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諸翟發展歷史

諸翟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2 22:06:40

⑴ 真新街道的歷史沿革

在長江南岸設浙西,江橋鄉在路轄蘇州府華亭縣境內。於吳淞江中游北岸北新涇以西置臨江鄉,取地臨江岸之意。在吳淞江支流不遠的橫瀝江上,架一座通驛的石橋。這座石橋質地堅固,氣勢雄偉,江橋也因此得名。
旋因金兵入寇,北宋滅亡。皇族子弟趙構,南渡長江,建都臨安,史稱南宋,為開發江南土地,特設置嘉興路,並在路屬華亭縣吳淞江下游設上海鎮,江橋屬上海鎮管轄。
嘉定10年(1217)從崑山縣分出嘉定縣,江橋鄉有小部署之。 雍正三年(1725)從嘉定分出寶山縣,江橋鄉有一部分屬之。
咸豐10年(1860),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在南京建立太平天國,各地義軍紛紛響應。青浦周立春,上邑流麗川先後揭竿,聲勢浩大,蘇督譚鈞培為了鎮壓農民,興辦團練,招募局勇,以屠殺義軍,並將原來的虹橋、新涇、江橋、諸翟4個鄉合並成西鄉。加強內部協調,實行聯防,江橋該稱江橋區。
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後,光緒32年(1906),江橋又復稱鎮。宣統元年(1909)成立蒲淞鎮,江橋再稱鄉。 民國成立以後,上海縣歸江蘇省滬海道節制,江橋為江蘇省滬海道、松江府、上海縣、葡淞市轄的一個鄉。
民國17年(1928)北伐勝利以後,將原來上海縣屬上海,閘北、洋涇、葡淞市和漕涇、塘橋、高行、陸行、引翔、揚思、德華7鄉劃歸上海特別市,直屬中央國民政府,從此江橋鄉脫離江蘇版圖,成為上海特別市蒲淞區轄的一個鄉。
民國24年(1935)國民政府廢呂鄰設保甲,江橋地區為蒲淞區第21、22、23、24四個保,並設蒲淞區第五聯保辦事處處於江橋鎮上。
民國26年(1937)日軍侵華,上海淪陷,翌年上海偽市府成立,將蒲淞區劃歸滬西公署管轄。次年廢公署改稱羽林區,轄區如舊。
民國34年(1945)9月,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國民黨政府接收,恢復蒲淞區舊稱,並將地處吳淞江北的湯家角、延場兩個自然村劃給江橋,編為蒲淞區第25保。至此江橋地區共有21、22、23、24、25五個保,屬第五聯保辦事處。
民國36年(1947)蒲淞區改名為新涇區,直至1949年解放。 1949年5月江橋解放,第二年隸屬變更,江橋鄉劃歸真如區。新的真如區轄真如鎮、揚橋、陳渡、電台、江橋、交通一鎮五鄉,同時又將揚橋鄉中劃出13個自然村給江橋。
1951年土地改革結束後,劃分小鄉建立政權。江橋鄉(19個自然村),雙洋鄉(21個自然村),真江鄉(24個自然村有17個在江橋),揚橋鄉劃入部分成立真揚鄉(16個自然村有13個在江橋境內)。
1954年嘉定縣將南翔區田杜鄉(18個自然村)劃給江橋,至此,江橋共有江橋、雙洋、真江(大部)、真揚(大部)、田杜5個小鄉。
1956年1月在成立農業合作社運動中,將江橋、雙洋、田杜3個小鄉合並為江橋大鄉。真江大部與真揚大部合並為真揚大鄉。同年3月,上海市在並區中撤新涇、龍華、真如建制,成立上海市西郊區。江橋、真揚成為西郊區轄的2個鄉。
1958年7月,撤區並縣,原來新涇、龍華區並入上海縣,真如區並入嘉定縣。同年9月在人民公社化的高潮中,在真如區的范圍內,成立長徵人民公社。公社下設10個大隊,江橋地區成為長征公社五大隊(大部分)、六大隊、七大隊和八大隊。
1960年1月,廢大隊建管理區,原七大隊、八大隊為江橋管理區,五大隊、六大隊為真揚管理區。
1961年3月與1961年11月兩次拆分公社。先是一分為二,後在一分為三。此時江橋公社共有11個大隊2674戶,12704人,6592個勞動力和19970.8畝耕地。
1980年地名普查,星火大隊更名為華庄大隊。1981年分拆真新、建華兩個大隊,增加了真江和建新兩個大隊;1984年五四大隊再拆分出一個大宅大隊。
1983年5月經九屆四次人代會決議,恢復鄉人民政府建制,結束了推行25年的政社合一的制度,實行政社分設。
1993年3月28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1993)21號文批准,同意撤鄉建鎮,江橋鄉人民政府更名為江橋鎮人民政府。
1995年8月9日經嘉定區人民政府嘉府(1995)155號文件批准,同意設置真新新村街道辦事處(籌),辦事處為嘉定區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受區人民政府的領導,管理該地區的行政工作,其職能和任務執行「上海市街道辦事處工作規定」。
真新新村街道辦事處(籌)的管轄范圍為:市規劃外環線以東的江橋鎮所轄的真新、真江、豐庄、柵橋四個村的全部約6平方公里。
1995年10月24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滬府(1995)45號文批准,同意建立嘉定區真新新村街道辦事處。
2006年9月15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滬府(2006)93號文批准,同意真新新村街道更名為真新街道。

⑵ 華漕鎮的經濟發展

「十一五」期間,閔行區主打「航天閔行,科技閔行,樞紐閔行」三大品牌,其區域內有個國家開發區即閔行開發區(佔地10平方公里),紫竹科技園區(佔地10平方公里)和漕河涇開發區(佔地10平方公里);有旗忠體育中心;有規劃13平方公里的航天城(5平方公里)和航天公園(8平方公里)。
當前圍繞虹橋綜合交通樞紐,閔行區規劃了約2.6平方公里土地用於開發商務、辦公、賓館等服務業。其中有距機場2-3公里的中春路現代服務業園區80公頃,佔地600畝的萬科總部經濟,佔地500畝外環林帶服務業園區和佔地500畝九星商務區,並將莘庄原規劃80公頃用於政府用地調整為商業辦公產業用地;且又在紀王、華漕、諸翟三地預留20平方公里的發展備用地,待交通樞紐方案進一步細化明確後再編制這一區域的詳細發展規劃。
「十五」期末,全鎮增加值、財政收入分別達到45億元、8.1億元,是「九五」期末的2.4倍、5.3倍,年均增長19.04%、39.6%。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是上海市十一五重大工程,將虹橋機場二期、京滬高鐵、磁懸浮機場線及5條地鐵等聯合在一起,因此而產生的配套工程將服務上海世博會,是對華漕鎮的一個重大發展機遇。
愛博家園
愛博家園規劃用地總面積為120.4萬平方米,小區總建築面積為170.1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築面積為120.3萬平方米,公建配套面積為47萬平方米,綜合商業服務中心建築面積為2.8萬平方米。設計居住規模為14298套。整個基地共五個地塊,分為二期開發,其中一期為東塊213地塊,西塊214地塊;二期為A塊216地塊,B東塊217地塊,B西塊218地塊。社區內設置了不同層次的公共服務設施:管理中心、衛生中心、綜合商業服務中心、福利院托老所、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等,綜合商業服務中心集合了商場、超市、菜場、專業店、餐飲店等設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小區內公交站點一應俱全、樞紐周邊交通線路四通八達,為社區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愛博家園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標准管理的要求,精心施工。截至目前,愛博家園一期工程213、214地塊共109幢住宅樓基本完成單體竣工,開發商正進行一戶一驗整改維修工作。

⑶ 有誰知道青浦區古今有什麼名人嗎

青浦區歷史名人
管道升(1262-1319)
字仲姬,一字瑤姬。女。青浦小蒸人,趙孟頫妻。元延佑四年(1317年)封魏國夫人,世稱管夫人。擅詩、文、書、畫及刺綉。她的楷書和行書,「秀潤天成」,董其昌說與趙孟頫「不可辯同異,衛夫人後無儔」。草書得索靖、皇象遺意。元仁宗曾命她寫《千字文》,用玉軸裝飾,藏於秘書監。畫善花卉、人物、山水,尤工墨竹,論者以為「晴竹新是其始創,其後人模範」。她還曾在湖州瞻佛寺高一丈多、寬一丈五尺余的粉牆上畫竹石圖一堵,《吳其貞書畫記》稱其「晴竹亭亭如生,使人望去清風徐來,寒氣襲骨,抑且用筆熟脫,縱橫蒼秀,絕無婦人女子之態,偉哉!」她信佛,晚年曾畫不少觀音大士像,還綉過《十八應真圖》。傳世作品有47歲在碧浪湖泛舟時所畫的《水竹圖》卷等。

曹知白(1272-1355)
元代書畫家,字又玄,一字貞素,號雲西。青浦小蒸(古時屬浙西華亭)人。今小蒸蘆花庵即曹知白居宅。從小機敏穎悟,很有見識,愛讀書,好黃老之學。家有藏書數千卷,也喜蓄字畫。23歲參加疏浚吳淞江,所提建議很見成效。幾年後又作疏浚,獻填淤成堤之法,受到主辦官員的器重。元至元中被薦為崑山教諭,不久辭去。結交趙孟頫、鄧文原、虞集、王冕等名流,各倪瓚、黃公望交往最密,常以書畫相唱和。
曹知白主要成就在山水畫。他善用淡筆皴擦,簡潔蒼秀,風格獨特,是元代李(成)董其昌稱他為松江第一人。初師馮覲,得其娟秀,亦受趙孟頫的影響。繼而師法李成、郭熙,兼取董源、巨然,筆墨疏秀清潤。晚年身體輕健,書畫功力愈加深厚,畫風由豐潤趨向蒼簡,自成一格。78歲時作《重溪暮靄圖》,黃公望題跋稱他:「老而益進。於今諸名勝善畫家,求之巧思者甚多,至於韻度清越,則此翁當獨步也。」傳世作品有《寒林圖》冊、《疏鬆幽岫圖》軸、《雪山圖》軸、《松林平遠圖》軸,《群峰雪霽圖》軸等。

王圻(明代)
字元翰,諸翟人(諸翟又名紫堤,舊屬青浦縣),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曾任清江、萬安縣知縣,後擢為御史,以敢於直言,與當時宰相張居正等意見相左,出為福建僉事,又以事降為邛州判官,不久後又遷任進賢曹縣知縣、開州知州、陝西布政司參議等職。告老還鄉後,築室於吳淞江畔,闢地種梅萬株,稱之為「梅花原」,以讀書著述為樂。年逾古稀「猶篝燈帳中,丙夜不輟」。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青浦縣宰卓鈿請王圻主纂《青浦縣志》,歷時五年,於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修成,翌年刻竣,全志共8卷32目,為青浦縣第一部縣志。王圻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續文獻通考》、《謚法通考》、《兩浙鹽法志》、《雲間海防志》、《吳淞江議》、《東吳水利考》、《三才圖會》、《稗史匯編》等。卒年81歲,祀於上海鄉賢祠。

王昶(1725-1806)
清代著名學者,字德甫,號述庵,又號蘭泉,朱家角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進士,歸入選班。二十二年(1757年)皇帝南巡,王昶獲召試第一,授內閣中書,協辦侍讀,入軍機處,後又擢刑部郎中。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王昶因「言兩淮鹽運提引事不密」而被罷職。受大學士阿桂器重隨其行走軍營九年。因戰功卓著,被乾隆嘉獎,擢為鴻臚寺卿,賞戴花翎,在軍機處行走。不久又升為大理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王昶才思出眾,為人正直,執法不阿,深得乾隆信任,曾贊其「人才難得」。從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至五十三年(1788年),王昶先後出任過江西按察使、直隸按察使、陝西按察使、雲南布政使、江西布政使。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王昶64歲,奉調入京,任刑部右侍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提出辭呈。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春,王昶舉家南歸,回到青浦朱家角薛葭浜三泖漁庄,將草堂(原經訓堂)題名為「春融堂」。
王昶一生成就不僅在仕途,更在學術。他好金石考古之學,窮極半生精力收羅商周銅器及歷代碑刻拓本1500餘種,編成《金石萃編》160卷。文學藝術方面,他工詩善文,作品甚多,早年與王鳴盛、吳泰來、錢大昕、趙升之、曹仁虎、王文蓮並稱「吳中七子」他的詩文結集《春融堂集》收有詩、詞、賦、書、論、考辨、解說、策回、序跋等69卷。此外,他還做了大量的文學選編工作,在文學史上較有影響的有《湖海詩傳》和《湖海文傳》。王昶對詞也有研究,編有《明詞綜》和《國朝詞綜》各一部。王昶對家鄉歷代先賢的詩文更是特別鍾愛,曾與婁縣(今松江)庄師洛合輯《陳忠裕公全集》一部;告老還鄉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青浦詩傳》編好付刊,為青浦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王昶在方誌學上也有不少積極貢獻,他曾參與纂修《大清一統志》、《續三通》。七十致仕後,主修過《西湖志》、《太倉州志》。王昶還是個教育家,他編撰的《天下書院總志》,為清國史館收藏。王昶在治國方略以及其他方面也有不少著作,如《使楚從譚》、《征緬紀聞》。
嘉慶十一年(1806年),王昶病逝於宗祠,卒年80歲。

何其偉(1774-1837)
字韋人,又字書田,清代名醫、詩人,早年住北干山,號北干山人,晚年遷居重固福泉山麓。何氏為累世名醫,上世居青龍,後遷奉賢,曾祖何王模再徙青浦,還居北干山。父世仁,醫術高明,遠近就醫者極多。其偉幼解四聲,長通六義,以婁縣(今松江縣)庄師洛和邑人王昶為師,詩效陸游,主清徹自見。
何其偉繼承祖業,醫術高超,名滿大江南北。林則徐巡撫江蘇時,因患軟腳病,曾延請何其偉診治,不數日而愈。林則徐禁煙所用的「林文忠公十八味戒煙方」,是何其偉開的處方。林則徐曾手書對聯一副贈給何其偉:「桔井活人真壽客,干山編集老詩豪」,情真意切,道出了何其偉既是名醫,又是詩人的卓越成就。
何其偉於道光十七年(1837年)病故,著有《干山草堂詩稿》、《忝生齋文稿》、《北干山人醫案》、《醫人史傳》、《救逆良方》、《醫葯源流論》等著作。

夏瑞芳(1871-1914)
字粹方,沈巷鎮南庫村人,生於清同治十年(1871年)五月二十三日。民國三年(1914年)一月十日遭人暗殺,終年43歲。
夏瑞芳先世業農,童年時,父母至上海幫佣和擺小攤頭,將他寄養在伯父處看牛。11歲,隨母至滬,入基督教會創辦的清心堂求學;18歲,因父喪輟學,至同仁醫院當了一年徒工,後至文匯、字林等外文報館當排字工,收入漸豐。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與妻舅鮑咸恩、鮑咸昌及同事高鳳池等人,集資四千元,創辦商務印書館,夏瑞芳任經理。商務初創時,只是個小企業,印刷一些教會的書籍、宣傳品以及帳冊之類。翌年,夏瑞芳赴日本考察印刷技術,回國後正當清政府推行新政,廣設學堂,國內掀起了第一個學習外語的熱潮,夏瑞芳抓住時機,聘請專家學者編印大小學堂教科書和《華英初階》、《華英進階》等英語讀本,大量發行,使該館聲譽大增,營業日隆。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商務印書館收買日商修文印書局,並吸收張元濟投資,改組商務印書館為股份有限公司,夏瑞芳繼任總經理。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增設印刷所、編譯所和發行所,次年吸收日資10萬元,進一步改進印刷技術。資金擴充達150萬元,在全國增設85個分館,在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等地也設有分支機構,使該館從初創時的弄堂小廠,逐步發展成為解放前我國最大的出版事業單位之一。
夏瑞芳在商務印書館的發展過程中,十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曾先後高薪禮聘蔡元培、張元濟任編譯所長,除出版大量具有權威性的教科書外,還出版辭書、學術著作和文學作品。我國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大型綜合性雜志《東方雜志》,以及《小說月報》、《教育雜志》等,均由商務印館出版發行。一大批知名人士,如嚴復、郭沫若、沈雁冰、黃炎培、陳叔通、胡愈之、鄭振鐸、竺可楨、葉聖陶、周建人、陶行知等,都曾為該館作出過貢獻。陳雲早年也在此館工作、入黨,參加革命活動。

陸士諤(1878-1944)
名守先,字雲翔,筆名雲間龍,朱家角鎮人,生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幼年家道中落,曾為典當學徒,因愛讀稗官野史,被辭退歸里。光緒二十年(1894年),從本鎮名醫唐純齋學醫,遍讀古今醫學專著,學成後,懸壺於青浦、松江一帶。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前後,開始創作通俗小說。
陸士諤一生著作極豐。據不完全統計有七、八十種,其中一類為通俗小說,一類為醫學著作。通俗小說中有社會譴責小說,如《新孽海花》、《孽海花續編》、《官場怪現狀》等;有歷史小說,如《清史演義》、《清朝開國演義》等;有武俠小說,如《三劍客》、《血滴子》等,其中《血滴子》在二三十年代被改編成連台本(京)戲,在滬上演出後,滬、淮、揚、錫等地方劇種也紛紛移植演出;有文言傳奇小說,如《焦窗雨話》等;有擬舊小說,如《新上海》、《新水滸》等。
陸士諤晚年專心整理醫學著作,著有《國醫新話》、《士諤醫話》、《醫學指南》等書,以其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被譽為上海名醫。抗日戰爭期間,陸士諤蟄居滬上,民國33年(1944年)3月,因中風卒於上海寓所,終年67歲。
最近的當然還有陳雲

⑷ 浙江諸翟是哪個市

諸暨位於浙江省中北部,北鄰杭州,東接紹興,南臨義烏。諸暨歷史悠久、人文版薈萃,是越國故地、西施故里,諸權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設諸暨縣,屬會稽郡。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昔有錢塘名區之繁盛。中國百強縣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強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強市。

⑸ 閔行區華漕

簡介
華漕鎮位於上海市閔行區北面,蘇州河南岸,華漕港貫鎮而華漕鎮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過。東與長寧區和龍柏街道相接,西與青浦區相連,南與七寶鎮相鄰,北以蘇州河與嘉定區為界,面積28.2平華漕社區中心
方公里。
歷史
宋初,吳淞江下游湮塞,漕運轉道,元初,漕河邊漸成集市,明弘治時「多夷賈貿易」,形成市集。因地處華亭縣漕運要津,遂名。清初,吳淞江疏浚,商市劇衰,嘉慶年間稱華漕市,同治年間「市肆寂然」。1942年(民國31年)日偽「清鄉」期間,糧市比戶設攤。1949年有商店 41家,從業人員 46人,其中煙什店 9家、鮮鹹肉庄 4家、理發店 4家、飯店 3家、茶館3家、葯店3家。50年代減至10餘家。1984年25家。舊街呈丁字形,南北街長200餘米,東西街百米,街寬二三米,商店多列南北街,大多為平房。70年代後期,商店漸移北翟路、吳漕路交叉路口,一式多層樓房。舊街漸趨冷落,寂然如鄉村。鎮西北有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原址為30年代上海大學生「軍訓」之「中正營」。有74路、北青線公交客運路線通北新涇鎮、青浦鎮。

區域
華漕鎮鎮政府駐紀翟路228號,郵編201107。 2011年6月,面積28.2平方千米,戶籍人口4.1萬人。 2004年6月,轄12個居委會(華漕、華漕鎮二、沙茂、紫薇新村、諸新路、諸翟、金豐城第一、紀王、銀杏新村、美鄰苑、南華路、華漕第三)、25個村(光華、華漕、許浦、王泥浜、陳思橋、陶家角、侯家角、衛星、趙家、諸翟、楊家巷、朱家涇、新家弄、肖王廟、紀王、紅衛、鷲山、紀東、紀西、紅星、陳家角、石皮弄)。 目前可能有因為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拆遷,部分村委會撤村撤隊和居委會注銷,大部分在老華漕鎮范圍,即滬青平公路以北,華翔路以東,北翟路北青公路以南,外環路以西范圍。

發展
「十一五」期間,閔行區主打「航天閔行,科技閔行,樞紐閔行」三大品牌,其區域內有3個國家開發區即閔行開發區(佔地10平方公里),紫竹科技園區(佔地10平方公里)和漕河涇開發區(佔地10平方公里);有旗忠體育中心;有規劃13平方公里的航天城(5平方公里)和航天公園(8平方公里)。 目前圍繞虹橋綜合交通樞紐,閔行區規劃了約2.6平方公里土地用於開發商務、辦公、賓館等服務業。其中有距機場2-3公里的中春路現代服務業園區80公頃,佔地600畝的萬科總部經濟,佔地500畝外環林帶服務業園區和佔地500畝九星商務區,並將莘庄原規劃80公頃用於政府用地調整為商業辦公產業用地;且又在紀王、華漕、諸翟三地預留20平方公里的發展備用地,待交通樞紐方案進一步細化明確後再編制這一區域的詳細發展規劃。

建設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是上海市十一五重大工程,將虹橋機場二期、京滬高鐵、磁懸浮機場線及5條地鐵等聯合在一起,因此而產生的配套工程將服務上海世博會,是對華漕鎮的一個重大發展機遇。
愛博家園
愛博家園規劃用地總面積為120.4萬平方米,小區總建築面積為170.1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築面積為120.3萬平方米,公建配套面積為47萬平方米,綜合商業服務中心建築面積為2.8萬平方米。設計居住規模為14298套。整個基地共五個地塊,分為二期開發,其中一期為東塊213地塊,西塊214地塊;二期為A塊216地塊,B東塊217地塊,B西塊218地塊。社區內設置了不同層次的公共服務設施:管理中心、衛生中心、綜合商業服務中心、福利院托老所、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等,綜合商業服務中心集合了商場、超市、菜場、專業店、餐飲店等設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小區內公交站點一應俱全、樞紐周邊交通線路四通八達,為社區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愛博家園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標准管理的要求,精心施工。截至目前,愛博家園一期工程213、214地塊共109幢住宅樓基本完成單體竣工,開發商正進行一戶一驗整改維修工作。

⑹ 中國古今海岸線有何變化

中國歷史時期海岸線的變遷(changes of coastline in Chinese history) 中國東部大陸自全新世以來海岸線處於不斷運動和發展中。各具體岸段的歷史變遷各具特殊性。幾千年來,山地丘陵海岸的變遷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則由於河流來沙豐富,變化極為顯著。
遼東灣海岸遼東灣北部下遼河(東西遼河會合以下的遼河河段)平原在第四紀冰後期海侵後,濱海部分受到淹沒,未被淹沒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澤。就西漢時代遼東郡所屬各縣的方位而言,今遼寧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鎮以東的近海地區空無城邑,其時應為大片沼澤化灘地。這一情況,從晉末,唐初遼西、遼東間往返的記載中有所反映。唐人描述遼河下游有「遼澤泥潦,車馬不通」,「遼東以西水潦壞道數百里」,12世紀許亢宗使金,途經下遼河地區,「地勢卑下,盡皆萑苻,沮洳積水。是日凡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名曰遼河。瀕河南北千餘里,東西二百里,北遼河居其中其地如此」。但當時海岸線的確切位置,今已無考。通過微地貌分析和鑽孔資料,有人認為,自蓋縣、大石橋(今營口縣)向西北,經牛庄達沙嶺一線為公元前開始形成的古海岸線。這條古岸線在很長時間內無明顯延伸。大約至10世紀契丹興起,在西遼河上游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俘掠來的漢人進行開墾,草原變成農田,使遼河含沙量漸增,海岸伸展逐漸顯著。明代遼河河口在梁房口關,即今營口附近的大白廟子。岸線由此向西,經沙嶺以南約25公里,至吳家墳附近。營口在明末清初原為遼河口外一沙島。以後泥沙淤積,至19世紀20~30年代與大陸相連,遼河口才延伸至營口之外。
遼東灣西部為大凌河三角洲。大凌河輸沙量不及遼河,三角洲伸展緩慢,與遼河三角洲之間形成了北面至閭下遼河平原海岸歷史變遷圖陽今北鎮縣西南的淺海灣,現名盤錦灣。海灣以北的沼澤,後來一直存在。隋時大凌河口為望海頓,即今錦縣右屯衛,岸線大約在此附近。明代後期三角洲岸線已推進至今錦州東南的螞蟻屯、四合浦、文字官一線。19世紀末,據地圖岸線在頭溝、四溝、大沙溝、元寶底、南項、狼坨一線。
大凌河三角洲和遼河三角洲間之盤錦灣,隨兩側三角洲的發展而逐漸縮小。明代岸線已推展到杜家台附近,東與雙檯子(今盤山縣)、吳家墳岸線相接。杜家台以東、盤山縣以南,遼河三角洲西側仍有小海灣,一直保持至20世紀上半葉。清光緒年間,為排泄遼河洪水,開挖了雙檯子河,促進了盤錦灣的淤積。1958年後,攔斷遼河,分泄營口流路與渾河、太子河等分流,全遼之水均由雙檯子河入海。原已淤為沼澤的盤錦灣逐漸疏干,成為農田和葦場。
渤海灣海岸歷史時期渤海灣海岸的變遷與黃河密切相關。距今8000~5000年前的冰後期,冰川消融,全球范圍內海面上升,渤海灣海岸線約與今4米等高線(大沽零點)相當。此後氣候轉冷,海水消退,海岸線逐漸向東推進。據考古調查,天津附近渤海灣西岸有3條高出地面呈帶狀的古貝殼堤(見天津貝殼堤),自東向西:①蟶頭沽—驢朐河—馬棚口貝殼堤;②白沙嶺—軍糧城—泥沽—上古林—歧口貝殼堤;③小王莊—巨葛庄—沙井子貝殼堤。據C14測定第3條貝殼堤距今3800~3000年,約相當殷商時期。第2條貝殼堤的形成年代,據考古資料,其北段發現戰國時期遺址,南段發現唐宋時期文物。據C14測定,南段歧口附近,下層距今2020±100年,上層距今1080±90年,北段在白沙嶺附近距今1460±95年。說明這條貝殼堤經歷了約千年時間塑造而成。而第1條則形成於宋以後。
渤海灣海岸線的伸展與黃河入海地點的變遷至為相關。自新石器時代以來,黃河長期從渤海灣入海。但一方面是西漢以前中上游植被覆蓋良好,下游多支津、湖泊,輸送到海口的泥沙不多,另一方面是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黃驊和山東無棣之間游盪。其主流則於黃驊一帶入海,故在天津出海的泥沙不多,在波浪作用下,宜於貝殼堤的形成。東漢以後,黃河改由今山東利津、濱州市一帶入海。天津附近泥沙顯著減少,海岸線由淤泥質海岸轉變為沙質海岸,從而形成了第二條貝殼堤。以後黃河在山東入海口的泥沙向北擴散,在堤外堆積了海濱平原。1048年以後,黃河約有80年的時間在天津入海。當時黃河含沙量很高,大量泥沙排入海口,不利於貝殼的生長。1128年黃河改由泗、淮入海,從此脫離了河北平原。渤海灣的來沙減少,故又形成了第三條貝殼堤,標志著19世紀中葉前的海岸線。渤海灣南部海岸,自公元70年黃河改在今濱州市、利津間入海後,三角洲推展迅速。9世紀河口在今濱州市東70公里。
金時置利津縣,其東北35公里有豐國鎮鹽場。12世紀黃河奪淮後,原先三角洲海岸受波浪的侵蝕,有所後退。1855年黃河又改由山東利津入海,新三角洲迅速向外擴展,河口沙洲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海中伸展。近百年來黃河在這一地區造陸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海口的泥沙又由海流向北搬運,在渤海灣西岸第三條貝殼堤外堆積了廣闊的淤泥灘。
灤河三角洲平原海岸,在公元前2~公元3世紀時尚在今昌黎縣北碣石山南附近。秦皇、漢武均曾登此山觀海。東漢以後,灤河入海口尾閭在三角洲上時而西南,時而東南,往返游盪,三角洲不斷向南伸展。《水經注》時代,海岸已在今樂亭以南。
明代海岸西南方約在今柏各庄附近,東南方在碣石山南16公里。19世紀以前,灤河三角洲發展緩慢。乃因清初灤河上游山林為封禁之地。清末開禁,森林採伐嚴重,水土流失加劇,海岸線延伸較快。1938年以來三角洲每年以200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推進。
蘇北海岸 今天在平坦的蘇北平原上有一條北起阜寧,南至呂四鎮全長300公里的范公堤。這是一條重要的地貌界線,標志了全新世內相當長時期的古海岸線所在。自冰後期海侵,海水深入蘇北平原,在波浪作用下,泥沙橫向運動堆積成岸外沙堤,沿范公堤兩側由幾條沙堤或貝殼堤組成帶狀崗地,即為其時的海中沙洲。今里下河窪地和運西諸湖均曾為潟湖的范圍。沉積剖面表明,興化一帶在沼澤湖沉積(厚約2米)以下,便是濱海相粉砂層。
在廢黃河北岸平原地帶也有沙堤分布,但不及范公堤整齊,堤西在歷史時期曾存在碩項湖、桑墟湖等大湖,亦為潟湖的遺存。是18世紀以後方被淤成平陸的。而雲台山在18世紀以前,則為古稱郁洲的海中大島。
西漢時代的鹽瀆縣在今鹽城縣城東北角,為產鹽地。南宋時大海在鹽城縣東半公里(《輿地紀勝》)。北宋以前黃河長期在渤海灣入海,淮河的來沙不多,其一大支流泗水(又名清河)亦為水流較清的河道。故其時淮河口深闊,潮波可至盱眙以上。8世紀時(唐大歷年間)在淮安、揚州間修築了一條捍海堰,又名常豐堰。不久廢圮。11世紀在范仲淹主持下,重修捍海堰,即今范公堤。可見自西漢至北宋,蘇北海岸線長期穩定在范公堤以東不遠處。
1128年黃河南侵,以後的七百餘年,黃河均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湧入淮河。但在最初幾個世紀中,黃河分由潁、渦、睢、泗入淮,泥沙在沿程堆積,河口延伸並不迅歷史時期江蘇海岸的變遷速。16世紀中葉以後,全河奪泗、淮入海,尤其是1578年潘季馴治河,大築堤防,堵塞決口,出現了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即今地圖上之淤黃河。他採取「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針,大量泥沙堆積在河口,海岸不斷向外延伸。16世紀初黃河在雲梯關(今江蘇濱海縣西南)外入海。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河口在十套以東約15公里的八灘以外。1711年(康熙五十年)雲台山與海州之間渡口淤平,雲台山與大陸相連。雍正時河口又移至八灘以外的王家港。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河口兩岸又漲出新灘數十公里。河口在四洪子。1810年(嘉慶十五年)河口又抵六洪子。19世紀中葉河口已至今大淤尖。廢黃河南岸蘇北海岸可以鹽城縣為例,唐宋時大海在城東不到1公里,15世紀在城東15公里, 17世紀初在城東25公里,19世紀中葉在城東50公里。1855年黃河改道由山東入海,此後蘇北海岸線有不同程度的後退,最初廢黃河口大約以每年1公里的速度向後內縮。進入20世紀後降至每年內縮400米以下,自修護岸工程後,內縮漸停。僅連雲港市以北海州灣仍在淤漲。
長江口海岸長江三角洲是長江和東海長期相互作用下的產物。冰期後海侵,三角洲又漸被海水覆蓋,海岸線大致相當今海拔4~5米位置。距今約6000~5000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區成為淺海、潟湖、沼澤和濱海低地。長江口在鎮、揚以下呈喇叭狀,口外一片汪洋,以後在波浪作用下,逐漸堆積了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形成三角灣。
公元前1世紀長江三角灣北側沙嘴的南緣,約在揚州、泰興以南江岸,折東北至如皋、李堡一線。沙嘴前端在如皋以東。其東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將長江主泓分為南北二道。由於主泓流向逐漸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與沙嘴之間的夾江淤積,沙洲並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如扶海洲並岸後,形成了凹入濱海三角洲平原的馬蹄形海灣(即新川港前身)。六朝時期北側岸線大致在今泰興、如皋以南至白蒲以東一線上,沙嘴前端推至如東(掘港),稱廖(料)角嘴。南通尚在大海之中。岸外在今南通與海門間漲出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17.5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並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馬蹄形海灣。廖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唐時岸外又漲出東洲和布洲,後合為東布洲。北宋前期相繼並岸,廖角嘴延伸至呂四。南宋時岸線大致在泰興、狼山、刀刃山、江家鎮一線。今海門縣東南部和啟東縣尚未成陸。14、15世紀開始,長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門縣(今啟東縣北)境土地大片坍沒。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門縣治三次向內陸遷徙。最後除呂四一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終於廢縣為鄉,並入通州。清雍正以後又開始沉積,形成海門群沙。乾隆年間海門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門縣。道光年間,海門以東又出現啟東群沙。光緒年間啟東群沙並岸,廖角嘴移至今寅陽附近。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因而長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東南逐個合並沙洲而形成的。
唐時長江口門外,漲出東西二沙,即崇明島雛形。12世紀時演變為三沙,亦稱崇明沙。五代為崇明鎮。1277年建立崇明州。明代為崇明縣,因沙灘漲坍,曾五遷其治。清乾隆時崇明沙洲與周圍南沙、平洋沙合並為一沙洲,今崇明島基本輪廓形成。
長江口南岸,在長期波浪作用下,自常熟福山起,經太倉、嘉定方泰、上海馬橋、奉賢新寺,直至金山漕涇一線及其以東,形成數條西北—東南走向的沙堤,俗稱岡身。岡身在吳淞江以北有五條,最東一條相當於婁塘、嘉定、馬陸、南翔一線。吳淞江以南有三條,最東一條相當於諸翟、新市、柘林一線。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岡身地帶馬橋鎮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說明距今5000年前岡身已經形成。但最東一條岡身以東的陸地,至今尚未發現魏晉以前的文化遺址,表明其成陸不會太早,大約在公元1世紀或3世紀以後。總之,這條岡身地帶,堆積時間竟長達3000年左右。4世紀以後,海岸向前推移。8世紀初,岡身以東約20公里地帶已經成陸。10世紀初時海岸線已達月浦、江灣、北蔡、周浦、下砂、奉城一線下砂捍海塘。200年間推進了約10公里。11世紀50年代的海岸線,北起老寶山,中經橫沔,在奉城和大團之間,折而西南。150年間又向東推進7~8公里。12世紀70年代海岸已抵里護塘,即川沙、南匯、大團一線,海岸又向東推進6~7公里。
明清以來長江口南岸岸線伸展緩慢。萬曆年間修了外捍海塘,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匯知縣欽連重修,故稱欽公塘,大致即今岸線。個別岸段還在今岸線之外2~4公里。明中期至雍正年間發生崩坍,乾隆以後逐漸穩定,唯南匯嘴繼續向海伸展。
杭州灣海岸公元4世紀以前,杭州灣北側海岸線,大致由大尖山向東,經澉浦至王盤山,折東北與柘林、奉賢一帶岡身相連。現今從金山衛至王盤山之間為大海,在當時卻為濱海平原。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金山衛灘地和戚家墩海灘及大金山山腰上,陸續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春秋至秦漢時代的村落。乍浦南1.5公里許海中在17~18世紀特大低潮時曾裸露出古代遺址,史稱故邑城。據記載應為東漢海鹽縣故址。據上所述,說明這條岸線穩定了很長時間,直至4世紀的東晉時,王盤山仍為濱海要塞。隨長江口南岸沙嘴的延伸,杭州灣南岸加積,改變了海水的動力條件,引起杭州灣北岸的內坍。王盤山首當其沖,最先坍入海中。唐前期的岸線西起澉浦,東北經望海鎮(海鹽東7.5公里)、寧海鎮(縣東)至金山東南約5公里處,折東北與自奉賢、柘林南來的岸線相接。唐後期金山附近岸線嚴重內坍,唐末五代時海潮直逼金山腳下。海鹽一帶岸線在縣東2.5公里望月亭,乍浦岸線在故邑城以南,這條岸線保持到南宋初年。以後海岸又迅速內縮。12世紀50年代金山始淪入海中,元時海鹽城外寧海鎮也被海水吞沒。海岸距海鹽城約1公里,明時僅及半華里。15世紀60年代岸線逼近金山衛南面,幾無灘地。15世紀70年代以來屢修海塘,坍岸有所控制,塘外灘地稍有擴展。大致與今日相同。
杭州灣南側的姚江平原成陸較晚。20世紀70年代在河姆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7000~6000年,就同時發現的古生物而論,當時這一地區仍處於湖澤分布的水鄉澤國環境。說明成陸不久,地勢低窪,距海甚近。故春秋戰國時代遺址多分布在平原和山麓交接地帶。平原的北部成陸更晚。今臨山—滸山(慈溪縣)—上林湖一線北側的古海塘(大古塘),始建於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其北的慈溪平原都是以後形成的。12世紀以後海岸向外推進很多,漲到大古塘(又稱後海塘)以北。13世紀發生內坍,至14世紀坍至蟹浦、觀城、滸山(慈溪)、臨山、麥蓋山北麓,直至松夏鎮(崧城)一線,即大古塘所在。向北呈弓形突出。以後不斷向外擴展,修築了一系列土塘(從後塘至七塘)。從中也可看出海岸線發展的大致趨勢。從後海塘至今海岸約15公里,為近600多年所漲出的土地。第四塘築於明成化年間,即15世紀中後期,從四塘至海邊為8公里。可見16~18世紀外漲較緩慢。19世紀又開始內坍。20世紹開始基本穩定。近幾十年逐漸外漲約6公里。50年代以來修築了八塘、九塘。

⑺ 關於上海諸翟鎮「諸翟」一詞的歷史由來

基本信息
諸翟鎮為諸翟鄉政府所在地。以諸、翟兩姓得名。原名白鶴村,明、清村回西沿堤多紫藤,故又稱紫薇村答、紫堤村。諸、翟、侯姓大族世居,是明末抗清英雄侯峒曾故里.
歷史沿革
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設巡檢司,以地處上海、嘉定、青浦3縣交界,俗稱「三界司」。興起於明代前期,弘治時為諸翟市,萬曆時稱諸翟巷市。清康熙年間居民七百戶,乾隆時稱鎮,東西長1里。嘉慶時商賈駢集,市廛日擴。1930年(民國 19年)市街南北半里,東西 1里多,以紫堤街最盛,大小商店百餘家,花、布、糧食為大宗,晨、午二市。靛業盛於紀王。鎮之興盛多賴蟠龍港水運,自滬寧、滬杭鐵路開通,市面漸衰。1938~1940年(民國27~29年)吳松江水運因抗日戰爭戰事阻斷,驟成糧米集市,幡龍港糧船雲集,市面盛極一時。全鎮有24種行業,121家商戶,日銷米逾千石。其後日偽「清鄉」,市面一蹶不振。

⑻ 海岸線的變遷

中國東部大陸自全新世以來海岸線處於不斷運動和發展中。各具體岸段的歷史變遷各具特殊性。幾千年來,山地丘陵海岸的變遷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則由於河流來沙豐富,變化極為顯著。
遼東灣海岸遼東灣北部下遼河(東西遼河會合以下的遼河河段)平原在第四紀冰後期海侵後,濱海部分受到淹沒,未被淹沒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澤。就西漢時代遼東郡所屬各縣的方位而言,今遼寧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鎮以東的近海地區空無城邑,其時應為大片沼澤化灘
地。這一情況,從晉末,唐初遼西、遼東間往返的記載中有所反映。唐人描述遼河下游有「遼澤泥潦,車馬不通」,「遼東以西水潦壞道數百里」,12世紀許亢宗使金,途經下遼河地區,「地勢卑下,盡皆萑苻,沮洳積水。是日凡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名曰遼河。瀕河南北千餘里,東西二百里,北遼河居其中其地如此」。但當時海岸線的確切位置,今已無考。通過微地貌分析和鑽孔資料,有人認為,自蓋縣、大石橋(今營口縣)向西北,經牛庄達沙嶺一線為公元前開始形成的古海岸線。這條古岸線在很長時間內無明顯延伸。大約至10世紀契丹興起,在西遼河上游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俘掠來的漢人進行開墾,草原變成農田,使遼河含沙量漸增,海岸伸展逐漸顯著。明代遼河河口在梁房口關,即今營口附近的大白廟子。岸線由此向西,經沙嶺以南約25公里,至吳家墳附近。營口在明末清初原為遼河口外一沙島。以後泥沙淤積,至19世紀20~30年代與大陸相連,遼河口才延伸至營口之外。
遼東灣西部為大凌河三角洲。大凌河輸沙量不及遼河,三角洲伸展緩慢,與遼河三角洲之間形成了北面至閭陽今北鎮縣西南的淺海灣,現名盤錦灣。海灣以北的沼澤,後來一直存在。隋時大凌河口為望海頓,即今錦縣右屯衛,岸線大約在此附近。明代後期三角洲岸線已推進至今錦州東南的螞蟻屯、四合浦、文字官一線。19世紀末,據地圖岸線在頭溝、四溝、大沙溝、元寶底、南項、狼坨一線。大凌河三角洲和遼河三角洲間之盤錦灣,隨兩側三角洲的發展而逐漸縮小。明代岸線已推展到杜家台附近,東與雙檯子(今盤山縣)、吳家墳岸線相接。杜家台以東、盤山縣以南,遼河三角洲西側仍有小海灣,一直保持至20世紀上半葉。清光緒年間,為排泄遼河洪水,開挖了雙檯子河,促進了盤錦灣的淤積。1958年後,攔斷遼河,分泄營口流路與渾河、太子河等分流,全遼之水均由雙檯子河入海。原已淤為沼澤的盤錦灣逐漸疏干,成為農田和葦場。
渤海灣海岸歷史時期渤海灣海岸的變遷與黃河密切相關。距今8000~5000年前的冰後期,冰川消融,全球范圍內海面上升,渤海灣海岸線約與今4米等高線(大沽零點)相當。此後氣候轉冷,海水消退,海岸線逐漸向東推進。據考古調查,天津附近渤海灣西岸有3條高出地面呈帶狀的古貝殼堤(見天津貝殼堤),自東向西:①蟶頭沽—驢朐河—馬棚口貝殼堤;②白沙嶺—軍糧城—泥沽—上古林—歧口貝殼堤;③小王莊—巨葛庄—沙井子貝殼堤。據C14測定第3條貝殼堤距今3800~3000年,約相當殷商時期。第2條貝殼堤的形成年代,據考古資料,其北段發現戰國時期遺址,南段發現唐宋時期文物。據C14測定,南段歧口附近,下層距今2020±100年,上層距今1080±90年,北段在白沙嶺附近距今1460±95年。說明這條貝殼堤經歷了約千年時間塑造而成。而第1條則形成於宋以後。
渤海灣海岸線的伸展與黃河入海地點的變遷至為相關。自新石器時代以來,黃河長期從渤海灣入海。但一方面是西漢以前中上游植被覆蓋良好,下游多支津、湖泊,輸送到海口的泥沙不多,另一方面是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黃驊和山東無棣之間游盪。其主流則於黃驊一帶入海,故在天津出海的泥沙不多,在波浪作用下,宜於貝殼堤的形成。東漢以後,黃河改由今山東利津、濱州市一帶入海。天津附近泥沙顯著減少,海岸線由淤泥質海岸轉變為沙質海岸,從而形成了第二條貝殼堤。以後黃河在山東入海口的泥沙向北擴散,在堤外堆積了海濱平原。1048年以後,黃河約有80年的時間在天津入海。當時黃河含沙量很高,大量泥沙排入海口,不利於貝殼的生長。1128年黃河改四泗、淮入海,從此脫離了河北平原。渤海灣的來沙減少,故又形成了第三條貝殼堤,標志著19世紀中葉前的海岸線。渤海灣南部海岸,自公元70年黃河改在今濱州市、利津間入海後,三角洲推展迅速。9世紀河口在今濱州市東70公里。金時置利津縣,其東北35公里有豐國鎮鹽場。12世紀黃河奪淮後,原先三角洲海岸受波浪的侵蝕,有所後退。1855年黃河又改由山東利津入海,新三角洲迅速向外擴展,河口沙洲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海中伸展。近百年來黃河在這一地區造陸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海口的泥沙又由海流向北搬運,在渤海灣西岸第三條貝殼堤外堆積了廣闊的淤泥灘。
灤河三角洲平原海岸,在公元前2~公元3世紀時尚在今昌黎縣北碣石山南附近。秦皇、漢武均曾登此山觀海。東漢以後,灤河入海口尾閭在三角洲上時而西南,時而東南,往返游盪,三角洲不斷向南伸展。《水經注》時代,海岸已在今樂亭以南。明代海岸西南方約在今柏各庄附近,東南方在碣石山南15公里。19世紀以前,灤河三角洲發展緩慢。乃因清初灤河上游山林為封禁之地。清末開禁,森林採伐嚴重,水土流失加劇,海岸線延伸較快。1938年以來三角洲每年以200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推進。
蘇中—蘇北海岸今天在平坦的蘇中平原上有一條北起阜寧,南至呂四鎮全長300公里的范公堤。這是一條重要的地貌界線,標志了全新世內相當長時期的古海岸線所在。自冰後期海侵,海水深入蘇中平原,在波浪作用下,泥沙橫向運動堆積成岸外沙堤,沿范公堤兩側由幾條沙堤或貝殼堤組成帶狀崗地,即為其時的海中沙洲。今里下河窪地和運西諸湖均曾為潟湖的范圍。沉積剖面表明,興化一帶在沼澤湖沉積(厚約2米)以下,便是濱海相粉砂層。
在廢黃河北岸平原地帶也有沙堤分布,但不及范公堤整齊,堤西在歷史時期曾存在碩項湖、桑墟湖等大湖,亦為潟湖的遺存。是18世紀以後方被淤成平陸的。而雲台山在18世紀以前,則為古稱郁洲的海中大島。
西漢時代在鹽瀆縣在今鹽城縣城東北角,為產鹽地。南宋時大海在鹽城縣
東半公里(《輿地紀勝》)。北宋以前黃河長期在渤海灣入海,淮河的來沙不多,其一大支流泗水(又名清河)亦為水流較清的河道。故其時淮河口深闊,潮波可至盱眙以上。8世紀時(唐大歷年間)在淮安、揚州間修築了一條捍海堰,又名常豐堰。不久廢圮。11世紀在范仲淹主持下,重修捍海堰,即今范公堤。可見自西漢至北宋,蘇中海岸線長期穩定在范公堤以東不遠處。
1128年黃河南侵,以後的七百餘年,黃河均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湧入淮河。但在最初幾個世紀中,黃河分由潁、渦、睢、泗入淮,泥沙在沿程堆積,河口延伸並不迅速。16世紀中葉以後,全河奪泗、淮入海,尤其是1578年潘季馴治河,大築堤防,堵塞決口,出現了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即今地圖上之淤黃河。他採取「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針,大量泥沙堆積在河口,海岸不斷向外延伸。16世紀初黃河在雲梯關(今江蘇濱海縣西南)外入海。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河口在十套以東約15公里的八灘以外。1711年(康熙五十年)雲台山與海州之間渡口淤平,雲台山與大陸相連。雍正時河口又移至八灘以外的王家港。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河口兩岸又漲出新灘數十公里。河口在四洪子。1810年(嘉慶十五年)河口又抵六洪子。19世紀中葉河口已至今大淤尖。廢黃河南岸蘇中海岸可以鹽城縣為例,唐宋時大海在城東不到1公里,15世紀在城東15公里,17世紀初在城東25公里,19世紀中葉在城東50公里。1855年黃河改道由山東入海,此後蘇北海岸線有不同程度的後退,最初廢黃河口大約以每年1公里的速度向後內縮。進入20世紀後降至每年內縮400米以下,自修護岸工程後,內縮漸停。僅連雲港市以北海州灣仍在淤漲。 長江口海岸長江三角洲是長江和東海長期相互作用下的產物。冰期後海侵,三角洲又漸被海水覆蓋,海岸線大致相當今海拔4~5米位置。距今約6000~5000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區成為淺海、潟湖、沼澤和濱海低地。長江口在鎮、揚以下呈喇叭狀,口外一片汪洋,以後在波浪作用下,逐漸堆積了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形成三角灣。
公元前1世紀長江三角灣北側沙嘴的南緣,約在揚州、泰興以南江岸,折東北至如皋、李堡一線。沙嘴前端在如皋以東。其東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將長江主泓分為南北二道。由於主泓流向逐漸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與沙嘴之間的夾江淤積,沙洲並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如扶海洲並岸後,形成了凹入濱海三角洲平原的馬蹄形海灣(即新川港前身)。六朝時期北側岸線大致在今泰興、如皋以南至白蒲以東一線上,沙嘴前端推至如東(掘港),稱廖(料)角嘴。南通尚在大海之中。岸外在今南通與海門間漲
出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17.5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並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馬蹄形海灣。廖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唐時岸外又漲出東洲和布洲,後合為東布洲。北宋前期相繼並岸,廖角嘴延伸至呂四。南宋時岸線大致在泰興、狼山、刀刃山、江家鎮一線。今海門縣東南部和啟東縣尚未成陸。14、15世紀開始,長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門縣(今啟東縣北)境土地大片坍沒。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門縣治三次向內陸遷徙。最後除呂四一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終於廢縣為鄉,並為通州。清雍正以後又開始沉積,形成海門群沙。乾隆年間海門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門縣。道光年間,海門以東又出現啟東群沙。光緒年間啟東群沙並岸,廖角嘴移至今寅陽附近。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因而長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東南逐個合並沙洲而形成的。 唐時長江口門外,漲出東西二沙,即崇明島雛形。12世紀時演變為三沙,亦稱崇明沙。五代為崇明鎮。1277年建立崇明州。明代為崇明縣,因沙灘漲坍,曾五遷其治。清乾隆時崇明沙洲與周圍南沙、平洋沙合並為一沙洲,今崇明島基本輪廓形成。長江口南岸,在長期波浪作用下,自常熟福山起,經太倉、嘉定方泰、上海馬橋、奉賢新寺,直至金山漕涇一線及其以東,形成數條西北—東南走向的沙堤,俗稱岡身。岡身在吳淞江以北有五條,最東一條相當於婁塘、嘉定、馬陸、南翔一線。吳淞江以南有三條,最東一條相當於諸翟、新市、柘林一線。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岡身地帶馬橋鎮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說明距今5000年前岡身已經形成。但最東一條岡身以東的陸地,至今尚未發現魏晉以前的文化遺址,表明其成陸不會太早,大約在公元1世紀或3世紀以後。總之,這條岡身地帶,堆積時間竟長達3000年左右。4世紀以後,海岸向前推移。8世紀初,岡身以東約20公里地帶已經成陸。10世紀初時海岸線已達月浦、江灣、北蔡、周浦、下砂、奉城一線下砂捍海塘。200年間推進了約10公里。11世紀50年代的海岸線,北起老寶山,中經橫沔,在奉城和大團之間,折而西南。150年間又向東推進7~8公里。12世紀70年代海岸已抵里護塘,即川沙、南匯、大團一線,海岸又向東推進6~7公里。
明清以來長江口南岸岸線伸展緩慢。萬曆年間修了外捍海塘,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匯知縣欽連重修,故稱欽公塘,大致即今岸線。個別岸段還在今岸線之外2~4公里。明中期至雍正年間發生崩坍,乾隆以後逐漸穩定,唯南匯嘴繼續向海伸展。
杭州灣海岸公元4世紀以前,杭州灣北側海岸線,大致由大尖山向東,經澉浦至王盤山,折東北與柘林、奉賢一帶岡身相連。現今從金山衛至王盤山之間為大海,在當時卻為濱海平原。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金山衛灘地和戚家墩海灘及大金山山腰上,陸續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春秋至秦漢時代的村落。乍浦南1.5公里許海中在17~18世紀特大低潮時曾裸露出古代遺址,史稱故邑城。據記載應為東漢海鹽縣故址。據上所述,說明這條岸線穩定了很長時間,直至4世紀的東晉時,王盤山仍為濱海要塞。隨長江口南岸沙嘴的延伸,杭州灣南岸加積,改變了海水的動力條件,引起杭州灣北岸的內坍。王盤山首當其沖,最先坍入海中。唐前期的岸線西起澉浦,東北經望海鎮(海鹽東7.5公里)、寧海鎮(縣東)至
金山東南約5公里處,折東北與自奉賢、柘林南來的岸線相接。唐後期金山附近岸線嚴重內坍,唐末五代時海潮直逼金山腳下。海鹽一帶岸線在縣東2.5公里望月亭,乍浦岸線在故邑城以南,這條岸線保持到南宋初年。以後海岸又迅速內縮。12世紀50年代金山始淪入海中,元時海鹽城外寧海鎮也被海水吞沒。海岸距海鹽城約1公里,明時僅及半華里。15世紀60年代岸線逼近金山衛南面,幾無灘地。15世紀70年代以來屢修海塘,坍岸有所控制,塘外灘地稍有擴展。大致與今日相同。
杭州灣南側的姚江平原成陸較晚。20世紀70年代在河姆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7000~6000年,就同時發現的古生物而論,當時這一地區仍處於湖澤分布的水鄉澤國環境。說明成陸不久,地勢低窪,距海甚近。故春秋戰國時代遺址多分布在平原和山麓交接地帶。平原的北部成陸更晚。今臨山—滸山(慈溪縣)—上林湖—線北側的古海塘(大古塘),始建於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其北的慈溪平原都是以後形成的。12世紀以後海岸向外推進很多,漲到大古塘(又稱後海塘)以北。13世紀發生內坍。至14世紀坍至蟹浦、觀城、滸山(慈溪)、臨山、麥蓋山北麓,直到松夏鎮(崧城)一線,即大古塘所在。向北呈弓形突出。以後不斷向外擴展,修築了一系列土塘(從後塘至七塘)。從中也可看出海岸線發展的大致趨勢。從後海塘至今海岸約15公里,為近600多年所漲出的土地。第四塘築於明成化年間,即15世紀中後期,從四塘至海邊為8公里。可見16~18世紀外漲較緩慢。19世紀又開始內坍。20世紀開始基本穩定。近幾十年逐漸外漲約6公里。50年代以來修築了八塘、九塘。

⑼ 上海市閔行區諸翟鎮繁星路附近有酒吧嗎

有個海若迪吧~

閱讀全文

與諸翟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