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攝像機什麼時候發明的
1874年,法國的朱爾·讓桑發明了一種攝影機。
他將感光膠片卷繞在帶齒的供片盤上
,在一個鍾擺機構的控制下,供片盤在圓形供片盒內做間歇供片運動,同時鍾擺機構帶動快門旋轉,每當膠片停下時,快門開啟曝光。讓桑將這種相機與一架望遠鏡相接,能以每秒一張的速度拍下行星運動的一組照片。讓桑將其命名為攝影槍,這就是現代電影攝影機+Y6R
的始祖。`
1882年,法國的朱爾·馬雷發明了一種攝影機,用它可以拍攝飛鳥的連貫動作,由此誕生了攝影技術。這種攝影裝置形狀像槍,在扳機處固定了一個像大彈倉一樣的圓盒,前面裝上口徑很大的槍管,圓盒內裝有表面塗有溴化銀乳劑的玻璃感光碟。拍攝時,感光碟作間歇圓周運動,遮光器與感光碟同軸,且不停地轉動,遮斷和透過鏡頭攝入光束。整個機器由一根發條驅動。可以用1/100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12張的頻率攝影。馬雷於1888年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攝影機,他用繞在軸上的感光紙帶代替了固定感光碟,當感光紙帶通過鏡頭的聚焦處時,兩個抓色機構固定住感光紙帶使其曝光。後來,馬雷又用感光膠片代替了感光紙帶。馬雷的攝影機不斷改進,最終可以在9厘米寬的膠片上以每秒60張的頻率拍攝。
1889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一種攝影機。這種攝影機用一個尖形齒牙輪來帶動19毫M米寬的未打孔膠帶,在棘輪的控制下,帶動膠帶間歇式移動,同時打孔。這種攝影機由電機驅動,遮光器軸與一台留聲機連動,攝影機運轉時留聲機便將聲音記錄下來。在此基礎上,又發明了一種活動攝影機。攝影機中有一個十字輪機構控制膠片做間歇運動,另有一個齒輪帶動膠片向前移動。攝影機使用帶片孔的35毫米膠片
日本JVC是世界上第一台攝像機的發明者,故稱JVC為攝像機之父
蘇格蘭人貝爾德,1925年,經過精心設計,利用舊無線電器材、舊糖盒、自行車燈透鏡、舊電線等廢舊材料,製造出了世界是最原始的電視攝影機和接收機。1926年1月27日,貝爾德在英國倫敦皇家學會向40位科學家表演了他的發明。他在一間屋內放電視,科學家們在另一間屋觀看,熒光屏上出現了一個在抽煙和說話的人的畫面。這一次表演,後來被國際公認為電視第一次公開播放的日子。
1929年美國科學家伊夫斯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播送50行的彩色電視圖像,發明了彩色電視機。1933年茲沃里金又研製成功可供電視攝像用的攝像管和顯像管。完成了使電視攝像與顯像完全電子化的過程,至此,現代電視系統基本成型。今天電視攝影機和電視接收的成像原理與器具,就是根據他的發明改進而來。
1936年11月2日,英國廣播公司在倫敦郊外的亞歷山大宮,播出了一場頗具規模的歌舞節目,並首次開辦每天2小時的電視廣播。對當年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報道,更是年輕的電視事業的一次大亮相。當時共使用了4台攝像機拍攝比賽情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電子攝像機。這台機器體積龐大,它的一個1.6米焦距的鏡頭就重45公斤,長2.2米,被人們戲稱為電視大炮。
❷ 錄像機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1951年11月,美國克羅斯公司在馬林的帶領下,研製出第一台實用的磁帶錄像機。它是依據磁帶錄音的原理製作的,磁帶以每秒254毫米的速度通過多磁跡磁頭。這台錄像機性能很差,但仍然被譽為一項出色的技術成就。
同聲音信號相比,圖像信號的帶寬非常寬,因而在磁帶上記錄圖像信號便出現了困難。馬林在1951年製造的錄像機,其最大分解力僅為1/135的圖像高度。後來,英國廣播公司、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美國無線電公司對這種錄像機加以改進。美國無線電公司於1953年11月展出了彩色電視錄像機,它採用寬1.27厘米磁帶,每秒鍾的帶速可達900厘米。這種錄像機被稱為縱向掃描磁帶錄相機。錄像機的磁帶通過磁頭的速率太高,美國安派克斯公司的工程師們想到,不增大磁帶在錄像機內的運轉速率,也能增加磁帶與磁頭之間的接觸速率。1956年4月,該公司展示了他們的新型錄像機。它裝有4個錄像磁頭,每秒鍾僅使用38厘米磁帶,而磁帶與磁頭的接觸速度達到每秒3962厘米。他們讓磁頭旋轉,沿橫向越過磁帶的寬度。
早在1953年,日本的東芝公司就開始研製一種旋轉磁頭的錄像機。這種錄像機稱為螺旋掃描磁帶錄像機,磁帶以螺旋線形狀圍繞磁鼓,磁鼓上裝有水平旋轉的磁頭。日本的東芝公司在1960年開始供應螺旋掃描磁帶錄像機,採用寬度為5.04厘米的磁帶。磁帶輸送速率為每秒38厘米。螺旋掃描磁帶錄像機尺寸小,耗用磁帶少,而且能達到廣播質量要求。隨著錄像機的不斷改進,磁帶帶寬由5.04厘米改為1.27厘米,磁帶速率也從每秒38厘米降為每秒25.4厘米。後來,日本索尼公司開始生產家用錄像機系列,採用1.27厘米寬的磁帶,磁帶速率為每秒19厘米,價格僅為廣播用錄像機的幾分之一。以後,磁帶錄像機逐漸走入人們的家庭生活。
❸ 照相機與攝影機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那幾個階段
這個估計不好回答,按照不同的標准,估計有不同的分法。從1839年(或專1826年或1822年)攝影技術誕生屬,尼埃普斯或達蓋爾的攝影技術主要針對攝影記錄材料和轉印技術的改進,這個階段一直到1986年數碼感測器ccd的誕生為止,其中從攝影術誕生到伊斯曼柯達膠卷和相紙的大量生產這段時間攝影基本上限於貴族,是柯達讓攝影變得普及起來。
照相機從1839-1924可算第一階段,表現為相機由木箱變為金屬,鏡頭由單片機鏡片到多片鏡片,可以裝35cm膠卷,即135相機誕生。
1925-1953算是攝影第二階段,表現為以萊卡為代表的旁軸取景的135相機和以祿來為代表的雙鏡頭120雙鏡頭單反式相機的成熟和流行,以及鏡頭鍍膜、變焦鏡頭和相機測光的應用。
1954-1985年算是第三階段,表現為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相機具有了自動測光、自動曝光、自動對焦等技術。
1986年至今算是第四階段,表現為ccd/cmos技術的不斷改進。
大概齊是這樣吧,推薦看看邁克爾·蘭福德關於攝影歷史的書。
❹ 電影攝影機的歷史
1874年,法國的朱爾·讓桑發明了一種攝影機。他將感光膠片卷繞在帶齒的供片盤上,在一個鍾擺機構的控制下,供片盤在圓形供片盒內做間歇供片運動,同時鍾擺機構帶動快門旋轉,每當膠片停下時,快門開啟曝光。讓桑將這種相機與一架望遠鏡相接,能以每秒一張的速度拍下行星運動的一組照片。讓桑將其命名為攝影槍,這就是現代電影攝影機的始祖。
1882年,法國的朱爾·馬雷發明了一種攝影機,用它可以拍攝飛鳥的連貫動作,由此誕生了攝影技術。這種攝影裝置形狀像槍,在扳機處固定了一個像大彈倉一樣的圓盒,前面裝上口徑很大的槍管,圓盒內裝有表面塗有溴化銀乳劑的玻璃感光碟。拍攝時,感光碟作間歇圓周運動,遮光器與感光碟同軸,且不停地轉動,遮斷和透過鏡頭攝入光束。整個機器由一根發條驅動。可以用1/100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12張的頻率攝影。馬雷於1888年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攝影機,他用繞在軸上的感光紙帶代替了固定感光碟,當感光紙帶通過鏡頭的聚焦處時,兩個抓色機構固定住感光紙帶使其曝光。後來,馬雷又用感光膠片代替了感光紙帶。馬雷的攝影機不斷改進,最終可以在9厘米寬的膠片上以每秒60張的頻率拍攝。
1889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一種攝影機。這種攝影機用一個尖形齒牙輪來帶動19毫米寬的未打孔膠帶,在棘輪的控制下,帶動膠帶間歇式移動,同時打孔。這種攝影機由電機驅動,遮光器軸與一台留聲機連動,攝影機運轉時留聲機便將聲音記錄下來。在此基礎上,又發明了一種活動攝影機。攝影機中有一個十字輪機構控制膠片做間歇運動,另有一個齒輪帶動膠片向前移動。攝影機使用帶片孔的35毫米膠片。1891年,愛迪生獲得了這種活動攝影機的專利。
馬雷製造的人類第一架電影攝影機
愛迪生的活動電影觀賞機,內部可裝16米長的膠片,每次供一人觀賞
1879年,麥布里奇設計出這種活動放映機,用它可以放映活動的畫面
愛迪生發明的第一台電影放影機,膠片卷在圓筒上,要從目鏡觀看
❺ 攝像機的歷史誰知道啊
VCR的全名是"Video Cassette Recorder",中文稱為卡帶式影像錄像機,原來VCR就是錄像機!據統計,VHS 制式錄像機軟體量則多達100億種,其普及程度可以這樣形容:哪裡有電視機,哪裡便會有VHS制式錄像機,所以錄像機的發展以及未來展望均對現代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要知道,目前新出的錄像機的畫質已經相當優異了,如果您使用的是比較高級的錄像機,其畫質更是直逼目前正熱門的DVD以及影碟機,而錄像機也包含了將近十種的規格及形式,以下讓我們就錄像機或者攝錄機的過去及未來作一個簡介。雖然以下談得較多的同樣是採用1/2英寸磁帶的錄像機,但它們卻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幾種格式,如 VHS、Betamax、Betacam、MⅡ等。有的格式在錄像機發展的歷史上曾起過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已被淘汰。而在回顧之前首先闡明一下VCR與VTR之間的區別。基本上,VTR(Video Tape Recorder)和VCR(Video Cassette Recorder)同樣是代表著錄像機,讓我們仔細來看一看"Tape"和"Cassette"有什麼分別。不知道讀者還有沒有印象,很多年前的錄音帶曾有卡式與匣式的分別,卡式錄音帶是利用兩個滾動條將一定長度的錄音帶先固定在兩個滾動條之上,再利用任一個轉軸旋轉以達到順序播放的目的,只要某一轉軸的帶子用完,除非磁頭及馬達設計為自動換面的方式,您必須將卡帶轉換另一面或是倒帶才可以繼續錄音或是聆聽。而匣式錄音帶的帶子基本上是像個圓圈一般連接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當所有的節目播放完畢之後,匣式錄音帶會自動的恢復到節目的開端,只要在電源不關閉的情況下可以連續無限制的反復播放,這就是兩面三刀種模式的本質上的分別。錄像機也是如此,當初各家廠商在制定錄像機的規格時,曾經也有卡式與匣式之分,而Tape包含了卡式及匣式兩種意義,assette則是專指卡式而言的。而到最後,匣式錄像機都沒有倖存下來,因此現代人在稱呼錄像機時有人說它是VTR、也有人說它是VCR,其實它們都代表著相同的意義。
Beta 的沒落
談到回顧錄象機、攝像機的歷史不如從最早期的Betamax錄像機談起吧。l975年索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像機Betamax,亦寫作β- max,中文譯為貝特馬可思, 簡稱BETA錄像機,在我國俗稱小1/2錄像機,目前市面上已經很難看到BETA型的錄像機了。現在索尼公司已經放棄這種格式,改為生產 VHS格式(大1/2)錄像機。 Beta因為較我們熟知的VHS還早推出一年,所以一開始是占盡了上風的。事實上它在性能及規格上BETA也一點不遜於VHS,同樣為模擬復合信號,彩色降頻高密度記錄,各項技術指標與 VHS格式差不多,而且BETA的錄像帶體積也要比VHS小上一些,反而更利於一般家庭收藏,而且在租錄像帶大帶(VHS)時一卷還要比小帶(BETA)貴上十元二十元,因為價格的問題那個年代在買錄像機時多少會考慮要買大帶還是小帶,對於一般家庭而言,其實小帶還比較經濟實惠。所以就模式及硬體、軟體而言本來它曾是一種優秀的家用錄像機格式。不過,縱然現在日本市場上BETA還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數量及知名度,你可知道這優秀的格式也曾幾何時,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敗,BETA錄像機竟然難以想像中銷聲匿跡了。為什麼呢?因為當時在美國如日中天的RCA公司(在美國一間很大的視聽器材公司)非常看好錄像機市場,就想讓當時還在美國創牌子打天下的索尼為其生產錄像機,當然這天大的良機是要負出代價的:其條件是打在機子中全打上RCA牌子。在當時已經頗具個性化的索尼公司斷然拒絕了此要求,這一上不得了啦,激怒了當時RCA這在美國的第一大牌子,於是RCA找到了當時公司並不大的松下公司,准備研製一種新型機來擠掉索尼。剛好l976年,日本JVC公司發表了VHS系統,它在錄制時間及磁帶大小上比索尼更顯優勢。於是VHS與Beta兩大家用錄像系統爆發了"激戰",而"戰爭"在稍後更愈演愈烈。在這特殊的歷史背景下RCA與松下自然會支持JVC的VHS,而當時已經氣盛的索尼當然絕不會輕易拱手相讓。憑借索尼在家用音響中的技術優勢,1982年開發了HiFi立體聲Beta錄像機,音頻動態范圍超過了80dB,不要笑啊,這樣的參數在當時是相當的了不起。讀者可能有些納悶:按理它應該走紅才對,為何它會沒落呢?其實值得我們回味就在這里。
BETA系統之所以全面潰敗的主要原因是VHS一推出就是兩小時(SP),那時的Beta還是βI,只能錄一小時,所以很快的在美國市場搶佔了一席之地,所以VHS一推出已經較SONY搶盡天機。而且很不幸的是當時索尼還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太少廠商在Beta陣營,一開始就只有索尼、三洋、東芝等幾個可數的廠商。不是太專業的消費者覺得Beta與VHS畫質差不多(我個人認為Beta的技術與畫質皆優於VHS),但時間可是差了一倍,這點對於當時要求長時間多過音視頻效果素質高的消費者,SONY很顯然在這時已經輸掉了。當然BETA系統包括了βⅠ、βⅡ、βⅢ三種錄像模式,發展到βⅡ的時候SONY開始醒覺,其實錄像時間已經提升到可以和VHS打平了,可惜好景不常,當你進一小步時對手已經進了一大步了,因為在那時VHS也推出長時間錄放模式LP來對抗SONY以鞏固其皇者之位,錄放時間可長達四小時之久。哇!美國人想,太棒了,我終於可以把一場美式足球給錄下來了,從此以後,Beta可謂越輸越多,以至無可換回的地步。即使Beta在新技術的推出上是一直領先,例如邊看邊查找、Hi-Fi、Super Beta(Hi-Band)等都無一不體現它是高性能的,只是一般消費者對這些覺得沒有長時間錄像來得更有吸引力。爾後Beta雖有βIII,但那已是強弩之末,大勢已去。Victor(JVC)在1987年四月繼續率先發表了高畫質的S-VHS(Super VHS),清晰度一舉提升至400線,這使得在數量上本已佔優的VHS在技術上也佔了優,那時已經是VHS的天下了。盡管索尼很快推出了Super Hi-Band,但是解像度只有300線,直至近8個月之後索尼才推出了ED Beta,雖然解像度達到500線,但錄制時間較短,而且推出的時間遲了S-VHS所推出的時間甚多,這更使原來索尼與BETA極之不好的景況簡值有如雪上加霜。
❻ 網路攝像機的發展史
Web Cam攝像機內置Web伺服器軟體,只需利用乙太網纜線連接網路,就可以收錄以及發送動態圖像。Web Cam採用便於使用Wavelet壓縮格式進行圖像最優化處理的Linux操作系統。該產品將Linux以及Web伺服器等軟體內置到晶元中,從而可以高速處理基於Wavelet壓縮格式的圖像數據。 索尼公司於2001年9月推出一款即使不用個人電腦也能夠上網傳送動態/靜態圖像的數碼攝像機。該產品具有Web瀏覽器和電子郵件功能,可在2.5英寸液晶畫面上進行操作。同時支持藍牙功能,通過與索尼的支持藍牙技術的數據機或日本au公司的行動電話「C413S」組合使用,可以不經過個人電腦直接上網。 日本JVC公司推出的網路攝像機配備了可將來自攝像機的畫面和聲音通過USB介面直接傳送給個人電腦的「Web Camera」功能,以及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直接向對方電腦發送畫面和聲音的可視電話功能。它採用1/3.6英寸的總解析度為133萬個像素的CCD。通過與該公司獨立開發的「Super High Band Camera電路」相結合從而確保水平解析度達到540線。另外,該產品即使不使用錄像帶也可以將MPEG4動畫文件保存在「SD內存卡」。也可以同樣將記錄在Mini DV錄像帶中的動畫轉換為MPEG4動畫文件保存到SD內存卡。利用該產品的捆綁軟體,還可以將來自攝像機的畫面以MPEG1的格式直接保存到個人電腦中的硬碟。
國內市場上的長信嘉網路攝像機是帶有內置Web伺服器、網路介面和硬碟的數字攝像設備。該設備不需要通過計算機,直接與乙太網相連,提供了一種方便且成本低廉的實時圖像採集和傳輸的設備。該網路攝像機擁有自己的IP地址,安全的內部區域網上,甚至Internet上的用戶可通過標准Web瀏覽器對它進行訪問,觀看它傳送過來的圖像。根據應用環境的不同,長信嘉網路攝像機有多種不同規格可供選用。
❼ 攝像頭發展史
先由3原色液體,到乳膠,到膠片。
❽ 電影中的攝影機的歷史怎麼變化的
一、攝像機發展簡史
40多年前,美國安培(Ampex)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實用性攝像機,採用攝像管作為攝像元件。
1976年, JVC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家用型的攝像機,其使用的是JVC獨立開發的VHS格式。後來幾經提升,縮簡存儲錄像帶的體積,演變成可在電視上播放的國內早期「大錄像帶」。
80年代,V8攝像機和Hi8攝像機相繼出現,採用帶寬為8mm的錄象帶。
1995年7月 索尼公司和松下公司同時推出了首台數碼(mini磁帶)攝像機,這使原來那些習慣了高端模擬家用Hi8等機器的發燒友們,看到了用家用產品價格獲得專業機器質量的潛力。特別是有人使用DV來進行影像創作方面的實踐,這使得DV超越了原有的功能范圍,受到了眾多影像製作者和愛好者的青睞。 家用數碼攝像機的出現,是家用攝像機記錄格式更新換代、真正實現數字化的標志,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感光元件的發展
1995年7月24日,索尼公司公布了第一部數碼攝像機DCR-VX1000,革命性地採用mini 帶作為存儲介質,採用3CCD感測器結構。
2003年年中松下破天荒地推出了萬元以下的低價3CCD家用機型GS70,使得3CCD進一步與人們貼近。
2005年中,令人驚嘆的3CMOS數碼攝像機——PC1000E橫空出世。
三、鏡頭
註:鏡頭之中以ZEISS(蔡司)及 LEICA(萊卡)兩個品牌為最有名,現在用萊卡鏡頭的DV廠商就只有松下,用蔡司鏡頭的DV廠商只有索尼。
1996年7月,索尼裝備有蔡司鏡頭的CCD-TR555面世。
2000年9月,松下發布了配有德國萊卡鏡頭的NV-MX3000,也是當時最頂極的3CCD機型。
四、觸摸屏技術
1999年6月 有可觸摸顯示屏的索尼DCR-PC3推向市場,DV採用觸摸屏幕操作目前只有索尼具備。
五、CCD像素的不斷提升
一般現在低端的CCD總像素為80萬像,其中40萬是動態,而其他的像素是用來補償噪點和防抖功能的。雖然大家都清楚DV的動態只需要41-68萬像都已經夠了,但是還是阻止不了高像素的發展勢頭。
2002年9月,索尼發布業內第一台擁有211萬像素的DCR-IP220。
2003年,索尼發布第一台擁有330萬像素CCD的DCR-PC330。
六、靜態像素的升溫不斷
2004年,松下推出3CCD的400萬像素的GS400。
2005年JVC發布的3CCD的MC500具有500萬像素靜態拍攝功能。
註:他們是應用某些技術提升像素,畫質還不能與同像素等級的DC媲美。
七、新格式的到來
從1985年第一台家用攝像機開始,攝像機已經經過了VHS、8mm、Hi8和miniDV——其格式標准不停地提高著圖像記錄的品質,新的格式標准也是時候到來了。
2003年9月3日,Canon、Sharp、Sony及JVC四家公司聯合宣布了HDV標准。其概念是要開發一種家用攜帶型攝像機,它可以方便錄制高質量、高清晰的影像。HDV格式可以和現有的niniDV磁帶一起使用,用它其作為記錄媒介。
2004年11月,索尼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台符合HDV1080i標準的民用高清攝像機——Sony HDR-FX1E。也標志著高清DV時代來臨。
八、存儲革命的來臨
1995-2005存儲介質的發展歷程
在2000年之前,家用數碼攝像機都是採用Mini DV帶作為主要存儲介質,一般可記錄60分鍾,部分機種具有LP功能,可記錄90分鍾(SP方式帶速為33.8毫米/秒)。DV制式由於畫質和音質都很高,已被專業廠家進一步開發成專業用機,如索尼的DVCAM;松下的DVCPRO等,它們使用L型或M型磁帶,最長可記錄180分鍾。DVCAM和DVCPRO兩種制式均向下兼容DV制式,但兩種制式之間不兼容。Mini DV磁帶需配用磁帶適配器才可在專業機內重放(不可記錄)。直到現在,mini磁帶依然是市場上常見的主流DV存儲介質,仍然是人們廣為接受的存儲方式。
2000-2001 過渡性的存儲媒介
在10年的歷程里,存儲介質並不是只停留在mini磁帶里,其中也出現過很值得紀念的非mini磁帶產品線,雖然它們始終都未能動搖mini帶的地位,但是卻有著不可抹滅的輝煌
MD DISCAM的誕生,採用MD存儲。
2001年索尼發布獨創的「MICROMV」格式攝像機,MicroMV磁帶俗稱MV帶。
2000-2005年 新一代強力DV存儲介質的闖入
2004年 4G硬碟DV的到來
2005年 大容量硬碟時代
❾ 電視專業攝像機發展史
1958年的5月1日,中央電視台實驗播出,當時叫北京電視台。至今已有46年又5個月17天。對於這46年5個月17天,新聞史學家們有著各種不同的歸納性的理解。可以說,有多少電視史學派,就有多少種理解的角度和方法。在各自不同的理解中,有一點卻是相同的,就是史學家們習慣於將這46年5個月17天劃分為若干個階段。
郭慎之在其專著《電視傳播史》一書中這樣劃分中國電視發展歷程:
早期(1958~1966),
「文化大革命」帶來挫折(1967~1976),
改革開放的新時期(1977~1992),
走進大市場(1993年至今)。
這是史學家們習慣使用的從事業發展角度出發的結果,可以說這是一種純理論上的分析方法,就是我們常說的「局外人」對電視的看法。假如,我們把中國電視的一開始就作為競爭格局下的媒體形式,或者說,從中國電視的誕生之日起,我們就把之作為一個必須要面對競爭的媒體形式。那麼,這46年5個月17天,就有了另外一種分析的角度和方法,這就是我今天所要說的主題:中國電視的頻道化進程。
我更願意從競爭的角度將中國電視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一、「台」時代:缺乏競爭的階段:(1958年——90年代初期)
在這一階段,中國電視業幾乎是沒有競爭的,這個階段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
1958年至1983年:
這一階段在現在的中國電視史上幾乎很少會濃墨重彩的進行敘述,原因也很簡單,那個時期電視還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大眾媒介,還只是達官貴人家的奢侈品。
1983年——90年代初期
一九八三年三月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一次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可說對之後十多年的電視業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因為這次會議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縣(市)「四級辦電視、四級混和覆蓋」的方針,一改以往「兩級辦電視」的發展格局,使中國電視業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區除了分別擁有一個電台、一個無線電視台和一個有線電視台外,還有一個教育台或經濟台(其中上海在九十年代初更成為唯一一個擁有兩個電台和兩個無線台的直轄市),還有屬下各地區(市)和縣(市)級政府也自辦電視台。本來最初的「四級辦電視」目的是調動各級政府的積極性,通過建立地方電視台的方法來提高電視人口的覆蓋率,事實上也達到這效果,比如全國電視人口覆蓋率就從一九八二年的57.3 %上升到一九九七年的87.6 %。至二零零零年底為上,電視的覆蓋別為92.5%。 然而,積極性調動得過火了,則出現另一種情景:電視台過多。截至一九九四年底,經有關部門正式批准建立縣級以上的無線電視台達九百八十二個,有線台更多至一千二百一十二個,教育台九百四十一個,總數達三千一百二十五個,較美、俄、日、法、德、英、印度、加拿大、澳洲、巴西和巴基斯坦等十一個電視產業大國的總和(二千六百零六個)還多了五百一十九個。而到了一九九七年底,僅有線電視台數目就逾二千個。
回顧這一時段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能夠留在我們記憶中,或者說,能夠在中國電視發展歷史上留下痕跡的事件幾乎與競爭並沒有什麼關系:
1958年
5月1日,中央電視台的前身——北京電視台實驗播出電視節目。6月1日,首次播放本台記者拍攝的新聞影片。
6月15日,播出我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
6月19日,第一次成功地現場直播了一場籃球比賽。
10月1日、12月20日上海電視台、哈爾濱電視台(今黑龍江電視台前身)也相繼問世。這是中國最早的一批電視台。
1973年
5月1日,北京電視檯面向首都觀眾的彩色電視正式試播。
1979年
1月28日,上海電視台播出中國電視歷史上第一條商品廣告。
8月,中央電視台設立《為您服務》專欄,介紹電視節目,回答觀眾來信。
1980年
7月,中央電視台開辦新聞評論性的專欄節目《觀察與思考》。它是《焦點訪談》的先驅。
1981年
中央電視台開播由趙忠祥主持的《動物世界》,並很快成為央視的王牌節目。
1983年
春節,中央電視台正式推出「春節聯歡晚會」。自此,年三十看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中國新的民俗。
8月7日開始,中央電視台推出25集大型電視系列節目——《話說長江》。它首次在大型節目中樹立了固定的節目主持人,採用章回小說體的結構方式,固定欄目,連續播出。之後,總導演戴維宇及其創作班子趁熱打鐵,再次推出《話說運河》。
1987年
2月1日,中央電視台第二套節目由面向北京改為面向全國播出,並實現向經濟信息頻道的轉變。
1990年
4月18日,全國第一家省級有線電視湖南有線廣播電視台開始試播。有線台的成立,打破了無線電視一統天下的局面。
中央電視台與正大集團合辦《正大綜藝》。該節目採用特邀嘉賓——明星或名人——猜謎、現場觀眾參與的形式,一舉成為收視熱點,同時也造就了許多電視名人,楊瀾就是第一個幸運者。該年又稱電視劇年,一部50集電視連續劇《渴望》引得萬人空巷。
在這一階段,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只有「台」的概念,中央電視台、省台、市台,而幾乎沒有什麼節目與欄目的概念,即使有,也是電視劇,比如《射鵰英雄傳》、比如《渴望》、比如《新星》。
參考資料:
❿ 攝像機的發展史
有十多頁,提供郵箱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