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是如何發展的
歷史是向前發展的·
B. 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是怎樣的
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1、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火耕)
(2)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的標志:鬆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
(3)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秋時期,小件鐵農具問世.牛耕是我國農用動力上的一次革命.戰國時,牛耕初步推廣.此後,鐵犁牛耕逐步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
(1)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精耕細作,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中國封建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
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了解古代中國在冶金術、制瓷業、絲織業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利鼓風冶鐵.3.魏晉南北朝發明灌鋼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5.宋代江西的景德鎮,到元代發展為全國制瓷中心,明清時是全國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彩瓷;清代還發明了琺琅彩.7.明清時蘇州、杭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使用花樓機機構復雜精密.
古代商業的發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發展
(1)西漢: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易的「市」與住宅區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市長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2)隋唐: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牆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3)宋朝: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營
2、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4)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著名商業中心
(5)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6)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現商幫.如,徽商、晉商(兩者相同之處:都從經營鹽業起家;商業活動都涉及金融領域(徽商經營典當業,晉商興辦票號);活動范圍都涉及國外,都積累起巨額財富)
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了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極其影響
(1)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政策
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重農抑商」得以長久實行的根本原因:適應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需要.
其目的:維護自然經濟,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徵收,維護政治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積極作用: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明清重農抑商的表現:農本商末的思想,專賣制度,關卡重稅,歧視商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並未禁止官方對外貿易;清代是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兩者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3)清代一直實行的「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清代只開一處對外通商是在:廣州(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閉關鎖國的後果: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背景和興起的史實: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自然經濟逐漸解體.(2)受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3)洋務派對民辦企業起了誘導作用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地點是:東南沿海地區
2、代表企業: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
●短暫春天(1)時間:一戰期間(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華民國,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b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c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3)主要行業:紡織業、麵粉業(4)著名實業家:張謇、周學熙、榮氏兄弟
(5)為什麼是「短暫」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卷土重來
●曲折發展(1)國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原因:為了鞏固統治,國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
原因:淪陷區:一些廠礦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以各種形式吞並
國統區:國民政府實施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統治,官僚階層壓榨民族企業牟取暴利
●萎縮(1)時間:抗戰勝利以後(解放戰爭期間或1945—1949)
(2)原因:a美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排擠了國貨(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b官僚資本大肆進行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c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不斷膨脹
二、理解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經濟上,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有利於社會進步;
2、政治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質和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來和中共的建立准備了階級條件;
3、思想上,不斷沖擊和動搖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走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
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
2、了解八大的主要內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主要內容:(1)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2)當前的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掀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黨在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一次嚴重的失誤,造成1959—1961三年經濟困難.
(第二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歷史意義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主要內容:(1)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2)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實行撥亂反正.
(3)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4)實行改革開放
意義: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起點.
C. 如何推動歷史發展如何阻礙歷史發展
首先歷史是個人不能左右的。個人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進而促進歷史進步。思想停留在過去,不思革新,會阻礙歷史發展。
D. 中國歷史發展是怎麼進行的
中國歷史的發展是在中原王朝與周邊各游牧民族的互動過程中進行的,歷代中原王朝面臨的共同危險,即來自北方(西北、北方、東北)游牧民族的持久威脅,也就是傳統所謂的「邊患」,「防虜」成為歷代邊疆經營的中心任務。
勒尼·格魯塞在其名著《草原帝國》中曾指出,在歐洲、小亞細亞、伊朗、印度及中國都早巳達到同一物質文明階段後,「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地帶曾經擺脫了這種運動。這就是那伸展於歐亞大陸中部和北部的一條長方形的領土,草原地帶。它從滿洲邊界直至布達佩斯和西伯利亞森林,是在它的北方邊緣延伸著。在那裡,除了一些孤立的小方塊土地以外,地理條件不允許農業生活的發展,把居民們限制於永遠過著畜牧的生活、游牧生活;在幾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末期時的生活還存在於其餘的人類中間。更有甚者,這些部落中的一部分,即森林地帶的部落,還停留於馬德林式獵人的文化階段。因此,草原和森林地帶遂成為野蠻人生活的保留地」。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研究了公元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史的進程後也指出,自從人類進入第一個文明時代——古代文明(前3500年~前1000年)開始,歐亞大陸邊緣地帶的各文明中心,就已面臨游牧民族入侵的持久威脅。原因是:「在地處大草原西部的印歐各族和地處大草原東部的蒙古一突厥人之間,有一條最早的分界線,這就是阿爾泰山脈和天山山脈。這條分界線以東的大草原,地勢較高、乾燥,氣候通常也更惡劣……這一地理上的不平等造成相應的歷史上的不平等。即出現一個持久的、影響深遠的、由東向西的民族大遷徙……只要有機會,它們就不時地侵入中國。」所以,他認為,1500年以前人類歷史幾乎是游牧民族在「自然法則」支配下南下,對南方諸文明帝國壓迫以至於征服的歷史。
中國境內北方的高原和草原,恰恰是歐亞大陸游牧民族生存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匈奴、鮮卑、突厥、回紇、蒙古等幾個在世界古代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民族,都在這一地區生活過,使這里成為少數民族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中國歷史上的緊張狀態正與這一大背景息息相關。從公元前4世紀末開始,草原部落中就不時會出現一些強大的集團,「胡騎南下」,挺進和占據這一地區,並大規模地撲向中原,給中原王朝造成巨大壓力。比如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2世紀,有秦、漢與匈奴的對抗。魏晉時是所謂的「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氐、羌等輪番進入中原。到了南北朝和隋唐,則有突厥、回紇、吐蕃相繼登上歷史舞台,成為隋唐二代邊疆經營中的首要問題。此後,則有契丹、女真、蒙古、滿族從其在北方和東北的原居住地崛起。可以說,游牧民族此起彼伏,由秦漢時的「寇邊」到後來據有半壁江山,甚至入主中原,一直是歷代中原王朝面臨的威脅。所以,歷代中原王朝無不苦於北部邊疆問題。正如漢代的揚雄所說:「北地之狄,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即使邊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實現了大一統,但因為亞洲內陸游牧民族的遷移不定,新人居其發祥地的游牧民族,會重新構成對中原王朝的威脅,中原王朝仍面臨著所謂的「防虜」問題。對此,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就指出:「在歷史上,最威脅中國的是北族。他們和中國人的接觸,始於公元前4世紀秦、趙、燕諸國與北方的騎寇相遇,至6世紀之末五胡全被中國同化而告終結,歷時約1000年。其第二批和中國的交涉,起於4世紀後半鐵勒侵入漠南北,至10世紀前半沙陀失卻在中國的政權為止,歷時約600年。從此以後,塞外開發的氣運,暫向東北,遼、金、元、清相繼而興……這三大批北族,其逐漸移人中國,而為中國人所同化,前後相同。惟第一二期,是以被征服的形式移人的,至第三期,則系以征服的形式侵人。」
因此,建立穩定的邊疆秩序,有效對付游牧文明的流動性格以及大草原興衰無常、充滿變數的政治形勢,是中國傳統邊疆經營艱巨而經常性的任務。因為,盡管中原王朝與境內周邊游牧民族的關系是一國之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權之間的關系,但強大的邊疆民族政權的存在,對中原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安定,對大一統局面都是最嚴峻的挑戰。中央政府如不能有效抵禦或反擊來自這些游牧民族的威脅,保護邊疆,則中央的威信勢必難以維持,大一統的政治秩序就面臨動搖和被打破的危險。所以,防禦游牧民族的襲擾,解除其對邊疆的安全威脅,將其納入大一統政治秩序的支配,成為歷代大一統帝國邊疆經營的主要任務。
對於這種游牧民族周期性南下的現象,從歷史上以來就有不同的解釋,這些意見歸納起來不外有以下幾條:一是認為游牧民族「虜性狼狠」。如唐朝史官在《晉書·劉曜傳》中有一段「史臣曰」就非常典型:「彼戎狄者,人面獸心,見利則棄君親,臨財則忘仁義者也。投之遐遠,猶懼外侵,而處之於封畿,窺我中釁」;二是歸之於氣候變化或地理環境因素;三是認為草原地帶人口的過度膨脹威脅到游牧民族的生存,使其不得不向外擴張;四是認為緣於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的貿易受阻,如林恩顯先生就認為「北亞游牧民族對中原農業民族的一切行動動機,多數出於經濟上的需求;而農業朝廷對北亞游牧政權的要求,則多屬於政治性」;五是認為掠奪對游牧民族有利;六是認為游牧貴族為了擴大自己的統治而發動戰爭;七是認為源於雙方的文化隔閡和沖突。這些觀點有的從人性論出發,有的歸之於地理環境或文化,有的歸之於經濟貿易,但基本上只是道出了現象而未觸及本質。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自然條件通過對生產方式的制約進而影響到經濟結構和社會行為。「中國政治生活一直受『夷狄』影響主要是因為地理環境所致——草原與農耕地區緊緊地連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存在與地理上的不同相適應的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亞洲腹地草原於燥,沒有河流流入大海,不可能從事大面積農耕。西藏高原和蒙古草原缺乏充足的水資源,因而人口稀少。這些『夷狄』所居住的地區大約是中國面積的兩倍,但人口不可能超過中國人口的四十分之一。」所以,游牧經濟與定居農業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存在的極大反差,生產力技術構成的低下以及社會經濟結構單一,內部轉化產品途徑的過於狹窄,使得他們的周期南下成為草原社會發展的自然過程。於是,「進行掠奪在他們看來是比創造勞動更容易甚至更榮譽的事情」。也就是說,游牧經濟對農業經濟的依賴性刺激游牧民族向農業區掠奪,而經濟上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又增加了其劫掠的慾望,「於是這種人文地理上的問題變成了社會問題……。在這樣的條件下,游牧人民定期性向農業區域侵犯便成了一種自然法則」。
歷史上某些時期,中原王朝固然可以憑軍事實力或行之有效的戰略,扼制邊疆地區游牧民族的襲擾,或與之達成和解,解決「邊患」,但這仍然只是暫時的,因為,「人文地理上的嚴酷法則在繼續起著它的作用。假使漢化了或波斯化了的汗王們沒有被當地居民的反擊,逐漸地或突然地淘汰了的話,卻有新的部落出現於他們的邊境;那些出現於草原深處而還在忍受著飢餓的部落把他們的堂兄弟只看作是一個暴發的塔吉克人或一個拓跋人,一個波斯人或一個漢人,他們重新開始不利於他的同樣的冒險行動。這種冒險行動幾乎常常是成功的,同樣一個調子在一千三百年間,因為從匈奴人據洛陽到滿族進入北京恰為一千三百年,重彈了幾次」。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游牧民族相對於農業民族的軍事優勢。作為「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行軍作戰固然騎馬,平時也「逐水草而遷徙」,如此,日常生活也就如同行軍打仗。嚴酷的自然環境又磨練了其人「耐飢凍,習勞苦」的性格。因為,「游牧生活要求游牧人較之定居的綠居民,要具有更強健的體魄,同時它也要求游牧人比定居居民具備更加獨立的意識。因為這可使游牧者在危急關頭敏捷地做出判斷,採取主動。這對於被束縛在無休止的農業勞動中的定居者來說,幾乎是無法想像的。在爭奪牧場、部落內訌以及血親復仇的戰爭中,游牧者自然地形成了侵略的本性,這種侵略本性,再加上他們對定居社會產品的需求,使游牧者經常對自己的鄰人進行掠奪。這些掠奪的習性以及他們所帶來的毀滅,使游牧者得到了天生蠻夷的稱號」。馬背上民族的這種空前的靈活機動性和善戰在向中原進犯中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因為獰獵和牧馬職業,是以箭術和騎術的技藝為先決條件的,而對於為了短期戰役招募來的沒有受過長期訓練的農民或綠洲居民戰士來說,要具備這些技藝則是不可能的」。因而,習慣於游牧生活的民族,在軍事戰術上超過農業民族的步兵,能夠很容易地征服人口更多且文明水準遠遠高於自己的民族。
此外,原始的部落組織更增強了其軍事力量。游牧帝國不像中原農業帝國行政與軍事分離,其軍事組織與行政組織(氏族部落體制)是合一的,成年男子無疑都是部落的戰士,所謂全民皆兵。部落首領平時組織部民游牧狩獵,戰時即為軍事長官,便於動員,能夠做到「指麾而令從」。投降匈奴的漢人中行說與漢朝使者辯論時就說,匈奴軍政合一的優點在於「約束徑,易行;君臣簡,可久。一國之政猶一體也」。可見其部落組織也就是軍事組織,基本不存在向戰時體制轉變的問題,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能夠全力以赴地投入戰爭。以農業立國的中原王朝雖然社會經濟發達,但同時社會結構復雜,國家力量為各種各樣的活動所分散,軍事動員復雜而困難。同時,定居的農業經濟難以承受戰爭的巨大負擔,曠日持久的戰爭對社會造成的是破壞性的影響,比如,沒完沒了的兵役使農民難以忍受,並影響到農業生產,軍隊數量的無限制擴大又會增迦納稅者的負擔,使農業經濟不堪重負,從而導致社會矛盾的激化。歷史上,因頻繁發動邊疆戰爭而導致亡國的王莽、隋煬帝等,給後代統治者留下的是不盡的教訓,所以,游牧民族在同中原王朝的戰爭中往往居於主動,而中原王朝的邊疆經營卻有著先天的困難。
E. 人類歷史會如何發展
那麼諸多不同因素,什麼因素起對於歷史因果脈絡的作用更大呢?我覺得吧,一般來說是人無法或者難以改變的因素,可以看做是相對恆定的因素。那麼作為人類本身的歷史,可以把這看做是常量,難以改變的量。而其它的因素,相對來說就是變數。也就是說,這些常量可以改變變數,但變數卻難以改變常量。這樣說來,諸如自然環境,還有人本身生理和心理的因素等等,對人類歷史的大多數時間來說,都是難以改變的常量。
人類自身的歷史,多數時候都是改變一些變數,去適應這些常量,於是導致了不同的生產和生活的社會結構。不同的生產生活的結構,產生了不同的習俗經濟乃至法律政治思想文化等等。這些一環扣一環,上與下之間是作為受生的因素而存在。一般來說被受生的因素,是某種已經形成的穩定的生活生產的社會,維持這種社會穩定運行的因素,是對這種社會更精闢的描述。但是,這些因素,本身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不如自然和人性因素穩定),由上一因素受生後就具有自身一定的慣性,並不會馬上因上一因素改變而馬上改變。所以可以看做是比自然和人性本身因素次等重要的因素,同樣影響著歷史因果的發展。歷史由許多不同因素互相影響著,各自有各自大小不同的作用。
由此看來,歷史如何發展,是有諸多不同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因素越多那麼就可以說社會越復雜,社會越復雜就越來越趨於混沌的體系,越來越難以名狀其中的因果脈絡(多體問題)。身在其中人,更是難以准確預料將來會如何發展。只是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用心觀察歷史,還是可以發現一些歷史因果脈絡的存在,但難以說某某因素一定會決定了歷史將如何如何發展。(詳見此文)。
比如說,蘋果熟了會因為萬有引力而落在地上。但是在掉落過程中除了這個穩定的影響因素外,還有很多偶然因素存在,所以你不可能完全預知蘋果具體將會在何時掉落在何地。也就是說,歷史事件之間雖然存在因果關系,但是這其中也存在著許多無法被認識清楚的偶然因素,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得歷史變得混沌,起始點微小的不同而導致結果卻又巨大的不一樣。所以雖然有因果的脈絡存在,但你無法說某一存在於時空中的結果是必然會如此。只是由於某些更穩定的因素存在,在歷史因果脈絡中,可以產生更明確的,相對更重要的作用。由此,雖然無法知道歷史必然的結果,但是可以對結果大致描述其可能存在的范圍,這個范圍就是歷史的脈絡。這些歷史脈絡被人發現,只是可以更方便人們去認識歷史,讓歷史不再混亂不堪的被人去認識,那麼人們就能從歷史中獲得某些益處。但這本身,並不能讓歷史學家成為占星家或者預言家。
實際上,我們所認識的歷史,只是曾經發生的歷史事件殘留到現在的諸多遺跡而已。真正的歷史已經隨時間而消逝,我們是無法回到過去對其加以認識。人通過自身的理性是可以對這些殘跡加以理解,得出某些結論,也就是歷史發展的一些脈絡。但不能由此說,某一種或者幾種因素,就決定了歷史一定會如何如何。所以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就算人類歷史本身存在某種因素必然導致某種結果,但由於歷史本身已經消逝,所以這本身也是無法被人類所認識的。我們只是認識的歷史殘跡而已,這些殘跡由歷史學家重新構建出以往存在的歷史因果脈絡或者模型。歷史的因果脈絡或者其模型,並不等於以往真正發生過的歷史,這只是存在於人們的心中,由人根據歷史殘跡重新構建的框架而已(莊周夢蝶)。
人除了自身理性之外,還有情感道德觀以及自身利益等主觀性的東西影響著人,這些多少也會對歷史研究者產生影響。如果說能從歷史因果脈絡中,總結出某種看似必然或者一定可能性上的「客觀規律」,但是研究者的主觀性的存在,讓所謂客觀規律一定程度上要有所打折。雖然如此但是這種「規律」還是可以用來唬人,用這種「規律」所具有的「客觀性」讓許多人信服,從而改變歷史的發展進程,達到自己「主觀」的目的。我覺得吧,如果做的好,一定程度上有其能讓人信服的過硬的客觀道理,這就是一種比較高端的「影射史學」。如果做的太低端被人一眼看穿,那這種研究也就把歷史弄成了橡皮泥了。雖然這兩個詞看似都在貶低歷史研究,但是人通過自身各自不同的主觀性,來發現歷史可能存在的各自不同的多樣客觀性,還是十分有意義的。
F. 中國歷史是如何發展的
中國上古來的春秋戰國是一次自思想大爆炸,從奴隸制到封建制
從秦漢到清朝,中國的封建制持續了兩千多年,為什麼那麼長呢,因為中國的封建制是中央集權式,是愚民政治,所以很長。
另外,從春秋戰國的犬戎到漢朝以後的匈奴、到宋的契丹、金、蒙古、還有明朝的蒙古、後金也就是清,中國從有歷史記錄以來就是和北方西方的游牧民族作斗爭的奮斗史。
從南北朝到唐末五代十國,漢族已經和游牧民族完成了大融合,楊堅好像有好幾個老婆都是胡族,李世民有半個匈奴血統。那個時候姓宇文、尉遲、慕容、拓跋等等的都是胡姓。
隋朝楊堅治國相當厲害,他掙的錢到李世民的時候還沒有花完,唐代到了郭子儀以後就不行了。而且漢代到唐代都是世家體質,有些大家族很厲害的,世家的人認家不認國。到武則天才基本上全滅。
宋代是有史以來最終是經濟的朝代,思想先進,不鄙視商人,比後來的明清都好,但是不重視軍隊,中央集權也比較厲害,基本上皇帝好就全國好,皇帝差全國都差。
元代就是蒙古族奴役漢族甚至全天下的時候,元代甚至下發過六姓誅殺令,把姓趙、劉、李等大姓的人都殺死。
明朝就是朱元璋定的軍隊衛所制害了自己,讓後金占據中原。清朝愚民政策無與倫比,導致中國到現在還受害。
G. 中國歷史各朝代是如何發展的
朝代簡介
夏朝: 約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縣 禹
商朝: 約前1675-1029年亳 河南商丘 湯
周朝:
西周:約前1029-771年 鎬京 陝西西安 周武王姬發
東周: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476年
戰國: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7年 咸陽 陝西咸陽 始皇帝嬴政
漢朝:
西漢:前206-公元8年 長安 陝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新朝:9-23年 王莽
東漢:25-220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
曹魏: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文帝曹丕
蜀漢: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孫吳: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
晉朝:
西晉: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 304-439
南北朝:
南朝:
宋: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齊: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陳: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535-556 長安 陝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唐朝: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
後梁: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梁太祖朱晃
後唐: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936-947 汴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
後周: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宋朝:
北宋: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1127-1279 臨安 浙江杭州 宋高宗趙構
遼國:907-1125 皇都 遼寧 遼國耶律阿保機
大理:937-1254 太和城 雲南大理
西夏:1032-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金國: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
元朝: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16-1911 北京 北京 清世祖福臨
中華民國:1911-1949 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 : 1949- 北京
H. 歷史是怎樣發展的
首先,歷史敏感地依賴於出使條件。這包括作為歷史主體的民族的宗教文化,風俗習慣,社內會結構,人與人之間的關容系,生產條件以及自然地理條件等等。
其次,歷史再起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分叉點,在那裡,歷史由多種可能的選擇,而微小的條件變化,個別的人物和事件會極大地影響和決定歷史的走向。在不同的時期和條件下,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不同的。
其三,在多數條件下,個人和人群對歷史的影響是極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計。這樣,一些企圖操縱歷史的個人或群體,會有一種無力的感覺。
其四,歷史的運動服從一些客觀規律,但在整體上,服從自組織和混沌規律。
歷史的發展是多因素的,復雜的。有著各種的交叉影響。自然地理以及地緣環境,貿易,移民等等因素,都會影響歷史的進程,有時還會左右歷史的方向。
在西方資本主義崛起後,世界歷史逐漸形成了統一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