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新會歷史文化

新會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2 19:51:08

Ⅰ 新會在歷史上有什麼名人明星

新會在歷史名人

1、梁啟超:

梁啟超是新會會城茶坑村嘉亨里人,中國近現代著名思專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和屬學術巨子。清末戊戌變法運動領導人之一,與其師康有為齊名,世稱康梁。

2、陳白沙:

陳白沙,又名陳獻章,新會會城都會村人,後移居白沙鄉小廬山下,世稱白沙先生。陳白沙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

3、陳垣:

陳垣是新會棠下石頭村人,近代著名國學大師,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被毛澤東稱為國寶。

4、陳少白:

陳少白是新會外海南華里人,近代著名革命家,參與辛亥革命,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曾任總統府顧問,大本營參議,及國立中華國民銀行監督,《中國日報》創辦人。

5、林鏘雲:

林鏘雲是新會羅坑下沙村大來里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抗日戰爭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司令員,廣東省總工會主席,及廣東省副省長。

6、陳享:

陳享是新會崖西京梅村人,近代著名武術家,為蔡李佛拳創始人,而蔡李佛拳為南拳的代表之一。陳享曾協助林則徐訓練義勇水師。

Ⅱ 新會重大歷史變遷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官府以今司前鎮河村鄉附近為治所置平夷縣,這是新會設立行政區劃的開內始。晉末(420年)置新會郡。隋開皇十年(590年)設新會縣。隋唐間置岡州。1992年撤縣設市。
2002年6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新會市,設立江門市新會區,新會區轄11個鎮。
2005年,容撤銷會城鎮,設立會城街道辦事處,會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會城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13個居委會和29個村委會。

Ⅲ 新會有哪些民風民俗

1、雙水山地風箏

新會區「雙水山地風箏」相傳始於明代洪武年間,盛於清代乾隆年間,山地風箏主要類別有兩種:板塊類,以上凌村和南岸村「鳴牛」風箏為代表作;竹節類,以島橋村、洋美村及木江村《蜈蚣》風箏為代表作。

一般有10-80米長不等。有鯉魚、鷹、荷花、蝴蝶、各種魚類等花式品種100多個,其工藝精巧,經過選料、破篾、綁扎、粘合、包裝、繪畫多種工藝製作而成。

平時村民農閑假日,用竹笏製成風箏,每年秋高氣爽,成群結隊,在山頭放起風箏,一派娛樂昇平的景象。1998—2000年連續三年舉辦風箏節和圖片展覽,參加放風箏的人從10歲至80多歲,充分展示了雙水風箏之鄉的風采。

2、新會魚燈

魚燈一種紙扎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品,新會魚燈歷史悠久,製作精巧,極具觀賞性,是烘托節日氣氛、營造社會和諧景象的吉祥用品。新會魚燈寓意年年有餘。

人們做魚燈、買魚燈就是祈求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出入平安。新會魚燈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清朝初期,至今已有近400年歷史。新會魚燈寓意年年有餘。

3、新會葵藝

新會葵藝,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新會葵藝歷史悠久,東晉時期即已開始葵樹種植和葵藝加工。清代乾隆至光緒末葉的兩百多年間,新會葵藝的發展達到鼎盛。

葵藝是以植物蒲葵為原料加工製作工藝品及生活用品的一種廣東民間手工藝,集造型藝術和編織、綉花、繪畫、印花等工藝於一體,主要流傳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及周邊地區,以芯蒂圓正、扇面潔白柔韌光滑、編織工藝精良聞名。

4、蔡李佛拳

中國傳統拳術中的南拳之一。相傳為廣東省新會京梅鄉人陳享(1806年-1875年)所傳。他綜合了蔡家拳、李家拳和佛家拳三家之長而形成一支新派,故名。

它套路繁多,內容豐富,手法著重攻防配合,步法靈活而穩健,發勁剛中帶柔,講究發聲與動作的配合,要求發聲以助威,發聲以助勢。動作舒展大方,拳路氣勢磅礴。

5、司前木板年畫

木版年畫,是一種運用木板,採用彩色顏料套印在紙上的畫種。它是我國民間過節時張貼的一種民間畫類,用以除舊迎新、美化環境、營造節日的喜慶、歡樂氣氛。據載,早在漢代民間就有過節時在門上畫勇士、貼門畫的風俗,並且歷代不衰。

在廣東,木版年畫至少有600年的歷史,司前木版年畫也曾一度興盛,遠近聞名,在當時,從事這一行業的人非常多,這些都說明了它在當時的市場競爭中突出了自己的特點,所以才深得消費者所喜愛。

6、大鰲鹹水歌

鹹水歌是疍家人自娛自樂的一種原始歌謠,居住在新會、中山、珠海、順德等珠江口沿海一帶沖積平原上的疍家人廣泛傳唱,至今仍保留傳統的唱法。鹹水歌是疍家人自娛自樂的一種原始歌謠,在新會大鰲有著三百多年的歷史。

在水鄉農村和水上居民日常生活、勞作,特別是在談婚論嫁、喪葬等過程中,觸景生情、隨編隨唱,以歌謠的形式描繪不同的情感。居住在新會、中山、珠海、順德等珠江口沿海一帶沖積平原上的疍家人廣泛傳唱,至今仍保留傳統的唱法。

Ⅳ 新會縣的介紹

江門新會區舊稱,1992年撤縣設市,2002年撤市設區。古稱岡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新會地處中國大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銀洲湖畔,扼粵西南之咽喉,據珠三角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港澳。

Ⅳ 新會的風土人情

新會的名勝
包括有圭峰山、玉台寺、紫雲觀、小鳥天堂、崖門炮台、梁啟超故居。小景點有270省道奇樂村處的奇石。新會旅遊資源豐富,有榕樹效應——天下生態奇觀獨樹成林的小鳥天堂、梁啟超故居、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雄關如鐵的崖門炮台、宋元古戰場、嶺南名剎玉台寺、道教名觀紫雲觀、蔡李佛發源地洪聖始祖館、嶺南名泉古兜溫泉谷等風景名勝。

新會特產

新會陳皮:新會陳皮,是新會所產的大紅柑的乾果皮。由於它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又是傳統的香料和調味佳品,所以向來享有盛譽。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現行銷全國和南洋、美洲等地區。 柑皮以貯藏的時間越久越好,故稱「陳皮」,陳皮以廣東所產為佳,歷史貿易中特稱「廣陳皮」,以別於其他省所產。清代大醫師葉天士所開的中葯「二陳湯」,特別寫明「新會皮」。因不是新會所產的其葯效遠遜,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所以新會陳皮價格較高,皮比肉貴。 據說新會陳皮運往北方各地,過了嶺南之後,其味更為芳香。曾有華僑攜帶新會陳皮乘船出國,船抵太平洋,頓時芳香四溢,無法掩蓋。新會陳皮散發芳香撲鼻的香味,是其獨有品質。經葯檢部門初步化驗結果表明,由於土壤條件、栽培技術、農田小氣候的差異,新會產的陳皮與外地移植新會柑的陳皮,其形狀組織結構雖然相似,但揮發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異。因此,葯用與調味效果就相差很大。 陳皮在葯用上有理氣、健胃、燥濕、祛痰的功效。中醫中的「陳皮半夏湯」、「二陳湯」是主要靠陳皮治病的。以陳皮為主要成份配製的中成葯,如川貝陳皮、蛇膽陳皮、甘草陳皮、陳皮膏、陳皮末等,是化痰下氣、消滯健胃的良葯。

在涼果、食品方面,新會陳皮梅、陳皮鴨、陳皮酒,其色、香、味都具特色、製作菜餚若加入陳皮,不但辟去魚肉的膻腥氣味,且使菜餚特別可口、製作綠豆沙、紅豆粥等甜品,如加入一點陳皮,味道分外芳香。

新會產葵,這是遠近聞名的。葵樹在新會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歷史。葵樹屬棕櫚科,枝幹挺直,葉呈圓形,外觀十分貌美,柔中含剛,剛柔並濟,用玉樹臨風來形容,那是毫不為過的。葵葉經過剪、曬、焙、焗、編織、縫制、刺綉、火烙等多道工序,便可做成一件葵工藝品。如葵籃、葵墊、葵包等等,而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屬葵扇。 葵扇的品種也很繁多。根據不同的工藝和形狀,分別為牛心扇、雞心扇、玻璃扇、火畫扇、漂白綉花扇、竹籜畫扇、膠花織扇等上百個品種。品質也有高低不同4個等級。新會的葵扇歷來以芯蒂圓正、骨骼細勻、扇面潔白柔韌光滑、編織工藝精良而揚名於世。尤其是它的竹籜貼畫扇、三脊火畫扇、雙面綉花扇,更是精雅秀美,令人愛不釋手。我在新會圭峰山下的葵博園看到一張珍貴的照片,那是一張竹籜貼畫扇,扇面呈杏形,紋路細密,圖案是一片田園風光,近處的葵林稻田、遠處的河流小山,一應俱全,疏朗得當,還有一座石塔,成為整個扇面的點睛之筆,讓一把平面的扇,一下變得立體起來。這把扇,榮獲了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也使新會的葵扇之名,迅速為世人所知。

Ⅵ 新會有什麼歷史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官府以今司前鎮河村鄉附近為治所置平夷縣,這是新會設立行政區劃的開始。晉末(420年)置新會郡。隋開皇十年(590年)設新會縣。隋唐間置岡州。1992年撤縣設市。
2002年6月2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56號):(1)撤銷縣級新會市,設立江門市新會區。新會區轄原縣級新會市的會城鎮、大澤鎮、司前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崖門鎮、雙水鎮、羅坑鎮、大鰲鎮、睦洲鎮。區人民政府駐會城鎮。(2)原縣級新會市的棠下鎮、荷塘鎮、杜
新會
阮鎮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2000年,新會市轄18個鎮:會城鎮、大澤鎮、七堡鎮、司前鎮、牛灣鎮、羅坑鎮、小岡鎮、雙水鎮、崖西鎮、崖南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睦洲鎮、大鰲鎮、荷塘鎮、棠下鎮、杜阮鎮。總人口932425人,各鎮人口: 會城鎮 276853 、大澤鎮 42316、 七堡鎮 12333、 司前鎮 71846、 牛灣鎮 9017 、羅坑鎮 25435、 小岡鎮 23275 、雙水鎮 69838、 崖西鎮 29634 、崖南鎮 11971 、沙堆鎮 33260 、古井鎮 40872 、三江鎮 45612 、睦洲鎮 41251 、大鰲鎮 34127 、荷塘鎮 49530 、棠下鎮 62770 、杜阮鎮 5248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新會區轄11個鎮(會現在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33個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會城、大澤、司前、沙堆、古井、三江、崖門、雙水、羅坑、大鰲、睦洲)。
2005年,撤銷會城鎮,設立會城街道辦事處,作為區政府的派
新會
出機關。會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會城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13個居委會和29個村委會,總面積140.6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65170人。會城街道辦事處駐原會城鎮政府駐地。(廣東省民政廳2005年2月22日粵民區[2005]13號批復)(江門市人民政府2005年3月3日江府函[2005]16號批復)(新會區人民政府2005年4月25日新府函[2005]11 號批復)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新會區轄1個街道(會城)、10個鎮(大澤、司前、沙堆、古井、三江、崖門、雙水、羅坑、大敖、睦洲)。

Ⅶ 新會柑的歷史淵源

史料記載,元朝初期,新會柑橘生產已有記載,1347年(元朝至正七年),在外海(龍溪)地方僅陳氏一戶便有「甘(柑)子田租十石」,這說明,新會柑在元代已有大面積栽培。《元一統志》及元《南海志》均有柑、桔、橙、柚、金桔、香櫞的記載。到了明代,新會陳皮已經開始銷往外省。 因其品質獨特,早在明清以前就已蜚聲遐邇,並被列為「貢品」,行銷國內外。

Ⅷ 新會區的介紹

新會(Xinhui, Sunwui或Sanwui),古稱岡州,現為廣東省江門市轄區,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銀洲湖畔、潭江下游,東與中山、南與斗門相鄰,北與江門、鶴山,西與開平、西南與台山接壤,扼粵西南之咽喉,據珠江三角洲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港澳,陸地面積135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5萬。新會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1.8℃,2010年降雨量2020.3毫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河網密布,物產豐饒,盛產蒲葵,新會葵藝聞名遐邇,新會陳皮享譽全國。素有「葵鄉」、「水果之鄉」、「魚米之鄉」之稱。新會是南粵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一直是四邑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現有電視台及電台。2015年排名全國百強區第55位。1新會是中國著名僑鄉2,也是大量海外華人華僑的祖籍地,因此有句俗話說海外也有一個新會。新會文物古跡極多,有4000年前新石器時期的貝丘遺址,有隋朝的古塔、唐朝的官沖窯址,有宋朝的孔廟、宋元厓山海戰遺址和崖山祠,有明清的古塔、古炮台和媲美廣州陳家祠的新會書院及新會學宮,有廣東四大名寺之一的圭峰山玉台寺,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梁啟超故居,有4A級景區小鳥天堂、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古兜溫泉度假村,和叱石岩、公坑寺、紫雲觀、玉湖、銀湖灣等。新會是廣東歷史上文風最鼎盛的地區之一,有「東莞拳頭新會筆」之美譽,嶺南大儒陳白沙、維新領袖梁啟超、歷史學家陳垣等均出自新會,是嶺南學派和嶺南琴派的發源地,有「海濱鄒魯」之稱。

Ⅸ 新會縣的歷史文化

新會在秦朝時屬南海郡,到三國時期孫權置為平夷縣,到晉朝改稱新夷,再到南北朝設立新會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置新會郡,隋開皇十年(590年)撤郡為縣。1992年撤縣設市,2002年撤市設區。新會人傑地靈,人才輩出,誕生了梁啟超、陳白沙、陳垣、吳冷西等諸多名人。新會當代娛樂圈名人劉德華、譚詠麟、梁詠琪、容祖兒、李克勤、蘇永康、鍾鎮濤。其中祖籍新會在外地出生的還包括:黎姿、黎民偉、林楚楚 美國國會第一位華裔女性眾議員趙美心及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崔世安祖籍新會雙水鎮崔嘉亨村。 新會產葵這是遠近聞名的。葵樹在新會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歷史。葵樹屬棕櫚科,枝幹挺直,葉呈圓形,外觀十分貌美,柔中含剛,剛柔並濟,用玉樹臨風來形容,那是毫不為過的。葵葉經過剪、曬、焙、焗、編織、縫制、刺綉、火烙等多道工序,便可做成一件葵工藝品。如葵籃、葵墊、葵包等等,而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屬葵扇。 葵扇的品種也很繁多。根據不同的工藝和形狀,分別為牛心扇、雞心扇、玻璃扇、火畫扇、漂白綉花扇、竹籜畫扇、膠花織扇等上百個品種。品質也有高低不同4個等級。新會的葵扇歷來以芯蒂圓正、骨骼細勻、扇面潔白柔韌光滑、編織工藝精良而揚名於世。尤其是它的竹籜貼畫扇、三脊火畫扇、雙面綉花扇,更是精雅秀美,令人愛不釋手。我在新會圭峰山下的葵博園看到一張珍貴的照片,那是一張竹籜貼畫扇,扇面呈杏形,紋路細密,圖案是一片田園風光,近處的葵林稻田、遠處的河流小山,一應俱全,疏朗得當,還有一座石塔,成為整個扇面的點睛之筆,讓一把平面的扇,一下變得立體起來。這把扇,榮獲了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也使新會的葵扇之名,迅速為世人所知。

Ⅹ 介紹新會陳皮文化,要些資料

100多年前,與新會大紅柑一樣,新會陳皮也曾為宮廷貢品。近幾年來,新會陳皮不僅熱銷廣東、港澳地區,還遠銷東南亞與美國、加拿大,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新會民間銷往外地的陳皮及其他製品有4000噸,貿易額在3億元以上。

近日,新會區政府提出對新會大紅柑及其製品(新會陳皮)實施原產地地域保護。據介紹,根據這一設想,將進一步制定和施行相關生產和產品標准,並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新會柑」和「新會陳皮」原產地證明商標,統一管理,統一商標,統一包裝,還要授權和扶持新會柑(陳皮)協會為原產地標志合法管理單位,實行行業化管理、規范化生產、品牌化經營,以弘揚新會陳皮的品牌文化。

據介紹,世間有川陳皮與廣陳皮最為人喜愛,並以廣陳皮為上品。廣陳皮中,又以產自新會的陳皮為上品,尤其以新會大紅柑皮為珍品,更以經年陳藏為極品,因此,民間有「千年人參,百年陳皮」之說。

新會陳皮之所以成為食物中的精品,在於其內在的葯用和保健價值。陳皮葯用功能,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論述,隨著新會陳皮名聲遠揚,有的醫學書在論述中,甚至專門指出葯用「新會陳皮」。自清朝起,民間就有很多專營新會陳皮的客商,這樣,也促進了新會陳皮走向更廣泛的地帶,加上質量好、味道正、葯用價值高,新會陳皮名氣越來越大,並最終在清同治、光緒年間,與新會大紅柑一起成為了宮廷貢品。

除葯用外,新會陳皮還是製作美味佳餚的極好原料與調味品。如今,在新會區也流行許多調味食用方法,如陳皮蒸魚、陳皮鴨、陳皮骨、陳皮甜品、陳皮糕點、陳皮酒、陳皮涼果等。

新會陳皮之所以味道好、葯用價值高,是由新會大紅柑獨特的生長水土與氣候環境決定的。據介紹,新會陳皮尤以原新會境內的潭江流域沖積平原,特別是銀洲湖沿岸所產為最佳。此地域,西江與潭江交匯,每年汛期,西江就會將遠至雲貴高原的土壤隨洪水帶到銀洲湖,與潭江水匯合,形成獨特的灌溉用水,而每年的12月至來年3、4月汛期前,西江、潭江徑流減少,海潮倒灌,形成每年一次的咸潮,因而水土成分中滲透了海水元素。在兩江共同作用下,新會的土壤兼具洪積土與沖積土兩種土壤類型,有利於大紅柑形成與眾不同的品質。另外,此地帶熱量充裕、光照充足,並且雨量充沛,十分利於新會大紅柑的生長。

同時,新會陳皮還有長久形成的獨特栽培與加工技術。每年大紅柑豐收時,在新會的柑園與街道,到處都是曬柑皮的,一時賣不出的果肉,則會被扔掉,因而,新會歷史上就流傳著「新會陳皮比肉貴」的說法。此外,新會人存皮也有自己習慣:麻繩串灶尾熏,麻袋裝閣樓放,陳皮還要年年曬。

新會陳皮以及大紅柑一直以來是本地的主要農業生產項目,最旺時,約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新會大紅柑種植面積達7萬多畝,年產量達8萬多噸,大量的陳皮從新會銷往外地。上世紀70—80年代,新會也有大量鮮柑與陳皮出口,年創匯300多萬美元,新會也成為優質陳皮的生產地和集散地

近幾年來,在農業部門提純復壯等技術支持下,目前,全區大紅柑生產規模約有1萬多畝,年產量2萬噸,本地年加工陳皮量達到1000噸以上,創產值4000萬元以上。同時,在新會,經營新會陳皮及其製品的企業與個體工商戶不下百家,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經新會民間出外的陳皮及其他製品有4000噸,貿易額超過3億元。

閱讀全文

與新會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