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寧歷史
南寧歷史悠久,古代屬於百越之地。東晉大興元年(318年)。距今已有1690多年的歷史。唐朝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定名為邕州,南寧簡稱「邕」由此而來。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中央政府為取南疆安寧而定名為「南寧」。南寧由此得名。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南寧為自治區首府。[1]
越族分枝繁多,史稱「百越」,其中西頤和駱越兩個支系,就是南寧壯族的先民。始皇帝二十三年(前214年)置桂林郡、象郡。南寧屬桂林郡轄地。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趙佗建立南越國,南寧為其轄地。[1]
西漢王朝建立後。推行州郡縣制。西漢元鼎六年(前110年)。漢武帝派伏波將軍路博德率軍平定趙興的南越國後,在嶺南設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信耳、朱崖等9郡,南寧屬鬱林郡領方縣轄地。
三國時,南寧屬吳國轄地。吳把領方縣改名臨浦縣。並從原屬交州改屬廣州。這樣,南寧便屬廣州鬱林郡臨浦縣,一直延續到西晉。[1]
東晉時,晉元帝大興元年(318年)。從鬱林郡分出晉興郡,下轄晉興等4個縣。南寧為廣州晉興郡晉興縣,晉興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第一次成為既是縣級又是郡級治所。是南寧建制的開始(一說為隋
南寧全景
開皇十四年即公元594年,另一說為西晉太康五、六年即284年、285年,下同)。[1]
南朝時,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先後更替,南寧隸屬郡縣均與東晉相同。隋統一南北朝後,開皇十八年(598年),將晉興縣改為宣化縣,南寧為宣化縣治所,歸鬱林郡統轄。[1]
唐武德四年(620年),在宣化縣置南晉州,領宣化一縣,州縣並存。武德五年,宣化縣析出宣化、晉興等5縣隸屬南晉州。貞觀六年(632年),又將南晉州改為邕州,外治在南寧,這是南寧簡稱「邕」的由來。永徽(650~655年)後,以廣州、桂州(治今桂林)、邕州(治今南寧)、容州(治今容縣)及安南五州隸嶺南五府經略使,名嶺南五管,以廣州刺史充經略使,駐廣州。天寶元年(742年),改邕州為朗寧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朗寧郡為邕州。咸通三年(862年),分嶺南道為東、西兩道。嶺南東道,治所設在廣州;嶺南西道,治所設在邕州(今南寧)。統轄原屬邕管(統管邕、橫、貴、賓四州)、容管(今容縣)、桂管(今桂林)三管之地。這就是說,這就是說。南寧在唐朝時已成為省級治所。[1]
五代十國時,南寧為南漢國地,仍屬邕州,歸楚。[1]
南寧立交橋
宋朝統一全國後,邕州隸屬廣南西路,下轄宣化、武緣等7縣,南寧仍為邕州和宣化縣治所。[1]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邕州為邕州路,今南寧為路總管府治所,下轄宣化、武緣兩縣,並管左右兩江溪桐。泰定元年(1324年)為慶邊疆之綏服,寓南疆安寧之意,改邕州路為南寧路。南寧得名,即始於此。[1]
明朝洪武二年(1376年),改南寧路為南寧府,今南寧為府治所。隸屬廣西布政使司。[1]
清朝時,改廣西布政使司為廣西省,省會設在今桂林市。南寧府此時隸屬於廣西省分巡左江道,所轄州、縣基本沿襲明朝。南寧既為南寧府治又為左江道治和宣化縣治。[1]
清宣統三年九月(1911年),南寧宣布獨立。民國元年(1912年)廢宣化縣,以南寧府長理事,直屬廣西軍政府,後改稱廣西省政府。三次遷省:第一次遷省:1912年廣西省會由桂林遷到南寧。第二次遷省:1936年廣西省會由南寧遷回桂林。第三次遷省:1950年。1958年廣西省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民國31年4月(1943年),原第八、第九區合並為第四行政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在南寧。建國前,南寧城分為興寧、邕西、邕南、德鄰、邕北、模範、寧武7鎮(由原來的10個鎮合並)。[1]
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將南寧城及附近的16個自然村從邕寧縣劃出。成立直轄廣西省的南寧市。1950年1月23日南寧市人民政府正式對外辦公;2月初,南寧市郊擴大至21個自然村並設郊區工委(轄3個區)。1950年2月8日,廣西省人民政府成立,省會設在南寧。1957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決議,撤銷廣西省建制,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在南寧宣告成立,南寧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1965年國務院決定改僮族為壯族。[1]
1958年-2002年間。作為自治區首府的南寧市和南寧(專區)地區並存。[1]
2002年12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寧地區設立地級崇左市,轄原南寧地區南部憑祥市和崇左、扶綏、大新、寧明、龍州等縣。原南寧地區邕寧、橫縣、馬山、賓陽、隆安、上林劃歸南寧市
❷ 南寧的歷史
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從鬱林郡分出晉興郡,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建制的開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歷史。唐朝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定名為邕州,南寧簡稱 「邕」由此而來。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中央政府為取南疆安寧而定名,廣西境內由「邕」改為「南寧」,南寧由此而得名。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設南寧為自治區首府;至此,南寧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南寧(ㄋㄢˊㄋㄧㄥˊ,民國時期在全國通行的漢語拼音符號),1946年設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偏西,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及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工業有製糖、食物和輕紡、機械、電子、建材、化工、冶金、煤炭等,是我國熱帶水果、糧食和經濟作物生產基地之一。南寧是我國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樞紐,鐵路有南昆、湘桂、黔桂等,公路有210、322、324、325等國道及廣昆、南北、南桂等高速公路。民航開通有20多條國際、國內航線,水路順邕江而下可到港澳等地。游覽景點有青秀山公園、南湖公園、、廣西葯用植物園、人民公園古炮台和烈士碑、自治區博物館等,附近有伊嶺岩、寧明花山、崇左左江石景林、德天瀑布、友誼關等游覽勝地。南寧地方較為出名的網站:南寧都市網,時空網,南寧都市論壇等,都是南寧較大的綜合性社區網站。
❸ 有關南寧的歷史
南寧是中國🇨🇳的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
❹ 廣西南寧為什麼不是歷史文化名城
歷代都沒有歷史大人物在南寧做過光輝事跡,所以就不是落
❺ 南寧的人文歷史是怎樣的
南寧歷史悠久,古代屬於「百越之地」。越族分枝繁多,史稱「百越」,其中西甌和駱越兩個支系,就是南寧壯族的先民。
秦始皇帝二十三年,秦朝統一嶺南,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南寧屬桂林郡轄地。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趙佗建立南越國,南寧為其轄地。
唐武德四年,在宣化縣置南晉州,領宣化一縣,州縣並存。武德五年,宣化縣析出宣化、晉興等5縣隸屬南晉州。貞觀六年,又將南晉州改為邕州,州治在南寧,這是南寧簡稱「邕」的由來。永徽後,以廣州、桂州(治今桂林)、邕州(治今南寧)、容州(治今容縣)及安南五州隸嶺南五府經略使,名嶺南五管,以廣州刺史充經略使,駐廣州。天寶元年(742年),改邕州為朗寧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朗寧郡為邕州。咸通三年,分嶺南道為東、西兩道。嶺南東道,治所設在廣州;嶺南西道,治所設在邕州(今南寧)。統轄原屬邕管(統管邕、橫、貴、賓四州)、容管(今容縣)、桂管(今桂林)三管之地。南寧在唐朝時已成為省級治所。
五代十國時,南寧為南漢國地,仍屬邕州,歸楚。
宋朝統一全國後,邕州隸屬廣南西路,下轄宣化、武緣等7縣,南寧仍為邕州和宣化縣治所。
元朝至元十六年(,改邕州為邕州路,今南寧為路總管府治所,下轄宣化、武緣兩縣,並管左右兩江溪峒。泰定元年為慶邊疆之綏服,寓南疆安寧之意,改邕州路為南寧路。南寧得名,即始於此。
明朝洪武二年,改南寧路為南寧府,今南寧為府治所。隸屬廣西布政使司。
清朝時,改廣西布政使司為廣西省,省會設在今桂林市。南寧府此時隸屬於廣西省分巡左江道,所轄州、縣基本沿襲明朝。南寧既為南寧府治又為左江道治和宣化縣治。
清宣統三年九月,南寧宣布獨立。1912年廢宣化縣,以南寧府長理事,直屬廣西軍政府,後改稱廣西省政府。三次遷省:第一次遷省:1912年廣西省會由桂林遷到南寧。第二次遷省:1936年廣西省會由南寧遷回桂林。第三次遷省:1950年。1958年廣西省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1943年,原第八、第九區合並為第四行政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在南寧。建國前,南寧城分為興寧、邕西、邕南、德鄰、邕北、模範、寧武7鎮(由原來的10個鎮合並)。
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將南寧城及附近的16個自然村從邕寧縣劃出。成立直轄廣西省的南寧市。1950年1月23日南寧市人民政府正式對外辦公;2月初,南寧市郊擴大至21個自然村並設郊區工委(轄3個區)。1950年2月8日,廣西省人民政府成立,省會設在南寧。1957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決議,撤銷廣西省建制,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在南寧宣告成立,南寧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1965年國務院決定改僮族為壯族。
2002年12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寧地區設立地級崇左市,轄原南寧地區南部憑祥市和崇左、扶綏、大新、寧明、龍州等縣。原南寧地區邕寧、橫縣、馬山、賓陽、隆安、上林劃歸南寧市。
❻ 南寧有多少年的歷史
南寧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信息的中心,是中國南部沿海開放地區的重要城市,也是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實行沿海開放政策的城市之一。
南寧始建州郡於公元318年的東晉時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稱「邕州」,其間州、縣治均在邕州。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改置南寧路,「南寧」由此得名,亦簡稱「邕」。明、清兩代置南寧府及宣化縣治。民國二年廢府改南寧縣,宣化縣名同時廢止,次年易名邕寧縣,1911年至1936年曾為廣西省會所在地。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建為省轄市,稱為南寧市(邕寧縣治遷往蒲廟鎮),1950年復為廣西省會。1958年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以來,南寧市為自治區首府。
南寧市轄5個城區、1個郊區和2個縣,總面積為1002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建成區75.3平方公里。主要居住民族有漢、壯、苗、瑤、侗、仫佬、毛難等35個民族,其中壯族人口佔全市總人口的63.2%。
地處亞熱帶的南寧,四季常青,素有「綠色明珠」之譽。市區內有人民公園、南湖公園、濱江公園、動物園等多處游覽風景區。城郊及毗鄰有青秀山、良鳳江、山水公園——鳳凰湖、亞熱帶植物園、葯用植物園、伊嶺岩、靈水公園、明秀園、起鳳山、大明山、大王灘、寧明花山壁畫群、龍虎山自然保護區等風景旅遊區。南寧是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習俗,每年的農歷三月三和農歷十月十六分別是壯族的盛大歌節和瑤族的盤王節。南寧的大華燒鴨、邕城醉子雞、串燒金錢雞、掛爐脆皮雞(南寧「三雞」)、酸甜乳豬、狀元柴粑以及肉粽、炒田螺、瓦煲飯、老友面、狗肉火鍋等風味小吃,深受國內外賓客的稱道。
❼ 從古至今,南寧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名人有哪些
韋雲卿,曾經參加過河口起義,南關起義,在參加廣州黃花崗起義的時候,被捕犧牲了。
❽ 南寧的文化
賽龍舟:又叫扒龍船。是群眾喜愛的民間體育活動。南寧市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慣。民國23年(1934年)南寧民國日報記載:「扒龍船舊習,行見一年一度,在邕江中游駛競技矣」。解放後,端午節賽龍舟更成為南寧市別具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且規模逐年擴大,賽事越辦越好。1997年,南寧市和壇路鄉舉辦的龍舟賽由於規模大,形式新,被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龍舟協會授予「全國百萬群眾龍舟通訊賽最優賽區」稱號。
搶花炮:每年三月三民歌節時,南寧被陳運和詩稱為「穿彩裙的城市」,最激動人心的活動就是搶花炮了。參加者以各村寨的壯男各組成一隊,互相競賽。所謂花炮,就是一枚直徑約5厘米,用紅布纏繞的鐵環。將花炮放在裝滿火葯的發射器上,點燃後即「轟」的一聲將花炮射上高空。待花炮落下時,各寨的花炮隊蜂擁而上。激烈拼搶,拾得花炮者在隊友的掩護下。沖破對方的搶奪和阻擋,奔向對方的炮台,將花炮投入花籃中,即為勝利。搶花炮的拼搶非常激烈,其形式有如西方的橄欖球,所以被譽為「東方的橄欖球」。
板鞋舞:在壯族的文體技藝中最妙趣橫生的就是像軍陣般有威有勢的「板鞋競技」和「板鞋舞」。板鞋競技是以幾個人為一隊,大家同穿一對長板鞋賽跑;參加者必須步調一致,同心全力,誰要是一個不少心,就會令全隊人仰馬翻。相傳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間,壯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領廣西郎兵赴浙江抗擊倭寇,她用三人縛腿賽跑的方法訓練郎兵,使得軍紀嚴明、同心協力,後來便演變成這種有趣的運動了。
踩高蹺踢足球:這是壯族的「高腳球」,玩起來很像足球。不過卻不能用腳來踢,無論奔跑、拼搶和踢球都 能用那對「義肢」。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距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但最初南宋時期踢的可是柚子。原來,早在南宋時,廣西南丹縣人就有踢柚子的游戲;每逢中秋還要舉行踢柚子比賽,近代發展為踩高蹺踢足球。更是別開生面。
獅子上金山:在高架上騰空起舞 在壯族人眼裡,獅子是祥瑞之物。壯族的舞獅絕技,有高台舞獅、雙獅戲球、獅子梅花椿、過天橋、刀尖獅技、獅子上金山等。這一招「獅子上金山」,更是險象環生。「金山」是用約35張長條凳疊成17層,高8.5米;表演者扮成「獅子」登上「金山」,在晃盪不定的「金山」上跳躍、騰空、起舞,驚險萬狀,令人叫絕。
上刀山下火海:瑤族是民風較為強悍的民族,他們在祭祀、祈福、驅邪的儀式中,往往要進行一系列的絕技神功,以顯示所向無敵的氣概,赤足爬刀梯、過火海就是其中兩項驚險的絕技。 爬刀梯,又叫「上刀山」,是在木梯上安裝鋒利的刀子作為梯級,赤足踏在利刃上蹬上蹬下,腳底的肌膚竟絲毫無損。 過火海有幾種形式:一是將若干個鐵犁頭燒得通紅,赤足一步一犁踏在上面疾行而過;一是走過燃燒木炭的「火海」;一是「走足燈」,即用竹筒做成的燈排成行,一步踏一燈地走過。
搶糍粑:是仫佬族最興高采烈的活動,他們三人為一「冬」(組),共三「冬」人輪番用長筷子去搶放在瓦缸里的三角粽,但是三個人只能共用三隻腳著地,全靠手拉手、腳扣腳在蹦跳中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失了平衡,搶到的粽子也會掉下地。一時之間滿場喝彩吶喊和擊鼓助威聲不絕,直到缸里的粽粑搶完為止,搶得粽粑最多的一「冬」為勝者。三角粽是仫佬族依飯節的吉祥物,仫佬族人相信,誰搶得多,得「福」也越多。
打磨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大旱不雨,莊稼無收,人們陷入恐怖和絕望之中。有兩兄弟想出個辦法:用木頭做成磨秋,盪到天去,求老天爺開恩。他們打了15個晝夜的磨秋,終於感動了蒼天,普降甘霖 ,但兄弟兩因過勞而死去。後人為了紀念他們,便在節日時打磨秋。 打磨秋時,橫桿上兩端各有1人或兩人,交替蹬彈地面使橫桿上下起落旋轉,同時在桿上做出回轉翻滾、以腹貼桿四肢懸空、在旋轉至地面時伸手拾花等許多技巧動作,凌空翻滾如空中飛人一般,既驚險又優美。 這種活動,彝族叫「磋磋」,漢語稱「打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