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運城的歷史文化

運城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0 04:36:35

❶ 運城歷史 。

運城地區居黃河流域中游,是中華民族古文明發祥地之一。據芮城西侯度古文化遺址發掘出土文物證明,早在100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運城地區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嫘祖養蠶,後稷稼穡等歷史傳說,都發生在這塊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全區現存文物古跡、文化遺址多達數百處,僅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就有60多處。自古以來,人文薈萃,代不乏人。春秋霸主重耳(晉文公)、戰國時代與孟子齊名的荀況、三國蜀將關羽、東晉文學家郭璞、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晚唐大文豪柳宗元、宋代名宰相兼史學家司馬光、元代戲劇大師關漢卿、清末「戊戍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等名垂青史的文武俊傑,都孕育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運城地區地處晉、陝、豫3省的交通要沖,襟山帶河,形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前205年(漢高祖二年)楚漢戰爭中,漢軍以韓信、曹參等人奔襲安邑,是河東戰場上一次大戰。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紛紛起來反抗王莽的統治,當時河東地區已被綠林起義軍佔領。公元24年(更始二年)劉秀背叛綠林軍,指揮鄧禹率軍兩萬攻打河東的綠林軍,綠林軍迎戰數日,結果兵敗。南北朝時期,542年(五代後梁大同八年)和546年(大同十二年)東魏和西魏為爭奪河東之地,在玉壁城(今稷山縣西南10公里處)進行了兩次激烈戰斗,史稱"玉壁大戰/,結果東魏兵敗而還。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反抗元朝統治,當山東曹州、濮縣的農民起義軍途經垣曲、聞喜、新絳時,諸縣農民也加入了起義軍,與元兵激戰,義軍寡不敵眾退入中條山,再渡河入河南陝縣。1631年(明崇禎四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反對明朝的統治。同年10月,起義軍渡河,在稷山、聞喜、絳縣等地,與寧武總兵孫顯祖部大戰於稷王山麓。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該區展開了義和團運動,當時稷王山、峨嵋嶺一帶和垣曲、聞喜、新絳等地的廣大農民紛紛參加了義和團,掀起了"反洋教、殺洋人、滅贓官"的農民革命運動。
20世紀初期,河東地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開展起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張士秀、王用賓、景梅九、李鳴鳳等民主革命人士積極響應,1912年(民國元年)在運城成立了河東軍政分府,對維護山西的辛亥革命成果作出了特殊的貢獻。1919年五四運動後,嘉康傑、安英俊、尉子嘉等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在他們的影響下,廣大農民、進步知識分子、教師、青年學生積極投身民 ...

❷ 運城地方文化

運城市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十分豐富。現存古跡200餘處,文物景點1600餘個,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5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級森林公園2處,元代壁畫寶庫芮城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永濟普救寺、中華四大名樓之一鸛雀樓、唐開元蒲津渡大鐵牛、華北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歷山原始森林及中華宰相第一村等。歷史上「黃帝戰蚩尤」、「嫘祖養蠶」、「後稷稼穡」、「舜耕歷山」、「禹鑿龍門」、以及曾顯赫揚名一時的文臣武將名人關羽、柳宗元、王通、王勃、王維、司馬光、薛仁貴、呂洞賓、楊貴妃、關漢卿等都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典故與傳說。

運城是中國古文化的搖籃,文化藝術光輝燦爛,源遠流長。有多次出訪國外引起轟動的絳州鼓樂:有上下飛舞,左旋右轉的民間花鼓;有參加亞運會開幕式名揚海外的絳縣飛龍;有爬高滾球的文武獅子舞;有奇罕驚險的高蹺;有造型優美、巧奪天工的抬閣、背閣;有飛光流瑩、壯觀迷人的河津轉燈;有多次赴京演出的山西「四大梆子」之一蒲州梆子和深受觀眾喜愛的眉戶;有做工精巧、食色鮮艷的麵塑「河東花饃」;有獨具魅力、生動逼真的民間剪紙、刺綉;有在天寒地凍之時赤腳露背的永濟長旺「背冰」等等,使遊客大開眼界。

❸ 誰能給我介紹下運城的歷史文化

運城地區,古稱河東,戰國時屬魏,秦漢至兩晉為河東郡,治所安邑(今夏縣北)。北魏時屬東雍州、鮮州和陝州的范圍。隋代屬河東郡,治所在蒲坂。唐代屬河中府和絳州。北宋時屬河中府絳州、解州和陝州。明屬平陽府的一部分。民國初屬河東道的一部分,1949年改為晉南行政公署,轄新絳分區一部分和運城地區。1950年設運城專區。1954年與臨汾專區合並為晉南專區1970年又恢復運城分區。
運城專區、運城地區 1949年設運城專區,專署駐運城鎮。轄安邑、萬泉(駐解店)、河津、稷山、新絳、聞喜、絳縣、垣曲、夏縣、平陸(駐聖人澗)、解縣、芮城、虞鄉、永濟(駐趙伊鎮)、臨晉、猗氏、榮河等17縣及運城鎮。 1954年將萬泉、榮河2縣合並,改為萬榮縣(駐原萬泉縣解店);解縣、虞鄉2縣合並,改為解虞縣(駐原解縣城);臨晉、猗氏2縣合並,改為臨猗縣(駐原猗氏縣城)。後撤銷運城專區,並入晉南專區。 1970年設立運城地區,地區駐運城縣。原屬晉南專區的運城(駐運城鎮)、新絳、絳縣、稷山、萬榮、永濟(駐趙伊鎮)、夏縣、聞喜、平陸(駐聖人澗)、垣曲(駐劉張鎮)、芮城、河津、臨猗等13縣劃歸運城地區。
2000年6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1)撤銷運城地區和縣級運城市,設立地級運城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鹽湖區。(2)運城市設立鹽湖區,以原縣級運城市的行政區域為鹽湖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府東街。(3)運城市轄原運城地區的聞喜縣、新絳縣、平陸縣、垣曲縣、絳縣、稷山縣、芮城縣、夏縣、萬榮縣、臨猗縣和新設立的鹽湖區。原運城地區的河津市和永濟市由山西省直轄。10月,正式撤地設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按當時行政區劃):運城市 4812361 鹽湖區 604381 臨猗縣 536518 萬榮縣 425598 聞喜縣 377572 稷山縣 324812 新絳縣 312063 絳縣 264708 垣曲縣 219371 夏縣 342870 平陸縣 241879 芮城縣 372773 永濟市 421244 河津市 368572
2006年,運城市共轄1區2市10縣、79鎮54鄉13個街道辦事處、3338個村委會。1區為鹽湖區,2市為永濟市、河津市,10個縣分別是臨猗縣、平陸縣、芮城縣、垣曲縣、新絳縣、夏縣、萬榮縣、絳縣、聞喜縣、稷山縣。其中,鹽湖區轄7個鎮6個鄉8個辦事處,永濟市轄6個鎮1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河津市轄2個鎮5個鄉2個街道辦事處,臨猗縣轄3個區13個鄉,萬榮縣轄4個鎮10個鄉,稷山縣轄轄6個鄉1個社區辦,新絳縣轄7個鎮1個鄉6個城鎮居民區,絳縣轄10個鄉鎮1個辦事處,垣曲縣轄11個鄉鎮,聞喜縣轄13個鄉鎮1個辦事處,夏縣轄6個鎮5個鄉,平陸縣轄6個鎮4個鄉,芮城縣轄6個鎮3個鄉。

❹ 運城歷史、地理、風土人情

運城市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晉、陝、豫三省交界處,黃河金三角經濟圈黃金位置,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市毗鄰,西、南與陝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全市轄1區2市10縣、146個鄉鎮(辦事處)、3338個行政村。全市鄉村人口351萬,佔71%。全市總耕地877.3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2.15畝。是2006年CCTV十佳魅力城市。
運城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最早發祥地之一。距今約180萬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生息。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國奴隸制社會第一個王朝——夏的都城均在這里。春秋時統屬晉國,晉獻公於公元前669年定都於絳(今絳縣)。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運城屬魏,當時,魏國的都城在安邑(今夏縣禹王城一帶)。秦始皇統一中國,設36郡,運城屬河東郡,治所安邑。以後兩千多年,建置頻繁,但一直慣稱這一地區為「河東」。新中國建立後,成立運城專署。1954年,運城、臨汾兩專區合並為晉南專區。1970年,晉南地區撤消,重設運城地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運城地區設運城市。?
運城市人文薈萃,英賢輩出,文化燦爛。春秋時期著名商人猗頓,戰國時期思想家荀況、武將廉頗,三國名將關羽,西晉科學家裴秀,隋代教育家王通,初唐文學家王績、王勃、王維,中唐政治家、文學家柳宗元,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元代戲曲家關漢卿都是這里人。這里還有曾出過59位宰相、史稱「將相接武、公侯一門」的聞喜裴氏家族。全市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物旅遊景點達1600餘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馳名中外的有武廟之祖解州關帝廟、四大名樓之一永濟鸛雀樓、藝術宮殿芮城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永濟普救寺、中華祭祀聖地萬榮後土祠、中國死海運城鹽湖,以及鹽湖舜帝陵、黃河大鐵牛、萬榮秋風樓、夏縣司馬光墓等。?
運城市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傳統的農業大區。年平均降雨量525毫米,日照2350小時,氣溫13攝氏度,無霜期212天,農業生產條件較為優越。歷史上「嫘祖養蠶」、「後稷稼穡」、「舜耕歷山」等與農業有關的優美傳說均發生在這里。在四、五千年以前,河東先民已掌握了種植高粱的技術,開中國高粱栽培之先河。在三千多年前,已有勞動人民在黃河、汾河谷地建立了農業據點。春秋末期,這里的汾河谷地就因農業發達、人口聚集而興起了著名的城市絳州(今新絳)。新中國成立後,運城一直是山西省乃至全國的麥棉基地。13個縣(市、區)中有11個曾被列為山西省商品糧基地縣,其中六個被確定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兩個被列為國家商品棉基地縣,一度被稱為「山西的烏克蘭」。近年來,堅持科技調產,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果、畜、菜、糧、棉五大主導產業,糧經比例由過去的8:2調整為5:5。僅蘋果一項就達300多萬畝,成為全國優質果品基地之一。龍頭企業發展到232家,32家初具規模,帶動全市22萬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粟海、忠民、新絳蔬菜產業集團跨入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
全市負有盛名的十大農產品是:小麥、棉花、蘋果、稷山板棗、王過酥梨、絳縣山楂、蒲州柿子、臨晉醬玉瓜、萬榮大黃牛、黃河鯉魚,一批優質農產品已經打入首都和國際市場。?
運城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新興的工業基地。
這里有全國最大的無機鹽化工基地南風集團、裝備規模居世界第一的運城製版集團、亞洲最大的鋁工業基地山西鋁廠、全國第二大銅冶煉基地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鐵道部的龍頭企業永濟電機廠等大型企業。近年來,初步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六大產業群體。即:鋁電材聯營、鋼鐵和鎂業等冶金產業群,日用化工、煤化工和醫葯產業群,機械及精密鑄造產業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點產業群,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群,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群。
培育了海鑫、陽光、通達、振興、忠民、粟海、龍門、南風、關鋁、製版、亞寶、豐喜等一批年產值達到10億元、30億元、50億元以上的大企業、大集團。海鑫、陽光、通達、振興、粟海、龍門等6家民營企業進入全國500強,海鑫集團成為全國民營企業最大納稅戶。[1]

❺ 山西運城的歷史

運城地區居黃河流域中游,是中華民族古文明發祥地之一。據芮城西侯度古文化遺址發掘出土文物證明,早在100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運城地區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嫘祖養蠶,後稷稼穡等歷史傳說,都發生在這塊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全區現存文物古跡、文化遺址多達數百處,僅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就有60多處。自古以來,人文薈萃,代不乏人。春秋霸主重耳(晉文公)、戰國時代與孟子齊名的荀況、三國蜀將關羽、東晉文學家郭璞、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晚唐大文豪柳宗元、宋代名宰相兼史學家司馬光、元代戲劇大師關漢卿、清末「戊戍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等名垂青史的文武俊傑,都孕育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運城地區地處晉、陝、豫3省的交通要沖,襟山帶河,形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前205年(漢高祖二年)楚漢戰爭中,漢軍以韓信、曹參等人奔襲安邑,是河東戰場上一次大戰。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紛紛起來反抗王莽的統治,當時河東地區已被綠林起義軍佔領。公元24年(更始二年)劉秀背叛綠林軍,指揮鄧禹率軍兩萬攻打河東的綠林軍,綠林軍迎戰數日,結果兵敗。南北朝時期,542年(五代後梁大同八年)和546年(大同十二年)東魏和西魏為爭奪河東之地,在玉壁城(今稷山縣西南10公里處)進行了兩次激烈戰斗,史稱"玉壁大戰/,結果東魏兵敗而還。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反抗元朝統治,當山東曹州、濮縣的農民起義軍途經垣曲、聞喜、新絳時,諸縣農民也加入了起義軍,與元兵激戰,義軍寡不敵眾退入中條山,再渡河入河南陝縣。1631年(明崇禎四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反對明朝的統治。同年10月,起義軍渡河,在稷山、聞喜、絳縣等地,與寧武總兵孫顯祖部大戰於稷王山麓。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該區展開了義和團運動,當時稷王山、峨嵋嶺一帶和垣曲、聞喜、新絳等地的廣大農民紛紛參加了義和團,掀起了"反洋教、殺洋人、滅贓官"的農民革命運動。
20世紀初期,河東地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開展起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張士秀、王用賓、景梅九、李鳴鳳等民主革命人士積極響應,1912年(民國元年)在運城成立了河東軍政分府,對維護山西的辛亥革命成果作出了特殊的貢獻。1919年五四運動後,嘉康傑、安英俊、尉子嘉等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在他們的影響下,廣大農民、進步知識分子、教師、青年學生積極投身民主革命活動。
運城地區又是中共黨組織創建較早的地區之一,1926年運城地區第一個黨組織正式建立,點燃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火種。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日本侵略軍入侵。5月歷0日,稷山縣的陳捷弟、尹志平領導的縣大隊300餘人,在縣城殲滅日軍100多人,擊斃日軍小隊長,繳獲武器彈葯100多件,馬100多匹。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了《內應外合,巧奪稷山》的報道,大大鼓舞了人心。從此,該區抗日武裝力量日趨壯大,開辟了中條山游擊根據地,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垣曲、平陸、夏縣、聞喜、稷麓、安邑、康傑、萬泉等價個抗日民主縣政權,一直堅持到抗日戰爭取得勝利。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8月,國民黨軍胡宗南部一個旅向中條山解放區進攻,全區軍民奮起還擊,將胡軍全部殲滅在聞喜縣東峪溝一帶。10月,國民黨軍閻錫山部73師又向聞喜北垣一帶進攻,全區軍民隨即給予痛擊,俘獲200餘人,打死打傷100餘人,繳獲部分彈葯。1947年5--12月,人民解放軍對運城守敵3.6萬餘人先後發起3次攻擊,取得了最後勝利。12月28日,運城地區全境解放。
1949年設運城專區,專署駐運城鎮,轄安邑、萬泉、河津、稷山、新絳、聞喜、絳縣、垣曲、夏縣、平陸、解縣、芮城、虞鄉、永濟、臨晉、猗氏、榮河等17縣及運城鎮。1954年,撤銷運城專區,並入晉東南專區,1970年設立運城地區,地區駐運城縣。晉南專區的運城、新絳、絳縣、稷山、萬榮、永濟、夏縣、聞喜、平陸、垣曲、芮城、河津、臨猗等13縣劃歸運城地區。至1995年,運城地區轄運城市、永濟市、河澤市和夏縣等3市10縣,下轄75個鎮、130個鄉、10個街道辦事處。

❻ 運城有哪些名勝古跡及歷史文化名人

運城市歷史悠久,山川秀麗,文物古跡,風光名勝遍布全區。歷史傳說中的「後稷稼穡專」、「嫘祖養蠶屬」、「舜耕歷山」、「禹鑿龍門」等故事均發生在這里。三國名將關羽、八仙之一呂洞賓、一代名妃楊玉環、思想家荀況、政治家柳宗元、史學家司馬光。戲劇家關漢卿、唐代名相裴度、科學家裴秀、文學家王勃、王維、王績、教育家王通、《登鸛雀樓》的作者王之渙以及開中華民族經貿之先河的春秋時期商人漪頓都是這里人. 全市境內文物景點達1600處,佔全省的60%,其中國家級9處,省級78處。著名的有全國武廟之冠——解州關帝廟;元代壁畫——芮城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永濟普救寺;黃河大橋歷史見證——永濟黃河大鐵牛等。目前,全市正在依次建設開發六大旅遊區,即:關公旅遊區、永濟旅遊區、芮城旅遊區、龍門旅遊區、歷山旅遊區、名人文化旅遊區。近年來,運城市發揮關公文化的優勢,連續舉辦了十四屆關公文化節,通過「文化搭台、經貿唱戲」,促進全市對外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

❼ 山西運城文化

運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古以來,公候將相、學者志土,數不勝數專。上古時期就有舜耕歷山,禹屬鑿龍門,後稷稼穡,嫘祖養蠶,黃帝戰蚩尤等歷史傳說,春秋時富賈大商猗頓,漢代絳候周勃,三國名將關羽,東晉著名的文學家郭璞,隋末哲學家、教育家文中子、王通,唐初「四傑」之首王勃,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唐玄宗寵妃楊玉環,大將薛仁貴、張守硅、唐憲宗宰相裴度,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等,皆為本市歷史名人。戊戌變法的六君子之一楊深秀以及辛亥革命時期的張士秀、李岐山、景梅九等著名人士,在河東大地上都負有崇高聲譽。

❽ 運城有哪些名勝古跡

運城市歷史悠久來,山川秀源麗,文物古跡,風光名勝遍布全區。歷史傳說中的「後稷稼穡」、「嫘祖養蠶」、「舜耕歷山」、「禹鑿龍門」等故事均發生在這里。三國名將關羽、八仙之一呂洞賓、一代名妃楊玉環、思想家荀況、政治家柳宗元、史學家司馬光。戲劇家關漢卿、唐代名相裴度、科學家裴秀、文學家王勃、王維、王績、教育家王通、《登鸛雀樓》的作者王之渙以及開中華民族經貿之先河的春秋時期商人漪頓都是這里人.
全市境內文物景點達1600處,佔全省的60%,其中國家級9處,省級78處。著名的有全國武廟之冠——解州關帝廟;元代壁畫——芮城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永濟普救寺;黃河大橋歷史見證——永濟黃河大鐵牛等。目前,全市正在依次建設開發六大旅遊區,即:關公旅遊區、永濟旅遊區、芮城旅遊區、龍門旅遊區、歷山旅遊區、名人文化旅遊區。近年來,運城市發揮關公文化的優勢,連續舉辦了十四屆關公文化節,通過「文化搭台、經貿唱戲」,促進全市對外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

❾ 運城市有哪些名勝古跡及歷史文化名人

運城市歷史悠復久,山川秀麗,文制物古跡,風光名勝遍布全區。歷史傳說中的「後稷稼穡」、「嫘祖養蠶」、「舜耕歷山」、「禹鑿龍門」等故事均發生在這里。三國名將關羽、八仙之一呂洞賓、一代名妃楊玉環、思想家荀況、政治家柳宗元、史學家司馬光。戲劇家關漢卿、唐代名相裴度、科學家裴秀、文學家王勃、王維、王績、教育家王通、《登鸛雀樓》的作者王之渙以及開中華民族經貿之先河的春秋時期商人漪頓都是這里人.
全市境內文物景點達1600處,佔全省的60%,其中國家級9處,省級78處。著名的有全國武廟之冠——解州關帝廟;元代壁畫——芮城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永濟普救寺;黃河大橋歷史見證——永濟黃河大鐵牛等。目前,全市正在依次建設開發六大旅遊區,即:關公旅遊區、永濟旅遊區、芮城旅遊區、龍門旅遊區、歷山旅遊區、名人文化旅遊區。近年來,運城市發揮關公文化的優勢,連續舉辦了十四屆關公文化節,通過「文化搭台、經貿唱戲」,促進全市對外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

閱讀全文

與運城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