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有多少年的發展歷史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復培養適應我國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影像必備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從事臨床影像檢查、診斷與治療技術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貳』 醫學影像學的發展
醫學影像學發展新形勢有著不斷的發展。
在新世紀,知識與經濟的全球化和可持續發展將成為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流。其中,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將是跨世紀科學發展的主要學科。
現代醫學是循證醫學,醫學影像學包涵了多種影像檢查、治療手段,已成為臨床最大的證源。值得一提的是,醫學影像學發展的趨勢是多種影像檢查手段的融合和優化選擇。此外,醫學影像學專業內部也需要信息交流和相互融合。
醫學影像學的發展表現為幾個方面,圖像數字化是影像發展的基本需要;設備網路化可以提高設備的使用及保障效率;診斷綜合化能優化多種影像檢查,提高診斷的准確率;分組系統化能更緊密的與臨床結合,充分發揮綜合影像的優勢;而存檔無片化則是實現數字化管理。
影像全數字化建設的必要性
影像科室的數字化是醫院數字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的主要優點表現為:能夠簡化和精確科室管理,提供全新的數字影像閱片方式;減少煩瑣的檔案管理;完整保留圖像數據,對科研、教學和解決未來可能的法律糾紛是最好的保障;減少膠片用量,節省相機、洗片機葯水。
影像科室的數字化還是臨床科室的需求。影像信息為臨床所用,在臨床診治過程中,特別能使急診科、手術室這些急需看到影像的部門迅速得到影像資料,提高急診、急救水平,明顯地加快醫療程序,並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此外,影像科室的數字化也是學科發展的需求,影像資料的數字化是影像資源共享與遠程會診的前提,通過數字化、信息化、網路化,醫院可實現管理工作的現代化。此外,數字化也為醫護人員提供了大量可隨意調用的影像數據和資料,從而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數字化大影像學
醫院數字化建設是電子工業、計算機技術和醫學結合的產物,它是影像學發展的必然,也是整個科學發展的必然。科學發展到今天,電子信息、計算機技術都得到了充分發展,它們結合的產物是現在數字化影像發展的起源和基礎。數字化影像學的主要優點表現為:能將模擬死圖像變成可再用或數據,進一步將二維的平面圖像變成多維的立體圖像;可以使影像定量診斷成為可能;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醫學影像視觀、使用、存儲和管理方式。
數字化影像是把過去的模擬圖像變成了可再用的數據。過去,醫院給病人的是一張X光片,它只能記錄病人在當前條件下的影像,不能通過它看到新的東西。而數字化把影像變成一種活的數據,能把過去二維的平面圖像變成多維的立體圖像,從過去的只有一個平面和長寬變成了一個長、寬、高或者前後、左右、上下的立體圖像。
由於引入的功能不同,醫學影像學本身不僅反映三維立體結構,同時還包括諸如時間、解析度等元素。在功能變化中,我們稱其為四維圖像。過去我們只能進行定性判定,沒有確切的數據對患者的片子做定量判定。現在,藉助數字化影像,我們可以對這些做出准確測量。例如通過對患者影像CT值的測量,可以明確得出其病變的組織類型,從而做出診斷。
在數字化平台的基礎上,藉助數字化影像,我們可以清楚顯示出整個血管走行,甚至可以看到器官末梢的微細血管分支,這有利於我們探討血管的病變。
大影像及全數字化的標准
影像全數字化的標准應該表現為:放射科的全部檢查設備(XR、CT、MRI、DSA 等)都必須實現數字化;所有以顯示人體器官和組織大體形態學信息作為診斷目的的影像檢查手段(BU、NM)都必須實現數字化;醫院所有與影像診斷、治療相關的信息(申請、報告等)都必須實現數字化。
大影像的標准主要表現為組成診斷和治療兼備的現代醫學影像學科,包括放射(含XR、CT、MRI、DSA)、超聲、核醫學等多種診斷性成像技術和介入治療技術。同時在放射科內實現以系統分組而不是設備劃分。所謂系統分組,主要是指現代醫學影像學在分組時按照臨床學科的設置,從系統上劃分,這樣能同時綜合放射、超聲、核醫學等所有資料,這對病人的診斷來說也可以提供更多依據。這就是大影像,這樣才能使整個數字影像資料能夠互相利用起來。
全數字化大影像的意義
醫院實現全數字化為醫學影像學的發展如圖像調控、觀片模式、診斷質量、傳輸歸檔、信息交流、管理奠定了基礎。
它為臨床參考調閱影像提供了最佳便捷模式,同時遠程會診解決了邊遠地區百姓就醫的問題,促進了醫學影像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開展。此外,全數字化提升了醫學影像學的平台,與生物技術、基因工程和醫學生物工程的結合將加速預防和診治技術的更新(PET-CT、MRI-CT)。
大影像學有利於醫院各種影像技術之間的選擇優化、信息互補,能夠實現診斷與治療之間的密切結合,極大地促進了醫學影像的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同時還有利於國家級、多層次、高水平綜合影像科研項目的申報。
而全數字化大影像學則可以起到1+1≥2的效果,它是對醫學影像視觀、使用、存儲和管理方式的徹底改革。
數字化影像能夠徹底改變傳統醫學影像視觀。傳統的視觀一般是熒光屏透視或看膠片,而現在我們有很多種方法,藉助數字影像,我們在影像資料的使用上有了新的處理,其中包括存儲的管理方式。
數字化影像能帶給我們無窮的好處,數字化建設首先能夠滿足科室的需要,簡化科室的管理,可以減少醫生的勞動強度,並保留病人原始就診數據,從而使醫生在做診斷時更精細,對醫生的科研、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可以解決未來可能發生的法律糾紛。
醫學影像學的發展,使醫生對圖像的調閱、圖像質量的控制等有了更大的主動性。而且,它也使得醫生工作的關鍵模式發生了改變。過去醫生看病人的CT片,都是一張一張來看的,而現在掃一個病人的圖像,就有1000幅圖像,一天下來會產生萬幅圖像,醫生根本沒法徹底看完這些片子。現在藉助醫學影像學,可以先對這些片子進行後處理,使之融合成為一個三維立體,這樣醫生就可以先看立體圖像。數字影像對診斷質量、圖文控制、傳輸歸檔、信息的交流以及科室管理等都奠定了基礎。它為臨床參考影像提供了一個最佳便捷的模式,解決了很多疑難問題和邊緣問題。
必須指出的是,信息技術的發展的確給我們提供了極大方便,也促進了醫學影像和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它和生物技術、基因工程以及醫學工程的結合,會加速新技術的更新。
數字化大影像學面臨的挑戰
由於歷史原因,當前我國絕大多數醫院的放射、超聲和核醫學都是獨立科室,甚至放射科內的XR、CT、MRI都各自為戰。很多醫院受舊觀念束縛,在實施方面存在誤區,理想一步到位,只看到醫療設備的更新,忽視了醫院設備全數字化的重要性。因此,各級醫院應該提高對數字化大影像學的認識,更新觀念,積極推進其在醫院的應用。
『叄』 斷層影像解剖學的發展歷史
斷層解剖作為一種研究方法早在16世紀初就被用於人體解剖的研究。 當時,義大利畫家Leonardo da Vinci(達·芬奇)繪制了男、女軀幹部的正中矢狀斷面圖;現代解剖學的奠基人Vesalé研究了腦的橫斷層解剖。17世紀,一些學者分別展示了腦、眼和生殖器等的斷面。18世紀,Haller、 S.Soemmering和Vicq d』Azgr繪制了腦的各種斷面圖;Camper鐫印了盆部的縱斷面圖;Scarpa則用盆部的斷面來表達取石手術途徑。16~18世紀,阻礙斷層解剖發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使屍體變硬以維持結構於原位的方法。從19世紀至20世紀上半葉,是人體斷層解剖學發展的重要時期,一是完善了斷層解剖方法,再一個是出版了許多具有重要價值的人體斷層解剖學圖譜。
荷蘭解剖學家Riemer(1818)率先使用冰凍法制備斷層標本並出版了圖譜。Gerota(1895)將5%的福爾馬林溶液灌注屍體再冰凍切片,從而完善了冰凍切片法。目前,仍沿用這個原則制備人體斷層標本。Huschke(1844)利用18個月的女孩屍體發表了10幅頸、胸、腹、盆的橫斷面圖,這些精美而有用的斷面令他興奮不已。偉大的俄國解剖學家和外科醫生Pirogoff於1852年至1859年間以天然冰凍法制備斷層標本,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斷層解剖學著作。這部巨著包括五卷:一卷八開本的描述資料共796頁和四卷包括213幅斷面圖的特大對折本,其斷面含有頭部橫斷面、胸部橫、矢狀斷面、男女腹部的橫、矢、冠狀斷面和四肢的橫斷面。法國人Gendre(1858)用石膏包埋屍體,制備了含有25個斷面、自然大小的全身各部的橫、矢和斜狀斷層解剖學圖譜,每個斷面伴有簡要的文字說明。德國人Braune(1872)完成了人體各部三種基本斷面的解剖學圖譜,並仔細描述了器官的毗鄰和評述了前人的工作。他的著作再版兩次,並被譯成英文。Henke在讀到其第二版時便注意到了通過斷面來進行結構重建的問題,他重建了心臟並將其輪廓投影至胸壁。Rudinger(1873)、Dwight(1881)和Symington(1887)分別研究了兒童的斷層解剖。Dalton(1885)出版了三卷腦斷層解剖學圖譜,橫、矢、冠狀斷面各1卷,圖片由離體腦斷層標本黑白照片與相應線條圖組成,文字部分包括圖注和斷面特點的簡要說明。Hart(1885)編繪了女性盆部的局部和斷層解剖圖譜,但斷面較少,切片甚厚。Macewen(1893)出版了《頭部斷層解剖圖譜》一書,由7套頭部的連續斷面圖組成。
由於冰凍切片法日趨完善,故在20世紀早期,斷層解剖學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1903年,Sellheim研究了不同年齡女性盆部的三種斷面。1911年,美國的Eycleshymer和Schoemaker經過九年的研究,在50具屍體中選材,出版了一部全身連續橫斷層解剖學圖譜。此部圖譜繪制精美,標注細致,是人體斷層解剖學的經典之作。1924年,Desjardins繪制了人體軀幹部橫斷層解剖圖譜,其特點為簡潔明快,重點突出。1944年,Morton製作了《人體橫斷層解剖學手冊》,含人體全身各部的橫斷層解剖線條圖。1951年,Ludwig研究了腦橫斷層解剖;而Singer於1954年繪制了人腦矢狀斷層解剖圖譜。1956年,Symington出版了人體橫斷層解剖圖譜,斷面圖均為自然大小,繪制精良。
1970年以後,由於超聲成像(Ultrasonography, USG)、X線計算機斷層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等斷層影像技術的臨床應用,開辟了斷層影像解剖學研究的新紀元。
『肆』 照相機發展的歷史
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照相機比較復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自拍等系統,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復雜產品。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經》中已有針孔成像的記載;13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映像暗箱,人走進暗箱觀賞映像或描畫景物;1550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1558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 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 ,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隻取景,一隻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國的貝克製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1871年,出現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塗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現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卷。
隨著放大技術和微粒膠卷的出現,鏡頭的質量也相應地提高了。1902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於1855年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製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於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在此基礎上,191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製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卷的小型萊卡照相機。
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採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取景器。1930年製成彩色膠卷;1931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准確度,並首先採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了埃克薩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曝光准確,1938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曝光表。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並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1956年,聯邦德國首先製成自動控制曝光量的電眼照相機 ;1960年以後,照相機開始採用了電子技術,出現了多種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年以後,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自動化
『伍』 簡單敘述照相技術的發展歷史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經》中已有針孔成像的記載;13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映像暗箱,人走進暗箱觀賞映像或描畫景物;1550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1558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 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 ,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隻取景,一隻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國的貝克製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製造,得到迅速發展。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1871年,出現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塗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現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卷。
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機。
從1839年至1924年這個照相機發展的第一階段中,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
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羅萊、蔡司等公司研製生產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隨著放大技術和微粒膠卷的出現,鏡頭的質量也相應地提高了。1902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於1855年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製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於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在此基礎上,191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製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卷的小型萊卡照相機。
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採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取景器。1930年製成彩色膠卷;1931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准確度,並首先採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了埃克薩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曝光准確,1938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曝光表。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並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1956年,聯邦德國首先製成自動控制曝光量的電眼照相機 ;1960年以後,照相機開始採用了電子技術,出現了多種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年以後,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自動化。
『陸』 醫學影像歷史
醫學影像學是醫學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它既是與臨床回各學科有答著密切的聯系,又以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物理學等基礎學科作為基礎。此外,計算機科學的融入又使之增添了活力,豐富了內容。
近年來醫學影像學發展非常迅速,醫學影像學設備不斷更新,檢查技術不斷完善,使醫學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的效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並有力地促進了臨床醫學的發展,成為醫療工作中的重要支柱。因此,醫學影像學也是一門重要的臨床醫學科學,是醫學院校學生的一門必修課。
『柒』 3d全息影像技術的發展史
人類之所以能感受到立體感,是由於人類的雙眼是橫向觀察物體的,且觀察角度略有差異,圖像經視並排,兩眼之間有6厘米左右的間隔,神經中樞的融合反射及視覺心理反應便產生了三維立體感。根據這個原理,可以將3D顯示技術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用人眼的視差特性產生立體感;另一種則是在空間顯示真實的3D立體影像,如基於全息影像技術的立體成像。全息影像是真正的三維立體影像,用戶不需要佩戴帶立體眼鏡或其他任何的輔助設備,就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裸眼觀看影像。
1947年,匈牙利人丹尼斯 蓋博 (Dennis Gabor)在研究電子顯微鏡的過程中,提出了全息攝影術(Holography)這樣一種全新的成像概念。全息術的成像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以條文形式記錄物體發射的特定光波,並在特殊條件下使其重現,形成逼真的三維圖像,這幅圖像記錄了物體的振幅、相位、亮度、外形分布等信息,所以稱之為全息術,意為包含了全部信息。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全息圖像的成像質量很差,只是採用水銀燈記錄全息信息,但由於水銀燈的性能太差,無法分離同軸全息衍射波,因此大量的科學家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卻沒有使這一技術有很大進展。
由於全息攝影術的發明,丹尼斯 蓋博在 1971 年獲得了諾貝爾獎。
1962 年,美國人雷斯和阿帕特尼克斯在基本全息術的基礎上,將通信行業中「側視雷達」理論應用在全息術上,發明了離軸全息技術,帶動全息技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技術採用離軸光記錄全息圖像,然後利用離軸再現光得到三個空間相互分離的衍射分量,可以清晰的觀察到所需的圖像,有效克服了全息圖成像質量差的問題。
1969年,本頓發明了彩虹全息術,能在白熾燈光下觀察到明亮的立體成像。其基本特徵是,在適當的位置加入一個一定寬度的狹縫,限制再現光波以降低像的色模糊,根據人眼水平排列的特性,犧牲垂直方向物體信息,保留水平方向物體信息,從而降低對光源的要求。彩虹全息術的發明,帶動全息術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 傳統全息技術採用鹵化銀等材料製成感光膠片,完成全息圖像信。
定影等後期處理,整個製作過程非常繁息的記錄,由於需要進行顯影、瑣。而現代的全息技術材質採用新型光敏介質,如光導熱塑料、光折變晶體、光致聚合物等,不僅可以省去傳統技術中的後期處理步驟,而且信息的容量和衍射率都比傳統材料較高。
然而,採用感光膠片或新型光敏介質,都需要通過光波衍射重現記錄的波前信息,肉眼直接觀察再現結果,這樣難以定量分析圖像的精確度,無法形成精確的全息影像。
20 世紀 60 年代末期,古德曼和勞倫斯等人提出了新的全息概念———數字全息技術,開創了精確全息技術的時代。到了 90 年代,隨著高解析度CCD的出現,人們開始用 CCD 等光敏電子元件代替傳統的感光膠片或新型光敏等介質記錄全息圖,並用數字方式通過電腦模擬光學衍射來呈現影像,使得全息圖的記錄和再現真正實現了數字化。
數字全息技術的成像原理是,首先通過 CCD 等器件接收參考光和物光的干涉條紋場,由圖像採集卡將其傳入電腦記錄數字全息圖;然後利用菲涅爾衍射原理在電腦中模擬光學衍射過程,實現全息圖的數字再現;最後利用數字圖像基本原理再現的全息圖進行進一步處理,去除數字干擾,得到清晰的全息圖像。
數字全息技術是計算機技術、全息技術和電子成像技術結合的產物。它通過電子元件記錄全息圖,省略了圖像的後期化學處理,節省了大量時間,實現了對圖像的實時處理。同時,其可以進行通過電腦對數字圖像進行定量分析,通過計算得到圖像的強度和相位分布,並且模擬多個全息圖的疊加等操作。
『捌』 攝影的發展史和重要結點
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893年—1924年)
這一階段,照相機的機身由木箱改變為金屬機身,鏡頭由單片新月形透鏡發展為校正像差的多組多片正光鏡頭,鏡頭上設置了光圈和快門,以控制曝光量。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發明了安裝膠卷的方箱照相機,對攝影的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1913年德國蔡司顯微鏡廠的奧斯卡•巴納克(Oskar•Barnark)研製成使用35mm電影膠卷的135照相機。
第二階段(1925年—1953年)
1925年德國萊茨公司改進了巴納克照相機,生產出採用埃爾瑪鏡頭的平視取景的135照相機,命名為徠卡I型。徠卡135照相機便於攜帶和抓拍,對新聞攝影的發展和攝影的普及起了推動作用。
1929年德國羅萊公司生產出第一台雙鏡頭反光120照相機,命名為羅萊弗萊克斯。
1932年德國蔡司公司和伊康公司生產出裝有硒光電池測光表的照相機—康太克斯I型135旁軸取景照相機。
1948年德國生產出第一台五棱鏡單鏡頭反光135照相機—康太克斯S型照相機。同年,瑞典生產出可更換鏡頭和片盒的120 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哈斯勃萊德(哈蘇)照相機。
在此階段,鏡頭單層鍍膜技術得到推廣;變焦距鏡頭誕生;照相機性能進一步完善;德國照相機的質量和產量在當時均有明顯的優勢,徠卡照相機和羅萊弗萊克斯照相機成為各國仿效的對象。
第三階段(1954年—1984年)
1954年德國阿克發公司生產出第一台有鏡頭外測光功能的阿克發EE(電眼)型135平視取景照相機。從此,電子技術應用於照相機領域。
1959年阿克發公司生產出具有自動曝光(AE)功能的照相機—奧普蒂馬照相機。
1977年日本小西六公司生產出第一台自動調焦(AF)照相機—柯尼卡C35AF 型平視取景照相機。
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生產出用磁碟記錄影像的靜態視頻照相機—馬維卡(Mavica)照相機,把光信號轉變成模擬的電信號記錄在軟磁碟上,為數字影像系統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1982年尼康公司推出的FM2全手控機械照相機,最高快門速度達1/4000秒,閃光同步快門速度達1/200秒。該機型以其優良的性能成為眾多專業攝影者的首選機型。
1983年尼康公司生產具有分區評估測光功能的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尼康FA型照相機,使測光精確度大大提高。
這一階段,電子技術廣泛應用於照相機領域,使自動測光、自動調焦、自動曝光成為現實。光學傳遞函數理論的推廣,新型光學材料的開發和光學加工技術的提高,使鏡頭質量得以改善。非球面透鏡嶄露頭角,鏡頭向系列化發展。日本照相機後來居上,在自動化程度和產量上開始佔有優勢。
第四階段(1985 年以後迄今)
1985年2月和9月日本美能達公司生產由微型計算機控制的135單鏡頭反光AF照相機—美能達 X7000型、 X9000型照相機的問世,標志著照相機製作進入以電子技術為主導、並逐步智能化的階段。
1986年4月日本尼康公司生產同時具有單次AF模式和連續AF模式的尼康F501型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可與非AF鏡頭的通用,使用戶在照相機的更新換代中減少損失。
1988年5月美能達公司推出智能化的Dynax7000I型135單鏡頭反光AF照相機。該照相機能根據動體速度提前調焦至拍攝位置。
1988年12月,尼康公司推出尼康F4型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尼康F4型幾乎將當時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所有的功能集於一身,它具有AF焦點預測、l/8000秒高速快門、自動包圍曝光、高光/陰影控制、陷阱調焦等功能。因此被美國航天總署裝備在「發現號」太空梭上。
1995年柯達公司推出623萬像素(2036×3060)的柯達DCS 460型數字照相機,將CCD的影像信號變為數字信號記錄在磁碟上,該照相機使用尼康F90照相機的機身和鏡頭。數字照相機的誕生,標志著計算機技術全面進人照相機領域。
1996年尼康公司推出了採用1005像素CCD作測光元件,可評估景物各部分亮度,在追蹤AF條件下每秒鍾連柏8幅的尼康F5型照相機。
1996年5月由美國柯達、日本尼康、佳能、美能達、富士五大公司聯合推出APS(先進攝影系統)膠卷、照相機、沖擴機系列產品。APS膠卷片寬24mm,體積小,安裝快捷,不傷膠片,膠片上的磁性塗層可記錄拍攝和沖擴的有關信息。
這一階段,由於不斷採用最新的電子科技成果,照相機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操作越來越方便。數字影像技術得以迅速發展,雖然數字影像在解析度、寬容度、感光度等方面還不如銀鹽影像,但由於其傳輸快捷、處理方便,已經在新聞業、廣告業以及軍事和科研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玖』 醫學影像學的發展歷史
基本簡介
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或醫學研究,對人體或人體某部份,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是一種逆問題的推論演算,即成因(活體組織的特性)是經由結果(觀測影像信號)反推而來。 作為一門科學,醫學影像屬於生物影像,並包含影像診斷學、放射學、內視鏡、醫療用熱影像技術、醫學攝影和顯微鏡。另外,包括腦波圖和腦磁造影等技術,雖然重點在於測量和記錄,沒有影像呈顯,但因所產生的數據俱有定位特性(即含有位置信息),可被看作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醫學影像。 臨床應用方面,又稱為醫學成像,或影像醫學,有些醫院會設有影像醫學中心、影像醫學部或影像醫學科,設置相關的儀器設備,並編制有專門的護理師、放射技師以及醫師,負責儀器設備的操作、影像的解釋與診斷(在台灣須由醫師負責),這與放射科負責放射治療有所不同。 在醫學、醫學工程、醫學物理與生醫資訊學方面,醫學影像通常是指研究影像構成、擷取與儲存的技術、以及儀器設備的研究開發的科學。而研究如何判讀、解釋與診斷醫學影像的是屬於放射醫學科,或其他醫學領域(如神經系統學科、心血管病學科...)的輔助科學。
高校開設此類專業類型
目前,我國高校開設的 醫學影像學專業分為四年制和五年制 ,具體介紹可參照 網路 「醫學影像技術」詞條。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 X 射線(一般稱 X 光)以降,開啟了醫學影像嶄新的一頁,在此之前,醫師想要了解病患身體內部的情況時,除了直接剖開以外,就只能靠觸診,但這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的風險。
編輯本段現代醫學影像技術
醫學影像發展至今,除了X 射線以外,還有其他的成像技術,並發展出多種的影像技術應用。另外在生醫資訊應用方面,為能所產生的數位影像檔案與影像數位化檔案,可以交換與查閱,發展出醫療數位影像傳輸協定技術。
X 射線
血管攝影 (Angiography) 心血管攝影 (Cardiac angiography) 電腦斷層掃描 (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牙齒攝影 (Dental radiography) 螢光透視鏡 (Fluoros) 乳房攝影術 (Mammography) X光片 (Radiography)
伽馬射線
伽馬攝影 (Gamma camera) 正子發射斷層掃描 (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單一光子發射斷層掃描 (SPE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 (NMRI,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磁共振成像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超音波
醫學超音波檢查 (Medical ultrasonography)
光學攝影
內視鏡 (Endos)
其他
螢光血管顯影術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顯微鏡 (Microscope) 光聲成像技術 (Photoacoustic imaging) 熱影像技術 (Thermography)
復合應用
正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 (PET/C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with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單一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 (SPECT/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拾』 攝影發展史有哪些
在網上找的。
攝影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893年—1924年) 這一階段,照相機的機身由木箱改變為金屬機身,鏡頭由單片新月形透鏡發展為校正像差的多組多片正光鏡頭,鏡頭上設置了光圈和快門,以控制曝光量。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發明了安裝膠卷的方箱照相機,對攝影的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1913年德國蔡司顯微鏡廠的奧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