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一歷史總復習提綱,幫我做一點點點吧!
40A 41B 42A 43B 44B 45B 46D 47C 48C 49C 50A 51C 52 C
53B 54D 55D 56D 57B 58D
頭都暈了,我都請教老哥的,我才六年級!
『貳』 誰幫忙找點近代史方面的觀點和問題.隨便.一點點就好,或者幫忙給個論點謝謝了,急
中國近代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
我們籠統地說中國近現代史具體到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海峽兩岸間的認識不一致。大陸的學者認為,從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開始至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中國歷史中的近代史階段,一九四九年後是現代史階段;較早的看法稍有不同,認為五四運動起為中國的現代史階段。台灣的學者則認為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建立便是中國現代史階段。歷史年代的劃分,是歷史學者必須注意的,究應如何劃分,就有各自的理由和標准。比如,敝研究所從七十年代初開始著手編纂《中華民國史》,引起台灣學者的震動,於是繼起效尤,所編之書名《中華民國建國史》。名稱的不同,緣自各自的理念和標准不同。所謂理念和標准不同,是指各自政治理念的差異及由此產生的學術標準的相左。更深一層說,就涉及意識形態,涉及歷史觀了。
說到史觀,大陸多數史家都主張在歷史研究中要應用唯物史觀。說起唯物史觀,這是最為台灣學者所詬病的,他們認為唯物史觀是教條。世界上任何一個史家,要想研究和說明歷史上的某個重大問題,總會秉持某種史觀,這是不待證明的。我們所以主張唯物史觀,不是因為它是教條,是八股,而是因為它能告訴我們一種方法,一條路徑,使我們能更有效地處理紛繁復雜的歷史問題,使我們能更好地洞察歷史發展的方向。當然,應該指出,學習和應用唯物史觀也有一個態度問題。在某種政治氣氛下,有的歷史學者在歷史研究中運用唯物史觀存在著教條和八股現象,他們不是從方法論的高度去領會唯物史觀的精神實質,而是拿著馬列的某些個別詞句,到處貼標簽。這不是一種正確的態度。這種情況在學習唯物史觀的過程中,本是應該力求避免的。不幸在「文革」中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這種情況,在「文革」結束以後,隨著國家社會政治生活的轉變,歷史學界也在努力糾正它。
唯物史觀是人們對歷史認識的一種最一般的觀念,它並不是那麼神秘而不可理喻 。通俗地說,唯物史觀認為,有史以來的人類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不是主觀形態的;歷史現象雖然千姿百態、紛繁復雜,卻不是虛無縹緲的,人們雖然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在實驗室里重復製造歷史過程,但在掌握了盡可能多的歷史資料以後,是可以對過往的歷史過程加以描述、加以認識,並獲得對往史的較為近真的影像的;歷史現象雖亂如絲麻,確是可以理出頭緒的,並且顯示了一種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人們從茹毛飲血到今天享受現代化的信息公路,很自然地說明了這個過程的一個重要方面,而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五種社會發展形態,則是對這一過程的最一般的描繪;人類的經濟生活是社會生存的基本方式,社會依生產力的發展、前進而發展、前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推動著社會的前進,決定著人們依賴其中的社會政治、經濟、階級關系和文化從屬的基本面貌;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是社會運行的主要內容,物質生產的狀況決定了精神生產的狀況,勞動者是物質生產的主體,是決定歷史前進方向的終極力量;人們(包括勞動群眾和社會精英)創造了一定的歷史環境,一定的歷史環境反過來又決定了生活其中的人們的面貌。我想,這就是唯物史觀告訴我們的基本東西。它所概括出來的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雖未窮盡真理,卻指示了社會發展的一般方向及其未來。同時也應該說,它只是提出了社會發展的一般方向和未來走向,絲毫沒有給出各地區各國家歷史發展的具體方向。各地區各國家的社會歷史發展還要靠那裡的歷史學家去研究去總結。
唯物史觀是一種方法、一種工具。用這種方法、這種工具,或用別種方法、工具,去觀察中國近代史,雖然面對著同一個研究對象,研究結論可能不完全一樣。這是海峽兩岸歷史學者對中國近代史認識差異的重要原因。
聯繫到中國近代史,大陸學者一般認為,英國發動的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是一個起點,此後,英、法、美、俄、德、日、意等世界強權先後參與或者發動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在列強的武力壓迫之下「門戶開放」,主權淪喪,外國人在中國自由出入,可以任便在中國經商、辦廠、辦學和傳教,路礦利權嚴重外溢,中國的內河和領海失去屏障,從北京到秦皇島的出海口等十二處地方由外國駐兵,大片土地被割讓,十多個城市設有外國的租界,還有旅大、威海、膠州灣、香港新界、廣州灣以及澳門等外國的租借地,全國幾乎都被外國劃分為勢力范圍。如此主權國家,其何以堪?有識之士,能無撫膺!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憂國憂民者常常為此發出呼籲。三元里抗英、廣州反入城斗爭、太平天國的反對外國侵略、各地綿延不斷的反洋教以至北方爆發著名的義和團愛國運動、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由抗議巴黎和會處理山東問題不公引發的五四反帝愛國運動、上海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以及大革命時期響徹全國的「打倒列強」的呼聲,在在說明反帝斗爭在近代中國歷史上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盧溝橋事變發生、日本全面侵華以後,國民政府主持了全國的抗日戰爭,也贏得了全國各政黨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群眾的支持。譴責帝國主義侵華,正面評價中國人民、政府的反帝斗爭,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學者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研究這個課題,很可能是兩岸學者較少有原則分歧的地方。
帝國主義侵華引起了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關於近代中國社會性質,本世紀二三十年代之間中國學界曾爆發熱烈的爭鳴。經過思想理論界的反復討論,學界相當多人士贊成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共中央於1929年2月在自己的一份文件中採納了這個概念。三十年代末中共中央、毛澤東在分析中國國情時,就是依據這個概念來立論。對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體認,是確立中國革命的任務、革命的對象、革命的前途的基本出發點。對這一點,台灣的學者指斥其非,是不遺餘力的。本文限於篇幅,不可能展開討論。僅指出,採納這個概念,對認識近代中國歷史是至為重要的。我們往往強調近代中國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就是以對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這個認識為依據的。
如果說對帝國主義侵華這一史實兩岸學者尚無大的原則分歧,那麼,對於近代中國的反帝,可能認識就不盡一致了。僅舉一例。張玉法教授在一篇書評中說;「不可否認的,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非常嚴重。到八國聯軍之後始趨緩和,緩和的原因,一般的解釋歸於門戶開放政策,該書則歸於義和團的阻赫。義和團式的排外,實是無可鼓勵的。」[1]八國聯軍之役後,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是否緩和了,尚待討論。此處僅就義和團立言。1900年彌漫於華北、京津地區的義和團運動,彼岸學人往往因襲舊時學人的看法,指義和團為「拳匪」,為籠統排外,輕易加以否定。義和團起自鄉間,本是農民自發組織的一種比較散漫的組織形態,因外國勢力深入窮鄉僻壤,更因民教糾紛,衙府庇護教民,損及農民利益,於是揭竿而起,號稱「扶清滅洋」,後得官府支持,進入京津。他們以血肉之軀,敢於面對八國聯軍的武裝剿滅,雖然失敗是難以避免的,但他們身上所體現的中華民族反抗外敵侵略的民族精神是值得稱頌的。他們的「排外」,是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的初級形態,其缺點當然是明顯的,但他們在帝國主義面前發揮了中國人民的民氣,使得八國聯軍統帥、德國人瓦德西也不能不慨嘆歐洲人無此腦力和物力統治中國,「瓜分中國實為下策」。義和團失敗以後,國內多有罵義和團為「團匪」、「拳匪」者,但有識之士已經看出了義和團的功績。1901年在日本橫濱出版的中國留學生刊物《開智錄》發表文章,稱頌「義和團此舉,實為中國民氣之代表」[2]。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演說「三民主義」,也稱頌義和團:「其勇銳之氣,殊不可當,真是令人驚奇佩服。所以經過那此血戰之後,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思想,這種民族是不可消滅的。」[3]
與此相反,此岸學者認為歷屆政府顢酣、腐敗,對於造成中國的落後是有責任的,尤其對於統治者對外敵的侵略不能組織有力地抵抗,面對強敵,俯首乞和,造成近代中國屈辱悲慘的歷史,是應該受到譴責的。1840年的鴉片戰爭、1856年的英法聯軍之役、1864年俄國出兵佔領新疆伊犁地區、1884年的中法戰爭、1894年的甲午戰爭、1900年的八國聯軍之役及俄軍佔領東北地區、1904年的日俄戰爭和英國侵藏戰爭、1914年日本出兵山東、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等等,此犖犖大者,都是政府不能組織有力抵抗造成割地賠款、主權淪喪的著名例子。中法戰爭不敗而敗、勝而求和;甲午戰爭實行「避戰保船」,等於解除北洋艦隊的武裝,不僅拱手出讓制海權,而且拱手出賣了北洋艦隊,這兩次戰爭的失敗,李鴻章都不能辭其咎。至於九一八事變,明示不抵抗,更遭到國人批評。有人以外敵強大、中國落後為詞,提出抵抗不是上策,求和才是出路的主張,是站不住的。須知,近代中國所面對的國際形勢,就是資本主義列強先進,中國落候,列強與中國的關系是侵略與被侵略的關系。對列強侵略不抵抗,一味求和,出路只能是從半殖民地滑向殖民地,淪為附屬國。中國恰恰是因為抵抗了,才免於成為殖民地國家的。正確的做法,是一面研究自己落後的原因及落後之所在,努力學習、借鑒西方的長處,以自強立國,同時發揚民氣,對外敵侵略組織有力地抵抗。可惜,近代中國政府對此缺乏因應之道,使偌大中國總是落到一個落後挨打的地步,令後人讀史至此,不勝扼腕。
為什麼總是批評政府?不是說政府一點好事都沒有做,而是說每當面臨國家、民族巨大變局時,政府不是站在國家、民族以及絕大多數人民利益的立場上作出因應,而是從政府或政府負責人的利益與好惡出發。這里或許要說到上面提到的反帝反封建中的反封建了。所謂封建,不是指我國古代周天子分封建國的「封建」,而是五種社會形態說中封建社會的「封建」。此一封建,不過是在翻譯時借用了古時的現有詞彙「封建」罷了。所謂封建社會,我理解指的是建立在地主土地所有制以及小家庭式農耕文化基礎上的君主專制制度。在外國侵入,中國社會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為基礎的封建專制制度並無實質上的改變。這種制度處事每以皇帝一家一姓的利益為轉移,而不顧及國家、民族和人民群眾的利益。例如,太平天國起義,適逢英法聯軍之役,清政府寧願割地賠款,不願對農民起義讓步,結果,「借師助剿」,湘淮軍和常勝軍合作,把太平天國鎮壓下去。甲午之役,適逢慈禧太後花甲之壽,竟公然不顧外敵侵入這等大事,不集中國力對付戰爭,反而把建設北洋艦隊的經費挪用來修建頤和園,以供花甲慶典之歡。這樣的政府,不改革怎麽能受人民歡迎呢!
政府確曾考慮過改革。如咸同年間的洋務運動(當時稱自強新政)、光緒皇帝主持的戊戌變法、慈禧在《辛丑條約》簽訂以後實施的新政,等等,都未能成功。洋務運動是在面對「船堅炮利」的外國侵略以後,由在中央和地方的若干大員發起的。他們不知道如何去革新政治,只想學習西洋如何造船造炮,以為這樣就「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 [4]。奕欣為發動自強運動給皇帝呈送的奏摺,也說,英、俄不過是「肘腋之患」,只有發、捻才是「心腹之患」。可見,發動洋務「自強」,不是出發於國家之「自強」,而是出發於政府之「自強」。強化軍事機器,對內是根本目的。所謂「勤遠略」,不過是在奏摺上說說罷了。因為在事實上,軍事工業發展以後,未能在「勤遠略」上發揮作用。1884年的中法戰爭,1894年的甲午戰爭,都以失敗而告終。福建馬尾造船廠被法艦摧毀,北洋艦隊最後在它的威海衛基地對日投降。歷史學家把甲午戰爭作為洋務運動失敗的標志,是不無道理的。這樣說,並不是要把洋務運動時期發展起來的若干近代工業一筆抹殺,只是說清政府未能盡到自己的責任。如果拿差不多同時的日本明治維新作比較,這個問題就看得更清楚了。明治政府舉國一致、從上到下支持維新事業,政府出錢出力支持民間辦西洋工業,不過三十年就打下了打勝一場對華戰爭的基礎。清政府只是洋務派在操辦,頑固派卻一片反對之聲,慈禧太後正好玩弄權術,居間駕馭,朝廷並沒有表示支持洋務運動的明確意向。
『叄』 一點點這個奶茶品牌的發展歷史
50嵐品牌創立於1994年,距今已將近20年的時間,
起初僅是台灣台南地區路邊的飲料攤位,尚未有專屬之品牌名稱,
後因營業狀況蒸蒸日上。遂轉型為店鋪式經營。1997年成立頭家模範店,
至此方奠定50嵐完整的店鋪型態與作業模式。
1998年後逐漸開始設立分店,走向連鎖加盟式的經營,
至2011年止。全台河已有500餘家門市。
在台灣坊間流傳許多50嵐品牌名稱由來的故事,
例如因為創辦人喜愛日本漫畫《Candy Candy》
因此取用其作者五十嵐優美子之姓氏稍加修改作為品牌名稱。
事實上這名稱是無心插柳的結果:某日創辦人左思右想了幾個名字,
隨口告訴母親便不了了之;隔日又問,母答:「昨天不是說了個五十嵐嗎?」
於是品牌名稱就此定了。
50嵐在台灣地區采分區管理方式經營,於2003年以「深耕茶業有限公司J為台北區總部,進入台灣北部市場。
至2011年止。大台北地區已拓展約150家門市,包含直營店30家與120家加盟店。
為了一份將台灣美食拓展至世界各地的使命,
於2010年成立宏美控股有限公司(RAMA Holdings Inc.)專注發展海外市場,
步即擇定中國上海市為起點,並於2011年正式成立生根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我也是網路查來的,害羞(✿◡‿◡)
『肆』 誰知道聊天室的發展歷史~~盡量詳細一點~~
即時通訊(Instant Messenger,簡稱IM)軟體可以說是目前我國上網用戶使用率最高的軟體,無論是老牌的ICQ,還是國內用戶量第一的騰訊QQ,以及微軟的MSN Messenger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它們能讓你迅速地在網上找到你的朋友或工作夥伴,可以實時交談和互傳信息。而且,現在不少IM軟體還集成了數據交換、語音聊天、網路會議、電子郵件的功能。
即時通訊的歷史
IM軟體的歷史並不久遠,但是它一誕生,就立即受到網民的喜愛,並風靡全球。在它的發展史上,以色列人是功不可沒的。正是四位以色列籍的年輕人,在1996年7月成立的Mirabilis公司,並於同年11月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個即時通訊軟體ICQ,取意為「我在找你」——「I Seek You」,簡稱ICQ了。直到現在,ICQ已經推出了它的2002a版本,在全球即時通訊市場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國內最為流行的即時通訊軟體是OICQ(簡稱QQ)。它以良好的中文界面和不斷增強的功能形成了一定的QQ網路文化。Messenger雖出道較晚,但依託微軟的強大背景,實力也不可小視。作為Windows XP的一部分,Messenger 整合了操作系統的許多功能,如多種形式的聊天選擇、多人的單窗口討論式交流以及充分的文件與桌面共享功能等。它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中文界面和注冊方式,連同它強大的功能,著實吸引了眾多的眼球的注視,此外還有許多有特點的IM軟體。
即時通訊的原理
我們經常聽到TCP/IP和UDP(用戶數據報協議)這兩個術語,它們都是建立在更低層的IP協議上的兩種通訊傳輸協議。前者是以數據流的形式,將傳輸數據經分割、打包後,通過兩台機器之間建立起的虛電路,進行連續的、雙向的、嚴格保證數據正確性的文件傳輸協議。而後者是以數據報的形式,對拆分後的數據的先後到達順序不做要求的文件傳輸協議。
QQ就是使用UDP協議進行發送和接收「消息」的。當你的機器安裝了OICQ以後,實際上,你既是服務端(Server),又是客戶端(Client)。當你登錄OICQ時,你的OICQ作為Client連接到騰訊公司的主伺服器上,當你「看誰在線」時,你的OICQ又一次作為Client從QQ Server上讀取在線網友名單。當你和你的OICQ夥伴進行聊天時,如果你和對方的連接比較穩定,你和他的聊天內容都是以UDP的形式,在計算機之間傳送。如果你和對方的連接不是很穩定,QQ伺服器將為你們的聊天內容進行「中轉」。其他的即時通信軟體原理與此大同小異。
1、用戶首先從QQ伺服器上獲取好友列表,以建立點對點的聯系;
2、用戶(Client1)和好友
『伍』 孫中山的歷史資料,一點點就可以
孫中山,孫文,1912年創立中華民國,1924年,去世
『陸』 一點點奶茶和五十嵐有什麼聯系
50嵐品牌創立於1994年,距今已將近20年的時間。台灣50嵐奶茶和一點點奶茶的關系?起初僅僅版是台權灣台南地區路邊的飲料茶攤,尚未有專屬品牌名稱,後因營業狀況蒸蒸日上,才轉型為店鋪是經營。1997年成立*家模範店。1998年後逐漸開始設立分店,走向連鎖加盟式的經營。到2011年為止,全台灣已經有500餘家門市。
台灣50嵐奶茶和一點點奶茶的關系?由於在大陸50嵐商標已被注冊,所以50嵐在大陸發展時改名為一點點,其實一點點可以說是50嵐的子品牌,完全沿襲了50嵐的製作工藝。一點點奶茶由50嵐奶茶發展而來,因其獨特的奶茶配方和店面造型,一經推出便廣受追捧。奶茶連鎖店遍布大街小巷,一點點奶茶加盟店獨樹一幟成就品牌輝煌歷史。
一點點奶茶加盟官方留言渠道
『柒』 孔子的歷史成就有哪些一點點就行了
1.教育來影響:
⑴開創私自學,打破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使教育從「學在官府」向「學在民間」轉變.
⑵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學而優則仕」等影響深遠.
2.政治影響:施仁政關鍵在於「舉賢人」,標準是「內聖外王」,成為開明君主和人治社會政治人才的理想標准
3.社會影響:
⑴儒家思想不僅是官方意識形態,也是思想界中占統治地位的主流思想,也影響著百姓的日常行為
⑵儒家成為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思想流派.
⑶孔子自漢代起被歷代統治者所推崇,被封為「文宣王」「大成至聖先師」等.
4.文化影響:整理和修訂「六經」,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也成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5.世界影響:
⑴對亞洲:儒家思想成為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⑵對歐洲:歐洲啟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
『捌』 一點點奶茶總部是在哪裡怎麼去考察項目呢
如何考察一點點奶茶總部
第一:特許經營資質審查
對於想要加盟一點點奶茶的人士來說,應該向奶茶連鎖企業索要並審查其備案資料,以防上當受騙。
第二:考察奶茶連鎖企業的發展歷史和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奶茶企業的平均生命周期為2.5~3年,其中投資回收期為8~18個月,成長期為18~28個月,而連鎖加盟體系建立和完善期需要24個月。顯而易見,選擇較長歷史的奶茶連鎖企業,能讓人放心不少。
據近年的相關資料獲悉,奶茶連鎖企業的發展階段也可以從加盟店數量上反映,一般情況為:探索階段店數為1~10個;成長階段為11~40個,這個時期,面臨的風險最大;初步成熟階段為41~100個;完全成熟階段則在100個以上。奶茶連鎖企業發展越成熟,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就越會降低。
第三: 奶茶連鎖企業應有合理完整的加盟契約和加盟手冊
在考察一點點奶茶加盟總部的時候,創業者可以要求總部拿出完整的加盟契約和加盟手冊,加盟手冊則是加盟店日常經營的綱領性指導文件,大家要認真審讀裡面的條款。
按照慣例,奶茶連鎖企業應同意投資者帶回審閱7個工作日,創業者可以有一個冷靜期,而且有充分的的時間定於裡面的條款進行審讀,綜合評估這個項目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等。
第四:考察奶茶連鎖企業已運行的直營店、加盟店是否正常運行
在選擇進行飲品加盟的時候,應充分了解其直營店、加盟店的經營狀況是否良好,可以親自實地去查看一番,看看它的加盟店運營狀況,可以多考察幾家,做到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