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錫的歷史沿革
無錫是江南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商朝末年。
前世紀末,公亶父長子泰伯為讓位於三弟季歷,偕二弟仲雍,東奔江南,定居梅里(今無錫梅村),築城立國,自號「勾吳」。今無錫有泰伯殿堂。
商末,周滅商,因泰伯無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吳國。分封泰伯的後裔周章少子為安陽侯,今惠山區陽山又名安陽山。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國滅亡吳國,無錫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國滅越,無錫屬楚國。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置會稽郡,無錫屬之。秦始皇派王翦駐守無錫。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無錫縣,屬會稽郡。王莽新始建國元年(9年)改名有錫縣。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名無錫縣。三國時,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今常州)。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今常州)。
唐代,無錫屬江南道之江南東道。宋代,無錫屬於兩浙路常州。南宋時兩浙路分為東西,無錫隸屬於兩浙西路常州。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為無錫、金匱兩縣,同城而治,均屬常州府。
宣統三年(1911年),推翻清朝統治,錫金軍政分府成立於原金匱縣署,轄原無錫、金匱兩縣;同年5月,撤銷錫金軍政分府。
民國元年(1912年),錫、金兩縣合並復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蘇常道,無錫縣直屬江蘇省。
民國二十三至二十六年(1934—1937年),為無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抗日戰爭期間,無錫四鄉先後建立中共領導的錫北、錫東、太湖、武南、澄西等抗日民主政權。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分無錫為無錫市、無錫縣,市、縣同城,無錫市屬蘇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3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無錫縣屬先後多次變化,曾經屬常州專區、無錫市、蘇州專區管轄。
1958年8月25日,蘇州專區的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1962年,無錫縣劃歸蘇州專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原屬蘇州地區的無錫縣、江陰縣與原屬鎮江地區的宜興縣劃為無錫市管轄。
1987年起,先後撤銷江陰、宜興縣,改設江陰市(1987年4月)、宜興市(1988年3月)。1988年,曾在馬山鎮包括馬圩地區設立馬山區。
1995年6月,撤銷無錫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錫山市。1995年3月,無錫市市區和無錫縣行政區劃進行部分調整,組建無錫新區。
2000年12月,撤銷錫山市,設立錫山區和惠山區;撤銷馬山區,將馬山區的行政區域和錫山市的部分鎮(9個)並入無錫市郊區,並將郊區更名為濱湖區。
2015年10月,撤銷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合並設立梁溪區;設立無錫市新吳區,將無錫市錫山區的鴻山街道和濱湖區的江溪、旺庄、碩放、梅村、新安街道劃歸新吳區管轄。
(1)錫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無錫市位於北緯31°07′—32°02′,東經119°33′—120°38′,長江三角洲江湖間走廊部分,江蘇省的東南部。
東鄰蘇州,距上海128千米;南瀕太湖,與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千米;北臨長江,與泰州市所轄靖江市隔江相望。
無錫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是中國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吳文化的發展開創了江南古文明,當時由吳泰伯所開創的基業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長的一個諸侯國家。
吳國歷經了740年,是歷史上任何一個諸侯國都比不了的。吳地區域文化簡稱為吳文化,通常來說為吳地從古至今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隨著考古的發展、歷史遺跡的發掘以及古文物的研究,無錫的古文化甚至還可以推到更遠古的年代,而不只是現在所說的吳國。
無錫最著名的神話無疑就是「阿福阿喜」。在惠山泥人中,人們最熟悉,也最受歡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它福得得、胖墩墩,手捧溫順馴服的猛獸,朝著人們甜甜地微笑。
一副孩子氣,一臉福相,確實惹人可愛。提起大阿福,這里還有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惠山一帶荒草叢生,古木參天,經常有野獸出沒,危害人類。
人們談獸色變。但是,事情總是一物降一物的。在深山裡,不知何時開始,住來了兩個人形巨獸,名叫"沙孩兒",它們力大無比,山中各種猛獸長蟲。
只要見到它們微微一笑,就會俯首貼耳地投入它們的懷抱,任其吞食。自從出現了"沙孩兒"之後,附近的百姓從此都安居樂業了。有一年冬天來臨,上山伐木的農民紛紛下山。
雄的"沙孩兒"出於好奇,就在未伐下的大樹下玩耍。這時,這棵大樹突然倒下,把它壓死了。雌"沙孩兒"尋蹤到此,見此慘狀,傷心不已。為了殉情,也就一頭撞死在這棵樹下。
後來,人們為了懷念它們,便根據它們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兩個泥人,取名為"大阿福"。從此,這一對大阿福就作為鎮山驅獸、避災辟邪的吉祥物流傳於民間。
在此之外,在傳說中,趕走從錫山中跑出的危害四方的大錫人 ,運天河水灑為太湖,丁山蜀山紫砂泥的由來等也和阿福阿喜有關。
2. 錫劇de發展歷史
1.大約清乾隆、嘉慶至道光年間,錫常鄉民用當地的民歌小曲說唱故事以自娛,稱為「東鄉調」。
2.太平天國前後,「東鄉調」逐漸發展成曲藝形式的「灘簧」,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由於語音唱腔略異,又分「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灘簧吸收了江南民間舞蹈「採茶燈」的身段動作,並曾用採茶燈、花鼓戲的方式演出,故又被稱作「花鼓灘簧」。
3.之後,灘簧戲多為二人一檔,在農村中活動,所演節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兩個腳色,稱為「對子戲」。
4.20世紀20年代初期,開始出現「京、簧合班」,即是灘簧班子和京劇演員的合作。
5.1908年後,灘簧戲進入城市,又發展為多至幾十人同場演出的「大同場戲」,開始演出大規模戲。
6.辛亥革命前後,無錫、常州的灘簧戲正式搬上舞台,並先後進入上海,不久逐漸合班演出,改稱「常錫文戲」。
7.20世紀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書調的「玲玲調」,蘇州灘簧和申曲的「迷魂調」與「三角板」,京劇的「高拔子」以及《春調》、《紫竹調》、《九連環》、《綉荷包》等江南民間小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
8.1935年,江蘇嚴禁灘簧。偽江蘇省第一區黨務指導員辦事處下令無錫縣黨部嚴加取締「淫劇」。9月27日,無錫第一台、中東、中央、耀記等戲院在報上聯合刊登宣言,責難當局對灘簧「既不改良,又阻止改良,是對不起無錫社會的」,同時,各戲院聯名向偽省黨部、偽省教育廳具呈宣稱:「誓死反抗任何不公道的待遇」,要求「派員來無錫調查處理」。10月5日,偽省黨部派委員潘國俊前來調查觀看,無錫第一台在《人報》、《錫報》上刊登廣告,使用「無錫文戲」名稱「公演《克寶橋》」。潘委員觀後表示「甚為滿意」,並稱「無錫文戲在藝術上、社教上評價都是極高的」「(灘簧)假使都能這樣,是絕無疑異的」,對遞送的一份《無錫文戲改進意見書》表示同意。當即成立了「無錫文戲改進委員會」,聘請當時在無錫社橋「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擔任戲劇教授的谷劍塵為委員(谷教授為浙江上虞人,二十年代初,即和應雲衛等在上海組織成立「戲劇協社」,還和沈雁冰、鄭振鐸等成立了「民眾戲劇社」,影響很大)。「無錫文戲改進委員會」在谷劍塵的主持下,討論了「無錫文戲實行徹底改革的方案」,發出了「徵集各界對無錫文戲批評改進之意見」,作出了「訓練灘簧演員的辦法」,規劃了「定期出版研究專刊」`等等措施,使「無錫灘簧」進入了「文戲時期」,也為錫劇開創了新局面。隨後,蘇州成立了「蘇錫文戲改進會」,上海成立了「常錫文戲改進會」,江陰成立了辦事機構。後來,文戲漸衰,錫劇又歸納為「錫幫」(含江陰、蘇州、常熟),「常幫」(含宜興),乃有「常錫劇」之名稱。
9.1952年「常錫文戲」定名為「常錫劇」,
10.1954 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後,「常錫劇」統稱「錫劇」。
11.錫劇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目前蘇、滬、浙、皖共有錫劇團32個左右。
3. 錫城鎮的歷史沿革
1958年10月,錫都公社成立,轄個管理區(即鄢棚、乍甸,老廠管理區),兩個街道辦事處;1960年錫都公社更名為中心區,轄乍甸、老廠兩個公社及鄢棚、水塘寨、鹿馬土基、新寨、新冠、烏谷哨、楊家田、躍進8個直屬大隊和人民路、五一路兩個街道辦事處;1961年,中心區原來所轄鄢棚等8個大隊改為錫都國營農場。1962年7月,錫都國營農場改為錫都公社。1963年中心區更名寶華區,錫都公社劃歸寶華區,寶華區轄鄢棚、新冠、躍進、新寨、楊家田,水塘寨、五一7個小公社和五一路、人民路兩個街道辦事處。1970年3 月,寶華區改名為錫都人民公社,轄新冠、新寨、水塘寨、楊家田、五一、躍進、鄢棚、戈賈、芹菜塘9個大隊和人民路、五一路兩個街道辦事處。1980年7月,錫都公社的城鎮部分劃出成立寶華鎮,這一區劃相沿至1984年3月,寶華鎮改為市政府城區辦事處(轄永勝街等21個居委會),同時,錫都公社更名為錫城區辦事處,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1994年6月18日,撤銷錫城辦事處,成立個舊市錫城鎮人民政府。轄戈賈、芹菜塘、水塘寨、鄢棚、躍進、新寨、五一、楊家田、新冠9個辦事處,36個自然村。2000年10月,村級體改革後,錫城鎮人民政府下設鄢棚,躍進、五一、水塘、楊家田、戈賈、芹菜塘、新寨、新冠9個村民委員會,53個村民小組。
4. 錫的冶煉特點和冶煉發展歷史是什麼
錫的熔點只有232度,在自然界多以氧化物即錫石的形式存在,冶煉也較為簡專易。
馬家窯文化屬時期的兩件銅A皆為錫青銅,最早的銅鏡為錫青銅。小屯殷墟出土一件錫塊,大司空村殷墟出土6件錫戈。殷墟還出土鍍錫的銅盔,鍍層精美,至今光耀如新。
這些考古發現說明,我國最遲在商代就掌握了冶煉純錫的技術和鍍錫技術。
至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還對各種青銅器中銅、錫配比規律有了明確的記載,這就是《考工記》中所總結出的「六齊」規律。
在雲南省楚雄縣萬家壩出土春秋晚期純錫器54件,包括錫飾、錫管、錫片等,純度為95.75%。湖北省江陵紀南城遺址也出土過錫餅和錫攀釘。這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煉錫技術和錫器製作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
秦漢時期以後,雖然在文獻記載中常有鉛錫使用不加區分的現象,但是一般的冶煉工匠是能夠分辨鉛錫的,民間使用錫器也已經相當普遍了。
5. 無錫的歷史有哪些
無錫有3000年的歷史,據《史記》記載,商朝末年,周太王長子泰伯及其弟仲雍從陝西來到這里定居,建「勾吳」國,這就是無錫建城的開始。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年)封仲雍後人周章為吳君,吳國隨之建立。戰國末年,無錫成為楚春申君黃歇的封地。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無錫縣。新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無錫縣為有錫縣。東漢建武年間復稱無錫縣。三國時,孫吳廢無錫縣,分無錫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無錫縣。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縣為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為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民國元年(1912年),兩縣合並為一,復稱無錫縣。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
無錫以江南文明的發源地彪炳史冊。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建無錫充滿了溫情和水。無錫地處江蘇省南部,太湖之濱,北臨長江,南接浙江、安徽兩省,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地形為平原地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全市總面積465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1632.70平方公里,下轄江陰市、宜興市、錫山市和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郊區、馬山區、新區六個區。人口430萬,市區約92萬,目前發展為輕工、紡織、電子、化工、機械等工業的中等城市.
無錫的經濟發展有深厚的基礎,在唐武則天時,無錫就是重要的漕運之地,在明朝,織布、陶瓷、制磚等手工業非常發達。明弘治年間,無錫的手工織布業繁興,成為「布商雲集、布行如列」的布碼頭。聞名的布碼頭,和漢口的船碼頭、鎮江的銀碼頭齊名,清後期無錫和九江、長沙、蕪湖合稱為「中國四大米市」,無錫的稻米質地優良,尤其是太湖邊的香米,粒粒如玉,既香又糯,被列為皇室貢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我國民族工商界的代表人物榮宗敬、榮德生先生率先在家鄉開辦了中國首批民族工業,無錫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樣地之一而載人史冊。到三十年代,無錫已發展成為擁有300多家工廠的新興工業城市。從此,無錫便以「小上海」稱譽海內外。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無錫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綻開了「鄉鎮企業」這一工業新花,無錫又在中國的經濟史上添上了「鄉鎮工業創始地區」的輝煌一筆。
無錫方言屬吳方言。吳方言習慣上稱吳語。無錫方言隨著社會、歷史的長期發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點。
無錫的標志:88米的靈山大佛、錫惠的文光塔。
無錫溪水條條,自古城南最美,據說,此河為東漢名士梁鴻所開,故無錫又稱「梁溪」。
無錫市,東距上海市128公里,西離南京市183公里,滬寧鐵 路橫亘東西,京杭運河縱貫南北,水陸空交通便捷。
無錫市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錫境內地勢平坦,間有低山殘丘,河流湖泊縱橫 交織,素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
6. 錫劇的歷史
錫 劇
錫劇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是在太平天版
國前後由無錫灘簧和常權州灘簧合並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解放前叫「常錫文劇」
,解放後才改成「常錫劇」,簡稱為「錫劇」。
錫劇的音樂,抒情優美、悅耳動聽,具有秀麗的江南水鄉風格。錫劇音樂
是屬於曲牌板腔綜合體,它並有男、女分腔的顯著特點。錫劇的樂隊原來只有
一把二胡,現在除二胡外,還有琵琶、三弦、提琴、笛、簫、中胡和小提琴、
大提琴參加伴奏。打擊樂以四大件為主。
著名劇目有傳統戲《雙推磨》、《庵堂認母》、《庵堂相會》、《孟麗
君》、《珍珠塔》、《雙珠鳳》和現代戲《紅花曲》《海島女民兵》等。
當代錫劇有很多著名演員如姚澄、王影影、梅蘭珍、王蘭英、汪韻芝、王
漢清、楊企雯、吳雅童、薛靜珍等。
7. 錫劇發展到現在有多少年的歷史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無錫、常州一帶鄉民常用當地的山歌,以男女對唱的形式,說唱故事以自娛,這種敘事山歌被稱為「東鄉調」。
共12張
錫劇
太平天國前後,「東鄉調」與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逐漸發展成曲藝形式的「灘簧」,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由於語音唱腔略異,又分「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灘簧隨後吸收了江南民間舞蹈「採茶燈」的身段動作,並採用採茶燈、花鼓戲的方式演出,逐漸發展成灘簧小戲,被稱作「花鼓灘簧」。灘簧戲多在農村中活動,所演節目只有小旦、小生、小丑中的兩個腳色,被稱為「對子戲」。
清代道光年間,出現半職業、職業灘簧藝人,以及女職業藝人。少數藝人進入常州、無錫城內演出,由於演出繁忙,藝人們開始收徒傳藝,組織班社。至光緒年間,逐步形成常幫、錫幫、江陰幫和宜興幫。
清代末年,一些農村知識分子加入灘簧隊伍,戲劇情節愈加復雜,角色行當由對子戲的「三小」發展為小生、老生、滑稽(丑)、老旦、花旦五行。
辛亥革命前後,灘簧發展為同場戲。
1914年,灘簧藝人進入上海,灘簧戲發展成為多至幾十人同場演出的「大同場戲」,正式搬上舞台。同時,行當進一步細分。
錫劇
1921年,常幫與錫幫合流,改稱為「常錫文戲」,開始演出連台本戲和公案戲。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部分班社撤離上海和滬寧鐵路沿線城市,轉向農村或解散。[4]
20世紀50年代,戲曲改革普遍開展起來,錫劇流行區域也相繼建立了戲改組織。蘇南行政公署將「常錫文戲」改稱為「常錫劇」,成立了蘇南文聯、常州、無錫三個實驗常錫劇團。[4][5]
1953年,江蘇省文化事業管理局根據「五·五」指示精神,對戲改工作做了全面檢查,加強戲改力度。錫劇在之後的十年逐漸進入全盛時期。
1955年5月,江蘇省文化局發布進一步通知,將「常錫劇」簡稱為「錫劇」。
1967年2月,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發布《關於文藝團體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短時間內,錫劇的大多數集體所有制劇團被砍、改、並,相繼停止正常演出,大批錫劇工作者被下放或改行。
8. 無錫的發展歷程
建制沿革
商末(前十二世紀)周太王長子泰伯為讓王位偕弟仲雍,東奔江南,定居梅里(今梅村鎮),築城立國,自號「勾吳」,開創了吳國歷史。
秦始皇統一六國,派王翦駐守無錫縣。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無錫縣,治今無錫城區,屬會稽郡。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為無錫侯國;征和四年(前89年)復為縣,屬吳郡。王莽9年改名為有錫縣,東漢光武25年復無錫縣。三國時,孫吳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西晉 無錫的標志之一 錫山 龍光塔
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
宋代屬於常州,隸屬於兩浙路,南宋時兩浙路分為東西,無錫隸屬於常州、兩浙西路。
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 年)復為無錫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同城而治,均屬常州府。
宣統三年(1911年11月6日),秦毓鎏在無錫起義,成立錫金軍政分府於原金匱縣府,轄原無錫、金匱兩縣;秦毓鎏被推為總理,繼稱總司令。
1912年1月,錫金軍政分府實行軍民分治,成立無錫縣民政署。5月,錫金軍政分府奉命撤銷,無錫縣民政署成為無錫縣最高行政機關,直屬蘇常道。11月,無錫縣民政署改為無錫縣知事公署。
1927年,廢蘇常道,無錫縣直屬江蘇省。
1934年12月-1937年11月為無錫行政督察區(一度改為第二區)區政府、專員公署駐地,下轄無錫縣、吳縣(蘇州)、武進縣(常州)、江陰縣、常熟縣、崑山縣、寶山縣、吳江縣、太倉縣、嘉定縣共10個縣。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同年11月25日無錫淪陷。
1940年9月,成立無錫縣人民抗日自衛會,下轄吳縣(蘇州)渭黃等多個自衛會。
1941年2月,縣、區自衛會撤銷正式成立無錫縣政府,下轄無錫全境以及江陰、常州、蘇州的部分地區,無錫縣政府隸屬於江南第二行政區;無錫四鄉先後建立中共領導的錫北、錫東、太湖、武南、澄西等多個抗日民主政權。
1949年4月23日22時左右,人民解放軍29軍第87師先頭部隊經梨花庄佔領無錫火車站。23時,87師260團在未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從光復門入城,無錫宣告解放。無錫解放後析無錫縣城、郊地置無錫市(後武進縣馬跡山地區劃入),市、縣同城分治。
1949年4月26日,奉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命令,蘇南人民行政公署(簡稱「蘇南行署」)在無錫宣告成立,並確定無錫市為行署駐地、行署直屬市。
1951年10月27日,經蘇南行署批准,無錫市建立8個區,各區成立人民政府,區名按一至八順序排列。其中第一至第五區為城區,第六至第八區為郊區,原郊區辦事處撤銷。
1952年7月,第六、七、八3個區合並為第六區。
1953年1月1日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下設第一至第八共8個區。
1955年7月12日,第一至第五區分別改名為崇安、工運、南長、西新、北塘區,原第六區設立郊區。
至1958年6月16日,5個城區合並為3個城區。由此無錫基本形成了四區格局,即崇安、南長、北塘3個城區和1個郊區;工運區所轄地區分別並人崇安區和南長區。西新區所轄地區分別並人北塘區和南長區。1960年設立太湖區。1963年太湖區更名為郊區。1968年崇安區更名為崇武區,1978年復名崇安區。
無錫縣屬先後多次變化,曾經屬常州專區、無錫市、蘇州專區管轄。1958年8月25日,蘇州專區的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1962年,無錫縣劃歸蘇州專區。
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體制,蘇州地區的江陰縣、無錫縣和鎮江地區的宜興縣劃歸無錫市領導。市區轄崇安、南長、北塘、郊區4個市轄區。無錫市共轄3縣4區。
1987年起,經國務院批准,先後撤銷江陰、宜興縣,改設江陰(1987年4月)、宜興市(1988年3月);1988年在馬山鎮包括馬圩地區設立馬山區。無錫市共轄2市1縣和5區。
1994年調整市區行政區劃:將無錫縣坊前鎮所轄的金橋、群星、同心、春豐、春潮五個村,新安鎮所轄的西宅、過家橋、宅基、金華、旭明、高浪度、東裕七個村,梅村鎮所轄的荊協、荊同、香一、齊心、高田、北張、聯心7個村劃出合並設立金梅鄉,金梅鄉和無錫縣的碩放鎮、胡埭鎮劃歸無錫市郊區管轄。
1995年6月,撤銷無錫縣(華夏第一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錫山市。
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錫山市,設立無錫市錫山區和惠山區。錫山區轄原縣級錫山市的東亭、東北塘、八士、張涇、東湖塘、港下、羊尖、安鎮、查橋、厚橋、盪口、甘露、鴻聲、後宅14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東亭鎮;惠山區轄原縣級錫山市的洛社、玉祁、前洲、西漳、堰橋、長安、石塘灣、錢橋、藕塘、楊市、陽山、陸區1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洛社鎮。撤銷馬山區,將原馬山區的行政區劃和原縣級錫山市的坊前、梅村、新安、華庄、東絳、雪浪、南泉、碩放、胡埭9個鎮並入 太湖 黿頭渚
無錫市郊區;將無錫市郊區更名為濱湖區。區人民政府駐河埒鎮。無錫市共轄2縣(市)6區。
9. 錫都的錫都歷史
民國二年(1913年)由雲南紅河蒙自、建水劃出區域,設雲南紅河個舊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經中央政務院批准,於1951年1月1日改為個舊市(省轄)。1958年,個舊劃歸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管轄。1988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對外開放城市。全市總面積1587平方公里,轄4鄉、7鎮、1區和1個城區辦事處,共76個行政村、443個自然村,23個城市街道居民委員會。總人口38.3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佔32%。個舊境內以山地為主,山區和半山區佔85%以上。個舊地勢東西部高、南北部低,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150米,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紅河受地勢高差影響,立體氣候特徵明顯,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市區海拔1984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6.2℃,正常年景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氣候宜人,環境優美,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季春」的贊譽。「96.8」特大洪災後,經過恢復重建,紅河州個舊錫都比過去更加英姿煥發,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商業網點星羅棋布,新修的建設路、金湖東路寬敞平坦,車行道、人行道、綠化帶與人流、車流形成了美的旋律。10餘條主要街道已形成一街一景。長達4公里的個舊金湖環湖游覽道成了人們晨練和飯後茶餘散步的好去處。湖畔垂柳輕拂,綠草茵茵,湖中水波粼粼,山水相映,頗讓人詩情畫意油然而生。1985年4月,著名雕塑大師劉開渠先生到雲南紅河個舊訪問,對雲南紅河個舊「兩山三園四面綠,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優美景色大為稱贊,稱其為「中國的佛羅倫薩」。雲南紅河個舊市區街道整潔,四季綠樹成蔭,是全國的甲級衛生城市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個舊錫業被列為國家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從此雲南紅河個舊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雲南紅河個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50年的建設,如今的個舊已成為一座以錫、鉛、鋅、銅等多種有色金屬為主,化工、建材、輕紡、機電、食品加工等產業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城市。
10. 錫制工藝品的發展歷史
錫製品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00年。早在古代中國,一些水質不好的地方常專在井底放上屬錫板,進行水質凈化。在日本宮廷中精心釀制的御酒,也都是用錫器作為盛酒的器皿。錫器在世界各類金屬工藝品中占據獨特的地位。
雲南省錫礦蘊藏豐富。雲南省錫礦的開采史據記載已有兩千多年。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個舊市是我國著名的錫都。個舊的錫制工藝品已有三百多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