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西長治風土人情
長治 民俗風情之——古會廟會
說到廟會,人們自然就會聯想到寺廟里供奉的大大小小的泥胎和偶像,聯想到無數信徒那種五體投地、頂禮膜拜的篤信與虔誠,並由此而得出迷信的結論。其實並非如此簡單。神是在人類的童年形成的,是人們不能理解和駕馭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時,這些力量以人格化的方式在人們頭腦中的虛幻反映。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神幾乎無處不在,滲透於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進門有門神,囤糧有倉神,做飯有灶神,上山有山神,過河有河神,種地有小土地神,在天有玉皇,入地有閻王……大至開山破土、婚喪嫁娶,小至出門訪友、更衣沐浴,甚至夫婦之私,幾乎都要選時日、擇方位,迎福避凶。因為神的隊伍巨大而又龐雜,為了便於識別和操作,便產生了寺廟,進一步將神形象化和具體化;在寺廟的節日或神的紀念日舉行祭祀活動,於是就又產生了廟會。
然而,人們的認識是隨著社會的進程而不斷深化和發展的。經過一次次的實驗,人們終於發現,原來所有的神都是人類自己造出來的,神靈的一切本領都是人類賦予的,是人類在現實中痛感本身不具有才在幻想中安到神靈身上的。於是,神的尊嚴便日漸衰落,人的尊嚴日漸恢復。而寺廟因其獨特的建築藝術和文化價值而被保存了下來,成為人們旅遊觀光和研究探討的對象,廟會則在長久的歷史進程中逐漸演變為物資交流會。廟會中,盡管仍然有人焚香禮拜,但其含義已遠離了迷信,而靠近了民俗,成為融商品交易、戲劇游樂、名勝古跡、神話傳說、風俗習慣、特產名吃於一體的大市場。
廟會從唐代開始興起,歷時數千年而經久不衰,自然有其獨特的精神內涵。廟會都有固定的地點、名稱和日期。一般一會一年只舉行一次,但就一個大的區域來說,廟會的次數是相當可觀的。筆者對上黨地區的廟會(古會)進行了粗略研究。僅長治市的245個鄉鎮、3500多個行政村來說,幾乎每個鄉鎮、每個村都有廟會,一年四季會不斷。有些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名會,不僅轟動本市城鄉,而且波及周邊數省,有的甚至在全國都很有影響。會期少則一天、數天,多則數月,其商品成交額相當可觀。即使在商品流通已相當活躍的今天,這些廟會仍然為城鄉的商品交流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傳統廟會是農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定意義上講,它是農民的節日。因此,志書往往把它與傳統節日一並記入「歲時」之中。
我國的傳統集市貿易基本上是因廟興會。境內以「關帝廟會」為名的廟會最多,分布最廣,並且往往一廟數會。其它名稱的廟會,還有因祈雨酬神而形成的玉皇廟會、昭澤王廟會,因祈拜城隍而形成的城隍廟會、因祈禱聖母保佑子女而形成的聖母廟會,北境和南境的煤鐵生產區則流行老君廟會,等等。少數村鎮還有節令會,如清明會、立冬會等。
廟會的盛衰隨著社會的變遷有很大的變化。明清之際,境內規模最大的廟會是四月十九五龍山會,其次是五月十三的新街關帝廟會。清代初期,七月初一迎神賽會產生,其規模逐漸擴大,至19世紀末,成為境內最盛大的廟會。解放後,七月初一迎神賽會演變為一年一屆的物資交流大會,發展為上黨地區規模最大的農歷古會。
民國年間,境內廟會具有鮮明傳統色彩和地方特色。會期一般不長,多數只有一日或半日,大型廟會也不過三天,交易活動充分體現了小生產的特點,普遍以牲畜、農具及農副產品的交易為主。同時,還有一些專門交易土特產的廟會。如蔭城一帶有交易鐵貨的廟會,市西郊有交易皮麻的廟會。進香祈神的香火活動是廟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廟會舉辦的社戲、社火本來都屬於酬神活動,後來,實際上卻成為勞動人民的主要娛樂。
解放後,廟會風貌大為改觀,在黨和政府的組織領導下,廟會成為人民群眾發展生產、促進流通的重要形式。多數廟會廢除了香火迷信活動,同時保留了積極有益的傳統娛樂,真正成為勞動人民休息愉悅的節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各項經濟政策的貫徹落實,傳統廟會迅速恢復和發展。不少村鎮興起一些新農歷會,有的還興起了陽歷會,交易活動出現了建國以來少有的喜人景象。廟會的傳統娛樂活動,也獲得了新生命。群眾自發籌錢請劇團演出傳統戲,是廟會採用的最普遍的娛樂形式。有些廟會,還舉辦獨具特色的傳統娛樂活動,如鬧社火、放煙火、搭鞦韆等。
B. 長治市以前叫什麼
長治古稱上黨,位於山西省東南部,《荀子》稱為「上地」。「上黨」的意思,就是版高處的、上面的地權方,即「居太行山之巔,地形最高與天為黨也」,因其地勢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得上黨可望得中原」之說。此外,長治還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是研究山西省歷史文化、弘揚革命傳統的基地。
C. 長治的歷史文化
長治市古為「上黨」、「潞州」地域,殷商時為黎國,屬冀州。春秋時,曾為潞子嬰兒國,後並於晉國。戰國時,屬韓國。周顯王二十一年(前348年),韓首置上黨郡,後歸趙國。
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上黨郡復歸並州。西晉永興元年(304年),上黨郡屬前趙,建興中(313-317年),歸後趙。後上黨郡歸西燕。太和五年(370年),苻堅滅燕,上黨郡入後秦。
五代後唐庄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時(913-914年),改為匡義軍,歲余,唐滅梁,改為安義軍。後晉(936-947年),復為昭義軍;後漢、後周(947-960年)因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沿用元制。初,潞州隸行中書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年),隸山西中書省,九年(1376年),隸布政司。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升潞州為潞安府,設潞安兵備,分巡冀南道,治潞安。
(3)歷史文化長治擴展閱讀:
景點介紹
1、太行山大峽谷
太行山大峽谷位於長治市壺關縣境內,由五指峽、龍泉峽、王莽峽和紫團山組成,佔地面積5848公頃,共有景觀44處,景點400餘個。太行山大峽谷園內還有木本花卉、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種。
2、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壺關縣樹掌鎮,原為紫團山國家森林公園,1996年由國家林業部(現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更名為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規劃面積4000公頃。
3、靈空山自然保護區
靈空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沁源縣五龍川鄉的北山村,1993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總面積1334萬平方米,其中核心區面積595萬余平方米。
D. 長治有什麼歷史名人
王常月、法顯大師、馮奉世、李業興、堯雄、苗晉卿、李繼隆等。
1、王常月,王常月是道教里「全真教」派的支派「龍門」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全真教在13世紀左右曾一度非常興盛,其中一位很有名望的人物丘處機創立了龍門派,使這一派在元朝廣泛流傳。但是丘處機死後,道藏被毀,大批道家經典徹底失傳,北方以這一派為代表的道教就開始衰落了。直到17世紀,王常月重新改革了這一派別,又使它維持了一段時間的興旺。
2、馮奉世平定莎車,討平羌亂,為漢朝邊疆穩定做出巨大貢獻。
3、法顯大師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在399年,法顯65歲的高齡從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出發,經西域至天竺尋求戒律,游歷30餘國,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前後歷時14年,於義熙九年歸國。
法顯、玄奘將佛教文化引入中國,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很大影響。
4、李業興一生對於天文歷法上的貢獻很大。北魏時使用的是趙陬制定的歷法,由於年久歲遠,運算差誤較大,致使節氣相差甚遠。宣武帝延昌中(512—515年),李業興制定了一部《戊子元歷》獻上,當時獻給朝廷的還有屯騎校尉張洪、盪冠將軍張龍祥等9家制定的歷法。宣武帝詔令把10種歷法參定為1種,張洪等9家共推李業興負責,於孝明帝正光三年(522年)制訂成《戊子歷》頒行。
5、李繼隆西征黨項,雍熙二年(985年),李繼隆赴西北,討伐黨項首領李繼遷,於濁輪川一戰殺敵五千,迫其狼狽逃走;又平滅其餘各族反叛勢力。
淳化五年(994年)後,以河西行營都部署破李繼遷、擒趙保忠(李繼捧)。至道二年(996年),再討李繼遷,雖多次獲勝,因部署欠周密以及糧草不足,最終無功而返。至道三年(997年),重建軍事要塞鎮戎軍。
E. 長治的藝術文化歷史(如上黨梆子等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享有同蒲劇、晉劇同等歷史的文化資格,是上黨戲的代表劇種。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它在清代乾隆中後期已經盛行,嘉慶、道光年間班社林立,名伶輩出,劇目競現,流派紛呈,進入蓬勃發展時期。 [編輯本段]歷史溯源1.起源
關於上黨梆子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它發源於今長子一帶。雖名梆子,實為昆(崑曲)、梆(梆子)、羅(羅羅腔)、卷(卷戲)、簧(皮簧)五種聲腔同台演出的劇種。在其形成過程中曾受到蒲劇的影響,但與省內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上黨梆子是一個古老的劇種。有人說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現,尚未發現史實根據。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崑曲:陽城縣上伏村大王廟戲台,有清順治十五年(1658)九月十六日百順班演出題壁,所唱《春燈謎》、《恩口口》、《雙包計》均系崑曲或弋腔劇目。據在此後寫下的40餘條康、乾間的舞台題壁來看,至遲在18世紀中葉,上黨梆子已經是一個擁有五種音腔的成熟劇種了。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撰成書的《潞安府志》卷八記有長子縣知縣王巨源曾禁「喪葬演戲」一事,稱「富室舊用梨園送殯,今奉嚴禁,用者漸少」。這說明18世紀上黨地區的戲劇演出活動已相當頻繁。另外,乾隆年間已有山西澤州羅戲和黃河以北卷戲的戲班,以及由梆、羅、卷戲組成的三合班在開封城內活動的記載(見清李綠園《歧路燈》)。正是這種"三合班"演變形成為多種聲腔的劇種。
上黨梆子較早的一個職業班社是晉城的「鳴鳳班」。據晉城縣青蓮寺殘碑記載,一個演唱上黨梆子的鳴鳳班,成立於乾隆五十年(1785)前後。這個鳴鳳班是現在確知的上黨梆子較早的一個班社,一直延續到1945年晉城解放。晉城青蓮寺道光九年(1829)碑載:「有鳴鳳班者,行戲四十餘年矣。」 據說,在明朝末年,陽城縣有一個女子叫「鳳仙」,自幼喜愛戲曲。這個女子出嫁時,嫁給了晉城的姓史的,與姓史的叫翱鳴的共同成立了戲班,取兩人名字各一個叫為「鳴鳳班」。1959年發現在晉城青蓮寺中佛殿的屏板上,有鳴鳳班在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十五日書寫的演出劇目單,並列23出戲,其中《彩仙橋》、《對松關》、《大賜福》等都是上黨梆子的傳統戲。 清代道光年間,上黨地區的大戲班逐漸增多,這些班社的發展比較快,而且逐漸形成一種上黨梆子特有的風格、旋律,並培養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員。
上黨梆子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州底」和「潞府」兩大流派。「州底」派流行於原澤州府管轄的晉城、高平、陽城、陵川、沁水5縣。「鳴鳳班」及後來的高平「三樂意」(俗稱東宅戲)、「萬億班」都屬此派,晉城的鳴鳳班穩居魁首,後來高平的三樂意、萬億班都曾稱雄一時。它的特點是比較穩重委婉,抒情性強。「潞府」派流行於隸屬潞安府的長治、長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壺關、平順8縣和原沁州管轄的沁縣、武鄉、沁源3縣,特點是更顯豪放。最早的有代表性的班社有"三義班"、「樂意班」等。三義班比較靈活,唱岳家將戲多;樂意班格律比較嚴謹,唱楊家將戲多。
2.鼎盛時期
清咸豐間至抗日戰爭以前(1815~1937),是上黨梆子的鼎盛時期。晚清時,壺關的「十萬班」曾到北京和魯西南演出。這一時期,這個劇種的職業班社多達200多個,有劇目千個,並造就了號稱一代戲王的趙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驢、曹火柱、都歧歧、靳伯廬、馮國瑞、王福成、段二淼、郭金順、申銀洞、趙德俊(金圪瘩)、溫喜雲、徐執中等名演員。後由於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演戲日少,上黨梆子日趨衰落。"七七事變"後,職業班社基本上停止了活動。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山西新軍挺進晉東南,創建了太行、太岳根據地,給上黨梆子帶來了新的生機。活動在太行山區的著名作家趙樹理十分喜愛、重視上黨戲曲藝術,創作了現代戲《萬象樓》,創作和改編了古裝戲《鄴宮圖》、《韓玉娘》等,這些劇作弘揚民族氣節,揭露奸偽丑態,激勵反抗精神,由武鄉縣光明劇團、襄垣縣農村劇團演出,很受觀眾歡迎。接著,《小二黑結婚》、《王貴與李香香》、《三打祝家莊》、《白毛女》、《血淚仇》等劇也先後由上黨梆子劇團演出。抗日戰爭後期到解放戰爭時期,晉東南各縣紛紛成立上黨梆子劇團,為以後的繁榮發展,保留並培養了一批藝術骨幹。
1954年,長治地區將專區勝利劇團和高平縣朝陽劇團合並,組建為長治專區人民劇團第分團,專演梆子戲。1956年,組織長治專區戲曲赴京匯報演出團,在京演出了經加工整理的《三關排宴》、《天波樓》、《皮秀英打虎》等傳統戲,受到好評,涌現出吳婉芝、郝聘之等一批傑出女演員。1959年初組成山西人民赴福建前線慰問團演出第三團到福建演出。
F. 長治最有名的文化遺產是什麼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潞安大鼓、民間社火、上黨八音會和上黨梆子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黨八音會、上黨樂戶班社、武鄉頂燈、上黨梆子、上黨落子、沁州三弦書、黎侯虎(布藝老虎)、上黨堆錦藝術等
G. 長治風土人情
我是長治人,我只知道長治的物價是全國最低的城市之一。飲食以面為主。根據規定長治最低工資為700元。
H. 山西長治的民風民俗
長治過年習俗:
每逢年節,農村的家家戶戶都要備一捆穀草或乾柴,初一五更點燃。熊熊的火光揭開了年節的序幕。長治,古稱上黨。神農嘗百草、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精衛填海等奠定中華文明基礎的神話傳說均誕生於此地,被譽為中國的"神話之都",由此這里的"年"民俗也格外獨特。在長治的大多數農村,大年初一人們起床很早,第一件事就是點年火。相傳古時候,有一種怪鳥叫九頭雉雞。每到大年初一,就會飛出四處覓食。
九頭雉雞頭部破爛,不斷滴血,血滴在哪裡,哪裡就遭殃。後來,人們發現九頭雉雞十分懼怕火光,於是就用燒柴火的辦法防禦它飛來。久而久之,形成了燒年火的習俗,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在這里,每逢年節,農村的家家戶戶都要備一捆穀草或乾柴,初一五更點燃。熊熊的火光就揭開了年節的序幕。
(8)歷史文化長治擴展閱讀
其它民俗: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400萬人,省內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市、區。
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是流行於臨汾地區的一種集體敲擊表演,得名於鼓手錶演時展示的各種勇猛姿態。它常常在慶祝農歷新春,豐收,群眾遊行和其它歡樂的場合表演。威風鑼鼓最早據說是在古代堯帝時期出現。到現在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堯帝的兩個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們的父母時,堯所在的部落的人們敲鑼打鼓為她們送行。當她們回來時,她們村的人們也以同樣的方式歡送她們。從那時起,威風鑼鼓就成了一種習俗。許多大村莊都有他們自己的鑼鼓隊。
I. 長治上黨文化的介紹
上黨,取「以天為黨」之意。現存的上黨門和兩側的鍾鼓樓則為明代知州馬暾所修。明弘治九年,潞州知州馬暾在其為任六年之後,在「政洽民孚,治有餘力」的情況下,對原來的鍾鼓樓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改建,「樸素渾堅,雄偉固壯」,這就是今天的鍾鼓樓,這就是今天的上黨門。
上黨門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城內西街,是古上黨郡衙署大門,始建於隋開皇年間(581—600年),金代毀於兵火,現存上黨門和左惻鍾樓為明洪武年間重建,右側鼓樓則為天順年間增建。鍾鼓二樓平行排列,一曰「風馳」,一曰「雲動」,以示高聳如雲之意。現已成為長治市的象徵。遊人登樓眺望,長治市貌盡收眼底。
上黨門是長治的象徵和標志。它位於長治市區中心府坡街北端的高崗上,是古代上黨郡署的大門。「上黨」是個地名,殷商時已有,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區,大致包括現在的長治市、晉城市、晉中地區的榆社、左權、和順縣和臨汾地區的安澤縣。關於「上黨」的含義,《釋名》中解釋說:「黨,所也。在於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黨」;方誌中說:「居太行之顛,地形最高,與天為黨也。」。也就是說,上黨是指太行山上最高的地方。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建立了上黨郡。郡府設在今長治市。上黨門始建於隋朝開皇年間(約公元581年至600年)。它的門樓海拔1500米,與太行山的山頂齊高,十分雄偉壯觀。登上門樓遠眺,上黨古城景色歷歷在目,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庸朝景龍元年(公元707年),唐玄宋李隆基任潞州別駕時,居住在上黨門內的潞州衙署。他在隋朝建築的基礎上,對上黨門進行裝飾,並在附近修建了梳妝樓、看花樓、德風亭等建築。他做了皇帝後,又重返這里增修了飛龍宮、聖瑞閹、望雲軒等。北宋靖康年間,金兵大舉南下,攻陷隆德(今長治市),上黨門毀於兵火之中。現在的上黨門是明代重建的。上黨門坐北朝南,居高臨下,挺拔獨立。門為重檐歇山式結構,大門左側建有鍾樓,右側建有鼓樓,鍾鼓樓一曰「風馳」,一曰「雲動」。意思是說建築在上黨的上黨門高聳天外。兩樓台基高峙、平行排列,遙相映襯。樓高門低,高低錯落,主從分別,充分反映了封建官府的威嚴,極富民族風格。上黨門作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近年來得到了多次維修和彩畫。現在的上黨門更加雄偉壯觀,青春煥發。 在山的半山腰,一尊高39米,堪稱亞洲第一的炎帝巨型銅像屹立於聳翠疊嶂之中。炎帝像之東新建有始祖百草堂,佔地500畝,屬山地公園。建有九個花苑,劃有九個樹區,設有快餐、沐浴、美容、美發、住宿、品茶、野餐、祭祀等場所。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享有同蒲劇、晉劇同等歷史的文化資格,是上黨戲的代表劇種。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它在清代乾隆中後期已經盛行,嘉慶、道光年間班社林立,名伶輩出,劇目競現,流派紛呈,進入蓬勃發展時期。
J. 山西長治歷史
概況
長治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北接晉中市,東與河北省、河南省交界,南與晉城市毗鄰。總面積13864平方千米。總人口316萬人(2003年)。中國十大魅力城市、長治市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山西省唯一)。
市人民政府駐城區英雄中路,郵編:046000。代碼:140400。區號:0355。拼音:Chang Shi。
【地理位置】
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北緯35°50'--37°08',東經113°01'--113°40'。東倚太行山,與河北、河南兩省為鄰,西屏太岳山,與臨汾市接壤,南部與晉城市毗鄰,北部與晉中市交界。
為太行山,太岳山所環繞,構成高原地形,通稱「沁潞高原」,又稱「上黨盆地」。境內山地、丘陵、盆地縱橫交錯,海拔大都在800--1500米之間,最高的太岳山北台頂,海拔2453米。
【歷史背景】
長治古稱上黨,位於山西省東南部,《荀子》稱為「上地」。「上黨」的意思,就是高處的、上面的地方,即「居太行山之巔,地形最高與天為黨也」,因其地勢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得上黨可望得中原」之說。此外,長治還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是研究山西省歷史文化、弘揚革命傳統的基地。
早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神農氏炎帝就曾在這里嘗百草、馴養牲畜、發展原始農業。殷商時期,長治是殷商王朝屬下的諸侯國,史稱「黎」。春秋時歸晉。戰國時期趙、魏、韓三家分晉,長治為韓國別都,稱「上黨郡」。隋開皇時改為潞州,後幾經變更,唐時改為河東道潞州上黨縣。明嘉靖8年(公元1529年)改稱潞安府,並置長治縣取「長治久安」之意,長治由此而得名。清朝時繼舊制為潞安府長治縣。民國初廢道,長治改屬冀寧道。民國19年(公元1930年)廢道制,長治直隸省轄。1945年10月8日長治解放,1945年到1998年的50多年間,曾先後經歷了作為山西省轄市由長治專區代管和晉東南行署隸屬等多次行政區劃的調整變動。
長治屬於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傳說中的《後羿射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就發端於此。長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同時還是一個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在這里創建了以太行山和太岳山為依託的抗日根據地,後來發展成為晉冀魯豫邊區,是當時華北最大的一塊根據地。八路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領導機關曾長期駐扎在武鄉、潞城等地,使這里成了華北抗日前線的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