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州市增城荔城街夏街村的名人,古建築,歷史
夏街村是增城市政府所在地荔城街的城中村,有7個經濟合作社,常住人口1000多戶3700多人,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5000元。我村緊鄰城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對我村的影響較大,改革開放也相對較早。在改革開放前,村民靠種養為生。改革開放後,村民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帶領下,大力發揮城郊和城中的優勢,開展以城市發展同步的各種服務,使村、社、個人從以前農村的單一經濟,發展成為多種經濟齊頭並進的格局。在開發區內的大街、臨街位置預留征地的15%面積作為自留用地,用於集體或私人建商鋪或廠房,到目前為止,我村各經濟合作社已經建起綜合樓15座,沿街商鋪1千多間,社員平均每戶都有一間商鋪以上,基本上解決了社員的生活保障。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集體和個人的經濟不斷增長,文化事業不斷發展。現在夏街村民正邁向文明文化,愛國愛家的小康生活行列。
增城夏街村是開居時間較早、宗族聚居人數較多的一個古村落。先有石氏,大約在南宋時期,已有近千年歷史,其後葉氏、王氏,然後是黎氏。黎氏在數百年間成為地方望族,並在村中形成一整套的宗族文化及特殊的管理結構。[4]
自古以來,地方上有較大威望的宗族群體,在中國金字塔式封建社會底層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並且閃耀著思想和物質之光。但中國的封建社會從未停止過結構性的震盪和整合,因而宗族群體也不斷地受到沖擊而產生裂變和調整。尤其在宋末,經歷了唐宋盛極文明之後,以儒家思想為規范的農業官僚統治階層逐漸腐敗和沒落,經受不起北方野蠻部落的強大攻擊而土崩瓦解。中原的名門望族迅速失去賴以生存的基礎,於是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持續數百年)的移民浪潮和族群大遷徙。隨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曾經在中原顯赫一時的世家大族紛紛南遷,一部分進入雲川,大部分分布在蘇、浙、皖、贛、閩、粵、台地區。那時粵地仍是一片被稱作野蠻之地,那些名門望族的貴族官僚們只好委屈當上了從前被他們所鄙視的 「南蠻子」。
但夏街黎氏的祖先並非逃難而來。有史可查的先祖黎鵬,源於江西雩都(即今於都縣)的水頭里,北宋初官至翰林學士,真宗年間(998-1022)因諫章事逆旨,被謫至廣州任學正。致仕後居於新會。其三子獻臣歷任梅州刺史,並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升雷州太守;其孫子遠,任揚州太守,先居於博羅白沙,遠之二子宿遷居於東莞鳳凰涌(即今潢涌)。如此看來,夏街黎氏之祖在移民大潮洶涌南下之前很早就來到南粵,且由於歷代後人「讀而優則仕」,與王朝政治保持緊密關系,故而根扎得深,其枝葉也茂盛。
明洪武五年(1372),東莞鳳凰涌年輕的九世祖黎榮考上茂才科舉人而被薦任稅課大使派駐增城。這個時期,歐洲經歷了蒙古鐵騎的蹂躪之後,教皇的勢力削弱,君主勢力從新加固,而生產力也處於復甦階段。中國的漢人也剛從蒙古族人手中奪回了統治大權,中國大地卻仍是哀鴻徹天、餓殍遍野。在這個時候來增城當個稅務小官,不用說是份苦差事,黎榮只好一邊安撫百姓,一邊動員盡力交稅。由於處事得體、廉潔奉公,這個稅務小官一做就做了十一年。在職期間,黎榮在城南方壺洲畔搭了間茅屋,把家眷安頓下來。此時縣城還未築城牆,方壺洲一帶也是一片沼澤爛地,並且荊棘雜樹叢生。黎榮帶領家人披荊斬棘,填沼辟路,以茂竹為籬,以菊花梅花為牆,廣種荔枝、香蕉、烏欖、柑桔。由於樹林茂密,小徑曲幽難尋,故人跡罕至。黎榮生性淡泊名利,樂於清貧自在的生活,閑暇時分命僮僕撐一葉小舟泛於湖上,穿行於紅蓼白 之間,有魚兒躍出水面,有沙鳥佇立洲頭,黎榮獨擎一杯白酒自酌,時而遙望遠方蕉嶺上的雲朵,時而凝視近處寺山上的煙雨,時而仰天長歌。後來朋友們知道這個好去處,於是衙門一些大小官員以及騷人墨客們常常在那裡相聚,喝酒吟詩,並取其名「新村」。後來黎榮乾脆把稅課小官辭了,想過一種真正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就在他辭官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當時一位叫蘇友興的賊人聚眾劫掠縣城四周鄉村,縣官束手無策,只好請有勇有謀的黎榮臨時帶領兵丁前往陸村崩沙埔剿匪。由於寡不敵眾,黎榮在激戰中不幸犧牲,終年四十一歲。黎榮作為一位鄉村知識分子,本來厭倦俗世的公務纏繞而渴望過野鶴閑雲的生活,但在民眾危難當前,一肩挑起了道義,把一腔熱血灑在了增江河畔。黎榮這一義舉為夏街黎氏的開居拉開了悲壯的序幕,也為夏街後人樹立了一面張揚人格力量的旗幟。
黎榮對開居之地的選擇無疑是非常精明和准確的。在這之前,最早在夏街鐵溪邊居住的先是石氏,石氏後來出了個叫石文光的抗元民族英雄。其後,葉季達於元至正十九年(1359)來此開居,葉氏最興旺時擁有良田3000多畝。隨後王鏡湖也於至正25年遷來。黎榮以此為居之後,三姓和睦共處,情若兄弟。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北靠商品雲集的縣城,東靠碧波盪漾的相江,四周是深若丈許的護村濠,濠通相江、鐵溪,村邊有數十畝池塘,塘中有綠洲;村中有亭台廟宇祠堂,有連片的青磚大屋,一條麻石古街。歲月蹉跎,夏街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村。
夏街人保持著勤奮讀書的傳統。為了鼓勵族中子弟勤奮學習,除了在村中設立學校,還設立了一套獎勵機制。所以,數百年來,夏街人讀書成功的人特別多,仕宦興盛,人才輩出。明清考取功名的進士3人,文舉人12人,武舉人1人,貢生22人,秀才169人……任官職的:知縣2人,縣丞2人,府知事1人,國子監學正3人,州同1人,州判1人,巡撿1人……民國期間任縣長2人,縣參議長2人……從這些數字看來,通過讀書這條途徑,夏街人與王朝利益趨向保持密切關系。有了這種關系,夏街人在地方政治勢力方面便有了持續的滲透力,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時代的話語權。氏族的財富積累也順其自然地而有了較快的增長。
當然,從《黎氏族譜》記載來看,黎氏出來當官的人基本上是廉潔奉公的,如十二世黎皓任陽朔知縣三年,離任時身無長物,只帶了兩瓶豬油回家分給四個兒子。又如王三奇,明萬曆三十二年中進士後,歷任江西建昌府推官(地區級審判官)、陽朔知縣,為官清正,剛直不阿,寧願得罪上級也要維護老百姓利益。有些人讀書也並非為了當官的,甚至視官場為畏途,如民國期間的黎翼墀,曾在中山大學任教,並認識魯迅與許廣平,他兩次推掉了增城縣長的職務。更多的人選擇的是清貧淡泊的生活,甚至盡自己的能力為當地的百姓服務。這是因為夏街黎氏子弟從小就接受書本里貫串數千年的「仁義道德」的教育,夏街的名人義士不斷涌現,受到邑中百姓的贊譽和擁戴。一個地方族氏的威望便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封建社會的結束和社會主義的出現,標志著時代話語權的轉移以及國家利益的重新分配。夏街的宗族傳統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除了經濟上還保持貫性的發展優勢之外,地方話語權的優勢在數十年間已受到明顯削弱。而隨著作為宗族內核的傳統孔孟文化和朱子訓家之道的式微,宗族集權與凝聚力也日漸削弱。但是你走進夏街,走近夏街人真正的生活,你仍會感受到宗族傳統的濃重的影子。而且,隨著商品社會發展,經濟與政治權力逐漸趨向均衡和互相制約,因此夏街的外在形象給增城市區市民的感覺仍是舉足輕重。今日的夏街如一輛重新裝修的古老大車,從上千年時空走過來時,沉重而平穩。
B. 廣州的名人或民間傳說小故事
1、菠蘿廟
據說與南海神廟門口的兩棵菠蘿樹有關。 傳說很久以前,菠蘿國使者達奚司空隨一外國商船來到扶胥江口,上岸拜祭,並在廟前栽下兩棵菠蘿樹,但他貪戀此處美景,誤了回船時間,孤零零地留在當地,久立廟前,化為石人,鄉民同情他,把他供奉在廟里,故南海神廟也被稱為「菠蘿廟」。
2、五羊雕像
傳說在二千多年前周夷王時,廣州這地方,海天茫茫,遍地荒蕪,人們辛勞終日難得溫飽。一天,天空仙樂繚繞,有五位仙人身穿五綵衣,騎著口含六束谷穗的五隻羊飛臨廣州,把谷穗留給廣州人,並祝願這里年年五穀豐登永無飢荒,然後駕雲騰空而去,羊化為石。
從此,廣州成了富饒的地方,這動人的傳說世代相傳,廣州也因此得名「羊城」、「穗城」。
3、何仙姑
何仙姑是漢族民間傳說中八仙之一,她苦修積善才修練成仙,是世傳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原型為一個容貌非凡的女性,經常手持荷花。
她的身世有多種說法,其中在流傳比較多的故事中,廣東增城說何泰之女到野外遊玩,遇見了雲游的鐵拐李、呂洞賓和張果老,三位神仙給她吃了仙桃、仙棗和雲母片,從此她再也不覺飢餓,並能預卜未來,知人禍福。
4、沙琪瑪
相傳從前有個做了幾十年點心的老伯,某天在蛋散中得到啟發,創作出一款新的點心,老伯一拿出去賣便大受歡迎。有一天老伯又擔著這種點心出去賣,由於以前的馬路崎嶇不平又窄小難走,老伯擔著兩筐美食,便走在路中央。
此時有個人騎著快馬飛奔而來,老伯躲閃不及,兩筐點心都被撞飛了,血本無歸。騎馬的人揚塵而去,老伯只能吃啞巴虧。後來老伯的點心越做越有名氣,某天食客問起這老伯又香又甜又脆的點心叫啥名字,老伯靈光一閃,答了「殺騎馬」。後來人們便將「殺騎馬」雅化成沙琪瑪。
5、華林寺高僧——鐵肚笑和尚
清末,西關華林寺有一個鐵肚笑和尚,人稱廣源禪師,據說是從羅浮山下來的一個武僧。大約在宣統二年初的某一天,笑和尚與十二三個皈依弟子在堂中吃茶論佛,講授禪機。其中一個弟子忽然講到少林禪派,說少林寺傳達摩遺風,禪拳醫一體。
廣源和尚點頭稱善,然後拍拍自己的肚腩,呵呵一笑說:「禪在此也!」一個弟子好奇地問道:「師父,你肚腩這么大,好似彌勒佛,如果被人打一槌,頂得住么?」廣源和尚笑著說:「若不能頂,灑家還能在這里說禪么。」這一說,眾人更加好奇,立刻有人提出試一下。廣源禪師點頭答應。
開始,弟子們隨意擊打他的肚子,尚不敢出力,每拳打去,都聽見「嘭」一聲,有如手擊氣囊。廣源禪師便叫眾人使勁打。說完離座走到堂中,一開四平馬,任人捶擊。眾人於是你一拳、我一拳,猛打一氣,累得精疲力竭,笑和尚卻若無其事。
此後,有不少武師都因無法擊倒他,而先後拜到華林寺門下。
C. 增城有哪些著名風景區
增城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風調雨順,年均氣溫21.6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869MM,適宜於熱帶、亞熱帶作物生長,是著名的荔枝之鄉、魚米之鄉。境內青山綠水,風景秀麗。市區眾山環抱,一江穿城。南部屬美麗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8%,擁有蕉石嶺、大封門、南香山、金坑等9個森林公園和自然生態保護區,是廣州東翼的「綠飾」。也是珠江三角洲經濟圈中的綠洲。 增城旅遊資源豐富,「荔鄉仙境」旅遊形象深入人心,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別具特色的荔鄉風情和水鄉景色美不勝收。何仙姑家廟、千年盤龍古藤、鳳台攬勝、萬壽寺、古海遺蹤、正果佛爺寺、雁塔、鳳塔、瓜嶺古村落等名勝古跡吸引眾多國內外遊人的目光;增城賓館、百花賓館、太陽城大酒店、新好景大酒店、華僑酒店、鳳凰城酒店、凱旋門大酒店、掛綠園酒家、掛綠廣場購物城、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增城廣場等旅遊服務設施使遊人流連忘返;南華、仙村、荔湖、紫雲山莊等多個高爾夫球場讓遊人揮桿自如,盡享陽光、空氣和綠地之樂趣;增城荔枝文化村、百花山莊度假村、白水寨風景名勝區、錦綉大封門、何仙姑旅遊風景區、金荔苑農業生態園、谷豐園、蕉石嶺森林公園、蘭溪荔枝溝、朱村絲苗米生產示範基地、盈園等生態休閑度假之地令遊人返璞歸真,回歸自然;荔枝節、仙姑誕、龍舟節、佛爺誕、仙姑得道誕、畲族風情等民間民俗和荔枝文化旅遊節、菜心美食節、登山節、牛仔服裝節讓遊人盡領非凡熱鬧。 增城,是著名的「荔枝之鄉」,境內掛綠荔枝聞名世界。增城栽培荔枝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品種繁多,分布亦廣,元朝時增城荔枝已飲譽嶺南。明末清初,掛綠荔枝被列為朝庭貢品。掛綠荔枝甜如甘露,味勝幽蘭,晶瑩似玉,爽脆如梨,漿液不見,去殼懷之,三日不變。清初詩人李鳳修如此形容:「南州荔枝無處無,增城掛綠貴如珠,兼金欲購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盤盂。」因此,掛綠荔枝已成為增城的象徵。增城境內現種植荔枝60多萬畝,規劃建設四條荔枝走廊和二個荔枝世界,五千畝以上的荔枝園達10個,上萬畝的荔枝園5個。荔枝品種多達52個, 除增城掛綠、水晶球等特優品種外,優良品種還有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犀角子、雪懷子等10多個。荔枝成熟期較早與最遲的品種相隔4個月,達120多天。荔枝節(6月中旬至7月中旬)始傳於明末,沿襲至今,是增城的傳統節日。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增城連年舉辦荔枝節,邀請海內外賓客品嘗荔枝,洽談經貿,交流文化,場面浩大,盛況空前。 廣州增城景點 ,人傑地靈,自古以來人才輩出。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一仙一龍,一佛一鳳,一將一相,一巫一術,仙即何仙姑,龍即宋代進士李肖龍,佛即正果牛仔賓公佛,鳳即宋代進士廖金鳳,將即南宋振國大將軍石文光,相即南宋右丞相崔與之,巫即南宋道士楊柳清,術即南宋術士鍾法進。在八大名人當中,何仙姑首推名人之首。八仙故事源遠流長,深受民間喜傳樂頌。何仙姑,增城小樓鎮仙桂村人。現何仙姑家廟、亞洲古藤之最——盤龍古藤、西園掛綠、荔枝生態主題公園——盈園等景點,都留有何仙姑的仙跡。牛仔賓公佛,增城正果番豐人。宋皇正果寺年間在正果瑞山成佛岩得道成佛,後人移其肉身塑制佛像,並修建正果寺以紀念,馳名遐邇。增城是荔枝之鄉,因有一仙一佛,故把增城旅遊形象定位為「荔枝仙境」。 在增城,遊客可以品嘗到最好的荔枝、絲苗米和繁多的荔鄉特色美食;呼吸到清新空氣,領略到秀美的自然生態風光和日新月異的城鄉風貌;體悟到荔鄉人民的熱情好客。無論是休閑度假或旅遊觀光,你可以感受到一種現代文明與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相互交融的和諧、協調與雅緻。
D. 增城李永發 和李永強是不是兄弟
在當地不是名人,誰知道。
E. 增城的文化故事或民俗風情有哪些
1、增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增城建縣於東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隸屬南海郡,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增城這一美好的名字取自中國古代昆侖神話。神話傳說昆侖山上有增城九重,意思說增城是昆侖山上層層疊疊的仙城,有九重之高,縣名"增城"由此得來。
2、增城市有源遠流長的古文化。歷史上人民群眾的文藝創作豐富多彩,不少仕宦文人,曾留下不朽篇章。唐元和十四年(819),文學家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路經增城時,曾寫有《宿增江口示侄孫湘》兩首詩,流傳至今。
3、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其故事在全國家喻戶曉。根據流傳及眾多典籍記載,何仙姑是廣東增城小樓鎮仙桂村人。生於唐代開耀二年(682年),原名何秀姑,其父何泰,母親吉氏, 以制售豆腐為生。秀姑誕生時紫雲繞室,白光閃耀。她自幼喜讀詩書,手不釋卷,過目不忘。
4、她勤勞秉孝,十三、四歲便幫父母磨豆腐、操持家務,更兼知禮重德,深得村民鄰里贊譽。十五那年,秀姑夜夢一白須老人告知,村前雲母溪對面有雲母片,用它磨成粉末拌水吃,可長生不老,能在空中飛行。秀姑照此吃後,漸覺身輕能飛。她心中喜悅,常飛到羅浮山去采果奉母,在羅浮山拜仙長麻姑為師。
5、秀姑飛天之事傳奏至朝庭,武則天欲求長生不老葯,下旨接秀姑進宮傳法。聖旨一到,數十官差抬著大轎上門接人。何泰只得一女,死命拉住女兒不放。官差強搶,何泰被推倒,頭撞井沿鮮血直流,吉氏扶夫大哭,這時秀姑對母高呼「娘親保重」,只見一道白光平地而起,官差驚散,秀姑飛升成仙,從此秀姑被稱為仙姑。
6、在增城、龍門、博羅,有眾多有關何仙姑的傳說和古跡,可以說,千百年來何仙姑已融入到增龍博人民的生活,成為增龍博人民的一種精神寄託。
7、荔鄉仙境」旅遊形象深入人心,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別具特色的荔鄉風情和水鄉景色美不勝收。何仙姑家廟、千年盤龍古藤、鳳台攬勝、萬壽寺、古海遺蹤、正果佛爺寺、雁塔、鳳塔、瓜嶺古村落等名勝古跡吸引眾多國內外遊人的目光。
8、增城賓館、百花賓館、太陽城大酒店、新好景大酒店、華僑酒店、鳳凰城酒店、凱旋門大酒店、掛綠園酒家、掛綠廣場購物城、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增城廣場等旅遊服務設施使遊人流連忘返;南華、仙村、荔湖、紫雲山莊等多個高爾夫球場讓遊人揮桿自如,盡享陽光、空氣和綠地之樂趣。
9、增城荔枝文化村、百花山莊度假村、白水寨風景名勝區、錦綉大封門、何仙姑旅遊風景區、金荔苑農業生態園、谷豐園、蕉石嶺森林公園、蘭溪荔枝溝、朱村絲苗米生產示範基地、盈園等生態休閑度假之地令遊人返璞歸真,回歸自然;荔枝節、仙姑誕、龍舟節、佛爺誕、仙姑得道誕、畲族風情等民間民俗和荔枝文化旅遊節、菜心美食節、登山節、牛仔服裝節讓遊人盡領非凡熱鬧。
10、畲族村是廣州唯一有少數民族的地方,擁有很多獨特的景觀。自然景觀主要有荔枝園、桃花谷、柿樹坡、掃把山、梨花溝、枇杷谷、楓樹坡、古樹神韻、竹溪村落等,人文景觀主要是畲族特色的房屋建築、文化習俗和酥醪古觀等。
11、畲族民俗館立足挖掘畲族文化,以陳列、展出、宣傳、服務等為主要展示形式,通過圖文、實物、情景設置、多媒體互動等各種手段和方式,重點展示畲族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宗教用品、民族等。
F. 若要評選廣東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你認為哪些人能上榜
(一)孫中山 (中華民國)袁崇煥(1584-1630),廣東東莞石碣人。字元素,號自如,別稱袁督師,明朝末年抗清名將。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
G. 增城的文化故事或民俗風情
增城市是廣東的一個省轄縣級市,增城市於1993年12月撤縣設市,由省委託廣州市代管。增城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北部、廣州市區東部,背靠大廣州,南與東莞隔江相望,東臨惠州,北界從化、龍門。總面積1616平方千米。總人口81.03萬人(2008年)。
增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增城建縣於東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隸屬南海郡,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增城這一美好的名字取自中國古代昆侖神話。神話傳說昆侖山上有增城九重,意思說增城是昆侖山上層層疊疊的仙城,有九重之高,縣名"增城"由此得來。
增城市有源遠流長的古文化。歷史上人民群眾的文藝創作豐富多彩,不少仕宦文人,曾留下不朽篇章。唐元和十四年(819),文學家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路經增城時,曾寫有《宿增江口示侄孫湘》兩首詩,流傳至今。邑人中,北宋進士古成之著有詩集傳世。南宋進士、軍事家、政治家崔與之以詩詞著名,有「粵詞之祖」的稱譽,著有《菊坡全集》。宋代進士陳大震於元大德八年(1304)著有《南海志》,其殘本為廣東現存最早的志書。度宗咸淳七年(1271)進士李肖龍,在百花林石壁題詩,是迄今唯一發現的宋代詩詞真跡。明代進士湛若水是聞名國內外的教育家、理學家、詩人,遺著有《湛甘泉集》30多卷。明代進士胡庭蘭,亦以從事教育著名,著有《相江子集》。清乾隆進士湛祖貴,著有《紅荔山房詩稿》。進士賴際熙,著有《荔坨文集》。
增城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風調雨順,年均氣溫21.6℃,年均降雨量1869MM,適宜於熱帶、亞熱帶作物生長,是著名的荔枝之鄉、魚米之鄉。境內青山綠水,風景秀麗。市區眾山環抱,一江穿城。南部屬美麗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8%,擁有蕉石嶺、大封門、南香山、金坑等9個森林公園和自然生態保護區,是廣州東翼的「綠飾」。也是珠江三角洲經濟圈中的綠洲。
增城旅遊資源豐富,「荔鄉仙境」旅遊形象深入人心,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別具特色的荔鄉風情和水鄉景色美不勝收。何仙姑家廟、千年盤龍古藤、鳳台攬勝、萬壽寺、古海遺蹤、正果佛爺寺、雁塔、鳳塔、瓜嶺古村落等名勝古跡吸引眾多國內外遊人的目光;增城賓館、百花賓館、太陽城大酒店、新好景大酒店、華僑酒店、鳳凰城酒店、凱旋門大酒店、掛綠園酒家、掛綠廣場購物城、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增城廣場等旅遊服務設施使遊人流連忘返;南華、仙村、荔湖、紫雲山莊等多個高爾夫球場讓遊人揮桿自如,盡享陽光、空氣和綠地之樂趣;增城荔枝文化村、百花山莊度假村、白水寨風景名勝區、錦綉大封門、何仙姑旅遊風景區、金荔苑農業生態園、谷豐園、蕉石嶺森林公園、蘭溪荔枝溝、朱村絲苗米生產示範基地、盈園等生態休閑度假之地令遊人返璞歸真,回歸自然;荔枝節、仙姑誕、龍舟節、佛爺誕、仙姑得道誕、畲族風情等民間民俗和荔枝文化旅遊節、菜心美食節、登山節、牛仔服裝節讓遊人盡領非凡熱鬧。
增城,是著名的「荔枝之鄉」,境內掛綠荔枝聞名世界。增城栽培荔枝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品種繁多,分布亦廣,元朝時增城荔枝已飲譽嶺南。明末清初,掛綠荔枝被列為朝廷貢品。掛綠荔枝甜如甘露,味勝幽蘭,晶瑩似玉,爽脆如梨,漿液不見,去殼懷之,三日不變。清初詩人李鳳修如此形容:「南州荔枝無處無,增城掛綠貴如珠,兼金欲購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盤盂。」因此,掛綠荔枝已成為增城的象徵。增城境內現種植荔枝60多萬畝,規劃建設四條荔枝走廊和二個荔枝世界,五千畝以上的荔枝園達10個,上萬畝的荔枝園5個。荔枝品種多達52個,除增城掛綠、水晶球等特優品種外,優良品種還有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犀角子、雪懷子等10多個。荔枝成熟期較早與最遲的品種相隔4個月,達120多天。荔枝節(6月中旬至7月中旬)始傳於明末,沿襲至今,是增城的傳統節日。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增城連年舉辦荔枝節,邀請海內外賓客品嘗荔枝,洽談經貿,交流文化,場面浩大,盛況空前。
增城,人傑地靈,自古以來人才輩出。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一仙一龍,一佛一鳳,一將一相,一巫一術,仙即何仙姑,龍即宋代進士李肖龍,佛即正果牛仔賓公佛,鳳即宋代進士廖金鳳,將即南宋振國大將軍石文光,相即南宋右丞相崔與之,巫即南宋道士楊柳清,術即南宋術士鍾法進。在八大名人當中,何仙姑首推名人之首。八仙故事源遠流長,深受民間喜傳樂頌。何仙姑,增城小樓鎮仙桂村人。現何仙姑家廟、亞洲古藤之最——盤龍古藤、西園掛綠、荔枝生態主題公園——盈園等景點,都留有何仙姑的仙跡。牛仔賓公佛,增城正果番豐人。宋皇正果寺年間在正果瑞山成佛岩得道成佛,後人移其肉身塑制佛像,並修建正果寺以紀念,馳名遐邇。增城是荔枝之鄉,因有一仙一佛,故把增城旅遊形象定位為「荔枝仙境」。
在增城,遊客可以品嘗到最好的荔枝、絲苗米和繁多的荔鄉特色美食;呼吸到清新空氣,領略到秀美的自然生態風光和日新月異的城鄉風貌;體悟到荔鄉人民的熱情好客。無論是休閑度假或旅遊觀光,你可以感受到一種現代文明與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相互交融的和諧、協調與雅緻。
H. 有關增城市的歷史典故
增城市,一個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是廣東省設置較早的縣之一,建縣至今已有 1800 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在公元前三,四千年,這里已有人類居住。西漢時期隸屬南海郡番禺縣,由於人口不斷繁衍,建制相應擴大,東漢獻帝建安六年(公元 201 年),劃番禺、博羅兩縣部分地區建立增城縣。當時南海郡轄下只有六個縣,因增多一縣,故名「增城」。據唐《元和郡縣志》雲:「昆倉山上有闐風、增城,蓋取美名也。」增城有美好地方之意。 1993 年 12 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全市總面積 1615平方公里,人口80萬。另有華僑港澳同胞 27 萬餘人,是中國著名的僑鄉之一。現轄有荔城、增江、新塘、石灘、中新、朱村、派潭、正果、小樓等9 個鎮(街),市政府駐地荔城。
歷史沿革
距今4000多年前,在增城縣境內金蘭寺村有新石器時代居民點。
據《禹供》記載,上古時全國分為九州,增城地區屬揚州。
春秋時,增城屬百越地。
戰國時,增城境內稱楊越地。
秦始皇33年(前214年)設南海郡,增城屬南海郡番禺縣。
前漢,增城屬南海郡番禺縣,後漢始設增城縣。據明清兩代《增城縣志》載:「後漢建安六年(201),析番禺地置增城縣」。自乾隆起,多部縣志按語均說:「《後漢書·郡國志》曰:『明帝置郡一,章帝置郡國二,和帝置三,安帝又命屬國比領郡者六,又所省縣漸復分置。至於孝順,凡郡國百五,縣邑道候國千一百八十』,並不言建安立縣之事。《宋書·州郡志》亦只言:『增城令,前漢無,後漢有』。與《文獻通考》同。舊志俱言縣始建於建安六年,不知何據,俟再考。」
根據「前漢無,後漢有」,《後漢書·郡國志》戶口斷限於永和五年(104),當時南海郡轄七縣已有增城縣在內,參與研討的歷史、地理學專家認為:增城建縣最遲為後漢永和五年。
晉及南朝宋、齊時,增城屬廣州南海郡。宋元嘉中析增城綏福河流域及以西地區置綏寧縣,梁代又復並入增城縣。
梁、陳兩朝移東宮郡置於增城。
隋開皇九年(589)撤郡改州,增城屬廣州。仁壽元年(601)廣州改為番州,增城屬番州。大業三年(607)改番州為南海郡,隸揚州。增城屬南海郡。
唐武德四年(621)改郡為州,增城屬廣州。天寶元年(742)廣州復改為南海郡,增城屬南海郡。乾元元年(758)南海郡復改為廣州,增城屬廣州。
南漢時,廣州改稱興王府,增城屬之。
北宋開寶四年(971)平南漢,恢復廣州,增城屬廣州。開寶五年東莞縣並入增城縣,次年回復東莞縣建制(見《宋史·地理志》、《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
南宋祥興元年(1278)廣州改稱翔龍府,增城屬之。
元至元十五年(1278)增城屬廣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廣州路改為廣州府,增城屬廣州府。
清代增城仍屬廣州府。
民國元年(1912)裁府,增城屬粵海道,後直屬廣東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增城屬東江專區,1954年劃入粵中區,1956年改屬惠陽專區,1958年與龍門縣合並,仍稱增城縣,先後屬廣州市、佛山專區,1961年又與龍門分開,屬惠陽專區(後改稱惠陽地區),1975年劃歸廣州市管轄,1993年1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增城縣,設立增城市,由廣州市代管。
文化、名人
增城市有源遠流長的古文化。歷史上人民群眾的文藝創作豐富多彩,不少仕宦文人,曾留下不朽篇章。唐元和十四年(819),文學家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路經增城時,曾寫有《宿增江口示侄孫湘》兩首詩,流傳至今。邑人中,北宋進士古成之著有詩集傳世。南宋進士、軍事家、政治家崔與之以詩詞著名,有「粵詞之祖」的稱譽,著有《菊坡全集》。宋代進士陳大震於元大德八年(1304)著有《南海志》,其殘本為廣東現存最早的志書。度宗咸淳七年(1271)進士李肖龍,在百花林石壁題詩,是迄今唯一發現的宋代詩詞真跡。明代進士湛若水是聞名國內外的教育家、理學家、詩人,遺著有《湛甘泉集》30多卷。明代進士胡庭蘭,亦以從事教育著名,著有《相江子集》。清乾隆進士湛祖貴,著有《紅荔山房詩稿》。進士賴際熙,著有《荔坨文集》。
建國後,文化事業發展迅速。增建大批文學設施,文化隊伍不斷壯大,城鄉文化呈現一派繁榮景象。至1993年,全市有文化事業單位11個,工作人員214名;增建的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文化館、檔案館、影劇院、電視台、游樂園等公共設施建築面積共39335平方米;文藝作者1000多名;創作現代內容的各種文藝作品1. 5萬多篇,發行量905.4萬冊。
增城歷史名人有崔與之、湛若水、李肖龍、胡庭蘭、伍來成等。崔與之,增城中新鎮坑背村人,官拜右丞相,是南宋著名的拔亂治國能臣、政治家、軍事家、是嶺南第一個由太學生考上進士的人,史臣稱他「與張九齡齊名異代,誠吾廣百世師表也」,是「嶺南五傑」之一。現留有鳳凰山菊坡亭、崔與之古墓、中新坑背連塘古建築群、崔太師祠古跡。
湛若水,增城新塘人。官歷翰林院修編,國子監祭酒,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是明朝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湛若水是廣東著名學者江門學派創始人陳白沙的弟子,他提出的「隨處體認天理」的哲學思想體系,在我國學術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現留有湛若水、湛公祠街等古跡。
李肖龍,增城龜峰鋪(今荔城鎮龜峰里李屋)人。咸淳七年(1271)中進士,初任贛州司戶,累官至朝議大夫,到元朝即不做官。所著有《易傳》、《五教編》、《崔清獻公言行錄》、《見聞錄》等。
胡庭蘭,增城縣胡屋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應鄉試,薦為第一名,但因策論中有譏諷執政者之語,被御史罷去。到嘉靖二十八年再試中解元,次年中進士。嘉靖三十五年夏,出任提督福建學政。時倭寇擾福建,庭蘭受命抗倭立下大功。庭蘭晚年在鳳台書院主持講學,融合王守仁、湛若水學說,著有《詩意講意》、《相江子集》。庭蘭治學嚴謹,學識淵博,晚年倡建城南雁塔。一生操守高潔,為官二十年不染指俸外一文錢。卒年75歲。
伍來成,增城新塘沙貝村(今新何村)人。原是新塘火車站工人,大革命時期,積極參加中共領導下的革命活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增城第一個中共組織新塘支部的書記。時值省港大罷工期間,他帶領支部成員在工農群眾中積極活動,建立了粵港澳同德工會新塘分會,傳播馬克思主義,支持省港大罷工,支持廣東國民政府北伐。1943年在東洲河面以船渡抗日人士過河時被日軍槍擊負傷,不治去世,時年44歲,建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I. 廣東省惠州市的歷史介紹。
惠州,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縛婁古國在羅浮山下的東江之畔開創嶺南文化之風氣。
市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產、生活的遺跡和遺物。博羅葫蘆嶺、蘇屋崗、何屋崗等貝丘遺址,出土石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飾有繩紋、方格紋、雲雷紋、夔紋等紋飾的夾砂、泥質陶片。
根據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先民們就已經在惠州境內的東江流域繁衍生息,創造了惠州的遠古文明。
先秦時期屬南越范圍。春秋戰國時期,惠州一帶的文化已有一定的發展水平,並與中原文化息息相關。在博羅散屋村出土過一組大小相近、形制、紋飾相似的7件青銅甬鍾。
博羅的蘇屋崗遺址曾採集和出土了青銅斧、矮圈足陶豆以及一批以夔紋為特徵的印紋陶器,在其附近還出土過兩件戰國青銅編鍾。
據史料記載,在今惠州市區及博羅北部一帶,戰國時期曾出現過一個名叫「縛婁國」的小國,但不久即在諸侯兼並戰爭中消失。21世紀曾挖掘出規模較大的「縛婁遺址」。
兩千年來,先後有400 多位歷史名人客寓或履臨惠州,這其中包括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中國古代醫學家、化學家、將道家學派宗教化的重要人物葛洪,一代文豪蘇軾等等。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此領導過革命活動;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周恩來在此指揮過國民革命軍東征戰役。
近代史上惠州更是涌現了廖仲愷、鄧演達、葉挺等革命先驅,以及中國現代音樂奠基人之一的廖尚果、廖輔叔等文化名人。
(9)增城歷史文化名人擴展閱讀:
惠州歷史名人:
1、葉夢熊
葉夢熊(1531--1597),字男兆,號龍塘,改龍潭,又號華雲。明代廣東惠州府城萬石坊(今屬惠城區)人。
嘉靖四十四年中進士,歷任贛州知府,安慶知府,浙江副使,永平道兵備,山東布政使,巡撫貴州、陝西、甘肅。
因戰功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升任兵部尚書,轉南京工部尚書,是惠州明代著名的三尚書之一。
2、廖仲愷
廖仲愷(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男,漢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
廣東省歸善縣陳江鎮鴨仔埗鄉窯前村人(現廣東省惠州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幸福村),祖居廣東梅縣程江鎮,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中國共產黨的摯友。
擅長詩詞、書法,著作編為《廖仲愷集》、《雙清文集》上卷。
3、葉挺
葉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葉為詢,字希夷,號西平,廣東惠州客家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著名軍事家。
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
抗戰勝利後,獲救出獄後被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1946年4月8日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1988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
1989年11月,經中央軍委確定,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