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中國文化發展演變的悠久歷史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有著深遠歷史悠久的文化,從史前時代到清末,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隨著代代人的努力在不斷的進步,才成就今天的中國。
中國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這古老的歲月本身就具有無盡的財富。然而中國的先哲們給後人留下了豐美的歷史寶藏的同時,也留下了沉重的歷史包袱。
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國這片土地之上的,中國的一切現代文明都只能在這棵大樹上進行嫁接而成;考慮中國的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歷史這個無形的手對現實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文明的東方大國,文化源遠流長,走向世界的腳步卻剛剛開始,中國5000年歷史文化要"走出去"的路還很長。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儒家文化又以倫理道德為主體。倫理道德與詩詞歌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條主線。
倫理道德注重社會關系的協調,詩詞歌賦注重情感的宣洩,因此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 中國漢族占總人口的90%以上,其他55個少數民族在膚色、人種上也與漢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單一人種和單一文化的國家。
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主體,尤其是儒家文化,對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佔有統治地位。中國文化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自古以來,穩定和統一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兩件大事。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古代社會上層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上層建築中的政權統治形成相輔相承之勢。
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關於教育統治者施仁政和教育百姓遵守倫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學。中國古代社會一直重農輕商,重文輕商,科舉制度使文化與政治密切相連,文化中帶有很強的政治陸。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儒家文化又以倫理道德為主體。倫理道德與詩詞歌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條主線。
倫理道德注重社會關系的協調,詩詞歌賦注重情感的宣洩,因此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
中國今天的進步,是古代人人一點一點小的成就所取得的。人的技術發展是如此,人類的精神財富亦是如此。這些技術和精神的大部分都是從先人那裡一點一點積累的。
㈡ 中國歷史文化發展和變化是怎樣的
經濟:夏朝左右抄奴隸制產生並襲開始發展;商朝時期進一步發展;西周時期,進入鼎盛時期。春秋時期進入瓦解時期。戰國時期,封建制產生;秦漢時期是發展時期;魏晉南北朝是進一步發展時期;隋唐是鼎盛時期;宋元是繼續發展時期;明清時沒落時期。
思想文化: 春秋戰國時是百家爭鳴時期;秦朝 是法家思想占統治地位時期;西漢前期是黃老無為思想占統治地位時期;漢武帝時期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期,從此儒家思想便佔中國思想的主導地位西漢末時,佛教傳入中國;東漢末年道教產生;明清時西學東漸,西洋思想開始傳入中國。清末,西方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傳入中國。五四運動末期,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1949年以後後馬克思主義佔主導地 位。
政治:先秦時是分封制。秦以後是帝國制即中央集權地皇帝制,地方上是郡縣制,其中漢時地方上有分封制和郡縣制共存;秦漢時中央是丞相制,隋唐以後是三省六部制,這表示封建國家中央集權大大加強,明朝時朱元璋罷相,清朝時,雍正設立軍機處,表明封建國家中央集權達到頂峰。民國時是資產階級共和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屬單一制國家。
㈢ 簡述中國傳統文化變遷
中華傳統文化變遷是一個悲劇。。。近100年以來一般人認識的傳統文化都是虛內假而且容毫無內涵可言的。中國古文化是博大精深,如今只剩下華麗的外殼。
中華傳統文化有歷史記載已經4700年了。人民主要是以儒家,道家,佛家治家治國的。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傳統文化逐漸形成。那時候的學派和宗派眾多。天下大亂之後,統一了中國。 在這以前都是文化的實施和演變過程。秦王統一天下,焚書坑儒,創立了依法家治國的政策,結果是以失敗而告終。統治不過12年便被推翻。從那以後的漢朝開始以儒家治國,所以在過去很多年儒士很多。道家和佛家都是人民的學習標准。人民在以儒釋道為基礎,延伸了很多的學說和學術。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代末年不注重傳統儒釋道教育,代清代滅亡,傳統文化才開始衰敗
㈣ 文化變遷的變遷動力
博厄斯提出應研究文化變遷的動力條件,認為「現存社會的動力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各種文化形式之間的相互關系,以文化和自然環境之間的互相關系;另一方面是個人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他在強調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特殊性時,認為這一方面取決於社會的內部發展,另一方面取決於外部的影響,但在談社會動力時卻不講社會內部發展的動力。1954年的涵化備忘錄提出,「可以把對價值系統的選擇的適應、整合和分化的過程、發展次序的世代、決定因素和個人因素的作用看作涵化變遷的動力。」有些人類學家把變遷過程當做動力,有的把變遷的原因當做動力,或者只注意外部的影響,而忽視社會內部的發展。
功能學派把功能、結構看作社會文化系統的核心。社會是一個整體系統,由各個相關部分組成,它們有自己的功能,作用於整體,一處失調可由其它部分得到調整,因而無論社會文化怎樣 變遷,社會最終總是趨於均衡、穩定狀態。前述馬林諾夫斯基曾指出社區內部所引起的文化變遷由於獨立進化,這也只是說明社會內部發生文化變遷的原因而沒有涉及獨立進化的動力問題。
早期進化論者將進化論用於社會文化各個領域,認為文化和社會的 進化導致文化和社會的復雜化和進步。摩爾根提出生存技術的革新推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家族、政治和財產制度與之並進。但總 的說來。進化論者主張進化是漸變的,沒有質的飛躍,不了解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現代進化論者則強調技術、經濟、人口、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決定因素。
馬克思、恩格斯探討社會發展的動力,認為生產方式是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馬克思指出了物質生產活動在人類社會生活中起決定的作用。而物質生產本身,又包含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這對矛盾和另外一對矛盾即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都是社會的基本矛盾,這些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變遷的動力。恩格斯強調在社會發展中各種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合力的作用,但更強調的是經濟條件歸根到底還是具有決定意義。
社會發展的合力是—個動力系統,這一動力系統有縱向的運動和橫向運動。動力系統的縱向運動使人類社會內部的發展表現為不同社會形態的更替;動力系統的橫向運動使社會內部接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內部各要素之間也相互作用。動力系統的橫向運動推動著縱向運動,橫向運動所引起的社會文化變化匯入縱向運動所引起的變化之中。研究社會文化變遷,要研究社會內部的變化即縱向的變化,這是各種合力形成的動力系統的縱向運動所促成的。文化接觸或涵化接受來自外部的影響,文化系統互相接觸,文化作用網互相連接,對外來文化特質的選擇和適應,整合和分化,群體之間的涵化,這些都是橫向運動的動力。由於各種合力的情況不同,所引起的文化變遷和文化接觸的結果也各不相同。
㈤ 歷史朝代變遷
經歷了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楚、西漢、新莽、玄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元、明、清。
一、朝代列表
1、
4、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後,令宇文愷營建東京,同年下詔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隋文帝在位年間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清明,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
隋煬帝在位時期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但因過度消耗國力,引發隋末民變和貴族叛變。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
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擁立的皇泰主楊侗也被廢,隋朝覆滅,國祚38年。
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初創三省六部制,完善於唐朝,鞏固中央集權,正式推行科舉制,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象、
另外建立政事堂議事制、監察制、考績制,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治,興建了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
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並改定賦役,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查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臣服的東突厥等國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5、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
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開創了「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的治世局面,為盛唐的出現奠定了基礎。705年,神龍革命之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
唐玄宗即位後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
中後期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漸振。878年,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唐朝疆域空前遼闊,極盛時期疆域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建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
唐朝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又借羈縻制度征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日本、南詔、新羅、渤海國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制度。
唐朝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在詩、書、畫、樂等方面涌現出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音樂家李龜年等。唐朝接納各國交流學習,形成開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以後海外華人多自稱為唐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夏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隋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朝
㈥ 中國文化變遷的例子
中國文化,是華夏文明為基礎,充分整合全國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於中華文化的國際屬性,可以稱之為「中國的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受中華文明影響較深的東方文明體系被稱為「漢文化圈」,特指社會意識形態,是社會政治、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反映。從舊石器時代的發明創造,到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一不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
中國文化,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相傳經歷了有巢氏 [1][2]、燧人氏 、伏羲氏 、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時代[3][2][4],《先秦史》載:「吾國開化之跡,可征者始於巢、燧、羲、農。」[5];到中國第一個國家夏朝建立。發展至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東方。[2][4]
中國文化不但對日本、朝鮮半島產生過重要影響,還對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南亞國家乃至美洲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發達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以及指南針技術首先應用於航海,才導致了人類所謂藍色文明和環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國水運史》);鄭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這種文化的傳播和輻射,並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樞紐的東亞文化圈。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以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中文名
中國文化
外文名
Chinese culture
產生地域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文化特徵
以漢文化為主體
地區位置
亞洲東部
快速
導航
諸子百家
文化分支
後來發展
中國文化的精髓
中國功夫
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遠古文化
中國文化,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相傳經歷了有巢氏[1]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時代[2] [3] [4] 。以考古學為據:如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5]
共8張
遠古文化
諸子百家
道家(老子、莊子;道德,無為、逍遙)
中華文化之根
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 ;仁、義、禮、智、信;中庸)
法家(李悝,韓非、李斯、《韓非子》)
墨家(墨子、《墨子》、兼愛)
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子》)
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
農家
兵家
醫家
十個數字看懂中國文化
古典書城
贊8
閱讀716
儒家文化
文化分支
琴:笛子、二胡、古箏、簫、鼓、古琴、琵琶。
棋: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麻將、棋盤等
書(書法、篆刻):漢字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台、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等
畫(繪畫):中國畫(中國繪畫):中國帛畫和中國國畫(包括: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等古代中國畫,寫實中國畫與寫意中國畫的現代中國畫,中國流藝術的當代抽象國畫)。其他還有:石刻浮雕畫、裝飾內畫、敦煌壁畫等,以及中國抽象油畫等。《中國繪畫史》:「相傳有巢氏,繪輪圜螺旋,或系一種繩墨?然推其形象,已略存繪畫之意味。......不過當草創之始,對於表現之方法等,均未完備,僅以簡單之線條,以象徵之意味,為天地水火山澤之標記而已。實為吾國繪畫之雛形。」
㈦ 文化變遷的原因與形態轉變
文化變遷,是文化人類學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任何一個民族都在發展變化,體現民族特徵的文化特點也隨之變化。文化變遷是指或由於民族社會內部的發展,或由於不同民族之間的接觸。因而引起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改變。人類學家們認為文化的變遷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現象,人類文明的恆久因素,文化的均衡是相對的,變化發展是絕對的。文化變遷與社會變遷密切相關。社會變遷指社會各方面現象的變化,更確切地說指社會制度的結構或功能發生的改變。而文化變遷總是與他相伴隨的,所以有的人類學家用「社會文化變遷」。
從人類學誕生以來,各個學派都講社會文化變遷。
早期進化學派用文化進化理論來說明文化發展的普遍性,認為人類文化普遍地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發展進化,形成一個發展順序。涉及的主要是歷史上的文化變遷,當然重建人類的過去也是為了了解現在的情況,但他們不大重視民族之間的文化接觸,以及正在發生的文化變遷過程。
傳播學派側重於進化論所忽視的文化的地理、空間和地方性變異,著重研究文化的橫向散布,認為文化的變遷過程就是傳播過程,文化主要在傳播過程中發生變遷。但是,他們忽視人類創造文化的能力,對文化變遷的過程或傳播時間順序的解釋就缺乏說服力。
功能學派雖著重於社會文化的功能、結構的研究,講文化現象的變化著重講它的功能的變化、消失與替代,但也注意研究在調查中所發現的文化變遷。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論述了文化接觸產生的相互作用,認為研究文化變遷的過程,共時性研究優於歷時性研究,但同時也必須進行歷時性研究,才能發現文化變遷的規律。馬林諾夫斯基寫了《文化變遷的動力》,對文化變遷作了具體的論述。
美國歷史學家博厄斯強調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認為這種特殊性—方面取決於社會的內部發展,另—方面取決於外部的影響。這既考慮到獨立發明,也考慮到傳播的作用。他們強調傳播,也反對極端傳播論。早在1920年博厄斯便指出美國學者開始對文化變遷的動態現象感興趣,1932年在《人類學研究的目的》一文中說,「人類學必須研究文化現象的相互依賴,必須通過對現存社會的研究取得資料」,「我們不僅要知道現存社會的動力,還要知道它們如何變成這樣」,他認為應研究不同文化接觸所產生的影響。研究文化的涵化,只研究文化分布不研究社會文化變遷則不完全,「總之,我們試圖開展的方法建立在現時可以觀察得到的社會動態變化的研究上。他強調要作詳盡的描述性的民族學調查,雖因其忽視理論的傾向而受到批評,但細致的調查可以使研究者從中觀察到文化變遷的過程。
赫斯科維茨等從30 年代開始便把文化變遷作為專門的研究課題。美國人類學家著重研究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接觸所引起的變遷,赫斯科維茨說文化的變遷的研究起源於美國歷史學派。與此同時,英國人類學家著重研究殖民地土著居民與白人文化接觸所引起的變遷。二次大戰以後,第三世界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問題更加引起人們的關注,促使人類學家更多地研究文化變遷。直到目前,文化變遷研究仍然是研究的熱門課題。
巴尼特(H.G.Barnett)的《創新:文化變遷的基礎》1953年被認為是研究文化變遷的基本著作。他得出了創新是所有文化變遷的基礎的結論,指出「創新應被界定為任何在實質上不同於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為和新事物。嚴格說來,每一個創新是一種或一群觀念;但有些創新僅存於心理組織中,而有些則有明顯的和有形表現形式。」。創新包括進化、發明和發現、傳播或借用。
進化、發明、發現、傳播或借用,是文化變遷的過程或途徑。進化是社會內部發展引起的,如生產技術由低級發展到高級,社會組織由簡單發展到復雜。文化的進化自然地引起文化變遷,進化的過程就是變遷的過程。發現是使某些已存在的過去不為人所了解的事物變得為人所知。發明是對先前的材料、條件進行新的綜合,從而產生出一種新的東西。有些發現和發明是無意識的、偶然的,如古人發現用火燒陶土可使之堅硬從而發明制陶;有些發現和發明是有意識的革新,如紡紗機、蒸汽機的發明。當社會接受了發現和發明並有規律地加以運用時就引起文化變遷,比如歐洲工業革命、當代的科技革命。發現和發明可以在—個社會內部產生,也可以在外部產生而被—個社會所接受。傳播是文化變遷過程的重要內容,創新的普遍形式。早期進化論者不僅強調發明和發現。也指出了傳播的作用,摩爾根說「所有的重大發明和發現都會自行向四方傳播」,泰勒也講「文化的傳播法則」。馬林諾夫斯基認為,社區內部所引起的文化變遷是由於獨立進化,不同文化接觸產生的文化變遷則由於傳播。他甚至把借用看作與其他的文化創新形式一樣具有創造性。
傳播和借用有幾個特點:
1.傳播是一選擇的過程 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被接受或抗拒,視其對接受—方的效用和適應性而異。傳播的速度各不相同,A.M.羅傑斯等認為,對某一特定的 創新所採用的速度,決定於創新在接受一方文化中的相對優越性、適應性、復雜性、可行性和可鑒性。即新的文化特質與舊特質 相比的優越程度,與現存的價值觀念、經驗和需要的適應程度,被 理解和應用的難易程度,能夠進行試驗的范圍大小,其結果的可 見程度等。
2、 傳播是互相的、雙向進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相接觸,文化的傳播一般是相互的、雙向進行的,他們選擇地互相採納對方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
3、 文化傳播的范圍或借用的程度決定於兩個民族之間接觸的持續時間和密切程度。
4.相似文化的群體容易相互適應和借用量大具有相似文化的群體,由於有相似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比較容易互相適應,文化的互相借用數量大。
5. 重新解釋(Reinterpretation) 指接受的一方對新引進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在形式、功能和意義上的改變,以適應自己的需要。
6.變遷的主要原因 人類學家們對於哪一個領域更易於引起變遷的問題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技術先於意識形態;一說意識形態更為根本;米德等則認為越早學到的東西越難改變。第二種觀點以L.A.懷特為代表,認為在整個文化系統中,技術系統引起社會系統的變化。而技術社會系統又引起意識形態系統的變化。這個看法符合生產力是生產中最活躍的因素的唯物主義觀點。
7、文化系統的變遷 文化系統中其一部分的變遷,引起其他部分的相應變遷,巴尼特稱為連鎖反應效應。因為文化是一個整體,文化的一個部分發生變遷,必然引起整體中互相關聯的部分的反應,最先改變的起著決定性的制約作用。
涵化
涵化是文化變遷的一個主要內容。涵化是文化變遷理論中的概念,美國人類學家稱之為acculturation。英國及受其影響的亞、非、大洋洲的人類學家使用文化接觸(culture contact)一詞,與涵化概念相當。對acculturation一詞有人主張譯為「文化移入」或「文化觸動」。「文化接觸」一詞明白易懂,卻又未能表達由於接觸外文化而產生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類似這一含義。
什麼是涵化? 赫斯科維茨在《涵化——文化接觸的研究 》(1938)一書中,重申了他和R.雷德菲爾德及R.林頓在《涵化研究備忘錄》(1936)中對涵化所下的定義:「由個別分子所組成 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體,發生持續的文化接觸,導致一方或雙方原有文化模式的變化現象。」這一定義也引起一些人提出疑問,但它畢竟將文化接觸與文化變遷的其它形式區分出來了。也就是說,涵化指不同民族接觸引起原有文化的變遷,涵化研究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接觸而產生的文化變遷過程及其結果的。 最早使用「涵化」一詞的是美國民族學局首任局長鮑威爾(J.W.Powell),他在l880 年寫的《印第安語言研究導論》中談到在百萬文明人的壓倒之勢的情況下涵化的力量造成土著文化巨大的變遷。在美國,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民族學的詞彙中已經可以看到「涵化」一詞在德國,本世紀初已有人使用「涵化」這個詞。
有些人類學家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便致力於涵化研究。最早的研究成果都在1932年出版。一是比爾斯(L.Beals)的《馬約文化中的土著遺存》,著重討論文化接觸的問題;二是特恩窩爾德(R,Thurnwald)的《涵化的心理學》,第一次提出涵化心理學問題並對其概念和過程作了系統的分析;三是米德的《印第安部落的變遷中的文化》,描述一個北美印第安部落安特勒人與白人的文化接觸從開始到最終的結果。
關於涵化定義,l954年的備忘錄對涵化所下的定義寬一些,簡潔一些,認為涵化「是由兩個或多個自立的文化系統相連接而發生的文化變遷」,「一個自立的文化系統就是人類學文獻上一般所說的『一個文化』。」自立( autonomous)的系統指的是完全的、在結構上獨立的系統,不是其他某個大系統的一部分或須有賴於另一個大系統而生存。它不需要其他系統而能延續自己的功能。備忘錄明確地把涵化看作傳播的結果,因而著重描述傳播的結果而不是傳播本身,更多地直接說明文化特質的整合問題。
比(R.L.Bee)在《模式與過程》一書中提出,涵化的定義有幾個特點:第一,涵化是文化變遷的一種,當兩個自立的文化相遇時發生的變遷。第二,涵化是有別於傳播過程、創新、發明、發現的一種變遷過程。凡是發生涵化情況的都發生傳播,文化特質和思想通過傳播的各種渠道被傳遞到接受文化的一方,產生影響,發生涵化。但傳播只是涵化過程的一個方面或一步。創新或新思想的出現,是不同於涵化的一個過程。第三,涵化概念涵化和傳播是密切相關的。但是涵化和傳播又不是一回事,應該把這兩個概念區分清楚。一個文化不經過任何涵化過程,也可以從另一個文化那裡借用其文化特質。赫斯科維茨將傳播看作已經成功的文化傳遞,涵化則是在過程中的文化傳遞。
1954年備忘錄總結了研究涵化必須研究互相區別而又互相聯系的方面:文化系統;接觸情況;文化間的連接關系;由系統的連接產生的文化過程。
1.文化系統
在文化接觸中各個文化系統作為一個獨立單位而存在,有賴於某些因素,即保持界限機制、內部結構的靈活性和自我完善機制。保持界限機制在一些封閉的社會執行很嚴格。 內部結構的靈活性,指文化系統內各種社會組織在功能上的相互聯系,以至個人間的關系,其靈活或嚴格的程度如何。自我完善機制,是指一個社會總是包括有沖突的力量和凝聚力量。它的平衡力有助於社會的自我完善。一般說來,具有較多的保持界限機制、嚴格的內部結構和有自我改善機制的文化系統,在涵化中變化最小;而那些很少 保持界限、內部結構靈活、缺乏有效的自我改善機制的文化系統,在涵化中最易變化。
2、接觸情況
涵化的變化可能是直接的文化傳遞的結果,也可能由非文化的原因所引起,後者之中最重要的是生態和人口的制約,這些因此產生著影響。
3、文化間的連接關系
文化間的連接說明不同文化接觸時發生什麼事情。接觸事實上發生在文化之間,而是在互相建立聯系的集團之間和個人之間。這些聯系有兩個方面,第一是結構的,或者稱為文化間作用系統,這是建立在文化(宗教的、商業的、軍事的)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是成對的、相互的關系。第二是成對關系的元素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可能僅僅 限於兩個系統的一些成員之間;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傳播、影響著大批的人。確切地說是人而不是文化進行互相接觸,但沒有—個人或群體能夠向別個群體的成員顯示出他們的文化的整體,也沒有一個文化系統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能夠全面地處於涵化狀態之中。
4.涵化過程
任何一個自立的文化系統本身都處在持續變遷的過程之中。接觸所引起的變遷並不是從靜態到動態,而是從—種變化到另—種變化,因接觸的刺激使變遷比原有的內部力量加快。對文化系 統內部產生的變化和接觸刺激變化之間的區別,應進行比較分析。
根據1954年備忘備錄和R.E.比的《模式和過程》以及其他研究者如斯派塞(E.H.Spicer)等的論述,認為涵化過程可包括下述幾個方面。通過涵化的過程,新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使被整合到接受一方文化系統之中。
涵化的過程
1.文化之間的文化特質的傳遞(即傳播)
這種傳遞可以小至一個鋼斧和皮毛的交換,也可以大至整個 教信仰的傳播。接受文化一方的成員可以選擇接受或是拒絕。結果一般都是接受了一些特質而拒絕了另一些特質。那些被傳遞的特質在被傳遞過程中,經歷了文化間作用系統中接受—方的估價和轉換,這些估價和轉換與接受一方文化的價值系統有密切關系。根據自己的價值觀進行選擇,決定取捨。
2、文化的結合
涵化不是被動的吸收,而是一個文化接受的過程。特別是在沒有壓力時,涵化在本質上是創造性的。一個文化系統可能自願或被拋棄一些原有的特質,又由於傳入新的特質而得到補償。在這一過程中除了產生許多變化之外,還有創造的過程,這就是本文化系統中的特質與外來的特質相結合,或者說新的文化特質加入原有的體系中。文化變遷的重新解釋,也就是說明這個問題。
3.替代
結合是新元素取代了先前存在的東西。但實際上是新的文化特質經若干世代一一地替代接受一方舊的文化特質,而不是一下子由新的代替了舊的。
4.融合和同化
融合是指兩個不同文化系統的特質融合在一個模式中,成為不同於原來的兩個文化的第三種文化系統。先前的兩個系統已不存在;但可以從這個新的系統看到它源於前兩個系統。這個新系 統既是一個整合系統,也是一個新的社會文化體。這種情況出現在兩個系統同在一個區城內,融合以後,原有的兩個系統便消失。如果兩個文化系統的地域不是相連而是分隔的,融合在一個新的文化系統又沒有基本的地域,則原有的任何一方的文化載體在理論上說仍然可以繼續存在。同化是文化接觸後一個群體的原有文化完全被另—種文化所代替。同化是進步現象,一般表現為,兩個文化系統接觸時,比較落後的文化自然地吸收先進文體的文化持質和文化叢體,以至完全喪失了自己的文化,而這一群體既已完全喪失了自己的文化特徵,結果也就變成了另一個民族。歷史上的民族融合,實際上就是自然同化。強制同化是利用暴力、特權等強制手段迫使別的民族放棄自己的文化而成為它的一部分,這是一種民族壓迫的形式。我國歷代封建王朝往往採取強制同化政策。
5、隔離或孤立 (Compartmentalization or Isolation)
這是一種非整合的模式。外來的文化強加給接受者,後者並不情願接受,因而只是表面上接受了,作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而當外力撤退,那種被迫接受的新特質也隨之而去。這種現象在殖民情況下是常見的。 6、反應運動在一個民族侵略、統治另一個民族的情況下,前者將自己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強加於後者,當壓力還未達到壓倒之勢時。反涵化的活動就會產生。被統治者試圖恢復自己的生活方式、某些傳統文化和儀式,人類學家稱之為「復興運動」。
影響文化變遷的原因
促使文化變遷的原因,—是內部的,由社會內部的變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環境的變化及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如遷徙、與其他民族的接觸、政治制度的改變等而引起。當環境發生變化,社會成員以新的方式對此作出反應時,便開始發生變遷,而這種方式被這一民族的有足夠數量的人們所接受,並成為它的特點以後,就可以認為文化已發生了變遷。
文化變遷的借用具有選擇性。人們並不是完全接受他們面前的所有東西,對接受一方來說能用的;適應性較強的。有意義的內容更容易被接受,否則可能會被拒斥。由於其相對優越性、適應性、復雜性、可行性和成果的可見性,某些創新可能會比其他創新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否則可能即使不完全阻止、也會延緩人們對創新的接受。
一些人對於創新比其他人可能更迅速一些。在同一群體中,創新者對外部世界有很強烈的探索欲、喜歡冒險、具有理解新的技術知識的能力;能夠得到一定的創新所需資源;早期採納者注往是群體中受人尊敬的人。他們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受過較好的教育,比較創新者能夠從創新中獲取更大既得利益。
借用是否能夠實現及其可能的范圍也取決於民族或族群之間的關系,即彼此之間的接觸持續時間和密切程度。不斷直接接觸者借用更容易發生,而且,借用往往是雙向的,有選擇的互相接納對方的特質和叢體,
人們也發現,變遷具有連續性。文化整合較好的系統更難於發生借用。但那些文化整合程度已經受到動搖的系統則容易發生借用。文化系統中某一部分的變遷往往會引起其他部分的相應變遷。懷特認為,意識形態的變遷源於社會變遷;社會變遷則是由技術進步導致的。技術變遷會引起一系列的連續變遷;生態條件的變化也可能會引起文化變遷。
文化變遷的動力
博厄斯提出應研究文化變遷的動力條件,認為「現存社會的動力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各種文化形式之間的相互關系,以文化和自然環境之間的互相關系;另一方面是個人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他在強調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特殊性時,認為這一方面取決於社會的內部發展,另一方面取決於外部的影響,但在談社會動力時卻不講社會內部發展的動力。1954年的涵化備忘錄提出,「可以把對價值系統的選擇的適應、整合和分化的過程、發展次序的世代、決定因素和個人因素的作用看作涵化變遷的動力。」有些人類學家把變遷過程當作動力,有的把變遷的原因當作動力,或者只注意外部的影響,而忽視社會內部的發展。
功能學派把功能、結構看作社會文化系統的核心。社會是一個整體系統,由各個相關部分組成,它們有自己的功能,作用於整體,一處失調可由其它部分得到調整,因而無論社會文化怎樣 變遷,社會最終總是趨於均衡、穩定狀態。前述馬林諾夫斯基曾指出社區內部所引起的文化變遷由於獨立進化,這也只是說明社會內部發生文化變遷的原因而沒有涉及獨立進化的動力問題。
早期進化論者將進化論用於社會文化各個領域,認為文化和社會的 進化導致文化和社會的復雜化和進步。摩爾根提出生存技術的革新推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家族、政治和財產制度與之並進。但總 的說來。進化論者主張進化是漸變的,沒有質的飛躍,不了解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現代進化論者則強調技術、經濟、人口、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決定因素。
馬克思、恩格斯探討社會發展的動力,認為生產方式是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馬克思指出了物質生產活動在人類社會生活中起決定的作用。而物質生產本身,又包含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這對矛盾和另外一對矛盾即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都是社會的基本矛盾,這些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變遷的動力。恩格斯強調在社會發展中各種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合力的作用,但更強調的是經濟條件歸根到底還是具有決定意義。
社會發展的合力是—個動力系統,這一動力系統有縱向的運動和橫向運動。動力系統的縱向運動使人類社會內部的發展表現為不同社會形態的更替;動力系統的橫向運動使社會內部接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內部各要素之間也相互作用。動力系統的橫向運動推動著縱向運動,橫向運動所引起的社會文化變化匯入縱向運動所引起的變化之中。研究社會文化變遷,要研究社會內部的變化即縱向的變化,這是各種合力形成的動力系統的縱向運動所促成的。文化接觸或涵化接受來自外部的影響,文化系統互相接觸,文化作用網互相連接,對外來文化特質的選擇和適應,整合和分化,群體之間的涵化,這些都是橫向運動的動力。由於各種合力的情況不同,所引起的文化變遷和文化接觸的結果也各不相同。
㈧ 文化變遷的發展歷程
從人類學誕生以來,各個學派都講社會文化變遷。 早期進化學派用文化進化理論來說明文化發展的普遍性,認為人類文化普遍地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發展進化,形成一個發展順序。涉及的主要是歷史上的文化變遷,當然重建人類的過去也是為了了解如今的情況,但他們不大重視民族之間的文化接觸,以及正在發生的文化變遷過程。
傳播學派側重於進化論所忽視的文化的地理、空間和地方性變異,著重研究文化的橫向散布,認為文化的變遷過程就是傳播過程,文化主要在傳播過程中發生變遷。但是,他們忽視人類創造文化的能力,對文化變遷的過程或傳播時間順序的解釋就缺乏說服力。
功能學派雖著重於社會文化的功能、結構的研究,講文化現象的變化著重講它的功能的變化、消失與替代,但也注意研究在調查中所發現的文化變遷。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論述了文化接觸產生的相互作用,認為研究文化變遷的過程,共時性研究優於歷時性研究,但同時也必須進行歷時性研究,才能發現文化變遷的規律。馬林諾夫斯基寫了《文化變遷的動力》,對文化變遷作了具體的論述。
美國歷史學家博厄斯強調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認為這種特殊性—方面取決於社會的內部發展,另—方面取決於外部的影響。這既考慮到獨立發明,也考慮到傳播的作用。他們強調傳播,也反對極端傳播論。早在1920年博厄斯便指出美國學者開始對文化變遷的動態現象感興趣,1932年在《人類學研究的目的》一文中說,「人類學必須研究文化現象的相互依賴,必須通過對現存社會的研究取得資料」,「我們不僅要知道現存社會的動力,還要知道它們如何變成這樣」,他認為應研究不同文化接觸所產生的影響。研究文化的涵化,只研究文化分布不研究社會文化變遷則不完全,「總之,我們試圖開展的方法建立在現時可以觀察得到的社會動態變化的研究上。他強調要作詳盡的描述性的民族學調查,雖因其忽視理論的傾向而受到批評,但細致的調查可以使研究者從中觀察到文化變遷的過程。
赫斯科維茨等從30 年代開始便把文化變遷作為專門的研究課題。美國人類學家著重研究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接觸所引起的變遷,赫斯科維茨說文化的變遷的研究起源於美國歷史學派。與此同時,英國人類學家著重研究殖民地土著居民與白人文化接觸所引起的變遷。二次大戰以後,第三世界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問題更加引起人們的關注,促使人類學家更多地研究文化變遷。文化變遷研究仍然是研究的熱門課題。
巴尼特(H.G.Barnett)的《創新:文化變遷的基礎》1953年被認為是研究文化變遷的基本著作。他得出了創新是所有文化變遷的基礎的結論,指出「創新應被界定為任何在實質上不同於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為和新事物。嚴格說來,每一個創新是一種或一群觀念;但有些創新僅存於心理組織中,而有些則有明顯的和有形表現形式。」。創新包括進化、發明和發現、傳播或借用。
進化、發明、發現、傳播或借用,是文化變遷的過程或途徑。進化是社會內部發展引起的,如生產技術由低級發展到高級,社會組織由簡單發展到復雜。文化的進化自然地引起文化變遷,進化的過程就是變遷的過程。發現是使某些已存在的過去不為人所了解的事物變得為人所知。發明是對先前的材料、條件進行新的綜合,從而產生出一種新的東西。有些發現和發明是無意識的、偶然的,如古人發現用火燒陶土可使之堅硬從而發明制陶;有些發現和發明是有意識的革新,如紡紗機、蒸汽機的發明。當社會接受了發現和發明並有規律地加以運用時就引起文化變遷,比如歐洲工業革命、當代的科技革命。發現和發明可以在—個社會內部產生,也可以在外部產生而被—個社會所接受。傳播是文化變遷過程的重要內容,創新的普遍形式。早期進化論者不僅強調發明和發現。也指出了傳播的作用,摩爾根說「所有的重大發明和發現都會自行向四方傳播」,泰勒也講「文化的傳播法則」。馬林諾夫斯基認為,社區內部所引起的文化變遷是由於獨立進化,不同文化接觸產生的文化變遷則由於傳播。他甚至把借用看作與其他的文化創新形式一樣具有創造性。
傳播和借用有幾個特點:
1.傳播是一選擇的過程 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被接受或抗拒,視其對接受—方的效用和適應性而異。傳播的速度各不相同,A.M.羅傑斯等認為,對某一特定的 創新所採用的速度,決定於創新在接受一方文化中的相對優越性、適應性、復雜性、可行性和可鑒性。即新的文化特質與舊特質 相比的優越程度,與現存的價值觀念、經驗和需要的適應程度,被 理解和應用的難易程度,能夠進行試驗的范圍大小,其結果的可 見程度等。
2、 傳播是互相的、雙向進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相接觸,文化的傳播一般是相互的、雙向進行的,他們選擇地互相採納對方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
3、 文化傳播的范圍或借用的程度決定於兩個民族之間接觸的持續時間和密切程度。
4.相似文化的群體容易相互適應和借用量大具有相似文化的群體,由於有相似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比較容易互相適應,文化的互相借用數量大。
5. 重新解釋(Reinterpretation) 指接受的一方對新引進的文化特質和文化叢體在形式、功能和意義上的改變,以適應自己的需要。
6.變遷的主要原因 人類學家們對於哪一個領域更易於引起變遷的問題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技術先於意識形態;一說意識形態更為根本;米德等則認為越早學到的東西越難改變。第二種觀點以L.A.懷特為代表,認為在整個文化系統中,技術系統引起社會系統的變化。而技術社會系統又引起意識形態系統的變化。這個看法符合生產力是生產中最活躍的因素的唯物主義觀點。
7、文化系統的變遷 文化系統中其一部分的變遷,引起其他部分的相應變遷,巴尼特稱為連鎖反應效應。因為文化是一個整體,文化的一個部分發生變遷,必然引起整體中互相關聯的部分的反應,最先改變的起著決定性的制約作用。
㈨ 關於歷史朝代的變遷
嗯,通俗一點的說法阿
最早的朝代是夏朝,因為最後一位君王桀殘暴,導致商湯起兵推翻了他的政權,也就是夏朝,而商湯就是第二個朝代,商朝的開國君王,當時他身邊最著名的人物是伊尹。商朝的最後一位君主是紂,紂王殘暴,導致民怨沸騰,西歧崛起,起兵伐紂,(其實這段看過封神榜的都清楚),西歧地領導者就是著名的文王姬昌,和後來的武王姬發,也就是後來周朝的周文王和周武王,他們建立了周朝,當時的功臣首當其沖的就是姜太公姜子牙。周朝後期就是春秋戰國,大小國並存,一個個說太麻煩了,請恕我跳到秦朝,話說秦朝出了個贏政並吞六國,當時人才備出,當時期秦有白起,李斯,蒙鶩,呂不韋,張儀等等等等人才全在,用連縱之計(合縱連橫)等等(三十六計)及強大的武力,吞並了六國,統一了中國。不過由於秦始皇命萬人修長城,挖渠道,總之勞民傷財,民怨沸騰,加上秦朝後期,秦二世胡亥,聽信趙高讒言,指鹿為馬,更是無道,於是有陳勝吳廣起義,我國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不過沒成功,後有楚霸王項羽,劉邦,劉邦文有蕭何,武有韓信,推翻秦朝打敗項羽,建立了漢王朝。漢朝後期是個亂世,就是著民的三國了,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周瑜都在這時,太亂所以也不說了,見諒下,寫這么多我也受不了,我不介意你到時找我細說,這邊我就只說大的朝代了。然後進入南北朝時期,後進入隋朝,隋朝地第二個皇帝,隋文帝楊廣荒淫無道,有李淵攜子李世民,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說道唐朝是歷史上最繁盛的朝代之一了,人才無數,當時的唐太宗李世民,推翻隋朝時有武有程咬金,秦瓊,羅城等等,文有房玄齡,長孫無忌等等,貞觀之治時除了這些人外,還有魏徵,尉遲敬德等等,多少人才啊!!
唐朝後期,由於安史之亂,衰敗已經無法挽回,導致滅亡,分成了五個小國,然後五個小國中有個後周,後周里有個將軍,叫趙匡胤,被黃袍加身當上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功臣有趙普等,,宋朝時常受到外族的騷擾,契丹阿,匈奴阿,到宋朝後期時,無法和日漸強大的匈奴對抗,拜於匈奴首領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入關(就是進入中原)由其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元朝後期,被推翻並不僅僅是衰敗的原因,還有當時的漢人不滿於被番人統治,及地位低下而起兵反抗這個原因,當時起義軍非常之多,有徐福,陳友諒,張士誠等等,最後成功的只有朱元璋。朱元璋文有劉基,武有徐達,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明朝後期,朝廷腐敗,被關外番人打敗建立了清朝,明朝後期腐敗時,起義軍有李自成,太平天國,清軍,領頭的是努爾哈赤,也就是後來的清太祖
清朝後期,慈禧時期,腐敗的不行,被國外覬覦中國的寶貴財產與領土,發動侵略,燒殺搶掠,無惡不為,所以中國喪權辱國
不說了,我頭都昏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