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的發展社會形態

歷史的發展社會形態

發布時間:2021-02-10 21:59:07

❶ 社會形態的發展史自然歷史過程為什麼說

社會形態的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
①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物質世界的回重要組成部分。
②人答類社會的發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社會發展的三大規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規律,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和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③人們對社會現象的研究能夠象自然科學那樣精確。

❷ 社會形態的發展史自然歷史過程為什麼說明

社會形態指社會經濟與物質基礎和上層建築與社會活動這二者同時構成的社會模式。內社會形態是具容體的歷史的。每一社會形態都有其具體的特殊的本質,是特定的經濟基礎和與之相適應的特定的上層建築的統一,即人類社會發展的特定階段。——常識哲學篇。

❸ 人類社會發展的五種社會形態是什麼

人類社會發展的五種社會形態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版義社會權、共產主義社會。

以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為標准,可以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五種社會形態,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這是歷史唯物主義劃分社會形態的基本方法。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除了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還有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以人的發展狀況為標准,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會形態: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

(3)歷史的發展社會形態擴展閱讀

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具有客觀性。人類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而且正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創造了人類歷史,形成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歷史發展規律的客觀性,人類創造歷史的活動是受客觀條件制約的,任何人都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

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具有抽象性和非直接實現性。它隱藏在各種社會現象的背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需要通過抽象思維來把握。

❹ 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這是一種什麼

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這是一種()

A.歷史回唯物主義的觀點答
B.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
C.機械決定論的觀點
D.歷史宿命論的觀點

正確答案:A

人類社會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這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人類社會雖然有人的自覺的、能動的作用,但是,在根本上,人類社會同自然界是一致的,都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1)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都不是人的意志的自由創造,而是物質的表現形態,是不依賴於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2)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不是凝固不變的,而是處於經常發展變化的矛盾運動過程中的;(3)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都有自身內在的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客觀規律性.

❺ 五種社會形態排列中國歷史發展的朝代順序

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到夏朝建立 奴隸社會:夏朝建立到春秋末期 封建社會:戰國回初期到答1840年鴉片戰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 新民主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

❻ 中國歷史上五種社會形態所分屬的時期是怎樣劃分的

五種社會形態所分屬的時期劃分主要看的統治階級的階級性質;比如內奴隸社會的統治階級容是奴隸主,封建社會的是封建地主,社會主義的統治者是無產階級。

中國歷史上五種社會形態時期主要是以下五個:

1、原始社會:從舊石器時代到夏朝建立(幾十萬年前-公元前2046)。

2、奴隸社會:夏朝建立到春秋末期(公元前2046-公元前476)。

3、封建社會:戰國初期到1840年鴉片戰爭(公元前475-公元1840)。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公元1840-公元1949)。

5、社會主義社會(包括新民主主義社會):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

(6)歷史的發展社會形態擴展閱讀:

中國社會形態的更替表現為更復雜的歷史的運動和發展。

由於復雜的社會歷史條件,如舊中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屬於,非典型的社會形態。

中國社會發展形態依次由低級向高級更替和表現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

中國各民族的歷史發展是統一的,各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只有一種序列,馬克思主義社會經濟形態理論的揭示了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共性。

❼ 馬克思主義歷史發展社會形態更替規律通過人們意志和什麼表現出來

信仰是精神領域的最高主宰,是人們關於生命和宇宙最高價值的信念,是主體對於某種思想的真誠信服。它是一種附著於一定對象的相信心態。馬克思主義信仰是科學信仰的代表,更確切地說,科學信仰的理論信仰典型形式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的實踐信仰典型形式是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信仰與共產主義信仰其實質是一致的。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是真理與價值的統一。科學與真理在本性上是相通的,為此我們說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的真理性即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的科學性。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的科學性,首先在於其汲取了前人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別是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成果。馬克思主義不僅是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出現而產生的,而且是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其次,在於它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會走向共產主義的歷史大趨勢,確定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提出了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並解放自己的歷史使命。它立足當時的歷史現狀,對人類社會的未來做出了合理推論;它根植於人類發展與進步的實踐,與時俱進,決不使基本結論成為僵化的教條。再次,在於它以經濟學為實證支撐,以辯證法為哲學指導和概括的歷史觀科學地證明了共產主義信仰。馬克思用經濟學來論證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他對共產主義信仰的經濟學證明本身也是一種歷史觀的證明。馬克思主義對共產主義的證明首先和主要地是經濟學和歷史的證明,然後才是哲學對這種證明的概括。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的科學性還在於「它十分完備而嚴整」,是主觀與客觀相一致、認識與實踐相一致、經得起實踐檢驗的人生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實踐證明主要體現為共產主義運動。共產主義運動一方面是在這種信仰的鼓舞下開創和發展起來的;另一方面,這種運動的每一步發展和成功,都為馬克思主義信仰提供了一種新的證明。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科學性,對於全面、正確地理解整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對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自覺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的客體——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具有深刻的理論和實踐價值。在哲學方面,「它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了人類,特別是給了工人階級」。在政治經濟學方面,它揭開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提出了剩餘價值學說。在社會科學方面,提出了階級斗爭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為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的斗爭指明了道路。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具有正確的導向價值。150多年的世界歷史發展和無數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的行動說明:馬克思主義信仰,具有為人生價值取捨定標的作用;具有為個人行為和活動指明道路的作用;具有促進個人形成高尚思想品德的作用。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具有精神支柱價值。它能把人的活動從現實引向未來,從一個目標引向更高目標的追求;同時也使人的活動成為其精神價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評價現實。它鼓舞人們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們多年奮斗就是為了共產主義,我們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產主義。在我們最困難的時期,共產主義理想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犧牲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理想。」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根本指導價值。科學信仰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靈魂,通過共同信仰所產生的凝聚力去維系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和社會精神,使人們既有自身的自由又不使行為失控,自覺地為共同的社會目標而奮斗。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意義:其一、表現為對共產主義理論體系即馬克思主義的堅信;其二、表現為對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的無限嚮往和追求;其三、表現為對共產主義實踐的堅定執著。科學信仰的建構需要三個條件:一是對真理的堅信;二是對價值的認同;三是感情的融入。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是共產主義科學理論的真理性與共產主義科學信仰的內在價值的統一,它們兩者內在地統一於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之中,內在地統一於對馬克思主義的實踐之中。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是真理與價值的統一。作為價值體系中的馬克思主義,就其本身來講,它不僅包含知識性、科學性,尤以革命性和價值性見長。作為科學信仰的真理,其確定和實現既要訴諸人的工具理性,也要訴諸人的價值理性;既是人的認知能力的發揮,也是人的情感和意志的體現。

❽ 為什麼人類歷史發展經歷了五種社會形態

這是馬教來的看法,即所謂歷史自唯物主義,你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因為本朝奉馬教為國教。
表問為什麼?越思考越亂。
馬,恩以歐洲為樣本,發現以下「規律」
原始:不提了
奴隸:即希臘,羅馬(國家與私人均有大規模使用異族奴隸的現象)
封建:即中世紀(領主、附庸,層層授權),再上面有個天主教會
資本:金融資本,工業資本等。

對比中國
原始:不提了
奴隸:夏商西周,春秋(這個時代倒是一個層層授權的封建時代)
封建:戰國以後(秦以後中國基本上是大一統的帝王集權國家)歐洲無法相比

❾ 社會形態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中的含義有哪些

社會形態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中的含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人類專社會和自然界一樣屬,本質上是客觀的物質體系;
2、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也是一個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
3、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

這是因為:
第一,因為每一代人在社會上開始生活時,所遇到的都是現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選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第二,人們不能自由地選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並不是說他們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變原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但是,人們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從事的社會活動將引起什麼樣的社會結果,自己是意識不到的。為,這種因社會結果是由各個個人和各種社會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造成的。馬克思主義合力論思想,清楚令人信服地說明了為什麼人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自覺活動,而這種自覺活動所形成的社會歷史及其發展規律卻是客觀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第三,把社會關系歸結於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於生產的水平,就是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作為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歷史發展中的唯物主義因果決定論,或稱歷史決定論。

閱讀全文

與歷史的發展社會形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