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
上海(Shànghǎi)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有超過2000萬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區。上海位於中國的華東地區,地處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
昔日的上海,只是一個以漁業和棉紡織手工業為營的小鎮。19世紀,由於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開始展露鋒芒。1842年《南京條約》簽定後,上海成為中國開放對外通商的口岸之一,並很快因成為東西方貿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發展。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成為跨國公司開展貿易和商務的樞紐。但在1949年建國之後,外國人幾乎全部離開了上海,上海隨即沒落。改革開放後的1990年,上海又開始重現往日的繁華,成為了今日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貿易港口。
上海目前也是一座新興的旅遊目的地,由於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如上海的地標——浦西的外灘和新天地。但在一江之隔的浦東,卻呈現出另一番繁華景象:東方明珠電視塔與金貿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建築共同組成了全球第五大天際線——上海天際線。而在建的全國最高建築——上海塔則會使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建築呈現「品」字形的三足鼎立之勢。
今日的上海,不光是中國重要的科技、貿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個國際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上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經濟和貿易中心。一些提案也提出上海會成為未來的全球城市。國際主流媒體更將上海形容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典範」。
上海即將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
、歷史沿革
1928年的上海外灘上海地區,吳淞江以南於公元751年(唐天寶十載)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華亭縣為華亭府,第二年改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轄有華亭、婁、上海、青浦、金山、奉賢、南匯7縣和川沙撫民廳。吳淞江以北於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設嘉定縣,後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於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經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新近發掘的松江廣富林將上海歷史極大推前。
1927年設立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
「申」、「滬」由來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稱上海為「滬」,又稱申城。
建城
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紀(明代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19世紀中葉,上海已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港口。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辟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開始新生。
『貳』 中國城市發展史的目錄
目錄 目錄 第一編 中國城市演變史 一 中國早期城市的起源 (一) 中國的原始社會與原始城市 (二) 黃河孕育出華夏早期城市 二 中國城市文化的搖籃 (一) 銅器文化時代的城市 (二) 殷墟與甲骨文 (三) 殷墟的城市及其文化藝術 三 西周城市發展與「封邦建國」之制 (一) 周代城市史概論 (二) 灃水岸邊建豐、鎬二京 (三) 雒邑與雒水 四 春秋戰國時期城市的發展 (一) 春秋戰國時期城市史概論 (二) 齊、楚、燕、韓、趙、魏、秦的都城 五 咸陽: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地主階級國家政權所在的中心城市 (一) 秦代城市史概論 (二) 秦代咸陽城市 六 從鄉聚到都城的長安 (一) 漢代城市史概論 (二) 長安從鄉聚到城市 (三) 長安的手工業、商業 (四) 長安的文化 七 雒陽的演變 (一) 雒陽城規模 (二) 雒陽的商業、文化 八 「三國」都城與山水 (一) 吳國都城建業與長江 (二) 蜀漢成都與「巴山蜀水」 (三) 成都的手工業 (四) 魏國洛陽與洛水 九 南升北降的魏晉南北朝城市 (一) 魏晉南北朝城市史概論 (二) 晉都洛陽 (三) 遭受戰亂破壞的周邊城市 (四) 東晉和南朝建康城的變化與科學文化成就 (五) 大興安嶺崛起的部落攻佔洛陽建都 十 劃一全國水利的中樞大興城 (一) 隋代城市史概論 (二) 大興城建設背景 (三) 大興城的興建 (四) 大興城是劃一全國水利的中樞 十一 長安與舟載盛唐帝國的運河 (一) 唐代城市史概論 (二) 長安城市的發展 十二 五代十國城市與中國城市歷史的轉折點 (一) 五代十國城市史概論 (二) 五代時期的開封——中國城市區域轉移的新起點 (三) 十國城市與江南經濟崛起 十三 北宋開封府城的繁榮與汴河 (一) 北宋城市史概論 (二) 開封 (三) 五河會聚之都 (四) 開封府城的經濟 (五) 開封府城的文化 十四 南北文化大聚集的南宋臨安 (一) 南宋城市史概論 (二) 「以湖山勝」的臨安城市 (三) 臨安城市手工業、經營類型、行業類型及其發展 (四) 臨安城市商業行鋪及其特色 (五) 臨安的教育文化 十五 遼、金、西夏城市崛起與少數民族發展史的轉化 (一) 遼、金、西夏城市史概論 (二) 上京臨潢府經歷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轉變 (三) 金上京會寧府城與移民 (四) 金中都大興府城 十六 超越前代的元代城市發展 (一) 元代城市史概論 (二) 元大都 (三) 大都城的經濟與文化 十七 明代城市與資本主義萌芽 (一) 明代城市史概論 (二) 明代應天府城 (三) 順天府城與大運河 (四) 北京的經濟、文化 十八 清代中國城市的變革 (一) 清代城市發展與變革概論 (二) 北京城規模 (三) 北京的經濟和文化 十九 近代城市的演變 (一) 近代城市史概論 (二) 近代中國城市遭受嚴重破壞 (三) 城市類型分化和建設 第二編 城市居住史 一 城市居住的肇始 (一) 傳說中的城市居住地 (二) 原始居住方式的變化 (三) 原始居民點社會差異性的形成 (四) 原始聚落發展的文化性 二 奴隸社會的城市居住 (一) 夏商周三代城市居住的選址 (二) 「茅茨土階」與「有城無郭」——夏商時期都城居住的基本特徵 (三) 從「監頑殷」到「衛小城」——「郭」區的起源與功能演變 (四) 春秋時期都城居住的禮儀思想 三 封建社會早期的城市居住 (一) 戰國、秦漢時期「以西為貴」文化傳統的延續 (二) 秦漢時期的「多宮制」 (三) 漢魏時期居住空間禮儀的演變 (四) 漢魏南北朝城郭格局的變化 (五) 「單宮制」——魏晉南北朝時期都城布局的重要變革 (六) 戰國至南北朝城市裡坊制的變化 四 封建社會中期的城市居住 (一) 「單宮制」的最後確立與宮城的進一步封閉 (二) 隋唐時期封閉的城市裡坊 (三) 北宋時期的城市居住區基本特徵 (四) 地方城市特色建築 五 封建社會後期的城市居住 (一) 明清北京城居住形態的基本特徵 (二) 「胡同」與「四合院」 (三) 清朝都市居住區的」滿漢分隔」制度 (四) 幾種特色居住區空間類型 六 近代城市居住區特徵 (一) 「滿漢分隔」制度的瓦解 (二) 租界居住建築與難民「貧民窟」的形成 (三) 」里弄」建築的演變 (四) 民國時期的「騎樓」 七 1949年後城市居住區空間結構特徵 (一) 城市居住區空間結構的基本特點 (二) 三個層次的「復合型」城市居住區 (三) 城市居住流動性小,居住功能與其他功能混合 (四) 中國城市居住空間分化的基本形式 八 20世紀50年代的「工人新村」與工業城市居住環境 (一) 工人新村建設概況 (二) 以曹楊新村為代表的上海普陀區工人新村建設 (三) 新村建設的問題及現狀 九 「就地城市化」的「城中村」的居住區現象 第三編 城市建築史 一 文化背景 (一) 建築是構成文化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二) 天人合一:中國人的理想境界 二 中國人的天地宇宙觀 (一) 原始的天地宇宙觀 (二) 建築就是宇宙 (三) 傳統星象觀 (四) 「中國」觀 三 山水有靈:居住與風水選擇 (一) 中國人的起源 (二) 適應自然的原始聚落 (三) 融於自然的傳統村落 (四) 傳統民居 (五) 陽宅相法 (六) 陵寢的選擇 四 象天設都:都城與宮殿 (一) 都城 (二) 宮殿 (三) 作為象徵的都城與宮殿 五 人間天上:明堂、壇廟與宗教建築 (一) 敬天尊祖的明堂 (二) 尊天親地的壇廟 (三) 招仙通神的宗教建築 六 天人合德:中國園林 (一) 道家美學思想 (二) 中國園林的發展軌跡 (三) 園林之「道」 (四) 天人合一:園林藝術的民族特質 (五) 園林的藝術特徵 七 天地和合的理想空間:建築與建築群 (一) 中國建築文化象徵觀念之源 (二) 天人合一的傳統城市設計 (三) 建築群體組合 (四) 作為象徵的建築 (五) 空間的「生理根源」 八 禮樂和諧與建築文化符號 (一) 禮樂和諧 (二) 建築符號的象徵意義 九 中西傳統哲學觀與建築觀 (一) 中西文化的核心差異 (二) 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中西傳統哲學觀比較 (三) 中西傳統建築觀 十 中西建築文化特徵與比較 (一) 中西建築時空觀 (二) 傳統建築文化特徵與比較 (三) 傳統建築色彩比較 (四) 傳統建築材料比較 十一 對當代建築文化發展的思考 (一) 生態城市、山水城市與生態建築 (二) 全球化、文化趨同與建築的發展 (三)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現實與出路 第四編 中國城市廣場史 一 城市廣場與社會的公共生活 (一) 公共活動場所是社會生活的需要 (二) 公共活動場所在中國城市中的歷史發展概觀 (三) 中國城市廣場的文獻與學術思想 (四) 研究廣場史的理論、方法探討 二 中國傳統廣場:最長壽的廣場體系 (一) 原始廣場:隨先民的腳步走來 (二) 壇廟廣場:中國本土的宗教活動場所 (三) 殿堂廣場:世俗權利的展示場與和合百族的磁力場 (四) 寺廟廣場:喧囂的世俗活動與虔誠的宗教活動並存交映 (五) 娛樂廣場:民間藝術與民間藝人的孽生地 (六) 市場性廣場:市場功能激發著廣場的繁盛 (七) 閱武場廣場:從單功能向多功能發展 (八) 中國傳統廣場的人文內涵 三 傳統廣場的斷裂與新型廣場的興起 (一) 西方廣場伴隨殖民者的刺刀嵌入中國城市 (二) 新型廣場高歌猛進 (三) 傳統廣場在批判、改造中斷裂 (四) 新型廣場的社會人文內涵 四 城市廣場的勃興與探索 (一) 1978~1995年間城市廣場建設波瀾不驚 (二) 忽如一夜春風來:1996年後城市廣場遍地花開 (三) 泥沙俱下:城市廣場大發展中的諸多誤區 (四) 激濁揚清:中國廣場在探索中進步 (五) 當代城市廣場的社會人文內涵 五 中西廣場的文化對照 (一) 中西廣場的「同歸」 (二) 中西廣場的「殊途」 圖表來源 參考文獻 後記
『叄』 全球城市的發展簡史
德國詩人歌德在18世紀後葉將羅馬和巴黎稱為世界城市。蘇格蘭人類生態學家P·格迪斯於1915年則將當內時西方一些國家正在發展中的大城市稱為世界城市,指那些在世容界商業活動中佔有較大比例的城市。1966年,英國地理學家、規劃師彼德·霍爾(Peter Hall)把世界城市定義為:那些已對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全球性經濟、政治、文化影響的國際第一流大城市。上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一種特殊的城市類型,世界城市成為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的對象。
1986年,弗里德曼從新的國際勞動分工的角度,把世界城市的特徵概括為:主要金融中心;跨國公司總部(包括地區性總部);國際化組織;商業服務部門的高速增長;重要的製造中心;主要交通樞紐和人口規模。美國經濟學家絲雅奇·沙森根據生產性服務業來鑒別世界城市,把世界城市定義為:發達的金融和商業服務中心。
世界城市是國際城市的高端形態,是城市國際化水平的高端標志,是指具有世界影響力、聚集世界高端企業總部和人才的城市,是國際活動召集地、國際會議之城、國際旅遊目的地。
『肆』 城市發展史的內容簡介
本書可供從事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社會發展戰略研究、城市地理、城市規劃與建築、城市管理等工作者研究參考,也可供有關大專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劉易斯·芒福德(Lewis Murnford)1895年10月19日出生於美國紐約長島符拉興鎮。高中畢業後,從1912年至1918年先後就讀於紐約城市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並在紐約大學學習過社會研究。1914年開始接受著名生物學家、教育家、城市與區域規劃科學的先驅之一帕特里克·格迪斯的啟蒙影響。1923年芒福德成為美國區域規劃協會的基本會員。1938年發表《城市文化》一書,從此享譽世界。他強調城市規劃的主導思想應重視各種人文因素,從而促使歐洲的城市設計重新確定方向。第二次大戰前後,他的著作被波蘭、荷蘭、希臘等國家一些組織當作教材,培養了新一代的規劃師。芒福德曾被許多英語國家的重要建築和城市規劃機構聘為榮譽成員。 1951—1959年,芒福德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城市規劃教授;1959—1 961年任研究教授;1961—1964年先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威斯雷因大學任研究教授。芒福德的貢獻和影響遠遠超出城市研究和城市規劃的領域,而深入到哲學、歷史、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他曾十餘次獲得重要的研究獎和學術創作獎,其中包括1961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學金獎,1971年獲萊昂納多·達芬奇獎章和1972年獲美國國家文學獎章。
『伍』 試述城市發展的歷史階段
參考資料,列表較明確。
歷史階段
經濟功能
城市建設
發展狀況
城鄉關系
前工業社內會
手工業生產集容中地
農產品集散地
市政設施簡陋
生活條件落後
規模較小
數量很少
城鄉分離
相對封閉
工業社會
機器大工業中心
商業貿易中心
市政設施完備
生活條件改善
規模擴張
數量猛增
城鄉對立
差距拉大
後工業社會
第三產業中心
功能多元化
市政設施現代化
生活條件較優越
規模數量穩定
形成大都市連綿區
城鄉融合
差距縮小
信息社會
信息流通、管理
和服務中心
城市信息化、
園林化、宜人化
超級城市裂解
中小城鎮崛起
城鄉一體化
『陸』 中國城市發展史的介紹
《中國城市發展史》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闡述了中國城市與中華文明的關系的一本圖書。
『柒』 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是什麼樣的
上海(Shànghǎ)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有超過2000萬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區。上海位於中國的華東地區,地處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
昔日的上海,只是一個以漁業和棉紡織手工業為營的小鎮。19世紀,由於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開始展露鋒芒。1842年《南京條約》簽定後,上海成為中國開放對外通商的口岸之一,並很快因成為東西方貿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發展。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成為跨國公司開展貿易和商務的樞紐。但在1949年建國之後,外國人幾乎全部離開了上海,上海隨即沒落。改革開放後的1990年,上海又開始重現往日的繁華,成為了今日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貿易港口。
上海目前也是一座新興的旅遊目的地,由於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如上海的地標——浦西的外灘和新天地。但在一江之隔的浦東,卻呈現出另一番繁華景象:東方明珠電視塔與金貿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建築共同組成了全球第五大天際線——上海天際線。而在建的全國最高建築——上海塔則會使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建築呈現「品」字形的三足鼎立之勢。
今日的上海,不光是中國重要的科技、貿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個國際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上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經濟和貿易中心。一些提案也提出上海會成為未來的全球城市。國際主流媒體更將上海形容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典範」。
上海即將舉辦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
、歷史沿革
1928年的上海外灘上海地區,吳淞江以南於公元751年(唐天寶十載)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華亭縣為華亭府,第二年改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轄有華亭、婁、上海、青浦、金山、奉賢、南匯7縣和川沙撫民廳。吳淞江以北於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設嘉定縣,後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於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經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新近發掘的松江廣富林將上海歷史極大推前。
1927年設立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
「申」、「滬」由來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稱上海為「滬」,又稱申城。
建城
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紀(明代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19世紀中葉,上海已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港口。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辟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獲得解放,開始新生。
『捌』 城市發展史的介紹
本書是美國著名的城市理論家、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的重要理論著作之一,它著重從人文科學的角度系統地闡述了城市的起源和發展,並展望了遠景。本書史料豐富,為提高實用性,書後編了中文索引,便於讀者檢索。
『玖』 城市發展的歷史沿革
中國的社會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階段性過程,尤其在以磨合與調整為重要特徵的回社會轉型中答期,制定和調整城市發展戰略,不僅要考慮城市社會的現實需要,而且要考慮到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應該從加大城市開放力度....
十六大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以平均每年1.35個百分點的速度發展,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096萬人。2011年,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個百分點,城鎮人口為69079萬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萬人;鄉村人口65656萬人,減少了12585萬人。
社科院最新報告稱,今後20年內,中國將有近5億農民需要實現市民化,為此至少需要40萬億-50萬億元的成本。據初步測算,僅解決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農民市民化成本至少人均10萬元……
從城市的功能類型來看
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集政治、經濟、貿易、金融、科教等為一體。
『拾』 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
到目前為止,人類在居住方式上已大致經歷了三次重大變革。第一次是前農業化時代,人類由居無定所、散若星 辰的存在方式發展到使用半永久性居舍,並小規模聚合,最終過渡到定居於鄉村聚落;第二次大的變動是在農業化時代,固定城市的出現,城市設施不斷完善,城市 規模不斷擴大;第三次是在工業化時代,城市星羅棋布,城市化浪潮勢不可擋,居住於城市成為人類生存方式的主流。
以考古發掘所得到的實物證據為依據,學術界普遍接受關於「第一批城市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現於西亞地區,以雙支河流域中下游最為集中」的觀 點。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則形成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左右。而我國有考古發掘證明的最早城市在河南偃師二里頭,年代約為公元前2100~前1700 年,屬較為晚近者。
考「城市」一詞,屬「城」與「市」之連用。城字最初指城牆,內者稱城,外者稱郭。《韓非子?七患》有雲:「城者,所以自守也。」《孟子?公孫丑 下》有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後引申為有城垣環衛之都邑。《詩經?瞻卬》有雲:「哲夫成城,哲婦傾城。」又引申為築城。《詩經?出 車》之「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即是此意。市字之本義,乃聚集貨物進行買賣。《易?系辭下》有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後引申為交易場 所。《戰國策?秦策一》有雲:「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因市多在城內,也可用以代表城邑。《漢書?梅福傳》有雲:「其後,人有見福於會稽者,變名 姓,為吳市門卒雲。」「城」「市」二字連用,最早見於《韓非子?愛民》,有「是故大臣之祿雖大,不得藉威城市;黨與雖眾,不得臣士卒」之語。於正史中最早 出處為《後漢書?法雄傳》,有「雄乃移書屬縣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猶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獸不擾』」之語。杜甫《征夫》,有「街衢唯見哭,城 市不聞歌」之句。城市也可專指城中之市。宋人張俞有《蠶婦》詩:「昨夜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便是專指城中市場而言。隨著歷史發 展,城與市的功能聯系日趨緊密,作為城最初本義的城牆多已不存,即使存在亦早已不是城市外圍邊界,市的地位和作用卻直線飆升,更加突出強化;城市的數量越 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距離也越來越近。到如今,城市的定義也變為「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居民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地區,並成為周圍地區政治、經濟、文化 的中心的地方」。
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城市的誕生?人類社會存在了上百萬年,為何偏偏在大約5000年前出現城市?城市出現的區域有何特定條件?這些都是值得我們 探討的問題。根據對城市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學界對城市起源大致有四說。一種是「防禦說」。《吳越春秋》有雲:「築城以衛君,造郭以衛民。」前已述及,過去 的皆有城牆,且大多不止一重,因而有內城、外城之別。內城皇帝高官居之,外城則居住平民百姓。建築城郭的主要目的防禦外敵侵犯。同時兼有防禦水患之意義, 這是從軍事和安全形度闡釋城市起源。第二種是「集市說」。此說突出「市」的功能,認為隨著社會生產發展,人們手裡有了多餘的農業畜牧業產品,需要集市進行 交換,後逐漸固定,聚集者越來越多,就先有「市」,後來將周圍建牆圍起,便又有「城」,則城市就此形成。這是從經濟學角度闡釋城市起源。第三種是「分工 說」。認為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社會內部出現了行業分工,一部分人專門從事手工業、商業,一部分專門從事農業。從事手工業和商業者需要場所進行生產和交 換。所以城市應運而生。這是從社會學角度闡釋城市起源。第四種是「廟宇說」。認為如果沒有對權威的尊重、對某種場所的依附及對他人權力的服從,城市就不可 能存在。能夠使遠比一個家族更大的社會群體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就是宗教崇拜。比如中東地區伊斯蘭教城市就是靠清真寺的出現發展而來。先有廟宇,然後拱衛之而 出現其他設施,包括市場、居所,再築城,這便是「廟宇說」。是從宗教學角度解釋城市的出現。以上四種理論都有事實依據,但城市的出現與發展往往是以上幾個 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其對產生條件有客觀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有充足的水源。春秋時,齊國大政治家管仲曾雲:「水 者何也?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室。」在《管子?乘馬》中,他明確指出,「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 天材,近地利。」就是說,凡營造國都,不建在大山之下,也一定要建在大河的近旁。高的地方不可近於乾旱地區,以保證用水的充足;低的地方不可近於水窪地 帶,以節省溝堤的修築。一定要依靠自然資源,憑借地勢之利建設城市。 管子闡明了建設國都,建設城市的基本原則,這也是歷史上建設城市經驗的總結。只要打開地圖,我們就可以看到,古往今來,城市大都建在江河之畔,湖泊之側, 或者是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其二,交通條件亦屬十分重要的因素。貨物交換、市場運作離不開運輸,而運輸效率則明顯受制:於地理因素。所以城市或建立於平原 開闊地帶,或依山而建,但有通路與外界聯系,大型城市必是交通樞紐,四通八達。其三,周邊地區物產狀況。城市人口多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生活資料需要周邊 人口提供。所以周邊物產狀況直接決定了城市是否能夠存在,和其存在規模,發展極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口對城市產生的作用至關重要。沒有 人,城市便會變為死城而消失。城市周邊地區的人口和城內人口要在合理比例的范圍之內。人口的稠密度決定鄉村能否養活城市。當然,生產力越發達,科學技術越 先進,人類克服客觀困難的能力越強,人類建立城市所受上述某種因素制約的程度就會越小。但人類也絕非萬能,因為克服自然因素的過程無疑會增加成本,破壞自 然生態系統,近則承受不起經濟的壓力,遠則招致大自然的懲罰。以筆者只見,近年來北京惡性膨脹的趨勢若不遏止,大自然的懲罰為時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