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歷史文化名城——廣州的資料。一定要關於歷史文化名城!
歷史淵源
在今天,提起廣州,人們會很容易、很自然與現代、時髦、繁華、富裕、美麗聯系起來。其實,廣州還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務院首批頒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秦王朝任命任囂為南海尉並建城(俗稱「任囂城」)開始、廣州已有2219年的建城歷史。而世界歷史名城中,除古羅馬、雅典等少數幾個城市外,巴黎、倫敦、莫斯科等均比廣州年輕。
據史書記載,在公元前9世紀的周朝,這里的「百越」人民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民已有來往,特建「楚庭」來紀念這種友誼,這是廣州最早的名字。
公元前214年,奏始皇統一嶺南後建立南海郡,郡治設在番禹,位於今天廣州倉邊路、越華路、中山路、北京路一帶的老城區內。錢正朝任命任第為南海尉並建城.俗稱「任囂城」,有人考證後認為「任囂城」就在今越秀區倉邊路一帶。秦末漢初,趙佗繼任南海尉,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帝,建趙佗城。
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派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等.率領大軍,出師嶺南,廢除南地國,再置南海郡,郡治仍設在番禺(即今廣州)。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於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在交州東部分設廣州。廣州之名由此開始.至今已有1770多年的歷史。
4.五羊傳說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廣州有幾個美麗的別名,我現在就考一下你們,看能不能說全。對,大家說得都對,廣州又稱花城、羊城、穗城。花城,前面已向大家簡單介紹過了,不過大家知道和記住花城,更多的是通過已故中國四大散文家之一貨牧的那篇著名散文《花城》,這篇膾炙人口的散文被收進中學語文教科書,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因此而記住廣州是十一座以花而得名的城市。那麼,廣州為什麼又稱「羊城」、「穗城」呢?這裡面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
相傳,有一年,楚庭因連年災害,田地荒蕪.農業失收,百姓飢荒。有一天.天空出現五朵祥雲,上有五位仙人 身穿紅橙黃綠紫五色綵衣,分別騎著五隻不同顏色的仙羊,仙羊各口銜一棵一莖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這座城市。仙人把稻子贈予百姓、把五隻羊留下,祝願這里永無飢荒,然後騰空而去。
從此,廣州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也開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稱。後來廣州的百姓還在惠福西路修建「五仙觀」來紀念這五位造福廣州的仙人。你們若不信,可到五仙觀的東側看看,至今那裡還有一塊巨大的紅砂岩腳印狀的凹穴,那就是「仙人拇跡」。你們還不信,可再到越秀山麓.那裡存立有一座「古之楚庭」的名牌坊,它告訴人們,廣州最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喜歡動腦筋、善於思考的人可能會想:在這個神話傳說中,仙人們為什麼騎的是羊而不是別的什麼動物?為什麼五位仙人衣是五色,羊亦五色?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神秘?
不錯,在這個神話傳說背後,還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思想內涵。也就是說,仙人騎著羊而來,仙人五數、衣五色、羊亦五色都不是偶然的。先說為什麼是羊,這里我告訴大家一個基本事實,畜牧學家已經證明,廣東的羊來自北方,這就說明五羊神話是一則史前拓殖神話,中原人早在公元前9世紀的周朝就開始南遷,並給嶺南人帶來了北方的文化和文明,同時也證明了廣州很早就是一個移民城市。也許有人還會問,移居羊城的先民,也可以把狗。豬什麼的帶來呀,為什麼單單是把羊帶來呢?這可能是由於路途遙遠。豬的行動緩慢、成批驅趕不便,再加上在古代傳說中,豬的形象不好。而狗,在古代是許多民族的圖騰和始祖神,很少作為一種具有經濟價值的家畜來飼養。相對於狗和豬來說,羊的繁殖力強,適應力強,還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至今廣東仍有「種姜養羊,本少利長」和「羊不離胎」之說。加上它行動快速,便於驅趕。可見,五羊神話中的仙人騎羊,除象徵其從北方而來之外,還有心理、道德和經濟上的考慮。羊成為當日南遷的先民攜帶的理想家畜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在今天.五羊巳成為廣州的城徽標志。細心的遊客會發現,「羊城」這一別稱,已滲透到廣州生活的各方面:書有《羊城古鈔》,刊有《羊城古今》,報有《羊城晚報》,是有「羊城八景」;乃至許多樓字商標、公司社團、名勝古跡均以「羊城」命名;「五仙觀」如今尚存,「仙人拇跡」依然可見;仙湖街、仙鄰巷、五仙門等都還粘有一點「仙」氣——「五羊仙」的神話,可謂影響深遠。
Ⅱ 廣州是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那為什麼還稱它又是花城呢
廣州美稱「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為世人所矚目。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題街道上搭起綵樓,共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廣州種花為業,已有100O多年的歷史。早在五代南漢時代,珠江南岸庄頭村一帶,就有許多素馨花田,南漢王劉悵的寵姬素馨就是庄頭的種花女。每天早上,花農們採摘鮮花,在五仙門渡口過江上岸,到老城門下出售,那是平日的花市。一年一度的花市,是19世紀6O年代初才形成的。那時的花市在藩署前,即現在省財政廳一帶,後遷到雙門底,除賣鮮花外,還賣古董、雜架、年宵品等。
辛亥革命後,老城拆除,藩署前一帶更加開闊,遊人更多,還擴展到十八甫、高第街一帶。所賣花卉除素馨花外,還有水仙、吊鍾、芍葯、山茶、菊花等。許多商號、酒樓、茶居食肆,也都定購四時花卉。西關一帶,還出現了花販,專為大戶、店鋪送花。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花街更加繁榮了。
廣州人春節愛插桃花,所謂「一樹桃花滿庭春」。一株靚桃花插在廳堂里,滿樹星紅,持上節日彩燈,披上綠綢杏帶,確是增添了不少春色,所以不但居家喜愛,各大賓館酒樓,屆時必以一株大桃花裝點門庭。桃花成了廣州的春節「聖誕樹」。
金桔象徵「大吉大利」。其實,現在人們所喜愛的,是它那小巧而豐碩的造型:一棵三四十公分高的小樹上,碩果累累,金光燦燦,還有那青枝綠葉相扶,,確實逗人喜愛,置於幾座之上,確可玩味。與金桔同類的四季桔、金蛋果、硃砂桔等,同樣能起到這個作用,所以一般家庭只選購其中一種。與其相類似的還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膜拜,飄逸肅穆,深為善男信女所垂青。
春節還要插供水仙花。每年臘月初,市面上便有從福建漳州運來的大批水仙頭,人們買回後,精心培植,通過對水溫和日照的調節來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團圓飯時,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聲中依次開放,這情景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俗語說,「花開富貴」,這正巧取了個好兆頭。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氣襲人,所以家家必備。
近年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新出現了不少象徵富貴與財運的花木。例如,那青枝綠葉的「發財樹」,以仙人掌嫁接的「福星花」、「鴻運當頭」等,甚至標價的數碼,也與發財致富有關。如一棵發財樹標價168,正與廣州話「一路發」相諧;一株桃花標價88元,意即「發了又發」;38元,即又生又發(廣州話「3」與「生」音近)。廣州的花卉語言,已經在民俗生活中已佔有相當的位置了。
Ⅲ 廣州有什麼歷史文化
文化藝術
嶺南文化
廣州是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許多名勝古跡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鎮海樓、六榕寺、南海神廟、五仙觀、懷聖寺、陳家祠、聖心堂、三元宮等,都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 廣州,融匯中外文化之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嶺南畫派、嶺南建築、嶺南園林、嶺南盆景、廣東音樂、粵劇、粵菜、粵語以及城市景觀、生活習俗等,都體現了嶺南文化的風格。
行花街
廣州又叫花城,廣州人愛花。有錢人家幾千上萬元一盆的進口花卉也會買上幾盆。普通人家也要歲朝清供一盆金橘、幾株水仙,一枝梅花。除夕夜一家老小行花街是傳統,也是廣州市民的重頭戲。
行花街也就是逛迎春花市,年前3、4天開始,除夕達高潮便結府都要花大力氣予以布置。花市開市後,華燈初上時(實行交通管制),行花街的人就摩肩接踵而至,8、9點鍾後人如潮湧,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行花街嘈雜擁擠,難免磕磕碰碰,但人們全都彬彬有禮,格外謙讓與寬容,滿臉都是笑意和喜悅。一般前幾天多為外省人,因為絕大多數外省人要看央視年歡晚會。年三十逛完花市後常常去嘆夜茶,花市鮮花爭奇斗艷,品種繁多。
行花街顧名思義主要是逛和欣賞,買肯定要買一點,可多可少,以示吉祥如意。所以,情侶們雙雙穿梭花市最多也就買一兩枝玫瑰、銀柳、百合;而家庭多選擇傳統的本地金桔、富貴竹、桃花、發財樹、紅運當頭等。
西關小姐與東山少爺
西關在老廣州城的西門以外,東山則在東門以外,兩者遙遙相對。歷史上,兩地形成的文化特點,有著明顯的差異。西關地勢低窪,水鄉澤國,河涌如網,人口稠密,是繁華鬧市區。 廣州有句俗諺,「東山少爺,西關小姐」,意思是:東山是權門顯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為官家子弟。東山洋樓,是民國初年一些華僑和軍政官僚在廣州市東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興建的仿西洋別墅,引來達官貴人聚居。「東山少爺」就是由此而來;而西關是商業繁華區,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飛蝶舞。這里的女孩子是地道的大家閨秀,她們纖細的身段,軟軟的粵語,受過良好教育,有的還會些手工,尊敬長輩,擁有中國的傳統美德。花園式洋房與西關大屋,權力與財富,現代與傳統,各分東西,相輔相成。
騎樓—建築風格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廣州近代建築的發展經歷了西洋建築的移入、傳統建築的復興以及現代主義建築的傳入等若干階段。西洋建築在廣州便有了以下類型,如天主教聖心堂(石室)一類的宗教建築;如廣州郵務管理局大樓、粵海關大樓、市府大樓、省財政廳大樓、省總工會大樓一類的公共建築;如西關大屋、竹筒屋以及東山花園洋房、小洋樓一類的住宅民居建築;如中山紀念堂、海員亭一類的紀念性建築;還有如愛群大廈、南方大廈、市銀行大樓、省銀行大樓、新亞大酒店以及遍布廣州各主要商業街道(騎樓商業街)的商業騎樓建築。其實,商業騎樓建築最早見於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後來才流行歐洲,近代才傳至世界各地的。皆因商業建築中的"騎樓"部分是在樓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築,在馬路邊相互聯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長廊,長可達幾百米乃至一兩千米以上。廣州有"五月天,孩兒臉,說變就變"之說,因而"騎樓"正好適應這種氣候特點,一時風靡整個廣州城,而逐步地形成廣州街景的主格局。」「騎樓」建築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業街道較為集中。而西濠口一帶的"騎樓"氣魄最大:新亞酒店、南方大廈、愛群大廈等均為廣州初期"騎樓"建築中的佼佼者。上世紀60年代以後,廣州新建的商業街區已很少採用這種形式了。
西關古老大屋
西關,是老廣州人對市中心荔灣區內北起西村,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這一帶的稱呼,這里古時位於廣州城的西門外。這一帶有許多典型的傳統舊屋,人稱「西關古老大屋」。 這些老屋過去多是豪門富商的住宅,高大明亮,廳堂結合,裝飾精美。大屋兩側各有一條青雲巷,取平步青雲之意,這種巷又稱冷巷、火巷、水卷等,有通風、防火、排水、採光、曬晾、交通、栽種花木等功能。 西關古老大屋現存數量已從清末民初鼎盛時期的800多間變成不到100間,其中較值得參觀的有十三甫正街15號的大屋。
曲藝戲劇
著名編劇唐滌生主條目:粵曲、粵劇、南音和鹹水歌
粵劇,源自南戲,廣泛流傳於兩廣、港澳和海外華人社區,在廣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清朝解禁粵劇後,粵劇藝人在廣州黃沙成立八和會館,此後廣州逐漸成為粵劇活動的中心之一,民國時期達到繁盛的頂峰,並且內戰時一批粵劇藝人遷往香港。建國後一度由於文革受到摧殘,但改革開放後再次得到重視,重新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蓬勃發展。
在廣州的粵劇著名劇目有:《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雙仙拜月亭》《再世紅梅記》、《蝶影紅梨記》、《香羅冢》、《紅了櫻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紅》等。廣州歷來的粵劇劇團有覺先聲劇團、廣東省粵劇團、廣州粵劇團、廣州紅豆粵劇團等等,而粵劇名伶有:薛覺先、馬師曾、靚次伯、梁醒波、新馬師曾、芳艷芬、紅線女、郎筠玉、羅品超等。
Ⅳ 求廣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錄!
http://www.lztour.com/culture/culture_history_culturecity.htm
內容如下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我省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國專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共有6個:
廣州、潮屬州、佛山、肇慶、梅州、海康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廣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共有16個:
高州、連州、新會、平海、佗城、碣石、揭陽、揭西、惠州、南雄、羅定、德慶、韶關、英德、海豐、東莞
Ⅳ 有關廣州歷史
廣州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務院首批頒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秦王朝任命任囂為南海尉並建城(俗稱「任囂城」)開始、廣州已有2219年的建城歷史。而世界歷史名城中,除古羅馬、雅典等少數幾個城市外,巴黎、倫敦、莫斯科等均比廣州年輕。
據史書記載,在公元前9世紀的周朝,這里的「百越」人民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民巳有來往,特建「楚庭」來紀念這種友誼,這是廣州最早的名字。
公元前214年,奏始皇統一嶺南後建立南海郡,郡治設在番禺,位於今天廣州倉邊路、越華路、中山路、北京路一帶的老城區內。錢正朝任命任第為南海尉並建城,俗稱「任囂城」,有人考證後認為「任囂城」就在今越秀區倉邊路一帶。秦末漢初,趙佗繼任南海尉,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帝,建趙佗城。
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派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等,率領大軍,出師嶺南,廢除南地國、再置南海郡,郡治仍設在番禹(即今廣州)。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於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在交州東部分設廣州。廣州之名由此開始,至今已有1770多年的歷史。
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歷史人文因素,廣州商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自古就比較發達和繁榮,歷史上廣州一直是全國著名的商埠。
廣州自秦漢以來就是我國南方的古都會,有「金山林海,天子南庫」之譽。《史記》說:「番禺亦一都會也」,司馬遷把番禺列為當時全國的9大都會之一。《漢書》也說:「番禺,其一都會也」,「中國商賈者多取富焉」。意思是說商人來到這里做買賣多半是會發財致富的。
唐代,廣州港已發展到可容大小海船近千艘的港口,官方首設市舶使(中國最早掌管海外貿易的官職)於廣州,並開辟了長達14000公里的由廣州通向西方的航線,這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航線。在今天光塔路一帶的「蕃坊」居住著12萬外國商人及其家屬,當年的廣州形成了一個國際性的珠寶市場。
宋元時期.廣州「城外蕃漢數萬家」,「廣州富庶天下聞」。當時的義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說廣州是「一個比威尼斯大三倍的城市,整個義大利都沒有這個城的船隻多」。阿拉伯游歷家伊本·白圖泰也同樣認為,廣州是「世界大城市之一也。市容優美,為世界各大城所不及」。
明代,廣州首創外貿交易會,每年夏冬兩季定期舉辦外貿集市。那時,廣州是中國朝貢貿易第一大港,也是中國外貿第一港。明嘉靖年間,因西方殖民者和倭寇的侵擾,朝廷實施海禁政策,廢除寧波、泉州兩市舶使,對外只保留廣川一口通商。廣州獨攬了全國的對外貿易大權。
清代,廣州設立「十三行」,專門從事對外貿易。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關閉漳州、寧波、雲台山等三處通商口岸,只留廣州一口對外貿易長達83年。廣州再次成為全國惟一的對外貿易口岸、直到鴉片戰爭之時,廣州的外貿因而空前繁榮。有歷史學家這樣描述當時的廣州:「廣州成為對內對外貿易的極盛之地。中華帝國與西方列國的全部貿易都聚匯於廣州。中國各地物產都運來此地,各省的商賈貨棧在此經營著賺錢的買賣。」清末至民國時期,廣州大力引進華僑和外國資本開辦商業、洋行和銀行,商業和外貿的發展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建國後,1957年起,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一直在廣州舉行,到2002年止,已經成功地舉辦了91屆廣交會。廣交會是我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成交量最大的出口商品交易會,其成交額佔全國出口貿易的三分之一,被稱為「中國第一展」。廣交會為促進我國的對外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際國內具有廣泛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的商都地位不斷提高,商業和綜合經濟實力穩居全國大城市第3位。
廣州商都的歷史,源遠流長,基礎深厚,實力雄厚,經久不衰。廣州城市發展的歷史,可以說是商貿發展的歷史。在2000多年的開放貿易中,「惟我獨尊,地位不可替代」,廣州確實是名副其實的歷史商都。今天,廣州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商貿再領風騷,廣州、廣貨一度成為時髦的代名詞。廣州已成為真正的「購物天堂」。到2001年底,廣州市商貿服務業網點發展到20多萬個,城鄉居民每千人擁有網點數達29個,位居全國首位。
要感受和體驗廣州「購物天堂」的樂趣和魅力,可去三大市場逛逛:
一是逛大型的綜合性的購物商場。廣州比較大型的綜合性購物商場主要有廣州百貨大廈、新大新廣場、南方大廈、廣州友誼商店等,以及新崛起的王府井百貨商店、天河城商場、新中國大廈、中華廣場、流行前線、東山新大新廣場、荔灣廣場、時代廣場等。
二是逛兩大商業步行街:上下九路步行街和北京路步行街,逛這兩條步行街還能感受到嶺南典型的騎樓建築風格。
三是逛專業市場和專用品一條街。廣州作為華南中心城市和華南商業中心,是全省乃至全國物流集散地,用「貨如輪轉」來形容廣州商都是再恰當不過了。廣州因此形成了近400個專業市場和專用品一條街。華林玉器街、西關古玩城、清平市場、高第街等一些名氣較大的專業市場和專業街,也不妨去逛逛,相信定會有收獲的。
Ⅵ 廣州歷史,地理,傳統
一、廣州概況
1.自然地理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廣東省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華南區域性中心城市。廣州位於中國大陸南方,廣東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瀕臨南海,毗鄰香港和澳門,中國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
廣州地處南亞熱帶,北回歸線穿越北部,屬南亞熱帶典型的海洋季風氣候。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繁花似錦。全年平均氣溫20~22攝氏度,平均相對濕度77%。市區年降雨量為1982.7毫米。由於氣候溫和。土壤濕潤,陽光充足,廣州一年四季樹木常綠、鮮花常開,自古就以「花城」著稱。在國內城市中,這一別稱和美譽也是廣州獨有的。凡是來廣州旅遊的人都一定會充分感受、親身體驗到處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花的節日廣州不愧為花的城市!
2.人口物產
廣州市轄10個區和2個縣級市。10個區是:荔灣、越秀、海珠、天河、白雲、黃埔、番禺、花都、南沙、蘿崗。兩個縣級市是:增城市和從化市。
廣州市陸地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超過350平方公里。2000年6月,番禺、花都2個縣級市搬市設區後,廣州城區面積進一步擴大,目前,廣州已經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海濱城市。
到2002年3月底,廣州行政區域內人口(含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已突破千萬大關,其中市區人口已經超過了600萬人,市區平均每天流動總人口達300多萬人。從這意義上,可以說廣州是名副其實的不設防的城市。
廣州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有許多馳名中外的農副土特產品,經專家們鑒定確認的多達100種。廣州是中國著名的「水果之鄉」。廣州的土地、氣候等自然條件適宜多種熱帶、亞熱帶果樹的生長,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上市。廣州的水果共有500多個品種,其中荔枝、香蕉、木瓜和菠蘿享有『嶺南四大佳果』美譽,早已名聞中外,也是廣州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四個品種。其它如楊桃、龍眼、黃皮、柑、橙等也久負盛名。
3.歷史淵源
在今天,提起廣州,人們會很容易、很自然與現代、時髦、繁華、富裕、美麗聯系起來。其實,廣州還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務院首批頒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秦王朝任命任囂為南海尉並建城(俗稱「任囂城」)開始、廣州已有2219年的建城歷史。而世界歷史名城中,除古羅馬、雅典等少數幾個城市外,巴黎、倫敦、莫斯科等均比廣州年輕。
據史書記載,在公元前9世紀的周朝,這里的「百越」人民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民已有來往,特建「楚庭」來紀念這種友誼,這是廣州最早的名字。
公元前214年,奏始皇統一嶺南後建立南海郡,郡治設在番禹,位於今天廣州倉邊路、越華路、中山路、北京路一帶的老城區內。錢正朝任命任第為南海尉並建城.俗稱「任囂城」,有人考證後認為「任囂城」就在今越秀區倉邊路一帶。秦末漢初,趙佗繼任南海尉,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帝,建趙佗城。
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派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等.率領大軍,出師嶺南,廢除南地國,再置南海郡,郡治仍設在番禺(即今廣州)。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於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在交州東部分設廣州。廣州之名由此開始.至今已有1770多年的歷史。
4.五羊傳說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廣州有幾個美麗的別名,我現在就考一下你們,看能不能說全。對,大家說得都對,廣州又稱花城、羊城、穗城。花城,前面已向大家簡單介紹過了,不過大家知道和記住花城,更多的是通過已故中國四大散文家之一貨牧的那篇著名散文《花城》,這篇膾炙人口的散文被收進中學語文教科書,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因此而記住廣州是十一座以花而得名的城市。那麼,廣州為什麼又稱「羊城」、「穗城」呢?這裡面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
相傳,有一年,楚庭因連年災害,田地荒蕪.農業失收,百姓飢荒。有一天.天空出現五朵祥雲,上有五位仙人 身穿紅橙黃綠紫五色綵衣,分別騎著五隻不同顏色的仙羊,仙羊各口銜一棵一莖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這座城市。仙人把稻子贈予百姓、把五隻羊留下,祝願這里永無飢荒,然後騰空而去。
從此,廣州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也開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稱。後來廣州的百姓還在惠福西路修建「五仙觀」來紀念這五位造福廣州的仙人。你們若不信,可到五仙觀的東側看看,至今那裡還有一塊巨大的紅砂岩腳印狀的凹穴,那就是「仙人拇跡」。你們還不信,可再到越秀山麓.那裡存立有一座「古之楚庭」的名牌坊,它告訴人們,廣州最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喜歡動腦筋、善於思考的人可能會想:在這個神話傳說中,仙人們為什麼騎的是羊而不是別的什麼動物?為什麼五位仙人衣是五色,羊亦五色?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神秘?
不錯,在這個神話傳說背後,還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思想內涵。也就是說,仙人騎著羊而來,仙人五數、衣五色、羊亦五色都不是偶然的。先說為什麼是羊,這里我告訴大家一個基本事實,畜牧學家已經證明,廣東的羊來自北方,這就說明五羊神話是一則史前拓殖神話,中原人早在公元前9世紀的周朝就開始南遷,並給嶺南人帶來了北方的文化和文明,同時也證明了廣州很早就是一個移民城市。也許有人還會問,移居羊城的先民,也可以把狗。豬什麼的帶來呀,為什麼單單是把羊帶來呢?這可能是由於路途遙遠。豬的行動緩慢、成批驅趕不便,再加上在古代傳說中,豬的形象不好。而狗,在古代是許多民族的圖騰和始祖神,很少作為一種具有經濟價值的家畜來飼養。相對於狗和豬來說,羊的繁殖力強,適應力強,還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至今廣東仍有「種姜養羊,本少利長」和「羊不離胎」之說。加上它行動快速,便於驅趕。可見,五羊神話中的仙人騎羊,除象徵其從北方而來之外,還有心理、道德和經濟上的考慮。羊成為當日南遷的先民攜帶的理想家畜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在今天.五羊巳成為廣州的城徽標志。細心的遊客會發現,「羊城」這一別稱,已滲透到廣州生活的各方面:書有《羊城古鈔》,刊有《羊城古今》,報有《羊城晚報》,是有「羊城八景」;乃至許多樓字商標、公司社團、名勝古跡均以「羊城」命名;「五仙觀」如今尚存,「仙人拇跡」依然可見;仙湖街、仙鄰巷、五仙門等都還粘有一點「仙」氣——「五羊仙」的神話,可謂影響深遠。
5.經濟發展
廣州自古以來就是全國著名的商埠,它擁有2000多年的開放貿易歷史。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經濟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從1992年開始,廣州的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國10大城市的第3位。尤其是「九五」以來,廣州的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更為顯著增強,為國家、為廣東省所作的貢獻越來越大。
2004年廣州生產總值(GDP)突破4000億元大關,達到41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5.5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1817.71億元,增長17.2%;第三產業增加值2182.6億元,增長13.8%。三次產業的比重為2.81∶44.16∶53.03。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年人均GDP為5.63萬元,增長13.7%;按當年平均匯率折算,約合6800美元,在國內大城市中位居前列。
廣州經濟發展最突出的特點是包括商業、旅遊業、餐飲業和信息、金融、房地產服務業等在內的第三產業十分發達。2002年,全市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 1668.55億元,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 55.59%,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5.9%,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廣州經濟發展的另一突出特點是,對外開放程度比較高,對外經濟貿易發達。據統計,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外貿出口年均憎長達21%,2002年,全市進出口總額已達 279.31億美元,其中出口達137.84億美元。出口市場達200多個國家和地區。1979~2002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294.53億美元,在全國10大城市中排第2位。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廣州投資,在廣州設立了8000多家外資企業和2000多個辦事機構。
6.城市建設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城市綜合實力的顯著增強,廣州明顯加大了城市建設的力度。從1998年秋開始,廣州開始實施城市建設管理「一年一小變」、 「三年一中變」 、「2010年實現一大變」的戰略。「九五」時期(從1997至2001年),全市城市建設投資總額達610億元,相當於前8個五年計劃總和的3倍。現在廣州已全面成功實現了「一年葉小變」。『三年一中變」的目標,城市面貌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可以說,在短期內城市面貌發生如此巨大變化,不僅是廣州城建史上的奇跡,就是在整個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建設史上也不多見。
「小變」 、「中變」的成果不僅受到廣大市民的由衷贊賞,而且受到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同時在國際上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2001年12月3日.廣州榮獲「國際花園城市」的光榮稱號,捧回了被國際上稱為「綠色奧斯卡」的大獎,成為世界上獲此殊榮人口最多的城市,為我國爭得了榮譽。2002年5月26日,廣州又成功入選全球40個「2002年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7月,榮獲該獎項十佳獎。
7.人民生活
廣州的經濟實力雄厚,發展迎度快.充滿活力.廣州人民生活水平自然也水漲船高。與北京、上海、天津、重慶、西安、武漢、沈陽、哈爾濱、南京等9大城市居民相比,廣州人最會掙錢也最能花錢。廣州人掙錢花錢全國最多。
2004年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31025元,增長9.9%。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884元,增長1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全面取消農業稅,大幅度減輕農民負擔,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達6625元,增長8.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性支出13121元,增長13.4%。其中,服務性消費支出4653元,增長18.5%,城市每百戶居民家用汽車擁有量由上年的2.3輛提高到4輛。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353元,增長5.8%。物價水平總體平穩,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1.7。
8.民俗風情
到一個地方旅遊,無非是觀賞和了解那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名山大川與風土人情。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和發祥地,在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都市,我們既能感受到現代文明的強勁沖擊和活力,又能領略到傳統嶺南民俗文化的獨特韻味。廣州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許多說不完道不盡、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它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飲食、居住、建築、商貿、語言、歲時節令、婚姻、祭祖、禮儀、娛樂等。由於廣州自古就是一個移民色彩很濃的城市,廣州民俗風情也處處體現了一個移民城市所特有的韻味和魅力:豐富多彩、活潑多樣,古老而又年輕,處處迸發出多元文化撞擊的火花。至今,廣州民俗中仍保持有許多古老的習俗,其中有中原漢人的古風遺韻 也有百越古族的特別稟賦。
同時,由於廣州地處南疆,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最先接受海外民俗文化的影響,這又使得廣州民俗不但有新興海濱的迷人風韻,還略帶一點「洋味」:他們一面過傳統的春節,一面過西方的聖誕節;一面遊街,又一面給情人送玫瑰花;一面吃蛇、烹狗、飲功夫茶,又一面吃漢堡包、壽司、喝雞尾酒;一面舞龍舞獅,又一面跳迪斯科、唱卡拉OK;一面穿牛仔褲、露背裝,又一面復興旗袍和香雲衫;一面操著電腦預測市場風雲,一面又供著財神、占卦算命。處處體現出嶺南民俗文化的多樣性、開放性和兼容性。
最能體現廣州民俗風情的是廣州的茶樓。廣州人喜歡上茶樓飲茶,是全國聞名的。廣州人清晨見面打招呼時常說「飲茶未了」(意即「飲早茶了嗎?」)可見廣州人對飲茶的喜愛。廣州人的飲茶有著悠久的歷史。自19世紀初,廣州的茶樓從低矮簡陋的茶寮中崛起之後,「飲早茶」的時尚,風靡了珠江三角洲。到處茶樓林立,可謂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就連郊區的小村鎮,也無一處沒有茶居(樓)。改革開放以後,廣州的茶樓業更加發達。現在,廣州的茶樓、酒家巳發展到近2萬戶,遍布大街小巷,不論走到什麼地方,都能嘗到「三茶二飯」。從『飲早茶」發展到「飲下午茶」到晚上的「飲夜茶」,檔次越來越高,食品越來越精緻。而嚮往開放改革的各省人士,也常常以廣東的生活習尚為樂,於是南至天涯海角,北達內蒙古草原,都建起了廣式茶樓。到後來「老舍茶館」根深蒂固的古都北京人 蓋碗茶藝高超的成都人,都學廣州人「飲早茶」。廣州茶樓之風,一下吹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成為傳播嶺南文化的一個窗口。
再就是充滿嶺南傳統節日氣氛的廣州除夕花市。那十里長街,擺滿各種鮮花,任君選購。愛花惜花的廣州人,絡繹不絕,穿梭其中。還有「賣懶」 的少兒,招搖過市,那熱鬧的情景,也是非親臨現場所難以品位的。還有那元宵燈會,剔透玲攏多姿,令人目不暇接。再有廣州七夕風俗之纖巧,重陽登高之踴躍,冬至節日之隆重(廣州人謂「冬至大過年」)。
廣州的銀龍舟,與別的地方賽龍舟不同。別的地方大多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廣州賽龍舟則是每年端午節前後廣州民間的傳統節日。
廣州的波羅廟會也有別於其他的廟會,它是為了紀念海神的誕日,廟會期間扎制的波羅雞,更是廣州所獨有。
著名的沙灣飄色是南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以獨特驚險的戲劇人物造型飲譽國內外。
麻車火狗是有600多年歷史的大型民間藝術活動,表現人們豐收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盤古王誕是為了紀念神話傳說中盤古王,位於花都的盤古王廟更是萬年香火不斷,遠近聞名。
9.著名僑鄉
廣州是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又是全國華僑人數最多的大城市。據統計,全市有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同胞135萬人。其中華僑、外籍華人52萬人,他們分布在5大洲116個國家和地區,聚集比較集中的有東南亞、美國、加拿大地區和澳大利亞,港澳同胞83萬人。全市還有歸僑、僑眷、港澳同胞親屬100多萬人。
廣州向海外移民有悠久的歷史。隨著中外交通和貿易的發展,廣州人的足跡很早就散布世界各地,並定居下來,成為華僑、華人。據資料記載,唐代以後僑居外國的廣州人日漸增多。康熙中葉,海禁開放,出洋謀生者更多。到了近代,廣州出現了向海外移民的高潮。其主要原因:一是廣大人民生計日益艱難,又不堪清政府的迫害和屠殺而出洋,19世紀50、60年代,清朝廣東當局以殘酷的屠殺手段,鎮壓廣東天地會起義和太平天國革命,許多起義的參加者及其親屬,輾轉逃徙海外避難,在異國他鄉定居;二是西方殖民主義者急需勞動力,到中國誘騙華工,據統計,僅1848~1852年的5年間.在廣州及其附近地區被誘騙的華工就達3萬餘人。
廣大華僑、華人素有愛國愛鄉的傳統,對祖國和家鄉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是熱情支持、積極投身祖國的革命運動和一切愛國活動,在整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從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直到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以及一切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民主運動,廣大愛國華僑幾乎無役不與,不少人毀家紓難、拋頭灑血。二是積極投資興辦近代工業企業,揭開了廣州興辦民族資本企業的帷幕。1860年,秘魯華僑黎某等在廣州創辦萬隆興出口行,開華僑投資的先河。1872年,南洋華僑陳啟沅在南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機器繅絲廠。接著,旅美華僑創辦了廣州第一家電燈公司。20世紀初,馬來西亞華僑在廣州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橡膠企業,美國、加拿大華僑投資創辦了廣州第一個公共汽車公司等。三是廣泛地傳播西方文化,促進了廣州中西文化的交流。
(二)廣州特點
關於廣州,有許多美譽和雅稱,比如「中國的南大門」、「花城、羊城、穗城」、「水果之鄉」、「華僑之鄉」、「中國南方最大的海濱城市」、「著名商埠」、「不夜城」、『移民之城」等等,這些稱呼和概括都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反映了廣州的特色和魅力。
廣州的特色。有人歸納為「十大」特點,為了便於大家記憶,用一句話來表述,就是「一都、二城、三化四地」。
「一都」是指廣州是著名的商都;「二城」指的是廣州是聞名遐邇的古城,這就把城市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適合人生的優良生態環境兩大特徵都包括進去了;「三特」指廣州所特有的粵語、粵菜和粵劇;「四地」說的是,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近現代革命策源地、嶺南文化中心地、改革開放前沿地。
1.商都
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歷史人文因素,廣州商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自古就比較發達和繁榮,歷史上廣州一直是全國著名的商埠。
廣州自秦漢以來就是我國南方的古都會,有「金山林海,天子南庫」之譽。《史記》說:「番禺亦一都會也」,司馬遷把番禺列為當時全國的9大都會之一。《漢書》也說:「番禺,其一都會也」,「中國商賈者多取富焉」。意思是說商人來到這里做買賣多半是會發財致富的。
唐代,廣州港已發展到可容大小海船近千艘的港口,官方首設市舶使(中國最早掌管海外貿易的官職)於廣州,並開辟了長達14000公里的由廣州通向西方的航線,這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航線。在今天光塔路一帶的「蕃坊」居住著12萬外國商人及其家屬,當年的廣州形成了一個國際性的珠寶市場。
宋元時期.廣州「城外蕃漢數萬家」,「廣州富庶天下聞」。當時的義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說廣州是「一個比威尼斯大三倍的城市,整個義大利都沒有這個城的船隻多」。阿拉伯游歷家伊本·白圖泰也同樣認為,廣州是「世界大城市之一也。市容優美,為世界各大城所不及」。
明代,廣州首創外貿交易會,每年夏冬兩季定期舉辦外貿集市。那時,廣州是中國朝貢貿易第一大港,也是中國外貿第一港。明嘉靖年間,因西方殖民者和倭寇的侵擾,朝廷實施海禁政策,廢除寧波、泉州兩市舶使,對外只保留廣州一口通商。廣州獨攬了全國的對外貿易大權。
清代,廣州設立「十三行」,專門從事對外貿易。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關閉漳州、寧波、雲台山等三處通商口岸,只留廣州一口對外貿易長達83年。廣州再次成為全國惟一的對外貿易口岸、直到鴉片戰爭之時,廣州的外貿因而空前繁榮。有歷史學家這樣描述當時的廣州:「廣州成為對內對外貿易的極盛之地。中華帝國與西方列國的全部貿易都聚匯於廣州。中國各地物產都運來此地,各省的商賈貨棧在此經營著賺錢的買賣。」清末至民國時期,廣州大力引進華僑和外國資本開辦商業、洋行和銀行,商業和外貿的發展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建國後,1957年起,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一直在廣州舉行,到2002年止,已經成功地舉辦了91屆廣交會。廣交會是我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成交量最大的出口商品交易會,其成交額佔全國出口貿易的三分之一,被稱為「中國第一展」。廣交會為促進我國的對外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際國內具有廣泛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的商都地位不斷提高,商業和綜合經濟實力穩居全國大城市第3位。
廣州商都的歷史,源遠流長,基礎深厚,實力雄厚,經久不衰。廣州城市發展的歷史,可以說是商貿發展的歷史。在2000多年的開放貿易中,「惟我獨尊,地位不可替代」,廣州確實是名副其實的歷史商都。今天,廣州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商貿再領風騷,廣州、廣貨一度成為時髦的代名詞。廣州已成為真正的「購物天堂」。到2001年底,廣州市商貿服務業網點發展到20多萬個,城鄉居民每千人擁有網點數達29個,位居全國首位。
要感受和體驗廣州「購物天堂」的樂趣和魅力,可去三大市場逛逛:
一是逛大型的綜合性的購物商場。廣州比較大型的綜合性購物商場主要有廣州百貨大廈、新大新廣場、南方大廈、廣州友誼商店等,以及新崛起的王府井百貨商店、天河城商場、新中國大廈、中華廣場、流行前線、東山新大新廣場、荔灣廣場、時代廣場等。
二是逛兩大商業步行街:上下九路步行街和北京路步行街,逛這兩條步行街還能感受到嶺南典型的騎樓建築風格。
三是逛專業市場和專用品一條街。廣州作為華南中心城市和華南商業中心,是全省乃至全國物流集散地,用「貨如輪轉」來形容廣州商都是再恰當不過了。廣州因此形成了近400個專業市場和專用品一條街。華林玉器街、西關古玩城、清平市場、高第街等一些名氣較大的專業市場和專業街,也不妨去逛逛,相信定會有收獲的。
2.古城
廣州的歷史到底有多悠久呢?如果從傳說(非歷史記載)角度算,就是從戰國時期的楚威王(公元前338年)開始;如果從歷史文獻記載角度算,就是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任命任囂為南海尉,任囂在古番山和禺山上修築番禹城開始;如果從「廣州」兩字出現算起,就應該是從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孫權建交、廣二州開始。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是屬於混亂的時期,古人說:「春秋無義戰。」大國小國都在爭奪霸權,總想稱霸中原兼並他國領土。在公元前355年,楚國滅了越國。後來楚威王起用了原南越人高固做了楚國的國相。據說這個高固雖然出生在南海(今廣州),但長得十分威武英俊;而且才華橫溢,極有天賦。楚威王聞說後便召他到了王宮,經過什細考察和嚴格考驗,對他十分賞識,授他為國相。高固不負重託,他用周朝禮樂去教化楚人,一改楚人只會打仗,惟尚武不懂禮義之風,使楚國後來成為文武強盛的大國,並與中原各國爭奪霸權。高固辭官回到嶺南後,就在番禺(今廣州)越秀山下建了一座「南武城」。這是廣州歷史上最早的「城」了。高固還築「楚亭」(也稱楚庭),用來向楚稱臣與朝拜,以示嶺南乃楚之一方天下。現在越秀山上立有一座「古之楚庭」的牌坊,就是指高固曾在此築有「楚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但是嶺南還沒有被征服,越人不願歸屬於秦。秦始皇就派兵南下攻打南越,但遭到越人激烈反抗。歷經3次用兵,秦始皇都沒取勝.而且兵力損失慘重。越人潛入深山老林之中,北人不熟悉嶺南的地形,更不適應南方的天氣和氣候,結果戰死的戰死,病死的病死,還時時遭受越人突然襲擊。越人還到處封關鎖路,斷絕秦兵糧草,逼得秦始皇一時無計可施。最後秦始皇招來10萬民工打通了廣西桂林北面灕江與湘江的水路(後人稱之為靈渠),才解決了進人嶺南的交通運輸問題。然後秦始皇舉兵50萬人大破南越,終於完成了全國統一大業。
統率秦軍南下的將領任囂就被秦始皇留下鎮守嶺南。秦始皇在嶺南推行郡縣制,設置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三郡及數縣。
任囂被秦始皇任命為南海郡尉,於是在南武城基礎上築「任囂城」。隨任囂南下的將領趙佗被任命為龍川縣令,即今天縣長之職。趙佗是任囂的得力助手。任囂在任南海尉期間,對越人採用恩威並舉、團結教化的辦法,使嶺南一帶平穩無事。他在大力發展生產的同時,也加強軍防力量。他把中原發達的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傳授給越人,使嶺南很快富庶起來。秦朝統治中國前後才15年,傳到秦二世胡亥執政時,天下已開始動盪不安了。任囂就做好了擁兵自立、割據一方的准備。但由於他那時也年事巳高,加上身體狀態不佳,兒子又沒有一個可接任的,他就把希望寄託在趙佗身上。於是他召趙佗到身邊商討大計。他對趙佗說:「秦朝看來不可長久了,嶺南乃一方沃土,又遠離朝廷,不如趁天下動盪之際擁兵自立與中原斷交。但我已無法完成這件事了,如果你老弟識時務,就勸你擔當此任,在我還未死之前盡力幫助你。不久,任囂就死了,臨終前他把南海尉這個位置讓給了趙佗。
趙佗當了南海尉後不久,大權獨掌,專制一方,為他割據嶺南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趙佗果然建立了「南越國」做起南越王來了。他在原任囂城的基礎上又擴大了一倍,築成「趙佗城」。1974年在中山四路發掘出南越王宮署及御花園遺址4000多平方米,經過20多年的不斷發掘及實施了保護性措施後,現已具備了對外開放的條件,可望在近年內,這座沉睡了二千多年的地下王宮及御花園將展示在遊人的面前。
南越國5代歷93年,漢武帝劉徹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派兵滅了南越國,以後復置南海郡,隸屬交州治域(交州的治所在廣信,即今廣西梧州)。進人東漢末年,廣州的經濟已經相當發達了,統治者不得不考慮將交州的州治遷來廣州。當時中國的政治形勢已經出現了吳、蜀、魏三國鼎立的局面,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吳國便將交州治所遷至番禺(今廣州),在原趙佗城的基礎上修築城郭。由於交州刺史是步騭,於是便叫「步騭城」。此城東界在今倉邊路,西達華寧里,北抵越華路,南至西湖路以北。為了加強對嶺南的行政管理,吳國黃武五年(公元226年)交州廣州正式分治,分合浦以南為交州,合浦以北為廣州。因為州治是從廣信遷來,便取「廣」字為州名,從此,「廣州』的名宇誕生了。
公元904年 劉隱為唐清海軍節度使,據有今廣東和廣西。公元917年,其弟劉岩在嶺南地區割據稱帝,國號南漢.定都廣州,有史以來第三次擴建城垣、鏟平禺山,向南擴展,大建都城。同時遍築離宮別院,在城西開鑿西湖(又稱「仙湖」,在今教育路南方戲院北側),長500丈,地連南宮,又建洲於湖中,稱「葯洲」。湖中有瑰偉怪石九座,稱「九耀石」。沿湖建有亭、樓、館榭,風景秀麗。公元971年南
Ⅶ 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廣州的歷史
廣州自古以來是廣東乃至嶺南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建築、藝術、宗教、戲劇、音樂、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
1、文學
東漢,廣州漢議郎學者楊孚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產專著《異物志》,是廣東最早著書立說的學者。
宋代,珠三角成為嶺南文學中心,廣州的崔與之、李昴英是有全國影響的人物,崔與之更是開嶺南宋詞之始。
明代,廣州以南園前五子、南園後五子詩社為代表的文人社團盛行,代表人物有孫蕡、黃哲、歐大任、梁有譽、黎民表、吳旦、李時行、鄺露、陳子壯、黎遂球等。
清代,廣州出現了以「嶺南三大家」和「嶺南七子」為代表的一批詩人,包括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程可則、王邦畿、方殿元、方還、方朝、張維屏、梁鼎芬等,使嶺南詩壇與中原、江浙詩壇三足鼎立。「嶺南三大家」的詩作在清代詩壇享有極高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居於重要地位。
2、繪畫
嶺南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廣州有林良、顏宗、何浩、張譽、黎簡、謝蘭生、羅天池、居巢、居廉、蘇六朋、陳璞等。
20世紀初,在廣東產生了「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均為番禺人。他們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東洋、西洋畫法,自創一格,著重寫生,章法、筆墨不落陳套,色彩鮮艷,學者甚眾,與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為20世紀主宰中國畫壇的三大畫派之一。
代表人物有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關山月、趙少昂、黎雄才、楊善深、盧傳遠、何香凝、方人定、伍嘉陵、黃獨峰、司徒奇、何磊、黎葛民、黃幻吾、黃少強、陳凝丹等。另外通草畫是19世紀起源於廣州的一種繪畫藝術。
3、工藝
「三雕一彩一綉」是廣州傳統工藝美術的主要代表,即廣州象牙雕刻、廣州玉雕、廣州木雕、廣彩、廣綉。
廣雕還包括廣州欖雕、石雕、磚雕、骨雕、貝雕等。清代以來,廣州工匠根據西方客戶的要求,選擇各種名貴材料,精鏤細刻,形成了新穎、生動逼真、精巧細膩的廣雕藝術品,更成為朝廷貢品,故宮博物院均有收藏,代表人物有陳祖章、翁昭、翁榮標、李定寧等。
廣彩是廣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藝品,已有300多年歷史。作為外銷瓷,廣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國際聲譽,有「世界官窯」之稱,歐洲許多國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廣彩瓷品。
廣綉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成為朝廷貢品,到明代中期已揚名海外,18世紀風靡了英國皇家及上流社會,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有收藏,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廣綉的優秀作品。
4、園林
在18至19世紀初期,廣州海珠區、西關一帶曾涌現出由十三行商人興建的規模宏大、雍容華麗的私家園林,包括潘家花園、伍家花園、海山仙館在內的眾多名園,被稱為「行商庭園」。它們不僅是嶺南園林的巔峰之作,還引發了清代時期歐洲各國模仿「中國式」園林的盛況。
廣州現存的清代古典式嶺南園林有餘蔭山房,是嶺南四大園林之一。
5、民俗
廣州迎春花市在南漢時就已有之,到19世紀中葉,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幾天舉行,花木湧入城市,十里長街,市民結伴「行花街」,熱鬧非凡,越辦越旺,發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許多城市都有此俗。
廣州民俗還有飄色、醒獅、龍獅、鰲魚舞、黃閣麒麟舞、市橋水色、魚燈、乞巧、鳳舞、八音鑼鼓、木魚書、龍舟、北帝誕、生菜會、波羅誕、鄭仙誕、金花誕、何仙姑誕等。
(7)廣州歷史文化名城擴展閱讀: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
廣州是廣府文化的輻射中心,從公元三世紀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州市
Ⅷ 廣東最值得去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哪裡,當地有什麼特色
廣東最值得去的歷史名城是潮州。當地有歷史久遠的湘子橋,牌坊街,因為這里是韓愈被貶的地方,所以有韓文公祠,更是有很多小吃。
Ⅸ 廣州的歷史文化有哪些要詳細的
廣州簡稱穗,古稱番禺或南海,廣州的標志是「五羊」,廣州美食享譽世界。
始建於公 廣州十三行
元前214年,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最早建城時的名字叫任囂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紀的周代(即周夷王八年),這里的「百越」,《史記》中稱「南越」,《漢書》稱「南粵」,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建有「楚庭」,這是廣州最早的名稱。秦始皇征服嶺南後,設三郡,南海郡治和番禺縣治即今廣州市越秀區,南海郡尉任囂在番山、禺山上(今倉邊路附近)修築番禺城(史稱任囂城),這是廣州設立行政區和建城的開始。秦末大亂,前204年,南海郡尉趙佗兼並了桂林郡和象郡,據有嶺南(今廣東、廣西大部、越南北部),建立了疆土「東西萬余里」的南越國,定都番禺(今廣州),是為今嶺南地區第一次建都城,前113年,南越國丞相呂嘉叛亂,立趙建德為南越王,並聯絡東越(今福建境內)發兵反漢。次年,漢武帝調集大軍10萬分兵數路進軍南越國。217年,交州刺史步騭將州治遷回番禺,擴大城池,後稱為步騭城。元封五年改屬交州,州治為廣信(今廣東封開)。226年,孫權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廣州」由此得名。917年,劉建立南漢國,定都興王府(廣州)。後梁貞明三年(917),清海、靖海兩軍節度使劉岩立國,國都廣州。國號初名大越,年號乾亨,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1680年,南明紹武帝朱聿謫在廣州建都;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廳,特指廣州這座城市。
1917年孫中山發動了「護法運動」,11月10日孫中山成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孫中山被選為海陸軍大元帥,這是孫中山第一次在廣州建立的政權[14]。1918年成立廣州市政治公所,廣州開始以省會設市[15],1921年2月,廣東省議會通過《廣州市暫行條例》,並於同年2月15日公布施行,廣州市政廳正式成立,並由孫科任首任廣州市市長,廣州市乃成為全中國第一個「市」。1923年,孫中山聯合多方力量,驅逐陳炯明叛軍,再次回到廣州,重建大元帥府,第三次在廣州建立革命政權[14]。1925年6月24日,國民黨中央議決改組大元帥府,192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7月改廣州市政廳為廣州市政府[16-17]。1931年,黨內胡派、汪派、桂系、孫科等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非常會議」,彷照孫文護法戰爭時的做法,在廣州另立政府,廣州「國民政府」在1931年5月28日成立[18-19]。1938年10月21日,日本侵略軍佔領廣州,開始了長達7年的淪陷時期。 1945年9月16日,廣州宣告光復。民國時期時期是八個特別市之一(上海、北平、天津、青島、漢口、南京、重慶、廣州),1948年《中華民國憲法》公布後,又改稱直轄市,[20-21]1949年10月14日解放廣州,解放後撤銷特別市。 1983年2月,廣州實行計劃單列。1993年,國務院決定撤銷省會城市的計劃單列,計劃單列市只剩6個。
Ⅹ 廣州歷史文化遺址有哪些
多啰,秦漢時期有南越王墓和南越國花園,分別在越秀山旁邊和中山4路;南海神廟(菠專蘿廟)還有琶洲屬塔(航海的燈塔)明朝有鎮海樓,在越秀山;近代就更多了,鄧世昌紀念館(海珠區)、萬木草堂、農講所等等,數也數不清,廣州是歷史名城、文化名城和革命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