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城市歷史與發展

城市歷史與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11 00:58:45

1. 城市發展史的內容簡介

本書可供從事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社會發展戰略研究、城市地理、城市規劃與建築、城市管理等工作者研究參考,也可供有關大專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劉易斯·芒福德(Lewis Murnford)1895年10月19日出生於美國紐約長島符拉興鎮。高中畢業後,從1912年至1918年先後就讀於紐約城市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並在紐約大學學習過社會研究。1914年開始接受著名生物學家、教育家、城市與區域規劃科學的先驅之一帕特里克·格迪斯的啟蒙影響。1923年芒福德成為美國區域規劃協會的基本會員。1938年發表《城市文化》一書,從此享譽世界。他強調城市規劃的主導思想應重視各種人文因素,從而促使歐洲的城市設計重新確定方向。第二次大戰前後,他的著作被波蘭、荷蘭、希臘等國家一些組織當作教材,培養了新一代的規劃師。芒福德曾被許多英語國家的重要建築和城市規劃機構聘為榮譽成員。 1951—1959年,芒福德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城市規劃教授;1959—1 961年任研究教授;1961—1964年先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威斯雷因大學任研究教授。芒福德的貢獻和影響遠遠超出城市研究和城市規劃的領域,而深入到哲學、歷史、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他曾十餘次獲得重要的研究獎和學術創作獎,其中包括1961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學金獎,1971年獲萊昂納多·達芬奇獎章和1972年獲美國國家文學獎章。

2. 城市發展的歷史沿革

中國的社會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階段性過程,尤其在以磨合與調整為重要特徵的回社會轉型中答期,制定和調整城市發展戰略,不僅要考慮城市社會的現實需要,而且要考慮到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應該從加大城市開放力度....
十六大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以平均每年1.35個百分點的速度發展,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096萬人。2011年,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個百分點,城鎮人口為69079萬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萬人;鄉村人口65656萬人,減少了12585萬人。
社科院最新報告稱,今後20年內,中國將有近5億農民需要實現市民化,為此至少需要40萬億-50萬億元的成本。據初步測算,僅解決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農民市民化成本至少人均10萬元……
從城市的功能類型來看
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集政治、經濟、貿易、金融、科教等為一體。

3. 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

到目前為止,人類在居住方式上已大致經歷了三次重大變革。第一次是前農業化時代,人類由居無定所、散若星 辰的存在方式發展到使用半永久性居舍,並小規模聚合,最終過渡到定居於鄉村聚落;第二次大的變動是在農業化時代,固定城市的出現,城市設施不斷完善,城市 規模不斷擴大;第三次是在工業化時代,城市星羅棋布,城市化浪潮勢不可擋,居住於城市成為人類生存方式的主流。
以考古發掘所得到的實物證據為依據,學術界普遍接受關於「第一批城市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現於西亞地區,以雙支河流域中下游最為集中」的觀 點。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則形成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左右。而我國有考古發掘證明的最早城市在河南偃師二里頭,年代約為公元前2100~前1700 年,屬較為晚近者。
考「城市」一詞,屬「城」與「市」之連用。城字最初指城牆,內者稱城,外者稱郭。《韓非子?七患》有雲:「城者,所以自守也。」《孟子?公孫丑 下》有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後引申為有城垣環衛之都邑。《詩經?瞻卬》有雲:「哲夫成城,哲婦傾城。」又引申為築城。《詩經?出 車》之「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即是此意。市字之本義,乃聚集貨物進行買賣。《易?系辭下》有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後引申為交易場 所。《戰國策?秦策一》有雲:「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因市多在城內,也可用以代表城邑。《漢書?梅福傳》有雲:「其後,人有見福於會稽者,變名 姓,為吳市門卒雲。」「城」「市」二字連用,最早見於《韓非子?愛民》,有「是故大臣之祿雖大,不得藉威城市;黨與雖眾,不得臣士卒」之語。於正史中最早 出處為《後漢書?法雄傳》,有「雄乃移書屬縣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猶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獸不擾』」之語。杜甫《征夫》,有「街衢唯見哭,城 市不聞歌」之句。城市也可專指城中之市。宋人張俞有《蠶婦》詩:「昨夜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便是專指城中市場而言。隨著歷史發 展,城與市的功能聯系日趨緊密,作為城最初本義的城牆多已不存,即使存在亦早已不是城市外圍邊界,市的地位和作用卻直線飆升,更加突出強化;城市的數量越 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距離也越來越近。到如今,城市的定義也變為「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居民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地區,並成為周圍地區政治、經濟、文化 的中心的地方」。

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城市的誕生?人類社會存在了上百萬年,為何偏偏在大約5000年前出現城市?城市出現的區域有何特定條件?這些都是值得我們 探討的問題。根據對城市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學界對城市起源大致有四說。一種是「防禦說」。《吳越春秋》有雲:「築城以衛君,造郭以衛民。」前已述及,過去 的皆有城牆,且大多不止一重,因而有內城、外城之別。內城皇帝高官居之,外城則居住平民百姓。建築城郭的主要目的防禦外敵侵犯。同時兼有防禦水患之意義, 這是從軍事和安全形度闡釋城市起源。第二種是「集市說」。此說突出「市」的功能,認為隨著社會生產發展,人們手裡有了多餘的農業畜牧業產品,需要集市進行 交換,後逐漸固定,聚集者越來越多,就先有「市」,後來將周圍建牆圍起,便又有「城」,則城市就此形成。這是從經濟學角度闡釋城市起源。第三種是「分工 說」。認為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社會內部出現了行業分工,一部分人專門從事手工業、商業,一部分專門從事農業。從事手工業和商業者需要場所進行生產和交 換。所以城市應運而生。這是從社會學角度闡釋城市起源。第四種是「廟宇說」。認為如果沒有對權威的尊重、對某種場所的依附及對他人權力的服從,城市就不可 能存在。能夠使遠比一個家族更大的社會群體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就是宗教崇拜。比如中東地區伊斯蘭教城市就是靠清真寺的出現發展而來。先有廟宇,然後拱衛之而 出現其他設施,包括市場、居所,再築城,這便是「廟宇說」。是從宗教學角度解釋城市的出現。以上四種理論都有事實依據,但城市的出現與發展往往是以上幾個 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其對產生條件有客觀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有充足的水源。春秋時,齊國大政治家管仲曾雲:「水 者何也?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室。」在《管子?乘馬》中,他明確指出,「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 天材,近地利。」就是說,凡營造國都,不建在大山之下,也一定要建在大河的近旁。高的地方不可近於乾旱地區,以保證用水的充足;低的地方不可近於水窪地 帶,以節省溝堤的修築。一定要依靠自然資源,憑借地勢之利建設城市。 管子闡明了建設國都,建設城市的基本原則,這也是歷史上建設城市經驗的總結。只要打開地圖,我們就可以看到,古往今來,城市大都建在江河之畔,湖泊之側, 或者是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其二,交通條件亦屬十分重要的因素。貨物交換、市場運作離不開運輸,而運輸效率則明顯受制:於地理因素。所以城市或建立於平原 開闊地帶,或依山而建,但有通路與外界聯系,大型城市必是交通樞紐,四通八達。其三,周邊地區物產狀況。城市人口多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生活資料需要周邊 人口提供。所以周邊物產狀況直接決定了城市是否能夠存在,和其存在規模,發展極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口對城市產生的作用至關重要。沒有 人,城市便會變為死城而消失。城市周邊地區的人口和城內人口要在合理比例的范圍之內。人口的稠密度決定鄉村能否養活城市。當然,生產力越發達,科學技術越 先進,人類克服客觀困難的能力越強,人類建立城市所受上述某種因素制約的程度就會越小。但人類也絕非萬能,因為克服自然因素的過程無疑會增加成本,破壞自 然生態系統,近則承受不起經濟的壓力,遠則招致大自然的懲罰。以筆者只見,近年來北京惡性膨脹的趨勢若不遏止,大自然的懲罰為時不遠矣。

4. 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

上海(Shànghǎi)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有超過2000萬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區。上海位於中國的華東地區,地處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
昔日的上海,只是一個以漁業和棉紡織手工業為營的小鎮。19世紀,由於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開始展露鋒芒。1842年《南京條約》簽定後,上海成為中國開放對外通商的口岸之一,並很快因成為東西方貿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發展。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成為跨國公司開展貿易和商務的樞紐。但在1949年建國之後,外國人幾乎全部離開了上海,上海隨即沒落。改革開放後的1990年,上海又開始重現往日的繁華,成為了今日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貿易港口。
上海目前也是一座新興的旅遊目的地,由於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如上海的地標——浦西的外灘和新天地。但在一江之隔的浦東,卻呈現出另一番繁華景象:東方明珠電視塔與金貿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建築共同組成了全球第五大天際線——上海天際線。而在建的全國最高建築——上海塔則會使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建築呈現「品」字形的三足鼎立之勢。
今日的上海,不光是中國重要的科技、貿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個國際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上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經濟和貿易中心。一些提案也提出上海會成為未來的全球城市。國際主流媒體更將上海形容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典範」。
上海即將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
、歷史沿革
1928年的上海外灘上海地區,吳淞江以南於公元751年(唐天寶十載)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華亭縣為華亭府,第二年改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轄有華亭、婁、上海、青浦、金山、奉賢、南匯7縣和川沙撫民廳。吳淞江以北於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設嘉定縣,後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於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經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新近發掘的松江廣富林將上海歷史極大推前。
1927年設立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
「申」、「滬」由來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稱上海為「滬」,又稱申城。
建城
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紀(明代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19世紀中葉,上海已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港口。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辟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開始新生。

5. 從歷史角度談城市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你對城市的未來發展的環境的建設是什麼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隨人類文明與進步發展起來的。農耕時代,人類開始定居;伴隨工商業的發展,城市崛起和城市文明開始傳播。其實農耕時代,城市就出現了,但作用是軍事防禦和舉行祭祀儀式,並不具有生產功能,只是個消費中心。那時城市的規模很小,因為周圍的農村提供的余糧不多。每個城市和它控制的農村,構成一個小單位,相對封閉,自給自足。學者們普遍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是工商業發展的產物。如13世紀的地中海岸,米蘭、威尼斯、巴黎等,都是重要的商業和貿易中心;其中威尼斯在繁盛時期,人口超過20萬。工業革命之後,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了,由於農民不斷湧向新的工業中心,城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美、德與法國等西方國家,絕大多數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裡。這不僅是富足的標志,而且是文明的象徵。
「城市」的提法本身就包含了兩方面的含義:「城」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為商業的概念,即商品交換的場所。而最早的「城市」(實際應為我們現在「城鎮」)就是因商品交換集聚人群後而形成的。而城市的出現,也同商業的變革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最初城市中的工業集聚,也是為了使商品交換變得更為容易(可就地加工、就地銷售)而形成的。在城市中直接加工銷售相對於將已加工好的商品拿到城市中來交換而言,則正是一種隨著工業城市的出現而產生的一種商業變革。城市包括包括有城市規模、城市功能、城市布局和城市交通,而這幾方面所發生的變化,都必然地會對城市的商業活動帶來影響,促使其發生相應的變革。
城市經濟學對城市作了不同能級的分類,如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國際化大都市、世界城市等,對城市能級分類的一個標準是人口的規模,中國根據市區非農業人口的數量把城市分為四等:人口少於20萬的為小城市,20萬至50萬人口的為中等城市,50萬人口以上的為大城市,其中又把人口達100萬以上的大城市稱為特大型城市。
按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和世界城市發展的歷史來看,城市分為集市型、功能型、綜合性、城市群等類別,這些類別也是城市發展的各個階段。任何城市都必須經過集市型階段。
• 集市型城市,屬於周邊農民或手工業者商品交換的集聚地,商業主要由交易市場、商店和旅館、飯店等配套服務設施所構成。處於集市型階段的城市在中國主要有集鎮;
• 功能型城市,通過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優勢產業的集中,開始發展其特有的工業產業,從而使城市具有特定的功能。不僅是商品的交換地,同時也是商品的生產地。但城市因產業分工而形成的功能單調,對其他地區和城市經濟交流的依賴增強,商業開始由封閉型的城內交易為主轉為開放性的城際交易為主,批發貿易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這類型城市主要有工業重鎮、旅遊城市等;
• 綜合型,一些地理位置優越和產業優勢明顯的城市經濟功能趨於綜合型,金融、貿易、服務、文化、娛樂等功能得到發展,城市的集聚力日益增強,從而使城市的經濟能級大大提高,成為區域性、全國性甚至國際性的經濟中心和貿易中心(「大都市」)。商業由單純的商品交易向綜合服務發展,商業活動也擴展延伸為促進商品流通和滿足交易需求的一切活動。這類城市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有直轄市、省會城市。
• 城市群(或都市圈)。城市的經濟功能已不再是在一個孤立的城市體現,而是由以一個中心城市為核心,同與其保持著密切經濟聯系的一系列中小城市共同組成的城市群來體現了。如美國大西洋沿岸的「波士華」城市帶,日本的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英國的「倫敦-利物浦」城市帶等。上海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實際上也正在形成一個經濟關系密切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其整體的經濟功能已在日益凸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規定人口在5萬以上的城市可以准予設市;1951年底政務院在《關於調整機構和緊縮編制的決定》中,規定人口在9萬以上可以設市;1955年6月9日,國務院第一次頒布《關於設置市鎮建制的決定》規定聚居人口10萬以上的城鎮可以設市,聚居人口不足10萬,但屬重工礦基地、省級地方國家機關所在地、規模較大的物資集散地或邊遠地區的重要城鎮,並確有必需時,可以設市。
1986年4月19日,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准和市領導縣條件的報告》,第一次在市鎮建制中加入經濟指標。規定總人口在50萬以上的縣,駐地所在鎮非農業人口在10萬以上、常住人口中農業人口不超40%、年國民生產總值在3億元以上,可以撤縣設市,或總人口在50萬以上的縣,駐地非農業人口在12萬以上、年國民生產總值4億元以上,可以撤縣設市。市、鎮的轄區范圍迅速膨脹,按行政建制統計的城鎮人口以不能反應城鄉人口狀況,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也停止公布我國1982年以後的城鎮人口統計資料。
1993年5月17日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設市標準的報告》。為較均衡地布局城鎮體系,按人口密度確立了三個市鎮設置標准,對中西部地區適當降低了要求。按行政建制進行的城市人口統計也採取兩個統計范圍的雙軌制,一個是反應城市建成區和郊區的市區人口,另一個是反應整個行政區域內的地區人口。前者更接近人口城市化水平。
關於城市按人口劃分的等級,中國大陸政府沒有明文規定。但城市規劃部門一般是按城市人口規模(包括市中心區及近郊區內的非農業人口)劃分城市等級與規模:分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四個等級:特大城市,100萬人以上;大城市,50—100萬人;中等城市,20—50萬人;小城市,20萬人以下。

環境建設建議:
第一,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融入城市整體發展各方面、各領域,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要很好地體現和關注環境和生態保護。
第二,規劃和實施具有戰略意義的環境保護項目和生態項目。同時,要加強日常的環境保護和管理。
第三,發揮民間企業和民間資本的力量搞好城市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從現實來看,在城市建設中有些企業是環境的破壞者或者是污染源。對這些企業應該予以適當的引導,發揮他們在保護環境中的積極作用。
第四,要提高全體市民的環境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爭取做城市環保的先鋒和模範。只有政府、企業和老百姓共同提高環境意識,重視環境建設和生態保護,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化建設,才能夠使城市更好更快地發展。
將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提到戰略層面統籌

6. 中國古代城市發展歷程及特徵是什麼

中國古代城市很早就已經出現了,總體說是先「城」後「城市」。
中國古代城市的建設並不是隨意的,而是受到了相關的理論影響。概括地說,這種理念應該包括選址思想、城市平面規劃布局、城內建築體量規模等幾大方面。就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中國古代城市在選址、平面布局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共性,也證明了這種理論的存在。
中國古代城市的規劃理論體系從萌芽到出現,再到完善成熟的大致發展脈絡,基本可以分作兩大主要階段:龍山時期,出現了城市規劃思想的萌芽,有些城市至少已部分地付諸了實踐;三代時期,這個理論體系則基本完善,並指導了大部分的城市建造。
龍山時期,「築城以衛君」,城市的防禦功能是佔在首位的,最突出的表現則是夯土城垣及護城壕的修建。但同時也考慮到了政治上的一些需要,目前的發現主要表現在位於中軸線附近的建築基址上,這可能是上層權力中心所在。
三代時期,則更是與當時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等方面的社會實際需要密不可分的。當時,國家政權建立,而「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所以,城市建設亦會較多地考慮到這兩方面的需要。「祀」在城市布局上的表現,即為「左祖右社」,位於宮之前。雖不在中軸線上,但其重要性亦見一斑。「戎」在城市上的表現則更加突出,寬大的城牆,雙重城垣的較多出現,位於中軸線附近的宮城,等等。
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現是《考工記》中將「宮」置於中心位置,以突出君王的身份和地位。同時將朝寢前後毗鄰,突出「家天下」的思想。經濟上,此時只在城北設一市,且僅一夫之地,可見,其地位並不是很重要。總之,《考工記》中對中國古代城市布局的規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吸納了上千年城市建造活動的理論和實踐,並充分考慮到了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個方面的社會實際。
此時:城市是早期的「城」,的主要作用概況來說最基本的是防禦、而後衍生了祭祀的作用,因為祭祀是神聖的,具有先天政治特性,又產生了政治意義,特點是庄嚴、森嚴等。而交易沒有正式成文的規范地點,交易地點都是約定俗成的這是早期的「市」。
因為祭祀活動和等等政治行為的需要,城產生了結構布局的問題,「城」基本上是夯築而成。很顯然用方形平面、網格式的布局,在夯打時直線要比圓弧容易得多,而且在外形上容易控制,建造的城垣也可更加規整、美觀。這也可更好地體現君王高貴的身份和威嚴的氣度。賀雲翔先生也曾有過類似看法⑨。中期的「城」規范化。但仍與「市」分離。
隨著時間推移掌權者要分割不同身份、權力人群的需要。如《逸周書•程典》:「士大夫不雜於工商。」《逸周書•作雒》:「凡工賈胥市臣僕州里俾無交為。」為了分割不同的人群,則需要劃定出固定的區域,而在方形平面內,以圍牆、街巷分割,整齊劃一地設置網格式的功能分區,既便於規劃,又比較統一、實用,無疑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其三,是安全防衛的需要。在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築城以衛君」,城市的軍事防禦職能是佔主要地位的。將宮殿區放置在城的中心,外圍以網格狀道路,與其它功能分區隔離,以諸道路作為一條條安全警戒線,便於對宮殿區或宮城的實施有效的安全保衛。同時,宮居中,四周均為軍事緩沖區域,若被敵人攻破城池,也可延緩攻打到中心的時間。這可能是《考工記》「擇國之中而立國」最初的實際考慮。
由此,審視以前一些學者認為中國古代城市布局受井田制、「天圓地方」思想以及矩形四合院房屋布局形式影響而呈現出的方形網格狀布局的認識,均可知根據是不夠充分的。因為目前這幾點均無法證實在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理論體系的萌芽出現的龍山時期即已存在。而當我們脫離古人在社會實踐中總是受到某種思想影響甚至制約的認識誤區後,卻發現這些實踐活動有著它直接的社會需要和作用。因為有了詳細的分區,「市」進入了「城」最後成為「城市」。

最初的城市建造,如仰韶和龍山時期的城市,應該是為了安全防衛而建造的。夏商時期,則是奴隸主的政治堡壘,既有軍事因素,又有政治因素,而前者所佔比重可能更重一些。到了封建社會,隨著舊的社會體制的打破和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因素在城市建造中的比重愈來愈濃。《考工記》中已有了「市」的設置規定,但並未予以高度重視。而在《管子》中,則將城市建造中的經濟因素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賀業炬在《考工記營國制度研究》中,認為:「(管子)書中就有一套代表新興封建地主階級意識的城市規劃理論。從基本概念直到具體的規劃措施,都是和西周舊制針鋒相對的。」並從城市分級、規劃制度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闡述,認為「《管子》卻是按城市大小、居民多寡為標准劃分城市等級……。這就徹底推翻了西周城邑建設體制,否定了城就是政治城堡的舊概念,賦予城市以新的經濟內容。」而在其後的大部分城市建造中,無一例外地都將經濟因素作為一個重要的方面加以考慮。如「市」的數量增加,布局更加靈活、實用,尤其是到了北宋東京城,更是廢除了里坊制,改為沿街設置店鋪,也是完全順應城市經濟發展需要的重要舉措。可見,經濟因素在城市建造中的重要影響力。較早注意到經濟因素,並予以作出較為具體規定的,正是《管子》。可見其價值之重大,其見識之深遠。
可以看出,管子在城市的規劃思想上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和指導思想,它在選址思想、平面布局及以經濟因素指導城市布局的理念方面既可作為《考工記》的補充,更多的則是根據社會的實際需要而做出的重要發展。雖然它的規定並未被後世全部認同,但它的大部分理論和觀念影響後世深遠。綜合言之,《考工記》與《管子》對後世的影響的主要方面不同。《考工記》講究的是政治的、城內的平面布局,《管子》則更看重經濟的、城市的選址問題,而且在城內的平面布局方面也作了有益的補充規定。可以說,後世的城市建造,根據需要合理地吸納二者中契合實際的東西,使二者相輔相承,共同指導城市建設。所以,在對後世城市建設的思想指導上,二者具有同樣的重要地位,應予以同等重視。

7. 城市的變遷見證了歷史的發展。

【答案】(1)蕪湖(2)市舶(司)(3)琅城(4)薩拉熱窩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回的是近答代安徽蕪湖的相關內容。安徽近代被譽為「萬貨之會」的蕪湖,1882年被辟為米市後商業盛極一時。
(2)本題考查的是宋代的商業和海外貿易。宋朝商業繁榮、海外貿易興盛,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廣州、杭州等地設置了市舶機構管理海外貿易。
(3)本題考查的是中世紀城市的興起。法國的琅城是個被視為英雄的城市,這主要是因為十一二世紀之時,這里發生了市民爭取城市自治權的斗爭。
(4)本題考查的是薩拉熱窩事件。點燃了歐洲「火葯桶」、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事件發生在薩拉熱窩。它是一戰的導火線。
考點: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多元文化交融與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經濟發展與重心南移·商業繁榮和海外貿易興盛;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人類祖先的基業——古代世界·西歐的基督教文明·中世紀城市的興起;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近代社會的發展與終結·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戰火·薩拉熱窩事件

8. 中國城市發展史的目錄

目錄 目錄 第一編 中國城市演變史 一 中國早期城市的起源 (一) 中國的原始社會與原始城市 (二) 黃河孕育出華夏早期城市 二 中國城市文化的搖籃 (一) 銅器文化時代的城市 (二) 殷墟與甲骨文 (三) 殷墟的城市及其文化藝術 三 西周城市發展與「封邦建國」之制 (一) 周代城市史概論 (二) 灃水岸邊建豐、鎬二京 (三) 雒邑與雒水 四 春秋戰國時期城市的發展 (一) 春秋戰國時期城市史概論 (二) 齊、楚、燕、韓、趙、魏、秦的都城 五 咸陽: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地主階級國家政權所在的中心城市 (一) 秦代城市史概論 (二) 秦代咸陽城市 六 從鄉聚到都城的長安 (一) 漢代城市史概論 (二) 長安從鄉聚到城市 (三) 長安的手工業、商業 (四) 長安的文化 七 雒陽的演變 (一) 雒陽城規模 (二) 雒陽的商業、文化 八 「三國」都城與山水 (一) 吳國都城建業與長江 (二) 蜀漢成都與「巴山蜀水」 (三) 成都的手工業 (四) 魏國洛陽與洛水 九 南升北降的魏晉南北朝城市 (一) 魏晉南北朝城市史概論 (二) 晉都洛陽 (三) 遭受戰亂破壞的周邊城市 (四) 東晉和南朝建康城的變化與科學文化成就 (五) 大興安嶺崛起的部落攻佔洛陽建都 十 劃一全國水利的中樞大興城 (一) 隋代城市史概論 (二) 大興城建設背景 (三) 大興城的興建 (四) 大興城是劃一全國水利的中樞 十一 長安與舟載盛唐帝國的運河 (一) 唐代城市史概論 (二) 長安城市的發展 十二 五代十國城市與中國城市歷史的轉折點 (一) 五代十國城市史概論 (二) 五代時期的開封——中國城市區域轉移的新起點 (三) 十國城市與江南經濟崛起 十三 北宋開封府城的繁榮與汴河 (一) 北宋城市史概論 (二) 開封 (三) 五河會聚之都 (四) 開封府城的經濟 (五) 開封府城的文化 十四 南北文化大聚集的南宋臨安 (一) 南宋城市史概論 (二) 「以湖山勝」的臨安城市 (三) 臨安城市手工業、經營類型、行業類型及其發展 (四) 臨安城市商業行鋪及其特色 (五) 臨安的教育文化 十五 遼、金、西夏城市崛起與少數民族發展史的轉化 (一) 遼、金、西夏城市史概論 (二) 上京臨潢府經歷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轉變 (三) 金上京會寧府城與移民 (四) 金中都大興府城 十六 超越前代的元代城市發展 (一) 元代城市史概論 (二) 元大都 (三) 大都城的經濟與文化 十七 明代城市與資本主義萌芽 (一) 明代城市史概論 (二) 明代應天府城 (三) 順天府城與大運河 (四) 北京的經濟、文化 十八 清代中國城市的變革 (一) 清代城市發展與變革概論 (二) 北京城規模 (三) 北京的經濟和文化 十九 近代城市的演變 (一) 近代城市史概論 (二) 近代中國城市遭受嚴重破壞 (三) 城市類型分化和建設 第二編 城市居住史 一 城市居住的肇始 (一) 傳說中的城市居住地 (二) 原始居住方式的變化 (三) 原始居民點社會差異性的形成 (四) 原始聚落發展的文化性 二 奴隸社會的城市居住 (一) 夏商周三代城市居住的選址 (二) 「茅茨土階」與「有城無郭」——夏商時期都城居住的基本特徵 (三) 從「監頑殷」到「衛小城」——「郭」區的起源與功能演變 (四) 春秋時期都城居住的禮儀思想 三 封建社會早期的城市居住 (一) 戰國、秦漢時期「以西為貴」文化傳統的延續 (二) 秦漢時期的「多宮制」 (三) 漢魏時期居住空間禮儀的演變 (四) 漢魏南北朝城郭格局的變化 (五) 「單宮制」——魏晉南北朝時期都城布局的重要變革 (六) 戰國至南北朝城市裡坊制的變化 四 封建社會中期的城市居住 (一) 「單宮制」的最後確立與宮城的進一步封閉 (二) 隋唐時期封閉的城市裡坊 (三) 北宋時期的城市居住區基本特徵 (四) 地方城市特色建築 五 封建社會後期的城市居住 (一) 明清北京城居住形態的基本特徵 (二) 「胡同」與「四合院」 (三) 清朝都市居住區的」滿漢分隔」制度 (四) 幾種特色居住區空間類型 六 近代城市居住區特徵 (一) 「滿漢分隔」制度的瓦解 (二) 租界居住建築與難民「貧民窟」的形成 (三) 」里弄」建築的演變 (四) 民國時期的「騎樓」 七 1949年後城市居住區空間結構特徵 (一) 城市居住區空間結構的基本特點 (二) 三個層次的「復合型」城市居住區 (三) 城市居住流動性小,居住功能與其他功能混合 (四) 中國城市居住空間分化的基本形式 八 20世紀50年代的「工人新村」與工業城市居住環境 (一) 工人新村建設概況 (二) 以曹楊新村為代表的上海普陀區工人新村建設 (三) 新村建設的問題及現狀 九 「就地城市化」的「城中村」的居住區現象 第三編 城市建築史 一 文化背景 (一) 建築是構成文化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二) 天人合一:中國人的理想境界 二 中國人的天地宇宙觀 (一) 原始的天地宇宙觀 (二) 建築就是宇宙 (三) 傳統星象觀 (四) 「中國」觀 三 山水有靈:居住與風水選擇 (一) 中國人的起源 (二) 適應自然的原始聚落 (三) 融於自然的傳統村落 (四) 傳統民居 (五) 陽宅相法 (六) 陵寢的選擇 四 象天設都:都城與宮殿 (一) 都城 (二) 宮殿 (三) 作為象徵的都城與宮殿 五 人間天上:明堂、壇廟與宗教建築 (一) 敬天尊祖的明堂 (二) 尊天親地的壇廟 (三) 招仙通神的宗教建築 六 天人合德:中國園林 (一) 道家美學思想 (二) 中國園林的發展軌跡 (三) 園林之「道」 (四) 天人合一:園林藝術的民族特質 (五) 園林的藝術特徵 七 天地和合的理想空間:建築與建築群 (一) 中國建築文化象徵觀念之源 (二) 天人合一的傳統城市設計 (三) 建築群體組合 (四) 作為象徵的建築 (五) 空間的「生理根源」 八 禮樂和諧與建築文化符號 (一) 禮樂和諧 (二) 建築符號的象徵意義 九 中西傳統哲學觀與建築觀 (一) 中西文化的核心差異 (二) 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中西傳統哲學觀比較 (三) 中西傳統建築觀 十 中西建築文化特徵與比較 (一) 中西建築時空觀 (二) 傳統建築文化特徵與比較 (三) 傳統建築色彩比較 (四) 傳統建築材料比較 十一 對當代建築文化發展的思考 (一) 生態城市、山水城市與生態建築 (二) 全球化、文化趨同與建築的發展 (三)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現實與出路 第四編 中國城市廣場史 一 城市廣場與社會的公共生活 (一) 公共活動場所是社會生活的需要 (二) 公共活動場所在中國城市中的歷史發展概觀 (三) 中國城市廣場的文獻與學術思想 (四) 研究廣場史的理論、方法探討 二 中國傳統廣場:最長壽的廣場體系 (一) 原始廣場:隨先民的腳步走來 (二) 壇廟廣場:中國本土的宗教活動場所 (三) 殿堂廣場:世俗權利的展示場與和合百族的磁力場 (四) 寺廟廣場:喧囂的世俗活動與虔誠的宗教活動並存交映 (五) 娛樂廣場:民間藝術與民間藝人的孽生地 (六) 市場性廣場:市場功能激發著廣場的繁盛 (七) 閱武場廣場:從單功能向多功能發展 (八) 中國傳統廣場的人文內涵 三 傳統廣場的斷裂與新型廣場的興起 (一) 西方廣場伴隨殖民者的刺刀嵌入中國城市 (二) 新型廣場高歌猛進 (三) 傳統廣場在批判、改造中斷裂 (四) 新型廣場的社會人文內涵 四 城市廣場的勃興與探索 (一) 1978~1995年間城市廣場建設波瀾不驚 (二) 忽如一夜春風來:1996年後城市廣場遍地花開 (三) 泥沙俱下:城市廣場大發展中的諸多誤區 (四) 激濁揚清:中國廣場在探索中進步 (五) 當代城市廣場的社會人文內涵 五 中西廣場的文化對照 (一) 中西廣場的「同歸」 (二) 中西廣場的「殊途」 圖表來源 參考文獻 後記

閱讀全文

與城市歷史與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