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涇縣的歷史沿革
近段時間發掘的重要新石器時期遺址有世古墩、瑤庄、赤麓山等,說明涇縣歷史悠久。
三代以後,為古越族先民。
春秋時期,地初屬吳國。此後吳、楚曾爭戰於此,地常屬吳。楚惠王九年(前480年),吳、楚大戰,曾屬楚國。
此後為吳、楚爭峙場所。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地屬越國。繼為越、楚爭峙場所。楚宣王十五年(前355年),楚滅越,屬楚國。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翌年,平江南,置涇縣(治城西北2.5公里涇溪西岸),屬會稽郡。秦末,分會稽郡西部置鄣郡,涇縣屬之。不久,復分鄣郡西部置廬江郡,涇縣改屬之。
漢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壬子,撤銷江南廬江郡,涇縣改屬丹陽郡。東漢永和四年(139年),涇縣改屬宣城郡。建和元年(147年),撤銷宣城郡,涇縣仍屬丹陽郡。興平二年(195年),為孫策控制區,仍之。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分涇縣西南地區置安吳縣(治西蘭山南渡口,今涇縣安吳鎮),屬丹陽郡。
晉太康元年(280年),今縣境涇縣(仍治涇溪西岸)、安吳(仍治今安吳鎮)2個縣屬宣城郡。南朝因之。隋開皇九年(589年),廢宣城郡,撤銷安吳縣,並入涇縣(仍治涇溪西岸),屬宣州。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涇縣改屬宣城郡(仍治宣城)。隋末群雄並起,後為杜伏威部控制區。
唐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杜伏威降唐,初設南徐州,不久,改為猷州(治今涇縣章渡鄉大嶺集馬家村大寧山南),涇縣屬之。八年,廢猷州並入涇縣,改屬宣州。天寶元年(742年),宣州改稱宣城郡。至德二載(757年)十二月,宣城郡復名宣州。涇縣先後屬之。
宋乾道二年(1166年),升宣州為寧國府(仍治宣城)。嘉定三年(1210年)冬,涇縣遷往舊城東1公里留村。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涇縣入元,改治敬天坊(今城廂鎮),仍屬寧國府。十四年屬寧國路。至正十七年四月,朱元璋取寧國路,改稱寧國府。龍鳳七年(1361年)四月,寧國府改稱宣城府。十二年正月,改稱宣州府。吳元年(1367年)四月,宣州府改稱寧國府,涇縣均屬之。
明清涇縣屬寧國府。
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道、府,涇縣(仍治今城廂鎮)屬安徽省。3年6月2日,涇縣屬安徽省蕪湖道。17年直屬安徽省。21年4月2日,涇縣屬安徽省第九區。10月10日,涇縣改屬安徽省第九專區。26年12月6日,宣城陷入日軍。第九專區專員公署遷駐涇縣城趙家祠堂。27年7月,第九專區駐涇縣。29年5月,涇縣政府曾遷城郊(今屬百元鄉)張家村張氏宗祠。8月6日,第九專區改為第六專區(專員仍駐涇縣)。10月9日,日軍陷涇縣城,第六專區行政公署遷駐榔橋;涇縣政府遷駐黃村。當日克涇縣城,公署及縣政府返城。33年5月,縣政府曾遷駐黃村,後回駐縣城。34年11月底,撤銷皖南行政公署,第六專區專員公署改駐蕪湖(今為市),涇縣仍屬之。38年4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開始。24日,涇縣縣政府宣布起義,當日解放涇縣。
1949年10月1日建國,涇縣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專區。
1952年3月28日,涇縣改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蕪湖專區。
1971年3月29日,蕪湖專區改稱蕪湖地區,涇縣屬之。
1980年2月,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涇縣仍屬之。
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宣城地區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涇縣屬之至今未變。
⑵ 宣紙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宣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唐書畫評論家張彥遠所著之《歷代名畫記內》雲:「好容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這說明唐代已把宣紙用於書畫了。另據《舊唐書》記載,天寶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東都產紙進貢,而宣城郡紙尤為精美。可見宣紙在當時已冠於各地。南唐後主李煜,曾親自監制的「澄心堂」紙,就是宣紙中的珍品,它「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於一時。」
宣紙的原產地是安徽省的涇縣。此外,涇縣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產這種紙。到宋代時期,徽州、池州、宣城等地的造紙業逐漸轉移集中於涇縣。當時這些地區均屬寧國府(府治宣城)管轄,所以這里生產的紙以府治名被稱為「宣紙」,也有人稱涇縣紙。由於宣紙有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
⑶ 涇縣從古至今有多少年了
涇縣置縣於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自古素有「漢家舊縣,江左名邦」、「山專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譽,屬古志稱「當吳越之交會,為歙池之襟喉」。至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
秦置涇縣。據《後漢書·明帝紀》:涇縣「有涇水,出蕪湖,因水立名。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翌年,平江南,置涇縣(治城西北2.5公里涇溪西岸),屬會稽郡。秦末,分會稽郡西部置鄣郡,涇縣屬之。不久,復分鄣郡西部置廬江郡,涇縣改屬之。
⑷ 涇縣以前是蕪湖的嗎
涇縣以前屬來於蕪湖。 「涇縣」在自1952年3月28日至1980年2月隸屬於蕪湖。 1949年10月1日建國,涇縣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專區;
1952年3月28日,涇縣改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蕪湖專區;
1971年3月29日,蕪湖專區改稱蕪湖地區,涇縣隸屬蕪湖地區;
1980年2月,蕪湖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由蕪湖市遷至宣城縣,並更名為宣城地區,涇縣隸屬宣城地區;
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宣城地區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涇縣屬之至今未變。
⑸ 關於涇縣鄉土歷史小論文1000~2000字!急!謝謝!
涇縣的鄉土歷史很多,你要哪方面的?
⑹ 涇縣的文化
民眾教育館
民國20年(1931年)涇縣在城關設民眾俱樂部,民國24年停辦。隨即建立涇縣民眾教育館一所,隸屬國民黨縣黨部領導館內。設備簡陋,僅有圖書報刊閱覽、動植物標本陳列以及一般游藝活動設施。
抗日戰爭期間曾進行一些抗日宣傳工作。如用收音機收聽「記錄新聞」,編印《國事快聞》小報以及編出《戰時防空知識》壁報等。民國27年館舍遭日機轟炸,遷址排三巷趙姓三甲祠。抗戰勝利後因經費困難,工作幾近停頓。
文化館
1949年12月成立「涇縣人民教育館」。1950年8月更名為「涇縣人民文化館」,1952年改稱「涇縣文化館」。1959年4月以前館址設東街左氏宗祠;
1958年在今雲嶺路建築新館址,落成後遷入至今。建館初期設備簡陋,僅有少量圖書報刊和小型收音擴音機一台及棋類、球類等文化設施。
文化站
1950年10月始,茂林、孤峰、蔡村、榔橋、章渡等地相繼建立文化站。初期,站址均設各地中心小學內,由校長兼站長。1951年9月後改由各地鄉政府主辦。
1952年9月,全縣選定茂林、包合、章渡、花林、新渡、龍溪(溪頭)、汀溪、赤灘、馬頭、榔橋、孤峰、潘村等12個條件較好的文化站為區文化站,列為國家文化事業單位並配備專職幹部共13人。
1960年至1963年多數文化站活動停止,其後逐漸恢復。
1968年至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文化站或被撤銷或癱瘓。1971年後又陸續恢復。至1983年,基本實現鄉鄉有文化站。集鎮以文化站為中心聯合當地影劇院、廣播站及體育科技組織建立農村文化中心。
1985年,茂林、陳村、雲嶺、孤峰、琴溪、黃村6個鄉鎮文化站升為「中心文化站」,兼負對鄰近鄉站業務輔導工作。至1987年全縣有文化館站(包括私人辦)31個,工作人員54人。
1984年以後還出現個人或聯戶辦小型文化站,如黃田鄉眉山村彭德明個人投資1500餘元,創辦「眉山文化站」,備有圖書1800餘冊,報刊10餘種。
工人俱樂部
縣總工會於1952年興建,址設城內(今雲嶺路縣幼兒園園址)。初創時備有簡單的文化娛樂設施,如乒乓球棋類及圖書報刊等。
50年代末,在雲嶺路(文化館對面)新建二層樓房一棟,為工人俱樂部新址,文化娛樂設施較前增多。
瑤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瑤庄遺址在縣城西南20公里處章渡以北,縣城至雲嶺公路左側。背靠四顧山,前為平地、村莊。距青弋江約2.5公里。遺址為一土崗高台,面積約700平方米,1978年發現。出土一批陶片、石斧、石錛、石鏟、玉琮等石器。經鑒定約為5000~10000年前之文化遺址。
世古墩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世古墩在縣城西35公里包含鄉高園村。地處合溪河與青弋江匯流的東岸,依鴻峨山西南麓。面積約2000平方米。遺址文化層已暴露,深度近1米,屬東南地區原始文化。出土有磨製石器、骨器、陶片等生活、生產工具。按地理分布及遺物特徵比較,屬浙江「良渚文化」系統。又與江蘇青蓮崗文化、湖北屈家嶺文化有相似之處。1985年5月,涇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琴溪古窯址
位於琴溪鄉陶窯村,距縣城14公里。遺址有兩處古代青瓷堆積層,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厚度約6米以上。出土陶瓷殘片為多。據初步考證,此系五代至北宋時期主要燒制日用品之青瓷窯址。遺址上發現刻有「宣」字窯具。唐及五代時期涇縣屬宣州所轄。「宣州窯」可能即此處。
窯峰古窯址
位於琴溪鄉琴溪河東岸,距縣城12公里。總面積約200平方米,瓷片,窯具堆積形成一座高約10米之「窯包」。其主要遺物為碗、盞、壺等器皿碎片,造型小巧精緻,胎壁薄,胎質細,胎色有白、灰白、鐵灰、磚紅等。釉色分青、白、黑三類。大多為素麵,少量有花紋。其中「黑盞」在省內各古窯址中尚屬少見。據考證系宋代民窯遺址。
搖頭嶺古窯址
位於潘村鄉琴溪河上游,距縣城約9公里。面積約1600平方米,位於河邊0.5公里處之山拗中,距窯峰古窯1.5公里。遺址上堆積瓷片以碗為主,有10餘個品種。胎色有灰白、鐵灰、磚紅等,釉色有白、青白、青黃等。遺物中有一件上刻「大中祥口口年十月」等字,據此可知為宋代窯址。 涇縣地方語種為涇縣話,屬吳語宣州片,譜系關系:漢藏語系→漢語族→吳語支→涇縣語種。因地處吳語區跟徽語區以及江淮官話交界處,故而雖然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所使用的都稱為涇縣話,但卻有較大差異,縣民一般稱東部地區所使用的涇縣話為「東鄉話」,屬吳語宣州片銅涇小片,主要分布在榔橋鎮(含原榔橋鎮、浙溪鄉、黃田鄉、西陽鄉、烏溪鄉)、原蘇紅鄉部分地區(今屬汀溪鄉)、蔡村鎮部分地區一帶,西部地區所使用的稱為「西鄉話」,主要分布在茂林鎮、雲嶺鎮、桃花潭鎮、丁家橋鎮、黃村鎮一帶,其中西鄉話中融入了較多的徽語詞素和語音,東西語言互相交流略有困難。加上歷史上本地區的外來徙入移民較眾,縣內除涇縣話外,操江淮官話者有之,操徽語者有之,甚至西南官話者亦有之(主要分布在汀溪鄉)。
⑺ 有誰知道安徽涇縣60年發展變化
涇縣位於皖南山區,南依黃山,西臨九華山,襟抱太平湖。全縣總面積2059平方公里,轄8鎮鄉,總人口36.2萬人。 涇縣歷史悠久,漢初置縣,以涇水得名。自古即有「漢家舊縣,江左名區」之稱。
歷史上名人輩出,唐代詩人許棠、清代書法家包世臣都是涇縣籍人士。現代畫家吳作人、文學家吳組緗、書法家吳玉如並稱「涇縣三吳」。 涇縣是光榮的革命老區。雲嶺是新四軍軍部舊址所在地,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就發生在涇縣茂林地區;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是全國重點陵園,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厚岸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的誕生地,王稼祥故居已對外開放。
涇縣是著名的宣紙之鄉。是宣紙的發祥地和正宗產地。所產宣紙,宜書宜畫,不蛀不腐,被珍視為「國寶」。「紅星」牌宣紙曾三獲國家金獎。宣筆是全國三大名筆之一。 涇縣是皖南著名的茶鄉。盛產茶葉、木竹、蠶繭等農林產品,「涌溪火青」 "汀溪蘭香」為綠茶名品。地下礦藏有煤、鐵、大理石、石灰石等。
涇縣是新興的旅遊區。地處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金三角」的中心,境內山川秀麗,自然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有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1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著名景點有桃花潭、太平湖、查濟古民居群、水西雙塔等。
涇縣投資環境較為優越。交通以公路為主,205國道和322省道縱貫全縣,鄉鄉通油路;通信條件良好,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水電資源豐富,境內有陳村、紀村兩座水電站,電力充裕。涇縣經濟發展較快。農業生產穩定,名優茶、豐產林、蠶繭、肉雞飼養、青檀等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工業初步形成了造紙、機電、輕紡、建築建材、食品等無大支柱產業,擁有宣紙、南華、鳳凰、繭絲綢等企業集團。1998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5.3億元。涇縣社會事業長足進步。是全國計劃生育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掃盲先進縣。
近年來,涇縣圍繞本地主導產業和特色農業,依託農業經濟組織,大力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進一步提高全縣的農產品的質量,推進農業的發展。
一是新建無公害蔬菜、水稻、茶葉等各類標准化示範基地,制定發布了茶葉、水稻、蔬菜等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標准10多部。實施水稻產業提升行動,建立水稻標准化生產基地25.5萬畝,抓好昌橋等6個水稻主產鄉鎮5萬畝水稻核心示範區建設,做到集中連片、規模經營、輻射帶動。實施高產優質油菜攻關項目,建立優質油菜示範片4個,面積達1萬畝。創建5萬多畝茶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基地,示範基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二是建立畜禽規模化、標准化養殖小區24個。全縣畜禽標准化養殖比重達80%。祥泰農業開發公司的生豬養殖實施電腦全程監控,其標准化水平位於全省前列。
三是加強農業標准化生產的質量體系認證。狠抓農業投入品監管,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管理,杜絕各類禁用葯品在生產上的使用。在此基礎上,還通過加強對農業標准化生產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積極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全縣取得ISO9001∶2000質量體系和食品安全體系(HACCP)認證的企業有10家。取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的農產品33個。
涇縣旅遊業日日升起,國家4A級景區桃花潭位於涇縣城西40公里,此處鍾靈毓秀,風光旖旎。唐天寶十四年,詩仙李白應當地名士汪倫之邀,暢游此地數月,吟出「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之千古絕唱,從此桃花潭名聞天下,千年不絕余韻,1989年被安徽省政府命名為「歷史文化保護區」,現列為「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8月被批准為第八批「國家水利風景區」。
桃花潭景區自然風光清麗,文化淵源久遠,人文景觀眾多。自隨以降,代有名勝:隨朝扶風會館(屬國內外會館鼻祖)、唐代踏歌古岸、義門、元代的鞭子樓、明代中華第一祠、清代的文昌閣,更有歷經數朝興盛不衰的南陽古鎮、萬村老街……至今保存完好,古意盎然。還有那聲勢浩大、別具民俗特色的龍舟表演,獨具風韻。在這里,你可以踏歌古岸,追尋李白仙蹤;在這里,你可以乘舟樟漿漂流桃花潭,發思古之幽情。眾多的人文、自然景觀,會使你游興盎然,流連忘返。
近年來,涇縣准確把握把握市場脈搏,利用當地山水自然資源、農業規模基地、特色農副產品和民俗人文資源,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觀光農業,一批集觀光賞景、休閑娛樂、特色餐飲於一體的「農家山莊」應運而生。目前,該縣「農家樂」旅遊產業正呈現迅速發展之勢,展示出「新佳境」,成為涇縣又一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批鄉村也走上了以旅補農、以旅助農、以旅促農的良性發展道路。
地處皖南山區的涇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為了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近年來,涇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家樂」休閑旅遊產業,確定了「生態立縣、工業強縣、兩翼富民、統籌發展」的戰略,把旅遊經濟作為支柱產業培育,以發展鄉村旅遊為抓手,啟動了將其打造成為獨具特色的綠色觀光走廊和新四軍文為「農家樂」管理中心,對旅遊點進行綜合整治和管理,相關部門為「農家樂」旅遊活動提供資金、業務知識支持,縣農委為其提供服務。還建立旅遊市場、優化鄉村旅遊品牌建設,指導全縣鄉村旅遊向規模化、標准化和品牌化發展,注重提升檔次。在此基礎上,通過創建優秀旅遊鄉鎮和農家樂經營示範點活動,各涉旅鄉鎮加大了環境整治力度,規范了農家樂經營行為。
隨著「農家樂」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涇縣的相關產業也呈現出「百舸爭流」的喜人局面,直接帶動賓館餐飲、交通運輸、商業購物、金融和房地產等市場,並且間接地對城市建設、農業、工業、文化、體育等行業的發展產生結構性調整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農家樂」鄉村旅遊的人就已超過90多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近30億元。今年「今年五一」小長假,生態山水型的月亮灣、溪西山莊、柳溪山莊和文化底蘊深厚的查濟古民居、黃田洋船屋等景點的農家樂旅遊接待迅猛發展,共計接待遊客2.8萬人次,旅遊收入達85萬元,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涇縣是一片充滿生機活力的土地,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安徽省主要林區之一,煤、鐵、金、方解石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品位較高,方解石儲存量3億多立方米,為華東之最。作為著名的「中國宣紙之鄉」,涇縣是國寶宣紙的發祥地和正宗產地,所產宣紙宜書宜畫、不蛀不腐,享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之美譽。涇縣還是著名的綠茶之鄉,山區茶園遍布,所產綠茶素負盛名,「涌溪火青」為歷代貢茶,「汀溪蘭香」多次榮獲全國名優茶評比金獎。「桃花潭」牌綠茶、山貨等一批農產品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涇縣蠶桑生產歷史悠久,產絲質地精良,唐時城鄉已呈「尋街聽繭繅」的興盛景象。近年來,涇縣工業經濟高速增長,招商引資成效顯著,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全縣上下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各行各業均呈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⑻ 涇縣的名人
1、吳組緗:
安徽涇縣人。紅學家。中國紅樓夢學會第一任會長。《紅樓夢》研究論文《論賈寶玉》典型形象,在學術界有重大影響 。讀中學期間開始在《民國日報》副刊《覺悟》與《婦女雜志》上發表《鳶飛魚躍》等短篇。1929年前後,世界經濟危機波及中國,也影響到吳家的經營,父親在家境敗落中憂愁致死。現實中的變故促使吳組緗從理論上尋找答案。考入清華大學後,在其兄吳半農等影響下,注意鑽研社會科學著作,並在「九·一八」以後參加了「社會科學研究會」和「反帝同盟」。這時期發表在《清華周刊》、《文學》月刊上的小說,從《離家的前夜》到《菉竹房》、《卍金字銀花》,大多表現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意識形態對婦女、青年的壓迫,藝術上顯示出含蓄嚴謹、細致精微的特色。茅盾的《子夜》的出版開擴了吳組緗的藝術視野,他開始有意運用科學觀點解剖社會生活的各種斷面,在《文學季刊》等刊物上發表了小說《一千八百擔》、《天下太平》、《樊家鋪》以及速寫《黃昏》等;並以圓熟的藝術技巧,展現了富有時代特徵的凄厲郁怒的生活畫面,真實有力地表現出30年代中國農村急劇破產、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勢,贏得了文壇的贊譽。這些作品收入《西柳集》(1934)和《飯余集》(1935)。1935年1月起,吳組緗應馮玉祥的邀請,擔任國文教師和秘書,長達12年之久(有間斷)。在此期間,創作了長篇小說《鴨嘴嶗》(又名《山洪》,1946)和《鐵悶子》等短篇,反映農民、士兵抗日意識的覺醒。1946至1947年隨馮玉祥訪美,此後任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講授宋元明清文學史和古典小說研究等課程,發表過《〈儒林外史〉的思想與藝術》《論賈寶玉典型形象》、《關於古典作家的世界觀》、《關於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和理論》等論文。抗戰期間,吳組緗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書記處書記,北京市文化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全國《紅樓夢》研究會會長等職。
2、雪林:
女 安徽太平人。現代作家。曾留學法國學習藝術,後回國在幾所大學任過教授。1949年赴香港任職於真理學會,次年至法國研究神話。1952年轉台灣做教授,1973年退休。蘇雪林在台灣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兼寫小說、劇本、傳記和散文,所著甚豐,計有散文隨筆集十七本,除四十年代的《青鳥集》、《屠龍集》外皆為在台灣完成,曾獲台灣「教育部」文藝獎、「文復會」第三屆中正最優寫作獎、中山文藝創作獎、第六屆「國家」理論獎。三十年代初,蘇雪林曾被稱為阿英「女性作家中最優秀的散文作者」,其散文除若干寫景外,多為記人人敘事抒懷的隨筆小品。其文語言明快,文白夾雜而多見理趣,雖然未必十分深刻,但也已頗具學者散文風范。
⑼ 涇縣歷史文化的發展
我也很想知道!
⑽ 歷史上涇縣出過那些領導
大詩人李白,於天寶十四年()游涇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他在〈涇川送族弟〉一詩中寫道:「涇川三百里,若耶羞見之……佳境千萬曲,客行無歇時。"詩人啟蒙歷涇川佳境,認為勝過著名風景區的若耶溪。涇縣山水毓秀,人傑地靈。素有「漢家舊縣,江左名邦」之稱。不僅有李白、杜牧、王安石、文天祥等人的遺蹤,也是文風昌盛之鄉。明代盛行王陽明理學,春秋二季在水西會講者逾三百人。清代崛起皖學涇派,胡承珙等人以訓詁學闡釋經度,考訂了大量古籍。包世臣《藝舟雙楫》中的書法理論,至今仍為書法界年推崇。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孕育出當代很多著中學者,職國學大師胡樸安,大畫家吳作人,文學家吳組緗等,都是蜚聲海內外的人物。 涇縣傳統名茶如涌溪火青、愛民陽尖、都有數百年歷史。揚州八怪之一汪士慎有詠涇縣茶詩:「不知痙邑山之涯,春風茁此香靈芽,兩莖細葉雀舌卷,烘焙工夫應不淺。宣州諸茶此絕倫,芳馨那遜龍山春……共對幽宵吸白雲,令人閃腑皆清芬。」近年來精工製作的蘭香、翠尖和龍芽,獲得國家金獎,,深受消費者的歡迎。四十年代從美國引種的濕地松和火炬松,既是生長迅速的綠化樹種,又是建築和造紙的優質材料。縣內已營造數十萬畝,為改善生態和發展經濟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