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葯物發展歷史
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生存從生活經驗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質可以治療疾病與傷痛,這是葯物的源始。這些實踐經驗有不少流傳至今,例如飲酒止痛、大黃導瀉、楝實祛蟲、柳皮退熱等。以後在宗教迷信與邪惡斗爭及封建君王尋求享樂與長壽中葯物也有所發展。但更多的是將民間醫葯實踐經驗的累積和流傳集成本草,這在我國及埃及、希臘、印度等均有記載,例如在公元一世紀前後我國的《神農本草經》及埃及的《埃伯斯醫葯籍》(Ebers『Papyrus)等。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96)在葯物發展史上有巨大貢獻,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全書共52卷,約190萬字,收載葯物1892種,插圖1160幀,葯方11000餘條,是現今研究中葯的必讀書籍,在國際上有七種文字譯本流傳。在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十四世紀開始)後,人們的思維開始擺脫宗教束縛,認為事各有因,只要客觀觀察都可以認識。瑞士醫生Paracelsus(1493-1541)批判了古希臘醫生Galen惡液質唯心學說,結束了醫學史上1500餘年的黑暗時代。後來英國解剖學家W.Harvey (1578-1657)發現了血液循環,開創了實驗葯理學新紀元。義大利生理學家F.Fontana (1720-1805)通過動物實驗對千餘種葯物進行了毒性測試,得出了天然葯物都有其活性成分,選擇作用於機體某個部位而引起典型反應的客觀結論。這一結論以後為德國化學家F.W.Serturner(1783-1841)首先從罌粟中分離提純嗎啡所證實。18世紀後期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不僅促進了工業生產也帶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其中有機化學的發展為葯理學提供了物質基礎,從植物葯中不斷提純其活性成分,得到純度較高的葯物,如依米丁、奎寧、士的寧、可卡因等。以後還開始了人工合成新葯,如德國微生物學家P.Ehrlich從近千種有機砷化合物中篩選出治療梅毒有效的新胂凡納明(914)。葯理學作為獨立的學科應從德國R.Buchheim(1820-1879)算起,他建立了第一個葯理實驗室,寫出第一本葯理教科書,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葯理學教授。其學生O.Schmiedeberg(1838-1921)繼續發展了實驗葯理學,開始研究葯物的作用部位,被稱為器官葯理學。受體原是英國生理學家J.N.Langley(1852-1925)提出的葯物作用學說,現已被證實是許多特異性葯物作用的關鍵機制此後葯理學得到飛躍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葯理新領域及新葯,如抗生素、抗癌葯、抗精神病葯、抗高血壓葯、抗組胺葯、抗腎上腺素葯等。近年來葯動學的發展使臨床用葯從單憑經驗發展為科學計算,並促進了生物葯學的發展。葯效學方面逐漸向微觀世界深入,闡明了許多葯物作用的分子機制也促進了分子生物學本身的發展。展望今後,葯理學將針對疾病的根本原因,發展病因特異性葯物治療,那時將能進一步收到葯到病除的效果。
基因葯理學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它是隨著基因的發展,受體學說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學科,也算是一門邊緣科學。在臨床上常常可以發現,同樣的葯物和劑量,對A病人有效,對B病人無效,對C病人可能有副作用。而在葯理學上,一般的報告是某種葯物作用於某個受體,從而有某種葯理作用,有某種治療效果。這二者的差異,或者說病人之間的個體差異,需要由基因來解釋,這就是基因葯理學要解決的問題,基因葯理學的基本觀點是病人對同一葯物的不同反應是由於他們之間不同的基因造成的。
基因葯理學對今後葯物的開發和臨床應用是一場革命,從這里能派生出各種診斷劑,治療葯物,不同治療劑量的規格,不同的劑型等。
首先,診斷劑生產商會開發更多的診斷劑試劑盒,用於診斷病人的基因情況。當然,目前,診斷劑只是於診斷疾病,但今後用於診斷基因的診斷劑一定會有更加廣闊的廣場。這類基因可以稱為葯物響應基因。
⑵ 葯理學的發展簡史
早期經驗積累
公元一世紀的《神農本草經》,收載葯物365種。
唐代的《新修本草》,是我國第一部葯典,收載葯物884種。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一科學巨著,歷時27載,全書190萬字、共52卷、收載葯物1892種、方劑11000多條、插圖1160幅。全世界廣為傳播,是葯物發展史上的光輝一頁。
相關學科發展
天然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如嗎啡、奎寧、阿托品、依米丁、士的寧、可卡因等。化學、生理學的進展促成了葯理學的誕生,R.Buchheim創建了葯理學學科,成為全世界第一位葯理學教授。|
葯理學與相關學科相互滲透,彼此借鑒和促進,已衍生出許多分支學科。
發展史
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生存從生活經驗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質可以治療疾病與傷痛,這是葯物的源始。這些實踐經驗有不少流傳至今,例如飲酒止痛、大黃導瀉、楝實祛蟲、柳皮退熱等。以後在宗教迷信與邪惡斗爭及封建君王尋求享樂與長壽中葯物也有所發展。但更多的是將民間醫葯實踐經驗的累積和流傳集成本草,這在我國及埃及、希臘、印度等均有記載,例如在公元一世紀前後我國的《神農本草經》及埃及的《埃伯斯醫葯籍》(Ebers』Papyrus)等。明朝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96)在葯物發展史上有巨大貢獻,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全書共52卷,約190萬字,收載葯物1892種,插圖1160幀,葯方11000餘條,是現今研究中葯的必讀書籍,在國際上有七種文字譯本流傳。在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十四世紀開始)後,人們的思維開始擺脫宗教束縛,認為事各有因,只要客觀觀察都可以認識。瑞士醫生Paracelsus(1493-1541)批判了古希臘醫生Galen惡液質唯心學說,結束了醫學史上1500餘年的黑暗時代。後來英國解剖學家W.Harvey (1578-1657)發現了血液循環,開創了實驗葯理學新紀元。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更多更好的新葯,葯物科學的發展為新葯開發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條件,市場經濟競爭也促進了新葯快速發展。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FDA)近十年來每年批准上市的新葯都在20種以上。我國近年來引進新葯品種很多,但需要加快創新。新葯開發是一個非常嚴格而復雜的過程,各葯雖然不盡相同,葯理研究卻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步驟。臨床有效的葯物都具有相應的葯理效應,但具有肯定葯理效應的葯物卻不一定都是臨床有效的葯物。例如抗高血壓葯都能降低血壓,但降壓葯並不都是抗高血壓葯,更不一定是能減少並發症、延長壽命的好葯。因此新葯開發研究必需有一個逐步選擇與淘汰的過程。為了確保葯物對病人的療效和安全,新葯開發不僅需要可靠的科學實驗結果,各國政府還對新葯生產上市的審批與管理制定了法規,對人民健康及工商業經濟權益予以法律保障。 新葯來源包括天然產物、半合成及全合成化學物質。過去選葯主要方法是依靠實踐經驗,現在可以根據有效葯物的植物分類學找尋近親品種進行篩選或從有效葯物化學結構與葯理活性關系推斷,定向合成系列產品,然後進行葯理篩選。近年來對於機體內在抗病物質(蛋白成分)利用DNA基因重組技術,即將DNA的特異基因區段分離並植入能夠迅速生長的細菌或酵母細胞,以獲得大量所需蛋白葯物。此外,還可對現有葯物進行化學結構改造(半合成)或改變劑型,也可獲得療效更好,毒性更小或應用更方便的葯物。
新葯研究過程大致可分三步,即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和售後調研。臨床前研究包括用動物進行的系統葯理研究及急慢性毒性觀察。對於具有選擇性葯理效應的葯物,在進行臨床試驗前還需要測定該葯物在動物體內的吸收、分布及消除消除過程。臨床前研究是要弄清新葯的作用譜及可能發生的毒性反應。在經過
葯物管理部門的初步審批後才能進行臨床試驗。目的在於保證用葯安全。 臨床研究首先在10~30例正常成年志願者觀察新葯耐受性,找出安全劑量。再選擇有特異指征的病人按隨機分組、設立已知有效葯物及空白安慰劑雙重對照(對急重病人不得採用有損病人健康的空白對照),並盡量採用雙盲法(病人及醫護人員均不能分辨治療葯品或對照葯品)觀察,然後進行治療結果統計分析,客觀地判斷療效。與其同時還需進行血葯濃度監測計算葯動學數據(詳第三章)。受試病例數一般不應少於300例,先在一個醫院以後可擴大至三個以上醫療單位進行多中心合作研究。對那些需要長期用葯的新葯,應有50~100例病人累積用葯半年至一年的觀察記錄。由此制定適應證、禁忌證、劑量療程及說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後,再經過葯政部門的審批才能生產上市。
售後調研(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是指新葯問市後進行的社會性考查與評價,在廣泛的推廣應用中重點了解長期使用後出現的不良反應和遠期療效(包括無效病例)。葯物只能依靠廣大用葯者(醫生及病人)才能作出正確的歷史性評。
⑶ 生葯學的起源和發展
我國生葯科學的起源和本草沿革
人類葯物知識的來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人們在尋找食物的同時,通過反復嘗試,發現了許多有生理作用的植物,可以用來防治疾病,因此有「醫食同源」之說。古書記載,神農氏(公元前約2700年)嘗百草,用以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說明我們祖先長期而廣泛的醫療實踐過程,葯物知識逐漸豐富起來。但是太古時期文字未興,這些知識只能依靠師承口授。後來有了文字,便逐漸記錄下來,出現了醫葯書籍。這些書籍起到了總結前人經驗,並便於流傳和推廣的作用。由於葯物中草類佔大多數,所以記載葯物的書籍便稱為「本草」。據考證,秦漢之際,本草流行已較多,但這些本草都已亡佚,無可查考。現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為《神農本草經》,著者不詳,根據其中記載的地名,可能是東漢醫家張仲景、華佗等人修訂前人著作而成。
《神農本草經》全書三卷,收載動、植、礦物三類葯物共365種,分上、中、下三品:「上葯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中葯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症補虛羸者,本中經;下經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每葯項下載有性味、功能與主治,另有序例簡要記述用葯的基本理論,如有毒無毒、四氣五味、配伍法度、服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劑型,可以說《神農本草經》是漢以前我國葯物知識的總結,並為以後的葯物發展奠定了基礎。
清代道光年間,吳其的兩部專論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實圖考》和《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問世,前者記載葯物1714種,後者描述了植物838種,對於每種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產地敘述頗詳,並附有精確插圖,尤其著重植物的葯用價值與同名異物的考證,所以雖非葯物學專著,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現代生葯學的發展
生葯學是在人類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隨著生產發展的需要和科學研究的進步而逐漸積累和發展起來的關於天然葯物的科學。從歷史上看,生葯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即傳統的本草學(或葯物學)時期、近代的商品生葯學時期和現代的生葯學新時期。
古代本草著作的出現是在二千多年以前,直到十九世紀中葉生葯學成為獨立的學科,世界各國都處於傳統的本草學時期。那時,對於葯物(生葯)的知識主要是依靠感官和實踐經驗來積累。古代本草書籍的內容是以記載醫療效用為主,兼及生葯和葯用動植物的名稱、產地、形態和感官鑒別的特徵等。由於地域的不同和經驗的差異,對葯物的認識自難一致,更由於當時科學未興,對於葯物的認識難免失之粗淺,或有主觀臆斷之處。
生葯有效成分的不斷闡明及其分析方法的迅速發展,迎來了現代生葯學的新時期,推動了對影響生葯品質的各種因素進行科學的探討。例如對於有效成分明確、經濟價值較大、大量栽培的葯用植物(如薄荷、洋地黃、金雞納樹等)進行選種、嫁接、雜交以及環境條件和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產量和質量;對生葯採收時期、加工方法和貯藏條件等方面的研究,力求提高並保持生葯的優良品質。
人工方法造成葯用植物遺傳因子的突變與多倍體植物的形成,利用示蹤原子探索有效成分在植物體內的形成過程及其影響因素,利用細胞和組織培養方法來生產葯用植物的有效物質,已獲得進展。由於植物化學成分知識的大量積累,已開展了對各類植物的化學成分與其親緣關系進行科學的探討,從而開始形成植物化學分類學(Plant Chemotaxonomy),這門科學的發展具有分類學上的意義,並將促進新的生葯資源的開發。
⑷ 葯物的發展史
l9世紀末,化學工業的興起,化學治療概念的建立, 為20世紀初化學葯物的合成和進展奠定了基礎。例如早期的含銻、砷的有機葯物用於治療錐蟲病、阿米巴病和梅毒等。在此基礎上發展用於治療瘧疾和寄生蟲病的化學葯物。 20世紀30年代中期發現百浪多息和磺胺後,合成了一系列磺胺類葯物。1940年青黴素療效得到肯定,β內醯胺類抗生素得到飛速發展。化學治療的范圍日益擴大,已不根於細茵感染的疾病。隨著1940年woods和FildeS抗代謝學說的建立,不僅闡明抗菌葯物的作用機理,也為尋找新葯開拓了新的途徑。例如根據抗代謝學說發現抗腫搐葯·利尿葯和抗瘧葯等。葯物結構與生物活性關系的研究也隨之開展,為創制新葯和先導物提供了重要依據。30比~40年代發現的化學葯物最多,此時期是葯物化學發展史上的豐收時代。 進人50年代後,新葯數量不及初階段,葯物在機體內的作用機理和代謝變化逐步得到闡明,導致聯系生理、生化效應和針對病因尋找新葯·改進了單純從葯物的顯效基團或基本結構尋找新葯的方法。例如利用潛效(Latentiation)和前葯(Prodrug)概念,設計能降低毒副作用和提高選擇性的新化合物。1952年發現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氯丙嗪後·精神神經疾病的治療,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非甾體抗炎葯是60年代中期以後研究的活躍領域,一系列抗炎新葯先後上市。 60年代以後構效關系研究發展很快,已由定性轉向定量方面。定量構效關系(QSAR)是將化合物的結構信息、理化參數與生物活性進行分析計算,建立合理的數學模型,研究構-效之間的量變規律,為葯物設計、指導先導化合物結構改造提供理論依據。QSAR常用方法有Hansch線性多元回歸模型,Free-WilSon加合模型和Kier分子連接性等。所用的參數大多是由化合物二維結構測得,稱為二維定量構效關系(2D-QSAR)。50~60年代是葯物化學發展的重要時期70年代迄今,對葯物潛在作用靶點進行深入研究,對其結構、功能逐步了解。另外,分子力學和量子化學與葯學科學的滲透,X衍射、生物核磁共振、資料庫、分子圖形學的應用,為研究葯物與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葯效構象以及二者作用模式,探索構效關系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先進手段,現認為SD-QSAR與基於結構的設計方法相結合,將使葯物設計更趨於合理化。 對受體的深入研究·尤其許多受體亞型的發現,促進了受體激動劑和秸抗劑的發展,尋找特異性地僅作用某一受體亞型的葯物,可提高其選擇性。如β和α腎上腺素受體及其亞型阻滯劑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葯物;組胺H2受體阻滯劑能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內源性腦啡酞類對阿片受體有激動作用,因而呈現鎮痛活性,目前阿片受體有多種亞型(如δεγηκ等)為設計特異性鎮痛葯開拓了途徑。 酶是高度特異性的蛋白質,生命活動許多是由酶催化的生化反應,故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活性。隨著對酶的三維結構、活性部位的深入研究,以酶為記點進行的酶抑制劑研究,取得很大進展。例如通過干擾腎素(Renin)-血管緊張素(Angiotensin)-醛固醇(Aldosterone)系統調節而達到降壓效用的血管緊張汞轉化酶(ACE)抑制劑,是7O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降壓葯。一系列的ACE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賴諾普利等已是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的重要葯物。3羥基-3-甲戊二醯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降血脂有較好的療效。噻氯匹定可抑制血栓素合成酶·用於防治血栓形成。 離子通道類似於活化酶存在於機體的各種組織,參與調節多種生理功能。7O年代末發現的一系列鈣拮抗劑(Calcium Antagonists)是重要的心腦血管葯,其中二氫砒錠啶類研究較為深入·品種也較多,各具葯理特點。近年發現的鉀通通調控劑為尋找抗高血壓、抗心紋痛和I類抗心律失常葯開辟了新的途徑。 細胞癌變認為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基因表達失調和細胞無限增殖所引起的,因此可將癌基因作為記點,利用反義技術(antisense technology)抑制細胞增殖的方法,可設計新型抗癌葯。 8O年代初諾氟沙星用於臨床後,迅速掀起喹諾酮類抗菌葯的研究熱潮,相繼合成了一系列抗菌葯物,這類抗菌葯和一些新抗生素的問世,認為是合成抗菌葯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尋找內源性活性物質是葯物化學研究的內容之一,近年來發現許多活性多肽和細胞因子·如心鈉素(ANF)是8O年代初從鼠心肌勻漿分離出的心房肽,具有很強的利尿、降壓和調節心律的作用,內皮舒張因子(EDRF)NO是同時期證實由內皮細胞分泌具有舒張血管作用的物質,其化學本質後證實是一氧化氮(Ho)。它是調節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功能的細胞信使分子,參與機體的多種生理作用,9O年代後,有關NO的研究已成國際的熱點。NO供體和NO合酶抑制劑的研究正方興未艾,將為心血管抗炎葯等開拓新的領域。 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是近2O年發展的高新技術,醫葯生物技術已成為新興產業和經濟生長點。9O年代初以來上市的新葯中,生物技術產品佔有較大的比例,並有迅速上升的趨勢。通過生物技術改造傳統制葯產業可提高經濟效益,利用轉基因動物-乳腺生物反應器研製、生產葯品,將是21世紀生物技術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近年來發展的組合化學技術,能合成數量眾多的結相關的化合物,建立有序變化的多樣性分子庫,進行集約快構速篩選,這種大量合成和高通量篩選,無疑對發現先導化合物和提高新葯研究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70-90年代,新理論、新技術、學科間交叉淮透形成的新興學科,都促進了葯物化學的發展,認為是葯物化學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時代。 人們認為20世紀中、後期葯物化學的進展和大量新葯上市,歸納為三方面主要原因:(l)生命科學,如結構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基因學和生物技術的進展,為發現新葯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2)信息科學的突飛猛進,如生物信息學的建立,生物晶元的研製,各種信息效據庫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便捷地檢索和搜尋所需安的文獻資料,研究水平和效率大為提高;(3)制葯企業為了爭取國際市場,投入大且資金用於新葯研究和開發(R&D),新葯品種不斷增加,促進了醫葯工業快速發展。
希望採納
⑸ 葯學專業的發展簡史
葯學 最先是從人類社會初期開始出現的。人類在與大自然作斗爭中創造了原回始的醫葯,醫葯學同其答它科學一樣,來源於人類的社會實踐和物質生活的需要。葯學是歷代人民大眾智慧的結晶,它對全人類的健康發展,種族繁衍與發展,有著巨大貢獻。中醫葯學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中的珍寶,是現代國際交流中我國獨具特色的優勢之一。有著極其光輝的歷史。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財富。因此,我們在介紹中葯發展簡史的同時,對世界葯學發展概況予以簡介,以保持葯學的完整性。
中國葯學 發展簡史中國葯學包括我國固有的中葯學(傳統葯學)和由西方傳入的西葯學(現代葯學)。
⑹ 中國古代史葯物發展有哪幾個時期
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通過實踐,不斷認識,逐漸積累了豐富的醫葯知識。由於太古時期文學未興,這些知識只能依靠師承口授,後來有了文字,便逐漸記錄下來,出現了醫葯書籍。這些書籍起到了總結前人經驗並便於流傳和推廣的作用。中國醫葯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對於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巨大的貢獻。
中國古代史葯物發展分下列幾個發展階段:
1.葯最先是從人類社會初期開始的。人類在與大自然作斗爭中創造了原始的醫葯,醫葯學同其它科學一樣,來源於人類的社會實踐和物質生活的需要。據考證,秦漢之際,本草流行已較多,但可惜這些本草都已亡佚,無可查考。現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稱為《神農本草經》,著者不詳,根據其中記載的地名,可能是東漢醫家修訂前人著作而成。
2.《神農本草經》全書共三卷,收載葯物包括動、植、礦三類,共365種,按葯的效用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種,能補養、無毒、可久服;中品120種,能治療補虛、無毒或有小毒,應斟酌病情使用;下品125種,多為活性強的專科治療用葯、毒性大、不可多服、久服。每葯項下載有性味、功能與主治,另有序例簡要地記述了用葯的基本理論,如有毒無毒、四氣五味、配伍法度、服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劑型,可說是漢以前中國葯物知識的總結,並為以後的葯學發展奠定了基礎。
3.《本草經集注》:是梁陶弘景於公元492~500年間著成,全書收載葯物730種,採集注《本經》和《名醫別錄》各365 種。陶氏把自己的補充和發揮材料,用注的形成放在書後,故稱「集注」。本書一最大特點是作者創用了「朱墨分書、大小結合」的文獻標志法。即用朱(紅字)寫《本經》、用墨(黑字)寫《名醫別錄》,陶氏把自己的注文以小字墨書。 每葯之下不但對原有的性味、功能與主治有所補充,並增加了產地、採集時間和加工方法等,大大豐富了《神農本草經》的內容。
4.《新修本草》:是由唐王朝政府出面組織蘇敬、李靜22人集體編修的。歷時3年(公元675~659年 )完稿,定名為《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共54卷,載葯844種。全書分為葯圖、圖經(對葯圖的註解)和本草三部分。歸納和總結了唐以前的葯學成就。本書以圖文對照的寫法,開世界葯學著作的先例,是個創舉。書成後很快傳入日本。《新本草》是由官府組織編寫並頒布施行的,成為我國第一部國家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葯典。比1942年歐洲紐倫堡葯典還早880多年。本書在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位置,它不僅反映了唐代葯學的成就,而且對後和國外的葯學發展也有深遠影響。
5.《證類本草》;宋代醫葯學有較大發展,這與王安石的變法,沈括的科學實踐和醫葯學家唐慎策的卓越貢獻分不開。此期的本草著述較多,如收載葯物983種的《開寶本草》、載葯1082種的《嘉佑本草》、蘇頌編撰的《圖經本草》以及《證類本草》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證類本草》是《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的簡稱。
6.《本草綱目》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是比較重視醫葯事業發展的,朱元璋曾說過:「三皇繼天立極,開萬世教化之原,泊於葯師可乎?」其意思是說三皇以來都離不開葯師。故於1369年建御葯房,設葯典局和相應的官職。後來的幾代皇帝都比較重視葯學的發展,出現了象李時珍、劉方泰和繆希雍等著名葯學家。他們的著作《本草綱目》、《本草品匯精要》和《炮製大全》等,對後來的葯學發展影響很大。《本草品匯精要》全書42卷,載葯1815種,是劉文泰等於1505年編纂,文字簡潔精練、朱墨文書,並對以彩圖惜原稿流失。
7.《本草綱目拾遺》和《植物名實圖考》(1661~1911年):分別由趙學敏和吳共浚編寫、收載了《本草綱目》未收載的葯物716種,並對《本草綱目》中記述不詳的205種葯物予以增修糾錯。不僅拾《本草綱目》的遺漏,且多有出自作者本人收集觀察研究所得。
我國漢代至清代的本草著作有數百種,內容豐富、各具特色,是我國葯的總結,許多理論和經驗至今仍在廣泛流傳和應用。作為葯師,應當熟悉我國歷代葯學著作,繼承並發揚我們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取其精化,為今所用。
⑺ 葯物的發展史發展史
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生存從生活經驗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質可以治療疾病與傷痛,這是葯物的源始。這些實踐經驗有不少流傳至今,例如飲酒止痛、大黃導瀉、楝實祛蟲、柳皮退熱等。以後在宗教迷信與邪惡斗爭及封建君王尋求享樂與長壽中葯物也有所發展。
但更多的是將民間醫葯實踐經驗的累積和流傳集成本草,這在我國及埃及、希臘、印度等均有記載,例如在公元一世紀前後我國的《神農本草經》及埃及的《埃伯斯醫葯籍》(Ebers『Papyrus)等。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96)在葯物發展史上有巨大貢獻,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全書共52卷,約190萬字,收載葯物1892種,插圖1160幀,葯方11000餘條,是現今研究中葯的必讀書籍,在國際上有七種文字譯本流傳。
在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十四世紀開始)後,人們的思維開始擺脫宗教束縛,認為事各有因,只要客觀觀察都可以認識。瑞士醫生Paracelsus(1493-1541)批判了古希臘醫生Galen惡液質唯心學說,結束了醫學史上1500餘年的黑暗時代。後來英國解剖學家W.Harvey (1578-1657)發現了血液循環,開創了實驗葯理學新紀元。
義大利生理學家F.Fontana (1720-1805)通過動物實驗對千餘種葯物進行了毒性測試,得出了天然葯物都有其活性成分,選擇作用於機體某個部位而引起典型反應的客觀結論。這一結論以後為德國化學家F.W.Serturner(1783-1841)首先從罌粟中分離提純嗎啡所證實。18世紀後期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不僅促進了工業生產也帶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
其中有機化學的發展為葯理學提供了物質基礎,從植物葯中不斷提純其活性成分,得到純度較高的葯物,如依米丁、奎寧、士的寧、可卡因等。以後還開始了人工合成新葯,如德國微生物學家P.Ehrlich從近千種有機砷化合物中篩選出治療梅毒有效的新胂凡納明(914)。葯理學作為獨立的學科應從德國R.Buchheim(1820-1879)算起,他建立了第一個葯理實驗室,寫出第一本葯理教科書,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葯理學教授。
其學生O.Schmiedeberg(1838-1921)繼續發展了實驗葯理學,開始研究葯物的作用部位,被稱為器官葯理學。受體原是英國生理學家J.N.Langley(1852-1925)提出的葯物作用學說,現已被證實是許多特異性葯物作用的關鍵機制此後葯理學得到飛躍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葯理新領域及新葯,如抗生素、抗癌葯、抗精神病葯、抗高血壓葯、抗組胺葯、抗腎上腺素葯等。近年來葯動學的發展使臨床用葯從單憑經驗發展為科學計算,並促進了生物葯學的發展。
1853年夏爾,弗雷德里克·熱拉爾(Gerhardt)就用水楊酸與乙酸酐合成了乙醯水楊酸,(乙醯化的水楊酸)但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
1897年德國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又進行了合成,並為他父親治療風濕關節炎,療效極好。在1897年,費利克斯·霍夫曼的確第一次合成了構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質。
1898年上市,發現它還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於是重新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將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衍生物與聚乙烯醇、醋酸纖維素等含羥基聚合物進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產物的抗炎性和解熱止痛性比游離的阿司匹林更為長效。
(7)葯學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阿司匹林性狀:白色針狀或板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微帶酸味。分子相對質量:180.16,CAS號:50-78-2,熔點:136-140℃,沸點:321.4°C at 760 mmHg。
閃點: 131.1°C,水溶性:3.3 g/L(20℃),蒸汽壓:0.000124mmHg at 25°C,溶解性: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氯仿,也溶於較強的鹼性溶液,同時分解。
⑻ 葯物化學的發展歷程
本世紀葯物化學的發展歷程,可概括為幾個階段。19世紀末,化學工業的興起,Ehrlich化學治療概念的建立, 為本世紀初化學葯物的合成和進展奠定了基礎。例如早期的含銻、砷的有機葯物用於治療錐蟲病、阿米巴病和梅毒等。在此基礎上發展用於治療瘧疾和寄生蟲病的化學葯物。
本世紀30年代中期發現百浪多息和磺胺後,合成了一系列磺胺類葯物。1940年青黴素療效得到肯定,β內醯胺類抗生素得到飛速發展。化學治療的范圍日益擴大,已不限於細菌感染的疾病。隨著1940年woods和FildeS抗代謝學說的建立,不僅闡明抗菌葯物的作用機理,也為尋找新葯開拓了新的途徑。例如根據抗代謝學說發現抗腫瘤葯、利尿葯和抗瘧葯等。葯物結構與生物活性關系的研究也隨之開展,為創制新葯和先導物提供了重要依據。30~40年代發現的化學葯物最多,此時期是葯物化學發展史上的豐收時代。
進人50年代後,新葯數量不及初階段,葯物在機體內的作用機理和代謝變化逐步得到闡明,導致聯系生理、生化效應和針對病因尋找新葯·改進了單純從葯物的顯效基團或基本結構尋找新葯的方法。例如利用潛效(Latentiation)和前葯(Prodrug)概念,設計能降低毒副作用和提高選擇性的新化合物。1952年發現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氯丙嗪後·精神神經疾病的治療,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非甾體抗炎葯是60年代中期以後研究的活躍領域,一系列抗炎新葯先後上市。60年代以後構效關系研究發展很快,已由定性轉向定量方面。定量構效關系(QSAR)是將化合物的結構信息、理化參數與生物活性進行分析計算,建立合理的數學模型,研究構-效之間的量變規律,為葯物設計、指導先導化合物結構改造提供理論依據。QSAR常用方法有Hansch線性多元回歸模型,Free-WilSon加合模型和Kier分子連接性等。所用的參數大多是由化合物二維結構測得,稱為二維定量構效關系(2D-QSAR)。50~60年代是葯物化學發展的重要時期。70年代迄今,對葯物潛在作用靶點進行深入研究,對其結構、功能逐步了解。另外,分子力學和量子化學與葯學科學的滲透,X衍射、生物核磁共振、資料庫、分子圖形學的應用,為研究葯物與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葯效構象以及二者作用模式,探索構效關系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先進手段,SD-QSAR與基於結構的設計方法相結合,將使葯物設計更趨於合理化。
80年代初諾氟沙星用於臨床後,迅速掀起喹諾酮類抗菌葯的研究熱潮,相繼合成了一系列抗菌葯物,這類抗菌葯和一些新抗生素的問世,認為是合成抗菌葯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90年代初以來上市的新葯中,生物技術產品佔有較大的比例,並有迅速上升的趨勢。通過生物技術改造,傳統制葯產業可提高經濟效益,利用轉基因動物-乳腺生物反應器研製、生產葯品,將是21世紀生物技術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如今發展的組合化學技術,能合成數量眾多的結構相關的化合物,建立有序變化的多樣性分子庫,進行集約快速篩選,這種大量合成和高通量篩選,無疑對發現先導化合物和提高新葯研究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70-90年代,新理論、新技術、學科間交叉滲透形成的新興學科,都促進了葯物化學的發展,認為是葯物化學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時代。
⑼ 葯學的歷史發展
文藝復興前期 (1)古典葯學;原始時代由於文化不發達,不可能有單獨記載葯學知識的專著。把現存用文字記載葯物治療的書稱為古典書,如中國的《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埃及的紙草書(papyrus),印度有吠佗經(veda)。巴比倫亞述的有關碑文也可列入葯學文獻中,因其中記存最早的葯學知識。埃伯斯伯比書(Ebers Papyrus)中記載葯700餘種。
(2)羅馬時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對古代醫葯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由於他醫學成績巨大,被後人稱為醫聖,其後戴歐斯考利狄斯(Dioscorides)編著的《Demateria Medica》一書,載葯500餘種。該書被認為是數個世紀以來葯物學的主要著作。古羅馬最傑出的醫學家格林(Calen,公元130~200年)與我國醫聖張仲景同時代。他有許多著作,現存80餘種,對後世葯學發展影響很大。尤其對植物制劑技術作出了巨大貢獻。後人為紀念他,仍把用浸出方法生產出的葯劑稱為格林制劑(Calen cals)。由於其創造性的研究工作,對醫葯學的發展起著奠基作用。被稱為葯劑學的鼻祖。
2.中世紀葯學 中世紀(約3~15世紀)歐洲正處於黑暗時期,由於戰爭的破壞,古羅馬文化被摧毀,因而,醫學的中心也隨著社會的變動發生轉移,阿拉伯人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醫學遺產,博採兼收了中國、印度和波斯等國的經驗,塔吉克醫生阿底森納(Aricennna,980~103)編著的《醫典》分為5冊,總結了當時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大部分葯物知識,對後世影響頗深、被奉為葯物學的經典著作。伊爾·阿爾――拜塔爾(1197~1248)是一位傑出的葯用植物學家,他的《葯用植物大全》描寫了1400餘種葯物。
3.現代葯學 隨著化學、物理學、生物學、解剖學和生理學的興起,大大促進了葯學的發展。其主要標志就是學科分工越來越細,尤其是20世紀以來,早期沒有分科的葯物,因科學技術的發展,已先後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從而使葯學分離出去。而且又與其它學科,互相滲透成為新的邊緣學科。尤其是受體學說和基因工程的創立,為葯學事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個新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