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共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
首先,由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茲作了關於《黨的過去錯誤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然後,他就《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草案的主要內容作了發言。毛澤東、鄧中夏、蔡和森、羅亦農、任弼時等先後發言,尖銳地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
毛澤東在發言中批評了陳獨秀在農民、軍事等問題上的錯誤,強調軍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毛澤東說:「以後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明確指出槍桿子取政權,第一次提出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思想。
接著,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就黨的任務和工作方向問題作了報告。會議通過了《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黨黨員書》、《最近農民斗爭議決案》、《最近職工運動議決案》、《黨的組織問題議決案》等。
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撤銷了他的總書記職務。
會議確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為黨在新時期的總方針,就國共兩黨關系、土地革命、武裝斗爭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黨在當時的最主要任務。
會議選舉了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委員為蘇兆征、向忠發、瞿秋白、羅亦農、顧順章、王荷波、李維漢、彭湃、任弼時;候補委員為鄧中夏、周恩來、毛澤東、彭公達、張太雷、張國燾、李立三。
會後,臨時中央政治局選舉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為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決定設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和長江局,決定王荷波任北方局書記,蔡和森為秘書。
張太雷赴南方局,任廣東省委書記;羅亦農赴長江局工作;毛澤東去湖南在湘贛邊區領導秋收起義。
(1)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會址展館
八七會議會址為一棟三層的西式樓房,建於1920年,原是英國人建造的公寓,名為怡和新房,一樓是外商開辦的商店,磚木結構,佔地面積197.2平方米,建築面積532.3平方米,二、 三樓為住房。
國民革命軍北伐佔領武漢並建立武漢國民政府後,二樓是蘇聯援華農業顧問洛卓莫夫的住處,「八七」會議就在洛卓莫夫的住房內召開。會址保存完好,會議會場已經復原,一樓陳列有「八七」會議的史料和文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湖北省和武漢市文物管理部門通過大量的調查工作,確認了會議舊址。1976年和1982年依原貌兩次進行修繕。1977年建立八七會址紀念館。1980年,鄧小平為紀念館題寫了「八七會議會址」的門匾。
㈡ "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歷史意義是什麼
會議內容:
首先,由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茲作了關於《黨的過去錯誤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然後,他就《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草案的主要內容作了發言。毛澤東、鄧中夏、蔡和森、羅亦農、任弼時等先後發言,尖銳地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毛澤東在發言中批評了陳獨秀在農民、軍事等問題上的錯誤,強調軍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毛澤東說:"以後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明確指出槍桿子取政權,第一次提出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思想。接著,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就黨的任務和工作方向問題作了報告。會議通過了《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黨黨員書》、《最近農民斗爭議決案》、《最近職工運動議決案》、《黨的組織問題議決案》等。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撤銷了他的總書記職務。會議確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為黨在新時期的總方針,就國共兩黨關系、土地革命、武裝斗爭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黨在當時的最主要任務。會議選舉了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委員為蘇兆征、向忠發、瞿秋白、羅亦農、顧順章、王荷波、李維漢、彭湃、任弼時;候補委員為鄧中夏、周恩來、毛澤東、彭公達、張太雷、張國燾、李立三。會後,臨時中央政治局選舉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為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決定設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和長江局,決定王荷波任北方局書記,蔡和森為秘書;張太雷赴南方局,任廣東省委書記;羅亦農赴長江局工作;毛澤東去湖南在湘贛邊區領導秋收起義。
歷史意義:
八七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重要會議,它在中國革命遭受嚴重挫折後,總結了失敗的經驗教訓,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定了黨在農村領導武裝暴動、開展土地革命的斗爭方針。這次會議對於挽救大革命失敗所造成的危局,實現黨的戰略轉變起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共產國際及其代表的"左"傾錯誤觀點和中國共產黨內的"左"傾情緒相結合,使八七會議在反對右傾錯誤的同時,卻為"左"傾錯誤開辟了道路,主要表現在對當時的革命形勢缺乏科學的、實事求是的分析,不是組織正確的反攻或必要的策略上的退卻,藉以保存和聚集革命力量,而是容許和助長冒險主義和命令主義的傾向(特別是強迫工人罷工)。在組織上則開始了宗派主義的過火的黨內斗爭,過分或不適當地片面強調領導幹部的純工人成分的意義等。總之, 八七會議在我黨歷史上是一個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但是,八七會議在反對右傾錯誤的時候,沒有注意防止"左"的思想的出現,使"左"傾情緒在黨內滋長起來,給後來的中國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
㈢ 中共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有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
大革命失敗後,國內革命形勢和階級關系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共產黨迫切需要徹底清算並糾正過去中共中央指導機關的嚴重錯誤,制定新的路線和政策。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這便是八七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共中央委員李維漢、瞿秋白、張太雷、鄧中夏、任弼時、蘇兆征、顧順章、羅亦農、陳喬年、蔡和森;中央候補委員李震瀛、陸沉、毛澤東;中央監察委員楊匏安、王荷波;共青團代表李子芬、楊善南、陸定一;湖南代表彭公達;湖北代表鄭超麟;中央軍委代錶王一飛;中央秘書處負責人鄧小平;還有共產國際代表羅米那茲和牛曼(1902―1937)。會議由瞿秋白、李維漢主持。會上,羅米那茲作關於《黨的過去錯誤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作《將來工作方針》的報告。會議總結了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著重清算了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指出它在同國民黨的關繫上,完全放棄了共產黨的獨立的政治立場,實行妥協退讓政策,使共產黨的指導者成了國民黨上層分子的政治上的俘虜;在革命武裝問題上,「沒有想著武裝工農的必要,沒有想著造成真正的工農軍隊」,甚至主動下令解散工人糾察隊;在對待工農革命運動上,沒有積極支持和領導農民革命運動,而「受著國民黨領袖恐嚇猶豫的影響,不能提出革命的行動政綱來解決土地問題」。
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總方針,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當時黨的最主要任務。毛澤東在會上發言時強調:「以後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和《最近農民斗爭的議決案》、《最近職工運動議決案》、《黨的組織問題議決案》。
會議選出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蘇兆征、向忠發、瞿秋白、羅亦農、顧順章、王荷波、李維漢、彭湃、任弼時等9人為臨時政治局委員;鄧中夏、周恩來、毛澤東、彭公達、張太雷、張國燾、李立三等7人為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8月9日,瞿秋白主持召開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第一次會議,推選瞿秋白、蘇兆征、李維漢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
八七會議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革命從此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但是,這次會議由於受共產國際及其代表的「左」傾思想和黨內「左」傾情緒的影響,在反對右傾錯誤時沒有防止「左」的錯誤,不認識應當根據各地不同的情況,組織恰當的反攻或必要的策略上的退卻,反而容許和助長了冒險主義和命令主義的傾向,並在組織上開始了宗派主義的過火的黨內斗爭,因而為後來的「左」傾錯誤開辟了道路。
㈣ "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歷史意義是什麼
主要內容: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總方針,把發動秋收起義作內為最主要任務。
歷史意義容:總結了失敗的經驗教訓,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定了黨在農村領導武裝暴動,開展武裝革命斗爭方針。這次會議對挽救大革命失敗造成的危局,實現黨的戰略轉變起了重要作用。
㈤ 八七會議的舉行時間,主要內容,歷史意義 。
八七會議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後,在關系黨和革命事業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
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黨在新時期的斗爭方針和任務,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現為鄱陽街139號)召開了中央緊急會議(因出席的中央委員不到半數,既不是中央全會,也不是中央政治局會議,故稱為中央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由於時局緊張,交通不便,只有在武漢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監察委員,共青團中央委員和湖南、湖北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參加會議的中央委員有:李維漢、瞿秋白、張太雷、鄧中夏、任弼時、蘇兆征、顧順章、羅亦農、陳喬年、蔡和森,候補中央委員有:李震瀛、陸沉、毛澤東,中央監察委員有:楊匏安、王荷波,共青團代表有:李子芬、楊善南、陸定一,湖南省委代表彭公達,湖北省委代表鄭超麟,中央軍委代錶王一飛,中央秘書鄧小平等22人。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茲及另外兩位俄國同志也參加了會議。
由於白色恐怖,形勢緊迫,會議僅開了一天。會議共有3項議程:1.共產國際代表作報告;2.中央常委代表瞿秋白作報告;3.改選臨時中央政治局。
首先,由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茲作了關於《黨的過去錯誤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然後,他就《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草案的主要內容作了發言。毛澤東、鄧中夏、蔡和森、羅亦農、任弼時等先後發言,尖銳地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毛澤東在發言中批評了陳獨秀在農民、軍事等問題上的錯誤,強調軍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毛澤東說:「以後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明確指出槍桿子取政權,第一次提出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思想。接著,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就黨的任務和工作方向問題作了報告。會議通過了《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黨黨員書》、《最近農民斗爭議決案》、《最近職工運動議決案》、《黨的組織問題議決案》等。
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撤銷了他的總書記職務。會議確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為黨在新時期的總方針,就國共兩黨關系、土地革命、武裝斗爭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黨在當時的最主要任務。
會議選舉了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委員為蘇兆征、向忠發、瞿秋白、羅亦農、顧順章、王荷波、李維漢、彭湃、任弼時;候補委員為鄧中夏、周恩來、毛澤東、彭公達、張太雷、張國燾、李立三。會後,臨時中央政治局選舉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為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決定設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和長江局,決定王荷波任北方局書記,蔡和森為秘書;張太雷赴南方局,任廣東省委書記;羅亦農赴長江局工作;毛澤東去湖南在湘贛邊區領導秋收起義。
總之,八七會議在我黨歷史上是一個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
但是,八七會議在反對右傾錯誤的時候,沒有注意防止「左」的思想的出現,使「左」傾情緒在黨內滋長起來,給後來的中國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
㈥ 八七會議的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把發動農民秋收專起義作為最主要任屬務。
八一南昌起義之後,為了審查和糾正黨在大革命後期的嚴重錯誤,決定新的路線和政策,中共中央於l927年8月7日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出席會議的有部分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中央監察委員,還有中央軍委、共青團中央、中央秘書處、湖南、湖北的代表和負責人。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羅米那茲等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瞿秋白、李維漢主持。毛澤東在會議上作了重要發言,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通過了《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黨黨員書》和其他決議案;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的總方針,並把發動農民舉行了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最主要的任務。會議選舉瞿秋白、蘇兆征、李維漢、任弼時、向忠發、羅亦農、顧順章、王荷波、彭湃為臨時政治局委員,毛澤東、周恩來、李立三、張太雷、鄧中夏、彭公達、張國燾為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組成中共臨時政治局。
㈦ 八七會議的主要意義
八七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重要會議,它在中國革命遭受嚴重挫折後,總結了失敗的經驗教訓,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定了黨在農村領導武裝暴動、開展土地革命的斗爭方針。這次會議對於挽救大革命失敗所造成的危局,實現黨的戰略轉變起了重要作用。
但由於共產國際及其代表的「左」傾錯誤觀點和中國共產黨內的「左」傾情緒相結合,使八七會議在反對右傾錯誤的同時,卻為「左」傾錯誤開辟了道路,主要表現在對當時的革命形勢缺乏科學的、實事求是的分析,不是組織正確的反攻或必要的策略上的退卻,藉以保存和聚集革命力量,而是容許和助長冒險主義和命令主義的傾向(特別是強迫工人罷工)。在組織上則開始了宗派主義的過火的黨內斗爭,過分或不適當地片面強調領導幹部的純工人成分的意義等。
總之, 八七會議在我黨歷史上是一個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
但是,八七會議在反對右傾錯誤的時候,沒有注意防止「左」的思想的出現,使「左」傾情緒在黨內滋長起來,給後來的中國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
歷史轉折
八七會議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後,在關系黨和革命事業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 。
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黨在新時期的斗爭方針和任務,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現為鄱陽街139號)召開了中央緊急會議(因出席的中央委員不到半數,既不是中央全會,也不是中央政治局會議,故稱為中央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由於時局緊張,交通不便,只有在武漢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監察委員,共青團中央委員和湖南、湖北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由於白色恐怖,形勢緊迫,會議僅開了一天。會議共有3項議程:1.共產國際代表作報告;2.中央常委代表瞿秋白作報告;3.改選臨時中央政治局。 首先,由共產國際代表羅米那茲作了關於《黨的過去錯誤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然後,他就《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草案的主要內容作了發言。毛澤東、鄧中夏、蔡和森、羅亦農、任弼時等先後發言,尖銳地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毛澤東在發言中批評了陳獨秀在農民、軍事等問題上的錯誤,強調軍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明確指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第一次提出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思想。接著,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就黨的任務和工作方向問題作了報告。會議通過了《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黨黨員書》、《最近農民斗爭議決案》、《最近職工運動議決案》、《黨的組織問題議決案》等。 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撤銷了他的總書記職務。會議確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為黨在新時期的總方針,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黨在當時的最主要任務。 會議選舉了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委員為蘇兆征、向忠發、瞿秋白、羅亦農、顧順章、王荷波、李維漢、彭湃、任弼時;候補委員為鄧中夏、周恩來、毛澤東、彭公達、張太雷、張國燾、李立三。會後,臨時中央政治局選舉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為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決定設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和長江局,決定王荷波任北方局書記,蔡和森為秘書;張太雷赴南方局,任廣東省委書記;羅亦農赴長江局工作;毛澤東去湖南領導秋收起義。 總之,八七會議在我黨歷史上是一個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八七會議會址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偉大的轉折。1927年春夏,暴風驟雨般的反帝反封建群眾運動席捲全國,遭到沉重打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內一切反動勢力聯合起來,共同鎮壓革命運動,蔣介石、汪精衛集團先後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破裂,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在這危急時刻,中共中央於8月7日在漢口三教街41號召開緊急秘密會議,研究解決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問題。
這次會議糾正和結束了黨內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總結了第一次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選舉產生了新的黨中央領導機構。這次會議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是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的標志。
八七會議在我黨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給正處於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但由於沒有注意防止正在滋長的「左」傾情緒,導致後來發展成危害極大的「左」傾錯誤。
㈧ 「八七」會議時間、地點、內容、意義、背景分別是什麼
1、時間:八七會議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後,在關系黨和革命事業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
2、地點:漢口。
3、內容:首先,由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茲作了關於《黨的過去錯誤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然後,他就《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草案的主要內容作了發言。毛澤東、鄧中夏、蔡和森、羅亦農、任弼時等先後發言,尖銳地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毛澤東在發言中批評了陳獨秀在農民、軍事等問題上的錯誤,強調軍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接著,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就黨的任務和工作方向問題作了報告。會議通過了《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黨黨員書》、《最近農民斗爭議決案》、《最近職工運動議決案》、《黨的組織問題議決案》等。
4、意義: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撤銷了他的總書記職務。會議確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為黨在新時期的總方針,就國共兩黨關系、土地革命、武裝斗爭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黨在當時的最主要任務。八七會議在我黨歷史上是一個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
5、背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兩黨的共同合作之下領導的。1924年的1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上,孫中山重新闡述了三民主義,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這一次會議也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兩黨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促使了全國范圍內的革命形勢發生改變。
㈨ 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歷史版上有著重大轉折權意義的「八七會議」。
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確定今後革命斗爭的方針。出席會議的有部分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及中央機關、共青團中央、地方代表共22人。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羅明納茲等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瞿秋白、李維漢主持;由於當時環境極其險惡,會議只開了一天。
八七會議是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召開的,會議正式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並把領導農民進行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最主要任務,從而使全黨沒有在白色恐怖面前驚慌失措,指明了今後革命斗爭的正確方向,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革命從此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八七會議在我黨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給正處於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但由於沒有注意防止正在滋長的「左」傾情緒,導致後來發展成危害極大的「左」傾錯誤。
㈩ 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
內容: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內主義錯誤,撤銷了他的總容書記職務。
會議確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為黨在新時期的總方針,就國共兩黨關系、土地革命、武裝斗爭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黨在當時的最主要任務。
意義:八七會議在我黨歷史上是一個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鄱陽街139號,依託舊址而建,於1978年8月7日正式對外開放。
紀念館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現舉辦有復原陳列和輔助陳列,用大量文物、圖片和資料再現八七會議的歷史。紀念館自建館以來堅持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對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鄧小平、李維漢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分別來館視察,鄧小平同志還親筆為紀念館題寫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