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陵墓歷史發展

陵墓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09 05:40:39

『壹』 有關一個陵墓的歷史故事

不是,故事很完整呀.明孝陵與中山陵有一段距離也,怎麼可能呢?

『貳』 中國陵墓發展概況

中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五六十個朝代,其中既有統一王朝,也有割據政權。這些王朝和政權的統治者死後大都被埋葬進了豪華的陵墓,許多統治者甚至從登基就開始為自己修建壽陵。據統計,大概有三四百個帝王級的陵墓分布在中國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內。 中國遠古時代喪葬形式很簡單。到商代已很重視埋葬制度,而至遲在周代就把殯葬制度納入了朝廷禮制范圍,此後的統治階級逐漸厚葬成風。 陵墓一般分為地下和地上兩部分。地下是放置棺槨的墓室,從最初的木結構發展到磚石結構。秦漢時期開始人工夯築形成高大的陵體,頂上遍植柏樹,以象徵山林,古代帝王墳墓通稱「陵寢」,又稱「山陵」,即由此而來。而唐代則經常「因山為陵」,在很多時候直接利用天然山丘開鑿而成。地上部分是指環繞陵體形成的陵區中的一系列布置,從地形的選擇到入口、神道、祭祀建築、綠化等等,都有非常完善的制度。 由於年歲久遠,這些帝陵的地下墓室多被盜挖。比較完整地留下全貌的,只有明、清兩朝的皇家陵墓建築,而明清皇家陵墓也是中國陵墓建築中藝術形象最突出、手法最成熟的例子。 http://www.showchina.org/zt/zgjz/3/200812/t239260.htm 這都有

『叄』 東京陵的歷史發展

後金天命9年(1624)農歷四月初一日,佔領大明王朝關外遼東都司司(遼陽)的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把自己的父覺昌安夫婦、父親塔克世夫婦、妻子孝慈高皇後孟古姐姐、妻子大妃富察氏袞代、長子褚英、伯父禮敦、弟弟舒爾哈齊、弟弟穆爾哈齊和兒子大爾差、叔父塔察篇古的兒子祜爾哈齊等人的墳墓從赫圖阿拉遷移到這里,選擇都城東京(遼陽新城)以東「陽魯山」修建陵園,命名為「東京陵」,為後金第一皇陵。
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年),努爾哈赤去世三年後,他的陵寢在沈陽城東郊外天柱山修建完畢,於是從東京陵內將被追封為孝慈高皇後、皇太極的生母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及另一位大福晉富察氏袞代遷葬沈陽,與努爾哈赤合葬「福陵」。
順治八年六月,改山名為「積慶山」。
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復將努爾哈赤祖父輩的陵墓遷回故土赫圖阿拉永陵。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順治帝決定將東京陵內的兩位皇帝,當然都是追尊的,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夫婦、父親塔克世夫婦遷葬回赫圖阿拉永陵,與更老的祖先,即努爾哈赤的曾祖父福滿、及六世祖猛哥帖木兒的衣冠冢一並合葬到「永陵」。而在這個過程中,原來遷葬在東京陵的努爾哈赤的大伯父禮敦,也被遷回了永陵陪葬。
至此存在了34年的大清第一皇陵東京陵,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沒有了皇帝皇後,不得不在歷史的長河中被冷落下來了,只有墓園中親王貝勒的本支後世子孫的祭祀。東京陵現存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庶母弟穆爾哈齊及其子達爾差等人的三座陵園。
1996-1997年重修陵道。此陵有繚牆、山門、碑亭等建築。碑亭保存完好,建於舒爾哈齊墓前,是四券單檐歇山頂式建築,內有彩繪藻井,亭中立有大理石《庄達爾漢把兔魯親王碑》,用漢、滿兩種文字刊刻,字跡清晰,雕刻精美。
穆爾哈齊及其子達爾差的陵園,位於舒爾哈齊陵園東南約200米處,園寢呈長方形,共二進院落,前院有墓碑三甬,其中穆爾哈齊墓碑一甬,達爾差墓碑一甬,均為康熙十年敕建,另一甬石碑為偽滿洲國康德三年穆爾哈齊的十世孫寶熙、熙洽所立。石碑均是龜趺螭首。
東京陵曾在清朝先祖建業遼沈期間一度為王室的祖陵,在清朝政權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3年國務院公布東京陵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肆』 中國古代陵墓的空間演變過程

中國古代慣用土葬。新石器時代墓葬多為長方形或方形豎穴式土坑墓,地面無標志。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中曾發現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達10餘米,並有大量奴隸殉葬和車、馬等隨葬。周代陵墓集中在陝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陽附近,尚未發現確切地點,陵制不詳。戰國時期陵墓開始形成巨大墳丘,設有固定陵區。秦始皇陵在陝西臨潼縣,規模巨大,封土很高,圍繞陵丘設內外二城及享殿、石刻、陪葬墓等。據記載,地下寢宮裝飾華麗,隨葬各種奇珍異寶,其建築規模對後世陵墓影響很大。漢代帝王陵墓多於陵側建城邑,稱為陵邑。唐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一個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築,氣勢雄偉。由於帝王謁陵的需要,在陵園內設立了祭享殿堂,稱為上宮;同時陵外設置齋戒、駐蹕用的下宮。陵區內置陪葬墓,安葬諸王、公主、嬪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將、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獸、闕樓等。北宋除徽、欽二帝被金所虜,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鞏義市,規模小於唐陵。南宋建都臨安,仍擬還都汴梁,故帝王靈柩暫厝紹興,稱攢宮。元代帝王死後,葬於漠北起輦谷,按蒙古族習俗,平地埋葬,不設陵丘及地面建築,因此至今陵址難尋。明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另一高潮。明代太祖孝陵(見明孝陵)在江蘇省南京,其餘各帝陵在北京昌平縣天壽山,總稱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地面按軸線布置寶頂、方城、明樓、石五供、欞星門、祾恩殿、祾恩門等一組建築,在整個陵區前設置總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紅門、石牌坊等,造成肅穆庄嚴的氣氛。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遼寧新賓,福陵、昭陵在沈陽,其餘陵墓建於河北遵化和易縣,分別稱為清東陵和清西陵。建築布局和形制因襲明陵,建築的雕飾風格更為華麗。
空間布局和藝術構思 陵墓是建築、雕刻、繪畫、自然環境融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其布局可概括為3種形式:①以陵山為主體的布局方式。以秦始皇陵為代表。其封土為覆斗狀,周圍建城垣,背襯驪山,輪廓簡潔,氣象巍峨,創造出紀念性氣氛。②以神道貫串全局的軸線布局方式。這種布局重點強調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乾陵,以山峰為陵山主體,前面布置闕門、石象生、碑刻、華表等組成神道。神道前再建闕樓。借神道上起伏、開合的空間變化,襯托陵墓建築的宏偉氣魄。③建築群組的布局方式。明清的陵墓都是選擇群山環繞的封閉性環境作為陵區,將各帝陵協調地布置在一處。在神道上增設牌坊、大紅門、碑亭等,建築與環境密切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庄嚴肅穆的環境。中國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後,在陰間仍然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對待死者應該「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均應仿照世間。文獻記載,秦漢時代陵區內設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宮人獻食,猶如生時狀況。秦始皇陵地下寢宮內「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並用金銀珍寶雕刻鳥獸樹木,完全是人間世界的寫照。陵東已發掘出兵馬俑坑3處,坑中兵馬俑密布,完全是一隊萬馬奔騰的軍陣縮影。唐代陵園布局仿長安城,四面出門,門外立雙闕。神路兩側布石人、石獸、石柱、番酋像等。
用材和結構 陵墓墓室使用木、磚、石3種材料。因時代不同結構形式有變化。大型木槨墓室是殷代開始一直到西漢時期墓室的特點。早期為井傒式結構,即用大木縱橫交搭構成。到西漢時又出現用大木枋密排構成的「黃腸題湊」形式,形成木構墓室的高潮,漢代一些王墓即屬此制。磚築墓室是墓室結構的重要形式,反映出早期磚結構技術的發展水平。磚築墓室分為空心磚砌築和型磚砌築兩類。空心磚墓室始於戰國末期,型磚墓室約始於西漢中期,南北朝和隋唐時期應用漸廣。墓室頂部結構有幾種形式,方形墓室頂部為疊澀或拱券,長方形墓室頂部為筒拱等。例如南京南唐李昪欽陵墓室的前、中二室為磚砌墓室。石築墓室多採用拱券結構,五代時期的前蜀王建墓的墓室是由多道半圓形拱券組成。宋陵墓室雖然是由石料構成,但頂部是由木樑承重,為木石混合結構。明清陵墓墓室全部用高級石料砌築的拱券,與無梁殿相似。數室相互貫通,形成一組華麗的地下宮殿。

『伍』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的發展和變化時怎樣的

自周代起,墓上開始出現封土墳頭。三種形式:覆斗方上;以山為陵;寶城寶內頂。
(1)覆斗方上:如秦漢宋,容形式為四方錐形,代表是秦始皇陵。
(2)以山為陵:西漢王墓中出現,作為帝陵,唐代開始。如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
(3)寶城寶頂:明清,始於明孝陵朱元璋。

『陸』 陵園的歷史

墓葬是特定社會歷史時期社會生活的縮影。人類對與生俱來的死亡,從原始社會的恐懼、茫然,發展到階級社會的「事死如生」,總是直接地或間接地反映了某個時代的社會制度、社會經濟和意識形態等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體現了各個時代的階級關系。中國古代帝王陵寢制度是這個階級關系中最集中的反映。就像古代帝王生時為九五之尊一樣,他們死後的陵寢則是名副其實的陰間的宮院,以便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裡繼續享受作威作福的生活。
中國古代帝王陵寢,從戰國時代建造陵墓始,下迄明清,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形成了一整套十分完整而復雜的制度。從高大的秦始皇陵到巍峨壯觀的唐乾陵,從似乎漫無邊際的明十三陵到幽深莫測的清東陵、清西陵,這些雖各具時代特色但主題一脈相承的皇帝陵寢,形成並體現了中國特有的古代陵寢制度。
君王之墓最早稱陵,始於春秋。趙肅候十五年(公元前335年)起壽陵,此事記載於《史記·趙世家》。至秦惠文王規定「民不得稱陵」起,陵便成為帝王墓葬專用詞了。《後漢書·明帝紀》載,秦始皇「起寢於陵側」,即把宗廟之寢移至陵邊一側。西漢在繼承這一做法的同時,將宗廟也造到了陵園附近。這就初步形成了陵側起寢,陵旁建廟的制度,也就是將陵與寢、陵園與宗廟結合起來的陵寢制度。
中國古代君主帝王所居宮殿,前稱「朝」,即處理政事的所謂朝廷;後稱「寢」,即君主飲食起居之所。君主宗廟亦分為兩部分,前為廟,供祭祀祖先;後為寢,以陳列祖宗生前衣冠及日常生活用品而供奉養。秦及漢初時把寢從宗廟中分離出來,建到陵墓上或邊側,最初仍只是做為墓主魂靈日常生活的處所。隨著陵寢制度的發展、變化,寢的規模亦逐漸擴大,成為陵園地面建築的主要部分。中國帝王陵寢歷經2000年的風霜雨雪,其中經歷改朝換代,因此各朝各代的陵寢形制也隨之不斷變化,而這一系列的變化既是一種文明,文化差異的體現,又向我們展現了中國古代人民思想,技術不斷進步發展的過程。
由於炎帝、黃帝,還有大禹,他們都不是後來意義上的「帝王」,他們的陵墓的真實性也只能是神話與史料結合了。而整整開始中國帝王陵寢文化的,還應推「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始皇陵。秦王朝雖然祚短,秦始皇陵的陵墓本身也並未發掘,但僅因兵馬俑坑的發現,就已在秦漢以後的中國帝王陵墓中,獨占鰲頭,並有「世界八大奇跡」之譽。漢代以後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因封建世襲政治體制的相對發展,導致帝王陵墓文化也一直盛衍不衰,綿延發展。秦朝的陵寢主要由封土而成,因此人們用山陵比作最高統治者,把最高統治者去世隱諱地稱為「山陵崩」。秦朝皇陵規模上是空前的。蔡邕《獨斷》中載:「秦始皇寢,起之於墓側。」秦始皇陵位於今陝西省臨憧縣城東5公里處,陵園平面呈南北長,東西窄的長方形,有內外兩重夯土築造的垣牆。內垣牆南北1300米,東西578米。外垣牆南北2513米,東西974米,內外垣牆每邊都設有門。墳丘在內垣牆的南半部。夯土築造,底部方形,每邊長約350米,現存高43米(註:墳丘的原來形狀,因年久塌毀,已不甚明顯,估計應為覆斗形)。墳丘的東西北3邊都發現墓道。在西道的過洞中發現彩繪銅車兩乘,每乘駕銅馬四匹,車上各有一銅御官涌,銅車馬涌約為真車、真馬、真人的二分之一,車馬的挽具齊全,裝飾華麗。內垣牆的北半部,有規模宏大的建築群遺址,正是秦始皇的寢殿所在。
從古代的活祭到在秦始皇陵園東側發現了百餘座馬廄陪葬坑,17座陪葬墓。陵園西側發現了31座珍禽異獸陪葬坑,一座曲尺形馬廄陪葬坑和61座小型墓坑。10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木車馬則位於地宮之西,原封土之下。又在始皇陵北發現了一座較大的動物陪葬坑,在東內外城垣之間發現了鎧甲坑、百戲俑坑…… 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思想比起最原始的人祭有所進步,但是對於視死如生的觀念仍然沒有很大的變化,依舊用了大量的陪葬物,希望死後依然可以享受生前所有的特權。漢代承襲秦制,依舊採取了封土為陵的形制,漢陵均為覆斗狀,上小下大,顯得非常穩重,全部用夯土築成。在漢代,長、安、陽、平、茂五陵還設有陵邑,徙天下富豪、旺族於此。
漢代墓穴中以漢武帝的茂陵最為有名,漢武帝在即位後第二年起就開始營建陵墓,歷時五十三年。據史書說,當時把全國貢賦的三分之一作為建陵和徵集隨葬品的費用。陵墓的修建非常奢靡,為使墓土不生長雜草,封土專門由外地運來,經過篩選、爐炕、鍋炒處理後才使用。所以,這里的墓土「貴如粟米」。茂陵在漢陵中規模最大,其外形如一個被攔腰削去上半部的金字塔。按西漢禮制,帝王陵穴可佔地一頃,墳冢高十二丈,墳頂還可建築祭陽的獻殿等。漢武帝茂陵卻高出二丈,周長也增加二十步,以顯示自己的功業和雄才大略。這時的陵寢形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由於當時漢代的強盛,漢武帝早早的為自己營建壽陵,勞民傷財,確實是不明智的舉動,在漢武帝去世葬入茂陵之時,他墓中的陪葬品已在也放不下了,充分的體現出當時帝王陵墓的奢華逼人,但通過挑選封土來封墓穴人們又驚喜的發現當時的工藝水平較秦朝已有了改進和提高,文明程度有了發展,就這一點來說是可喜可賀的。
漢代之後,中國古代經歷了幾番動亂,直到唐代時中國的帝王陵寢才有了明顯的變化,為了防止屢禁不止的盜墓行為,又為了展現高大巍峨的盛唐之勢,唐代的帝王開始將自己的墓穴建在山中,因此有了「因山為陵」的陵寢形制。唐代的乾陵是中國唐代高宗皇帝李治與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之地,是全國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婦皇帝合葬陵。陵地距中國中西部的古都西安80公里,其居梁山。三峰聳立,風景秀麗,遠望宛如一位女性仰卧大地而有「睡美人」之稱。乾陵利用自然山勢修建,陵園雄踞整個梁山山巒,海拔1047.9米的主峰如首而高昂,東西對峙之南峰似其乳。綿延逶迤,氣勢宏大讓人不敢逼視。
秦二世皇帝胡亥墓,在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的曲江池南岸,大雁塔東南。
乾陵陵園周圍約40公里,園內建築仿唐長安城格局營建,宮城、皇城、外廓城井然有序。初建時,宮殿祠堂、樓闕亭觀、遍布山陵,建築恢宏,富麗壯觀。陵園內現存有華表、翼馬、駝鳥、無字牌、述聖記碑、石獅、六十一蕃臣像等大型石雕刻120多件,整齊有序地排列於朱雀門至奶頭山遙遙兩華里之餘的司馬道兩側,氣勢宏偉,雄渾庄嚴,被譽為「盛唐石刻藝術的露天展覽館」。據歷史文獻記載,乾陵玄宮內涵十分豐富,隨葬著大量的金銀器、珠寶玉器、銅鐵器、琉璃、陶瓷、絲綢織物、漆木器、石刻、食品、壁畫及書畫墨寶等稀世珍品。墓前的雕刻藝術更是讓人覺得望而生畏,石獅昂首挺胸,雙目圓瞪,高大威嚴,比起漢代的雕刻藝術更進一步,細膩而不失氣勢;出土的墓室壁畫,更是精美絕倫,堪稱唐代瑰麗的地下藝術畫廊。此時的人們吸取秦漢之時陵墓用封土而制,經過多年雨雪剝蝕而造成的損壞的教訓,將陵寢修在山上,無疑是明智之舉,而雕刻藝術,繪畫,書法,詩詞歌賦,都在唐代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墓前的外族首領石雕,更是充分體現出當時世界文化,文明的高度交融,唐代的強盛吸引了無數慕名前來的人們,也在帝王的陵寢建築中有了體現。
宋代的陵寢建築比較復雜,一開始的北宋帝王陵寢較為破舊,沒有修建什麼大型的陵寢,後來南宋又偏安一隅,因此陵帝的陵寢又建在了南方,比起唐代的氣勢雄偉,宋代明顯不足,但是宋代的陵寢建築陽剛不足,秀雅有餘,從它的石雕藝術中也可以看出,石獅,石虎的雕工細膩,刀法婉約,不如唐代那麼張揚。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南方的溫婉和北方的豪邁的不同的文化差異。
在這期間經歷了少數民族的入侵,無論是金太祖的陵寢還是元太祖的陵寢都顯示出不同於中原特色的少數民族氣息。金太祖的陵園佔地5.1公頃,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分為先導空間、神道空間、寶頂和寧神殿及地宮四個部分。在先導空間,遊人可以參觀玉帶橋、門殿和兩座鵲台;在神道空間,有乳台,望柱和石像生等;寶頂高聳,松柏參護,儼然一派帝王陵寢的森然氣象。寧神殿建築古樸、雄健、庄嚴,是遊人憑吊之場所;地宮深9米,面積約750平方米,存放著金太祖的棺槨和各種殉葬品。金太祖陵寢,恢宏大氣,神秘壯觀,展求出金源文化之神奇,處處透著一股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其中,豐富了中國中原地區的文化,是一種另類的少數民族文明,是少數民族人民智慧的體現。
明代的陵寢建築以明孝陵和十三陵最為著名,明孝陵建築結構復雜,設計巧奪天工,自起點下馬坊至孝陵正門,由下馬坊、神烈山碑、禁約碑、大金門、碑樓(四方城)、神功聖德碑、外御河橋、神道石刻(石像生群、石望柱)等組成,與中國其它帝王陵墓相比,明孝陵是中國現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明孝陵代表了明初皇家建築藝術最高成就,不僅繼承了中國傳統帝王陵寢文化中的優秀部分,更重要的是開創了明清皇家陵寢文化的先河。明孝陵對中國帝王陵寢文化的貢獻主要體現 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學思想在陵墓布局中得到了形象再現。雖然秦始皇及歷代不少帝王墓葬中都有星象圖的設置,也都體現了這種人文情懷。但與一般帝王不同的是,朱元璋通過自己的陵墓格局設計,來體現了這種人文情懷,從而使道家哲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與儒家封建禮治秩序實現了完美統一。
其二是開創了「前朝後寢」的帝王陵宮制度和「前圓後方」的陵墓格局。明孝陵繼承了中國帝王陵墓「因山為陵」的制度,但一改漢、唐、宋以來帝陵方上、靈台、方垣、上下宮的制度,合上下宮為一區,新創了方城、明樓、享殿、圓丘及寶城、長方形陵宮的制度。在陵寢建築平面布局上,開創了「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在陵宮建築內容上,首次仿皇帝生前宮殿分前朝後寢的格局,建立「前朝後寢」的陵宮制度。這種格局既繼承了漢、唐、宋的帝陵形制中的優秀成分,又創建了新的帝陵制度,並規范著此後明清兩代500多年20多座帝王陵墓的建築形制,在中國帝王陵墓建築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這種帝王陵寢形制無疑又是一大突破,展現給我們另一種文化的全新面貌。
其三是獨特的神道設計理念和精美的神道石刻藝術交相輝映。北京明十三陵受孝陵影響,共用一個神道,從石牌坊到長陵,總長達7000米,從而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宏偉的陵墓建築群。並且開創了第一代皇帝陵寢神道作為後世子孫(世子或繼位皇帝)共用神道的制度。
其四是大量使用磚石結構,並具備了體系完善的排水系統,明孝陵利用天然的水系,設置外御河、內御河及寶城御河三道由東向西的水系,通過御橋在空間上實現聯接,使整個陵區和諧完美,富有生命的活力。可見當時的工人技術之發達,在如今看來也要嘆為觀止。這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是一種文明傳播的歷程。
清代承襲明制,但是在陵寢制度上用「寶城寶頂」的建築風格清代各陵的禮儀建築設置如碑亭、石象生、隆恩殿(明代稱裬恩殿)、方城明樓等,皆按軸線展開,形成有序的空間層次。這種軸線安排是以遠景、對景為依據,並不是固定方向不變的直軸,達到「前後照應」、「返顧有情」的效應,亦與明陵的意匠相通。有關方城明樓的形制,在入關以前諸陵中有強調城堡形象的意圖,但入關以後接受了明陵設計中以隆恩殿與明樓為建築主體的構圖。又如石象生採用動物及文武臣兩種系列,每一對石象生動物皆取立卧兩式,亦是效仿明制。四角立望柱,以強調「神功聖德碑亭」地位的手法,也是學習明陵神道的處理。
但清代陵墓亦有時代變化特徵值得注意。如清代實行帝後分建陵寢制度,取消了後妃殉葬制度。從陵寢數量上相對來講,清代是增多了。另一項變化是縮小地宮規模,而增加地面建築的數量,地宮寶頂封土較明代為小;地宮由多進正殿配殿復合的拱形體系,簡化成南北一列的排布,埋深也逐漸變淺。與此相反,地面建築逐漸增多,在軸線上增加了橋、碑亭、龍鳳門等項內容,而且延長了軸線長度,在軸線中部設立蜘蛛山以為間隔。蜘蛛山不僅可以作為陵區的「案山」,而且可形成祭典路線的暫停與轉折,變化謁陵過程中的情思。清代陵寢建築的規模尺寸雖較明陵為小,但裝飾質量遠較明代豪華。如乾隆裕陵地宮的面積達372平方米,全部為青白石壘砌,內壁、券頂、門扇滿雕各種佛像、經文、裝飾圖案等,精雕細刻,類似一座雕刻博物館,僅雕工即用了五萬余工。又如慈禧太後定東陵的建築裝修更為華麗奢侈,不僅大量使用花梨木、楠木等貴重木材作為結構材料,還廣用磨磚對縫的清水磚牆及磚雕,甚至在磚雕上還要貼金,以期造成金碧輝煌、斑斕瑰麗的華美效果。到了清代,帝王的陵寢布置已臻化境,吸取了前朝的經驗和教訓,融合了少數民族和中原地區的文化,清帝陵無疑是中國陵寢藝術上不可多得的瑰寶。
探秘中國古代帝王陵寢,是因為它帶給人們很多神秘感,而它帶給我更多的是它處處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流淌著文明的氣息,讓人覺得與其說仔細的研究每一座帝王陵寢是在和千年前的帝王神交,還不如說是在和千年前的智慧的人類對話。傳承著千年文化,陪伴著千年不滅的文明之火。

『柒』 我國古代帝王陵寢的構成有哪些不同時期的歷史演變怎樣

據考證,我國早期的墓葬既無封土和墳丘,也無樹木或標志。大約從周代起,在墓上開始出現封土墳頭,到戰國時代,就普遍流行墳丘式的墓葬。在封建社會里都以墳墓大小、高低來顯示墓主的等級,國王是一國之主,其墓必定是最高大的。其高大之狀猶如山陵,而陵又有崇高的意思,所以在戰國中期以後,君王的墳墓開始稱為「陵」。
根據禮書的記載,在帝王陵園中,除陵以外,還築有「寢」, 「寢」乃是為死者的靈魂飲食起居而設,當時人們迷信死者靈魂就在墓室之中。作為祭祀祖先舉行典禮之用的「廟」,當時則在陵園之外的附近地方,而不在園中。
根據考古資料來看,這種陵側起 「寢」、「寢」旁立「廟」的陵寢制度至少在戰國中期以後已經實行。到了東漢,明帝對禮製做了一次重大的改革,確立了以朝拜和祭祀為主要內容的陵寢制度,對帝王陵園中的「寢」進行不斷的擴大和改造,而成為現今的寢殿,以適應由帝王率領公卿百官郡吏舉行隆重的「上陵禮」和「飲酣禮」之需,所以這時「寢」的性質已異於戰國時期「寢」的性質,寢的功能由原來的供墓主靈魂日常生活之處而變為朝供和祭祀之用。以後陵園附近的廟地逐漸為「太廟」所替代。
帝王陵墓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三種主要形式:
第一種叫「方上」。這是早期的一種陵墓封上形式,具體方法是挖坑築石為墓,用黃土層層夯築呈覆斗形而為墳,這時的陵墓之所以呈方形,乃與秦漢時以方形為貴有關。認為帝王是大地的主宰,按天圓地方之說,所以取方形。陝西臨潼的秦始皇陵和西安西郊的西漢陵都屬於「方上」,據說秦始皇陵是始皇親自參加設計的,含有永遠獨霸四方之意。河南鞏縣的宋陵,其陵台亦為方形覆斗狀的土台。
第二種是以山為陵。它是利用地形,以山峰作為陵墓的墳頭。像秦始皇陵那樣大型封土不僅費工,而且不安全,以山為陵則可以少花人力並可利用山嶽雄偉的形勢來體現帝王的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宏大的氣魄,而且還可以防止盜挖。唐代帝陵一開始就採用了這一形式,安葬李世民的昭陵就是以位於陝西禮泉縣的九峻山為墳,在山腰開鑿石洞為玄宮,從挺道至墓室深230米,前後安置五道石門,非常堅固。
第三種是寶城寶頂。帝王陵墓在秦、漢時期盛行「方上」封土,唐時「以山為陵」,北宋又恢復了秦漢舊制。元是不建陵寢。明清時對陵寢制度又做了一次重大的改革。首先陵墓的形制由秦漢兩宋時期的方形改為圓形;其次取消了秦漢兩宋陵園中供奉帝王靈魂日常起居生活的下宮建築,保留和擴建了供謁拜和祭祀的上宮建築,從而更加突出了一年三舉的上陵之禮;再次陵園的圍牆由唐宋時期的方形改為長方形,陵園由南向北分為三個院落:第一個院落由碑亭、神廚、神庫等組成;第二個院落是祭殿和配殿;第三個院落是埋葬先皇的地方,設有牌坊、五供座、方城明樓和寶城寶頂。

『捌』 中國古代陵墓雕塑的發展歷史

三國-兩晉-南北朝雕塑

產品推介:

三國兩晉南北朝雕塑主要有陵墓雕刻、俑、宗教造像,還有些供玩賞的小型雕塑品,用於建築或器皿上的工藝雕塑也很普遍。由於處於長期分裂動盪的階段,各民族不斷接觸、斗爭、融合,又大量從異國的藝術特別是宗教藝術中汲取了養分,因此雕塑呈現出豐富多採的新面貌,為其後隋唐雕塑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並對鄰國特別是朝鮮、日本的雕塑產生了影響。
陵墓雕刻 帝王陵墓地表上的石刻群雕,以南朝保存較好,分布在南京附近,現存31處,有宋、齊、梁、陳諸代的作品,以齊、梁兩代為多。從保存較完整的梁文帝蕭順之建陵及梁安成康王蕭秀墓前石刻觀察,南朝陵墓石刻群雕一般由成對的石獸、神道石柱和石碑所組成。石獸有翼,一般呈蹲伏狀,勁健有力,造型雄偉,是以整石雕成的立體圓雕,體長和高度多在3米以上。若與漢代陵墓前石刻,如霍去病墓石刻相比,可以明顯地看出雕造技藝的長足進步和完全不同的時代風格,即由凝重古樸轉向優美生動。神道石柱是在雙螭盤曲的底座上樹起多楞的柱體,有的是24面體,有的多達28面,楞面刻成下凹的瓦楞形狀,因而避免了直立造型的呆板,柱體上都是有銘刻的方形石額,柱端托一刻仰蓮紋的圓蓋,蓋頂中央蹲一小型石獸,整體造型秀美挺拔,端莊而又富有變化。石碑體形巨大,圓額有穿,座於龜趺之上,穩重有力。這3種石雕組合在一起,顯得頗為庄嚴宏偉,但又生動多變,表現出南朝大型紀念碑性質的雕刻藝術的高度水平。
南朝陵墓石天祿
在北方,帝王陵墓地表的石刻群雕沒有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的實例,只有在洛陽邙山上砦發現有身高超過3米的石雕文吏殘像,可能是北魏孝庄帝靜陵前石雕群中的遺物。但是發現有帝王陵墓地下墓室中的精美浮雕作品,在山西省大同市方山清理了北魏文明皇太後馮氏永固陵的地下墓室,在石門拱券門楣兩側的龕柱上都有浮雕,題材是口銜寶珠的孔雀和手捧蓮蕾的赤足童子,刀法圓熟,造型生動,是罕見的北魏浮雕藝術精品。
俑 這一時期的立體圓雕作品中,以俑的數量最多,絕大部分是塗彩的陶塑,也有少量的釉陶俑、青瓷俑以及石雕作品。從西晉時開始,出現了以鎮墓獸、甲胄武士、鞍馬、牛車和男僕女婢組合成的俑群。以後南朝的俑群大致沿襲西晉舊制,數量較少。北方有所不同,從十六國時期起,就在繼承西晉舊制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俑群內容增多、數量增大,一般包括以下4組內容:①驅邪鎮墓的鎮墓獸和全裝甲胄執銳按□的鎮墓俑;②模擬墓內死者生前出行的儀衛,以牛車和鞍馬為中心,包括人和馬均披鎧甲的甲騎具裝俑、身負箭□的步兵、騎馬的鼓吹樂隊、騎馬和步行的屬吏,以及儀仗、仆從等;③模擬墓內家居享樂的大量舞樂和男奴女婢;④模擬庖廚中執炊操作的奴婢,以及灶、碓、磨、井等模型,還有各種家禽、家畜的形象。其數量從西晉時的10餘件擴大到幾十件,乃至成百上千件。例如北魏司馬金龍墓中出土各類陶俑近400件,而東魏茹茹公主叱地蓮墓中出土陶俑多達1064件。陶俑的塑制也日漸精美,多為先制模具,然後合模成型,入窯焙燒後再貼金繪彩。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日益提高,從西晉時的呆滯古拙,轉向生動自然;從僅具輪廓,轉向注意細部刻畫。人物的面相也隨時代的審美標准不同而變化,從西晉到北魏早期,面相寬方。北魏太和(477~499)以後,面相趨於清瘦,至晚期更加瘦削。東、西魏時,面相由瘦削又轉趨圓潤,直至北齊、北周,遂開唐代圓潤豐頤之先河。人像的體態也是神韻日增,出現不少生動傳神的作品。例如北齊庫狄迥洛墓中出土的胡裝舞蹈老人,面目傳神,姿態生動,頗具藝術特色。陶塑動物中以駿馬和駱駝的塑造最佳,駿馬多是鞍轡鮮明,挺立欲嘶,勁健異常,這可能與古代鮮卑族對駿馬的特殊喜愛有關。
西晉對坐書寫俑
西晉青瓷騎馬樂俑
宗教造像 宗教雕塑的發展,在南北朝時期是空前的,這與佛教在中國的興旺緊密聯系在一起。佛教造像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石窟寺的造像,另一類是一般放置於寺廟或宮室、民居的供養像。石窟寺造像主要分布在北方,著名的石窟寺如雲岡、龍門、敦煌莫高窟以及麥積山、炳靈寺、鞏縣、響堂山、天龍山等都有這一時期的雕塑作品。其中石質宜於雕刻的,造像採用石雕,一般主尊為立體圓雕或後背與後壁相連的圓雕,龕楣、寶床、壁面則為浮雕。石質不宜雕刻的,則採用泥塑敷彩的塑像,龕楣、壁面常有成組的小型影塑。石窟雕像中最宏偉的,當屬雲岡石窟第20窟的坐像,高13.7米,造型雄偉,氣魄渾厚,顯露出北魏石雕藝術的時代風格(見彩圖雲岡石窟第20窟石雕佛像(北魏))。彩塑中最受人推崇的是敦煌莫高窟第259窟的坐像,含蓄微笑的神態,給人以恬靜的美感。放置於寺廟或宮室等的供養像,主要材質有銅、石和泥塑等,均為立體圓雕,風格與石窟造像相同。泥塑多隨建築物的毀壞而不能完整保存。經考古發掘獲得的殘像中,以在洛陽永寧寺塔基出土的北魏泥塑殘像造型最為精美,塑工細致,面目傳神,是現存北朝雕塑中的精品(見洛陽永寧寺雕塑)。一般官民所造的佛像,形體較小,多為銅像和石像。在河北省曲陽縣修德寺廢址出土的2200多件石刻中,有年款的共247件,主要是這一時期的作品,這是研究北魏、東魏、北齊乃至隋唐雕刻藝術發展的重要資料(見曲陽修德寺雕刻)。河北省藁城縣發現的一批北齊石像,漢白玉石質,刻工精細,像上仍保留著原來的彩繪和貼金,可窺知當時石像敷彩後的本來面貌。在南方,石窟的開鑿不盛,僅存南京棲霞山一處,且已被後人損毀,難窺原貌。在四川省成都市萬佛寺廢址出土的紅砂岩造像中,發現有紀年明確的南朝造像,使人從而了解到南朝石造像的一些特點,與北方比較,其表現手法細膩,衣著裝飾繁縟,顯示出纖巧華美的風格(見成都萬佛寺石刻)。除一般造像外,北朝時又流行造像碑,在碑石上開龕造像,其造像風格與同時的石窟造像相同(見北朝造像碑)。這時期的道教造像,也有少量遺留,除衣飾面相稍有不同外,造型手法與佛教造像相同,無甚特色,缺乏藝術價值。
小型雕塑 供佩戴、玩賞的小型雕塑品,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玉石、琥珀等,上面多有穿孔,可與珠飾串聯在一起。小的僅長2~4厘米,大的也不超過10厘米,除習見的璜、□等物外,最具時代特點的是一些小型圓雕的神獸像。神獸為獸首人體,肩附飛翼,四足有利爪,均蹲坐狀,在南朝和北朝墓中都有發現,形體雖小,但造型呈現出小中見大的氣勢。如南京甘家巷南朝墓中出土的滑石像,全身肌肉凸張,巨乳碩腹,雙手按膝,兩肩上聳,頭微下縮,如頂負重物,造型渾厚有力,整體輪廓呈立方體,態勢極為穩重,形體雖不大,看來似能力負千鈞。此外,六朝墓中經常出土石雕的伏豬,多成雙放置,即東晉墓出土衣物券中所記的「玉□」。東晉墓中出土的石豬,生動寫實,以後日漸抽象化,至南朝晚期有的僅把石材修治成長條狀,再施加簡練的幾條刻線以代表豬形,反而顯得別具情趣。
南朝畫像磚浮雕神獸
裝飾雕塑 大量施用於各種器物上面,以銅鏡和陶瓷的裝飾雕塑最具有藝術價值。東漢晚期在南方開始出現的神獸鏡和畫像鏡,至三國孫吳時有了很大發展。鏡背紋飾呈高浮雕狀,極為精美,多為人物、車馬、鳥獸及神仙、神獸等,神仙中多見東王公、西王母,而且在神仙中還出現了佛教造像。陶瓷器的雕塑裝飾,南方和北方在風格方面有些不同。這一時期正是青瓷器燒造的極盛時期,特別是在南方,有的青瓷器的造型極為優美。例如水注,常在圓碩的注腹前麵塑出蛙頭,後麵塑出蛙尾,兩側各塑二足,活現出一隻浮於水面的蛙,頗為生動。再如羊形水注,器呈卧羊形,體腔中空可儲液體,羊的姿態生動,加以釉色晶瑩,使人喜愛。也有的青瓷器皿造型奇偉,如江蘇省宜興縣西晉周氏家族墓群出土的神獸尊。此外,當時南方還流行一種陶瓷製的谷倉罐(也稱魂瓶),其上蓋常有許多小型人物塑像,多僅具輪廓,刻出鼻口耳,形象古樸生動,並塑有樓閣及鳥獸,罐腹則貼塑各種人物、神獸、鳳鳥、魚、鱉等,還有的谷倉罐上塑有趺坐的佛像。這些谷倉罐既反映出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和喪葬習俗,也是具有時代特徵的陶瓷雕塑藝術品。在北方,不見谷倉罐和南方那種造型較靈巧的青瓷藝術品,但一些陶瓷器上的貼塑或模印的圖案顯得更渾厚古樸。例如北齊婁睿墓出土的黃釉陶器上的貼塑花紋,由蓮花、忍冬、寶珠所組成,繁縟厚重。最具特色的是北齊范粹墓出土的黃釉扁壺,上面有凸起的模印圖像,是由樂隊伴奏下起舞的胡人,頗為生動傳神,反映出當時北方人民喜愛的舞樂形象。

閱讀全文

與陵墓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