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濟學發展史
經濟學發展史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
經濟活動是人們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前提下,進行是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以及與之有密切關聯的活動。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以較少耗費取得較大效益的問題。經濟關系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在各種經濟關系中,佔主導地位的是生產關系。
經濟一詞,在西方源於希臘文,原意是家計管理。古希臘哲學家色諾芬的著作《經濟論》中論述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奴隸制經濟的管理,這和當時的經濟發展狀況是適應的。
在中國古漢語中,「經濟」一詞是「經邦」和「濟民」、「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內容不僅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其他各種經濟活動,而且包括國家如何處理政治、法律、教育、軍事等方面的問題。
包括在「經世濟民」內的「經濟」一詞,很早就從中國傳到日本。西方經濟學在19世紀傳入中、日兩國。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譯為「經濟學」,中國的嚴復則譯為「生計學」。 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學已逐漸成為各門類經濟學科的總稱,具有經濟科學的含義。
現代經濟學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運用現代數學方法和現代計算機技術,進行經濟數量關系的分析,這是由於現代經濟發展日益錯綜復雜,在此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運用這些新的方法進行精確的描述和解釋。經濟學各門學科依據本身的特點,適當運用現代數學和計算機技術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對於增強經濟科學的精確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濟學發展簡史
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以前,對當時的一些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形成了某種經濟思想,但是並沒有形成系統。
在以歷史和文明悠久著稱的民族和國家中,以中國、古希臘、古羅馬及西歐中世紀保存的歷史文獻最為豐富。它們是兩個獨立發展的文化系統,在經濟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貢獻。
......
㈡ 歷史和人民怎麼選擇了改革開放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改革開放的原因:
1、探索陷入困境與尋求改革新路,是中國改革開放戰略抉擇的根本動因。
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部在探索中不斷演進的曲折發展史,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從「走自己的路」到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可謂是走過一段艱辛的歷程。
2、正確判斷時局與頻繁出訪活動,為改革開放提供基本依據及外部動力。
中國改革開放戰略決策的出台,與我黨對20世紀60~70年代國際時局發展變化的正確判斷分析是分不開的。「文革」結束後,「國內外大勢呼喚我們黨盡快就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政方針作出政治決斷和戰略抉擇」。
3、「文革」後農村自發改革探索實踐,成為人民要求改革開放的強烈呼聲。
改革開放是決定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這一具有戰略意義的抉擇,既是歷史的選擇,同時也是人民的選擇。
(2)經濟發展是歷史的選擇擴展閱讀: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改革開放,是胡錦濤建黨90周年講話中提出的「四個選擇」基本論斷之一。站在今日改革時代,以改革相關理論闡釋改革開放戰略決策,固然不乏精彩之論。
但既言歷史選擇,則應立足史學研究視角,亦即重回歷史現場,考察梳理改革開放戰略決策歷史演進之脈絡,進而解讀歷史和人民選擇改革開放的必然性。
通過對中國改革開放戰略決策的歷史考察分析,可以發現改革開放戰略決策是「文革」後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歷史必然,既是國內社會主義探索演進大勢所趨之歷史必然選擇,亦是國際政治經濟發展變化大勢所趨之歷史必然抉擇。
㈢ 歷史的經濟發展階段是怎樣的
羅雪爾從生物發展的進化觀點,提出國民經濟的發展,像動植物一樣,可以看專做一種有機體,有他的發生和發屬展過程。他要經歷幼年、青年、成年和衰老四個時期。這是一種循環往復的運動。羅雪爾認為,這就是可以從歷史描述中發現的自然規律。他還認為,一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主要受自然、勞動和資本這三種主要經濟因素的支配。可以分為自然支配階段、勞動支配階段和資本支配階段。
㈣ 中國要轉變( ),走科學發展道路,這既是歷史的選擇,又是歷史的必然.
中國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走科學發展道路,這既是歷史的選擇,又是歷史的必然.
㈤ 中國歷史上經濟搞得最好的是哪個朝代
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朝代是宋朝。
宋朝人口首次突破1億的階梯,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北宋的首都汴梁人口超過15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經濟總量居當時世界第一位。經濟強盛的另一個表現是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最直觀的例子是《清明上河圖》里所展現出的超越以前任何朝代的商業繁榮。
據英國經濟史學家麥迪森的《世界經濟千年史》,趙匡胤建立宋朝的公元960年時,年人均GDP已達到600美元,經濟總量佔全球的21%,「人均收入上就已經是世界經濟中的領先國家」;宋朝財政收入峰值達到1.6億貫,按照「1貫=1000枚制錢=1兩白銀」的公式作個簡單推算,宋朝年財政收入的最高值達1.6億兩白銀,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宋朝年財政收入最高曾達到16000萬貫,北宋中後期一般年份也可達8000—9000萬貫,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財政收入也達10000萬貫。
明隆慶5年(1571)歲入白銀250萬兩。參照黃仁宇先生的估算,明朝正常的歲入最多也只有1500萬兩,緊急時期達到2500萬兩。以銀錢的一般兌換率為1兩白銀=1貫銅錢,那麼明朝的正常財政收入僅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
清朝的財政狀況要好一些,國家初定的順治7年(1650)歲入1485萬兩。咸豐年間(1850前後),歲入約為4000萬兩,仍然遠小於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時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3億,估計為宋朝人口的2—3倍。直到清朝末年,國家歲入才達到了宋朝的水平。
(5)經濟發展是歷史的選擇擴展閱讀:
宋朝在對外貿易方面,強盛的經濟一方面來自外貿的增長,另一方面又為對外貿易注入了活力,加上造船技術的進步和指南針導航的應用,使中國商船的遠航能力大大增強,除了周邊的朝鮮、日本、越南等傳統貿易夥伴,宋朝的貿易對象還包括了其它亞洲國家以及一部分非洲、歐洲國家。
宋朝已經可以建造300噸的大船,用指南針導航,而數百年後哥倫布的航船才120噸。英國學者巴茲爾·戴維遜在《古老非洲的再發現》一書中認為:「十二世紀前後,中國造船就技術上來講,已經能夠航行到任何船隻所能到達的地方。」
瓷器、絲綢等是宋朝海外貿易的「拳手產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宋代「五大名窯」出產的瓷器享譽海外,根據史料的記載和考古發現,當時進出口商品多達300多種,印刷術、火葯、指南針等中國的發明也隨著海外貿易走向越來越多的國家。
㈥ 一個歷史選擇為什麼選A不選C
這個用排除法解決:
B、市民推動佛教世俗化。題幹上說的是士大夫,而B選項是市民,根回本不是一個階層的,答所以B項錯誤
C、援佛入儒,大致上是說把佛教的東西引入儒家。題干只能說僧人士人互相影響。
D、科舉取士提高了社會文化,不對!應該是生產力發展(例如造紙印刷),使更多的人有了讀書的可能,才是社會文化提升。所以是商品經濟發展(生產力發展),提升社會文化,而不是科舉取士!
所以只能選A、
其實中學歷史方面關於明朝中後期的話題,總離不開商品經濟發展,例如(高產作物引進、白銀內流、晉商徽商發展、海外貿易、荷蘭入侵、廢糧種桑、三大名著、資本主義萌芽、大型手工紡織工廠)的核心都是商品經濟!
也正是商品經濟發展,才養活了這些僧人和士子,我認為這個題的核心是「明朝中後期」而明朝中後期,又「商品經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㈦ 經濟在歷史上有哪些作用
1.推動歷史進程,可以說歷史的一切發展都是由於經濟。
因為經濟發展,出現財產私有,人專類從原始社會,屬也就是部族轉變成奴隸制社會。
因為經濟發展,地主階層出現並不斷壯大,歷史從奴隸制社會進入到封建社會。
又是因為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壯大,推翻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權。
2.促進科技發展,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最簡單的例子,樓主有問題了,可以通過電腦詢問。
3.促進文化發展,隨著不同階層的壯大,文化也在推廣。最初的文化只存在於貴族階層,百姓沒有什麼可娛樂的。後來出現了民謠、詩詞、元曲、傳奇話本、戲劇、小說、相聲等等等等。
㈧ 簡述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必然性
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必然性包括以下四點:
1,中國傳統計劃體制的內在矛盾,決定了在我國必然要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這種體制與實踐的矛盾主要表現在:
(1)組織機構上的條塊分割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
(2)政府權力的過分集中與政企關系危機的矛盾,束縛了企業手腳,扭曲了企業行為。
(3)平均主義的分配傾向於勞動效率損失的矛盾。
(4)社會資源的行政化配置與經濟失衡的矛盾。
2,中國依然存在著商品經濟賴以生存的條件,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間接原因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1)現實的社會主義經濟首先是一種商品經濟。
(2)社會主義的這種商品經濟與前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小商品經濟不同,它不是以個體勞動為基礎,而是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發達的商品經濟。
3,計劃與市場共同促進生產力發展,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直接原因:
實踐經驗說明,要進一步發展生產力,單靠過去的經濟體制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制度和體制方面的種種弊端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我們嘗試將市場和計劃兩大經濟手段結合起來,自覺調整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各個方面和環節,以發展生產力。
4,世界經濟全球化、市場化發展,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外部原因:
市場化、信息化、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三大趨勢,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脫離世界經濟體系來發展自己的經濟。現在參與國際貿易活動的幾乎所有國家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因此,國際經濟體系的實質是國際范圍內的市場經濟。
㈨ 為什麼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種必然選擇,因為:
(1)實回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答制,是適應現代化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社會主義經濟仍然是商品經濟,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市場在配置社會資源方面發揮作用。
(2)實行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要實現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和現代,而市場經濟是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和現代化的必然形式。
(3)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客觀需要。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是已經被實踐證明了的具有生機和活力的經濟體制。因此,社會主義不僅可以搞市場經濟,而且應該搞市場經濟。
沒空寫那麼多,哈哈,如果有用自己圍繞展開吧。
㈩ 為什麼說改革開放是我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改革開放是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選擇和願望。
一,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理,萬事萬物時刻都在發展變化,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變的事物,人的認識也是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的。發展變化是事物的根本屬性,所以,改革開放是馬克思主義的本義,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力。社會主義國家一旦建立,如果生產關系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那麼社會主義的發展將會停滯不前。同樣如果生產力得不到發展,就會影響生產關系的建立。同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具有反作用力,如果經濟得不到發展,就會影響社會主義政權的穩固。所以,改革開放就是要在發展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逐步調節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逐步調節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改革開放的最終目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除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實現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
二,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發展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開辟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一切要從實際出發」,我們雖然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但是必須不斷地完善社會主義制度。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無疑是正確科學的理論,社會主義的方向必須堅定不移,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需要消除,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需要進一步發展和挖掘。只有興利除弊,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不斷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這種完善和發展就是改革的必然性。
三,新中國推翻了壓在中國各族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人民期望能過上幸福快樂的新生活,擺脫舊日的貧困和艱辛。只有經濟的發展就才能解決這個關鍵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必須為人民能過上幸福生活而奮斗,必須能解決好人民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人民也希望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提升國家的實力,提高生活水平。因此。我黨大膽開始實踐改革開放,順應民意,尊重人民的選擇,實踐又一次證明,改革開放是正確的。
四,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最根本的客觀原因。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發展使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經濟全球化要求商品、資金、技術、勞動、原料等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無論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要脫離全球性的經濟大循環而達到自身經濟的快速持久的發展是不可能的。總之,過去對外開放不夠的根本原因是歷史本身的局限,這個局限性被歷史本身的發展打破了。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政策的制定有其深刻的理論基礎和歷史背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