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廣綉發展歷史

廣綉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9 15:27:41

⑴ 中國的四大名綉:蘇綉、蜀綉、湘綉、粵綉分別的形成年代大概是什麼時候

蘇綉的發復源地在蘇州吳制縣一帶,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刺綉用於服飾。
蜀綉源於周,興於漢,盛於唐,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湘綉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綉產品的總稱,其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
粵綉相傳已有一千餘年的悠久歷史,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唐朝蘇顎《杜陽雜編》,唐永貞元年(805)。

⑵ 越詳細越多分!!!!!急~~~~,我想了解粵綉(廣綉)的由來,歷史和文化,希望可以詳細點,急!!!!

粵綉 (Guangdong embroidery)是以廣東省廣州市為生產中心的手工絲線刺綉的總稱,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先前綉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創始於少數民族,明朝中後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綉花紋的輪廓線。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五是綉工多為男工所任。綉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綉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粵綉包括「廣綉」和「潮綉」,泛指廣東近二三世紀的綉品。《存綉堂絲綉錄》及《篡組英華》等 粵綉
書介紹明末清初的粵綉說:「鋪針細於毫芒,下筆不忘規矩,其法用馬尾於輪廓處施以綴綉,且每一圖上必綉有所謂間道風的飛白花紋,所以成品花紋自然工整」。根據現存粵綉作品分析,它的針步短,色彩濃艷,花紋生動寫實。雍正、乾隆時期曾大量行銷歐洲和中近東各國,當時有專作外銷品的作坊。 故宮博物院陳列有乾隆嘉慶時期粵綉掛屏、團扇、背心之類多件。其中持屏一幅,左角綉紅日灰去右方綉藤蘿老樹,中間摻雜錦雞、八哥、鸚鵡等,或立或飛神態各異,樹下白羊3隻,取材布局頗有西洋油畫風味。粵綉用色濃艷過於蘇綉,且多注重光影變化。 18世紀中葉,廣東還流行「皮金綉」,即納絲綉的一種,底層多用羊皮金作襯,金光閃爍,格外精美。廣州刺綉藝人還創造性地用孔雀毛編成線綉花,綉品金翠非凡;有的還用馬尾鬃纏絨作勒線,可謂匠心獨運。 粵綉早在1915年的巴拿馬賽會和1923年的倫敦賽會上,就曾獲得很高的評價。現今粵綉,大件手工刺綉綉品如被面、屏風,小件如荷包、扇套、綉花鞋等,婦女衣袖、裙面,多作滿地折技花,鋪絨極薄,平貼綢面,有的只有翠藍一色,風格獨特。總之,具有濃厚地方色的粵綉,在國際上以及在港、澳僑胞中,備受歡迎。 唐代《杜陽雜編》記載,永貞元年(805),南海(郡名,治所在番禺,即今廣州市)貢奇女盧眉娘在一尺(0.3m)絹上綉《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點畫分明,細如毫發,其品題、章句無不具矣」。她又綉制闊一丈(一丈=3.33米)的「飛仙蓋」,上面綉有山水、 粵綉
神仙、玉女,「執幢、捧節童子亦不啻千數」。 唐順宗(761~806)曾嘉獎其工,謂之視姑。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粵綉經由歐洲商舶出口到葡萄牙、英、法等國,成為宮廷和皇室、貴族們寵愛的服飾品。據《存素堂絲綉錄》記載,清代宮廷曾收藏有明代粵綉「博古圍屏」等8幅,上面綉制古鼎、器、玉器等95件,「鋪針細於毫發,下針不忘規矩」,有的「以馬尾纏作勒線,從而鉤勒(輪廓)之」,圖案工整,「針眼掩藏,天衣無縫」,充分顯示了明代粵綉的高超技藝。明代粵綉還以國外進口的孔雀尾羽織成絲縷,綉製成服裝和日用品等,金翠奪目,富麗華貴。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高宗詔令西方商舶只限進廣州港,促進了粵綉的發展,使粵綉名揚國外。乾隆五十八年,廣州成立刺綉行會「錦綉行」和專營刺綉出口的洋行,對於綉品的工時、用料、圖案、色彩、規格、綉工價格等,都有具體的規定。乾隆年間(1736~1795),廣東潮州也成為粵綉的主要產地,有綉庄20多家,綉品通過汕頭出口泰國、馬來亞(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 光緒年間(1875~1908),廣東工藝局在廣州舉辦繽華藝術學校,專設刺綉科,致力於提高刺綉技藝,培養人才。潮州刺綉藝人林新泉、王炳南、李和彬等24人綉制的「郭子儀拜壽」、「蘇武牧羊」等作品曾在1910年南京南洋勸業會上獲獎,在當地被譽為「刺綉狀元」。著名藝人裴蔭、魯炎1923年在倫敦賽會上現場表演技藝1951年,潮州市13家綉庄成立了公會。 1952年,潮州市抽紗公司下設刺綉部,組織刺綉生產和出口。1956年,廣州市成立藝鋒、民藝等刺綉生產社。 1955年5月,廣州市組建了由新滘區大塘鄉19位綉花外工組成的刺綉供銷生產合作社—第一刺綉社,兩年後更名為新滘刺綉社(現廣州綉品工藝廠)。 1957年,廣東省、廣州市和潮州市相繼成立工藝美術研究所,總結、整理粵綉的傳統技藝經驗。後來,潮州又成立刺綉研究所。
粵綉,包括「廣綉」和「潮綉」,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產於廣東地區的刺綉品,以廣州市和潮州市為中心。廣綉與潮綉技法上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風格各異!據傳創始於少數民族,明中後期形成特色。國內以故宮藏品最多。它以布局滿、圖案繁茂、場面熱烈、用色富麗、對比強烈、大紅大綠而著稱。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布局滿,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樹根等補充,顯得熱鬧而緊湊;粵綉的另一個獨特現象,就是綉工多為男工,和其他地區綉工均為女子不同,在綉制大件時,綉工常手拿長針站著施綉。 粵綉用線多樣形態等因素都用來強化,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雀毛績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針法十分豐富,把針線起落、用力輕重、絲理走向、排列疏密、絲結捲曲形態等因素都用來強化圖像的表現力。粵綉最主要的針法,有灑插針(即擻和針)、套針、施毛針。常用織金鍛或釘金綉法襯地。粵綉自清中期以來,分為絨綉、線綉、釘金綉、金絨綉等四種類型,其中尤以加襯浮墊的釘金綉最著名。起初釘金綉只加襯薄浮墊,後來變成襯厚浮墊,使花紋呈浮雕效果,多用於綉制戲衣和舞台鋪陳用品及寺院鋪陳用品。金絨綉以潮州最有名,絨綉以廣州最有名。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經廣州海關出口的粵綉,其價值達到496750兩白銀。粵綉紋樣有三陽開泰、孔雀開屏、百鳥朝鳳、杏林春燕、松鶴猿鹿、公雞牡丹、金獅銀兔、龍飛鳳舞、佛手瓜果等民間喜愛的題材,構圖繁密,色彩濃重。粵綉的主要作品為衣料、被面、枕套、掛屏、屏心及小件扇套、褡褳、團扇、鞋帽、荷包等。粵綉曾於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 自清代以來,潮州婦女多勤紡織,女子到了十一二歲,其母即為預制嫁衣,家家戶戶都會紡織刺綉。清代粵綉工人大多是廣州、潮州人,特別潮州綉工技巧更高,而且男子精於綉功,為其他省市所罕見。刺綉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實用裝飾品上。潮綉以金碧、粗纊、雄渾的墊凸浮 粵綉孔雀圖綉片
雕效果的釘金綉為特色而標異於其他綉種。題材有人物、龍鳳、博古、動物、花卉等,以飽滿、勻稱的構圖和熱烈喜慶的色彩,氣氛鮮明、生動地表現題材,使潮綉產生了豐富瑰麗的藝術效果。潮綉有絨綉、釘金綉、金絨混合綉、線綉等品種,各具特色。《百鳥朝鳳》是其代表作品。 「廣綉」是產於廣東地區的手工刺綉品。據傳創始於少數民族,明中後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五: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綉花紋的輪廓線。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常用百鳥朝鳳、海產魚蝦、佛手瓜果一類有地方特色的題材。五是綉工多為男工所任。綉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台帷、綉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粵綉構圖豐滿,繁而不亂;圖案工整,富於誇張;色彩艷麗,對比強烈;針法多樣,善於變化。粵綉運用「水路」的獨特技法,使綉出的圖案層次分明,和諧統一。「水路」,即在每一相鄰近的刺綉面積之間,在起針和落針點之間留出約0.5mm的等距離,從而在綉面形成空白的線條。例如,在花卉的每朵花瓣、鳥禽的鳥羽之間,都留有一條清晰而均齊的「水路」,使形象更加醒目。 粵綉題材廣泛,其中以龍、鳳、牡丹、百鳥朝鳳、南國佳果(如荔枝)、孔雀、鸚鵡、博古(仿古器皿)等傳統題材為主。 粵綉針法豐富,有基礎針法、輔助針法、象形針法3大類,直針、續針、捆咬針、鋪針、釘針、勒針、網綉針、打子針等45種。綉制時,根據設計意圖及物像形狀、質感和神態,巧妙地將各種針法互相配合和轉換,以求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金銀線綉又稱釘金綉,是粵綉的傳統技法,針法復雜、繁多。其中以潮州的金銀線墊綉最為突出。金銀線墊綉是在綉面上,按照形象中需要隆起的部分,用較粗的絲線或棉線一層層地疊綉至一定的高度,並做到外表勻滑、整齊,然後在其上施綉;或以棉絮作墊底,在面層以絲線滿鋪綉制,然後在面層上施綉;或以棉絮作墊底,覆蓋以絲綢,並將絲綢周圍釘牢,然後在上面施綉。潮州刺綉「九龍屏風」,畫面上為九條動態不同的蛟龍騰空飛舞,又以旭日、海水、祥雲相連,組成九龍鬧海,旭日東升,霞光萬道的壯麗場面。綉品採用了金銀線墊綉的技法,龍頭、龍身下鋪墊棉絮,高出綉面2~3cm,充分表現了蛟龍豐滿的肌肉、善舞的軀體及閃閃發光的鱗片,富於質感和立體感。

⑶ 粵綉在清代得到了怎樣的發展

清代粵綉得到了繁榮發展,此時的粵綉已經成為民間重要的手工業之一。清代,隨著粵綉專業化程度的增加,形成行會,廣設綉庄、綉坊。乾隆年間,廣州成立第一個行會組織——錦綉行,有3000多人,工場、商店約有50家,主要分布在狀元坊、新勝街、沙面一帶。

與之幾乎是同時發展的潮州也有刺綉庄20多家,主要分布在開元寺附近,西門外的天地壇、布梳街等地。

佛山刺綉在清代中期亦已轉為商品生產,並形成行,設有行業會館「錦綉堂」。綉莊主要分布在朝觀里及長興街。特別是晚清時期,廣綉的工藝水平和產品銷量均達到了歷史的高峰。

這時是刺綉行業全盛時期,廣州設立了洋行,專營刺綉,由洋人設計並綉制樣板,徵得訂貨後,向綉庄和綉鋪批發。綉庄和綉鋪接貨後,再向作坊發貨。綉工向作坊主領貨,負責具體綉制。

清代,粵綉工人大多是廣州、潮州人,潮州綉工技巧更高,而且男子精於綉功,粵綉的綉工隊伍當時人才濟濟、洋洋可觀。

清末,潮州綉品曾參加了在南京舉行的第一次「南洋勸業會」,出人意料的是,大幅潮綉掛屏《蘇武牧羊》《丹鳳朝陽》《郭子儀拜壽》《獅子頭》《海龍王頭》《鵪鶉鳥》等眾多展出作品都獲了獎。

更令人驚訝的是,完成這些參展綉品的24位「綉娘」,竟然清一色全是男性,一時震動全城。不光潮綉,歷史上廣綉綉工也多為男性,他們有個統一的稱謂:「花佬」。

「花佬」早在乾隆年間成立錦綉行時就已經有了,「花佬」不僅有組織,有堂口,有行頭,還有專門給年紀大的、沒有家室的男綉工養老用的別墅。甚至他們過世後,行里的人還會將他們埋在義地。

當時的粵綉業,門風極嚴。不僅有「入行者必須為男工」的規定,而且在技術傳承上也流傳著「傳男不傳女」以及「同一時間內限收兩名學徒,學期至少4年」的行規。而花佬的親屬如老婆、女兒,即使做得再好,也只能算作「從屬」。

清代,英國人把服飾拿到廣州綉坊加工。從此,廣綉明顯地吸收了西洋畫的藝術風格,成為商品性和實用性強於其他地區的綉種,在對外貿易中迅速發展。

乾隆年間粵綉業已行成為綉市,綉坊、綉庄達上百多家。清雍正、乾隆時期粵綉曾大量行銷歐洲和中東各國。在光緒年間,經廣州海關出口的粵綉,其價值近50萬兩白銀。

⑷ 粵綉的外觀樣式和發展歷程是什麼

粵綉以廣州為中心,「鋪針細於毫芒,下筆不忘規矩。」善用馬尾綴綉外廓,每內圖必綉「間道風」飛白花紋,容「自然工整」。針法另加「肉入針」、「金夾綉」等,針腳參差,金線勾廓,風格獨具。多用百鳥、雞禽題材。花紋繁縟,色彩濃艷,對比強烈,明快熱烈為特色。「孔雀毛績為線縷,以綉譜子及雲章袖口,金翠奪目」為特殊品種。潮州「潮綉」,喜用金線、花朵或鳥獸局部襯綉棉線,或墊棉花形成「高綉」,金碧凸起有淺浮雕層次效果。

⑸ 廣綉、廣彩、牙雕的歷史

廣銹

刺綉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舉世聞名。廣綉是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間刺綉工藝的總稱,以構圖飽滿,形象傳神,紋理清晰,色澤富麗,針法多樣,善於變化的藝術特色而聞名宇內。廣綉與潮州刺綉合稱粵綉,與湖南的湘綉、四川的蜀綉和江蘇的蘇綉並稱中國四大名綉。

粵綉始於唐朝。關於廣綉有一段真實的故事。據史籍記載,唐代一個叫盧媚娘的14歲的廣東姑娘在一幅一尺見方的絲絹上綉出一卷佛經《法華經》,字體比粟米還小而且點劃分明。這個故事說明廣綉的歷史是多麼悠久綿長,技藝是多麼的卓越超群。廣綉發展到明代,已經成為民間重要的手工業之一。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個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綉片回國獻給國王而得到重賞,廣州綉品從此揚名海外,每年均有不少產品輸出國外。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葡萄牙人克羅茲看到珠綉花鞋等一些廣綉工藝品而發出「絕妙的工藝品」的驚嘆。當時廣州刺綉藝人已經達到極高水平,能夠嫻熟地和創造性運用絨線綉,用孔雀毛、馬尾作線縷和勒線,用金線和銀線刺綉。

明末到清朝中期是廣綉業的繁榮時期。英國商人開始來樣加工。由於來樣設計色調豐富,突出了西洋畫的藝術風格,運用了透視和光線折射原理,故對廣綉產生深遠的影響。廣綉開始從民間小作坊小批量生產逐漸向商品生產發展。室內裝飾和日用衣飾的廣綉綉品大量生產,使之出口進入了全盛時期。

到了清朝中葉,由於粵劇和粵曲的繁榮,使廣綉又增加了一類新品種——粵劇戲服。當時廣州狀元坊製作的戲服已享譽國內,連宮廷戲班也慕名前來定製。乾隆年間廣綉業已成行成市,綉坊、綉庄多達50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

清末民初時期廣綉業依然保持發展勢頭。民國十八年在廣州舉辦的四省市綉品展覽競賽中,廣綉以「孔雀牡丹」、「番獅」、「雪地風景」等作品參展,被評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參考http://www.guangzhoustory.com/Html/G/G_8/2005112305112311532626134.htm

廣彩

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彩瓷藝術的簡稱,以構圖緊密、色彩濃艷、金碧輝煌為特色,猶如萬縷金絲織白玉,,又叫廣州織金彩瓷,始於明代的廣州三彩,到清代發展為五彩,並在乾隆年間逐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廣彩的全稱是「廣州織金彩瓷。廣彩的生產始於清康熙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當時廣州工匠借西方傳入的「金胎燒琺琅」技法,用進口材料,創制出「銅胎燒琺琅」,後又把這種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為著名的琺琅彩,這是廣州彩瓷的萌芽。

顧名思義,所謂織金彩瓷,就是在各種白胎瓷器的釉上繪上金色花紋圖案,彷彿錦緞上綉以色彩絢麗高雅華貴的萬縷金絲,然後用低溫焙燒而成。作為廣州彩瓷初期產品的琺琅彩,以其高貴艷麗的特色,備受中外富豪貴族的喜愛,清廷列為貢品,外國一些王室貴族派官員專程來廣州求購。後來乾脆由歐洲商人帶來彩瓷圖樣由中國商人按要求製造,專供出口。那時廣東商人從景德鎮運來瓷坯,採用江西粉彩技藝仿照西洋彩畫的方法加以彩繪,再焙燒而成。後來廣彩藝人繼承明代彩瓷的藝術特色,吸收西洋畫法,繪上具有嶺南地方特色的圖案,逐漸形成獨特的嶺南藝術風格,並將許多圖案固定下來,成為廣彩的傳統花款,例如花籃、龍鳳、彩蝶、金魚、古裝人物等。最常用的構圖是用花邊圖案圍出若干形狀各異的空格,在空格內繪以花卉、物景和人物。也有不設圈格,進行滿花彩繪,表現一花多姿,百花齊放的畫圖。

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中國瓷器在世界暢銷,廣彩瓷出口量亦不斷擴大,生產迅速發展。廣彩瓷逐漸與銅胎燒琺琅分離,成為獨立的行業,並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成立了行會組織「靈思堂』。廣彩產品亦分為藝術瓷和日用瓷兩大類,欣賞藝術瓷的彩繪技法以國畫畫法為主,講究技巧,筆工精湛,內容多為人物花卉,亦有外國油畫的西方風景、人物和故事。日用瓷包括碗、碟、壺、盅等,加彩方法簡單、豪放、富於民間裝飾風味。

【廣彩產生的歷史條件和生產年代】

(一) 廣彩產生的歷史條件

清王朝經過同外部侵略勢力及內部分裂割據勢力的一系列重大斗爭,建立起一個空前統一和鞏固的多民族國家,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會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和發展,進入了一個繁榮昌盛時期。中國的陶瓷生產,也在這個時期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進入了瓷器的黃金時代。這就給陶瓷的外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據《中國陶瓷史》載「從十七世紀下半葉開始至十八世紀的清代前期,中國瓷器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在歐洲,不僅作為日用品受到廣大顧客的喜愛,而且在貴族上層間,優質的中國瓷器已經作為誇耀財富的手段。在1713—1740年間,普魯士皇帝選皇後,曾以六百名撒克遜龍騎兵和臨近的君主換取一批中國瓷器,以為他的婚禮增色。」清朝政府在消滅了沿海抗清勢力後,並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開放海禁,擴大對外貿和交往。歐洲很多國家被允許在廣州開設貿易機構,最早獲得這一權利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1715年),法國於1728年、荷蘭1729年、丹麥1731年、瑞典1732年也都先後設立了貿易站,這就進一步為中國瓷器的大量外銷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1)。隨著中國瓷器貿易的發展,除了原為國內市場需要所生產的一般瓷器外,有相當一部分是按照訂貨合同根據外商的需要特地生產的。廣州是當時對外貿易的最大口岸,外商雲集,一些商行可直接接受外商的訂貨,這就給廣彩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廣彩產生的年代】

廣彩瓷器產生的年代問題應從如下幾方面來探討:

1、 見於文獻記載的有:

(1)嘉慶年間蘭浦著《景德鎮陶錄》說:「廣窯始於廣東肇慶陽江縣所造,蓋仿洋瓷燒者,故志雲,陽江縣產瓷器常見爐、瓶、、淺碟、碗、盤、盒之屬,甚絢彩華麗,惟精細雅潤不及瓷器,未免有刻眉露骨相,可厭,然景德鎮唐窯曾仿之,雅潤足觀,勝於廣窯。(2)」《陶錄》所說,顯然是把陽江窯、石灣窯和廣彩相混。「蓋仿洋瓷器者,常見爐、瓶、淺碟、碗、盤、壺、盒之屬,甚絢彩華麗。」其特點當是指廣彩瓷,「惟精細雅潤不及瓷器」,應是指石灣陶器,因廣彩本身就是瓷器,並是景德鎮來的素白瓷,無所謂不及瓷器可言。(2)光緒年間寂園叟著《陶雅》雲「廣窯有似景德鎮者,嘉道間十三行開辦,初築有阿芙蓉館,其所設茗碗皆白地彩繪,精細無倫,且多界畫法,能分深淺也。」又說「嘉道間鴉片煙館始設於廣東館中,所用茗具,皆畫以洋彩,工細殊絕,並於碗上題字曰:『粵東省城十三行』門曰『靖遠』,曰『豆欄』,又題字曰『粵東海珠』」,凡十有五字,其碗蓋之上別題句曰『美味遍招雲外客,清香可引洞中仙』。或曰廣窯也,非景德鎮所制(3)。此段記載,筆者最近在《鑒賞家》中見到一『廣彩十三行圖碗』正相吻合,只是缺蓋(4)。我館並爭得蘇州博物館同意,拍得該碗照片附後(圖1)說明《陶雅》所描述廣窯瓷器正是廣彩瓷。(3)民國初年劉子芬著《竹園陶說》講:「《陶雅》則稱或謂嘉道間廣窯瓷地白色略似景德鎮所制,審其言實即粵人所稱河南彩或曰廣彩者。蓋其器購自景德鎮,彩繪則粵之河南廠所加工者,故有河南彩及廣彩的名稱。此種瓷器始發於乾隆盛於嘉道(5)。」(4)1936年吳敬業、辛安潮著《中國陶瓷史》說:「廣東廣窯,模仿洋瓷,甚絢彩華麗,乾隆唐窯曾仿之,又嘗於景德鎮販瓷至粵重加彩畫,工細殊絕,以售外洋。」(5)1955年童書業《廣東窯的瓷器》說「還有一種稱為『廣繪』的瓷器,是廣東商人,從江西販來江西景德鎮白色瓷器,在廣東本地加上西洋畫法的彩繪,它與一般所謂『廣窯』瓷器也非一物,廣彩是乾隆年間才有的,至於仿洋瓷燒制的『廣窯』,更無其物,它是出於清代人的流傳的。」(6)馮先鉻等人主編的《中國陶瓷史》清代瓷器輸出一節中談到:美國旅行者William Hickey於1786年(乾隆三十四年)參觀廣州珠江南岸的廣彩加工工場,描述說:『在一間長廳里,約二百人正忙著描繪瓷器上的圖案,並潤飾各種裝飾,有老年人,也有六、七歲的童工。』」這種工場當時競有一百多個,這也說明外銷瓷數量之大。(7)1963年版景德鎮陶瓷研究所著《中國的瓷器》載:在法國,17世紀後期,法王路易十四命令他的宰相馬扎蘭創立中國公司,派人到中國廣東訂做帶有法國甲胄紋章的瓷器。

綜上所述《陶錄》、《陶雅》、舊《陶瓷史》均把廣彩混稱為「廣窯」器,但所說紋飾特徵當是指廣彩瓷器,三者對廣彩產生的年代雖無肯定的提及,但《陶錄》、舊《陶瓷史》都說乾隆時唐窯曾仿之,《陶雅》說:「嘉道間為外國開設的十三行陶芙蓉館就有廣彩瓷器出售。三者至少說廣彩在乾嘉時就有生產。《竹園陶說》就肯定的說:「廣彩始於乾隆。」馮先鉻等編著的《中國陶瓷史》引自外文的資料更明確的說:美國旅行者於1769年(即乾隆34年)為參觀廣州珠江南岸的廣彩加工場,約二百人正忙著描繪瓷器的情形。說明廣彩瓷器的生產此時已相當繁盛。《中國的瓷器》談及早在十七世紀後期的康熙年間,法國人就到廣東訂做瓷器,這是有關廣彩生產年代最早的記載。

2、 見於著錄的廣彩實物照片計有:

(1)《南洋遺留的中國古外銷陶瓷》一書中的雍正時期的「牡丹長春花中盤」、「牡丹廣彩大盤」、「錦地開窗二中盤」,乾隆年間的花果二中盤(6)。(2)1948年廣東文物展覽會編印《廣東文物》上冊中的乾隆年間「廣彩水壺」、「廣彩碗」(7)。(3)《民間藏珍》一書中的康熙廣彩花碟(附圖2)、「乾隆廣彩花卉碟」(附圖3)嘉慶時廣彩碟(8)。至於「康熙廣彩碟」經詢問見過該碟的主編趙先生,說當時定得高了些。從該碟器型、紋飾看,似為雍正時較確切。

3、從廣東省博物館所藏八十餘件舊廣彩瓷器來看(9),最早的是雍正時期的,共五件。其中廣彩開光人物盤中瓶,為白沙底,是雍正時期的典型的造型(圖4)。屬於乾隆時的有十三件,麻色織金外國風景盤(圖5)、槳胎獎杯瓶(圖6)是其代表。嘉道時期的十五件,帶款廣彩花鳥盤(圖7)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屬於晚清至民國的有50件。

從以上所述文獻記載、照片、實物資料看,乾隆年間已有廣彩生產是毫無異議的,不但文獻記載多為乾隆之說,實物遺留下來亦相當豐富,說明廣彩瓷器到乾隆時已很有名,並創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已被社會所公認,並在一些陶瓷著作中把它作為「廣窯仿洋瓷燒者,甚絢彩華麗」的基本特點記載下來。廣州織金彩瓷廠三代都是廣彩藝人的趙國垣藝術大師還提到,在乾隆戊戌年間廣州彩瓷藝人還成立了「靈思堂」(10),即廣彩工人的行會,設在廣州文昌路毓桂坊三巷,直至抗戰期間才拆掉。至今附近廣彩工人老戶還有不少仍操祖業。亦可作為廣彩瓷在乾隆年間亦有相當發展的一個佐證。一切事物都是從低級到高級,從量變到質變,逐步發展而來的,廣彩瓷器也不例外,不會突然就冒出廣彩這一有獨特藝術特色的彩瓷來,並得到社會的承認,廣彩瓷的生產年代早於乾隆亦是肯定的,因為已有實物為證,亦有文獻記載,雍正時已有部分廣彩瓷器遺存下來,且初具廣彩風貌。康熙時已有法國人來廣州訂做彩繪瓷的記載。廣彩瓷廠老工人技師趙國垣、司徒寧還提供了廣彩早期時的材料,他們說:相傳廣彩在康熙年間已開始生產,只是初時的工人、顏料、素瓷都是從景德鎮來的。最早來廣州的彩瓷藝人是楊快和曹琨,他們在廣州授徒傳授加彩技藝、發展廣彩。後來人們還將楊快供奉為廣彩的祖師爺,把農歷八月初四定為師傅誕,廣彩藝人入行拜師都選這一天,並已成為慣例,直到解放後才取消了這一行規。按此推斷,開始在廣州加彩的瓷器應是和景德鎮的五彩、琺琅彩和粉彩差不多,很難認出那些是在廣州加彩的瓷器。故所見康熙廣彩瓷器傳世的甚少,可能就是這一原因。只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比如外國的來料加工,工人們慢慢的了解到外人所好,吸收了他們的藝術特色,在廣州時間長了,加上廣東一年四季如春,花鳥、草蟲的圖案亦會反映到瓷器彩繪上,所繪紋飾的顏色當然也會不斷改變,直到創造新的顏色品種來,才和景德鎮彩瓷有了區別。雍乾時的廣彩風貌就是這樣逐步形成的。故此說廣彩瓷始於康熙,雍正已具廣彩風貌,成熟於乾隆。

參考http://ke..com/view/589548.htm

牙雕

中國象牙雕刻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始於新石器時代。在北京黃土坡出土的戰國墓中發現過象牙梳子。遼、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把象牙作為皇家供品,明代的果園廠和清代的造辦處都有為皇宮做象牙製品的作坊,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象牙名作"月曼清游"。

中國象牙雕刻經過數幾千年的發展,清代中期陸續形成了若干個相對集中的中心生產地,主要以廣州、蘇州、北京為代表。各個中心生產地之間既在題材和形式上保持著各地的風格特色,同時又互相滲透,在技術上有交流。20世紀70年代後,隨著交通便捷,訊息技術的發展,各地牙雕藝人頻繁交往,切磋技藝,取長補短,各地區的地方牙雕的色彩,一方面在增加,形成了北京、廣州、上海、南京四個主要地區,其他還有天津、福州、樂清等地,另一方面他們之間的風格也逐漸的淡化,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精細工整,玲瓏剔透的廣州牙雕以廣州為代表,故稱之廣州牙雕,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華貴的宮廷藝術品格。

參考http://ke..com/view/41642.html

⑹ 廣綉的歷史源流

據唐人蘇顎在《杜陽雜編》所載:「唐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盧眉娘,年十四,工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綉《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發」以上《杜陽雜編》記載的正是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南海14歲姑娘盧眉娘於皇宮中在一尺絹上綉《法華經》7卷,字如粟粒而點畫分明、細如毛發,足見其技之精。
五代十國至宋、元時期,廣州農業、手工業、對外貿易不斷發展,民間刺綉也逐漸發展起來,欣賞品的工藝日臻成熟,獨立欣賞品與日用綉品分開,由此形成了一種獨立藝術——刺綉畫。到了明代,刺綉業更成為民間的一項重要的手工業行業。正德九年(1514),葡萄牙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綉片回國,受到國王的重賞。廣州綉品從此開始成為出口的主要手工藝品,揚名海外。當時,廣州刺綉藝人不僅使用絨線綉,而且創造性地使用孔雀毛、馬尾作線縷、勒線,用金線、銀線刺綉。
清代時,廣州的刺綉作坊多在狀元坊、新勝街、沙面一帶。高檔綉品有條幅、掛屏、台屏等。高檔綉品則已有條幅、掛屏、台屏等。
清初,英國商人拿服飾圖樣到廣州綉坊訂綉品。因圖樣乃西方油畫風格,綉工為綉得惟妙惟肖,便增加綉線種類及改革綉法,豐富綉品的表現力,使廣綉技藝更加提高。如以孔雀羽毛扭績成線縷,以馬尾纏絨為勒線等。英國商人帶服飾圖樣到廣州加工刺綉,使廣綉吸收了西洋油畫的藝術風格,運用透視和光線折射的原理,豐富了廣綉的設計色調和表現力,綉品廣泛地應用於室內裝飾和日用衣飾上。
清代中葉,由於粵劇和粵曲的繁榮,使廣綉又增加了一類新品種――粵劇戲服。當時廣州狀元坊製作的戲服已享譽國內,連宮廷戲班也慕名前來定製。乾隆年間廣綉業已成行成市,綉坊、綉庄多達50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 ,是廣綉出口的全盛時期,大幅的綉畫納稅也要白銀1、2兩,可知價值不菲。當時的廣綉作品布局章法已中西合璧,用色濃艷且非常光影變化。今故宮仍保存著當時廣綉掛屏可證其藝術高超。
乾隆年間,廣州刺綉業形成了行業——錦綉行,廣州有綉坊、綉庄50多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分布在南海、番禺、順德等地方。
光緒年間,廣東省成立工藝局,設繽華藝術學校,聘請嶺南畫家高劍父擔任繽華藝術學校校長,校內設繪畫、刺綉、雕刻等習藝班,高劍父之妻宋銘黃親自在刺綉班任教。又開設繽華綉品陳列館,陳列刺綉精品。其中一件《孔子》立像,用吐針、亂針法以最纖細的細絲線綉成,綉工精緻,不見針眼,形象栩栩如生。
清末民國初時,刺綉勞動中已實行簡單的協作、分工,產生了家庭作坊和工場,刺綉手工業分成了男綉工、女綉工上下兩道工序:女綉工做第一道工序,也稱下手工,以廣綉針法綉針和鋪針按圖稿綉上簡單的圖案後,交男綉工刺綉。男綉工做第二道工序,也稱上手工,專綉重要部分,如人物的頭部、手部,鳥雀的嘴、爪、眼和羽毛等。
宋銘黃隨高劍父到上海,另創辦「上海女子刺綉院」,宋銘黃以高劍父的花鳥畫作為刺綉畫稿,改進刺綉針法,被譽為「改革刺綉工藝的範本」。
此時廣綉業行會「錦綉行」已有會員1000多人,名師輩出,早起有百歲是福陳球,門下弟子不少成為名師:四代相傳專綉貢品,能在兩寸見方的貢品荷包上綉出種種花鳥,精緻之極的黃洪;構圖新穎、針法獨特,能畫還能綉的周雲笙。還有許榮、許松、周德、朱蘇等名師一批。
宣統三年(1911年),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繽華藝術學校選送的綉品獲三等獎,黃洪弟子余德(宗禧,1880~1970)的《孔雀牡丹》荷包獲二等獎。
1920年,在「廣東省第一回美術展覽會」上,宋銘黃的刺綉作品參展,好評如潮。
1915年,余德的綉品《孔雀牡丹會景》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一等獎,被行內譽為「綉花王」1922年,余得的綉刮畫《瑞獅》在英國倫敦大橋開幕賽會上獲二等獎。
1923年,黃妹(漢光)的綉掛畫《菊花貓蝶圖》、《半浮沉金魚》、《雞冠花》在廣東省國貨展覽會上獲一等獎,被譽為「綉花狀元」。此時,黃妹用旋紋針法代替直紋針法綉老虎、獨創八面旋轉針法綉雞冠花,以及陳荷影用二針企麟法綉大龍,用虛凸(粵語稱虛卜)法綉龍鳳,皆聞名於國內刺綉行。
1929年,莫傅精綉得列寧頭像被莫斯科列寧紀念館收藏。
在廣州舉辦的四省市綉品展覽會上,廣綉也以《孔雀牡丹》、《番獅》、《雪地風景》等綉品參展,再一次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1926年,余德、黃妹等組織錦綉工會,有會員900餘名,產品多為鏡畫、褂群、會景(大幅綉畫),遠銷海外。
一代又一代藝人的刻苦鑽研,使得廣綉技藝有了長足的發展。
可惜1938年日軍侵佔廣州之後,手藝人們改行謀生,廣綉一落千丈。
抗戰勝利後雖稍有恢復,但元氣大傷,在黨和人民政府的多方扶持下,廣綉藝人才再度組織起來,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再起高潮,從私營綉庄向合作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1954年8月,全市刺綉業成功達到557戶、932人(包括綉戲服、珠綉)。
余德的《牡丹松鶴》、黃妹的《百鶴圖》、聶卓(余德弟子)的《魯迅像》等。
1955年5月,廣州市組建了由新滘區大塘鄉19位綉花外工組成的刺綉供銷生產合作社—第一刺綉社,兩年後更名為新滘刺綉社,從此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1956年,刺綉業成功實現全行業合作化。

1957年,廣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成立,設實驗工廠,配備綉工26人,還吸收一批美術學院畢業生,從事綉稿設計與刺綉,挖掘整理廣綉針法等技巧,出版《廣州刺綉針法》一書,挖掘出7大類38種針法;從用料分有絨綉、線綉、釘綉等。該所梁紀、段吉璋均為設計畫稿的知名畫家。
從1950年左右,解放後開始,廣州刺綉藝人已創作了不少技藝精湛,富有傳統特色和鮮明的時代氣息的優秀的廣綉綉畫,這些綉畫享譽中外,如:黎沾、余德、黃妹、李笑華、文景、怡然等藝人創作出的一批國內外聞名的廣綉畫精品,這裡面就有餘德的《牡丹松鶴》;黃妹的《百鶴圖》;聶卓(余德弟子)的《魯迅像》等等;梁紀設計,蘇文、朱開、許幟光等多人綉制的《紫荊孔雀》入選掛於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林章、鄧伯江合作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蘇聯的弗羅西洛夫主席;余德與弟子黎燕開合綉的《錦雞牡丹》在1959年廣東工藝美術品評選中獲一等獎,此作運用了直扭針、續插針、輔助針、編綉、繞綉、變體綉等7類20多種針法;而蘇文等人創作的《孔雀掛屏》,梁紀設計聶卓等綉刺得《紅棉八哥》,朱開燈創作的《春夏秋冬》四屏,以及陳荷影的釘金綉《花籃》,均獲廣東省工藝美術評比一等獎。
1965年,新滘刺綉社與其它刺綉社合作,抽出人員專門從事珠綉品生產,從來料加工逐步向出口外銷發展。
豈料廣綉漸上高峰之際,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廣綉成了被掃的「封資修」之列,刺綉藝人四散,退休的退休,轉行的轉行,曾經輝煌的廣綉技藝幾乎又成為一種絕藝。
1978年9月,新滘刺綉社轉為合作工廠,1979年改名為廣州珠綉品工藝廠。
1983年4月,廣州珠綉品工藝廠與南華工藝廠合並,定名為廣州綉品工藝廠。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大量製作廣綉的藝人年事已高,紛紛退休,或是轉行,這段時間,曾經輝煌的廣綉工藝幾乎成為一種絕藝。
幸而,2003年以來,廣州綉品工藝廠抓好廣綉技藝的傳承工作,召集了出身刺綉世家、廣綉技藝高超嫻熟,有豐富的創作和刺綉經驗的藝術大師回廠帶徒授藝。根據市場需要,鑽研、設計、開發和生產傳統工藝與時尚元素相結合的有地方特色、有藝術創新的廣綉綉畫。通過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千年廣綉煥發出蓬勃生機,綉品銷向全世界各地,廣綉技藝延續並發揚光大。
2010年3月,廣州綉品工藝廠正式改制。

⑺ 粵綉的起源

粵綉亦稱「廣綉」,指廣東近兩三個世紀的刺綉藝術品。粵綉針步短、色彩濃艷、花紋生動如實。在清朝雍正、乾隆時期,粵綉曾大量行銷歐洲和中東各國,當時有專做外銷品的作坊。現在國內以故宮藏品為最多,也最具代表性。

粵綉的構圖繁而不亂、色彩富麗、紋理分明、針步均勻多變,多使用濃郁的七彩原色來表現光影變化,具有西方繪畫韻味。粵綉常以鳳凰、松鶴、牡丹、猿、鹿、家禽、孔雀等為題材,混合組成畫面,頗具藝術特色。

據史籍記載:唐代一個名叫盧媚娘的14歲廣東姑娘在一幅一尺見方的絲絹上綉出一卷佛經——《法華經》,字體比粟米粒還小,而且字體點劃分明。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粵綉的歷史是多麼的悠久綿長,技藝是多麼的卓越超群。

相傳粵綉創作產生於當地的少數民族中間,公元10至14世紀的宋、元時期,廣州港的繁榮促進了粵綉工藝的飛速發展,粵綉品開始輸出國外。粵綉發展到明朝,已經成為民間重要的手工業之一。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個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綉片,回國後獻給了國王而得到重賞,粵綉從此揚名海外,每年均有不少產品輸出國外。明朝嘉靖年間,廣州刺綉藝人的技藝已經達到極高水平,能夠嫻熟和創造性地運用絨線綉,用孔雀毛、馬尾作線縷和勒線,用金線和銀線刺綉。

明末到清朝中期是粵綉業的繁榮時期。英國商人開始來樣加工。由於來樣設計色調豐富,突出了西洋畫的藝術風格,運用了透視和光線折射原理,故對粵綉產生深遠的影響。粵綉開始從民間作坊小批量生產逐漸向大批量商品生產發展。用於室內裝飾和日用衣飾的粵綉品大量生產,使之出口進入了全盛時期。

到了清朝中葉,由於粵劇和粵曲的繁榮,使粵綉又增加了一類新品種——粵劇戲服。當時廣州狀元坊製作的戲服已享譽國內,連宮廷戲班也慕名前來定製。乾隆年間粵綉業已成行成市,綉坊、綉庄多達50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

清末民初時期,粵綉業依然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1929年,在廣州舉辦的四省市綉品展覽競賽中,粵綉以「孔雀牡丹」、「番獅」、「雪地風景」等作品參展,遂被評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⑻ 廣綉的資料!急急急!!!

廣綉,全國四大名綉之一,歷史上指廣州、佛山、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刺綉品,即專指廣府地區的刺綉工藝品,包括刺綉字畫、刺綉戲服、珠綉等。現代著名廣綉大師有黃潔明、陳少芳、許熾光。
悠久的歷史:
據唐人蘇顎在《杜陽雜編》所載:「唐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盧眉娘,年十四,工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綉《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發……」以上《杜陽雜編》記載的正是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南海14歲姑娘盧眉娘於皇宮中在一尺絹上綉《法華經》7卷,字如粟粒而點畫分明、細如毛發,足見其技之精。 到了宋代,民間日常已廣泛應用刺綉品,其中的欣賞品的工藝日臻成熟。明代中後期,廣綉已揚名海外。 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綉片回國,得到國王厚賞廣綉之名遂傳至歐洲,綉品從此輸出國外。 廣綉作品有一個共同特點,遠看非常醒目,近看又精細非常。清初,英國商人拿服飾圖樣到廣州綉坊訂綉品。因圖樣乃西方油畫風格,綉工為綉得惟妙惟肖,便增加綉線種類及改革綉法,豐富綉品的表現力,使廣綉技藝更加提高。如以孔雀羽毛扭績成線縷,以馬尾纏絨為勒線等。英國商人帶服飾圖樣到廣州加工刺綉,使廣綉吸收了西洋油畫的藝術風格,運用透視和光線折射的原理,豐富了 廣綉的設計色調和表現力,綉品廣泛地應用於室內裝飾和日用衣飾上。清中葉是廣綉出口的全盛時期,大幅的綉畫納稅也要白銀1.2兩,可知價值不菲。當時的廣綉作品布局章法已中西合璧,用色濃艷且非常光影變化。今故宮仍保存著當時廣綉掛屏可證其藝術高超。 乾隆期間,廣州刺綉業成立了行業組織—錦綉行。光緒年間,廣東省成立工藝局,設繽華藝術學校,傳授繪畫、刺綉、雕刻等技藝。 清代,廣州的刺綉作坊多在狀元坊、新勝街、沙面一帶。綉品的特色是構圖飽滿、繁而不亂、裝飾性強、色彩鮮艷、富麗堂皇,高檔綉品有條幅、掛屏、台屏等。清末,有名畫家參與廣綉設計,使技藝更有發展,如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廣東省工藝局聘畫家高劍父任賓華藝術學校校長時,設繪畫、刺綉、雕刻等習藝班,高劍父紅顏知己宋銘黃(1877~1940,後為高夫人)任刺綉班教師。該校又設濱華綉品陳列館,陳列廣綉精品,其中的孔子立像精緻無比,不見針眼,形象栩栩如生。民國初,宋銘黃隨高劍父到上海,創辦「上海女子刺綉院」,宋以高的花鳥畫作為刺綉畫稿,改進刺綉針法,被譽為「改革刺綉工藝的範本」。1920年,在「廣東省第一回美術展覽會」上,宋銘黃的刺綉作品參展,好評如潮。 清末民初時,廣綉業行會「錦綉行」有會員1000多人。廣綉名師輩出,早起有百歲是福陳球,門下弟子不少成為名師:四代相傳專綉貢品的黃洪,能在兩寸見方的貢品荷包上綉出種種花鳥,精緻之極;能畫能綉得周雲笙,構圖新穎、針法獨特。還有許榮、許松、周德、朱蘇等名師一批。 宣統三年(1911年),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繽華藝術學校選送的綉品獲三等獎,黃洪弟子余德(宗禧,1880~1970)的《孔雀牡丹》荷包獲二等獎。

⑼ 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廣州的歷史

廣州自古以來是廣東乃至嶺南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建築、藝術、宗教、戲劇、音樂、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

1、文學

東漢,廣州漢議郎學者楊孚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產專著《異物志》,是廣東最早著書立說的學者。

宋代,珠三角成為嶺南文學中心,廣州的崔與之、李昴英是有全國影響的人物,崔與之更是開嶺南宋詞之始。

明代,廣州以南園前五子、南園後五子詩社為代表的文人社團盛行,代表人物有孫蕡、黃哲、歐大任、梁有譽、黎民表、吳旦、李時行、鄺露、陳子壯、黎遂球等。

清代,廣州出現了以「嶺南三大家」和「嶺南七子」為代表的一批詩人,包括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程可則、王邦畿、方殿元、方還、方朝、張維屏、梁鼎芬等,使嶺南詩壇與中原、江浙詩壇三足鼎立。「嶺南三大家」的詩作在清代詩壇享有極高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居於重要地位。

2、繪畫

嶺南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廣州有林良、顏宗、何浩、張譽、黎簡、謝蘭生、羅天池、居巢、居廉、蘇六朋、陳璞等。

20世紀初,在廣東產生了「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均為番禺人。他們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東洋、西洋畫法,自創一格,著重寫生,章法、筆墨不落陳套,色彩鮮艷,學者甚眾,與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為20世紀主宰中國畫壇的三大畫派之一。

代表人物有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關山月、趙少昂、黎雄才、楊善深、盧傳遠、何香凝、方人定、伍嘉陵、黃獨峰、司徒奇、何磊、黎葛民、黃幻吾、黃少強、陳凝丹等。另外通草畫是19世紀起源於廣州的一種繪畫藝術。

3、工藝

「三雕一彩一綉」是廣州傳統工藝美術的主要代表,即廣州象牙雕刻、廣州玉雕、廣州木雕、廣彩、廣綉。

廣雕還包括廣州欖雕、石雕、磚雕、骨雕、貝雕等。清代以來,廣州工匠根據西方客戶的要求,選擇各種名貴材料,精鏤細刻,形成了新穎、生動逼真、精巧細膩的廣雕藝術品,更成為朝廷貢品,故宮博物院均有收藏,代表人物有陳祖章、翁昭、翁榮標、李定寧等。

廣彩是廣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藝品,已有300多年歷史。作為外銷瓷,廣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國際聲譽,有「世界官窯」之稱,歐洲許多國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廣彩瓷品。

廣綉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成為朝廷貢品,到明代中期已揚名海外,18世紀風靡了英國皇家及上流社會,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有收藏,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廣綉的優秀作品。

4、園林

在18至19世紀初期,廣州海珠區、西關一帶曾涌現出由十三行商人興建的規模宏大、雍容華麗的私家園林,包括潘家花園、伍家花園、海山仙館在內的眾多名園,被稱為「行商庭園」。它們不僅是嶺南園林的巔峰之作,還引發了清代時期歐洲各國模仿「中國式」園林的盛況。

廣州現存的清代古典式嶺南園林有餘蔭山房,是嶺南四大園林之一。

5、民俗

廣州迎春花市在南漢時就已有之,到19世紀中葉,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幾天舉行,花木湧入城市,十里長街,市民結伴「行花街」,熱鬧非凡,越辦越旺,發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許多城市都有此俗。

廣州民俗還有飄色、醒獅、龍獅、鰲魚舞、黃閣麒麟舞、市橋水色、魚燈、乞巧、鳳舞、八音鑼鼓、木魚書、龍舟、北帝誕、生菜會、波羅誕、鄭仙誕、金花誕、何仙姑誕等。

(9)廣綉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

廣州是廣府文化的輻射中心,從公元三世紀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州市

⑽ 粵綉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粵綉相傳有一千餘年的悠久歷史,明清以後更加盛行。粵綉亦稱「廣綉」,是指以廣東地內區為代表的綉品容,也泛指廣東近二三百年來的綉品。《存綉堂絲綉錄》介紹明末清初的粵綉說:「鋪針細於毫芒,下筆不忘規矩」,「其法用馬尾於輪廓處施以綴綉,且每一圖上必綉有所謂間道風的飛白花紋,所以成品花紋自然工整」。

閱讀全文

與廣綉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