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竹橋古村的古代歷史
與其他村不同的是,竹橋村民至今大多仍住在祖輩留下的老屋中,新住宅不到30棟。俗話說,「屋要人住」,這也是竹橋明清建築能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古屋中的木雕石刻,在動亂年代,村民大多用泥糊紙蓋保護起來,使之能保留至今,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大凡古建築較多的村子,一般都出了做官或是經商發財的人。翻閱《竹橋余氏族譜》,余氏做官的不多,官也當得不大,直到清朝才出了兩個舉人和一個貢生。但竹橋卻有重商傳統,棄農經商,棄學經商現象非常普遍,這也是竹橋傳統文化與眾不同的地方。竹橋村長期從事商業貿易的生意人不少,有幾個世代經商的大家族,經商致富後,他們大多數都向朝廷捐款,而且都熱心村中的公益事業,如修祠、建廟、修砌道路、捐資辦學等。其代表人物是清道光年間的余鍾祥。據了解,余鍾祥小時候家裡很窮,後來被一家僅有一個女兒的老闆收留,最終成了老闆的女婿並接下家業。有一年,他大量收購其他店不願收的燈芯草,並囤積起來。過了一兩年,皇上打蘸需要大量燈芯草點燈,余鍾祥將倉庫里的燈芯草銷售一空後,賺了一大筆錢。發財後,他在湖南曾市創建了一條商業街,在滸灣鎮書鋪街創辦了余大文堂刻書房,還在竹橋村建起十家弄和鎮川公祠。如今,余鍾祥的故事還在村民中廣為流傳。
千百年來,竹橋人培育出一種頑強奮進的健全心態,不論為官、為商、為學、為農都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故而出現了一些傑出人才。康熙時任山東齊東(今鄒城市)知縣的余為霖,抗旱救災給民牛種,革除弊政,治聲大振。後歸養老母,亦勤於讀書著述,著有《石松堂集》等。乾隆時期的余壁恆,幼有才名,師徒李紱(臨川文化名人),但久考不中,教書40餘年,學生多考中為官,壁恆到73歲時,猶和諸生共應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鄉試,老而志銳古今少見,後受聘於省城南昌朱氏書館授課,卒於書館。 民國初期,村裡先後有2人出國求學。餘地三畢業於日本東京士官學校炮兵科,與江西都督李烈鈞同學,回國後投奔李烈鈞,任贛軍第一師第二旅旅長,孫中山北伐時名令為先遣軍軍長,參加了湖口起義,反對袁世凱稱帝,失敗後終老家鄉。余慈舫畢業於北平陸軍學校,後出國求學,回國後加入革命團體組織――湖北「振武尊心會」,以「神州一怪」筆名為革命大造輿論,在《商務日報》、《大江日報》發表文章,後擔任辛亥革命後第一張革命報紙《大江報》編輯,被袁世凱爪牙段芝貴捕入軍獄,殺害於漢口滿春園,年僅31歲。新中國成立後,竹橋人好讀成風,先後有50多名余姓子女獲得大專以上文憑,其中7人獲得高級技術職稱,而余達禮和余江蔭兩人並在金溪志上留名。村中,紅軍軍長周建屏當時召開擴大紅軍大會的會堂--步雲公祠仍保存完好。
⑵ 既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又是中國傳統村落的有哪些村落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由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保存文物特回別豐富、且具有答重大歷史價值或紀念意義的,能較完整地反映一些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通常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一起公布。第一批2003年10月8日公布,共12個村;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共24個村;第三批2007年6月9日公布,共36個村,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評選依據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2003年10月8日發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評選法》進行。古城是指一個地區的軍事政治中心;古鎮是指一個地區的經濟政治中心;古村是指最基層居民的生活中心。因此,古城的建築往往體現出顯著的軍事特徵,古鎮建築多體現貿易,而古村則充滿生活痕跡。我國比較著名的古村落有安徽西遞村、宏村、呈坎村;江西婺源古村落群、理坑村、流坑村;浙江諸葛八卦村;廣東梅縣圍龍屋群落、南社村、大旗頭村;廣西陽八寨;四川中路村;貴州西江寨;山西李家山村、郭峪村;福建永定土樓群落、螺坑村;河南郭亮村等等。
⑶ 怎樣推進農村傳統歷史文化古村落
傳統村落是指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專學、藝術、屬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 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粹,體現著獨特鮮明的農村特色,是農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 作為一個擁有悠久農耕文明史的國家,中國廣袤的國土上遍布著眾多形態各異、風情各具、歷史悠久的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是在長期的農耕文明傳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結著歷史的記憶,反映著文明的進步。 傳統村落不僅具有歷史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對於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價值
⑷ 上饒地區有什麼古村落歷史文化古鎮
上饒山水很美,這樣的山水之間至今遺存著很多美麗的古村落。這些古村落後靠青山,前臨綠水,積淀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好像一個個古老故事,敘說著悠久的歷史文明。婺源古村、廣豐的龍溪村和二渡關村、德興的海口村和新營村、鉛山的儒源村和江村、弋陽的曹溪等地古村,鉛山河口、石塘、陳坊的古鎮、鄱陽古縣渡古鎮、橫峰葛源古鎮、上饒縣上瀘古鎮都保存了大批明清古民居。廣豐十都大屋、玉山樟村何家大屋、上饒縣大地紙坊村大屋、上饒城的楊益泰大屋、婁諒故居、楊時喬故居等都是獨具上饒古建築特色的古民居。 婺源在唐開元28年(公元740年)就建縣。婺源古民居歷經演變到明代,因為大批婺源商人和官宦大興土木而形成獨具風格的徽派建築文化。古村落中婺源人世代聚族,屋與屋之間緊挨相連,造型優美規模龐大,屋外建馬頭牆,屋內精心布局雕梁畫棟,梁坊、斗拱、門楣、窗欞等處處刻滿人物戲文、花草鳥獸,還有眾多匾額、盆景、景窗、石桌石凳等一應俱全,是中國典型的鄉村民居建築,也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中的瑰寶,已被列為國家文物古跡保護單位。廣豐龍溪村、鉛山儒源、德興海口等地的古民居則是注意人和天、地、山、水的環境關系。這些民居蜿蜒於上饒青山綠水間,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
望採納!
⑸ 河陽古民居的民居的歷史文化
「河陽」一詞遷自河南,唐末僖宗年間(約公元九世紀七十年代)河陽朱氏始祖吳越國掌書記朱清源、朱清淵兄弟原籍山東濮陽,後遷徙到河南信陽,自幼勤奮好學,學識淵博。公元 933 年唐朝末年,群雄四起,你爭我奪,兄弟倆為避五季之亂,到了浙江杭州。 當時杭州屬於吳越國,吳越皇帝錢武肅王聽說朱清源學問淵博,口才出眾,既聘他為掌書記,成為王宮主管。武肅王病故,天下兵爭四起,天下紛爭,大勢未有所屬,哥哥朱清源勸弟弟朱清淵要韜光養晦,「負英武之才,志欲勘亂之功,以靖中原」。先隱居起來,以待天下清。於是武肅王死後第二年朱清源攜弟弟漫遊括蒼之縉雲,看到那裡山水秀麗,就選擇山下的風水寶地而居,為使朱氏後裔不忘祖宗之本,取河南信陽各一字而名「河陽」。於是也就有了現在的河陽村。朱氏定居以來,已繁衍四十三代。現居河陽的為第三十五至四十二代朱氏子孫。江南不少地區,如青田、湖州、麗水、溫州、台州,甚至福建福州、安徽歙縣等地的朱姓,各支各派大多發源於河陽。一千多年來,他們崇尚禮教,耕讀傳家,重農經商,人才輩出,富甲一方,成為縉雲望族。
河陽村不但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且文化璀璨,底蘊深厚。河陽人在自家門前用鵝卵石鋪設銅錢圖案,在銅錢朝門口的部位缺了一部份,它的寓意是「錢進門」,主人做生意,一出門就踏進錢眼裡,表示發財致富。這枚銅錢可不一般,它可以預報天氣。這是因為這幾條邊的泥土在鋪設前經過鹽鹵水浸泡,天氣轉陰就會返潮變黑,所以能起到預報天氣的作用。河陽不但有氣象錢,在有的天井裡還有氣象鹿,氣象牛呢!由此可見,河陽人有多聰明啊!河陽木雕作為河陽村古民居及宗族建築的重要裝飾,體現了明清古建築風貌及河陽村當年盛況。河陽木雕在表現內容上力求簡潔自然,略帶幾分含蓄,具有鮮明個性,雕刻主要分布在比較醒目的位置如廊下、門窗、牛腿、神龕等幾處,且在同一部分也有簡繁之分,細部各有千秋,體現了理財精明,注重實效、不顯奢華的精神。裝飾手段自然、活潑、典雅,雕有動物、植物等圖案,技藝之高超,讓人驚嘆不已。
⑹ 歷史文化名村和古村落有什麼區別
中國歷史文化名復村,是由建設制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保存文物特別豐富、且具有重大歷史 價值或紀念意義的,能較完整地反映一些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通常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一起公布。 第一批2003年10月8日公布,共12個村;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共24個村;第三批2007年6月9日公布,共36個村,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評選依據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2003年10月8日發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評選辦法》進行。
古城是指一個地區的軍事政治中心;古鎮是指一個地區的經濟政治中心;古村是指最基層居民的生活中心。因此,古城的建築往往體現出顯著的軍事特徵,古鎮建築多體現貿易,而古村則充滿生活痕跡。
我國比較著名的古村落有安徽西遞村、宏村、呈坎村;江西婺源古村落群、理坑村、流坑村;浙江諸葛八卦村;廣東梅縣圍龍屋群落、南社村、大旗頭村; 廣西陽八寨;四川中路村;貴州西江寨;山西李家山村、郭峪村;福建永定土樓群落、螺坑村;河南郭亮村 等等。
⑺ 皖南古村落的發展歷史
1986年,皖南古村落主要代表之一西遞村於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皖南古村落回評為省級文明景答區示範窗口。
1999年,西遞村被國家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單位,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報,並通過了專家評估考察。
2000年,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作出決定,將中國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首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1年,皖南古村落古建築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2003年10月8日,皖南古村落被批准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11年,皖南古村落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13年,皖南古村落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文物維修保護樣板示範工程之一。
⑻ 皖南古村落的歷史發展
皖南山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態相近、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僅與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結合,而且加上明清時期徽商的雄厚經濟實力對家鄉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興旺發達,還鄉後以雅、文、清高、超脫的心態構思和營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環境更為豐富,村落景觀更為突出。皖南古村落已於2000年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現已成為全人類共享的寶貴財富。作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黟縣的西遞、宏村兩個古村落已率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皖南古村落」,具有典型的山區聚居村落特點,又稱作「徽州古村落」。現存的皖南古村落建築以明清時期所建的居多,主要是清朝建築,明以前的比較少見。
建築,其本身來說,所具有的結構布局上的特點並不能夠使其具有流傳千古的價值,失去了文化的依託,建築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因而,對於皖南古村落的研究,便不能不考慮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厚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指發生與存在於歷史上徽州本土以及由此發生輻射、影響於外的典型特色文化。從地理區域范圍來說,包括當年徽州府所轄的六個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縣、祁門縣、績溪縣和婺源縣。從歷史時期來說,主要指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設立徽州府起至清末,這一時期的文化現象是徽州文化的主體。
皖南自古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因而對於當地百姓來說,相對少且貧瘠的土地,並不能夠養活自己,面對改善生活的強烈願望,當地便形成了一股深遠的重文重商的習俗。
徽州居民自古便十分注重教育,以科舉道路改變人生的觀念在當地根深蒂固。徽州地區一直文風昌盛,居歷史記載,在宋代,徽州即有書院12所,清末時已達70 所,社學更多達562所。「十戶之村,不廢誦讀」乃是當地教育發達的深刻寫照。明清兩代,徽州舉人多達996名,進士618名,而狀元則僅休寧一縣就有 19名,休寧的「狀元之鄉」、「中國狀元第一縣」可謂名副其實。在徽州,「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一門九進士、兄弟四尚書」、「同胞翰林」、「父子尚書」等故事絕不是信口空談,由此可見當地文化之深厚,文風之昌盛,足可稱道於世間,誇耀於史上。又由於當地山川秀麗,綠水怡人,因而徽州足可稱之為「鍾靈毓秀」「人傑地靈」。
另一方面,與中國一直重農輕商的傳統不同,對依靠出外經商來拼打天下並獲得「徽商」美譽的徽州人來說,商人是受到尊崇的。面對當地土地的貧乏,經商,便成了徽州人科舉之外的另一條出路。自宋代以來,大批徽州人出外經商游歷,因其注重誠信、方法靈活,因而徽商獲利之重,一時富甲天下者大有人在。
落花終有凋謝日,綠葉也需歸根時。當一批批宦遊經商之人歸家時,帶來的便不僅僅是一個經歷,一批財富,更是一片視野,一種文化。當地的山水結構,使得徽州古村落建築小巧而緊促,而當地的重文重商的文化背景,則使其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氣息和豐富的園林情調。小巧玲瓏的結構特點加上深厚的徽文化內涵,使得皖南古村落的建築具有了經久不息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其作為徽文化的載體,傳遞的不僅僅是一種輝煌的經歷,更是一種文化的生命力。
⑼ 古村落的歷史文化價值有哪些
古村落歷史文化價值與保護利用 (演示文件)
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的古村落,是中華民族生活、生產、生存的基本載體,是社會組成的細胞,是傳統觀念、習俗、社會與家庭等多元文化孕育而生的中華本土文化。是一部擁有千姿百態、異彩紛呈、文化厚重的史書。是中國傳統文化之根。 一、中國傳統古村落構成與發展的支撐: 中國傳統古村落是在中國特定的內陸為主的地理條件下,以小農經濟、宗法社會及倫理思想三大社會支撐條件下得以構建與發展。形成中國傳統村落文化的內在機制。 1.在大陸性地理環境,造就了「以農立國」的農業社會文化特徵: 在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自然生態環境復雜多變,地勢呈西北部高,東南部逐漸地,中部為丘陵和平原,南部面海。形成一面臨海、三面陸地圍合的封閉型大陸性地理環境。構建了以土地為基礎的人生本位,珍惜土地、視土地為生命,以土地為求生載體。造就了「以農立國」、「小農經濟為主體」的農業社會體制。形成了中國傳統村鎮、城市建設的文化特徵:
(1)樹立了「天人合一」的環境觀念。 「天人合一」的環境觀念早在三千多年的周代就明確樹立。 「天」——即是客體存在的宇宙、自然及其規律。 「人」——即是主體存在的人生、社會及其規律。 中華文化觀強調二者相互依存、影響和促進的同源、同構的規律性和哲理性特徵。強調人為營造的生存環境應與自然環境相協調適應,並納入其中,成為與大環境中「和諧而統一」、「適應而共存」的有機組成部分。並廣泛應用風水學說選址,建村、鎮、城市及建築。構建了融於自然的古村落環境特色。 西方環境觀念為「天人相抗」、「人定勝天」。 經過工業革命對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教訓,強調保護生態資源與生態環境,樹立了「天人和諧共生」的環境觀念。強調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2)構建了以土地為基礎的農業國。 「以農立國」「安息於土地」為基礎,形成以農業經濟為主體價值取向封閉的、以集權制生產關系組織生產力和生產方式,也造就中國傳統村落「耕居結合」的居住形態。一個村落就有如一個小社會。形成了「勤勞自力」、「安居樂業」的價值觀。缺乏開放性奮斗的精神。構建了中國古村追求安全、安靜、功能完善的居住環境。形成中國極富地域性和鄉土氣息的傳統村落居住文化。
2.以血緣、族緣為脈絡,構建了中國宗法社會。 (1)構建了有血緣、家庭、宗族群體派生而成的群體本位。形成以宗法社會構建「大一統」古國。 (2)構建了以血緣為脈絡的社會人文網路。強調家庭、家族、民族間團結、互助、共榮辱的觀念。以「血緣」穩定支撐社會發展,甚至以「血緣」決定人的社會地位。 (3)構建了聚族而居的傳統古村。以宗族傳統建立家訓、家規、家譜,以建祠堂祭祀統領村落發展。
3.以「倫理」與「禮樂」精神,規范道德行為 歷史悠久、傳統文化深厚的文明古國——中國,是以儒家倫理為主體核心的儒、道、釋相結合的哲學體系支撐國家的發展。 以禮、仁、中和禮樂文化為核心構建社會、家庭、個人行為規范、准則。 (1)以「禮」構建人倫秩序而立國興邦,建立道德、仁義的行為模式。 (2)以「仁」構建仁愛思想、樹立道德精神。 孔子曾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強調「仁」是思想核心,就是仁的表述。 (3)以「中和」構建「天人之和」、「人際之和」、「身心之和」。 孟子常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此儒家以「尚中」之道為求「和」的「標准」與「限度」形成中國文化崇尚「中和」的審美觀。 (4)以「禮樂」構建道德情感和人的心理溝通。體現了古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審美的標准。 倫理精神支撐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也深深影響著中國城市、鄉村及傳統建築的構建與發展。 傳統古村構建中同樣的倫理精神所支撐。 構建以宗祠、關帝廟教化中心及公共活動中心,以施「倫理」、「禮樂」文化中心。強化道德教化與人際和諧與交往。 古村人居環境和居住建築中,強調長者為上,建立長幼、男女、內外有別的等級秩序
⑽ 山西歷史悠久,古村落比比皆是,這些村落歷史究竟有多悠久
山西的這些古村落很多歷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甚至更久遠的朝代,他保留了許多的歷史沿革,也就是建築風貌,建築環境,更擁有獨特的民俗民風。雖然歷經了久遠年代,但仍然被人們使用著,山西有許多地方就像世外桃源一樣,這種古村落民風淳樸,宛若世間仙境。
張壁古堡是位於介休市的張壁村,海拔104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整個古堡一事而見,地下遍布地道,四通八達,各地到互相聯通成網狀結構,其建築風格頗有地道戰的感覺。而雲丘山塔爾坡村,更是一個擁有1500年歷史的古村落,古村內依山傍水,樹木鬱郁蔥蔥,民俗民風獨特,建築風格各異,被專家稱為民俗民居活化石,是這里富有歷史傳統價值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