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文化發展史
1、原始社會基本抄沒有文化可言。
2、原始社會末期,開始出現了早期的文化:近似文字的刻劃符號;舞蹈和音樂(包括樂器);城市建築;禮儀;美術等
3、奴隸社會(夏商西周),神權至上,青銅器文化高度發展,成熟的文字出現了
4、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華文化體系形成。
5、秦漢時期,佛教、道教出現,儒家學說確立統治地位,法家學說成為帝王專制統治的實際工具,國立教育體系在全國建立起來,文字統一,紙發明,中華文化大發展。
6、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化受戰火摧殘,但也出現了新文化,如玄學。
7、隋唐時期,中華文化達到繁盛的巔峰,傲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8、宋朝時中華文化最發達、由盛轉衰的時期。理學出現,後來確立了其統治地位。
9、元朝中華文化本身受嚴重摧殘,但對外交流大大加強。
10、明清時期,中華文化固步自封,再難有發展。
11、清末以來,中華文化受西方文化強烈影響,思想活躍,但破壞嚴重,思潮奔涌
⑵ 在中國文化發展演變的悠久歷史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有著深遠歷史悠久的文化,從史前時代到清末,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隨著代代人的努力在不斷的進步,才成就今天的中國。
中國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這古老的歲月本身就具有無盡的財富。然而中國的先哲們給後人留下了豐美的歷史寶藏的同時,也留下了沉重的歷史包袱。
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國這片土地之上的,中國的一切現代文明都只能在這棵大樹上進行嫁接而成;考慮中國的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歷史這個無形的手對現實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文明的東方大國,文化源遠流長,走向世界的腳步卻剛剛開始,中國5000年歷史文化要"走出去"的路還很長。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儒家文化又以倫理道德為主體。倫理道德與詩詞歌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條主線。
倫理道德注重社會關系的協調,詩詞歌賦注重情感的宣洩,因此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 中國漢族占總人口的90%以上,其他55個少數民族在膚色、人種上也與漢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單一人種和單一文化的國家。
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主體,尤其是儒家文化,對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佔有統治地位。中國文化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自古以來,穩定和統一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兩件大事。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古代社會上層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上層建築中的政權統治形成相輔相承之勢。
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關於教育統治者施仁政和教育百姓遵守倫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學。中國古代社會一直重農輕商,重文輕商,科舉制度使文化與政治密切相連,文化中帶有很強的政治陸。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儒家文化又以倫理道德為主體。倫理道德與詩詞歌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條主線。
倫理道德注重社會關系的協調,詩詞歌賦注重情感的宣洩,因此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
中國今天的進步,是古代人人一點一點小的成就所取得的。人的技術發展是如此,人類的精神財富亦是如此。這些技術和精神的大部分都是從先人那裡一點一點積累的。
⑶ 什麼是文化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
您好!什麼是文化?廣義文化指 人類在 社會 歷史發展 過程中所創造的 物質財富和 精神財富的總和。
它包括物質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 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 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 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 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
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 宗教、 信仰、 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 文學藝術、 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 動物, 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 本質區別,著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 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認識世界的方法和觀點也在發生著根本改變。對文化的界定也越來越趨於開放性和合理性。
「文化本不屬人類所獨有,我們更應該以更開放和更寬容的態度解讀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所謂具有人文意味的 現象,是與生俱來的。許多生命的言語或行為都有著先天的文化屬性,我們也許以示高貴而只願意稱它為本能。」—— 李二和《舟船的起源》
狹義指社會的 意識形態 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 泰勒在《 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狹義文化的早期經典學說,即文化是 包括知識、信仰、 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 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 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文化是一個民族精華的載體,是一個民族命運前途的最根本的決定性力量,有什麼樣的文化,就有什麼樣的民族。文化失去了活力,民族也將面臨滅亡。
文化關乎著一個民族的生存,那麼文化到底是什麼呢?是怎樣的一種概念和定義呢?
用老百姓的理解,人讀的書多,人就有文化。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文化是指,人類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自15世紀以後,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文化。在中國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禮樂制度教化百姓。漢代劉向在《說苑》中說:「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處「文化」一詞與「武功」相對,含教化之意。南齊王融在《曲水詩序》中說:「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其「文化」一詞也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詞的中西兩個來源,殊途同歸,今人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抑或泛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通常在廣義上使用文化概念。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詞尚無統一的定義。在近代,給文化一詞下明確定義的,首推英國人類學家E.B.泰勒。他於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書。他指出:「據人種志學的觀點來看,文化或文明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倫理道德、法律、風俗和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習慣。」
文化雖無統一的定義,但是從各種對文化的闡述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文化是個抽象的概念,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方法,具有穩定和推動社會發展變革的作用。文化是由人們長期的社會實踐所積累並記載的經驗,由於世界上人類種群分布的地域不同,地理環境差異巨大,因此使不同的人群種群掌握和積累了不同的實踐經驗,在相對隔絕的人類早期階段,不同人群的文化適應不同的民族地域,指導了不同人群的社會發展。當人類文明,特別是物質文明發生巨大飛躍的時候,當地域的局限被沖垮的時候,人們突然發現,我們的地球有著各種各樣多姿多彩的文化。
文化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方法,因此文化也和人類社會一樣,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發展變化的。文化具有穩定性,但是這種穩定是相對的,就猶如太陽,我們稱之為恆星,認為太陽是恆久不變的,可是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的認識拓展了,太陽並不是恆久不變的,作為太陽系的核心星球,太陽也在圍繞著更加深邃的銀河系中心運動。太陽都要運動,人類的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豈能是恆定的,豈能是保守的而不發生變化的?
文化的穩定作用是相對的,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從歷史上說當華夏文化突破黃河流域的時候,我們的祖先也同樣包容和吸收了很多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對於黃河流域的華夏文化,南方的苗文化,西部的羌文化,以及其他各種非黃河流域的文化都屬於外來文化,我們的祖先在遠古就是開明的,先進的,他們注重自己的文化,同時也吸收借鑒了其他地域人群的經驗和方法,將各種經驗和方法相融合,最終形成了以華夏文化為核心的漢文化,一直影響了中國歷史幾千年。如果當時華夏文化不能吸收其他地域的文化,就無法在其他地域站住腳,就不能有效的包容其他種群和人群,如果那時我們不積極吸收其他種群的文化,僅僅靠黃河流域文化本身,是不可能完全適用黃河流域以外的其他地域的,我們就是保守的,落後的,結果必定是制約自己的發展,最終被其他種族吞並。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在人類歷史的絕大部分時間里中華文化是領先的,成熟的,我們的歷史文化自成體系,具有較強的自我完善機制,因此到了近代中華民族文化已經走上了巔峰,具有影響其他文化的能力,卻難以被其他文化所影響,都是其他文化向中華文化學習,中華文化卻很少認真的向其他文化學習。
與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相反,一些人類歷史起步比較晚的民族,例如西北歐的民族,由於地理環境比復雜,文化發展起步晚,社會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對經驗的渴望,對方法的需求,對文化的需要比中華民族迫切,民族間的文化融合比我們迅速,惡劣的自然條件迫使地域文化急劇的變化,以適應不穩定的生存條件。為了獲得資源,獲得財富,人們渴望探險,渴望接觸外界。向東方,歐洲人積極尋找中華文明,積極吸收東方文化,包括印度文化,巴比倫文化;向西方,積極探險,尋找新的陸地;向南最早越過地中海,跨過撒哈拉大沙漠殖民非洲。對地域以外其他文明的訪問與探索推動了歐洲文化與經濟的進步,推動了創新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歐洲迎來了人類資本主義大發展的最早時期,這是人類文化融合積累創新的結果,這一結果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資產階級文化在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也經歷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發展和變革,從早期的掠奪,屠殺,到殘酷的殖民統治,到帝國主義的相互爭斗,再到當今天資本主義的穩定發展,這其中也是文化在不斷的起變化,文化變化的動力是物質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精神需求。
中華民族由於文化的保守,在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前期,就已經顯出頹勢。中華民族很少了解西方民族的發展變化情況,沒有察覺到與西方巨大的文化差異,更沒有意識到這種巨大的文化差異所蘊含的嚴重危險。中華民族已經被西方強國甩在了後面,當西方進入現代文明時期的時候,中國還處於2000年前的文化思想水平。《孫子兵法》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被對手打敗,就得了解對手,而了解一個對手,莫過於了解對手的文化,因為對手的文化,就是對手的理念和方法。100多年的慘痛歷史,一個接一個的不平等條約,一個千瘡百孔積貧積弱的民族,終於一步一步的意識到了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苦果,中華民族再也無法坐守古老的文化了,學習西方,就在這苦澀的文化反思中一步一步的開始了。
簡單的裝束,直白野蠻的生意經,高速兇猛的戰船,高效的步槍,這都是一個先進文明的成果,一個先進文化的積累。
中華民族如果要生存,就必須面對先進文明,先進文化。中華民族如果不滅亡就只能吸收融合先進文化,以夷制夷其實就是對自身文化的深刻疑問,並逐步邁出了中華民族文化向現代文化發展的腳步,洋務運動是這一發展的物質認識,物質的認識推動了精神理念的接觸和研究,當甲午戰爭的烈火燒掉了微薄的希望的時候,中國社會發生了從物質形態,向政治文化層面的轉變,1898年9月28日維新運動的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就義,標志著中國新舊兩種理念,兩種文化的沖突到達了頂峰。晚清政府不但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絆腳石,同樣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吸取先進文化的絆腳石。沒落文化的代表無法逃脫滅亡的命運,中國要發展,要擺脫民族危機,就只有搬掉絆腳石,消滅腐朽的機器,為新文化運動掃除障礙。沒有先進的文化作基礎,就不可能有先進的社會思想,就不可能有強大的民族和國家。五四運動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運動,揭開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序幕,推動了新文化的發展。五四運動造就了兩個具有時代理念的政黨,盡管80多年前的中國社會仍然落後,但是先進的資產階級理念和共產主義理念已經誕生,這就如同一艘巨輪,雖然航行艱難,但是航向已經撥正,先進的理念,先進文化與傳統守舊文化的差異,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人們不再是頑固的了,脫掉了費事的長衫,換上簡單的服裝,扔掉了大刀長矛,換上了步槍線膛炮,人們不再跪拜皇帝,人們開始認識民主和自由,文化的變化奠定了社會變革的基礎,中華民族終於回到了穩定發展的時期。
今天我們的社會發展比較穩定,不再有腥風血雨的爭斗,文化、經濟、社會都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在這種和平的環境下,人群、種族、民族的交往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各種文化同時出現,同時登場,我們該怎麼辦呢?是排斥,還是接受,如果接受了,會不會丟掉我們民族自己的文化呢?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文化是不可以排斥的,任何文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文化的穩定是相對的,一個偉大先進的民族文化是發展的變化的,是有足夠空間的,包容吸收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並與自身文化相融合,造就出符合現代理念,適合未來發展的方法,這是我們當代文化的任務。
那我們的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呢?傳統文化對於我們歷史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我們不應該忘記,但是如果傳統文化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就應該重新審視,將有用的精髓傳承下來,再將那些不適應現代與未來的文化放進博物館,放進歷史教科書,留給以後的人們去研究或者借鑒。
文化的差異是受地域環境影響的,一種文化適合一個區域群體,但是不一定就適合所有的區域群體,我們可以參考,可以借鑒,但是不一定要照搬。我們應該去研究,去認識。現代社會,地球猶如一個小村莊,人口的流動性非常大,我們可能生活在自己的家鄉,也可能去到其他地方,或者到其他國家,也會接觸其他民族,其他種群的人們,我們多了解一些其他民族的文化,對我們從事交流,人口蔓延和擴展是有意義的。
⑷ 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
漢唐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築、雕刻等等,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譬如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在日本的傳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學、陽明學。
唐鑒真東渡,中國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傳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備真備、高僧空海、阿倍仲麻呂等到中國研習中國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築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在明清之際,通過西方耶穌會士,通過東學西漸,還傳播到了歐洲一些國家。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先後傳入西方後,對於促進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文化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的精髓: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禮」乃中國文化的精髓。古代的「禮射」不僅貫穿與融合了華夏數千年璀璨的歷史文明,而且深度影響了世界,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為維系和發展優良的社會秩序與生態和諧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禮」和「射」分別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包括「禮、樂、射、御、書、數」。
古代中國的《禮記·射義》思想傳入江戶時代的日本,孕育了日本江戶時期射箭中的「文射」儀禮。日本現代的弓道正是將《禮記·射義》和江戶時代的《射法訓》一道兒奉為國之經典的。
《禮記·射義》中對射禮的性質、目的、做法之規定,就是以文射為指導思想的。
網路-中國文化
⑸ 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
中華文化大致上經歷了三個時期,上古三皇五帝身先士卒保衛領地,應該是一種推選強者,造福蒼生的弱肉強食文化,我們的祖宗為我們創造了語言文字文化,為我們創造了家園飲食文化,母系向父系轉變的社會秩序結構等文化。這是一種高度自由競爭的時期,發展到後期已經相對成熟,百家爭鳴!第二時期秦皇漢武為中國選擇了獨尊儒家,孔子設計了這個封建家天下的孝道文化!這就確立了東方和西方文化發展的分道揚鑣,中國重政治人文精神世界的開發,西方重物理,因為西方文明的起源在尼羅河流域,每年洪水沖刷大地需要丈量界限,也出重金懸賞航海導航技術,這種社會需要造就了物理技術的蓬勃發展!他們對物質世界的了解開發日益發達!中國祖先改善了生態環境適宜居住,所以安居樂業提高了產量養活了更多族群,也並不是沒有物理發展,墨家就精通機關,還有魯班書,做的機械鳥可以飛起來!這是什麼概念?可惜被壓制消滅了!封建地主為了穩定,廢除了民間甚至全社會的科技,選擇了精神方面的治理技術,所以整個封建時期科技上極大的落後了!當代文化是毛澤東選擇的社會主義文化,現在還在融合形成,但是鄧小平等革命家是從西方學習的,毛澤東是在中國學習的,擅長的手段就有明顯的方法論的區別,無法判斷對錯,歷史本來就是辯證輪回發展的,所以為什麼外國技術上封鎖,但是留學生洗腦就很高興,這是文化的爭奪!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呢?我希望是包容並蓄,順其自然,讓造福蒼生者掌權力,讓科技者受尊榮,這不就是社會主義文化嗎
⑹ 中國歷史文化發展歷程
你這這話題好抄大呀,要詳細起來更是大工程呀。這是一份工奧眾歷史版本的中國文化發展歷程。看看能用上不
http://wenku..com/view/ac772f1fa8114431b90dd884.html
⑺ 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
一、綜述
(一)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
國家統一、政權鞏固、社會安定、疆域遼闊為文化繁榮發達創造了必要的前提。
經濟的發展,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
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正常發展;統治者對外來宗教採取「兼容並包」,促進了我國文化的豐富多彩;
民族觸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與發展;
統治者採取的開明的政策;
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為後代科技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繼承性)
我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思考:用系統論的方法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統治者的政策、勞動人民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各個時期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
(二)古代文化發展的主要階段特徵
古代各個歷史階段,因不同的經濟政治發展水平,造就了各具時代特徵的文化成就。
1、春秋戰國:伴隨著社會大變革,科技繁榮,學術思想活躍,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為後世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2、秦漢:國家統一,生產發展,各族政治經濟聯系加強,科技文化進一步發展。思想上「焚書坑儒」與「獨尊儒術」取代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造紙術發明,天文、歷法、醫學成就顯著。
特點:①統一與多樣化有機結合;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③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④氣勢恢弘
3、三國兩晉南北朝:封建國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時期。佛教盛行,宗教畫流行,石窟藝術發展,范縝《神滅論》、北方《齊民要術》和少數民族的民歌都體現了這一階段的特徵。
4、隋唐:封建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達到當時世界最高水平,許多方面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如趙州橋、雕版印刷術、測量子午線、唐本草等等。不僅影響到亞洲的文化發展,而且促進了世界文明的進步,形成「中華文化圈」。
5、宋元:封建經濟繼續發展,三大發明開始運用,科技文化繼續領先世界。
6、明清:傳統科技繼續發展,出現了總結性的科學巨著,但繼而轉為停滯。伴隨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反封建民主思想誕生了。
來源:http://www.zgdod.com/bbs/viewthread.php?tid=192546
⑻ 簡述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
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從孕育發生到雄壯強大,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發展歷程。這一歷程是物質文化、精神文化日臻豐富的歷程,也是人不斷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進高峰的歷程。
一、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傳子
(一)基本特徵:蒙昧時代
這是中國文化的史前期,它包括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相當於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二)主要情況
1.中國人種及文化獨立起源。大量考古發現有力駁斥了中國人種西來、南來、東來諸說這類論斷。我國境內分布廣泛、數量眾多的考古遺址表明,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居民間,體質上存在明顯的承續、發展的人種學序列,基本上是在一個大的人種(蒙古人種)主幹下發生和發展的,還未發現西方人種的參入,中國人種西來說和中國文明西源論缺乏人類學依據。也就是說,中國石器時代文化是在相對單一的人種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對以後中國文化持續穩定的獨立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2.農業起源的中心奠定了農業文化的基石。經歷了一百多萬年的採集和漁獵活動,我國境內的原始人積累了豐富的動植物知識,大約在新石器時代開始了農業栽培和家畜馴養。中國無疑是世界農業起源的中心之一,包括稻作和旱作在內的豐富多彩的農業生產方式,奠定了有別於游牧方式的農耕文化的基石,由此決定了後來中國文化的許多實質性特點。
3.中國文化的多元發生。中國前文明期時期的文化遺址數量極多、分布極廣,恰似「滿天星斗」,它預示著中國文明的多元發生,然而其主體集中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及其南北不遠的范圍內,這與文獻傳說大致相符,華夏(河洛)、東夷(海岱)和苗蠻(江漢)三大先民集團,在近年來的考古發掘中就得到了部分的證明。
二、雛形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戰國
(一)基本特徵:文明奠基,元典創制
像世界其他地區獨自生成的文明系統一樣,此一階段已經奠定了文化的基本構架,後來影響中國文化乃至整個東亞文化達兩千多奶奶許多特徵在此階段已初步顯現。盡管這一時期華夏組的宏大空間(「中國」)還很有限,尚沒有對南北四方產生足夠的作用力,但中國文明的基石已初步奠定,象形會意的漢字、儒墨道法等諸子思想、宗法倫理等等都對後世影響甚巨。
(二)主要情況
1.文明初興。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在我國范圍內普遍出現了文字、青銅器、宮殿、祭壇等,中國文化開始進入文明階段,這與文獻所載古史系統中的夏代相當,目前在豫西、晉西南進行的考古發掘正在揭開童年時期(夏代)中國早期文明的面紗。
2.青銅文化獨具特色。中國青銅時代的諸特點,如銅錫合金、塊范鑄法、有特徵性的器物類型及其組合,這些都與西方文明有所不同,尤其重要的是,中國青銅器優先用作禮器,以象徵王權和等級秩序,其次用作兵器,以投入戰爭維護政權,而不像其他文明中那樣主要用做生產工具。
3.天、地、人三大祭祀發達。尤其是祖先崇拜特別發達,這與早成的宗法制度和宗法觀念互為因果,並孕育了中國文化的一系列特徵,如慎終追遠、重史立言等。
4.中國文化第一次轉折。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和文化轉折時期。私有經濟迅速發展,世卿世祿的世襲社會向俸祿制的官僚社會過渡,宗法封建制轉變為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學在官府」發展到「學在私門」,「士」階層興起,一元文化離析,多元文化發展,諸子並存,百家爭鳴,學術枝櫱,各門學科逐漸走上獨立分化之路,,如文學、藝術、史學、哲學、醫學、數學、農藝、軍事學、天文學等,各領域都吸收然後揚棄了宗周的文化體系,與社會變革的新時代相表裡,達到空前繁榮的水平。這是中國文化的「軸心時代」(「元典時代」)。
5.元典創制。這一時期形成的《詩》、《書》、《禮》、《易》、《春秋》及《論語》、《墨子》、《莊子》、《老子》、《孟子》等中華元典,系統地展現了中華文化的中堅理念。人文精神、天道自然的宇宙生成論、憂患意識等,以及陰陽、道器、有無、理氣等范疇,在諸子辯難、百家爭鳴中已張揚開來,為後世中國文化的觀念層面垂範作則,建造了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三、定型期:秦漢
(一)基本特徵:大一統的帝國模式和文化模式基本定型
從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後220年的這四個多世紀,是一個連續的文化過程。如果向前追溯,一統帝國文化的端緒應該溯源至春秋戰國之際,因為其時所發生的第一次社會大變革和文化大轉型,已經寓合著政治的大一統和文化的大一統。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建立,漢民族在政治、軍事以及所有的內外事務上都表現出強勁態勢,民族的文化原創力得到輝煌的迸發,並顯示出帝國文化的外拓氣象。這是「古代帝國的完成期」、「古代中國文化的總歸結時代」,它完成了對先秦多元文化的一統整合。
(二)主要情況
1.中國文化的很多基本面貌固定下來。如度量衡的統一、文字的釐定,以及教育模式、戶籍控制、官吏考試方式和經學、史學體系的格局大定,形成中國獨具的特色,並在帝國內部有效實施。漢族的形成也在此一時期,漢語、漢字、漢方等沿用至今的文化成果,都在秦漢時代基本定格。
2.儒家文化開始在意識形態占據主導地位。在經過秦朝至漢朝前期百餘年的探索、調適與磨合之後,大一統帝國的集權體制終於找到了一種與之相契合的意識形態,那就是發端於元典時代而又汲納了道、法諸家的儒家文化。在漢代統治集團倡導的「獨尊」氛圍下,儒家文化被經學化和官學化,「經學」成為至尊之學,兩千年來規范著全民的視聽言動。而在統治集團的實際運作中,卻儒法兼采、王霸並用,這也成為後代專制集權統治的一般方略;士大夫間流行儒道互補的生活哲學,下層社會則輔之以潛行著的種種民間宗教。
3.中央集權政體、皇權更替、朝代循環的基本模式形成並固定下來。這一模式對後來兩千年的改朝換代和文化傳承影響甚巨。這種模式是,在一個朝代內部,帝王按嚴格的宗法制度世襲轉讓;但當一個王朝腐朽不堪維系,則有雄強者借勢取而代之,出現「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皇帝輪流做」的局面。農民戰爭或豪強奪權導致的改朝換代反復重演。正因為帝王世襲並不絕對可靠,於是統治者更加重視王權的神化和聖化,後代的專職理論愈演愈烈。值得注意的是,改朝換代並沒有引起文化中絕,盡管後繼朝代「改正朔,易服色「,但總是自覺認同前代並實現文化接力,秦漢之際、兩漢之際是如此,後來歷代也是不是如此。
秦漢時期中國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統,中原農耕文明在與周邊游牧文明的沖突交融中,逐漸贏得強有力的控制地位。秦漢文化足以與南亞的孔雀王朝文化、歐洲的羅馬文化相媲美,成為亞歐大陸並峙的三大帝國文化。秦漢時期,既可以視為中國史前文化及元典時代之後的一個大完結、大整合,又可以視為後來的帝國文化乃至中國本土文化奠定模式的獨立階段,這四百多年自成循環,有始有終。
四、融合期:魏晉南北朝至唐中葉
(一)基本特徵:胡漢文化、中印文化大融合
這一階段,中國文化開始大范圍地與東亞、西亞、南亞文化進行涵化整合,踏上了「亞洲之中國」的道路。這一時期,與庄園經濟和門閥貴族政治相表裡,精神領域里神學彌漫,儒、道、玄、佛各擅勝場,影響著思想意識各文化門類。
(二)主要情況
1.中國文化的第二次轉折。魏晉以降中國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各方面都為之一變,呈現出有別於秦漢的時代特徵。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官僚政治崩潰,門閥制度和貴族政治成為此後幾百年間一大特徵。庄園經濟和貴族政治導致的割據性,使朝廷對上下文化干預弱化。文化由社會轉向個人,由外部轉向內部,對個人生命意義和心性情理的探求,給此後幾百年見玄學和佛學的高漲留下了充分的空間。經學和名教衰頹,是魏晉以來文化轉折的一大標志。「非湯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輕賤唐虞而笑大禹」成為魏晉至唐代中葉的文化主潮。儒學陷入困境,其後發家和名家雖曾一度受到重視,但最終代之而起的卻是「玄風獨振」,佛學興盛。玄學的發達,可以視為兩漢思想禁錮以來的一大解放,是個人主義的復歸;儒家思想「獨尊」局面被打破後,儒、玄、釋、道多元文化,共存共融,形成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之後又一度的思想學術大繁榮。
2.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之間的沖突與整合是這六百年間文化的一大主題。有別於秦漢的是,這一時期,華夏農耕文化的同化力有所減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壓迫曾經造成「五胡亂華」、南北分治的局面;但游牧文化無疑又給中國文化帶來了復壯和補強作用,繼秦漢之後,隋唐成為又一帝國文化高峰,不能不說得益於充滿陽剛精神的北方民族「胡氣」的熏染,物質上如此,精神上也是如此。
3.來自南亞次大陸的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之間的交互關系是這六百年間的又一主題。 佛教傳入之初,也曾經與儒、道等文化體系相沖突,但終於與中國的倫理規范、實用理性、崇拜模式、政治需求等等相妥協、相融合;經過排佛、滅佛、佞佛、援佛等過程,佛教逐漸實現了中國本土化,並深刻影響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面。尤其是隋唐時期,佛學宗派林立,禪聲繚繞,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奇峰異巒。如果按照通行的說法將中國學術史分作七段(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朴學、近代新學),那麼其中三段(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是直接因為佛教影響而形成學術大勢的,而其中的二段(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就在這一時期,後來的宋明理學也潛伏於此。
4.中國文化中心開始向東向南轉移。這一過程大規模展開與東晉南渡,至唐代安史之亂後,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基本移至南方,所謂「賦出天下而江南居什九」,但文化中心的南移還沒有最後實現,這六百年間正好是南移過程中的過渡和調適期。
五、強化期:唐中葉至明中葉
(一)基本特徵:近古文化定型
公元9世紀的中國,繼春秋戰國之際和漢魏之際以後,發生了又一次社會變革和文化轉型,它同時還引起東亞文化圈內朝鮮、日本等地文化也相繼發生變革。有不少日本學者和歐美學者,將此次轉折看作是中世紀(或稱「中世」)向「近世」的轉型。中國學者陳演恪則認為:「唐代之史可分作前後兩期,前期結束南北朝相承之舊局面,後期開啟趙宋以降之新局面,關於政治社會經濟者如此,關於文化學術者亦莫不如此。」唐代前後期的轉折,規范了中國文化史後半段的大致框架。唐宋以降的一年間,中國文化在自身的發展中,總體上已顯示出走出中古文化故轍的種種動向,韻語了部分近世文化因子,可以稱之為近古文化期。
(二)主要情況
1. 地主——自耕農經濟和文官政治相互結合。唐代中葉以降,領主庄園經濟破產,地主——自耕農經濟定型;賦稅制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以兩稅法代替租庸調制為開端,以後宋明幾帶的賦稅改革,越來越明確地把朝廷對平民的直接經濟關系確定下來。政治上亦是如此,科舉制度實行以後。門閥貴族淡出政治,管理直接從地主和自耕農中考選,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流動性。此種地主——自耕農經濟和文官政治的特色,與封建時代的西歐、日本大相區別。
文官政治形成
2.市井文化勃興。唐宋以來,實物經濟式微,貨幣(包括紙幣)大量流通;城市由單純的政治中心和軍事堡壘演變為經濟和文化的集散地(這種功能的變化被有的學者謂之「城市革命」)。隨著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層興起,市井文化趨於活躍,反映市民生活及其情趣的小說、戲曲,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另創一格。如果說,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構成中國文學主流脈絡,那麼中唐以後其俗的一脈(如戲曲、小說等)便由潛漸顯。
3.儒學復興。醞釀於唐中葉,在宋明得以張大的理學,一定意義上是儒家人文理性的復歸,尤其是陽明心學已初具道德個人主義的內涵;宋學的懷疑精神和清代考據朴學的實證精神,也已觸及到實證科學的底蘊;另外,文人、官僚、地主或商人合為一體,形成所謂士大夫階層,他們的審美情趣、人格理想、道德觀念主導了全社會的價值規范,對其後乃至今天的精神生活仍有影響。
4.民族文化的氣質從漢唐的雄強外拓轉向宋明的精緻內斂。唐以後,在日益強化的君主集權格局之下,官僚政治實行文武分離、右文抑武之策,雖然防止了武人割據和篡權,卻導致國防劣勢,也使民族文化的氣質和國民性格發生變化。而與此同時,中國周邊民族卻日漸崛起,走向與華夏本土文化相抗衡的道路。盡管最終都沿襲、傳承了中原農耕文化,但是後進民族的一再軍事征服所造成的破壞,無疑也阻礙了中國文化原發式近代轉型的可能。
唐中葉以降的文化轉折,決定了一千年來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和大體走向。故爾有識者多重視兩宋文化,如嚴復說「中國之所以成為今日現象者,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而對西方文化來說,「最近幾個世紀西方所接觸的那個近代中國的大部分特徵,就是在這時候出現的」。總之,這一階段構築西方資本主義侵入之前中國的文化背景,也是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基礎和出發點。
六、轉型期:明末迄今
(一)基本特徵:中西文化交匯,中國文化走向近現代化
這一階段,已先期完成現代轉型的工業西方以炮艦加商品打開了中國封閉的國門。中國文化第一次遭遇到「高勢位」文化的入侵,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調適、融合過程異常艱難也異常痛苦,但這一過程也賦予了中國文化新的發展際遇,中國文化在制度、物質、行為、精神諸層面進入現代轉型期。
(二)主要情況
1.早期啟蒙思潮。明中葉以後,商品經濟更加活躍,出現所謂「資本主義萌芽」;在觀念意識層面,明清之際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唐甄等一批先進人士非君崇「公」,高倡「民本」,開近代啟蒙主義之先河。
2.西學東漸。此間,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土,揭開了西學東漸的序幕,這是繼否叫東傳之後中國本土文化與外域文化的又一次大交匯。滿洲人入住中原建立清王朝,其初期並未中斷西學東漸,但雍正以後則大體使中西文化交流停頓下來。直到鴉片戰爭後,才開始又一輪西學東漸的歷程。
3.朴學興起。清朝前中期,基本沿襲宋明以降的文化路徑,只是考據朴學的實證精神得到空前發展,對兩漢以來經學的神聖性起著「解構」作用。
4.內力、外力共同作用推動文化的現代轉型。清代晚期以降的現代轉型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是西方影響與中國文化的固有因素彼此激盪、相互作用和產物。曾經頗有影響的「沖擊——反映」模式,充分肯認了西方現代文化的輸入對於中國現代轉型的作用,以及中國固有傳統對現代轉型的阻力。但僅僅認識到這一側面時不夠的,還應該看到,在民族危亡和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面前,中國文化自元典時代就深蘊其中的憂患意識、變易觀念、華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傳統,通過現代詮釋獲得了新的生命,轉換為近代救亡意識、「變法——自強」思潮、革命觀念以及近代民族主義、民主主義等等,推助了中國文化的現代化進程;至於自宋明以來隱而未彰的原發性近代文化因子,更被納入到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動因系統之中。如果對此估計不足,必將導致對中國近一百餘年來現代化進程的片面理解。
5.兩廣、江浙成為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由於現代西方文化從東南沿海登陸,所以兩廣、江浙成為一個多世紀以來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閩粵等地以及宋明以來就已成為文化中心的江浙等地,在這一階段不僅是經濟的重心而且是新文化的重心,其文化能量不斷地向內地輻射、推進。此種由南向北、由東向西的文虎啊傳播路向,與兩宋以前由西向東、由北向南南的文化傳播路向恰成相反之勢。而兩湖地區則成為古與今、中與西相互交會的要沖地帶,所以際會風雲,人問薈萃。這些都構成中國近現代富於特色的文化景觀。
6.文化變革劇烈空前。20世紀以來的文化變革,無論在深度、廣度還是在劇烈程度上,都比中國文化史上的前兩次轉折(春秋戰國之際和唐宋之際)有過之而無不及。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新舊決裂,可以看作詩對明清之際以來啟蒙思潮的一個完結,對中國文虎啊傳統有所釐清。此後,中國經歷了對歐美模式和蘇俄模式的學習、選擇與揚棄。尤其是70年代末以來,在世界信息化、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氛圍中,中國正在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深度上經歷著變革,從而把清中葉以來百餘年間起伏跌宕的文化轉型推向高潮。這種轉型的激變性和復雜性,為古今中外所罕見,它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化(此一過程自19世紀中葉已經開始,時下正在贏得加速度),這是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的基本內容;二是從國家統制式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化,這種經濟體制的改軌與上述經濟形態變化同時並進,正是現代轉型的「中國特色」所在;三是從工業文明向後工業文明轉化,已經實現工業化的發達國家正在進行的這一轉變所誘發的種種問題,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也呈現於尚在現代化過程之中的當代中國面前,如信仰危機、生態危機、能源枯竭、文明沖突等等。當下日益深化的現代轉型對傳統文化的激盪、挑戰和提供的發展機遇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國文化史正在揭開蔚為壯觀的新場景。
思考題:
1.「百家爭鳴」是在怎樣的文化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2.如何評價秦漢文化在中華文化史上的地位?
3.隋唐文化多元化的原因是什麼?
4.如何理解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之間的沖突與整合?
5.中外文化的二次大交匯的特點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