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庄的歷史文化

庄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0 23:40:08

⑴ 苑家莊村的歷史文化

苑家莊抄村,位於平度市崔家集鎮駐地西部,由於明隆慶年間,有苑姓至此定居,故名苑家莊。
以養殖產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種植小麥、玉米、花生。截至2005年有生豬養殖戶20戶[1] ,年出欄生豬1000頭,年收入100萬元。肉鴨養殖戶3戶,年出欄肉鴨12萬只,年收入30萬元。

⑵ 龐各庄的文化歷史

龐各庄曾名龐家莊、龐哥庄,因姓得名。明、清隸屬宛平縣, 市肆內繁華,有「六達之庄」美容譽。清時曾為順天府南路同知官署駐地,為宛平縣八鎮之一。1946年2~5月曾為宛平縣委縣人民政府駐地。1949年3月劃歸大興縣。1958年為龐各庄人民公社駐地,1983年改為龐各庄鄉人民政府駐地。1990年設建制鎮。

⑶ 羊庄鎮的歷史文化

羊庄,滕抄州下轄鎮,歷史悠久,襲文化燦爛。邾婁文化、墨家學說起於鄰,光於斯,傳於外;羊庄風光秀麗,環境優美,良好的自然條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為羊庄這塊熱土保存了綺麗的邾婁文化和文物古跡。這里有7000年的化姑庵文化遺址,有昌慮故城、陶山經石等名勝古跡;還有西施牧羊、聚寶盆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和傳說。相傳,在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辭官北上,路經這里,發現此地翠山環繞、薛河奔涌、土壤肥沃、草肥水美,遂隱居養羊,羊庄因此而得名。明朝洪武年間,羊庄已發展成為交通和商業重鎮,物產豐富,經貿活躍,商賈雲集。羊庄鎮還是革命老區,1938年和1939年,滕縣縣委和滕縣抗日人民政府分別在羊庄鎮的大趙庄和莊裡誕生。

⑷ 左各庄的歷史

左各庄始建於東漢(公元25—220年),最初名為左家莊,民國初年演化為版左各庄,是一權座底蘊豐厚、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古鎮。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達2200年,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杜甫游歷這里,留下了《夜宴左氏庄》的千古詩篇;近代, 康熙皇帝巡視水利曾親臨這里,乾隆皇帝或水圍、或巡視,四次駕臨左各庄,並在此修建了皇帝駐蹕的行宮(公元1769年),百姓稱之為「大營」,佔地面積約百畝,「皇道口」、「萬柳金堤」等古跡猶存

⑸ 相公庄鎮的歷史文化

相公抄庄歷史文化悠久,是聞名一方的歷史名鄉、千年古鎮。唐代開國名相房玄齡、元代正副宰相張友諒、張斯立,祖籍此地,元代文學家張養浩、史學家張起岩、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杜伏威皆籍屬相公庄。相公庄人民勤勞聰慧,歷來以農、商、手工為業,重教興義,耕讀為榮,創造出了令世人矚目的鄉村文明。

⑹ 廣州東莞庄歷史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回。
2.沿革,答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⑺ 楊庄村的歷史文化

楊庄村方言為定霸小片。定霸小片(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官話方言研究》回)是冀魯官答話保唐片的一個分支,分布在河北省中部。該小片西鄰冀魯官話保唐片淶阜小片,北鄰北京官話,東為冀魯官話保唐片(有爭議)天津小片,西南為冀魯官話石濟片,東南為冀魯官話滄惠片。
方言特徵
陰平一般不讀高平調。這是與薊遵小片的主要區別。
多可以在輕聲前區分陽去與陰去。
兒化的前一字為開尾韻、u尾韻或ŋ尾韻時,多數地點「兒」自成音節。
中文名稱: 楊庄村 地理位置: 河北省滿城縣賢台鄉
外文名稱:Yangzhuangcun 所屬地區: 中國河北省保定市
區 號: 0312 郵 編: 073008

⑻ 大劉庄村的歷史文化

大劉庄村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曾為明朝名臣沈閣老的隱居之地。據大劉專庄《劉氏族譜屬》記載:明代萬曆年間,一代名臣沈閣老曾率領4路總兵來大劉庄村附近的明台寺降香,看中明台寺是塊風水寶地,就在寺東的大劉庄打了82眼水井,蓋了72座小高樓,買了128頭大花牛,並認大劉庄村村裡劉家名士劉忠的妻子為義女,在這里有滋有味地過起了鄉村的閑居生活。當年,大劉庄還有萬曆皇帝親筆御賜的一座青石牌坊。

⑼ 左各庄鎮的歷史

1957年建左各庄鄉,1958年建衛星公社,後改稱左各庄公社,1984年改鎮。1997年,面積40.8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姚淀庄、黃淀庄、王淀庄、高淀庄、吳淀庄、蘇淀庄、南艾頭、中艾頭、北艾頭、南陶、北陶、張營村、張營堤、十間房、東新、福新、崇新、中新、左各庄、河西、曹庄、老席淀22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左各庄始建於東漢(公元25—220年),最初名為左家莊,民國初年演化為左各庄,是一座底蘊豐厚、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古鎮。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達2200年,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杜甫游歷這里,留下了《夜宴左氏庄》的千古詩篇;近代, 康熙皇帝巡視水利曾親臨這里,乾隆皇帝或水圍、或巡視,四次駕臨左各庄,並在此修建了皇帝駐蹕的行宮(公元1769年),百姓稱之為「大營」,佔地面積約百畝,「皇道口」、「萬柳金堤」等古跡猶存;清代著名書畫家景玉樹的瓦刻作品更為古代文化珍寶。
左各庄鎮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古鎮。現代(1926年10月),廊坊市第一個「特支」——中共文安縣特別支部誕生於此,左各庄籍王紫樹、董再毅為特支負責人。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王紫樹、董再毅曾在毛澤東同志舉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受到毛主席關於農民運動理論的深刻影響,並將這些理論運用於革命斗爭,為革命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我鎮先後有70餘名先烈為革命事業捐軀,以他們的英雄事跡,譜寫出眾多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
沿著文化歷史發展的傳統和沿革,現代左各庄鎮的農村文化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建立並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戲曲協會、秧歌、腰鼓、乒乓球俱樂部、籃球俱樂部等各種文化團體競相爭艷。戲曲協會從1947年成立至今始終深受廣大戲迷朋友喜愛;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已近600年歷史的桿會更是長盛不衰,還受到國家的特別關注,其演出多次在中央媒體播放。2008年,左各庄桿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左各庄鎮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左各庄鎮現擁有人造板及相關企業1200多家,從業人員6.5萬人(其中:外來務工人員4萬多人)。主要生產多層板、刨花板、細木工板、裝飾板、建築模板等十幾大類300多個品種的人造板,日需各類木材8500立方米,日生產各類人造板8400立方米,佔全國總產量的1/7,產品暢銷全國,並出口美國、歐洲、韓國、日本、台灣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是我國四大人造板生產銷售基地之一。

⑽ 北庄鎮的歷史文化

北庄鎮不僅有無限的自然風光,而且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淳樸的民俗風情,是中國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遠古時期屬於東夷族部落,春秋時屬於小邾國,後隸屬齊、魯等國,文化底蘊十分豐富。有春秋戰國時孔子聽孺子歌處—滄浪淵、東漢渴口墓群、道教修煉地黃龍洞、南北朝鉤魚台、古磁窯址、隋唐時期的三清觀、唐代摩崖浮雕十八羅漢、抱犢崮天台祠等;近代在抱犢崮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民國第一案」;現代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崐時期,這里又是革命先輩的抗日根據地、黨組織建立紀念地,魯南地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就在這里誕生。陳毅、羅榮桓、陳光崐等著名將帥曾先後在此戰斗過,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篇章。抱犢崮山區崐曾被譽為「魯南小延安」。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的前身—抱犢劇社就誕生在這里。另外,北庄鎮還有獨特的民俗民情,在餐飲、生活、服裝裝飾、居住院落、地方方言、節日習俗、生活用具等方面都有獨特的民俗風情,在餐飲生活上,北庄鎮農民主食煎餅、糊塗(俗稱稀飯),過去通常過節吃饃饃、燒餅、面條、水餃,還有元宵、臘八粥,肉食以豬肉為主;在服飾上,服飾式樣繁多,製作有差異,季節服裝差異較大,兒童服裝更是豐富多樣,在帽巾、佩飾、鞋襪上也多有不同。在居住院落上,主要以村院居住為主,大多單家獨院、房屋院落大多門朝南,多以紅磚、石頭為建築材料,房屋多以瓦房、平房為主;在節日習俗上,主要有春節(俗稱過年)、元宵節、龍頭節(二月二)、清明節、端午節、六月六、七月七、中秋節(八月十五)、重陽節、臘八節等。鎮政府及廣大群眾高度重視民俗文化的發展,積極組織開展種類民俗活動,建設了民俗博物館,收藏了各類民俗器物2000餘件,使民俗文化得到了健康發展。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奇特的自然景觀、淳樸的民俗風情和光榮的革命傳統賦予了北庄鎮獨特的魅力。

閱讀全文

與庄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