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秘瓷,起源於何時,有什麼歷史意義
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有一種瓷器不僅在其名稱中有一個「秘」字,其真正的釉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也頗受業界爭議,幾乎成為一個秘密。這,就是被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形容為「千峰翠色」的秘色瓷。
瓷器的使用在唐更為普及,瓷器燒制技術迅速發展。瓷製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樂器以及實用的瓶、壺和罐等各種器皿,幾乎無所不備。五代時的陶瓷造型則較多地沿用了唐代風格。而唐、五代及宋代文獻中屢有「秘色越器」的記載,相傳為五代吳越國錢氏朝廷命令越窯燒造的供奉之器,普通民眾不得使用,故稱「秘色瓷」。但「秘色」到底是一種什麼顏色,曾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秘色瓷」一名最早見於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一首詩《秘色越器》,詩中「九秋玉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詩人點明了秘色瓷器為越窯所產,但具體到什麼叫秘色,詩句雖美,卻使人很難理解秘色瓷器釉色的深淺。據報道,直到上世紀80年代,經過一次挖掘工作,考古工作者才明確了秘色究竟為何種色彩。
1987年,陝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該省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里,發掘出十幾件越窯青瓷器,而在記錄法門寺皇室代奉器物的物賬上,這批瓷器被明確記載為「秘色瓷」。在那批發掘出的秘色瓷器中,除了2件為青黃色外,其餘釉面青碧,器物表面晶瑩潤澤,如寧靜的湖面一般清澈碧綠。法門寺秘色瓷的出土,既解決了長期以來陶瓷界對秘色器色彩的爭議,同時也說明了,秘色器從唐朝已經開始燒造,到了五代時期,秘色瓷的生產已逐漸形成高峰。簡單來說,秘色瓷就是越窯產的青瓷。
這個秘色八棱凈水瓶產於唐代,高為22厘米,瓶為圓口,長頸,圓腹,頸底部飾三周台階形八方玄紋,肩腹部豎向凸飾八條棱線,圈足。秘色瓷因為燒制技術、配方和工藝秘不傳人,其瓷器真品傳世極少。
『貳』 關於文學歷史,陸龜蒙,徐寅和秘色瓷
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來上,有一源種瓷器不僅在其名稱中有一個「秘」字,其真正的釉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也頗受業界爭議,幾乎成為一個秘密。這,就是被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形容為「千峰翠色」的秘色瓷。
瓷器的使用在唐更為普及,瓷器燒制技術迅速發展。瓷製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樂器以及實用的瓶、壺和罐等各種器皿,幾乎無所不備。五代時的陶瓷造型則較多地沿用了唐代風格。而唐、五代及宋代文獻中屢有「秘色越器」的記載,相傳為五代吳越國錢氏朝廷命令越窯燒造的供奉之器,普通民眾不得使用,故稱「秘色瓷」。但「秘色」到底是一種什麼顏色,曾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秘色瓷」一名最早見於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一首詩《秘色越器》,詩中「九秋玉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叄』 秘色瓷圖片 秘色瓷特點及燒制年代解析
在瓷器的相關歷史中,越窯的青瓷在中國的陶瓷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而秘色瓷就是青瓷中製作精美、釉色純正的一種,可以說成是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以來最高的藝術成就。它不僅得到了那個朝代的統治者的喜愛成為上朝的貢品,在不少文學作品中也為人們所稱贊。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秘色瓷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這就隨我看下去吧!
秘色瓷是什麼
說到秘色瓷,相信大家都會感到有點陌生,秘色瓷是一種越窯青瓷中的工藝精品,秘色瓷的名字是由晚唐詩人陸龜蒙的詩中《秘色瓷器》文章中而來,其中,秘的意思是指這是專用於供奉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因此製作的工藝和用料都十分保密。而色的意思則可以被理解為「配方」,因此我們可以將「秘色」理解成「保密的釉料配方」,秘色瓷就是這種保密的釉彩製成的瓷器。
秘色瓷的特點簡介
關於秘色瓷的質地和色澤,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評價都甚高,最合適的一個詞就是「清亮「了,這種質地細膩的秘色瓷是由越窯專門特別燒制的,無論是配方、制坯還是上釉,秘色瓷的製作工藝都密不外傳,因此也多了一份神秘。在陝西法門寺出土的秘色瓷色澤綠黃、外表晶瑩潤澤,在古代的瓷器中算得上是精良之作了。
秘色瓷的燒制年代
關於秘色瓷,盡管現在存世極少,但是對其年代的爭論卻從未停歇,一為五代之說,新編的《中國陶瓷史》就就是立足該觀點,對中國的秘色瓷進行研究整理的。另外一種說法是晚唐之說,盡管一直以來缺乏相關明確的歷史背景和考證,但是晚唐詩人陸龜蒙和徐寅都在名篇中為「秘色」設置下了不少的懸念。法門寺的秘色瓷文物被發現之後,上海舉行的秘色瓷國際學術會議上,專家學者也對晚唐說表達了基本的贊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於秘色瓷的相關知識,至今秘色瓷被抬到一個較高的神秘地位,都基於其技藝精湛,難度系數極高,是國內外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了解了其歷史與發展過後,現在大家就好好欣賞本文中附帶的精美的秘色瓷圖片吧!
『肆』 秘色瓷的燒制年代
一為晚唐之說。由於此說歷來缺乏較明確的歷史背景和強有力的發掘實證回,持這一觀點者主答要以晚唐詩人陸龜蒙和徐寅在篇名中有「秘色」一詞固守陳地。該觀點雖不乏飄渺,卻亦先知先覺。及法門寺地宮藏物發現,「秘色瓷始燒於晚唐」之說終在1995年初於上海舉行的《越窯·秘色瓷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被眾專家學者基本贊同。
後記
現在確已發現與古人所述完全一樣的秘色瓷,歷史也將證明法門寺的所謂秘色瓷是假的,理由是: 釉里若無千峰翠色,理應叫一片翠色。而「輕旋薄冰盛綠雲」說得更明白,雲是獨立有邊緣的,才稱朵朵或片片雲彩。但法門寺的秘色瓷釉里卻無這關鍵特徵,顏色也不對。 宋《老學庵筆記》說:「越有秘瓷,然粗朴不佳」,這與越窯精瓷既秘色瓷的說法完全相反。
『伍』 秘色瓷的定義
秘色瓷簡介
古代名窯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瓷器精品。簡稱「秘瓷」。所謂"秘色",據宋人解釋是:吳越國錢氏割據政權控制了越窯場,命令這些瓷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葯配方、製作工藝保密,故名。如趙麟在《候鯖錄》中說:"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錢氏立國,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謂之秘色"。關於秘色瓷的質地和色澤,清人說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過之"。從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質地細膩原料的處理精細,多呈灰或淺灰色。胎壁較薄,表面光滑,器型規整,施釉均勻。從釉色來說,五代早期仍以黃為主,滋潤光澤,呈半透明狀;但青綠的比重較晚唐有所增加。其後便以青綠為主,黃色則不多見。
越窯青瓷精品之一。「秘色」一名最早見於唐代詩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詩中,詩雲:「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可見「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窯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應指稀見的顏色,是當時贊譽越窯瓷器釉色之美而演變成越窯釉色的專有名稱。據文獻記載,相傳五代時吳越國王錢繆命令燒造瓷器專供錢氏宮廷所用,並入貢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故稱越窯瓷為「秘色瓷」。周輝《清波雜志》雲:「越上秘色器,錢氏有國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對此,趙麟《候鯖錄》、趙彥衛《雲麓漫鈔》、曾梃的《高齋漫錄》以及嘉泰《會稽志》等書都提出異議,認為「秘色」唐代已有而非始於吳越錢氏。關於「秘色」究竟指何種顏色,以前人們對此眾說紛紜。一九八七年四月陝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發掘出16件越窯青瓷器,在記錄法門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帳上,這批瓷器的確記載為「瓷秘色」,從而使人們進一步認識了「秘色瓷」。這批「秘色瓷」除兩件為青黃色外,其餘釉面青碧,晶瑩潤澤,有如湖面一般清澈碧綠。法門寺「秘色瓷」的出土,解決了陶瓷界長期以來議論不休的問題,同時有力地說明了「秘色瓷」晚唐時開始燒造,五代時達到高峰。
質地和色澤
關於秘色瓷的質地和色澤,清人說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過之"。從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質地細膩原料的處理精細,多呈灰或淺灰色。胎壁較薄,表面光滑,器型規整,施釉均勻。從釉色來說,五代早期仍以黃為主,滋潤光澤,呈半透明狀;但青綠的比重較晚唐有所增加。其後便以青綠為主,黃色則不多見。
秘色瓷在法門寺地宮未開啟之前的今人眼裡,一直是個謎。人們只是從記載中知道它是皇家專用之物,由「越窯」特別燒制,從配方、制坯、上釉到燒造整個工藝都是秘不外傳的,其色彩只能從唐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描寫中去想像。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瓷碗、瓷盤、瓷碟,從「地宮寶物帳碑文」中得知,原來它們就是「秘色瓷」!這些秘色瓷色澤綠黃,晶瑩潤澤,尤其是其中兩個銀棱秘色瓷碗,高7厘米,口徑23.7厘米,碗口為五瓣葵花形,斜壁,平底,內土黃色釉,外黑色漆皮,貼金雙鳥和銀白團花五朵,非常精美。這才讓今人一睹秘色瓷的風采。地宮中發現的13件宮廷專用瓷——秘色瓷,是世界上發現有碑文記載證實的最早、最精美的宮廷瓷器。
這些秘色瓷器的發現在我國陶瓷史考古上具有突破性的意義,為鑒定秘色瓷的時代和特點提供了標准器。
經過專家多年考證,和有損與無損X光譜測試後,證實了秘色瓷在胎底,胎釉和燒制工藝上與青瓷完全不同。
秘色瓷的歷史
通常所說的越窯泛指東漢至宋一脈相承的青瓷體系,窯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餘姚、紹興、寧波等地,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信地,東周時為越國政治中心,唐時稱越州,越窯因此得名。
唐代中朝,餘姚縣上林湖窯產品因質地超眾被朝廷錄為貢瓷,並置官監燒。此後,品質愈發日瑩的越窯備受文人雅土推崇,有「類玉」、「類冰」及「千峰翠色」的贊譽。晚唐起,越瓷中的貢品又得了一個千古絕唱的「秘色瓷」稱謂。
越窯品種十分豐富,有碗、壺、瓶、罐、盒、罌和雕塑等。同類器皿又有多種制式。以碗為例,分圓口、花口。圓口碗以斜壁呈45度的淺身敞口多見,據考證,當時主要用於喝茶,所以也叫茶盞。花口碗則有四瓣、六瓣等。上博展廳的晚唐越窯海棠式大碗就是花口碗中的佼佼者,因為器大規整,釉色青黃和造型酷似四瓣海棠花而顯名貴。壺又是一種特色器,形狀分盤口、直口、喇叭口,壺身有圓腹、瓜楞形腹、橢圓形腹等。唐代執壺最明顯的特點是短直流、小曲柄、體態飽滿。晚唐至五代,流與柄相對加長放大,腹體喜作成瓜果形。宋時則形體輕盈秀長,尤其流和柄,幾乎高於壺口。細辨這一時期的碗、壺、水盂等造型變化,可發現一些小規律:花口或瓜楞體呈四瓣通常為唐,五瓣系唐末五代,六瓣屬宋;直、短流的壺為唐,曲流或長曲流為五代或宋;平底足器物的年代相對較早,玉璧形底足多數屬唐中晚期之物,唐末五代出現了玉環形淺圈足,宋代圈足相對見高見窄。另外,由於疊燒法世襲沿用,鼎盛時期的部分越窯產品依然在器內可見到支燒痕,比如上博晚唐越窯海棠式花口大碗的碗內心就有支釘痕16個。這說明,唐末五代的越窯疊燒器皿未必都屬粗瓷,收集時當多一份細心。
編輯本段秘色瓷發現過程
晚唐五代的越窯有一種"秘色瓷"。從前人們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獻,說這種瓷器是五代十國時位於杭州的錢氏吳越國專為宮廷燒造的,臣庶不得使用。至於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樣,秘而不宣,後人只有從詩文里領略它非同一般的風姿。唐人陸龜蒙吟詠道:"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五代人徐夤贊嘆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詩歌、文獻的描寫越是優美,越引得人們去考證、猜想,以致於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處,知道的人卻越來越少,也就越發加劇了這種瓷器的神秘感。
1987年,隨著陝西扶風法門寺寶塔的轟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宮暴露出來,一批稀世之寶的出土轟動了世界,其中有令佛教徒頂禮膜拜的佛骨舍利,有唐懿宗供奉給法門寺的大量金銀器、瓷器、玻璃器、絲織品,尤其重要的是,同時還出土了記錄所有器物的物帳碑,讓文物考古專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物的名稱。
物帳碑上"瓷秘色"三個字,叫古陶瓷專家眼前一亮。
這幾件瓷器,有八棱瓶和圓口、花瓣形口的碗、盤等,共同的特點是造型精巧端莊,胎壁薄而均勻,特別是湖水般淡黃綠色的瓷釉,玲瓏得像冰,剔透得如玉,勻凈幽雅得令人陶醉。
秘色瓷神秘的面紗終於被撩開了。專家們恍然大悟:秘色瓷我們並不陌生,它原來就是越窯青瓷中的極品,只是從前相見而不相識罷了。那種八棱瓶,陝西的唐墓里出土過,故宮的學者在越窯的遺址採集到過;杭州的吳越國錢氏墓群,出土的秘色瓷更豐富,更精美,釉色更青幽。法門寺出土的秘色瓷,還有一件盤子貼著金銀箔的裝飾,行話叫做金銀平托。在古代,金和玉被看作最高級的材質,把瓷器燒成玉色,又在上面加飾金銀,這種器物的地位可想而知。
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個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術上難度極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幾乎全靠窯爐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氣氛,釉色可以相去很遠。要想使釉色青翠、勻凈,而且穩定地燒出同樣的釉色,那種高難技術一定是秘不示人的。秘色瓷在晚唐時期燒製成功,不久之後,五代錢氏吳越國就把燒造秘色瓷的窯口劃歸官辦,命它專燒貢瓷,的確是"臣庶不得使用",它當然遠離百姓,高高在上了。至於它的名稱,偏偏不明說是青瓷,也不像宋代那樣,取些豆青、梅子青一類形象的叫法,卻用了一個"秘"字,著實逗弄得後人傷了一千年的腦筋。而細想想,這個"秘"字又包含了多少實的與虛的內容。這樣極富深意的名稱,恐怕只有浸泡在詩歌的海洋里的聰明的唐代人才琢磨得出吧?
編輯本段流散物的啟示
八棱短頸瓶是筆者幸獲的一件五代末越窯產品。本文的這件八梭短頸瓶失蓋,高14.3厘米。此瓶除足端無釉露出緻密的淺色灰胎外,通體滿釉,釉面晶亮瑩澈,色澤青綠溫潤。上林湖產品代表了越窯工藝的最高水平。
編輯本段法門寺秘色瓷
已見天日的地宮14件秘色瓷是唐代懿宗皇帝奉獻繪佛祖的珍貴物品,其中的八棱長頸瓶和二件銀棱碗顯然是具有典型意味的秘色瓷,而且堪當標准器。
八棱長頸瓶陳放於地宮後室第四道門內側的門坎上,當時,「瓶內裝有佛教五彩寶珠29顆,口上置一顆大的水晶寶珠覆蓋」。據法門寺博物館韓金科館長考證,「這件瓶子在佛教密宗拜佛的曼茶羅壇場中是有特殊用途的」。因而決定了它不能與別的秘色瓷放在一起,故沒有被納入地宮《衣物賬》內。但從其青釉比13件秘色圓器要明亮,玻化程度更好來看,上博研究員陸明華認為「法門寺八棱瓶是所有秘色瓷中最精彩也是最具典型性的作品之一,造型規整,釉色清亮,其製作達到了唐代青瓷的最高水平」。
另13件置於地宮中室並用紙包在一起的青瓷被《衣物賬》註明為:「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
遺憾的是,法門寺佛門魂寶自亮相後,代表越窯最高成就的秘色瓷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禮遇,特別二口銀棱碗,其泛黃的釉色,讓行家裡手皺眉搖頭沮喪無比。
可是,用心細想覺得並無此種可能性。其一,被今人視為越窯正宗呈色的青綠色、湖綠色,從兩晉起已為數不少,唐代就更普遍了。「以次充好」的尷尬沒有可能。其二,法門寺地宮系李唐皇室供養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聖地,自咸通十五年(874年)封閉後再未開啟過。據記載,地宮內絕大多數珍寶屬懿、僖二宗供奉,許多器件乃系皇帝隨身攜帶的心愛物,並刻有僖宗當太子前的名謂。很難想像,為幾件秘色瓷,父子二人要在佛祖面前以次充好。其三,色彩喜惡多與個人美學理念與素養有關,各種釉色各領風騷,不惟討得歷代帝王關愛。因而,現代的「燒造不足」和「釉面偏黃」之說,盡管在測試手段上不可否認是科學和進步的,於色彩認同上很可能屬一種自以為是的一廂情願。唐代,重豪華,嗜金銀,人所共知。以重彩裝扮供奉物,作為皇家,實在太自然了。
有關秘色瓷始燒年代,以前有二種說法。一為五代之說。這一觀點,依據宋人趙德麟《侯鯖錄》及曾《南齋漫錄》的「吳越秘色窯,越州燒進,為貢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雲秘色」解釋,長期以來被明清兩代專家學者普遍認同並成為陶瓷學界主流。至1982年,新編《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仍以該觀點為說,是因為五代的錢氏朝廷向後唐、後晉和遼、宋王朝進貢的越瓷均實地反映在《十國春秋》、《吳越備史》、《宋史》、《宋兩朝供奉錄》等文獻內,這為史證。爾後,「近二十年來,這類越窯青瓷在考古發展掘中也出土過不少,吳越國都城杭州和錢氏故鄉臨安先後發掘了錢氏家族和重臣的墓七座,其中有杭州市效玉皇山麓錢元灌墓、施家山錢元灌次妃吳漢月墓、臨安縣功臣山錢元玩墓等,出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秘色瓷器「(《中國陶瓷史》),這為實證。故「五代始燒秘色瓷」之說在法門寺發掘前,基本上令當今陶瓷學界深信不疑。一為晚唐之說。由於此說歷來缺乏較明確的歷史背景和強有力的發掘實證,持這一觀點者主要以晚唐詩人陸龜蒙和徐寅在篇名中有「秘色」一詞固守陳地。該觀點雖不乏飄渺,卻亦先知先覺。及法門寺地宮藏物發現,「秘色瓷始燒於晚唐」之說終在1995年初於上海舉行的《越窯•秘色瓷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被眾專家學者基本贊同。
『陸』 秘瓷,起源於何時,有什麼歷史意義
秘色瓷抄,漢族傳統制瓷工藝越窯青瓷中的精品,中國古代越州名窯(今浙江一帶)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瓷器,簡稱「秘瓷」。"秘色"一詞最早出自晚唐詩人陸龜蒙詩篇《秘色越器》。宋、明、清迄今,學者們為「秘色」一詞的確切含義聚訟不已。據宋人說,五代吳越國王錢鏐規定越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葯配方、製作工藝保密。其說近是。據本網路「色」字條解釋,「色」除了「顏色」一解外,尚可解為「配方」。「秘色」的「秘」意思是「機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葯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謂「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
『柒』 秘色瓷珍貴在什麼地方
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個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術上難度極高。青瓷回的釉色如何,除了答釉料配方,幾乎全靠窯爐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氣氛,釉色可以相去很遠。要想使釉色青翠、勻凈,而且穩定地燒出同樣的釉色,那種高難技術一定是秘不示人的。
秘色瓷原來就是越窯青瓷中的極品,只是從前相見而不相識罷了。那種八棱瓶,陝西的唐墓里出土過,故宮的學者在越窯的遺址採集到過;杭州的吳越國錢氏墓群,出土的秘色瓷更豐富,更精美,釉色更青幽。
法門寺出土的秘色瓷,還有一件盤子貼著金銀箔的裝飾,行話叫做金銀平托。在古代,金和玉被看作最高級的材質,把瓷器燒成玉色,又在上面加飾金銀,這種器物的地位可想而知。
(7)秘色瓷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以後,凡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都叫「秘色瓷」。例如,歷史上有過「高麗秘色瓷」等。
與一般的青瓷不同,秘色瓷其實是月越窯青瓷中的精品,秘色瓷溫潤如玉,釉如止水,色澤翠青,真是瓷器中的神品,觀之讓人美不勝收。
『捌』 馬未都講解瓷器收藏:秘色瓷的秘是什麼顏色
馬未都瓷器收藏之秘色瓷 我們在進行瓷器收藏時,對瓷器就要有很多方面的了解,比如青釉瓷器。青釉是我們瓷器的鼻祖,商代就出現了。為什麼叫原始瓷?從很多數據上說,比如說燒的溫度上比較高了,硬度也比較高了,敲擊的聲音比較清悅了,吸水度降低了等等,就叫做原始青瓷。跟現在科學角度上對瓷器的要求是有一點差距的。 茶聖陸羽對唐代越窯青瓷的評價非常高,如冰似玉,質感非常好。越窯最終成就了秘色瓷。秘色瓷,歷史上一直有記載。但看到實物是1987年的事兒,是在法門寺的偶然出土,最重要的是有一個賬本,寫了一十三件秘色瓷,一下子就把困擾中國上千年的問題解決了。秘色到底是什麼顏色,所謂秘色,簡單來說,是一個秘密的顏色。秘色,不是一個具體的描述。這個顏色其實是青色中略帶一點灰。因為唐代的青瓷,燒不了宋以後的那麼美麗。過去沒有辦法確認,在法門寺出土的賬本上寫清楚了。 這種顏色,不是當時刻意的追求,是沒有辦法使青色燒得更為漂亮。青色是一個主觀的顏色,不是客觀的顏色。當看到綠色的時候,才知道是一個客觀色。宋代五大名窯,除定窯之外,剩下都屬於青瓷類。其他的幾個窯口,汝、官、哥,均都是都屬於青瓷類。 再有就是柴窯,有記載說得很清楚,柴窯出在北地。學者們曾紛紛解釋北地在哪裏,查《史記》發現,北地確有實際的地名——北地郡,就是耀州窯轄區。大致說來,柴窯應該是陝西耀州窯系,至少是這個標准。我們看到五代耀州窯的青瓷非常漂亮。最近耀州窯有一個地方出土了很多殘件,不能想像一千年前的瓷器已經燒得那麼漂亮了。 北宋是越窯和龍泉窯,龍泉窯燒得很漂亮的時候,越窯就被市場淘汰了。龍泉是到了南宋以後,質量得以迅速提高的。南宋政權遷都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政治中心的轉移,導致了歷史上科技布局的重新開始。龍泉窯迅速變得很受市場喜歡,極具生命力。我們如果看四川遂寧出土的龍泉,一定會嘆為觀止! 釉在當時開始革命了,北宋的釉是透亮的,南宋的時候,是不透亮的。它是包含著所在的地域特色的。耀州窯是橄欖青,龍泉是梅子青。北方人粗獷,顏色深沉,南方人細膩,顏色就柔美。一種文化的生成,背景非常重要。南方的人不欣賞很重的顏色,覺得太沉了,盡可能讓這個顏色提亮,變得取悅於人。 並不討好的醬釉,何以留到最後? 我們再看醬釉。醬釉是一種追求,它不是天然生成的顏色。嚴格意義上的醬釉,宋以前沒有出現,宋代為什麼出現醬釉?主要跟漆器有關,漆器以前有極高的社會地位,是貴族們使用的,由於陶瓷的低廉成本和良好的實用性,漆器很難生存,宋以後減少,有的話也是其他功能,不是做餐具的。 宋代的醬釉,沒有專門的窯口燒造,是其他窯口代燒。定窯燒過紫定,就是醬釉。醬色的耀州窯號稱紅耀州。還有雜七雜八的窯,雜窯也燒。但不作為主要的產品,是附屬的產品,沒有專門的窯口燒。歷史上有很多的專門的窯口,定窯就是白瓷,耀州窯就是青瓷,主要窯口對著主要的瓷器。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醬釉一出現,明清以後,它在夾縫中生存,量不大,但是一直有。而且到了清代以後,尤其雍正、乾隆時候,醬釉的地位開始提升,到了這個時期,醬釉的名字都變了,叫紫金釉,因為當時景德鎮的土都叫紫金土。 這時候文化現象就出現了。中國清代的官窯,從順治開始,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等十朝,鼎盛時期是乾隆時期,官窯高達上百個品種,各種色釉等,高峰期有上百種,此後依次遞減。到了宣統一朝,清朝最後三年,陶瓷的品種就剩寥寥無幾的幾個,依然有紫金釉、醬釉等。我當時就想,醬釉顏色不悅目,自宋到清,也沒有一個專門的窯口燒造,地位也不夠高。為什麼一個看似不那麼討好的釉色,能夠留到最終?醬釉很有意思,不與其他爭鋒。說它淺也不算,深又深不到頭,你進他退,正是這樣的處世哲學,使得最後的封建王朝拉上大幕的時候,居然就剩下它了。 黃釉。隋唐時期,唐三彩非常盛行,它是低溫釉。遼代的馬背民族喜歡金屬器,金屬器本身呈黃色,瓷器也追求黃。到明清以後,黃釉定為皇上、皇後、皇太後專用的。 綠釉跟黃釉一樣,都是鉛釉開始的。宋代曾有綠定。綠定的殘件,五十年代就能看到了,完整的今天幾乎沒有人認。清代康熙,現在老說康乾盛世,康熙後期的時候,國家經濟實力開始提高了。當時大量的瓷器都在燒造,郎窯紅,郎窯綠。唐代的鉛釉,受三彩的影響,器形非常的飽滿。郎窯綠,玻璃感極強,古人稱之為蒼蠅翅,上面帶有網狀的開片,很細膩。 紅釉。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鈞瓷的紅顏色,一定不是主觀追求的,是偶然出現的。真正純粹意義的紅色一定誕生在元朝,還有色斑狀的瓷器,全紅的高足杯,還有著名的牛血紅。那個紅顏色是極大的含蓄,是有很多想像空間的,不是一覽無餘的。我們今天看到市場上有很多的中國瓷器,一點空間都不給,非常的薄,不是物理的感覺,而是內心的感受。紅之刺目,讓人難以忍受,今天很多紅瓷就燒成這樣。中國的古代紅瓷不是這樣的,是有很多內心感受的。所以永樂時期的鮮紅,看到的時候,才知道什麼叫鮮紅。 清代,在郎窯紅恢復的基礎上,燒到各色各樣的紅,顏色很多。珊瑚紅、蓋雪紅、霽紅等。元代嫻熟地燒成了紅釉的高足杯,非常的高,為什麼?因為要一個手轉著用。我曾經問朋友一個簡單的問題,去一下地中海國家,古希臘,包括古埃及,土耳其,兩千年以前的酒具都是兩個把拿著,中國漢以前,就是兩個耳,雙手持杯,為什麼今天單手持杯跟人家碰杯呢?就是因為高足杯,游牧民族要騎在馬上,一手持馬鞭,一手拿著杯。慢慢就學會了這個感受。我們現在基本上單手持杯,雙手持杯還跟酒量有關,過去酒量比較大,因為釀造酒度數比較低,今天的白酒都是蒸餾酒,是非常晚的事情了。蒸餾酒是明代中葉,文字證明,是元代晚期。武松十八碗,喝的應該都是餿了的米湯。 郎窯紅,非常漂亮,去博物館參觀的時候,看郎窯紅的盤子,古書上記載,如初凝之牛血,如牛血剛剛凝固的樣子。牛血跟人血不一樣嗎?牛血比較稠,人血比較稀,雞血就更稀。
『玖』 秘色瓷的歷史意義
這些秘色瓷器的發現在我國陶瓷史考古上具有突破性的意義,為鑒定秘色瓷的時代和特點提供了標准器。
經過專家多年考證,和有損與無損X光譜測試後,證實了秘色瓷在胎底,胎釉和燒制工藝上與青瓷完全不同。
『拾』 介紹秘色瓷
秘色瓷:
秘色瓷在法門寺地宮未開啟之前的今人眼裡,一直是個謎。人們只是從記載中知道它是皇家專用之物,由「越窯」特別燒制,從配方、制坯、上釉到燒造整個工藝都是秘不外傳的,其色彩只能從唐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描寫中去想像。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瓷碗、瓷盤、瓷碟,從「地宮寶物帳碑文」中得知,原來它們就是「秘色瓷」!這些秘色瓷色澤綠黃,晶瑩潤澤,尤其是其中兩個銀棱秘色瓷碗,高7厘米,口徑23.7厘米,碗口為五瓣葵花形,斜壁,平底,內土黃色釉,外黑色漆皮,貼金雙鳥和銀白團花五朵,非常精美。這才讓今人一睹秘色瓷的風采。地宮中發現的13件宮廷專用瓷——秘色瓷,是世界上發現有碑文記載證實的最早、最精美的宮廷瓷器。
這些秘色瓷器的發現在我國陶瓷史考古上具有突破性的意義,為鑒定秘色瓷的時代和特點提供了標准器。
歷史
通常所說的越窯泛指東漢至宋一脈相承的青瓷體系,窯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餘姚、紹興、寧波等地,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信地,東周時為越國政治中心,唐時稱越州,越窯因此得名。
唐代中朝,餘姚縣上林湖窯產品因質地超眾被朝廷錄為貢瓷,並置官監燒。此後,品質愈發日瑩的越窯備受文人雅土推崇,有「類玉」、「類冰」及「千峰翠色」的贊譽。晚唐起,越瓷中的貢品又得了一個千古絕唱的「秘色瓷」稱謂。
越窯品種十分豐富,有碗、壺、瓶、罐、盒、罌和雕塑等。同類器皿又有多種制式。以碗為例,分圓口、花口。圓口碗以斜壁呈45度的淺身敞口多見,據考證,當時主要用於喝茶,所以也叫茶盞。花口碗則有四瓣、六瓣等。上博展廳的晚唐越窯海棠式大碗就是花口碗中的佼佼者,因為器大規整,釉色青黃和造型酷似四瓣海棠花而顯名貴。壺又是一種特色器,形狀分盤口、直口、喇叭口,壺身有圓腹、瓜楞形腹、橢圓形腹等。唐代執壺最明顯的特點是短直流、小曲柄、體態飽滿。晚唐至五代,流與柄相對加長放大,腹體喜作成瓜果形。宋時則形體輕盈秀長,尤其流和柄,幾乎高於壺口。細辨這一時期的碗、壺、水盂等造型變化,可發現一些小規律:花口或瓜楞體呈四瓣通常為唐,五瓣系唐末五代,六瓣屬宋;直、短流的壺為唐,曲流或長曲流為五代或宋;平底足器物的年代相對較早,玉璧形底足多數屬唐中晚期之物,唐末五代出現了玉環形淺圈足,宋代圈足相對見高見窄。另外,由於疊燒法世襲沿用,鼎盛時期的部分越窯產品依然在器內可見到支燒痕,比如上博晚唐越窯海棠式花口大碗的碗內心就有支釘痕16個。這說明,唐末五代的越窯疊燒器皿未必都屬粗瓷,收集時當多一份細心。
流散物的啟示
八棱短頸瓶是筆者幸獲的一件五代末越窯產品。本文的這件八梭短頸瓶失蓋,高14.3厘米。此瓶除足端無釉露出緻密的淺色灰胎外,通體滿釉,釉面晶亮瑩澈,色澤青綠溫潤。上林湖產品代表了越窯工藝的最高水平。
法門寺秘色瓷
已見天日的地宮14件秘色瓷是唐代懿宗皇帝奉獻繪佛祖的珍貴物品,其中的八棱長頸瓶和二件銀棱碗顯然是具有典型意味的秘色瓷,而且堪當標准器。
八棱長頸瓶陳放於地宮後室第四道門內側的門坎上,當時,「瓶內裝有佛教五彩寶珠29顆,口上置一顆大的水晶寶珠覆蓋」。據法門寺博物館韓金科館長考證,「這件瓶子在佛教密宗拜佛的曼茶羅壇場中是有特殊用途的」。因而決定了它不能與別的秘色瓷放在一起,故沒有被納入地宮《衣物賬》內。但從其青釉比13件秘色圓器要明亮,玻化程度更好來看,上博研究員陸明華認為「法門寺八棱瓶是所有秘色瓷中最精彩也是最具典型性的作品之一,造型規整,釉色清亮,其製作達到了唐代青瓷的最高水平」。
另13件置於地宮中室並用紙包在一起的青瓷被《衣物賬》註明為:「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
遺憾的是,法門寺佛門魂寶自亮相後,代表越窯最高成就的秘色瓷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禮遇,特別二口銀棱碗,其泛黃的釉色,讓行家裡手皺眉搖頭沮喪無比。
可是,用心細想覺得並無此種可能性。其一,被今人視為越窯正宗呈色的青綠色、湖綠色,從兩晉起已為數不少,唐代就更普遍了。「以次充好」的尷尬沒有可能。其二,法門寺地宮系李唐皇室供養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聖地,自咸通十五年(874年)封閉後再未開啟過。據記載,地宮內絕大多數珍寶屬懿、僖二宗供奉,許多器件乃系皇帝隨身攜帶的心愛物,並刻有僖宗當太子前的名謂。很難想像,為幾件秘色瓷,父子二人要在佛祖面前以次充好。其三,色彩喜惡多與個人美學理念與素養有關,各種釉色各領風騷,不惟討得歷代帝王關愛。因而,現代的「燒造不足」和「釉面偏黃」之說,盡管在測試手段上不可否認是科學和進步的,於色彩認同上很可能屬一種自以為是的一廂情願。唐代,重豪華,嗜金銀,人所共知。以重彩裝扮供奉物,作為皇家,實在太自然了。
有關秘色瓷始燒年代,以前有二種說法。一為五代之說。這一觀點,依據宋人趙德麟《侯鯖錄》及曾《南齋漫錄》的「吳越秘色窯,越州燒進,為貢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雲秘色」解釋,長期以來被明清兩代專家學者普遍認同並成為陶瓷學界主流。至1982年,新編《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仍以該觀點為說,是因為五代的錢氏朝廷向後唐、後晉和遼、宋王朝進貢的越瓷均實地反映在《十國春秋》、《吳越備史》、《宋史》、《宋兩朝供奉錄》等文獻內,這為史證。爾後,「近二十年來,這類越窯青瓷在考古發展掘中也出土過不少,吳越國都城杭州和錢氏故鄉臨安先後發掘了錢氏家族和重臣的墓七座,其中有杭州市效玉皇山麓錢元灌墓、施家山錢元灌次妃吳漢月墓、臨安縣功臣山錢元玩墓等,出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秘色瓷器「(《中國陶瓷史》),這為實證。故「五代始燒秘色瓷」之說在法門寺發掘前,基本上令當今陶瓷學界深信不疑。一為晚唐之說。由於此說歷來缺乏較明確的歷史背景和強有力的發掘實證,持這一觀點者主要以晚唐詩人陸龜蒙和徐寅在篇名中有「秘色」一詞固守陳地。該觀點雖不乏飄渺,卻亦先知先覺。及法門寺地宮藏物發現,「秘色瓷始燒於晚唐」之說終在1995年初於上海舉行的《越窯·秘色瓷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被眾專家學者基本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