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施琅收復台灣歷史意義

施琅收復台灣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0 22:18:35

A.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意義{簡短一點的}

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擊敗外國殖民國家。

B. 施琅是怎樣收復台灣的

施琅原來曾經就是鄭成功的部將,而且還是屢次建功,驍勇善戰的一位部將,那他又是怎麼叛變投敵,投靠滿清的呢?

那是因為施琅因為自己個人的怨恨將鄭成功一個心愛的部將曾德所殺,被鄭成功記恨在心,鄭成功也並沒有手下留情將施琅的家人,以及父親兄弟都被其所殺,施琅也是在友人的幫助之下才逃離了這場禍患,投靠了滿清。

而施琅上島之後,也並沒有公報私仇,反而是對鄭氏家族鄭氏官兵安撫,從而鄭氏安心,避免了再次生亂。

這也就是施琅收復台灣的全過程。

C. 鄭成功為什麼要收復台灣台灣的收復有什麼意義

1、原因:

1659年(永曆十三年,清順治十六年)鄭成功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京,慘敗而回。鄭軍元氣大傷,鄭成功感於清朝統治逐漸穩固,而鄭軍困守思明(廈門)孤島糧草匱乏,難以提供數萬大軍給養,開始思考取得另外的根據地以為整補。於是鄭成功將目標投向了台灣。

2、意義: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軍事斗爭,是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成功嘗試。通過這一斗爭,驅逐了荷蘭殖民者,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捍衛了中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因而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

(3)施琅收復台灣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影響:

1、鄭成功領有台灣之後,建立了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也帶來一波漢人移民潮。

鄭成功雖然在攻下台灣的同一年逝世,但繼位的鄭經與鄭克塽持續統治台灣21年,並在陳永華的規劃之下,引進中國明制的宮室、廟宇和各種典章制度,奠定了台灣在日後成為一個以漢民族文化為主的社會,而不僅僅是另一個海外華埠。因此有學者形容此役「決定台灣爾後四百年命運」。

2、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方面,失去大員這個據點之後,「東南亞—大員(對中國轉口)—長崎(日本)」的商路中斷,對中國貿易量也急遽減少,損失甚大。荷蘭東印度公司數度企圖恢復這條航路,因而與清廷聯手攻打鄭氏。

1663年清荷聯軍攻打金門和廈門,此時鄭成功已死,鄭軍領袖為鄭經。雙方在金門烏沙港交戰,鄭軍落敗,先撤往銅山,不久之後全軍轉往台灣,完全失去在大陸的根據地。但此役之後清廷僅贈送銀兩與禮物給東印度公司,並未派兵協助攻打台灣。

3、1664年8月,東印度公司佔領雞籠。同年11月,荷蘭艦隊與清靖海將軍施琅率領的水師組成聯軍,准備攻打台灣,但一出海面便遭遇大風浪被迫折回。此後清廷對攻台轉趨消極,東印度公司也因為連年軍事行動造成財政困難,雙方皆不再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

此外,由於清廷厲行海禁,東印度公司在基隆的據點幾乎無利可圖,維持費用卻十分龐大,因此於1668年7月自行放棄撤出。

D. 清聖祖統一台灣的過程及其歷史意義

康熙二十年十月,施琅抵廈門視事。他認為只要清軍首先攻佔台灣的門戶——澎湖,則勝勢可居其半;然後以大軍壓境,「遣員宣朝廷德意」,台灣便可不勞而定。他一面遣三四個心腹之人秘密前往台灣、澎湖鄭軍營中,「謀叛取事」[30];一面整頓戰船器械、訓練軍兵。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准備,施琅從福建水師營中「簡精兵二萬余、戰船三百艘」[31],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從銅山出發進攻澎湖。

守衛澎湖的鄭軍主將劉國軒,雖然在施琅進攻前已經採取了一些防禦措施,但是,他只看到台灣海峽六月間多有「常連日夜不止」的台風,就武斷認為施琅不會貿然來攻。至六月十五日得知清軍戰船直駛澎湖時大驚失色,倉皇應戰。

關於此時鄭軍的兵力多寡,以往有關著述多採用施琅的說法:鄭軍有2萬名士卒,200隻戰船,[32]和清軍兵力約略相等。實際上,這是施琅為了向清廷邀功而誇大了的數字,是很不確切的。

據清初人夏琳所記:劉國軒「以銃船十九號、戰船六十號。兵了六千人,分撥諸將防守(澎湖),身自往來督視」[33]夏琳乃鄭成功同邑鄉親,目擊鄭氏三世盛衰,所記當翔實有據。此外,我們還找到兩條旁證,說明夏琳的記載是確屬可信的。一是清初著名史學家全祖望給姚啟聖作的《神道第二碑銘》中說,鄭經「遁入台灣」時,「兵不及萬,船不滿百」,說明鄭氏的兵力本來並不多;二是在澎湖大戰前,施琅的部將吳英向其獻「五梅花」計時說:「彼船少,我舟多,以五船結一隊攻彼一隻。其不結隊者為游兵,或為奇兵,或為援兵」[34],說明清軍兵力數倍於鄭軍。由上可見,在澎湖戰役中,雙方的兵力大致是:鄭軍船70餘只,兵6000人;清軍船300隻,兵2萬餘人。

從六月十六日至十八日,清、鄭兩軍進行了激戰,互有傷亡,施琅在戰斗中為「流矢傷目」。清軍休整三天後,於二十二日分三路向鄭軍發起猛烈進攻。施琅身先士卒,「揚帆直進」,清軍「將士奮勇沖擊」[35],經過七個小時的海上屢戰,鄭軍寡不敵眾,全軍覆沒,劉國軒急乘小舟逃回台灣。清軍遂佔領了澎湖三十六島。

六月二十三日,鄭軍在澎湖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台灣,鄭氏集團震懾無措。鄭克填急忙召集群臣,商討對策。會上出現了兩種主張:一是以建威中鎮黃良駭為首的一些人,主張放棄台灣,逃奔呂宋,繼續反清;一是以劉國軒為代表的一些人,認識到:「今澎湖已失,人心懷疑」,「從來識時務者為豪傑,大勢已去,速當順天(指歸清)」[36]。在馮錫范的支持下,鄭克妨採納了後一種意見,並隨即遣使赴閩與姚啟聖談判。康熙抓住這一時機,立刻給鄭克統下了一道敕諭,耐心開導他說:「爾等果能悔罪投誠,率所屬偽官軍民人等,悉行登岸,將前罪盡行赦免,仍加恩安插,務令得所」[37]

七月初,鄭克快派親信馮錫圭等赴澎湖議和,正式表示歸附清朝,聽從安置。鄭克決等人在關鍵時刻能認清形勢,做出這一順應歷史潮流的決定,這對於促進祖國的統一,無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七月十五日,馮錫圭等到達澎湖,奉表歸降。施琅將此事即奏清延。康熙接到奏疏,正值中秋佳節,即席欣然賦詩,盛贊祖國的統一:「萬里扶桑早掛弓,水犀軍指島門空。來廷豈為修文德,柔遠初非顆武功。開帳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38]

八月十一日,施琅率領清軍向台灣進發。一路上軍紀嚴明,「士無亂行,民不知兵」[39]。十三日到達台灣,「其各鄉社百姓以及土番壺漿迎師,接踵而至」[40]。全國人民聽到台灣和大陸重新統一的消息時,更是「騰歡父老嚨」[41]。十八日,鄭克填率領馮錫范、劉國軒以及所有文武官員,繳冊印降清。

1683年康熙統一台灣,不僅是有清一代的重大事件,而且在我國的歷史上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一,使清中央政府的統治權力進一步得到加強。

康熙二十三年四月,清政府在台灣設置一府三縣,即台灣府和台灣、鳳山、諸羅三縣,隸福建省管轄。同時設官兵鎮守:台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8000人;設澎湖副將一員,兵2000人。國家統一局面的形成,為整個社會的政治安定和經濟發展創造了重要的前提。

第二,增強了抵禦外侮的力量,維護了祖國的獨立和安寧。

16世紀,歐洲的一些國家進人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時期,並開始了海外的掠奪。17世紀,沙俄擴張主義者利用清軍南下。黑龍江流域防務空虛之機,大肆侵佔我國領土,壓榨和殘殺當地的人民。面對沙俄的侵略氣焰,康熙雖然決定予以反擊,但在台灣未統一之前,難免有掣肘之慮。台灣統一後,清朝政府不僅解除了後顧之憂,而且可以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來加強黑龍江流域的防務,抗擊沙俄的侵略。康熙於二十三年十二月,給兵部下了一道「征剿羅剎」的諭旨,令從鄭氏降兵中選取一部分精壯士卒和雙層堅好藤牌,「速送至京」[46],以加強清朝軍隊的戰鬥力。這對於此後取得反擊沙俄侵略者的巨大勝利,無疑有積極意義。 荷蘭殖民主義者於明熹宗天啟四年(162)侵人台灣,並以台灣為基地,經常在沿海截劫商船,掠奪財富,不僅給台灣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而且破壞了沿海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後,荷蘭殖民者仍然陰謀首先佔領雞籠,「征服廈門和金門」[47],准備重佔台灣。因此,清政府統一台灣,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也可以說是繼承了鄭成功的未竟事業。正如施琅所指出的,如果不使台灣歸附大陸,那麼,「無時不在涎貪,亦」必乘隙以圖」的荷蘭殖民者就會卷土重來,一旦再得此地,「必合黨移,竊窺邊場,迫近門庭,此乃種禍後來,沿海諸省斷難晏然無虞」[48]。台灣歸附大陸之後,荷蘭及其他殖民者便不得不偃旗息鼓,台灣和東南沿海數省從此得到了將近二百年的安寧。

第三,密切了台灣同祖國大陸的聯系,促進了沿海數省和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清初,清政府為了割斷鄭成功和沿海數省人民的聯系,曾實行海禁,造成沿海地區土地荒蕪,人民流離失所,妻離子散。台灣和大陸重新統一後,清政府即於康熙二十三年宣布解除海禁,招民墾荒。從此,離鄉背井的人們紛紛還歸鄉里。如福建回鄉的農民,「認故畝,以耕以鑿,一歲蓄,三歲舍,漸次墾辟,至無曠土」[49]。浙江也是「昔時遷界土田,陸續招徠墾復」[50]清翰林院侍讀陳遷鶴於康熙四十四年秋和四十六年春,兩次由京回到福建家鄉,親眼看到了沿海地區生產蒸蒸日上、百姓「還界之樂」的情景:「望界外疆場或或,禾麥褳推……一望良疇」。「台灣未平,此皆界外荒區。平後而荒煙野草,復為綠畦黃茂;圯牆她垣,復為華堂雕桶」。[51]可見,台灣歸附大陸以後,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E. 施琅如何收復台灣的

1662年,民族英雄鄭成功一舉驅逐了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了台灣。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繼任。此時,清朝的統治日趨鞏固,全國統一已是人心所向,同時,鄭經集團日益腐化,並勾結荷蘭殖民主義者,妄圖脫離祖國。1681年,鄭經病死,次子鄭克爽繼任延平郡王,台灣處於「人人思危」、「眾皆離心」的局面。

鑒於這種形勢,康熙皇帝啟用愛國將領施琅再次擔任福建水師提督,授予他收復台灣的全權,施琅抱定收復台灣的決心,制定了「先取澎湖,又扼其吭」的進軍戰略,於1683年6月14日,施琅率領水師2萬餘人,大小戰艦300餘艘,直取澎湖。在激烈的海戰中,施琅身先士卒,奮勇沖殺,在右眼被銃擊傷後,「以帕浸血」,「督戰益力」。在他的帶動下,清軍將士捨身忘死,一舉攻克澎湖諸島,首戰告捷。

康熙得知喜訊後,當即頒布諭旨,只要鄭克爽集團回歸,朝廷既往不咎,並從優敘錄,加恩進爵,施琅堅決貫徹康熙旨意,表示只要鄭克爽等回歸,一定「當即赦之」。鄭克爽和湯錫范等台灣決策人考慮再三,認為施琅確有誠意,並感於康熙皇帝「諭旨之懇切」,終於做出了歷史性的決定,「請求納附」。

1683年8月13日,施琅赴台灣進行接管工作。他首先到鄭成功廟中致祭,接著又發布了《諭台灣以安民生示》和《嚴禁犒師示》,制訂了一系列安民措施,受到台灣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擁戴。爾後,施琅不食前言,妥善安置了鄭氏政權的全部人員,讓他們各得其所,心悅誠服,至此,寶島台灣在一度分離之後,再一次回到祖國懷抱。

F. 收復台灣的施琅到底是叛徒還是忠臣,該如何正確評價施琅呢

我覺得這個得看站在誰的立場來看這個問題,他是個好官員。

G. 施琅是如何收復台灣的

1662年,民族英雄鄭成功一舉驅逐了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了台灣,被封為延平郡王。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繼任。

此時,清朝的統治日趨鞏固,全國統一已是人心所向,同時,鄭經集團日益腐化,並勾結荷蘭殖民主義者,妄圖脫離祖國。1681年,鄭經病死,次子鄭克爽繼任延平郡王,台灣處於「人人思危」、「眾皆離心」的局面。

鑒於這種形勢,康熙皇帝啟用愛國將領施琅再次擔任福建水師提督,授予他收復台灣的全權,施琅抱定收復台灣的決心,制訂了「先取澎湖,又扼其喉」的進軍戰略,於1683年6月4日,率領水師20000餘人,大小戰艦300餘艘,直取澎湖。

在激烈的海戰中,施琅身先士卒,奮勇沖殺,在右眼被銃擊傷後,「以帕浸血」,「督戰益力」。在他的帶動下,清軍將士捨生忘死,一舉攻克澎湖諸島,首戰告捷。

康熙得知喜訊後,當即頒布諭旨,只要鄭克爽集團回歸,朝廷既往不咎,並從優敘錄,加官晉爵,施琅堅決貫徹康熙旨意,表示只要鄭克爽等回歸,一定「當即赦之」。鄭克爽和湯錫范等台灣決策人考慮再三,認為施琅確有誠意,並感於康熙皇帝「諭旨之懇切」,終於作出了歷史性的決定,「請求納附」。

1683年8月13日,施琅赴台灣進行接管工作。他首先到鄭成功廟中致祭,接著又發布了《諭台灣以安民生示》和《嚴禁犒師示》,制訂了一系列安民措施,受到台灣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擁戴。

爾後,施琅不食前言,妥善安置了鄭氏政權的全部人員,讓他們各得其所,心悅誠服,至此,寶島台灣在一度分離之後,再一次回到祖國懷抱。

H. 應當如何看待施琅收復台灣之舉

那麼應當如何看待施琅率軍收復台灣這一歷史事件呢?我就這個問題談一點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施琅,何許人也?《清史稿·施琅傳》當中,有這樣的記載:「施琅,字琢公,福建晉江人。初為明總兵鄭芝龍部下左沖鋒。順治三年,師定福建,琅從芝龍降。從征廣東,戡定順德、東莞、三水、新寧諸縣。芝龍歸京師,其子成功竄踞海島,招琅,不從。成功執琅,並縶其家屬。琅以計得脫,父大宣、弟顯及子侄皆為成功所殺。十三年,從定遠大將軍世子濟度擊敗成功於福州,授同安副將。十六年,成功據台灣,就擢琅同安總兵。」這段話的中心意思,我用十六個字概括一下,實際上就是施琅「先做明人,再做清將,又做明人,復做清將。」一些批評者認為,施琅反復無常,不值得歌頌,甚至認為施琅收復台灣,有為父親、兒子、侄子報仇之嫌,因此,不應該拔高施琅。 我們不禁要問,評價一個歷史事件的標準是什麼?應該是它推動還是阻礙歷史前進的步伐,而不應該歸結於歷史人物的個人品質等細節問題。歷史上從來沒有因為唐太宗李世民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而影響後人對於「貞觀之治」的評價。公元1683年,清政府派大將施琅出兵台灣,一舉收復,使大陸與台灣重歸統一。這一歷史事件,史學界對此是持肯定態度的。 清政府統一台灣的歷史決策,是康熙帝反復權衡利弊得失以後做出的。台灣鄭氏集團擁兵自重、挾海自立,已經對中國的領土完整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在與清政府的談判中,多次提出「稱臣納供」、「世守台灣」、「照琉球、高麗等外國例,稱臣進貢」。可以看出,鄭氏集團此時已經不是要恢復漢族在中國的統治,而是要把台灣從中國領土上分割出去,這與當初鄭成功收復台灣時的初衷完全不同,已經不是滿漢之間的民族斗爭,而是分裂與反分裂的斗爭。已經不是施琅報不報仇的私人問題,而是國家領土面臨分裂的大是大非問題。戰爭的決策權已不在施琅,而在清政府的統治者康熙帝。這和施琅的個人品質沒有多大關系。施琅在防止台灣鄭氏集團分裂祖國的圖謀中,是有功之臣,這一點,毋庸質疑。 至於施琅在收復台灣以後,康熙帝認為「台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系」,「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的言論,這是與康熙帝的歷史局限分不開的。在清政府收復台灣的二百年以後,中法戰爭中「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結局中,逐步認識到了台灣的重要性,於1885年在台灣正式建立行省,任命劉銘傳為台灣第一任巡撫。由此可以看出,清政府對台灣重要性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歷史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民族融合中共同創造的,各族人民在不斷的文化交流中,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明,那種「大漢族主義」的歷史觀必須拋棄!

I. 施琅收復台灣,對後來的世界歷史產生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施琅拿下台灣後,第一件事就是去鄭成功廟拜祭。一是對鄭氏父子功績的高度肯定,二是表明自己的態度:打台灣並非為一己之私,而是為國家統一和百姓幸福著想。他的祭文這么說:“自從南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所以忠朝廷而報父兄之職分也……公義私恩,如是則已。”


此外,在施琅任職台灣期間,清政府對於是否把台灣留在清朝版圖上,更是產生了爭執。其中的原因是:清朝對於海島的管理沒有經驗,認為管理台灣是勞民傷財的事,但施琅卻不這么認為。當時,他帶著百姓籌措的資金,到京城一個個說服王公貴族,最終,讓台灣留在了清朝的版圖內。

閱讀全文

與施琅收復台灣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