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宜興紫砂陶的發展歷程
宜興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藝和器皿造型、雕塑、繪畫、書法、文學、金石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它始於北宋,盛於明清,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自宋代延至明正德(約十世紀至十六世紀),為紫砂陶初創時期
1976年,宜興羊角山古窯遺址出土了大量紫砂陶殘器。經南京大學歷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鑒定,這座紫砂古窯址的年代為北宋。1966年南京出土的吳經墓(明嘉靖12年墓葬)紫砂提梁壺一件,其紫砂造型,製作技法與羊角山宋窯殘器的拼復件對比,完全一脈相承。宋代詩人歐陽修、梅堯臣等的詩作中,也都有關於紫砂茶具的詩句,明正德年間,見諸文獻的記載的傑出陶工有金沙寺僧和供春。 明嘉靖至萬曆年間,是宜興紫砂的成熟時期
先有董翰,趙梁,元暢,時鵬四大家,繼有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家。其中以時大彬最負盛名。其制壺技法一改早期的製法,完全改用槌片、圍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鑲接成型法,是紫砂技藝上的一個飛躍。 明末至清代,為紫砂工藝的繁榮時期
明末至清雍乾年(十七世紀晚期至十八世紀初期),紫砂工藝向裝飾紋樣,花樣圖案造型發展。明末項聖思所作桃杯(現存南京博物院),製作技巧精細,形象完善,結構纖密,可謂砂器瑰寶。這一階段最突出的代表為康熙晚期的陳鳴遠,作品以技巧和創意見稱。十九世紀早期紫砂風格有很大轉變,關鍵人物是仕子學者陳鴻壽(號曼生),他對紫砂陶藝的貢獻,是第一次把篆刻作為一種裝飾手段施於壺上。清道光,咸豐年間,傑出的紫砂名手邵大亨,作品選泥精練,造型深邃,技藝高超,開一代纖巧糜繁之風,贏得盛譽。 近代和現代,宜興紫砂到達鼎盛時期
從泥料質地到工藝流程,從紫砂科研到流派創新都有新的發展,名手有黃玉麟、裴石民、朱可心、顧景舟、蔣蓉、汪寅仙等。其中顧景舟的作品線條流暢溫順,氣勢渾厚磅礴,勘稱壺藝泰斗。歷代紫砂名人,利用宜興得天獨厚的紫砂陶土,用靈巧的雙手和聰明才智,賦之予藝術和靈感,創作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藝術生命的紫砂陶藝珍品。著名書畫藝術家劉海粟、李可染、唐雲、程十發、韓美林等也都為紫砂作品自撰銘文,題詩作畫,並自創新款,使紫砂的藝術境界和文化層次有了新的升華。
Ⅱ 宜興的革命歷史故事
徐悲鴻 儲安平 潘漢年 蔣南翔 周建南 周小川 潘梓年 蔣中正 吳冠中 沙祖康 顧景舟 尹瘦石 錢松嵒 吳大羽 丁俊暉 卞蘭 虞兆中
古代人物
古代狀元4人: 佘中蔣重珍周延儒陳於泰 宰相10人:許域蔣伸周葵蔣芾徐溥周延儒吳宗達吳炳堵胤錫吳貞毓 著名人物:周處盧象升蔣澄陳慶之單鍔蔣防陳維崧蔣捷
宜興籍兩院院士名錄
姓名 授予時間和類別 專業專長 工作單位及職稱職務 周培源1955年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 全國政協副主席、北京大學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 潘菽1955年科學院院士心理學家 南京大學校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唐敖慶1955年科學院院士化學家 吉林大學校長 史紹熙1980年科學院院士工程熱物理學家 燃燒學家 天津大學校長 朱洪元1980年科學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所長 朱既明1980年科學院院士病毒學家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所長 吳浩青1980年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家 復旦大學教授 章綜1980年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程鎔時1991年科學院院士化學家 南京大學教授 朱邦芬2003年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學家 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 褚君浩2005年科學院院士半導體物理和器件專家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周鏡1994年工程院院士岩土工程專家 鐵道部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高鼎三1995年工程院院士半導體物理學家 吉林大學教授 沙慶林1995年工程院院士道路工程專家 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薛鳴球1995年工程院院士光學專家 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 程天民1996年工程院院士軍事醫葯專家 第三軍醫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陳太一1997年工程院院士通信技術專家 南京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 吳中如1997年工程院院士水工結構專家 河海大學教授 唐西生1997年工程院院士核技術應用專家 第二炮兵第四研究所研究員 陳國良1999年工程院院士金屬材料專家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黃瑞松2004年工程院院士導彈技術專家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吳岳良2007年中科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陳志南2007年工程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 第四軍醫大學教授 任南琪2009年工程院院士 環境工程專家 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 丁榮軍2011年工程院院士 軌道交通牽引電傳動和網路控制專家 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
Ⅲ 宜興的歷史簡介
在宜興湖洑鎮靈谷洞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表明,早在一萬年前,就有宜興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7000年前左右,宜興地區原始農業和手工業已發展到一定水平,並創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駱駝墩類型文化」。
5000年前,以制玉和原始宗教為特徵的良渚文化在本地獲得了較大發展。商代時期,以幾何印紋陶和原始青瓷為代表的「廣富林文化」在此流傳。
西周時代至春秋末期,宜興屬吳國。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出兵滅吳,宜興改屬越國,周顯王三十年(公元前355年),楚國興兵滅越,宜興改屬楚國。
秦統一中國後推廣郡縣制,公元前221年,宜興正式立縣,定名為陽羨縣。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陽羨縣令尹靈常因功於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被封為陽羨侯,陽羨縣改稱為陽羨侯國,至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復稱陽羨縣。東漢漢順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陽羨縣城一度南遷荊南山下(今銅官山風景區附近)。
三國·吳赤烏六年(公元243年)在荊溪河(今蛟河)畔重建陽羨縣城,從此奠定了後來宜興縣城的空間位臵和發展格局。
西晉惠帝永興元年(公元304年),陽羨人周玘(周處之子)三興「義兵」,平定叛亂,因功封威武將軍、吳興太守、烏程侯,朝廷又特為之設「義興郡」,郡治在原陽羨縣城,下轄義鄉、國山、臨津、陽羨、平陵、永世六縣。
到南朝劉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又增臵綏安縣歸義興郡管轄,至此,宜興達到了歷史上行政管轄范圍最為廣大的時期,地跨約包括今常州、無錫、湖州、宣城等地的部分地區。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撤義興郡,將陽羨、國山、臨津三縣合並為義興縣,屬常州。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義興縣被分臵為陽羨、臨津二縣,並在此臵鵝州,縣城改為州府,至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鵝州又改稱南興州,次年撤州復稱義興縣。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因避太宗名諱,改義興縣為宜興縣,屬常州。南宋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宜興一度改稱南興軍。
元代,宜興縣幾度改設州府,直至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復改宜興縣。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析宜興縣為宜興、荊溪二縣。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兩縣重新合並為宜興縣。
1949年4月,宜興縣屬華東軍政委員會蘇南行政公署政區。1949年6月至1953年1月屬常州專區,1953年1月至1956年2月屬蘇州專區,1956年2月至1983年3月屬鎮江專區(1967年3月改稱鎮江地區)。
1983年起屬於無錫市。
1988年1月9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撤銷宜興縣,設宜興市(縣級市)。
(3)陶都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旅遊資源
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物產豐富,風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宜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隸屬無錫市,距太湖西64公里,與浙江、安徽兩省接壤,是江蘇省最南邊的一個縣級市;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產大米、毛竹、茶葉、溪蟹和太湖魚蝦,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
古稱荊溪,淵遠流長,文物古跡眾多,境內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麗。宜興紫砂工藝始於北宋,盛於明清,繁榮於當今。集書畫、詩文、篆刻、雕塑於一體,成為獨步世界的藝術品。
2006年國務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質遺產名錄,雄踞傳統手工技藝首位的,就是宜興紫砂。古往今來的工藝大師和民間藝人薪火相傳,見證著中華文明發展的源泉和永恆的魅力。中國是茶的故鄉,世界給了宜興一把紫砂壺,並沒有忘記在裡面放一片茶葉。
宜興是江蘇省最大的茶葉產區,地處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生長著被茶聖陸羽稱為「芳香冠世產,可以上供朝廷」的陽羨茶。
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宜興陽羨紫筍茶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三國時代以「國山舜茶」稱雄江南,唐朝以「陽羨唐貢茶」名揚天下。
在宜興山區,茶園依山就坡,一望無際,人稱「茶的綠洲」。在紫砂壺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潤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文脈。
太華山區,是江蘇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積達18萬畝。翠竹連崗接坡,挺拔茂密,層巒疊翠。山風過處,竹影婆娑,綠浪起伏,有「竹海」美稱。
宜興雅稱「洞天世界」,80多個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態,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跡」暨「海內奇觀」善卷洞與張公洞及絢麗多彩氣勢宏偉的靈谷洞名揚天下。
Ⅳ 關於江蘇宜興的歷史
宜興市是一座擁有2100餘年城建史和多年制陶史的名城,素有中國「環保之鄉」、「著名陶都」、「教授之鄉」的美譽。宜興位於太湖西岸,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長三角腹地、滬寧杭三角幾何中心,是江蘇省確定重點發展的三級I類新興中心城市。全市總面積2038.7平方公里,人口105.73萬,下轄21個鎮和1個國家級環保科技工業園。近年來,宜興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005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63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43萬元,財政總收入43億元。綜合實力、基本競爭力分列全國百強縣(市)第22位和第9位。宜興市創模3年,將工作重點放在建材、化工行業結構調整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形成了鮮明的宜興創模工作特色。 宜興已有5000多年歷史。古稱荊邑,春秋時屬吳。周元王四年(前472)屬越。周顯五三十六年(前333)屬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荊邑司會稽郡,次年改荊邑為陽羨縣。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置義興郡。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廢義興郡,改稱義興縣,屬常州。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改為宜興縣。清雍正四年(1726),分為宜興、荊溪二縣。民國元年荊溪撤消,並入宜興縣。1949年6月屬常州專區。1953年1月屬蘇州專區。1956年2月屬鎮江專區。1983年3月起,屬無錫市。1988年1月,撤銷宜興縣,建立宜興市。 2003年,宜興有21個鎮、1個環保科技工業園,95個居委會,430個行政村;總面積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1萬公頃,山林4萬公頃,總人口1062363人。 文化教育 煮酒論英雄,才子贏天下。英雄輩出的陽羨山水不僅賦予了宜興人忠愛的精神,更給了這里的人們聰慧的靈氣。 「父子兄妹皆教授」,「一門七博士」,耕讀傳家,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從古到今,宜興走出了4位狀元,10位宰相,385名進士,21位兩院院士,60多位大學校長,8000餘位教授副教授,「教授之鄉」名揚天下。 新中國第一次科技大會主席台上就座的10人中,就有4位宜興人。中國高教部部長、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和台灣教育部次長、台灣大學校長虞兆中,出生於小鎮的同一條街……這些神奇的巧合,令世人對這片土地驚嘆不已。 宜興人聰慧的靈氣,更源於敢為天下先,開拓創新的勇氣。在繪畫、科學、社會等眾多領域,無不閃耀著宜興人高舉創新大旗的身影,成為領袖人物和開創者,為中國的進步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旅遊資源 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物產豐富,風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宜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隸屬無錫市,距太湖西64公里,與浙江、安徽兩省接壤,是江蘇省最南邊的一個縣級市;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產大米、毛竹、茶葉、溪蟹和太湖魚蝦,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古稱荊溪,淵遠流長,文物古跡眾多,境內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麗。 宜興紫砂工藝始於北宋,盛於明清,繁榮於當今。集書畫、詩文、篆刻、雕塑於一體,成為獨步世界的藝術品。 2006年國務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質遺產名錄,雄踞傳統手工技藝首位的,就是宜興紫砂。古往今來的工藝大師和民間藝人薪火相傳,見證著中華文明發展的源泉和永恆的魅力。 中國是茶的故鄉,世界給了宜興一把紫砂壺,並沒有忘記在裡面放一片茶葉。 宜興是江蘇省最大的茶葉產區,地處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生長著被茶聖陸羽稱為「芳香冠世產,可以上供朝廷」的陽羨茶。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宜興陽羨紫筍茶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三國時代以「國山舜茶」稱雄江南,唐朝以「陽羨唐貢茶」名揚天下。 在宜興山區,茶園依山就坡,一望無際,人稱「茶的綠洲」。 在紫砂壺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潤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文脈。 太華山區,是江蘇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積達18萬畝。翠竹連崗接坡,挺拔茂密,層巒疊翠。山風過處,竹影婆娑,綠浪起伏,有「竹海」美稱。 宜興雅稱「洞天世界」,80多個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態,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跡」暨「海內奇觀」善卷洞與張公洞及絢麗多彩氣勢宏偉的靈谷洞名揚天下。 今日宜興 2002年,列為中國六大考古發現之首的宜興駱駝墩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早在 7000年前,宜興就已經成為太湖西部地區的中心部落。宜興從晉朝設置義興郡,作為太湖西線最大的城市,曾歷時千年之久。 今天的宜興,作為江蘇省重點發展的三級一類新興中心城市,名列2005年中國百強縣市競爭力第9位,長三角37個縣級市綜合競爭力第7位,在長三角浪潮的澎湃中,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環保產業科技園,以及省級宜興經濟開發區、省級陶瓷工業園和官林、高塍等5個工業集中區的建立;電線電纜、環保設備、精細化工等八大優勢產業集群的形成;繪就了宜興產業發展的燦爛星空,奠定了騰飛發展的堅實基礎。2006年,宜興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隨著國際資本產業正向長三角加快轉移,國家對長三角城市群建設的規劃啟動,杭寧城市帶崛起戰略構想的形成,宜興,將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顯示出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 打造富裕宜興、活力宜興、生態宜興、文化宜興、和諧宜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太湖西線第一城的宏偉藍圖已經全面鋪開。一個更加富裕、和諧、秀美的新宜興正在崛起。 宜興,熱切召喚著天下有識之士,共創人生的光榮與夢想!
Ⅳ 宜興的歷史
宜興
目錄·城市概況
·文化教育
·旅遊資源
·今日宜興
城市概況
宜興市是一座擁有2100餘年城建史和7000多年制陶史的名城,素有中國「環保之鄉」、「著名陶都」、「教授之鄉」的美譽。宜興位於太湖西岸,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長三角腹地、滬寧杭三角幾何中心,是江蘇省確定重點發展的三級I類新興中心城市。全市總面積2038.7平方公里,人口105.73萬,下轄21個鎮和1個國家級環保科技工業園。近年來,宜興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005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63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43萬元,財政總收入43億元。綜合實力、基本競爭力分列全國百強縣(市)第22位和第9位。宜興市創模3年,將工作重點放在建材、化工行業結構調整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形成了鮮明的宜興創模工作特色。
宜興已有5000多年歷史。古稱荊邑,春秋時屬吳。周元王四年(前472)屬越。周顯五三十六年(前333)屬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荊邑司會稽郡,次年改荊邑為陽羨縣。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置義興郡。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廢義興郡,改稱義興縣,屬常州。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改為宜興縣。清雍正四年(1726),分為宜興、荊溪二縣。民國元年荊溪撤消,並入宜興縣。1949年6月屬常州專區。1953年1月屬蘇州專區。1956年2月屬鎮江專區。1983年3月起,屬無錫市。1988年1月,撤銷宜興縣,建立宜興市。
2003年,宜興有21個鎮、1個環保科技工業園,95個居委會,430個行政村;總面積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1萬公頃,山林4萬公頃,總人口1062363人。
文化教育
煮酒論英雄,才子贏天下。英雄輩出的陽羨山水不僅賦予了宜興人忠愛的精神,更給了這里的人們聰慧的靈氣。
「父子兄妹皆教授」,「一門七博士」,耕讀傳家,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從古到今,宜興走出了4位狀元,10位宰相,385名進士,21位兩院院士,60多位大學校長,8000餘位教授副教授,「教授之鄉」名揚天下。
新中國第一次科技大會主席台上就座的10人中,就有4位宜興人。中國高教部部長、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和台灣教育部次長、台灣大學校長虞兆中,出生於小鎮的同一條街……這些神奇的巧合,令世人對這片土地驚嘆不已。
宜興人聰慧的靈氣,更源於敢為天下先,開拓創新的勇氣。在繪畫、科學、社會等眾多領域,無不閃耀著宜興人高舉創新大旗的身影,成為領袖人物和開創者,為中國的進步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旅遊資源
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物產豐富,風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宜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隸屬無錫市,距太湖西64公里,與浙江、安徽兩省接壤,是江蘇省最南邊的一個縣級市;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產大米、毛竹、茶葉、溪蟹和太湖魚蝦,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古稱荊溪,淵遠流長,文物古跡眾多,境內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麗。
宜興紫砂工藝始於北宋,盛於明清,繁榮於當今。集書畫、詩文、篆刻、雕塑於一體,成為獨步世界的藝術品。
2006年國務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質遺產名錄,雄踞傳統手工技藝首位的,就是宜興紫砂。古往今來的工藝大師和民間藝人薪火相傳,見證著中華文明發展的源泉和永恆的魅力。
中國是茶的故鄉,世界給了宜興一把紫砂壺,並沒有忘記在裡面放一片茶葉。
宜興是江蘇省最大的茶葉產區,地處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生長著被茶聖陸羽稱為「芳香冠世產,可以上供朝廷」的陽羨茶。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宜興陽羨紫筍茶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三國時代以「國山舜茶」稱雄江南,唐朝以「陽羨唐貢茶」名揚天下。
在宜興山區,茶園依山就坡,一望無際,人稱「茶的綠洲」。
在紫砂壺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潤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文脈。
太華山區,是江蘇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積達18萬畝。翠竹連崗接坡,挺拔茂密,層巒疊翠。山風過處,竹影婆娑,綠浪起伏,有「竹海」美稱。
宜興雅稱「洞天世界」,80多個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態,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跡」暨「海內奇觀」善卷洞與張公洞及絢麗多彩氣勢宏偉的靈谷洞名揚天下。
今日宜興
2002年,列為中國六大考古發現之首的宜興駱駝墩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早在 7000年前,宜興就已經成為太湖西部地區的中心部落。宜興從晉朝設置義興郡,作為太湖西線最大的城市,曾歷時千年之久。
今天的宜興,作為江蘇省重點發展的三級一類新興中心城市,名列2005年中國百強縣市競爭力第9位,長三角37個縣級市綜合競爭力第7位,在長三角浪潮的澎湃中,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環保產業科技園,以及省級宜興經濟開發區、省級陶瓷工業園和官林、高塍等5個工業集中區的建立;電線電纜、環保設備、精細化工等八大優勢產業集群的形成;繪就了宜興產業發展的燦爛星空,奠定了騰飛發展的堅實基礎。2006年,宜興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隨著國際資本產業正向長三角加快轉移,國家對長三角城市群建設的規劃啟動,杭寧城市帶崛起戰略構想的形成,宜興,將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顯示出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
打造富裕宜興、活力宜興、生態宜興、文化宜興、和諧宜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太湖西線第一城的宏偉藍圖已經全面鋪開。一個更加富裕、和諧、秀美的新宜興正在崛起。
宜興,熱切召喚著天下有識之士,共創人生的光榮與夢想!
Ⅵ 中國有哪三大陶都
重慶市榮昌縣安富鎮、廣東佛山、江蘇宜興同被譽為 "中國三大陶都"。其陶器生產有千餘年歷史,所生產的傳統工藝美術陶與雲南建水陶、廣西欽州陶、江蘇宜興紫砂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
Ⅶ 宜興歷史問題
看看如此頻繁的改換歸屬區域,估計那個時候的黨政領導人自己心裡也摸不著底,沒有專數。屬為什麼呢!因為當時宜興人在中央、省一級當主要領導人的還是比較少的,或者說沒有。仔細分析,當時宜興的主要領導都是解放時蘇北或是北方人參加解放軍打過長江的,於是就由他們來當領導。而中央、省一級的就更少了。盡管宜興一直還算發達,可是就行政區域來說,是由黨政領導決定的,不是經濟決定的。至於說他們決策的依據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再說當時的宜興名人都在哪呢,好些優秀的人才都在教育和科技領域,很少有從政的,更別說武將了。
直到現在,文者從政開始成為趨勢,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本地區域歸屬。
Ⅷ 中國四大陶都是哪四個,
中國四大名陶,是指紫砂陶、坭興陶、建水陶、榮昌陶。1953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江蘇宜興紫砂陶、廣西欽州坭興陶、雲南建水紫陶、四川榮昌陶器(榮昌縣現為重慶市管轄,故"四川榮昌陶"改稱"重慶榮昌陶")以其悠久的歷史,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被國家輕工部命名為"中國四大名陶"。
Ⅸ 宜興哪來七千年制陶歷史
經考古發現,宜興陶業起源約有6000年的歷史。燒造原址布滿宜興周邊的丘陵山區,而後逐步向丁山蜀山地區集中。丁蜀是宜興境內山區和水鄉的臨界地域,也是優質陶土泥料和燃料的豐富產區,遍地產陶,幾乎是家家做坯,處處皆窯,加之水路交通運輸便捷,是從未間斷生產的陶瓷產區。直至1957年,鎮上仍布滿龍窯,松枝燒造,入夜紅光透天,極為壯觀。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走出混沌狀態,從原始社會的採集、漁獵向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生活過渡的劃時代的標志之一,也是人類發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燦爛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是不同地區和農耕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同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1973年首次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村發現的河姆渡文化,是長5 江下游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一種原始文化,和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的年代相近。繼承河姆渡文化的因素發展起來的馬家浜文化,因1959年首次在浙江嘉興馬家浜發現而得名,其年代比黃河流域的馬家窯文化似乎還要早一些,主要分布在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並有部分泥質紅陶、灰陶以及少量的黑陶和黑衣陶。陶器的成型基本上米用手制,部分器物經慢輪修整,晚期灰陶增多並出現輪制,器表多素麵或磨光,紋飾有弦紋、繩紋、劃紋,附加堆紋和鏤孔等。
宜興位於長江下游的太湖之濱,它的文化類型與馬家浜文化一脈相承。1975年古窯址普查,在歸徑鄉的駱駝墩和唐南村,以及周墅的元帆村等處,找到了各種磨製的石器,還發現了許多陶器殘片,大部分是紅陶、夾砂紅陶,還有少量灰陶等,從而證明遠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宜興的先民就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耕且陶焉」,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同時,燒造原始的陶器。
經過普查,宜興的古窯址布滿山區,僅南山北麓連綿1 500餘米的范圍內,就有隋唐、五代窯9處,宋元窯20處,明清窯60多處。這些都充分證明,宜興的陶瓷業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從古到今從未中斷,宜興的陶瓷業在三國、南北朝時迅速發展壯大。公元220年至589年的360餘年中,南北方長期陷於分裂和對峙的局面;相對而言,江南廣大地區戰亂較少,社會比較安定,中原廣大人民和士族地主大批渡江南下,尋找安身立命之地,從而使得南方人口激增,增加了大量勞動人手。人們墾荒治田,圍湖修堤,開辟山林,江南經濟獲得迅速的開發,江南陶瓷生產出現了遍地開花的局面。作為發展最快、窯場分布最廣、瓷器質量最高的越窯青瓷的主要產地之一的宜興均山窯,就是以宜興鼎蜀鎮湯渡附近的均山村定名的;又因窯地在南山,所以又稱南山窯。均山窯瓷業是在漢代釉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漢時,宜興鼎蜀一帶與南山一帶已形成一個制陶中心,燒造釉陶和灰陶,後來又吸收毗鄰吳興和上虞、紹興的早期越窯的先進技術,燒造出具有一定質量的青瓷器。
宜興的青瓷在三國、南北朝時,多為貴族士大夫所用,也有相當的日用品,如缽、碗、盞、洗、罐和泡菜壇。唐五代以後,由於宜興的陶土中鐵鈦氧化物含量較高,瓷胎較松,斷面比較粗糙,質量不高,在胎釉、造型、裝飾和燒戍諸方面不及浙江的越州窯,就漸漸不再生產青瓷,而以日用陶器作為主要生產方向,宋代鼎蜀和張渚一帶陶窯極多,除燒造缸、瓮、碗、盆外,還大量生產「韓瓶」(相傳為南宋名將韓世忠部隊所使用的行軍壺。
明代中期,宜興日用陶器的生產: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市場拓寬,產業蓬勃興旺,生意興隆,建築用陶和日用陶瓷的生產數量都相當大。據史料記載,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其產品已是「鬻於四方利最溥,不脛而走天下半」,各地商販雲集,「千里之外,趨之若鶩」,出現了「商賈揚帆而曉夜行」,「商賈貿易廛市,山村宛然都會」的繁華景象。其產品中的「宜鈞」——種帶釉的陶器更是蜚聲國內,盛行一時。由於這類產品\和宋代河南鈞窯有某種相似之處,故明清人稱之為「宜鈞」。其品種甚多,釉色「以天青、天 [雲豆等色居多,間有葡萄紫者」I《陶雅》)。其中一部分花釉產品釉層較厚,開片細密,不甚透明,渾厚古樸,胎有紫色與白色,白胎用宜興的白泥製成,,紫胎是宜興夾泥和紫泥混合礦泥。
從目前採集到的一些宜興古代陶瓷實物來看,考查宜興陶的歷史實物,可以清晰地了解各個歷史時期陶器成型工藝的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