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宮文化
清朝宮廷的文化。
2. 求描寫清宮歷史的長篇小說
乾隆皇帝書中描繪了乾朝廣闊的社會場景。上至廟堂之高,下至江湖之內遠,宮闈、容閨閣、市井、鄉野、沙場、行院……無不涉及,展現了乾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歷史風雲變遷,浸潤著豐富深厚的文化意蘊,堪稱清代中期的一部網路全書。同時作者將政治斗爭的權謀機變、軍事戰場的運籌帷幄、文人儒林的形形色色、世情的炎涼百態琢磨得玲攏剔透,表現得入木三分,淋漓盡致,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3. 關於清朝的歷史~
用網路搜搜:
第一種說法,就是雍正被呂四娘砍了頭死的。這個時候有一個案子叫呂留良的一個文字獄案子,呂留良遭到了嚴厲的懲處。但是傳說他的女兒,有人說是他的孫女,呂四娘落網了,私自逃跑,沒有被殺,這呂四娘就拜師學藝,武藝高強,後來想法喬裝打扮混到了皇宮裡面,見了一個機會,把雍正的頭砍下來,替她父親,或者替她爺爺報了仇。這個傳說就很生動了,那雍正沒有頭怎麼發喪,傳說做一個金頭給擱上,這樣就埋在了雍正的泰陵。很多專家研究之後,認為雍正是被呂四娘殺了,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當時在這滿門抄斬的時候是非常嚴格的,呂留良的女兒不可能逃跑,退一步說,即使是跑了,也不可能混到皇宮,即使混到皇宮,也沒有機會她把雍正給殺了。所以這只是一個野史小說在這兒編造的一個很生動、很有趣的故事。
第二說法也很離奇,就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一個戀人,這戀人叫竺香玉,長得很漂亮,能歌善舞,被雍正看上了,雍正把她收到宮里來。他奪了曹雪芹的所愛,於是曹雪芹就通過秘密的辦法和竺香玉進行聯系,竺香玉雖然身在皇宮,心還想著曹雪芹,於是見了一個機會,就謀殺雍正。這個也是野史小說之言,沒有任何歷史根據,不可相信。
第三個是有一本書,叫《梵天廬叢錄》。這個書是說雍正是被一個宮女給勒死的,但是還差一點,又被救活了。這個故事我認為屬於移花接木,明朝有這么一個故事,就明朝嘉靖21年,嘉靖皇帝他對宮女很暴躁。因為嘉靖他吃煉丹葯,他有時候脾氣暴躁,經常鞭撻宮女。有一個宮女叫楊金英,一天夜裡頭,趁著嘉靖皇帝睡著的時候,用黃的綢子就勒嘉靖的脖子。因為她特別緊張,慌亂之中打了一個死結,她以為勒死了,參與其事的另外一個宮女害怕了,把這個事情趕緊告訴皇後,皇後急忙跑來的時候,一看嘉靖已經斷氣了,皇後趕緊命令傳御醫,御醫叫許紳,來了以後,覺得問題很嚴重,就下了急猛葯來治,經過了四個時辰,嘉靖就有了一點聲音,透了一口氣。然後,史書記載說:「嘉靖吐紫血數升」,後來又經過一個時期的調理,就把嘉靖給救活了,當然楊金英等就被殺了。這個事情是真的,歷史有記載。據說後來嘉靖皇帝晚上睡覺的時候,這一個屋子是三九二十七張床,別人不知道他睡在哪個床上。後來我問故宮的先生,我說有沒有發現他那床是不是就是二十七張,他說已經不可考了,因為是明代的事情,清朝格局都變了。嘉靖曾經被宮女勒得斷了氣,後來搶救過來,這是歷史真事。我看過朝鮮《李朝實錄》,朝鮮的使臣到明朝來,對這個事情也做了很詳細記載,我們剛才講的故事就是把明朝的故事挪到雍正這兒來,可能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出於反滿的需要,編造了這么一個很生動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是可以鄭重地說,這個不是歷史事實。
第四,有的學者考證雍正是得了中風死的。很多的學者同意這種看法,但是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說他就是死於中風,也是算一說吧。
第五,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就是中了丹毒死的。雍正他中期以後,特別是他得了一場大病之後,大親自寫了手諭,讓各個地方大員推薦名醫和術士到這個皇宮給他治病,幫助他保健。雍正他是想長生不老啊,各地就推薦。
後來有兩個大的道士,一個叫張太虛,另一個叫王定乾,這兩個大的道士,他們到了宮里之後,就幫助雍正煉了丹葯,交給他們道術。雍正是真的相信道教,在乾清宮,在太和殿,在其他的地方,有的地方設壇,供奉道神的符板。後來雍正長期在圓明園,他派人往圓明園送煉丹的葯,數量很大,他死之前12天送的黑鉛200斤。雍正曾經在五年之間,根據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叫做《活計檔》的記載,送煉丹所需的物品157次,他不但自己吃煉丹的丹葯,他寵信那些大臣,還派人送給他們吃,雍正長期吃煉丹的丹葯,可能汞,鉛,硒一些重的金屬中毒,應當說雍正的死和鉛中毒和丹中毒有一定的關系。有人統計,就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煉吃丹葯死的有14位之多,現在雍正的死根據宮廷的檔案來說,那就是官方的記載,可能是正常的病死,也可能就是吃丹葯中毒而死,我想可能是多種原因,最後導致了一個結果,所以雍正58歲就死了。
生平簡介
清世宗,姓愛新覺羅,名胤禛(公元1678年12月13日-1735年9月28日),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病死後繼位,為清代入關第3帝。在位13年,傳說為俠女呂四娘報家仇所暗殺,終年58歲;(傳說呂四娘三進皇宮,憑著自己絕妙的輕功,在一天晚上,雍正熟睡時,呂四娘把的人頭給割走了,現在北京博物館里的還存在著雍正的金頭.雍正當年下葬時不能沒有頭啊,於是請工匠給他做了一個金頭.)一說為正常死亡,葬於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縣西)。
對雍正皇帝的突然死亡,清朝官方只有如此簡單的記載,也沒有說明任何原因。這就很容易引起人們的猜測。
民間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當時有一位俠女叫呂四娘,她的父親和爺爺都因為文字獄被雍正殺了。為了報仇,呂四娘揮劍砍去了雍正的頭。在安葬雍正時,只好鑄造了一顆金頭來替代雍正的腦袋。
另一種說法更讓人吃驚。據說,《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個戀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這竺香玉後來被雍正霸佔,成為皇後。曹雪芹想念戀人,就找了一個差事混入宮中,與竺香玉合謀,用丹葯將雍正毒死。
還有的野史傳聞,說是宮女與太監串通一氣,用繩子把雍正勒死了。
另外,有的歷史學家曾經推論,雍正是突然中風死去的,雖然推論有一定的道理,但尚未拿出特別有說服力的證據。
那麼,雍正究竟是怎麼死的?歷史學家們近年來對清宮檔案進行了大量研究,越來越多的史學工作者認為,雍正吃丹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極大。
煉丹是道教的一種修煉方法,為的是長生不老。丹葯,也就是他們常說的仙丹,可能不少人都聽說過,據了解道士們是用鉛砂、硫黃、水銀等天然礦物做原料,用爐鼎燒煉製成丹葯的。
雍正在沒當皇帝的時候,對丹葯就產生了興趣。當上皇帝以後,極力推崇金丹派南宗祖師張伯端,把他封為「紫陽真人」。雍正特別贊賞張伯端發明了金丹要領。
至少從雍正四年起,雍正就經常吃道士煉制的一種叫「既濟丹」的丹葯。從他對田文鏡奏摺的批語中,可以知道他感覺服後有效,還把丹葯作為禮品賞賜給鄂爾泰、田文鏡等一些受他寵愛的大臣。
雍正八年春,雍正鬧了一場大病。為了治病,他命令內外百官大規模訪求名醫和精於修煉的術士。這是雍正當時親手寫給各省總督、巡撫的諭令,每份內容完全一樣。
皇帝給各地官員的諭旨,如果內容文字相同,通常都是由負責抄錄的大臣代筆,惟獨這份諭旨,全是雍正皇帝用硃砂一筆一筆,一份一份親自書寫的,現今保存下來的就有15份,足見他對這件事的高度重視。
浙江總督李衛,接到諭旨後立即向雍正皇帝秘密奏報,說民間傳聞河南道士賈士芳有神仙之稱,特推薦此人進京為皇上治病。
雍正道裝像
雍正得知這一消息,馬上命令主管河南山東兩省政府的總督田文鏡派專人送賈士芳進京。
賈士芳進宮初期,雍正還覺得治療挺見效,可是後來漸漸發現,賈士芳用按摩、咒語等方術控制了自己的健康,他想讓雍正舒服就舒服,想讓雍正難受果然就難受。於是,下令將賈道士斬首,罪名是:賈士芳在朕的面前使用妖術。
雍正雖然殺了賈士芳,但他並沒有因此失去對道士的信任。
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從鬧病到死去,大約五年時間。這當中雍正一直頻繁地參加道教活動。雍正在蘇州給道士還定做了法衣,一次就是60件。今天北京故宮博物院,還收藏有雍正當年穿道教服裝的畫像。所有這些都說明雍正確實信奉道教。
雍正如此尊崇道教,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要「治病驅邪」。就在雍正大搞道教活動的同時,皇家園林圓明園就開始升火煉丹。清宮《活計檔》,是清宮專門記載皇宮日用物品的內務府賬本,這裡面就披露了雍正煉丹的一些情況。最早出現的有關煉丹的記載,是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的《活計檔》,其中十一月有一條,十二月有三條。
在雍正八年到十三年的內務府《活計檔》中,有關雍正煉丹的記載越來越多地出現了。根據專家統計,在這五年間,雍正先後157次下旨向圓明園運送煉丹所需物品,平均每個月有兩三次。
雍正朝活計檔
在這期間,光為煉丹用的煤炭就有234噸,此外還有大量的鐵、銅、鉛制器皿,以及礦銀、紅銅、黑鉛、硫磺等礦產品。
當時在圓明園內為雍正皇帝煉丹的道士有好幾個,其中主要的有一個叫張太虛、還有一個叫王定乾。這些道士在圓明園里煉丹沒有辜負雍正皇帝的期望,真的煉出了一爐又一爐所謂的金丹大葯。
雍正吃了道士們煉制的丹葯,自我感覺良好,所以他不但自己吃丹葯,而且還拿出一部分賞賜給出征打仗的將士和一些關信官員。雍正皇帝賞賜丹葯的記載,在清代檔案中,我們今天還能夠看到。
在雍正十二年三、四月間,雍正皇帝曾經兩次賞發「丹葯」。這些檔案,多次使用了「丹葯」二字,「丹葯」二字,明白無誤地載入了清宮檔案中。而且雍正傳旨的時間,「丹葯」賞給誰,怎樣包裝都寫得清清楚楚。特別要注意的是,兩次賞賜旨意都是從圓明園來的帖子傳發,又是內務府總管海望親手交出。由此可知,這些御賜「丹葯」,就是在圓明園的御用煉丹爐里煉制的。
因為,煉丹所用的鉛、汞、硫、砷等礦物質都是有毒性的,對大腦和五臟侵害相當地大。在現代生活中,環保工作的一大任務,就是嚴格控制,並盡量降低這些物質在生活環境中的含量。從這個角度上講,所謂可以長生的丹葯和害人的毒葯簡直沒有什麼兩樣。
《活計檔》中記錄:「八月初九日,總管太監陳久卿、首領太監王守貴一同傳話:圓明園要用牛舌頭黑鉛二百斤。」就是說,在雍正死前的12天,還有200斤黑鉛運入圓明園。
養心殿
黑鉛是有毒金屬,過量服食可使人致死。研究這個問題的史學專家認為,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直接證明了雍正之死,完全有可能是丹葯中毒造成的。
研究雍正問題的專家,南開大學的教授馮爾康先生在《雍正傳》就認為雍正死於丹葯中毒是合乎情理的。清宮史專家楊乃濟先生他則提出了「雍正帝死於丹葯中毒的旁證」。還有,在日本的華人學者楊啟樵,他通過長篇的論證推斷,雍正就是吃丹葯中毒而死的。
研究雍正的學者們還普遍注意到,雍正的兒子乾隆對煉丹道士的處理露出了許多破綻。就在雍正死後的第二天,剛剛即位的乾隆便下令驅逐煉丹道士張太虛、王定乾。乾隆在諭旨中還特別強調,雍正喜好「爐火修煉」的事是有的,但只是作為游戲,並沒有吃用丹葯。如果真的沒有吃丹葯又何必辯解呢?就在同一天,乾隆還告誡宮內太監、宮女不許亂傳「閑話」,免得讓皇太後「心煩」。所有這些,不能不讓人推測雍正就是死於服用有毒的丹葯,死於煉丹道士之手。
雍正既然是一些吃丹葯喪命,那麼煉丹道士本來應該是殺頭的,可是乾隆為什麼僅僅把他們趕走就算完了?對此研究者以往大多解釋說,乾隆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大喪期間不宜殺人。
雍正皇帝在執掌朝政方面,以求真務實治天下,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的悲劇是不懂生與死的自然規律,迷戀於煉仙丹,吃仙葯,一心想長生不老,最後僅以58歲享年,就突然拋棄了金鑾殿,永遠躺在泰陵的地宮里。
4. 關於清朝歷史書籍
1.雍正王朝——兩千多年來,以郡縣制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權與自耕農制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無法調和的矛盾。面對這種矛盾,改革是一種必然選擇,歷史上的王安石、張居正都嘗試過,但只有雍正皇帝成功了。然而,他親自選擇的繼承人乾隆又將其新政慢慢消解了,這深刻地預示了大清王朝必然覆滅的命運。
2.清朝大歷史——《清朝大歷史》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時也是有關清史問題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孟森先生利用《清實錄》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檔冊及《朝鮮李朝實錄》等鮮為人用的史料,揭示剖析了清代歷史的諸多核心問題,對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全面的述評。全書結構嚴謹,評論精當,用詞古雅,引文考究,是研習清史者重要資料。
3.中國歷史大講堂:清朝史話——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脈絡者,我們的歷史是最應珍視的一筆遺產。中國歷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獻,文書檔案浩如煙海,一部中國史,該從何處說起?
4.一本書知曉清朝——《一本書知曉清朝》是2010年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本書分別講述清朝著名皇帝、著名皇後、文臣武將、著名事件及清朝科技文化的科技文化成就。
5.清史講義——《清史講義》是盂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稿,是有關清史問題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實錄》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檔冊及《朝鮮李朝實錄》等鮮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學派扎實細密的功夫考訂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歷史的諸多核心問題。
本書主要分為《開國》、《鞏固國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轉危為安》五章,對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全面的簡要敘述,為研習清史者之入門必讀書。
清朝歷史(1616年—1912年)是中國清朝時期的歷史。本詞條介紹的是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到1912年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共296年的歷史。
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長期居住在今黑龍江一帶。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脫離了明朝的統治;雖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後金,但都被擊敗。1636年,皇太極在沈陽改國號為大清,正式開始了滅明的戰爭。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後,遠在山海關的總兵吳三桂以為明帝報仇為名引清軍入關。隨後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
1662年,康熙帝登基即位,年號康熙,是為清聖祖。康熙皇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發展最快的一段時期。康熙之後,繼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歷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發展時期。
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統治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經濟,國力更加昌盛;加強了同蒙、回等少數民族的聯系,穩定了清朝對各族的統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統治的時期,社會穩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國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鼎盛階段,史稱"康乾盛世"。
1840年,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以後,英政府以保護僑民為名,出動軍艦企圖進攻廣州,史家一般以這一事件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此後清朝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探索國家獨立富強的社會變革,但都失敗。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迫使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清朝自此滅亡。中國脫離了帝制而轉入了民主共和時期。
1912年一月一日,中華民國於南京宣布立國,孫文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二月十二日,袁世凱迫使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將權力交給袁世凱政府,清朝亡,標志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制度正式結束。隨後孫文讓位予袁世凱,南北統一,袁世凱定都於北京。
後來,1917年張勛組織辮子軍,於北京擁護宣統帝溥儀,復辟清朝(史稱張勛復辟),但只持續12天而終。日本於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1932年扶持溥儀建立滿洲國,其最終隨著1945年蘇聯的八月風暴行動而亡。
值得一提的是,因正統觀使然,如同元朝滅亡之際,清亡時堅持忠於大清者漢人占不少,辛亥革命的爆發使得有些漢臣甚至捨身殉國。在民國建立後,部分漢臣終身以清朝遺老自居。
5. 哪部清宮劇對歷史的還原最准確
清宮劇的話基本上都是改編的面目全非的。
還原真實的歷史,不是清宮劇的目的。他們回想要的答就是一個清朝歷史的背景,加上各種文學色彩的添加。《還珠格格》就是添加上去的人物。《如懿傳》,《甄嬛傳》這些都是採用了,歷史人物的名字和大致的成長歷程,其中的很多故事情節都做了大量的修改,和現代人進行的文學加工。楊冪所演的《宮》更是一部穿越劇了,只是基本保留了,清朝的皇室名稱,其他的都是靠著編劇們的想像來的。
《雍正王朝》,《康熙大帝》這部分電視劇又不能夠叫做清宮劇吧。他們更確切的的說,應該是歷史劇。它們的目地就是為了更好地呈現出歷史的真實,而不是清宮劇所追求的的情愛,甚至在這兩部電視劇中,你都很難看到一些帝王的情愛。因為真實的帝王,其實情愛只佔生命中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是關心社稷和江山,所以雍正、康熙才能夠成就一個盛世。清宮劇中則顯得有些荒淫無度的感覺。所以看一些清宮劇的話,我們抓住人物的情愛關系,就當偶像劇看了。看其中的愛恨糾葛和妃子宮斗就好了。硬要追求歷史真實度的話,可以自己找一些史書,或者看一些標准歷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