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羅姓的歷史
羅姓為祝融氏後代,源出於熊姓。其遠祖即古代部族首領顓頊未胤(女雲匡正),有戰功受封於羅國,國君姓熊。春秋時羅國為楚國所滅,國人以國為姓,為羅姓正宗。唐代西突厥可汗斛瑟羅入中國,其後代以「斛瑟羅」為姓,後又改為羅姓;清代愛新覺羅氏中有的也改姓羅,稱羅氏。可見,羅姓是一個漢族與少數民族共用的「大家庭」姓。據考,羅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豫章郡(今江西南昌縣)。
《江西羅氏大成譜》載:羅族出豫章西山(今江西南昌)。唐朝末年戰亂時,羅儀貞致仕隱吉,長子羅景新,唐昭宗時徙寧都州(即今江西寧都縣),歷數十年,又遷福建省汀州府寧化石壁立業。據前門始祖羅權墓碑及《豫章富溪前門羅氏族譜》載:羅權於北宋熙寧間從江西永豐水東徙寧都富溪(今寧都縣東山壩大布)定居。據《石城縣志》記載:羅姓是唐至五代南遷為石城的15個開基姓之一。
據《興寧羅氏大成譜》載:十七世羅企生、遵生的後裔,多分布於贛南的贛縣、南康、興國、信豐、於都、長寧(今尋烏)、安遠縣,以及江西吉安、撫州等地;亦有遷居廣東南雄、東莞、廣州,河南洛陽,四川,福建武平,湖南茶陵、酃縣(今炎陵縣)等地。寧化《客家魂》、長汀《客家風情》、梅州《客家姓氏淵源》等均有記載。羅景新後裔於北宋之後散居寧化、興寧、大埔、揭陽、長樂、萬縣、梅縣、豐縣、蕉嶺、深圳。在深圳龍崗區羅瑞合村,有一座清嘉慶間建的客家大圍屋「鶴湖新居」(建築面積達14530平方米),曾聚居羅氏1000餘人。據「鶴湖新居簡介」,羅小九公(生於南宋景定二年),從江西寧都遷寧化,遂徙廣東興寧,清乾隆二十三年羅瑞鳳從興寧移居龍崗馬祖頭立業,始建「鶴湖新居」,其子孫繁衍,遍及海內外。
據1997年「梅州羅氏族譜編委會」編纂啟事,唐末昭宗時,鹽鐵史羅儀貞為翰林學士,因避戰亂,遷虔化縣(即今江西寧都縣)。後裔數十年後,再遷福建寧化石壁,南宋末,蒙古入侵,由閩入粵,分居梅州各地。羅姓繁衍發達遍及贛閩粵,後裔再有分遷湖南、四川、浙江、台灣、廣西等地,以及南洋群島等地。羅姓南遷贛閩粵,經千年演繹成了客家大姓之一。(周紅兵 輯
2. 羅榮炬的歷史
查不到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回的一門學科答。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3. 北城鎮的歷史文化
北城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後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北城屬步傍部治下,稱普扎籠城,元憲宗六年(公元1256年)蒙古立羅伽部萬戶府於河陽(今澄江)轄普舍(今北城)等五個千戶所。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設新興州,州轄普舍(今北城)、研和二縣。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九月撤銷普舍縣,並入新興州。清康熙三十五年為普舍鄉。民國29年(1940年)為普舍鎮,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更名為北前區、北城公社、北城區,1986年撤區建鎮。
北城鎮地處滇中咽喉要道,商賈雲集,是茶馬古道必經之地,自古便有「滇中商業碼頭」、「商業重鎮」之稱,人文匯萃,文物古跡重多,著名歷史人物有:陳表,(公元1490-1573年)字獻忠,號草池,玉溪北城人,公元1516年中舉,時年27歲,明嘉靖二年(1523年)進士及第,官至浙江道監察御史,有「鐵面御史」的美譽。管灝,字若梁,號希洛,北城鎮桃源人,清康熙甲戌(1694年)科進士,官至吏科掌印給事中、翰林院檢討,熱心公益事業,興修水利,造福家鄉子孫後代。謝汝翼(1879-1914年),北城鎮謝井村人,清末留學日本,先入東京振武學校,後入陸軍土官學校,畢業後回滇任滇軍炮兵第十九標教官,後任第三營管帶。雲南「重九起義」領導者之一,辛亥革命元勛,曾任護國軍團長,雲南講武學校校長、雲南陸軍第二師師長,護理雲南都督。
馬聯元(1832-1903年),回族,北城鎮大營村人,通曉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曾朝覲麥加、遍游西亞,用漢文和阿文著有《四篇要道》、《性理本經》等書十部,耗銀1500餘兩,木刻《古蘭經》,木刻印板今尤存昆明伊斯蘭教協會。
熊介臣,(1911-1980年)北城鎮人,著名花燈生角演員,抗日戰爭期間組織雲南農民救亡燈劇團,曾主演《張小二從軍》、《茶山殺敵》、《新投軍別窯》等劇。積極宣傳抗日,新中國成立後任昆明市花燈工作聯合會宣傳教育主任、昆明市花燈團團長。 位於龍馬山南坡下,井中所涌澀水系自然泉水之佳品,含80多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20多種微量元素,清涼、味略澀,飲後氣爽神清,食慾大增。澀水井歷史悠久,早在明未清初就是遠近聞名的勝地。清代《新興州志》將澀水井列入《古跡》篇中,稱它為「酸水井」。每年春天,四方村民、玉溪市民,乃至昆明人成群結對,扶老攜幼,紛紛來到澀水井暢飲。
煥文塔
北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民族民間文化豐富多彩,花燈、曲藝表演植根於群眾,代代相傳。1982年,各村(鄉)相繼成立了花燈組,1983年1月由何萬德、曾慶元,沈福寬創作的花燈劇《白鴨風波》、《爭媽》、《換糧記》獲玉溪縣優秀劇目獎;1987年北城電影院受到國家文化部、廣電部等六部委的表彰。1987-1991年先後在西寺、梅園、刺桐關發現西漢初期的銅斧、銅鋤、銅錢,東漢石棺墓,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居住遺址。1996年北城文化中心被省文化廳定為一級文化站,玉溪地區文化先進單位,2003年4月成立了北城鎮花燈協會,共有24個民間花燈業余隊活躍在各村(居)委會。2004年北城鎮徵集出版了《北城民間故選集》、《中國玉溪高古樓》文集,到2006年止,境內有文化中心一個,電影院1個,鎮圖書室1個,村級標准文化室四個,藏書14200冊,文化旅遊境點有:高古樓、煥文塔,百歲坊、初公坊、李家大院、澀水井、太平寺、借銀寺、紅旗水庫公園等,傳統文化飲食有:青堆土榨酸漿米線、北城涼粉、水晶蜜餞、鹵鴨、灌肚、火燒餅、孔家包子,刺桐關麻辣雞等。 蓮池村委會中蓮池村沙溝埂有200-300年,高30米,胸徑1-1.5米的古清香樹六棵,夏井村委會一組萬年青樹2棵,高35米,胸徑1.7米左右,樹齡300年以上。後所8組萬年青樹25米,胸脛1.8米左右,樹齡500年以上。梅園上莊子村萬年青,樹高28米,胸脛1.5米,樹齡350年。
4. 關於西單羅家胡同的歷史,據說最早叫"羅家大院",有歷史資料或典故介紹嗎
羅家胡抄同 清雍正年間
位於北馬路南側,北起北馬路,南至府署街,西側與羅家橫胡同相通,東側分別與軋家橫胡同、大小院胡同相連,長190米。清雍正年間形成胡同,因書法家羅雲章、羅朝漢居住於此,故以姓氏稱羅家胡同。
羅家橫胡同 清雍正年間
東起羅家胡同,西至北項家胡同,長83米。建於清雍正年間,因橫於羅家胡同中段,故名。
羅底鋪胡同 清乾隆年間
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西門內大街西段南側,北起西門內大街,南至福利巷,北段東與公安里,西與桃源胡同相通,中段東側至何樂胡同,西側與李麩房胡同相通,長337.2米。因北端巷口曾有居民鄭宜昌開設的「美慶成羅底鋪」(「羅」是專用來篩米麵粉的工具),故名。
鄭氏是織售羅底的世家,其後人鄭菊如先生(1866~1954),早年留學日本東京弘文學院師范班,是著名的古文學家、經學家、教育家。昔日「南開學校」(今南開中學)的創立,他曾捐地15畝,為「南開」的講師和校董。後創建崇化中學,歷任津、京兩地高等學校教師,天津國學社、崇化學會經學講師等。解放後,被聘為中央文史館館員。
5. 羅店鎮的歷史文化
羅店鎮是聞名全國的革命老區。李先念、陶鑄、陳少敏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版塊紅色土地上留權下過光輝足跡,著名的新街戰斗、養馬畈會議、大山頭抗日烽火、七七報社舊址和新四軍五師根據地丁家沖遺址清晰可辨,羅店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開展紅色旅遊的好基地。
6. 北歐五國文化歷史
北歐五國是位於北歐的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及其附屬領土如法羅群島、格陵蘭和奧蘭的統稱。
歷史
北歐五國有共同的歷史,在社會和文化上關系密切。在黑暗時代,現時挪威、瑞典、丹麥和冰島一帶有著相似的文化、語言(古諾爾斯語)和宗教(北歐神話)。基督教於1000年傳入後,本土化使丹麥、瑞典、挪威形成三個獨立王國。由12世紀起,現時是芬蘭的地區(語言上屬芬蘭-烏戈爾語族)開始融入瑞典,形成了瑞典王國;而冰島、法羅群島、設德蘭群島、奧克尼群島、格陵蘭和大部分蘇格蘭和愛爾蘭則屬於挪威。所有北歐五國跟隨宗教改革並接納路德宗。
14世紀,丹麥、挪威(連同冰島)和瑞典(連同芬蘭)組成卡爾馬聯盟,由同一君主統治。丹麥很快主導了聯盟,但在16世紀初期,瑞典重新成立獨立王國;而丹麥對挪威的支配,直至1814年被迫將挪威割讓予瑞典國王才完結;冰島、格陵蘭和法羅群島仍屬丹麥。17世紀,瑞典躋身成為歐洲大國之一,但其後逐一失去領土,甚至到1809年失去芬蘭;芬蘭成為附庸俄羅斯沙皇的自治芬蘭大公國。
1905年,瑞典與挪威自19世紀開始的聯盟隨著挪威不滿而瓦解。與此同時,斯堪地那維亞主義在斯堪地那維亞冒起,旨在統一瑞、挪、丹三國,但成效不大。一戰及俄國十月革命期間,芬蘭成為獨立國家,組成北歐國家共同體的想法開始出現。二戰期間的1944年,冰島由丹麥獨立出來,至此,其後在1952年組成的北歐理事會的成員才全部成立。
二戰後,北歐五國的政策有共同的特色,如所有北歐國家都有由稅收支付的龐大公共福利體系,以及社會民主主義的立法政體,主要由在兩戰期間上台的社會民主主義者主導。
北歐三國因何逃過歐債危機
北歐五國之所以能在歐債危機中獨善其身,主要得益於三方面的傳統優勢這些優勢不僅幫助其擁有一道抵禦南歐重債國風險的天然屏障,也幫助其構築起抵禦危機的核心防線,即穩步上升的經濟競爭力
法寶一:與歐洲大陸的經貿關系進退自如
從地理上看,芬蘭瑞典和丹麥三國與歐債危機的肇始國及重災區--南歐諸國相距甚遠,經濟相關性較小,從而在危機中擁有一個天然屏障
事實上,北歐五國與歐洲大陸之間若即若離的關系不僅體現在地理位置上,更體現在政治和經濟聯繫上三國中僅有芬蘭加入了歐元區;而瑞典和丹麥雖為歐盟國家,卻始終無意涉足歐元區
一方面,不加入歐元區,使得瑞典和丹麥在源頭上避免了被歐元"綁架"在歐洲貨幣聯盟框架內一損俱損的風險
歐債危機的根源是歐元區在統一的貨幣政策下缺乏統一的財政政策,導致各成員國的財政缺乏有效監管,南歐國家過度借債消費,自身經濟增長動力長期缺失卻無法通過貨幣貶值刺激出口,從而陷入螺旋式惡性循環,逐步走向債務違約的邊緣相比之下,獨立於歐元區之外的瑞典和丹麥則能夠靈活運用獨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保持自身經濟穩定並抵禦外部風險,如維持較低的融資成本等
而即使作為北歐五國中唯一的歐元區國家,芬蘭經濟受到歐債危機一定負面影響,但仍憑借其在信息通信清潔技術等領域的獨有競爭力和創新意識,成為歐元區維持主權信用最高評級的少數國家之一
另一方面,北歐五國並未完全與歐洲大陸隔離,在貿易科技創新環保等領域,始終與歐盟保持合作,不斷為自身經濟"加油"
尤其在貿易領域,芬蘭瑞典和丹麥同屬於歐盟國家,加入歐盟意味著融入到整個歐盟市場中,可在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領域中擁有建議和推動相關立法的權利,並能夠與其他國家分享所簽訂的協議
總體來說,北歐五國與歐洲其他國家若即若離的關系,使其進退自如,既能在危機中不受較大拖累,又能在發展中從歐盟覓得機遇
法寶二:全民創新機制激發經濟內生動力
雖然北歐五國的人口數量和經濟規模遠不及南歐國家,但北歐國家的創新能力卻遠高於南歐國家在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EIU)2009年發布的《全球最具創新力國家和地區排名》中,北歐諸國名列前茅,其中芬蘭創新力高居全球第三,而南歐國家無一進入前20名高水平的創新能力為北歐經濟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北歐五國遙遙領先於南歐國家的創新能力,應歸功於其全民創新機制的推行在北歐,企業始終是創新的主體,其次是高校等科研機構,而政府在創新體系中扮演著指揮者支持者和協調者的角色,主要表現為統籌公共研發資金架構創新系統配置創新資源,最終構建起一個執行力強的全民創新機制與南歐及世界大多數國家相比,北歐五國的創新投入及研發隊伍規模均處於較高水平
全民創新已經成為北歐國家的一種傳統以瑞典為例,鼓勵創新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任務,而且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片誕生了諾貝爾獎的土地上到處都能看到創新的影子世界各地的消費者也都在受益於瑞典的創新產品,從代步工具(薩博汽車)到生活起居(宜家家居),從家用電器(伊萊克斯電器)到網路視頻通話(Skype網路電話)
在瑞典,無論是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還是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從業人員,只要有創新的技術就有可能獲得政府資金支持瑞典於2001年成立了國家創新署,主要職責就是打造世界領先的創新國家2001年以來,國家創新署從政府拿到約20億瑞典克朗(1美元約合6.623瑞典克朗)的資金,注資於大學研究機構及一些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有調查顯示,2008年至2010年間,60%的瑞典企業積極從事各類創新活動調查將企業創新分為產品創新工藝流程創新組織管理創新和市場創新四類,其中產品創新最為普遍,特別是中小企業從事創新活動的比例超過六成
而同樣得益於創新機制,芬蘭和丹麥也不乏諾基亞諾維信這類具有代表性的創新型知名跨國企業比如芬蘭經濟曾以森林造紙業和金屬工業為主,後來轉向以諾基亞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如今又在經歷重大結構轉變,清潔技術等許多新興產業嶄露頭角
法寶三:倡導外貿合作帶來豐厚收益
由於人口少,北歐內部市場狹小,發展空間有限,必須依靠對外貿易合作芬蘭瑞典和丹麥三國經濟均屬出口導向型經濟,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接近或超過一半以上,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與南歐國家的出口經濟相比,北歐的外貿策略以自由貿易。
7. 扎賚諾爾區的歷史文化
古墓葬扎賚諾爾石板墓群、拓跋鮮卑古墓群古遺址扎賚諾爾遺址、蘑菇山舊石器時代遺址、靈泉小孤山舊石器時代遺址、沙子山新石器時代遺址、遼代古城遺址、小河口遺址近現代史跡扎賚諾爾煤礦機械修配廠舊址、九號井舊址、俄式建築群、五警士墓、禿尾巴山陣地遺址、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站舊址、小孤山日軍工事遺址、蘑菇山日軍軍事攻防遺址、日式建築群、西大營兵營舊址化石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猛獁化石、披毛犀化石、靈泉小孤山植物化石等拓跋鮮卑古墓群
古墓群位於扎區北部達蘭鄂羅木河故道東岸的坡道上,1959年發現,有300餘座古墓,為東漢時期的拓跋鮮卑墓葬。到1984年共出土文物450餘件,包括陶器、鐵器、銅器、鹿紋金飾牌等,對研究鮮卑起源具有重要價值。2003年在原墓群旁又發現大量墓葬。2006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代古城遺址
遼代古城遺址有2座。在其中一座位於距鮮卑古墓群500米的達蘭鄂羅木河東岸,1960年發現,古城中部有一高約1.5米的平台,現僅存東牆,城內遺跡遺物很多。2003年烏爾遜河入湖口處發現一座遼代古城遺址,僅余部分殘牆,地表散落有陶片、石器、瓷片、錢幣、飾物等,附近有墓葬,初步考證為皮被河古城。
蘑菇山舊石器遺址
遺址位於城區西北2公里處,屬舊石器時代遺址,是石大窯文化向北方傳播和發展的結果,出土有石錘、石片、刮削器等石器,可推斷出此地在兩三萬年前有獸類和魚類生存,是原始人類獲取生活資料的重要場所。
猛獁象化石
1980年,扎賚諾爾露天礦先後發現2具猛獁象骨骼化石。猛獁象為松花江猛獁象,獸齡約45歲,生存年代為距今33760±1700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兩具猛獁象骨骼化石經修復後合並裝架成一具完整的骨架,骨架高4.7米,長9米,門齒長3.1米,是中國已知猛獁象化石標本中最大的一具,展出在內蒙古博物館。1984年又在露天礦發現一具猛獁象骨骼化石。
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
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的遺存地位於扎賚諾爾礦務局露天礦區。從1933年發掘出第一個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後,迄今已出土16個。扎賚諾爾人具有蒙古人種的原始特徵,頭型屬「寶塔頭」,是幼年開始用帶子勒緊頭骨使其不發育的結果。經測定,扎賚諾爾人青年女性腦容量為1195毫升,中年男性為1450毫升。 進入20世紀後,大批的俄國人、中國內地漢人遷入扎賚諾爾地區,蒙、漢、俄民族間由最初的相互婚媾擴展為民族間的文化交流、融合,在語言、習俗、文化藝術以至衣食住等各個領域逐漸出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元圓融」文化現象。最為直觀的首先表現在建築藝術上。20世紀初扎賚諾爾即出現俄式建築,上百年來俄羅斯建築藝術逐漸積淀在中國的建築藝術之中。改革開放後新建的樓房亦突出俄、蒙元素,尤以二子湖度假村別墅為「三元圓融」的典範,木刻楞的建築風格和點綴其間的蒙古包體現著中西文化的結合融匯。從語言上講,扎賚諾爾區蒙漢語兼通、蒙俄語兼通、漢俄語兼通者大有人在,人們交談中時有蒙古語、漢語、俄語交叉使用的習慣。飲食習慣例如早飯喝奶茶、吃列巴和鹹菜,奶茶是蒙古族的飲品,列巴(麵包)是俄羅斯人的主食,鹹菜是漢民族的小菜。居住環境方面,在扎賚諾爾的西山,民宅有土坯、草皮建築的土房,室內除有木質天棚、地板外,還有壁爐、火爐,後面的烤爐系俄國人的設施,而燒牛糞又是蒙古族的「專利」。
8. 羅卡角的歷史文化
從羅卡角向東十幾公里處,就是葡萄牙的第三大城市卡斯卡伊斯。如果沒聽說過這專個屬城市,那應該知道大間諜詹姆斯·邦德吧?邦德系列小說的作者伊恩·弗萊明在二戰期間是英國著名的特工,卡斯卡伊斯是他工作的主要地點。當時的卡斯卡伊斯雲集了各國特工,在燈紅酒綠中隱藏著刀光劍影,被稱為「間諜中心」。弗萊明曾在這里組織了一個代號為「30AU」的特工隊,為英國在二戰期間竊取情報作出重大貢獻。 戰爭結束後,弗萊明故地重遊,卡斯卡伊斯和羅卡角的美景再次激發了他的文學才能,有關007的多部小說就創作於此。
9. 百家姓中姓「羅」的起源歷史
羅,出自妘姓,為顓頊帝之孫祝融氏之後裔。"妘"為中國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據《說文通訓定聲》記載,鄢、鄶、路、逼陽、鄅等姓,都是古時的妘姓國。祝融,名黎,為帝嚳時的火官(掌管民事),後人尊為火神因有攻,能光融天下,帝嚳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史書稱為"祝融八姓"。到了周朝的時候,有子孫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縣),稱為羅國。公元前690年,羅國被楚國所滅,於原地另置鄢國,祝融氏的子孫就逐漸向南遷移,最初遷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長江沿岸的枝江縣),至周末又南遷至湖南長沙,遂以國名"羅"為氏。
出自他族或他姓加入。一是,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實行漢化,將原鮮卑族復姓多羅氏、叱羅氏皆改為漢字單姓羅。二是,唐代,西突厥(游牧於今新疆大部分和中亞部分地區的少數民族)可汗斛瑟羅歸附長安,留居中國,其子孫以"斛瑟羅"為氏,後簡為羅氏。三是,賴氏族人也有在春秋戰國之時為楚靈王所害,改羅、傅二氏的。四是,清代愛新覺羅氏中有的也改姓羅。
遷徙分布】
羅國傳至24世萬通時,被楚國所滅,萬通與次子蒼噩逃至襄陽黃龍洞避隱,其長子芳噩逃往四川。周顯王時,有31世羅乘遷往枝江,其孫羅守隴自枝江遷至今湖南長沙。40世羅君用次子羅珠遷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為豫章羅氏一世祖。唐昭宗時,羅珠28世孫羅景新遷往虔州虔化(今江西寧都),31世有兩支分別徙居廣東大埔、興寧。45世羅尚立,元代由虔州遷居福建汀州寧化石壁村,明代又遷往上杭縣扶陽,其子羅新松徙廣東梅州。另外,羅國亡國後,羅氏有部分人從滇南、滇東遷入湄南河下游,融入泰族;遷入四川的有一部分定居閬中,後成為板楯蠻七姓之首姓大族,有的融入土家族或彝族;還有一支遷入貴州東部、南部,融入布依族;遷到湘南的,有的融入瑤族。隋唐以前,除上述地區外,羅氏還分布於今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等省的一些地方。唐高宗總章年間,有河南羅氏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在福建安家落戶。自清代開始,居住在廣東梅縣、大埔、及福建寧化等地的羅氏,曾多次向台灣遷徙,還有一些人遷往南洋的文島(印尼)等國家。其中,祖籍廣東嘉應州梅縣石扇堡的羅芳伯在西婆羅洲(今加里曼島)建立了一個共和制的蘭芳國,實行"蘭芳大總長制",立國時間達108年(1777~1885年)。
羅氏,在台灣是個較為普遍的姓氏。台灣的羅姓,來自福建寧化。主要集中居住在苗栗和新竹兩縣,其他各縣市也散居不少。台灣的羅氏與北方的羅氏是一脈相承的。
【郡望堂號】
"豫章堂"、"尊堯堂":羅氏郡望豫章。宋朝時候,豫章人羅從彥是大儒陳頤、程顥的再傳弟子。他謹慎地遵守老師的教訓,隱居不願做官,傳朱熹的理學,著有《尊堯錄》。人們稱他"豫章先生"。
豫章堂是羅姓的嫡傳正嗣,當年我羅姓始祖漢大司農羅珠公領族人為避禍遷至豫章(今江西南昌),始有豫章堂,繼而開支散葉,羅姓後人遷徙湖南、福建、廣東、浙江、山東、山西等地,成為一大族!千百年來豫章堂一脈名人輩出,羅姓一族更加得以光耀,小說家羅貫中,畫家羅牧,南宋學者羅願,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大儒羅從彥,明三狀元郎:永豐羅倫、吉水羅洪先、紹興羅萬化等等全國各地羅氏人生輩出,為中華文敏作為了我們羅氏應有的貢獻!
豫章堂譜序為:「盛應實用君,成彥伯公叔;以之懋憲光,秉興克允福。亨運會時來,賢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業世常錄。」,也稱舊普,是羅姓嫡系一脈的序譜。
豫章
豫章郡,漢高帝置,王莽稱「九江」屬揚州。時戶六萬七千四百六十二。人口:三十萬一千九百六十五人。縣十八:南昌、廬陵、彭澤、鄱陽、歷陵、余汗、柴桑、艾、贛、新淦、南城、建成、宜春、海昏、雲都、鄡陽、南壄、安平(據《前漢書》班固撰)。
先秦時期,羅氏一直活躍在湖北、河南、甘肅、山西地區。到楚文王時,羅姓族人向南進入湖南的汨羅縣。並產生以「羅」命名的縣一一羅縣。秦漢時,羅姓向東發展,沿長江而下,已播遷至江西南昌地區,秦·武陵郡守羅君用(筆者註:許多姓氏書、《羅氏族譜》載「武陵令羅君用」,查《漢書·地理志》秦時「武陵」為「郡」,今改之。)之子、灌嬰部將羅珠(筆者註:《江西通志》有傳,許多羅氏族譜載任大司農,台灣有族譜載為「大將軍」,《南昌考古錄》載「官職失考」),族譜載,其出守九江,繼續完成潁陰侯灌嬰在南昌築城任務,並環城廣種豫章樹(樟樹),逐步繁衍生息。
東漢末,豫章羅氏世家子弟羅邵任侍中,封列侯;晉·羅企生、羅遵生兄弟以「—門忠孝」名著,一直發展到宋朝,成為江西的大姓。尤其理學家朱熹的祖師、福建沙縣人羅從彥,祖籍豫章,士人學者以「豫章先生」見稱。宋·宰相羅點(江西撫州崇仁人)是豫章柏林里羅文通的後裔,《宋史》有傳。還有一位「豫章羅」女性,唐朝時嫁給一位趙姓王爺,封為「豫章郡夫人」等。從史料、羅氏族譜中,可知豫章羅氏發祥於漢,至宋,尤其南宋,朝廷偏安杭州,羅氏開始重放異彩,出現「一門七進士」的羅紼家族。明朝時,人才輩出,「吉安三羅」 ——明·哲學家、禮、吏部尚書羅欽順;明·狀元、學者羅倫、羅洪先等為代表,為豫章羅氏增光添彩,代有聞人。但吉安地區羅氏追溯源流時僅斷自唐·吉安刺史羅崱(註:任職有數說,從《桃林羅氏譜》),並明確其先祖來自浙江錢塘。後羅崱後裔嚴遵祖訓,亦斷自唐·羅崱。但宋代鄉間大儒、舉人羅紼的女婿、著名詩人楊萬里在《四庫全書》中留下《誠齋文集》,保存了大量羅氏珍貴史料,其在《羅氏萬卷樓記》一文中斷言:「羅氏,皆豫章別也。其在於晉,君章(註:羅含字君章)」以文鳴降;及五季(唐五代十國期間),則有江東公(羅隱號「江東生」),今廬陵之羅,其後也」。明確廬陵(今吉安地區)羅氏是豫章羅氏的一個分支,其先祖可追溯至晉長沙相、散騎常侍、著名文人《湘中記》作者羅含及唐末五代初的詩人「唐三羅」之首——羅隱。
唐·林寶受御命主撰的《元和姓纂》中,不知為何沒有「豫章羅」的名次。大概唐朝時,李世民改革姓氏制度,強制削弱「晉之王、謝,唐之崔盧」的世家大族勢力,按當朝官品位重排姓氏大族。「豫章羅」在唐朝林寶撰《元和姓纂》時沒有在當朝有高官者,所以與「長沙羅」一樣未列名次。
姓族:名族,望族。《後漢書 朱穆傳》:「臣聞漢家舊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書事,黃門侍郎一人,傳發書奏,皆用姓族」。李賢註:「引用士人有族望者」。又北魏孝文帝下詔制定姓族,以奕世有大官者為姓,次為族(見《魏書·官氏志》)。漢代,豫章人首見封侯者為羅邵,他官為「侍中」,必出自姓族,其封侯之事由,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中有記載。可惜筆者所見羅氏族譜,竟無一本有載,但他為「豫章羅氏」是漢代姓族,留下確證,為豫章羅氏爭得很大的光榮,是一位被羅氏後人遺忘的、為「豫章羅」姓族聲譽做出傑出貢獻的羅氏先人。
現在海內外—千多萬羅氏,大多數源出或奉「豫章」為郡望。
長沙
長沙郡,秦置,時戶二十五萬五千八百五十四,人口:一百零五萬九千三百七十二人。十三城。臨湘;攸;茶陵;安城;酃;連道;昭陵;益陽;下雋;羅〔原註:帝王世紀曰:有廣陵亭。《湘中記》(筆者註:羅含著)亦雲:二妃之神(羅孝女、孟姜女),劉表為之立碑〕;醴陵;容陵。(據《後漢書》南朝宋,范曄撰)
「長沙羅」與「豫章羅」一樣,屬於羅氏五個郡望之一,在《元和姓纂》為不列名的郡望。但在唐末,長沙王羅弘信、鄴王羅紹威父子封王,功高一品,若當時續編《元和姓纂》,「長沙羅」一定名列榜首。
湖南長沙,以漢·梁國相羅懷、交州刺史羅宏;漢·臨海太守羅彥;漢末晉初滎陽太守羅綏;晉·長沙相羅含、唐·長沙王羅弘信、鄴王羅紹威父子、「唐三羅」詩人、浙江羅隱、羅鄴、羅虯等為代表,形成長沙郡望。據明·狀元羅洪先花費三十多年時間,在《秀川羅氏族譜》等文獻中斷言,吉安、吉水羅崱,前先世來自湘東。清·湖南婁底教育家羅輈重的父親「陶龕先生」(湖南羅氏大部奉崱公為始祖)在其自傳中亦寫明為「江東公」羅隱的後裔。
筆者在宋·楊萬里文集中找到有關羅氏的大量史料,因楊萬里是舉人羅紼的女婿,楊在「羅氏萬卷樓記」一文中明確斷言:吉安、吉水之羅,源自晉之羅含,唐之羅隱。但目前羅崱後裔亦有一些改奉「豫章」為郡望,此是「郡望」的演度,文化認同的結果。由於年代久遠,資料欠缺,《秀川、桃林、竹溪羅氏族譜》乃斷自羅崱而不上溯。
湖南羅氏雖大部奉唐·吉安刺史羅崱為始祖,但乃有數支羅氏如寧鄉羅氏,仍然奉長沙王羅弘信、鄴王羅紹威為始祖。
襄陽
在湖北襄陽,以漢·廣漢太守羅蒙;漢·牂牁太守羅式;晉·持節(註:持節即掌有三品官以下「先斬後奏」之權)西鄂侯羅憲;持節夷陵侯羅尚;廣、益州刺史羅友;唐·燕王羅藝(註:曾賜姓李,後改回羅姓);秦王左右、陪戒副尉羅甑生(從二品,周紹良藏拓本),襄陽男爵、京兆尹羅珦;贈禮部尚書、福建、江西觀察使羅讓等為代表,形成襄陽郡望。該郡望後裔,筆者所見除江西吉水山原羅氏支系外,其它均與兄弟姓氏發展規律一樣,統一「郡望」,改奉「豫章」為郡望。明代「吉水三羅」之一的羅大紘即出自該支。在《禁毀四庫全書》中,羅大紘的文集得以保存,為山原羅氏屬於襄陽郡望留下典籍依據。在唐朝林寶受御命主撰的《元和姓纂》中,「襄陽」列為羅氏二郡。其一齊郡,其三,河東。
齊郡
齊郡,秦置,時戶十五萬四千八百二十六。人口:五十五萬四千四百四十五人。縣十二:臨淄、昌國、利、西安、鉅定、廣、廣饒、昭南、臨朐、北鄉、平廣、台鄉。(據《後漢書》南朝宋,范曄撰)
在山東濟南,古稱齊郡、歷城。有一支羅姓族人從河南沿黃河而下,魏晉南北朝時,逐步發展成大姓,隋末與湖北襄陽等羅姓族人共同參與十六姓興唐的戰爭,其代表人物有的封王,如燕王羅藝(正一品),有的封國公,如郯國公羅仕信(從一品),有的封侯,如左驍衛將軍、上柱國(正二品)安山縣侯羅君副(據周紹良藏拓本);詡衛神羽大都督羅端(據北京圖書館藏拓本);果毅將軍羅承先(從二品,據周紹良藏拓本);開國縣公羅君預(從二品,據古文獻室藏拓本)等。而歷城所在地——齊郡,在唐·林寶編的《元和姓纂》中列為羅氏首郡,發展成羅姓的郡望。因唐朝定姓族時,以當朝官品位排列,可見當時齊郡羅氏人才之盛。現山東羅氏大部奉唐·郯國公羅仕信為始祖,而且斷自羅仕信。據宋·鄭樵《通志·氏族略》,羅仕信賜姓「李」。但他族人的後裔仍然堅姓「羅」。
河東
河東郡,秦置,時戶二十三萬六千八百九十六。人口:九十六萬二千九百一十二人。縣二十四:安邑、大陽、猗氏、解、蒲反、河北、左邑、汾陰、聞喜、斐澤、端氏、垣、皮氏、長修、平陽、襄陵、彘、楊、北屈、蒲子、絳、狐鑷、騏。(據《後漢書》南朝宋,范曄撰)
在山西太原附近,北魏時,以代州人(今山西)屈蛇節侯羅結(《魏書》有傳)家族為代表,羅撥封濟南王、羅斤封帶方國公等,翻開《魏書》,羅氏自成半壁河山,形成羅姓河東郡望。至唐朝,名列羅氏三郡之一。其代表人物除上述羅結家族外,還有唐·播州侯羅榮,為唐大將,自山西東進南下,征戰福建、廣東、廣西、至貴州落戶,《遵義府志》,幾成羅氏家譜。宋開國元勛羅彥瑰,為宋朝的建立,名垂千古,廣東羅貴支系,有的奉羅彥瑰為始祖。但目前已少見奉河東為郡望的羅氏支系。估計已改奉羅氏其他郡望,體現民族文化的趨同。
河東,是由少數民族改姓為主而成的羅氏郡望,可見少數民族在羅氏的發展史上起過相當重要的作用。
[編輯本段]【歷史名人】
羅 珠:字懷漢,號靈知,稱大農令,又稱洪崖先生,君用次子;黃帝一百0八世孫,鄶公四十一世孫。生於湖南瀏陽,後徙豫章(江西南昌),卒於漢景帝丙戌二年九月十八日辰時,壽九十一,葬南昌新建縣大平鄉西山大嶺山。為羅姓始祖。
羅企生:晉代政治家,豫章南昌人。多才多藝,曾任武陵太守,為官剛正為人忠直,「企生盡忠」為一代佳話,與其弟的羅遵生被世人稱「忠孝一門」,是最早為羅氏贏得巨大聲譽的人。
羅士信:唐代軍事家,即隋唐演義中的羅成,濟南歷城人。少年英雄,隋唐之際的一大虎將,在演義評書中,將羅士信描寫成可與神人般的李元霸打個平手的人物,足以看出後人對羅士信這名少年虎將的喜愛程度之深。
羅 通:唐朝軍事家,隋朝鎮守遼東名將羅藝之孫,為唐抗擊外敵立下赫赫戰功,傳下「羅通掃北」的佳話,贈封護國舍人,一生故事多編劇為中國各地方戲武戲表演,且廣為民間道教立廟祀神至今。
羅 隱:唐代文學家,餘杭人。所作散文小品,筆鋒犀利,魯迅謂其所著〈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
羅 鄴:唐代詩人,餘杭人。有"素有英姿,筆端超絕"之譽,號"詩中虎",為唐代"三羅"之一。
羅從彥:宋代理學家,字仲素,號豫章先生,南沙劍州劍浦人,閩學四賢之一。
羅 存:宋代畫家,今河南開封人。喜作小景山水畫,極有韻致,時人評價他的畫作,"披圖便知登高望遠,魚鳥往還,浩然有江湖之思"。
羅 點:宋代政治家,江西崇仁人。官至代理兵部尚書。淳熙二年(1175)舉進士第二名,即謂「榜眼」。初授定江軍節度推官,受到漕運使趙汝愚的賞識,薦為太學博士。
羅洪先:明代理學家,江西吉水人。為嘉靖八年狀元,傳承「王學」之說的儒學家。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遊記》一卷。
羅 牧: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江西寧都人。工詩文、書畫,喜飲酒,善制茶。其畫林壑森秀,筆法多變,水墨清潤淋漓,畫風深沉粗獷,是「江西畫派」的創始者。
羅貫中:元末明初傑出小說家,今山西太原人。相傳他一生作過"十七史"演義,現存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等,其中代表作《三國演義》(簡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羅 聘:清代著名畫家,為江蘇甘泉(今江都)人。畫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蘭、竹等,無所不工。其筆調奇創,超逸不群,別具一格,為"揚州八怪"之一。其子允紹、允纘,均善畫梅,人稱"羅家梅派"。
羅隆基:近代著名政治活動家,江西安福人,字努生,又名國琅,筆名生輝、野度。他是中國民主同盟創始人之一,也是最終沒有得到正式平反的六位右派之一。羅先生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奇人,他是唯一一個敢於反抗兩黨威權統治的人。
羅榮桓:現代軍事家,政治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羅珊珊:影視明星
羅海瓊:影視明星
羅美玲:影視明星
[編輯本段]【姓氏源考】
關於羅姓的來龍去脈,歷來許多有關姓氏學的古籍,都有十分詳盡的考證,譬如:《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指出:「祝融之後,ㄆ姓國,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長沙,漢有梁相羅懷,襄陽記有羅蒙。」《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廣韻,本自顓頊末胤,受封羅國,子孫以為氏,望出豫章,長沙。」《通志氏族略》:「羅國之後,一曰祝融之後。」《魏書》:「破多羅氏,斛瑟羅氏,叱羅氏,皆改為羅氏。」
從以上這些記載看來,羅氏是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顓頊帝的兒子,祝融的後裔,到了周朝的時候,被封於宜城,稱為羅國,當時的宜城,就是現在在湖北省的襄陽,在漢代曾被置為宜城郡。後來,由於該地為楚國所有,於原地另置鄢國,祝融氏的子孫就逐漸向南遷移,最初遷居於枝江(今湖北省枝江縣),至周末定居於湖南長沙,最後還繁衍到現今江西的南昌一帶,成為長沙和南昌兩地的望族。
羅姓的源流考據:
據唐·貞觀年間,左驍衛將軍、上柱國、安山縣開國侯羅君副墓誌銘:「升龍之族,有熊之胤」,明證至少在南北朝、隋唐,羅氏即奉黃帝為始祖。
羅氏的原古先祖,按文化認同原則,可追溯至黃帝。其世系如下:
黃帝——昌意一一乾荒——顓頊——稱——老童(卷章)——吳回(祝融)——陸終——季連(羋)——附沮——穴熊——鬻熊——羅
以國為姓
熊姓及妘姓是羅子國姓氏的主要來源,現在1000多萬羅氏主要來源於羅子國遺民的後裔。另一大支是北魏時少數民族的改姓,還有不同時期兄弟姓氏及帶「羅」字復姓改羅氏。
祝融氏吳回之孫季連,是以「羊」為圖騰的羋(音:米)部落的首領,羋姓之祖,也是春秋時楚人的先祖。
夏朝時,季連的後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經活動於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間,約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鄭和郾陵一帶。羅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為姓,據湖南省社科院炎黃研究所羅文華、何光岳先生考證:「因善於製造羅網,並勤於羅捕鳥類,而稱羅氏族」。其中羅氏早期來源之一的「大羅氏」更早見史載,其主要活動區域:大別山南北的河南羅山和湖北的羅田之間,北靠穴熊氏族。這一地區森林茂密,鳥類群集,是大批候鳥南北遷移的重要地帶。直至近代,這一地區的農民仍保留著圍網捕鳥的謀生職業和技術。
在夏朝,穴熊部落進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縣東,改稱楚部落,而羅部落是楚的一個分支,主要活動於長江流域,屬楚文化的一部分。商朝初期,楚和羅部落逐漸發展。到了兩朝後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殘余勢力楚、羅、盧等部落。迫使楚、羅、盧等向西遷移,楚遷到今陝西渭河流域的荊山,部落改稱荊楚,羅氏先民遷移到荊楚北面的甘肅正寧縣東的羅山。商朝末,荊楚及以狩獵為主、英勇善戰的羅氏先人追隨周武王討伐商。周武王滅商後分別封楚、羅等部落於丹陽、房州。楚氏族越秦嶺,沿淅水南下,到達今河南西南的淅川(古丹陽地),羅氏族跟隨荊楚向東南跋涉,沿漢水到達湖北西北的房縣,受封宜城,建立「羅子國」,(註:子,子爵)它是依附於楚國的小國。國在宜城西的羅川城(羅子國遺址在今之湖北襄樊市南漳縣內)。宜城之「羅子國」是正式見載史冊及羅氏族譜的羅氏故國。公元前699年,羅子國曾有過「弱羅勝強楚」的戰例,《左傳》予以記載。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並羅國,羅國子孫遂以國名為氏。長期以來,其後裔有強烈的「復國情結」,《羅氏族譜》中有不少復國的描述,但未見史志記載,待考。羅氏至少有4000多年的歷史。羅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歷史。
早見著典籍的、唯一的羅子國大臣是伯嘉,湖南有的羅氏支系至今奉伯嘉為始祖(筆者註:有資料稱「伯嘉姓郭」)。司馬遷的《史記》中有衛國羅御與孔子學生子路參與宮廷斗爭的記載。筆者所見,羅御亦是羅子國並入楚國後,第一位見著史冊的、以國為氏的羅姓人。不知何故,古今有關羅氏的姓氏書籍,均不見載。從此,「以國為氏」的羅子國遺民後裔,在中國歷史中相繼出現,與兄弟姓氏—起共同創建偉大的中華文明。
兄弟姓氏溶入羅氏
秋戰國時期,羅國與賴、傅兩國毗鄰,人員交往密切,難分彼此,因此,有賴、羅、傅同宗之說,已召開過十屆代表大會的「世界賴羅傅宗親聯誼會」便是此歷史的產物。
史上不同時期,曾有過其他姓氏溶入羅氏的記載,尤其北魏孝文帝時,曾有過大規模的官方改姓,有許多少數民族如叱羅氏、破多羅氏、斛瑟羅氏、解瑟羅、武羅等改為羅姓,其中北魏時,鮮卑族、代州人屈蛇節侯羅結、帶方公羅斤、羅敢、羅伊利、濟南王羅撥家族、南陽郡公羅協等便是典型代表。
「大羅氏」以官名「大羅」(掌羅鳥獸與女以貢)為氏,秦時有將軍大羅洪(弘),秦以後「大羅氏」歷史罕見,其後裔可能已加入羅氏,是早期溶入羅氏的先民。
也有外國人改為羅氏,如唐朝,有印度人改為羅姓名好心,功至封新平郡王,但筆者至今未見有奉其為先祖的《羅氏族譜》。明朝時賜元人阿拉克薩姓為羅姓,名秉忠,官至一品都督等。
今彝族、壯族、蒙古族、布依族、苗族、瑤族、土家族、滿族等少數民族有羅姓,這些優秀人才賜姓改姓後,為羅氏帶進新鮮血液,添加新的遺傳基因,其中傑出人才、特別傑出者,如鮮卑族、山西代州羅結家族掌管北魏半壁江山,為羅氏的聲譽做出巨大的貢獻。
羅子國遺民及其後裔的早期遷徙
羅子國並入楚國後,失國、得姓之臣民及其後裔,開始了漫長的遷徙過程,先遷枝江,再徙長沙。周朝末年在長沙郡形成以「羅」命名的縣。1957年出土的「羅縣城遺址」,當地以「羅子國城遺址」定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便是明證。《湖南省志》中第一位見傳的女性是秦朝武陵郡守羅君用的女兒「羅孝女」,其兄弟「羅孝子」同期見《湖南省志》,可見長沙羅縣羅氏在湖南的影響。羅君用的另一兒子羅珠,參加漢高祖劉邦的軍隊,「從灌嬰,定豫章,有功德於民,卒官。晉末有羅企生、遵生,今南昌柏林羅氏是其後也」(據《江西通志》)。羅珠是第一位見諸史志的豫章羅氏,開啟了豫章羅氏的郡望(筆者註:其具體官職有數說:大司農或治粟內史、大將、大臣等,查灌嬰傳,其部下五人共斬項羽,官封列侯,羅珠是否名列其中,待考)。
在湖南汨羅江北岸的楚塘鄉楚南村有汨羅山,又叫羅山,屈子祠前有羅淵,皆以羅氏活動地域而名,清湘籍儒將羅澤南便以「羅山」自號。湖南湘陰羅縣以北就是麋氏族的活動范圍。到周朝末年,羅、麋等附庸楚而聚居的姓氏縣,都統轄於黔中郡。
秦漢時,羅子國遺民,有的留居長沙郡,有的東遷豫章郡,《廣韻》雲:「本自顓頊末裔,受封羅國,子孫以為氏。望出豫章、長沙。」《太平寰宇記》卷一O六 洪州載,豫章郡五姓中就有熊、羅二姓,一直到宋、明代,豫章羅氏都是大姓,人才輩出,散布於全國各地。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絹畫古地圖中,在湖南省江華縣的瀟水支流有一條羅水,當系一支羅人南遷於此而得名。至於西江中下游一帶分布之區,至今壯族語稱田為羅,即山間田之意,也說明羅人有一部分南遷至兩廣與駱越相融合而保留了很多以羅為名的地方,由此可知,全國各地留下許多以「羅」命名的山、水、村莊、城市決非偶然之事。又有一支羅人則又向西南,從滇東、滇南遷入湄公河下游,建立了羅斛國,後來並吞了暹國,便合稱「暹羅」,即今泰國的主體,成為泰族的一部分。
當羅被楚並時,還有一部分羅人不願降服楚國,他們和盧、賴、傅等遺民向西越過神農架進入川東,定居於閬中,「羅」成為板楯蠻七姓之一。
1、後來有的羅氏便融入於土家族。一支則繼續西遷到北勝縣,成為彝族的大姓。
2、另一支則遷入貴州東部、南部,與於越、揚越融合為布依族,羅姓成為布依族的大姓。羅姓布依族人是古羅子國之後。羅子國遺民被楚文王徙至湖南省汩羅後,在那裡定居過一段時期。後來,有一支又越過羅霄山脈到江西。據說羅霄山脈的得名也與羅子國後裔有關,《羅氏族譜》中留有漢代「羅霄」的名諱。再後來,復從江西西經湖南輾轉遷到貴州,
3、形成羅甸國和羅番。《經世大典·招捕總錄》的《八番順元諸蠻》篇中載: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羅殿國主羅阿察等及遏蠻軍番主羅篤納土來降。《元史·地理志》的《八番順元諸蠻夷官》篇中則作:「羅甸國主羅阿察」,「羅阿資羅甸國遏蠻軍安扶使」,又謂「八番,羅氏等國」,後又分別立八番、羅旬二宣慰司。在羅甸國置羅番遏蠻軍安撫司。又設羅博縣,後改為羅甸縣。今羅氏仍為布依族中之大姓,為羅甸國和羅番的後裔。咸豐《安順府志》卷一五《風俗志》載仲家七大姓中有羅氏。
4、有的羅人,則由湘北南遷於湘南,加入了瑤族十二姓之一,如廣西龍勝的白水保存的瑤族《評王券牒》中署有羅道門、羅行。原存湖南藍山縣荊竹鄉新寨村的《萬福攸同,蘭桂騰芳》瑤人譜牒中有羅竹奉。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至今有羅氏。
歷史上羅氏先後形成五個郡望,即豫章、長沙、襄陽、齊郡(濟南)、河東(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