃,用優質黃豆、芝麻炒香後與白砂糖同時研磨成細粉作佐料,食味軟綿,糯而不粘牙,馨香舒適可口;若存放,待粑的水氣干後,可用清水泡在缸里,只要勤換水,泡幾個月甚至半年也不會變味。土家傳統食品除糍粑外,有馬泡(俗稱油炸粑、系油炸)、綿菜粑、馬打滾、糖麻圓、斗篷豆腐乾、鍋巴粉、油茶、糖醋芝麻冰涼粉、米豆腐、社飯、水白菜、木姜油、雪棗、糯米包子系列小吃……
古寨大灣巴人的節日,除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等外,還有他們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趕年、過社、清明、立夏、仙歌節(三月三)、打春節、牛王節、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梳頭節(六月十五夏歷)、偷瓜節等。大灣是一座土家人的博物館,在此你可以歡摩古樸神秘的儺堂戲,聽唱如歌如泣的哭嫁歌,體驗歡樂祥和的建房禮儀等等。經年累月,這里的人們仍舊流行打鬧歌、上樑歌、巴山歌(土家山歌)、情歌、盤歌、打溜子、花燈(團茶)、龍燈福事、孟姜女哭長城、苦情歌、勸世文、金錢桿、儺儀儺舞歌、擺手歌、喪歌、南曲、毛古斯舞、擺手舞、團茶舞等原生態歌舞。耕作之餘,寨民最大的樂事便是選擇自己喜好的節日,進行表演。 茅古斯
茅古斯——反映了土家族社會歷史時代的社會生活內容,記錄了各個時代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茅古斯並非土家語的音譯,是根據其表演內容和人物形象而確定的漢語名稱。其含義就是毛人的故事。由於漢語的影響,「故事」逐步化為「古斯」。
表演「茅古斯」10至20人不等,一人身著土家族服飾,代表土家族先祖,由他主持祭祖和表演活動;其餘為小「茅古斯」,代表子孫後代。他們都身披稻草紮成的草衣,赤著雙腳,面部用稻草紮成的帽子遮住,頭上用稻草和棕樹葉擰成沖天而豎的單數草辮,四個單辮象徵的是牛。「茅古斯」的扮演者事先裝扮好,在擺手舞場不遠的樹林中等待,待擺手舞跳到一定的時候,他們轟然入場,擺手舞立即停止,為之「讓場」,說是「祖先爺」來了。「茅古斯」的表演內容以反映古代土家族先民的生產、生活為主,表演者模擬上古人古樸粗獷的動作,講土家語,唱土家歌,融歌、舞、話為一體。其程序分為「掃堂(意為掃除一切瘟疫、鬼怪,使後代平安)」、「祭祖」、「祭五穀神」、「示雄(表現全家族人的生存和繁衍)」、「祈求萬事如意」等幾個大段落,每個段落中細節繁多。如祝萬事如意的表演中,有打露水、修山、打鐵、犁田、播種、收獲、打粑粑、迎新娘等等。
「茅古斯」表演粗獷豪放,剛勁激昂,它讓人們領略到五荒時代的原始藝術之美,它是人們研究土家族歷史的「活化石」。土家族雖無文字,但「茅古斯」代代相傳不衰,並在傳承中不斷完善,成為土家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擺手舞
擺手舞——擺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形式,土家語稱舍巴日,是土家族在祭祀祖先、祈禱過年、喜慶佳節等活動中的一種群眾性舞蹈,多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期間進行,也有在暮春三月進行的。擺手舞在土家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周武王伐紂時期。據考證,土家擺手舞來源於古代巴人的巴渝舞。
擺手舞的形式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兩種。大擺手主要用於祭祀,一年或五年舉行一次,多在野外進行。小擺手用於一般喜慶活動,多在擺手堂內進行。人數為數十人、數百人不等。擺手舞基本動作有單擺和雙擺兩種,跳時,一人在中央敲鑼打鼓,由表演熟悉的人領頭,眾人圍成一圈跳舞。其主要動作是雙手隨著一個方向甩順邊手、身子左右扭動前行。擺手舞與其它民間舞蹈形式不同的最大特點是肢體同邊走,左手左腳,右手右腳,臂腕不動,兩手直甩,動作幅度小;腿部整個動作都是曲腿:屈膝、下蹲,重拍在上,弱拍在下。擺手舞氣勢粗獷,動作古樸、穩健,原始氣息十分濃郁。舞步中時而表現飛禽走獸,時而表現撒種紡線,內容豐富。土家族人在擺手活動中,追憶祖先創業的艱辛,緬懷祖先的功績,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場景,整個活動都著濃厚的祖先崇拜痕跡。
金錢桿
金錢桿——又名霸王鞭、打洋錢、趕山鞭、打錢桿、打花棍、在民間又叫做「蓮花鬧」,是江口地區民間保護和傳承下來的一門自成體系、參與人數最多、最具民俗特色和獨立舞蹈表現形式,演時擁有「一旦一丑」「雙旦雙丑」「多旦多醜」競舞的土家族特技表演(舞蹈),堪稱「中國南方二人轉」。2007年,江口縣的「金錢桿」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金錢桿是歡迎遊客的重頭節目,當地土家群眾製作的金錢桿長80厘米左右,用紫竹配上古銅幣製成,兩頭削鑿穿孔,橫扯,順掛著兩串小錢,形成交叉的十字架,以便舞蹈時拍打,互相沖擊,產生出多種聲響,與唱歌的節拍韻腳合拍,桿的兩端還系著紅繩飄帶,隨舞姿飛揚,別有風趣。
作為江口縣梵凈山民族旅遊文化花圃中絢麗多姿的藝術奇葩——「鬧蓮花」,主要流傳於怒溪土家族苗族仡佬族鄉巴人古寨大灣、老屋基、六家寨、臘岩凼20多個土家村落,成立有專業的「蓮花鬧洋錢隊」。桃映、閔孝、太平等鄉鎮一部分村寨具有。金錢桿經過不斷傳承發展,更多地演變為歌頌幸福生活和甜蜜愛情。打金錢桿時,邊打邊跳邊唱,男女互相對視舞蹈表演,或一前一後、或一左一右地唱跳,堪稱「中國南方二人轉」。 牛乾巴
江口牛乾巴是本地區的傳統食品,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是居家旅行、探朋送友的必備禮物。
江口牛乾巴採用江口本地生產的環保生態黃牛肉為主料,配以植物油、白糖、精碘鹽、花椒、白酒等為佐料,通過傳統工藝精心烹制而成。成品色美味佳,是正宗的原生態產品。
江口牛乾巴已成為聞名省內外的土特產,以高家牛乾巴、昭鳳牛乾巴最為有名。
江口油茶
油茶非「茶」,江口當地的老百姓家裡嫁女的時候,出嫁前一天晚上坐花宴、唱伴嫁歌,主人為了酬謝賓客和親朋好友,晚飯後,特花幾小時做成夜宵粥。而主人卻謙虛的說成是喝茶,故稱「油茶」
油茶的主要原料是玉米、綠豆、黃豆、大米、骨頭湯、胡椒、花椒、姜蔥。將玉米用水煮透後洗凈,搓掉外皮。將綠豆、黃豆炒黃後再著油炒。約10分鍾後將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加骨頭湯煮。約半小時後起鍋,即食。
油茶從外觀上看像粥,但他既有骨頭湯的辛香,又有五穀糧食的清香,味美至極。現在,凡到酒店或農家樂,來江客人都能品嘗到一碗美味可口的油茶。
藤茶
藤茶採用武陵之巔,錦江之源,梵凈山野生顯齒蛇葡萄植物的嫩葉精製加工而成。梵凈山被稱為「鎮黔之寶」,是武陵山脈主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員,地球同緯度地區唯一一塊「綠色明珠」,森林覆蓋率達80%。梵凈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特殊的土壤、氣候條件造就了貴州藤茶特有的品質。相傳,早在明朝萬曆年間人們開始飲用該茶,一直延續至今,飲用已有數百年歷史,是一種名貴珍稀保健古茶。
經國家茶葉、營養、葯物科研機構的檢驗、檢測,該茶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膳食纖維、脂肪、胡蘿卜素、維生素E、維生素B6、鈣、鐵、鋅、鈉、鉀、鎂、硒等營養成分和多種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其中的天然抗氧化劑二氫楊梅素含量最高。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對藤茶試驗表明,提取物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有很強的廣譜抗菌活性,對流感甲型及乙型病毒均有抑製作用;對流感、肺炎、咽喉炎、結膜炎等病毒與細菌性感染疾病有輔助治療和預防作用;對心律失常、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還具有保肝護肝、美容抗衰老、提高睡眠質量、預防骨質疏鬆、提高免疫能力、醒酒等保健功效。常飲該茶有利於健康長壽。
米豆腐
米豆腐嫩黃鮮亮,晶瑩剔透,可切成片、條、塊或製成蝦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製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軟可口,涼吃熱煮均可。是江口老少兼宜的風味小吃之一。
江口米豆腐主要原料是梵凈山貢米、稻草灰或桐殼灰。首先將稻草灰或桐殼灰加入適量的水浸泡,使其變成鹼水。然後將梵凈山貢米用鹼水浸泡數小時後磨成漿,打熟芡,捏成個狀和條狀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
江客人吃過米豆腐後無不對此贊不絕口,已成為省內外有名的土特產之一。

⑼ 江口縣的歷史文化

江口儺戲
儺戲是中國古代舉行驅鬼逐疫迷信祭儀時跳的一種舞,它崇拜和信仰人類祖先「儺公儺婆」。目前僅在少數地區流傳,被稱為中華文化的「活化石」。表演形式是「沖儺還願」「酬神娛人」。其目的是「酬神娛神」、「驅邪迎祥」。在江口境內歷史悠久,影響極大,傳布較廣,在民和、雙江、壩盤,桃映一帶廣為流傳。由於受巴楚文化的影響,江口的儺戲與原始宗教、民間傳說,地方歌謠融為一體,成為一種獨特的戲曲形式。
瓦寨鑼鼓
土家稱「打傢伙」或「五子傢伙」,是流傳在土家族聚居區的一種古老而優美的打擊曲牌音樂。主要用於結婚、年節等喜慶場合,喧染熱烈歡快的氣氛,是土家族人民最喜愛的器樂合奏,也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種文藝形式。故有「土家三大樂:擺手、哭嫁、打擠鈸」之說。土家族男孩從小便跟著老藝人學打傢伙,耳濡目染,世代相傳。每逢婚娶、年節、喜慶之際,便相邀為伍打傢伙,走鄉串寨,鑼鼓齊鳴,響徹雲宵,表演之處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羌歷年
位於黔東高原的江口縣桃映鎮漆樹坪,是貴州省唯一聚族而居的羌族村寨,2013年羌寨被國家列入傳統保護村落。,羌歷年是漆樹坪羌族主要的傳統節日。羌歷年,羌語稱「日美吉」,即「吉祥歡樂的日子」,為羌族最隆重的節日。據說是在秋收過後,羌民為祭祀神錄和祖先,向神還願的一項活動,即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慶典,一般為3-5天,有的延長到十月初十,羌歷年的主要活動是還願祭祀和吃筵席。
侗家薑茶
侗家人吃薑茶是傳承已久的生活習慣。凡侗家人都在自家的房前屋後、田邊土埂上栽種茶樹,每年清明之後開始採茶直到立秋。分三次採摘加工,第一道為清明茶,只採剛發出的「兩葉一芯」之嫩芽,用溫鍋烤搓成上等茶,一般用於接待貴客和外公舅爺;二、三道茶用於接待普通客人和自食用,但凡用茶都要有姜為伴。其香久遠,其甜悠長,其辣適中,深受侗家人和其它各族客人喜愛。 打背節
打背節是苗族青年男女的節日,於每年農歷正月初三到十五這幾天舉行,男女青年歡聚在風景優美的山坡上,當打背開始時,男的峰涌而出,沖到自己選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夥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邊大笑,一邊掙扎。掙脫時,捉住小夥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整個場地男追女逐,歡蹦亂跳。打累了,男女雙雙各找一個地方打土電話(即用兩話筒,中間連一長線,各在一方對著竹筒講話、唱歌都能聽見),相互傾吐密語表情,以企結成伴侶。情投意合後,再告訴父母,擇吉日成親。
花炮節
花炮節是侗族傳統節日。主要活動是各村寨組織搶花炮。花炮是用紅布(或紅綢)纏繞的小鐵環,將其置於鐵炮頂端,然後點燃放炮,小鐵環沖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預定人員即奮力爭搶,奪到花炮並送到指定地點為優勝。搶到花炮則意味著吉利幸福,還可獲得豬、羊、紅蛋、酒和鏡屏等獎勵。花炮分頭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還有四炮、五炮。搶花炮僅限於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組隊,也可跨村寨自由組隊。搶花炮原為還願求嗣的民間宗教儀俗,現已發展成為群眾性文體活動,並列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
姓氏節
姓氏節是侗族傳統節日。石、羅姓過「未節」,以立秋後第一個未日為節日;有的石姓則在十月十二日過祭祖節。胡、吳兩姓過「甲戍節」,即立秋後第一個甲戍日過節。伍姓在六月初六過「雙鴨節」或過八月「仕節」。陳姓原在除夕早上過「概考送節」(即開酒壇節),後因除夕難以請到客人,改在七月十四過「中元節」。這些節日,多數在黎明前以粗飯、淡菜或凍菜放在芭蕉葉上祭祖,紀念先人在民族壓迫下逃難的艱辛生活。到上午或中午才請新戚朋友到家做客。
四月八
四月八是苗族傳統節日,又稱「亞努節」,即農歷四月初八。傳說古代有一個名叫「亞宜」的苗族首領,領導苗族向統治者進行斗爭。苗族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便於每年的四月八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追思亞宜的業績,為戰死者掃墓。清代乾嘉苗民起義後,統治者禁止苗族人民舉行這一活動,致使苗族人民失去了一個極其有意義的傳統節日。1949年後,經國家民委批准,將「四月八」定為苗族統一的節日。每年四月八這一天,苗族人民披戴銀妝,穿著新衣,參加節慶活動,舉行儺戲、上刀梯、下火海、獅子舞、打花鼓、賽歌、吹嗩吶、吹木葉、茶燈等民間技藝表演。

閱讀全文

與江口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