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花縣的歷史文化

花縣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2 19:41:27

A. 花縣花城歷史

花都(原花縣)境域,漢朝屬番禺管轄,隋朝屬南海縣轄,宋以後分屬番禺、回南海縣轄。清康熙二十五答年(公元1686 年)取南海、番禺兩縣部份區域置縣,因縣城近花山,定名「花縣」,屬廣州府,太平天國起義領袖洪秀全就誕生在這里。民國時期,花縣主要由省直轄。
建國後先後隸屬江北專區、珠江專區、粵北行政區、佛山專區。1960 年4 月劃為廣州市屬縣。1993 年6 月18 日,經國家批准,撤縣設市,定名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託廣州市代管。2000 年5 月21 日又經國家批准撤市設區,成為廣州市花都區。在改革春風吹拂下,花都煥發蓬勃生機,從一個欠發達地區一躍成為風景秀麗、投資環境優良、經濟繁榮、初具現代規模的城區。

B. 花石鎮的歷史文化

花石鎮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鎮。景色秀美,風景宜人,碧波盪漾、浮光躍金的白沙水庫如一面明鏡鑲嵌其中,清澈見底、波光粼粼的潁河水似一條玉帶流經全境,秀美的五旗山巍巍挺立,蒼勁的雲頭嶺霞遮霧罩,自然美景美不勝收,義勇武安大殿、閆寨夏文化遺址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天爺廟、石佛寺、龍潭寺等個代悠久的唐代建築,這些歷史人文景觀讓人看後,又令人嘆為觀止,另在王橋村東側,原有劉知遠次子後漢隱帝劉承佑的潁陵,在文革中被破壞。三國名將關羽千里走單騎,河北尋兄,「過五關斬六將」的第一關東陵關,更是因為關雲長的英雄氣概而聲名遠播,千年不衰,東陵關還有著優美的風景,遠看,關左是箕山山系的群峰環繞,關右是具茨山系的層巒疊嶂,近看,潁水濤濤,切割得峽深谷幽,峭壁巍巍,秀美的花石鎮,美麗的白沙湖,千古絕唱東陵關,無疑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集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度假聖地。看優美風景,品特色小吃也是花石一絕,遠近聞名的特色小吃-花石羊肉湯更是以獨具特色的風味,老少咸宜、肥而不膩的口感,讓人吃後贊不絕口的感嘆吸引著八方賓。與鈞瓷有異曲同工之美的潁河石硬度高,意境美,常有奇妙之作現身。 石羊關石刻是北魏時期官道上設置的關隘遺址處的一處石刻。「石羊關」原名「陽城關」,南臨潁河,北靠九頂鳳凰山,是個東西長、南北窄的小鄉村。原村在古關隘所在處,村子中間立有青石雕刻,昂首仰望的「石羊」,所以稱「石羊關」。石羊雕刻刀工細膩,技術精湛,石羊造型美觀,形象逼真,不但是村子的象徵,更是村民平安、吉祥的寄託。1951年修建水庫時,居民全部搬遷,「石羊」也隨之遷至新村南頭路邊。現老村已淹沒水中。在老村北岸岩石上雕刻有幾處石佛像,據考證為北魏時期所刻制,文字列於下方無佛處,現已剝落殆盡。旁邊不遠處,有多處古採石場舊址,相傳是修建少林寺、中嶽廟時所取大型石料之地。
古棧道遺跡
棧道位於白沙水庫上游的玉翠山下峭壁上。其修建年代不詳。據傳是曹操為了進一步控制洛陽而秘密修建的軍事要道,並在此棧道附近長期屯兵。古棧道大部分已遭到破壞,僅留棧孔。現修復長度約2公里,棧道寬1.2米。棧道骨架用鋼筋水泥澆鑄,外用木板鑲鋪。沿途建有亭、台、索橋等設備,將白沙水庫景區內的鬼穀子洞、姜子牙釣魚台等景點連為一體,已被遊人作為攀登山崖、游覽風光的交通道路。棧道由景區西側山崖處進入林區,是白沙水庫景區內的一個重要旅遊景觀。
禹王洞
禹王洞為一天然溶洞,位於白沙水庫支流馬峪河北岸。相傳禹王曾在此治水。洞外山勢雄偉,森林茂密,風景秀麗,鳥語花香。洞內洞連洞,路連路,寬者同時容納六、七百人,窄者僅一人能通過。四壁到處是石花、石瀑、石筍、石柱、石塔,奇洞怪石,氣象萬千。禹王洞的深度至今仍然是個謎。已探明的共有2000多米,已開發可供游覽的約700米。洞有三廳十洞,50多個景點,其中「群獅迎賓」、「禹王觀瀑」、「金龜出洞」、「二仙對弈」、「瑤池仙境」、「蓬萊仙島」、「鎮海寶塔」等形象逼真,造型奇特,是我國北方不可多得的天然溶洞,也是登山、旅遊、避暑之勝地。 位於花石鎮白北村,,坐北朝南,白沙河從義勇武安王廟門前由西向東流入潁河(水),禹(州)、洛(陽)公路在殿西約500米處由南向北通過。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原為漢朝武安侯灌夫的祭殿。據《漢書》載:「灌夫好住俠,在潁川作為橫恣,侵奪百姓。」三國時,為紀念關羽經過東嶺關,百姓毀灌夫塑像,改祭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但殿名未改。當地也有稱為「五虎廟」。該殿歷代多有修葺。據大殿前明代正統八年1443年重建義勇武安王廟碑記廟創與元至正九年(1349年),重修於洪武十九年(1386年)證明大殿始建於元代晚期,明洪武十九年重修,明正統八年重創之。解放後,河南省文物局於1953年、1963年、1977年前後三次撥款,對義勇武安王大殿後坡和部分檐、檁、構件等進行了修補。義勇武安王大殿面闊和進深皆為三間,歇山九脊式。殿頂為綠色琉璃瓦覆蓋,脊筒瓦件飾盤龍,盤龍由東、西兩端傾向屋脊中心點。脊鴟和戧脊及垂脊、仙人等亦為綠色釉件。戧脊和垂脊上相對均稱的裝飾著仙人、獸形構件。從整個殿頂看去,莊重大方,布局合理,獸件、仙人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義勇武安王大殿,在屋脊殿式、瓦件,屋架梁檁、斗拱、瓦件等方面還保留著明代的建造風格。同時,殿架梁檁、檐檁、斗拱等為研究明式建築法式提供了實物資料。
大殿的對面就是明朝時期建的古戲樓,如今保存依舊完整,每年還在唱著大戲,在中國的古戲樓仍發揮著作用的已經是鳳毛麟角。 漢墓群是禹州城西郊漢代直到白沙一帶官民集中留下的墓葬群。禹州是戰國時期的韓國國都,秦漢時期又為潁川郡首府,貴族階層人物較多,城周圍也就相應地出現了集中的墓葬區,尤其禁溝以西,地面保留下來的漢代墓冢及地下埋藏的墓室眾多,故稱「漢墓群」。漢墓群總面積67萬平方米,墓室為青磚(即漢磚)結構,上刻有各種圖案,系空心燒制而成。從出土的漢墓來看,墓主上有王公貴族,下有黎民百姓;墓室形制不一,各有特點,為全國所罕見,對研究古代葬俗和漢代文化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劉閣老墓
劉閣老墓位於花石鎮白北村,據傳為明代開國元勛劉基(即劉伯溫)的墓葬。劉基緣何墓葬於此,不得而知。整座墓葬佔地13000多平方米,有一高3.4米,方圓50米的大土冢。冢前有柏林,古木虯枝蒼翠如墨,以前墓前有鸞殿三間,現只余屋瓦斷磚殘片。墳前有石人石馬儀仗景觀。石人石馬雕刻細膩,刀法圓潤,栩栩如生,維妙惟肖,是中原明代高官墓葬保護比較完整的墓葬之一。 位於花石鎮花北村,屬明末地方財主看戲用的專用建築。戲樓坐南面北,磚石結構,寬9米,高5米,深15米,樓前有4根紅石柱支撐。戲樓飛檐斗拱,飾以雕刻和圖案。雕刻分石雕、木雕塑,圖案大多是傳統的愛情傳奇故事和花鳥圖形。花石戲樓與古時大院相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大戶莊院式建築群。花石戲樓歷代都是當地乃至方圓幾十里最繁華的地方。每逢唱戲,台下人頭攢動,成百上千。就連來往於許昌、洛陽的商賈、香客也在此歇腳看戲。

C. 花都區的歷史文化

花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灰塑 灰塑,俗稱「灰批」,是嶺南建築的傳統裝飾,是中國民間工藝的瑰寶。根據《宋高僧傳》卷十八的有關記載,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經存在。以後,灰塑在明清兩代最為盛行,尤以祠堂、廟宇、寺觀和豪門大宅用之最多。
花山鎮鐵山村邵成村年富力強,自小隨父習藝,灰塑技藝嫻熟,成為了灰塑工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2007年1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灰塑入選廣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灰塑入選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8年6月,國務院公布灰塑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灰塑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盤古王誕 盤古王誕是花都區傳統的民間活動。每年農歷八月十二日為誕日,誕期活動從農歷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盤古神壇為固定的活動場所。
清朝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讀書人邱毛松在獅嶺爐山(現盤古王山)半山腰發現一塊石碑,上刻書「初開天地盤古大王聖帝神位」。傳說這塊石碑原立於梯面盤古廟內,梯面瑤人逃亡時遺落在此。邱毛松將拾到石碑的農歷八月十二日定為盤古王誕日,並修建了盤古神壇,引人前來慶賀。此後,盤古王誕逐漸發展成為影響珠江三角洲和粵北一帶、內容豐富、場面熱鬧的傳統民間活動。附近各鄉都組織舞獅隊到盤古神壇前匯演,還有唱大戲、鬧花燈、搶花炮等民俗活動。
盤古王誕不僅反映了古老的瑤族盤瓠崇拜和社祭文化,同時還承載著許多重大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具有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和民俗學的重要價值。
2007年1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盤古王誕入選廣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灰塑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創作文學,富有濃郁的地方語言特色,屬於民歌體裁的一種。它繼承了《詩經》中《十五國風》的風格,常用「賦、比、興」的傳統手法,又以雙關、重疊等手法見長。除情歌以外,客家山歌還有勞動歌、勸世歌、行業歌、耍歌、逞歌、虛玄歌和猜調、小調、竹板歌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聯唱、戲曲小品等。客家山歌旋律優美,意境含蓄,被寓為《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其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押韻上口,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流傳。自唐代開始,客家山歌在民間常盛不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花都的客家山歌流行於花山、花東、北興、梯面、芙蓉、獅嶺等客家人聚居的鄉鎮,群眾歷來有勞動中哼唱山歌、休閑時對唱山歌的習慣。目前我區群眾自發組織的客家山歌隊約有十三支,其中較知名的有百花山歌隊和楓葉山歌隊。他們經常在花城墟、獅嶺墟、北興墟、旗嶺墟、新華花果山公園、新世紀廣場等地進行演唱,深受市民的歡迎和喜愛。花山鎮百花山歌隊組織者、山歌手劉小文曾榮獲「廣州市農村優秀民間文藝家」稱號,自編自費出版客家山歌集《山歌十八韻》(共三集),免費派發給山歌愛好者。新華鎮楓葉山歌隊在花果山公園組織成立了數百人的客家山歌學習班,免費教群眾學唱山歌,積極宣傳和推廣客家山歌傳統文化。
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客家山歌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中彩琺琅製作技藝 琺琅,又稱「佛郎」、「法藍」,1979年至1981年間,花縣琺琅廠進行技術革新,組織楊志鋒、賴明、楊志金、黃鑒恆、黃翠芳等7人多次前往北京琺琅廠學習「景泰藍」的掐絲技藝。1983年,楊志鋒等人在「廣州琺琅」工藝的基礎上將「景泰藍」工藝有機地結合於一體,創新發明了一種新的工藝,命名為「中彩琺琅」。該工藝了不僅繼承「景泰藍」金碧輝煌的花紋圖案,又能襯托出「廣州琺琅」的淡雅、古樸、細致、生動的大幅彩畫和書法,使產品的觀賞價值大為提高。「中彩琺琅」製品有花瓶、點心盒、盤、罐、碟、碗、座鍾、電話機、座燈、鈕扣等,曾先後參加國家輕工部及省市有關部門舉辦的展覽,並多次獲得榮譽及獎項。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中彩琺琅製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花都元宵燈會 元宵節游燈,是流傳於嶺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習俗,也是人們新年祈福的一種形式。游燈的起源最遠可推至漢代。隨著歷史的發展,游燈活動不斷延續和豐富,到清代其形式和規模最大。
舊時,花縣的元宵節游燈活動十分盛行,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數鄉村都舉行游燈活動,場面非常熱鬧。遊行結束後,人們開始進行投燈,祈求光宗耀祖,虔誠孝順,新年順利,五穀豐登等新年願望。
新中國成立後,游燈習俗停止。20世紀90年代初,花都部分鄉村(如炭步鎮水口、石湖、塱頭、華嶺等村)逐復游燈習俗。1996年,炭步鎮水口村重修康公廟後,由旅港鄉人任廣榮發起成立「花燈會」,恢復游燈和投燈活動,至今已經舉辦了十二屆。每年農歷正月十四晚上,水口村元宵節游燈和投燈活動在康公廟前進行,共有三個程序:一、上屆燈主交納投燈款後,與親戚朋友、村中長者(稱「千歲宴」,即一桌12人歲數相加超千歲)在廟前聚餐。二、飯後進行投燈活動。先由「贊燈先生」贊唱燈籠,隨後群眾根據自己的願望需求報價競投,價高者得,燈價從幾千到幾萬不等。三、凌晨12點前投燈活動結束,隨即進行游燈活動。村中醒獅隊和群眾賓客聚集康公廟前,從廟內抬出康寶裔元帥、文昌帝、北帝、關帝、大王爺等5尊菩薩依次排列。游燈時大鑼開道,菩薩隨後,醒獅隊與今屆投燈獲得者、手提火把和燈籠的群眾組成連綿不斷的游燈隊伍,在村內、村外固定的范圍內遊行。
水口村元宵節游燈是花都地區規模較大,較有影響力的民俗活動,具有歷史、文化、民俗等研究價值。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花都元宵燈會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南獅 南獅,亦稱「醒獅」,流行於廣東、廣西以港澳、東南亞僑鄉,是地道的廣東民間獅舞。南獅是花都傳統的民間藝術,是人們喜愛的體育活動。它不僅融合了武術、舞蹈、音樂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由於舞獅的跳、蹲、馬步、箭步、弓步等均為武術動作,因此舞獅必須同時練習武術,掌握一定的武術步法。民國時期,花都很多鄉村都設有武館,聘請武師教授子弟習武和舞獅。新中國成立後,武術和南獅表演更加普及,逢年過節和開張慶典,各村獅隊便上街采青、巡演。近年,花都區政府致力開展醒獅競技運動,每三年舉辦一次「花都區醒獅大賽」。第八屆醒獅大賽中新華街大唐邊新華村1隊和獅嶺鎮楊屋村醒獅隊奪得一等獎,獅嶺鎮聯合村均合1隊、義山村醒獅隊,花東鎮珠湖村醒獅隊、新華街大唐邊新華2隊獲得二等獎。花山鎮新和弘橋A隊等獲得三等獎。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南獅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粵劇 粵劇是融會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如木魚、龍舟、南音、粵謳、廣東音樂、小調、小曲等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又稱廣東大戲、廣府戲等,是一種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才把演唱語言改為廣州方言。
花縣(今花都)人喜愛粵劇。20世紀20年代開始,粵劇在花縣盛行,每逢舉行迎神賽會或學校籌款,多演出粵劇助慶。在縣內各鄉、村、圩都習慣搭戲棚請粵劇名班演出。20世紀二三十年代粵劇名演員白玉堂、黃種美、黃君武,三四十年代的蘇州女、白雲龍、袁准,50年代的劉美卿、粵樂演奏家駱津等都是花縣人。
1956年,佛山專區分配「群眾粵劇團」來花縣,花縣始有專業粵劇團,1959年正式成立「花縣粵劇團」。文革開始後,劇團癱瘓。1967年宣布花縣粵劇團解散,1973年,由花縣文藝工作團改編成花縣粵劇團,縣粵劇團重新成立,上演的劇目《洪秀全》曾被省電視台錄像播出。1981年11月至1986年,縣粵劇團多次解散和重建。1987年採取承包形式,粵劇團重新掛牌,直至現在,花都粵劇團主要活躍在五邑地區,有時回花都演出。
1950年,大東鄉首先成立業余粵劇團,編寫《解放區的天》,巡迴演出,轟動鄉鄰。隨後,李溪、羅洞、畢村、朗頭等五十多條村相繼成立業余粵劇團。人民公社成立後,業余粵劇團解散。上世紀80年代末,「私伙局」開始在花都流行,花都區文化部門近年每年舉辦一屆粵劇、粵曲大賽,為愛好者提供演出、交流平台,每年舉辦一屆文藝創作比賽。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粵劇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瑞玲盆景 瑞嶺盆景主要源於赤坭鎮瑞嶺村,該鎮豐群、田心、竹洞、上連珠、下連珠等村,以及炭步、獅嶺等地均有人栽培盆景。赤坭鎮瑞嶺村地處花都區西部地區,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交通方便,種植盆景花卉等特色農業擁有100多年的悠久歷史。瑞嶺村位於三坑水庫和矮嶺山塘的下方,灌溉方便,土壤、氣候十分適宜盆景種植。
赤坭鎮瑞嶺村以生產經營樹樁盆景和盆栽盆景為主,是嶺南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瑞嶺村栽培的樹木種類繁多,其中以九里香、羅漢松的造型方面更具造詣。九里香盆景是瑞嶺盆景的代表作,製作技法精湛,造型方面具極高的造詣,獨樹一格。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瑞嶺盆景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1994年4月19日,花都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成立,負責落實各項文物政策及市內文物調查、徵集、管理和保護。4月20日,花都市人民政府公布花都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洪秀全故居(含洪氏宗祠、書房閣)、馮雲山故居遺址、王氏大宗祠、資政大夫祠清代建築群(含水仙古廟)和盤古王廟(各處簡介可參閱《花縣志》文化藝術篇)。翌年4月28日,花都市人民政府發出《關於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的布告》,規範文物管理和保護。
重修洪秀全故居(含書房閣)
洪秀全故居於1961年復原。1998年,故居建築基礎下陷,牆體變形成危房。是年11月,由國家文物局和廣州市政府各撥款10萬元、花都市政府撥款20萬元進行重修,並於翌年2月修復重新開放。
修葺資政大夫祠古建築群
三華村資政大夫祠建築群(含水仙石廟),建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總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新中國成立後該建築群長期挪作他用,日久失修,原建築工藝損壞嚴重。1993年,花都市委、市政府決定修復該建築群。三華村委會和花都市政府分別籌資500萬元和900萬元,由廣東省嶺南古建園林工程公司施工,對建築群主體建築的工藝進行全面修復,並對周邊園林綠化環境進行整治,使建築群恢復原貌,於2000年12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花都的一個旅遊景點。
廣州最美鄉村 「紅山村」旅遊區
紅山村位於廣州市花都區梯面鎮,在具有廣州「九寨溝」之稱的王子山森林公園的腳下,被譽為「廣州市最美的山村」。梯面鎮投入1000多萬元,在紅山村發展旅遊業,並在去年建設了東部深谷景區,明年還將打造西部淺谷景區。

D. 「花縣」一詞的來歷

傳說洪澤湖底,有座石花縣城,有時還現出來,靠湖邊有幾句順口溜:

石花縣、石花縣,三年兩遍現,

城裡城外樓上樓,轉眼就不見。

每逢陽春三月,或者是十月小陽春時節,湖面上隱約出現一座高大城牆,樓台亭閣,人來人往,但就是聽不到一點聲音。據人傳講,這就是洪澤湖底的石花縣城再現。

洪澤湖北岸,有個柳林鎮柴林庄,庄南有個打鼓墩,墩上住著個柳老三。那一年,柳老三在湖底打魚,恰好見到石花縣再現,他放下魚網,就進城去逛逛。剛到街頭,見路上有一口大鍋和一根槐木扁擔,他想:「人都說石花縣滿城是寶,這鍋和扁擔說不定也是寶貝呢!乾脆拿著再說。」於是,他頭頂鐵鍋,手拿扁擔,走上大街。這鍋頂在頭上很重,那扁擔拿在手裡又叉叉棒棒,行走也不方便。他就扔掉扁擔,頂著鐵鍋,串遍大街小巷。只見家家關門上鎖,街上空無一人,他剛走出街頭,轉眼之間,縣城不見了。一隻鐵鍋還頂在他的頭上。

回到家,柳老三支起那口鐵鍋燒火做飯。做飯,飯裝不了;燒菜,菜盛不完。盡吃盡有,沒完沒了,直到他說:「這鍋怎麼這樣能盛的?還就是吃不了哩。」這時候,鍋里的飯菜立刻就沒有一點了。

幾十年以後,有一天,一個白鬍子老頭路過他家,天晚了就住在柳老三家裡。柳老三就用這鐵鍋熬魚貼棒秫餅,一鍋起招待這白鬍老頭。家裡還有四兩洋河大麴也拿出來,兩個人邊吃邊喝邊拉呱。白鬍老頭見他鍋里魚和餅並不多,但是盡吃盡有,非常奇怪,就問:「這莫非是神鍋?」柳老三哈哈大笑,就把幾十年前樣進石花縣城拾到這口鍋和扁擔的故事講了一遍。

白鬍老頭急忙追問扁擔的下落。柳老三說:「被我扔了。」白鬍老頭問道:「你還記得那根扁擔是什麼木頭嗎?」柳老三說:「我記得好象是槐木的。」急的白鬍老頭只拍大腿:「哎呀,好糊塗啊!你只知這鍋比扁擔值錢,你可曉得那槐木扁擔是把金鑰匙?拿了它,街上衙門、金庫、商店的大門,都可以打開。那些財寶金銀,取之不盡,不比這鐵鍋更金貴嗎?」

第二天早晨,白鬍老頭要走了,到了門外,忽見柳樹叢中,長著茶杯粗的一棵小槐樹。他走到跟前上上下下望了幾眼,連聲稱贊:「咦!這棵小槐樹不孬!剔直苗條。」柳老三生氣地說:「哼!長了三十幾年,才工茶杯口粗。我早就想把它刨掉,你還誇哩。」白鬍老頭連聲說:「不能刨,千萬不能刨!這棵樹再長三年,賣給我,給你三千兩銀子。」說著就從懷中摸出一錠銀子:「喏!這是定錢,三年後,三月三午時三刻我拿三千兩銀子來取樹。」

白鬍老頭走後,柳老三越想越奇怪:這么粗點一棵小樹,再長三百年也值不了三千兩銀子呀!這白鬍老頭為什麼出這么大價錢買我這棵小樹呢?大概它可以出條扁擔開石花縣城門吧?我可不能賣。

柳老三打好了小算盤。三年後的三月三,不等到午時三刻,他一大早就把小樹鋸悼,做成扁擔。恰好這時石花縣城又現,他急忙溜進城去,扛著扁擔直奔縣衙倉庫,取了許多金銀財寶,珍珠瑪瑙,把這些寶物剛取出門,金庫門就自動關閉了。再走一會,石花縣城不見了。這時他才想起,只顧搬取金銀珠寶,竟粗心大意把那根槐木扁擔丟在金庫里忘了拿出來。

柳老三把這些寶物剛搬回來,恰好正是午時三刻。那白鬍老頭正站在門前,手捧三千兩白花花銀子等著他呢。

柳老三見白鬍老頭,忙說:「仙師,虧你指點,我鋸掉槐樹,做成扁擔,進了石花縣城,取了這么多金銀珠寶,現在我不但不要你三千兩銀子,我還要送你三個金元寶作為酬勞呢!」

白鬍老頭嘆了口氣問道:「你這次進城,可見到什麼沒有?」柳老三說:「我看見一頭大肥豬頭伸多長,想吃那堆青草,可是被大鐵鏈拴住,夠不到吃。」白鬍老頭說:「你怎麼不去放開大肥豬,吃掉那堆青草呢?」柳老三說:「我哪有工夫去管那閑事。」白鬍老頭說:「你要把豬放開去吃青草,清朝就滅了。」又問他還看見什麼,柳老三說:「還看見一盞快要熄滅的油燈。」白鬍老頭說:「你為什麼不去添點油呢?」柳老三說:「我也沒去管。」白鬍老頭說:「你要添點油明朝就可以恢復了。」又問還看見什麼,柳老三說:「還看見幾只白羊、黃羊、黑羊,都在大花園里糟踏花草呢!」白鬍老頭說:「這事你又沒管了?」柳老三說:「我一個心思取寶,管它干什麼?」白鬍老頭說:「你要把那些羊趕走了,洋人就完蛋了,你真糊塗到極點了!」柳老三聽了急得直跺腳,懊悔自己只顧發財,忘了天下大事。

E. 花兒的歷史淵源

花兒其實是學術界的一種叫法,我們當地人叫做「漫花兒」,更准確地說叫「漫花」,由於當地發音多帶「兒」音,所以「漫花」外人聽起來就是「漫花兒」了。從叫法上就道出了「花兒」的關鍵在於「漫」,與我們常說的「漫談」有異曲同工之妙。到了「花兒會」這天,青年男女就會背上干糧,到附近的山中去「漫花兒」,類似其他地方的趕廟會或踏青。他們以歌會友,或單打獨唱,或一問一答,互相對唱,總之不拘泥於任何形式,非常自由而「散漫」,所以叫做「漫花兒」。
花兒又名少年,是流傳於西北地區的多民族民歌,因歌詞中將青年女子比喻為花兒而得名。花兒產於甘肅臨夏,並流行於甘、青、寧、新等地區,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很高,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作為花兒的發祥地和最主要的傳唱地,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岷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花兒之鄉」稱號,康樂縣和和政縣被命名為中國花兒保護基地和中國花兒傳承基地,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和永靖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民歌考察采錄地。其中甘肅臨夏更是花兒的故鄉,在2009年9月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甘肅花兒,連同我國申報的其他2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道獲准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F. 梅花鎮的歷史文化

相傳昔日有梅花公主居住於此,一方之人頗受其益。及公主歿,其村以公主之名命名,稱梅花,表示不忘。民國12年前有警察所,保衛社、國民小學。周圍有堡牆,約3里有餘,較為堅固。為清同治7年(1868年)所修。每逢農歷二、七開集市,百貨紛陳,市聲喧嘩,繁盛之況為藁城八大鎮之首,貿易以棉花為大宗,冬季以花布尤盛,布商密集,市肆相屬。交易之廣,北達天津,南至齊魯。1937年「梅花慘案」後貿易衰弱。
1937年10月10日,呂正操率部在梅花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激戰,斃敵800多名,因敵眾我寡,被迫撤離。10月11日佛曉,日寇糾集5000多名侵略軍包圍梅花,兇殘的進行燒殺搶掠,並進行了慘絕人寰的集體大屠殺,1547名群眾慘遭槍殺、活埋、淹死。佔全村人口的60%,46戶被殺絕,還有24人被日本侵略者挖眼、割耳、剁腳、斷臂成為終身殘廢。燒毀民房600多間,東西被洗劫一空。
重建後的梅花慘案紀念館,位於河北省藁城市區正南20千米,藁城、趙縣、欒城三縣(市)交界處的梅花鎮,是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交通非常便利,往北經藁(城)梅(花)路直通307國道、藁城市區、石德鐵路、石黃高速、石家莊機場;往南直達趙縣縣城、趙州石橋;往西過石家莊煉油廠,直達石家莊市。
基地由三部分組成:北院、南院和轆轤把水坑。佔地18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36平方米。北院、南院相對,以水泥路相隔。坐北朝南的慘案紀念館位於北院的正中央,面積576平方米,為一正方形建築。館中間高出6米的半球形體,寓意「神州陸沉」。展覽館前門正上方鑲刻著呂正操同志題寫的「梅花慘案紀念館」館名。北院大門為兩個大寫的「九」字,示意慘案發生的農歷時間九月初九。
南院東西長65米,南北寬25米,西為血井,東為「三十六口墳」。
展廳分為中央浮雕和四部分的環繞展覽。參觀線路流暢,易進、易看、易出。
進入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高2.35米的婦女,懷抱被日軍殺害的孩子,滿臉怒氣,滿腔仇恨控訴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的銅雕,身後為長7.02米,高2.65米的兩組巨石浮雕:一組為被殘害的婦女兒童群;一組為遭殺害,並與日寇搏鬥的青壯年群。浮雕背面為慘案中遇難同胞名單,下方棺材中裝殮著死難同胞的根根白骨,是日軍侵華暴行的鐵證。

G. 花縣的歷史文化

花都作為天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的故鄉,在風卷雲舒的歷史畫卷上留下了濃版墨重彩的一筆,權擁有洪秀全故居、洪秀全紀念館、馮雲山故居遺址等文物點,有資政大夫祠古建築群、盤古王廟、炭步鎮朗頭村民居古建築群、花東鎮高溪村歐陽庄民居古建築群等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還有省內首屈一指的道教聖地圓玄道觀。其中洪秀全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但自身有著非常大的旅遊開發價值和潛力,而且能帶動全區旅遊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洪秀全故居 — 圓玄道觀 — 資政大夫祠連成一線,以其豐富的文物和史料價值,已成為花都乃至廣州旅遊的特色景點。

H. 廣州花都區的歷史文化

廣州花都區的歷史文化:

1、灰塑

灰塑,俗稱「灰批」,是嶺南建築的傳統裝飾,是中國民間工藝的瑰寶。根據《宋高僧傳》卷十八的有關記載,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經存在。以後,灰塑在明清兩代最為盛行,尤以祠堂、廟宇、寺觀和豪門大宅用之最多。

2、盤古王誕

盤古王誕是花都區傳統的民間活動。每年農歷八月十二日為誕日,誕期活動從農歷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盤古神壇為固定的活動場所。

清朝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讀書人邱毛松在獅嶺爐山(現盤古王山)半山腰發現一塊石碑,上刻書「初開天地盤古大王聖帝神位」。傳說這塊石碑原立於梯面盤古廟內,梯面瑤人逃亡時遺落在此。

邱毛松將拾到石碑的農歷八月十二日定為盤古王誕日,並修建了盤古神壇,引人前來慶賀。此後,盤古王誕逐漸發展成為影響珠江三角洲和粵北一帶、內容豐富、場面熱鬧的傳統民間活動。附近各鄉都組織舞獅隊到盤古神壇前匯演,還有唱大戲、鬧花燈、搶花炮等民俗活動。

3、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創作文學,富有濃郁的地方語言特色,屬於民歌體裁的一種。它繼承了《詩經》中《十五國風》的風格,常用「賦、比、興」的傳統手法,又以雙關、重疊等手法見長。

除情歌以外,客家山歌還有勞動歌、勸世歌、行業歌、耍歌、逞歌、虛玄歌和猜調、小調、竹板歌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聯唱、戲曲小品等。客家山歌旋律優美,意境含蓄,被寓為《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

其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押韻上口,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流傳。自唐代開始,客家山歌在民間常盛不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4、中彩琺琅製作技藝

琺琅,又稱「佛郎」、「法藍」,1979年至1981年間,花縣琺琅廠進行技術革新,組織楊志鋒、賴明、楊志金、黃鑒恆、黃翠芳等7人多次前往北京琺琅廠學習「景泰藍」的掐絲技藝。

1983年,楊志鋒等人在「廣州琺琅」工藝的基礎上將「景泰藍」工藝有機地結合於一體,創新發明了一種新的工藝,命名為「中彩琺琅」。該工藝了不僅繼承「景泰藍」金碧輝煌的花紋圖案,又能襯托出「廣州琺琅」的淡雅、古樸、細致、生動的大幅彩畫和書法。

使產品的觀賞價值大為提高。「中彩琺琅」製品有花瓶、點心盒、盤、罐、碟、碗、座鍾、電話機、座燈、鈕扣等。

曾先後參加國家輕工部及省市有關部門舉辦的展覽,並多次獲得榮譽及獎項。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中彩琺琅製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5、花都元宵燈會

元宵節游燈,是流傳於嶺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習俗,也是人們新年祈福的一種形式。游燈的起源最遠可推至漢代。隨著歷史的發展,游燈活動不斷延續和豐富,到清代其形式和規模最大。

舊時,花縣的元宵節游燈活動十分盛行,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數鄉村都舉行游燈活動,場面非常熱鬧。遊行結束後,人們開始進行投燈,祈求光宗耀祖,虔誠孝順,新年順利,五穀豐登等新年願望。

新中國成立後,游燈習俗停止。20世紀90年代初,花都部分鄉村(如炭步鎮水口、石湖、塱頭、華嶺等村)逐復游燈習俗。1996年,炭步鎮水口村重修康公廟後,由旅港鄉人任廣榮發起成立「花燈會」,恢復游燈和投燈活動,至今已經舉辦了十二屆。

6、南獅

南獅,亦稱「醒獅」,流行於廣東、廣西以港澳、東南亞僑鄉,是地道的廣東民間獅舞。南獅是花都傳統的民間藝術,是人們喜愛的體育活動。它不僅融合了武術、舞蹈、音樂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

由於舞獅的跳、蹲、馬步、箭步、弓步等均為武術動作,因此舞獅必須同時練習武術,掌握一定的武術步法。民國時期,花都很多鄉村都設有武館,聘請武師教授子弟習武和舞獅。新中國成立後,武術和南獅表演更加普及,逢年過節和開張慶典,各村獅隊便上街采青、巡演。

7、粵劇

粵劇是融會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如木魚、龍舟、南音、粵謳、廣東音樂、小調、小曲等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又稱廣東大戲、廣府戲等。

是一種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才把演唱語言改為廣州方言。

8、瑞玲盆景

瑞嶺盆景主要源於赤坭鎮瑞嶺村,該鎮豐群、田心、竹洞、上連珠、下連珠等村,以及炭步、獅嶺等地均有人栽培盆景。赤坭鎮瑞嶺村地處花都區西部地區,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交通方便,種植盆景花卉等特色農業擁有100多年的悠久歷史。

瑞嶺村位於三坑水庫和矮嶺山塘的下方,灌溉方便,土壤、氣候十分適宜盆景種植。赤坭鎮瑞嶺村以生產經營樹樁盆景和盆栽盆景為主,是嶺南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瑞嶺村栽培的樹木種類繁多,其中以九里香、羅漢松的造型方面更具造詣。

九里香盆景是瑞嶺盆景的代表作,製作技法精湛,造型方面具極高的造詣,獨樹一格。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瑞嶺盆景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I. 花都區的新華鎮的歷史文化詳細簡介!詳細點......!!!說清楚點!!!^-^!!!

花都區(原花縣)境域,漢朝屬番禺管轄,隋朝屬南海縣轄,宋以後分屬番專禺、南海縣轄。屬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取南海、番禺兩縣部份區域置縣,因縣城近花山,定名「花縣」,屬廣州府,太平天國革命領袖洪秀全就誕生在這里。民國時期,花縣主要由省直轄。建國後先後隸屬江北專區、珠江專區、粵北行政區、佛山專區。1960年4月劃為廣州市屬縣。1993年6月18日,經國家批准,撤縣設市,定名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託廣州市代管。2000年5月21日又經國家批准撤市設區,成為廣州市花都區

J. 宣漢縣的歷史文化

土家余門拳
余門拳是四川地方拳術之一,傳自四川簡陽縣余氏。源自華佗「五禽戲」,形成於明代中葉,具有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特點的宣漢「余門拳」,到如今已傳至第11代。余門拳以其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的特點,被載入了《四川武術大全》,主要分布在湖南,重慶開縣、雲陽,四川達州的達縣、宣漢、萬源等地。相傳,「余門拳」由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創造的「五禽戲」演變而來,經歷代相傳,不斷吸取各代名師的精華,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拳術。明朝中葉已成為東鄉縣(現宣漢縣)余氏家族世襲拳術。
宣漢民歌
宣漢民歌指產生並流傳於四川東部達州市宣漢縣轄區內的一種民歌。種類繁多;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曲式結構多彩;受古老民歌影響,宣漢民歌可分為四大類:一是山歌;二是小調;三是號子;四是風俗歌。 宣漢黃牛肉
宣漢縣黃牛列入世界優良牛種名錄,肉質特佳,分別在1992年首屆巴蜀食品節和1993年長江流域五省七方新產品技術交流會上榮獲金獎。有五香牛肉乾、麻辣牛肉乾、香油牛肉片、牛肉鬆等23個產品。
麻辣雞塊
麻辣雞塊選用宣漢縣土雞為原料,輔以花椒、辣椒等十來種佐料精製而成,麻辣可口,回味無窮。

「百里峽」老臘肉
「百里峽」老臘肉由樊噲鎮百里峽生產。百里峽老臘肉系列採用柏樹枝、香桂樹傳統工藝煙熏而成。
宣漢桃花米
宣漢桃花米,四川省宣漢縣特產,原產於宣漢縣桃花鄉,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宣漢縣桃花鄉一帶氣溫適宜,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生長期長,陽光、水源充足,土壤含硒,形成了桃花米的獨特品質。

閱讀全文

與花縣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