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械鍾的發展歷史
隨著人們對計時精度的要求求和技術的提高,分針和秒針被安裝在鍾面上內,使機械鍾能更精確地顯容示時間。裝有鍾面和指針的機械鍾使人能直觀地了解時間。鍾面和指針運用,源於古老的日晷。巨大的鍾面和指針,以及定時敲鍾成為貫徹至今地標准。15世紀,螺旋彈簧的發明和發條裝置的應用使機械鍾擺脫了笨重的重錘,成為小巧精緻的工具。現在的機械鍾表中普遍使用的游絲,就是惠更斯在螺旋彈簧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
⑵ 鍾表發展歷史
時鍾是人類最早發明的物品之一,原因是需要持續量測時間間隔,有些自然的時間間隔(如日、閏月及年)可以用觀測而得,較短的時間間隔就需要利用時鍾。
數千年計時設備的原理也有大幅變化,日晷是利用在物體在一平面上影子的變化來計時,計算時間間隔的儀器也有許多種,包括最廣為人知的沙漏。配合日晷的水鍾可能是最早的計時儀器。
歐洲在1300年發明了擒縱器,後來也創作了第一個機械鍾,可以利用像擺輪之類的振盪計時設備。發條驅動的時鍾約在15世紀出現,鍾表業約在15世紀至16世紀開始發展,1656年發明了擺鍾。
因此在計時的准確性又進一步提升,當時因為航海導航對時間的精確性要求,也帶動時鍾可靠性及精確性的提升。電子時鍾在1840年申請專利,二十世紀電子學的發展產生了可以完全不用機械機芯的時鍾。
現在時鍾內的計時元件是諧振子,一個會以固定精準頻率振盪的物體,諧振子可能是單擺、音叉、石英晶體,或是原子在發射微波時電子的振盪。
類比型的時鍾會用指針及角度表示時間,數位時鍾則是用數字的方式表示,有兩種時間表示法:十二小時制及二十四小時制。
大部分數位時鍾都是用電子設備及液晶、LED及真空熒光顯示器來顯示時間。時鍾功能也是現在電腦、手機的標准功能之一。
為了方便性、距離、電話或是失明人士的需求,有用聲音報時的聽覺時鍾。為了盲人需求,也有用觸摸方式可以感知其時間的盲人時鍾,其中有些類似傳統時間,但調整其設計,可以直接觸摸表面得知時間,但又不會影響計時功能。計時技術也在持續演進之中。
(2)鍾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原始人憑天空顏色的變化、太陽的光度來判斷時間。古埃及發現影子長度會隨時間改變,發明日晷在早上計時,他們亦發現水的流動需要的時間是固定的,因此發明了水鍾。古代中國人亦有以水來計時的工具——銅壺滴漏。
中國除了用水流來計時外,中國古代民間亦有利用燃點線香來計量時間。龍舟報時更香就是利用燒香來計時的儀器,它更設有定時響鬧的作用。
龍舟上掛了數條兩端系著金屬球的幼線,線下放了燃著的香。每隔一段時間,香便會燒斷一條線子,當金屬球跌進下面的盛器時,便會發出報時響鬧。這種燒香時計最早見於宋代的文獻中。
用更香來計算時間的精度不高,但由於它簡單易行,極之適合民間使用,所以曾經十分流行。據文獻記載有些更香可燃燒一晝夜,有些甚至可以燃燒至一個月。
公元1088年,宋朝的科學家蘇頌和韓工廉等人製造了史上首座以水力作自動化機械操作的水運儀象台,它是把渾儀、渾象和機械計時器組合起來的裝置。
它以水力作為動力來源,具有科學的擒縱機構,高約12米,7米見方,分三層:上層放渾儀,進行天文觀測;中層放渾象,可以模擬天體作同步演示;下層是該儀器的心臟,計時、報時、動力源的形成與輸出都在這一層中。
公元1276年,中國元代的郭守敬製成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復雜的凸輪結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鍾、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
自宋起,十二時辰分初正即廿四小時系統,一刻即今天的十五分鍾,其准確度較德國之桌鍾早三百多年。
公元1283年在英格蘭的修道院出現史上首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鍾。
13世紀義大利北部的僧侶開始建立鍾塔(鍾樓),其目的是提醒人禱告的時間。
公元1360年詹希元創制「五輪沙漏」,以齒輪、時刻盤合成。
16世紀中在德國開始有桌上的鍾。那些鍾只有一支針,鍾面分成四部分,使時間准確至最近的十五分鍾。
公元1657年,惠更斯發現擺的頻率可以計算時間,造出了第一個擺鍾。1670年英國人William Clement發明錨形擒縱器。
公元1797年,美國人伊萊·泰瑞獲得一個鍾的專利權。他被視為美國鍾表業的始祖。
公元1840年,英國的鍾表匠亞歷山大·貝恩發明了電鍾。
公元1946年,美國的物理學家伊西多·拉比博士弄清楚了原子鍾的原理。於兩年後,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鍾,原子鍾至今也是最先進的鍾。它的運轉是藉助銫、氫原子的天然振動而完成的,它可以在300年內都能准確運轉,誤差十分小。
18到19世紀,鍾表製造業逐步實行了工業化生產。
20世紀,開始進入石英化時期。
21世紀,根據原子鍾原理而研製的能自動對時的電波鍾表技術逐漸成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鍾表
⑶ 鍾表的歷史
鍾表歷史
原始人憑天空顏色的變化、太陽的光度來判斷時間。古埃及發現影子專長度會隨時間改屬變,發明日晷在早上計時,他們亦發現水的流動需要的時間是固定的,因此發明了水鍾。古代中國人亦有以水來計時的工具——銅壺滴漏,他們亦會用燒香計時。將香橫放,上面放上連有鋼珠的繩子,有報時功能。
1283年在英格蘭的修道院出現史上首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鍾。
13世紀義大利北部的僧侶開始建立鍾塔(或稱鍾樓),其目的是提醒人禱告的時間。
16世紀中在德國開始有桌上的鍾。那些鍾只有一支針,鍾面分成四部分,使時間准確至最近的15分鍾。
1657年,惠更斯發現擺的頻率可以計算時間,造出了第一個擺鍾。1670年英國人威廉·克萊門特(William Clement)發明錨形擒縱器。
1797年,美國人伊萊·特里(Eli Terry)獲得一個鍾的專利權。他被視為美國鍾表業的始祖。
⑷ 關於鍾表的原理和發展史
鍾表是一種計時工具,在現代漢語中一般有兩層含義,一是各類鍾和表的總稱,另一個是專指體積較大的表,尤指機械結構的有鍾擺的表。
分類
鍾表技術是計時技術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是現代機械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技術源頭之一。
有擺鍾表
是由阿拉伯工匠最早設計出來的。其工作原理是等速運動原理。
機械鍾表
機械鍾表的動力系統是發條,計時單位是小時、分鍾、秒,分別採用了12進位制和60進位制。
水鍾是伽利略發明的,擺鍾是惠耿斯發明的,鬧鍾是湯若望發明的。
鍾表發展史日晷是最早報「標准時」的儀器,它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盤是一個有刻度的盤,其中央裝有一根與盤面垂直的晷針,針影隨太陽運轉而移動在盤上的位置。那時,有錢人家裡自己也裝有這種鍾表。
埃及是第一個漏壺鍾出口國。它由兩個互相疊置的圓筒組成。水從上面的圓筒穿過一個小孔滴入下面的圓筒。水滴完了,就是某個時辰過去了。大一點兒的漏壺灌一次水可報六個小時,然後再重新裝滿水。
古埃及法老王朝的鍾表巧匠甚至製做了裝有指針和鳴擊裝置的鍾表,每隔一小時,一定數量的圓球便滾落到金屬蓋上,發出大聲的鳴響。羅馬人是埃及漏壺鍾的主要買主。清晨,報時人大聲地報出鍾點,然後,每家每戶便往漏壺鍾里裝滿水。
羅馬詩人普拉圖斯對這樣的計時方法很不滿意。他寫道:「但願上帝殺死發明鍾點的人,……因為鍾點把我的整天撕成了碎塊。以前,我的肚子便是我的報時鍾,在所有的鍾表中它是最好和最准確的。」
據說君士坦丁大帝曾經有一隻奇妙的鍾,即使在今天看來它也是一隻極不尋常的、復雜的計時器。它有一棵樹木的形狀,在枝椏上坐滿所有可能的動物,下面蹲著許多的獅子,時鍾一敲,獅子便張開大口,發出吼聲。
柏拉圖是第一個藉助埃及的漏壺製成鬧鍾的人。他把下面的圓筒掛起來,使它可以旋轉,過一定的時間,圓筒便翻倒,把水倒出,水又流往一個哨管,水流的沖擊造成的氣流使哨管吱吱作響。每隔同樣的時間,柏拉圖的鬧鍾便准時地「吹響」,催促著這位偉大哲學家的學生去上課。
漏壺計時的方法持續了幾千年。查理大帝在位時還從訶倫哈里發那裡得到過一隻裝有時針和鳴擊器的漏壺鍾,它用純金製成,做工精巧,富有藝術性。直到十二世紀,一名僧侶發明了沙時鍾,漏壺才逐漸被沙時鍾取代。最後,彼得·亨蘭發明了平衡輪,克里斯蒂安·海根斯發明了擺錘,在此基礎上,才製成了類似於今天的鍾表。
值得一提的是,沙時鍾原先只用於給說教台上的神父掌握說教時間的。
據考證,早在公元前2000年,中國就有了漏壺。一張公元前2679年的圖樣證明中國早有了類似於印度人和阿茲台克人所擁有的日晷。除此之外,中國人還用另外的方法製做了他們的計時器,例如,他們通過燃燒刻有時間標記的薰燭計算時間。另外,據說中國的一位製做鍾表的能工巧匠,用各種各樣的薰料製成了一種香味鍾,它每小時散發出一種不同的味道。
一二七O年前後在義大利北部和南德一帶出現的早期機械式時鍾,以秤錘作動力,每一小時鳴響附帶的鍾,自動報時。一三三六年,第一座公共時鍾被安裝於米蘭一教堂內,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里,時鍾傳至歐洲各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的教堂紛紛建起鍾塔。
不久,發條技術發明了,時鍾的體積大為縮小。一五一O年,德國的鎖匠首次制出了懷表。當年,鍾表的製作似乎僅限於鎖匠的副業,直到後來,對鍾表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鍾表技藝也日益復雜,才出現了專業的鍾表匠。
一八O六年,拿破崙之妻、皇後J.約琵芬為王妃特製的一塊手錶,是目前知道的關於手錶的最早記錄。這是一塊注重裝飾、被製成手鐲狀的手錶。當時,男人世界裡風行的是作為身分、地位象徵的懷表,手錶則被視作是女性的飾物。
一八八五年,德國海軍向瑞士的鍾表商定製大量手錶,手錶的實用性獲得世人的肯定,逐漸普及開來。
本世紀初,ROLEX(勞力士)的前身——WILSDORF&DAVIS公司推出銀制紳士表和淑女表,大獲成功,帶動了各家鍾表廠商競相研製開發手錶。當年就以懷表技藝聞名世界的瑞士,在手錶製作方面也一馬當先,ROLEX在一九二六年就開發出完全防水型的手錶「ROLEX OYSTER」,一九三一年又率先將自動上發條的手錶「OYSTER PERPETUAL」推向市場。LONGINES(浪琴)公司也不甘示弱,其研製的精密航空鍾與美國飛行家林德伯格一起飛渡大西洋,名聲大振。一九二九年,推出帶秒錶功能的手錶「CHRONOGRAPH」,翌年又在此基礎上開發出飛行用精密手錶「CHRONOMETER」。
一九六九年,日本精工手錶公司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塊石英電子手錶,日誤差縮小到零點二秒以內。一九七二年,美國的漢密爾頓公司發明了數字顯示手錶,馬達和齒輪從手錶中消失了。
手錶製造新技術層出不窮,機械手錶卻並未壽終正寢,產量雖然大減,製造技藝卻得以保存。特別是瑞士的鍾表廠家,在石英手錶獨占鰲頭的今日,仍對機械手錶情有獨鍾,堅持生產高檔機械手錶,並源源不斷地輸往世界各地。
⑸ 古代鍾表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鍾表是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源可缺少的計時器。鍾表的製造,在古代我國可以追溯至漢代。
漢代科學家張衡結合觀測天文的實踐發明了天文鍾,可以說這是現在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鍾了。唐代,我國的製表技術有了巨大的發展。
古籍《新唐書·天文志》中就記載了一行等人製造「水運渾天儀」的故事,這個水運渾天儀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個能自動報時的儀器。
儀器兩旁各站有一個木頭做的小人,每過一刻鍾,小人就敲一下儀器。這種能夠自動報時的儀器比歐洲機械鍾的發明至少要早600多年。
隨著鍾表製造業的發展,我國的鍾表製造技術更加完備,出現了專門製造鍾表的店鋪,已經能夠製造出各種報時鍾、擺鍾等。表上的指針也從原來的一針、兩針,發展到3針、4針,可以計日、時、分、秒。
⑹ 誰知道鍾的發展史
人類究竟從何時開始,有了「時間」的概念?人類的遠祖最早從天明天暗知道時間的流逝。大約六千年前,「時鍾」第一次登上人類歷史的舞台:日晷在巴比倫王國誕生了。古人使用日晷,根據太陽影子的長短和方位變化掌握時間。距今四千年前,漏刻問世,使人們不分晝夜均可知道時間。而鍾表的出現,則是十三世紀中葉以後的事。
一二七O年前後在義大利北部和南德一帶出現的早期機械式時鍾,以秤錘作動力,每一小時鳴響附帶的鍾,自動報時。一三三六年,第一座公共時鍾被安裝於米蘭一教堂內,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里,時鍾傳至歐洲各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的教堂紛紛建起鍾塔。
不久,發條技術發明了,時鍾的體積大為縮小。一五一O年,德國的鎖匠首次制出了懷表。當年,鍾表的製作似乎僅限於鎖匠的副業,直到後來,對鍾表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鍾表技藝也日益復雜,才出現了專業的鍾表匠。
一八O六年,拿破崙之妻、皇後J.約琵芬為王妃特製的一塊手錶,是目前知道的關於手錶的最早記錄。這是一塊注重裝飾、被製成手鐲狀的手錶。當時,男人世界裡鳳行的是作為身分、地位象徵的懷表,手錶則被視作是女性的飾物。
一八八五年,德國海軍向瑞士的鍾表商定製大量手錶,手錶的實用性獲得世人的肯定,逐漸普及開來。
本世紀初。ROLEX(勞力士)的前身——WILSDORF&DAVIS公司推出銀制紳士表和淑女表,大獲成功,帶動了各家鍾表廠商競相研製開發手錶。當年就以懷表技藝聞名世界的瑞士,在手錶製作方面也一馬當先,ROLEX在一九二六年就開發出完全防水型的手錶「ROLEX OYSTER」,一九三一年又率先將自動上發條的手錶「OYSTER PERPETUAL」推向市場。LONGINES(浪琴)公司也不甘示弱,其研製的精密航空鍾與美國飛行家林德伯格一起飛渡大西洋,名聲大振。一九二九年,推出帶秒錶功能的手錶「CHRONOGRAPH」,翌年又在此基礎上開發出飛行用精密手錶「CHRONOMETER」。
六十年代末,機械手錶史掀開了新的一頁:一九六九年,日本精工手錶公司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塊石英電子手錶,日誤差縮小到零點二秒以內。一九七二年,美國的漢密爾頓公司發明了數字顯示手錶,馬達和齒輪從手錶中消失了。
手錶製造業新技術層出不窮,機械手錶卻並未壽終正寢,產量雖然大減,製造技藝卻得以保存。特別是瑞士的鍾表廠家,在石英手錶獨占鰲頭的今日,仍對機械手錶情有獨鍾,堅持生產高檔機械手錶,並源源不斷地輸往世界各地。
製表技術之所以停滯不前,要歸因於12世紀金人入侵,蘇頌出色的古鍾被毀,結果,傳統製表學問輾轉失傳。此外,蒙古人入主中土後,僅讓占星術繼續發展,以保國運,其餘所有有關計量時間的學問,都一概漠視。
最早一批從歐洲傳到中國的時鍾,是由耶穌會教士引入的,他們以傳揚基督信仰,建立天國為志,早於16世紀中葉就來到中國了。他們迅即了解到,可以藉著傳揚西方累積的科學知識來達到宣教目的。他們成功掌握了帝王的口味,在其後的兩個世紀中,介紹了很多天文學家、醫生、畫家和製表匠到朝廷來。
第一個洋鍾是在1582年運入中國的,並於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獻給總督陳瑞。
1601年利瑪竇(Matteo Rici)神父到中國,得到萬曆皇帝款待。利氏進貢了一座有驅動墜的鐵鍾,它每小時發聲四次;鍾身置於木櫃內,櫃身刻有龍飾,以鷹嘴指示用漢字寫成的時間刻字。
洋鍾大受歡迎,並不是因為中國人對於時間精確與否極其關注(以當時的技術也根本未能做到非常精確),而是因為鍾表新奇鮮見,遂一時成為天子和朝廷中人爭相談論的東西。
1912年以前,中國人仍以「更」(兩小時)來劃分一天的時間,而每更分為100個時段,每段一分鍾;西歷則每天分為24小時,共96個刻鍾,每刻鍾15分鍾。可見兩者並無相關之處。
17世紀以後,耶穌會教士開始起用中國工匠造鍾。利瑪竇神父本人,就連同兩位本地工匠造了一個銅鍾,可以每隔兩小時(一更)報時一次。
1630年,來華二十二年的耶穌會神父阿爾瓦羅·塞梅多(Alvaro Semedo)說:「中國人極欣賞西洋的機械技術。他們懂得造桌鍾。假使他們的工資跟西洋的匠師一樣高,他們可以做得更精巧。」由此可見,天才無經濟支持,也無用武之地。
中國宮廷的造鍾坊是乾隆年間(1736-1795)建立的。監督的沙林(Chaler)神父,轄下有差不多一百名奴僕。
接近1810年的時候,有幾份報告提到當時在廣東省售賣時鍾的西方商人,說他們慘淡經營,原因是要面對來自本地產品的競爭——它們可以以低一半的價錢出售啊。
到了18世紀,清廷所見的鍾,無不手工精巧,而且鑲嵌了華麗耀目的寶石黃金,都是西方使節爭相敬贈,以取悅天子的。為了出奇制勝,獻上的表更益發珍貴。於是,更多具代表性的造洋鍾技術得以在中國流傳,廣為人知。
1811年,法國駐北京的領使寫信給拿破崙,他說:「現在到華的外國使節,都手持奉獻,上貢成應盡之禮,然因漢人對於藝術美感的機械作品,未能欣賞,每多隻將之堆放在宮中倉庫。我國正動干戈,所獻之禮,宜由陛下工房之所出,設計輕巧,方便使吏攜帶。
鍾表貿易一向給駐扎在廣東省的海軍將領壟斷,然而因大量貨品充斥湧入,不久,此門生意也變得甚難經營。
1824年,寶威(Bovet)兄弟從瑞士到廣東經商,復興了鍾表業。當時,寶威的手錶是在納沙泰爾(Neuchatel)的弗勒里耶(Fleurier)生產;時至今日,這些地方仍然是製表的中心。
1840年,寶威兄弟率先為自己的產品採用了中國的商標名稱,叫做「寶嘩」或「播威」,都是從「寶威」字音譯而來的。直至20世紀之初,這牌子仍然深受歡迎。
同時,中國人也開始輸入歐洲的游絲發條,然後以合理的價錢,生產日常使用的表。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歐洲,反從亞洲,特別是香港,輸入很多製表用的石英。
總括而言,中國人最初對入口的洋鍾是不感興趣的。第一,因為東西方計算時間的方法不同;第二是中國人不像洋人般要求時間精確;最後,因為交通和氣候因素不利精細的機件操作。洋鍾吸引之處則於在精巧的設計,美觀和名貴的裝飾,中國宮廷視這種貴重的禮品如珠寶首飾,或是一些自己會動的小玩意。
⑺ 鍾表的發展歷史,誰知道
有關鍾表的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演變階段,那就是:一、從大型鍾向小型鍾演變。二、從小型鍾向袋錶過渡。三、從袋錶向腕錶發展。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是和當時的技術發明分不開的。
公元1088年,當時我國宋朝的科學家蘇頌和韓工廉等人製造了水運儀象台,它是把渾儀、渾象和機械計時器組合起來的裝置。它以水力作為動力來源,具有科學的擒縱機構,高約12米,七米見方,分三層:上層放渾儀,進行天文觀測;中層放渾象,可以模擬天體作同步演示;下層是該儀器的心臟,計時、報時、動力源的形成與輸出都在這一層中。雖然幾十年後毀於戰亂,但它在世界鍾表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此,我國著名的鍾表大師、古鍾表收藏家矯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國人開創鍾表史」的觀點。
14世紀在歐洲的英、法等國的高大建築物上出現了報時鍾,鍾的動力來源於用繩索懸掛重錘,利用地心引力產生的重力作用。15世紀末、16世紀初出現了鐵制發條,使鍾有了新的動力來源,也為鍾的小型化創造了條件。1583年,義大利人伽利略建立了著名的等時性理論,也就是鍾擺的理論基礎。1656年,荷蘭的科學家惠更斯應用伽利略的理論設計了鍾擺,第二年,在他的指導下年輕鍾匠S.Coster製造成功了第一個擺鍾。1675年,他又用游絲取代了原始的鍾擺,這樣就形成了以發條為動力、以游絲為調速機構的小型鍾,同時也為製造便於攜帶的袋錶提供了條件。
18世紀期間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擒縱機構,為袋錶的進一步產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英國人George Graham在1726年完善了工字輪擒縱機構,它和之前發明的垂直放置的機軸擒縱機構不同,所以使得袋錶機芯相對變薄。另外,1757年左右英國人Thomas Mudge發明了叉式擒縱機構,進一步提高了袋錶計時的精確度。這期間一直到19世紀產生了一大批鍾表生產廠家,為袋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9世紀後半葉,在一些女性的手鐲上裝上了小袋錶,作為裝飾品。那時人們只是把它看成是一件首飾,還沒有完全認識到它的實用價值。直到人類歷史進入20世紀,隨著鍾表製作工藝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和文明的巨大變革,才使得腕錶地位的確立有了可能。
20世紀初,護士為了掌握時間就把小袋錶掛在胸前,人們已經很注重它的實用性,要求方便、准確、耐用。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袋錶已經不能適應作戰軍人的需要,腕錶的生產成為大勢所趨。1926年,勞力士表廠製成了完全防水的手錶表殼,獲得專利並命名為oyster,第二年,一位勇敢的英國女性Mercedes Gleitze佩帶著這種表完成了個人游泳橫渡英倫海峽的壯舉。這一事件也成為鍾表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從那以後,許多新的設計和技術也被應用在腕錶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帶在手腕上的計時工具。緊接著的二戰使腕錶的生產量大幅度增加,價格也隨之下降,使普通大眾也可以擁有它。腕錶的年代到來了!
從我國水運儀像台的發明到現在各國都在研製的原子鍾這幾百年的鍾表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不同時期的科學家和鍾表工匠用他們的聰明的智慧和不斷的實踐融合成了一座時間的隧道,同時也為我們勾勒了一條鍾表文化和科技發展的軌跡。
關於中國的鍾表史,得從三干多年前說起,我國祖先最早發明了用土和石片刻製成的「土圭」與「日規」兩種計時器,成為世界上最早發明計時器的國家之一。到了銅器時代,計時器又有了新的發展,用青銅制的「漏壺」取代了「土圭」與「日規」。東漢元初四年張衡發明了世界第一架「水運渾象」,此後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礎上借鑒改進發明了「水運渾天儀」、「水運儀象台」。至元明之時,計時器擺脫了天文儀器的結構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新發展。元初郭守敬、明初詹希元創制了「大明燈漏」與「五輪沙漏」,採用機機械結構,並增添盤、針來指示時間,其機械的先進性便明顯地顯示出來,時間性電益見准確。
十九世紀末期,我國造鍾工藝達到了一個嶄新的水平。1875年由上海「美利華」作坊製造的南京鍾,屏風式樣,鍾面鍍金,鐫刻花紋,以造型古樸典雅、民族風格鮮明和報時清脆、走時准確而聞名於海內外,曾於1903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特別獎。我國手錶是1955年由天津、上海先後試制出來的。現較為出名的有東風、上海、寶石花、海鷗等牌號。
參考資料:http://www.xici.net/b502268/d36616683.htm
⑻ 鍾表的歷史
關鍾表的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演變階段,那就是:一、從大型鍾向小型鍾演變。二、從小型鍾向袋錶過渡。三、從袋錶向腕錶發展。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是和當時的技術發明分不開的。
公元1088年,當時我國宋朝的科學家蘇頌和韓工廉等人製造了水運儀象台,它是把渾儀、渾象和機械計時器組合起來的裝置。它以水力作為動力來源,具有科學的擒縱機構,高約12米,七米見方,分三層:上層放渾儀,進行天文觀測;中層放渾象,可以模擬天體作同步演示;下層是該儀器的心臟,計時、報時、動力源的形成與輸出都在這一層中。雖然幾十年後毀於戰亂,但它在世界鍾表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此,我國著名的鍾表大師、古鍾表收藏家矯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國人開創鍾表史」的觀點。
14世紀在歐洲的英、法等國的高大建築物上出現了報時鍾,鍾的動力來源於用繩索懸掛重錘,利用地心引力產生的重力作用。15世紀末、16世紀初出現了鐵制發條,使鍾有了新的動力來源,也為鍾的小型化創造了條件。1583年,義大利人伽利略建立了著名的等時性理論,也就是鍾擺的理論基礎。1656年,荷蘭的科學家惠更斯應用伽利略的理論設計了鍾擺,第二年,在他的指導下年輕鍾匠S.Coster製造成功了第一個擺鍾。1675年,他又用游絲取代了原始的鍾擺,這樣就形成了以發條為動力、以游絲為調速機構的小型鍾,同時也為製造便於攜帶的袋錶提供了條件。
18世紀期間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擒縱機構,為袋錶的進一步產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英國人George Graham在1726年完善了工字輪擒縱機構,它和之前發明的垂直放置的機軸擒縱機構不同,所以使得袋錶機芯相對變薄。另外,1757年左右英國人Thomas Mudge發明了叉式擒縱機構,進一步提高了袋錶計時的精確度。這期間一直到19世紀產生了一大批鍾表生產廠家,為袋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9世紀後半葉,在一些女性的手鐲上裝上了小袋錶,作為裝飾品。那時人們只是把它看成是一件首飾,還沒有完全認識到它的實用價值。直到人類歷史進入20世紀,隨著鍾表製作工藝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和文明的巨大變革,才使得腕錶地位的確立有了可能。
20世紀初,護士為了掌握時間就把小袋錶掛在胸前,人們已經很注重它的實用性,要求方便、准確、耐用。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袋錶已經不能適應作戰軍人的需要,腕錶的生產成為大勢所趨。1926年,勞力士表廠製成了完全防水的手錶表殼,獲得專利並命名為oyster,第二年,一位勇敢的英國女性Mercedes Gleitze佩帶著這種表完成了個人游泳橫渡英倫海峽的壯舉。這一事件也成為鍾表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從那以後,許多新的設計和技術也被應用在腕錶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帶在手腕上的計時工具。緊接著的二戰使腕錶的生產量大幅度增加,價格也隨之下降,使普通大眾也可以擁有它。腕錶的年代到來了!
從我國水運儀像台的發明到現在各國都在研製的原子鍾這幾百年的鍾表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不同時期的科學家和鍾表工匠用他們的聰明的智慧和不斷的實踐融合成了一座時間的隧道,同時也為我們勾勒了一條鍾表文化和科技發展的軌跡。
關於中國的鍾表史,得從三干多年前說起,我國祖先最早發明了用土和石片刻製成的「土圭」與「日規」兩種計時器,成為世界上最早發明計時器的國家之一。到了銅器時代,計時器又有了新的發展,用青銅制的「漏壺」取代了「土圭」與「日規」。東漢元初四年張衡發明了世界第一架「水運渾象」,此後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礎上借鑒改進發明了「水運渾天儀」、「水運儀象台」。至元明之時,計時器擺脫了天文儀器的結構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新發展。元初郭守敬、明初詹希元創制了「大明燈漏」與「五輪沙漏」,採用機機械結構,並增添盤、針來指示時間,其機械的先進性便明顯地顯示出來,時間性電益見准確。
十九世紀末期,我國造鍾工藝達到了一個嶄新的水平。1875年由上海「美利華」作坊製造的南京鍾,屏風式樣,鍾面鍍金,鐫刻花紋,以造型古樸典雅、民族風格鮮明和報時清脆、走時准確而聞名於海內外,曾於1903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特別獎。我國手錶是1955年由天津、上海先後試制出來的。現較為出名的有東風、上海、寶石花、海鷗等牌號。
⑼ 鍾表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鍾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計時器。鍾表的製造,在我國可版以追溯至漢代。
漢代科權學家張衡結合觀測天文的實踐發明了天文鍾,可以說這是現在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鍾了。唐代,我國的製表技術有了巨大的發展。
古籍《新唐書·天文志》中就記載了一行等人製造「水運渾天儀」的故事,這個水運渾天儀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個能自動報時的儀器。儀器兩旁各站有一個木頭做的小人,每過一刻鍾,小人就敲一下儀器。這種能夠自動報時的儀器比歐洲機械鍾的發明至少要早600多年。
隨著鍾表製造業的發展,我國的鍾表製造技術也更加完備,出現了專門製造鍾表的店鋪,已經能夠製造出各種報時鍾、擺鍾等。表上的指針也從原來的一針、兩針,發展到3針、4針,可以計日、時、分、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