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物流發展過程
物流信息化的趨勢不可阻擋。但是,在信息化建設的歷程卻充滿著困惑、障礙、風險,甚至陷阱。整個社會、國家、政府、行業,特別是企業信息化的藍圖和用戶需求激動人心,前景美麗動人。計算機信息技術、網路技術、電子商務日新月異,飛速發展,但是,在信息化項目開發應用過程中,軟體企業往往底氣不足,用戶往往是霧里看花,成功的事例並不多。這是為什麼呢?
讓我們簡要回顧一下信息化、信息技術,特別是軟體開發、應用技術的發展歷程。從計算機信息技術引用到數據處理,即管理領域以來,從只追求硬體的檔次、軟體的運行效率,到人們認識到硬體只佔信息系統總擁有成本的很少一部分,軟體不只是程序,而應該是文檔加程序,從而用軟體工程的方法進行軟體項目的開發,從一些傳統的軟體開發方法,如生命周期法、企業原形法,結構化軟體開發方法,計算機輔助軟體開發方法、基於第四代語言的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到把一些科學、先進的工程項目企業管理思想、方法應用到軟體領域,出現了軟體項目管理、軟體企業CMM認證等有效的途徑;從辦公自動化系統(OAS)、管理信息系統(MIS)到電子政務,製造/企業資源計劃MRP/ERP,信息化建設不斷進步,信息化開發理論方法演進,信息化開發應用不斷深入。從諸如:企業建模、業務建模,戰略信息規劃,信息系統規劃(ISP),信息資源規劃(IRP),企業應用集成(EAI),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企業信息門戶(EIP),商務智能系統(BIS),從資料庫系統為核心的程序和數據驅動,到模型驅動、用例驅動開發模式,從JAVA、XML,到UML建模開發語言,從SAPERP-R/3到J2EE體系結構與開發模式,從C/S、B/S/W到COM 、J2EE.NET、MS.NET技術構架,等等,等等,其中不乏從軟體體系結構的高度和對信息系統規劃設計方法、技術的討論和成果。新的概念、理論、方法和技術工具層出不窮,使軟體企業疲於跟進新概念炒作,不知方向所在,廣大用戶更是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疲於學習,面臨兩難選擇,進退維谷。
再縱覽一下管理科學和商業模式的發展變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競爭國際化,從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企業管理到戰略管理、知識管理(KM)、客戶關系管理(CRM),再到業務流程管理(BPM)、組織再造、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協同商務(CC),BTOB,BTOC、CTOB,BTOG、GTOB,CTOC,TTOT,不僅使用戶企業感覺層出不窮,應接不暇,也使軟體開發企業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疲於學習和知識更新。
總而言之,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系統開發應用是為管理服務的,要滿足客戶的需求,並為客戶帶來價值。人們探索各種信息化的理論、方法、技術,就是為了縮小軟體開發人員與企業管理人員的「語言間隙」,消除軟體開發企業與企業用戶之間的誤解和顧慮,但是由於管理和信息技術的領域各自復雜特性和發展規律,事實和現實是,不但沒有縮小和消除,反而使間隙變成了鴻溝,由誤解和顧慮變成了懷疑甚至對立。一方面需求強勁、迫切,一方面又不敢輕易投入,一方面市場上解決方案和軟體產品比比皆是,一方面用戶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系統,ERP的教訓使企業仍心有餘悸。軟體開發成本並沒有下降,軟體應用的風險反而加大。於是,即懂仍舊技術、又懂管理技術、特別是有行業管理經驗的人才就越來越搶手。原因在哪裡?如何控制軟體開發成本,規避信息系統應用的風險?
除了體制、機制和管理水平的因素,一方面,信息系統越來越復雜化、大型化,從簡單的企業管理深入到生產、流通的各個領域、物流、供應鏈管理軟體的時實性、動態性、因素關聯性,軟體技術的抽象性,管理的變化復雜性,使信息系統開發更加困難和不可控,另一方面,不同業態、不同服務產品的物流流程都不同,需要具備物流流程重組、再造的咨詢能力,不是單純地把人工管理計算機信息化,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人們早已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軟體工程理論與方法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現狀是各種流派的信息化建設、軟體開發理論、方法和技術都只能解決部分問題,或者說在解決部分特定領域的問題時有效,沒有一個業界和用戶公認的、科學的、符合管理信息化邏輯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框架能指導軟體項目的開發,並能使用戶感覺系統是「透明」的。那麼,究竟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性和一個實現途徑或技術路線呢?
總結前人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找到一種集大成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路線,使各種有效的信息化和軟體開發在一個統一的邏輯框架下應用、實施,發揮作用,就是探索和構架符合信息化規律的、科學的、軟體企業和用戶都能理解和使用的物流軟體體系結構和開發平台。
問題的關鍵,一方面是:從MIS到ERP,再到物流信息管理與供應鏈集成管理平台,能否找到一種軟體開發商與用戶,或者軟體看法人員與管理應用共同理解的語言或者交流工具,縮小、甚至消除二者之間的語言間隙;另一方面是找到一種業界公認的業務模型邏輯框架和解決方案的技術構架,進行需求分析和系統設計,並且能夠支持企業戰略、支持業務的持續發展。
必須認識到,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推廣應用,需要在一套科學的理論、方法、技術路線和工具來支持下來實現,而不是開發了一個實際應用系統,就以偏概全,當作一種模式和通用解決方案加以推廣和炒作,就能解決問題、滿足客戶和市場需求的。
Ⅱ 物流發展的歷程
第一階段 20世紀初~50年代
工業化時期,大多數歐美國家陸續進入工業化社會 製造業發展迅速,社會分工不斷細化 物流發展規模小,渠道不暢,成不高,其作用未受到應用的重視 從經濟學角度建立了物流學科(PD);「二戰」時期,從技術角度確立了物流學科的地位
第二階段 20世紀60~90年代
世界各國大都採用了「大量生產——大量銷售——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社會發展模式 製造業的大規模化與零售業的大規模化並舉 物流產業逐步形成和壯大,多品種、少批量的配送成為這一階段主要的物流形式 各國對物流的認識開始由PD轉向Logistics,第三方物流理論的出現確立了物流產業
第三階段 20世紀90年代至今
網路化時代到來 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知識經濟初露端倪 發展到供應鏈管理階段 支撐物流學科發展的物流經濟學科、物流管理學科、物流技術學科初步形成理論體系,綜合性的物流學科正在發展從上表可以看出,物流及物流學科的產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
各個階段物流的發展特點是與同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相適應的。因此,政府或者企業在進行物流規劃、管理及制定物流政策時,決不能脫離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在物流科學研究中,應該注意分析社會經濟發展對物流發展的影響及物流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2)中國物流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物流快遞運單量年均400億以上,生產總值萬億以上,隨著高鐵加入貨運競爭,傳統公路運輸的速度逐漸呈現劣勢。
速度永遠是物流行業的核心優勢。隨著Swift.Express加入物流業,將會改變目前高鐵的窘境和物流業的格局。企業運用高鐵的速度結合共享經濟的創新模式運營直接降低物流資費。以每公斤10-20元的價格服務於廣大用戶。
這種創新經營的模式,通過分享、協作方式搞創新,實現閑置資源充分利用,形成新的增長點,為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此外,共享經濟的另一大特點是,人人皆可參與、人人皆可受益,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Swift.Express是通過高鐵+共享經濟進入物流業,實現了真正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模式,未來也將會主導物流業發展。
運營優點:
1、高鐵時速350公里,實現快遞包裹全國內一日達。
2.共享經濟從民生角度進行考慮的話,不僅能夠降低人們的日常出行費用,同時也促使高鐵客流量增大。
3.企業的運營模式是以人為本,通過乘客出行的條件實現貨物運輸,讓乘客出行既獲得的收入。
Swift.Express通過這樣的運營模式創新物流行業,從根本上解決了高鐵快運的發展,以及受惠於廣大人群。
Ⅲ 中國快遞行業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快遞行業是過去十年中國民營經濟最大閃光點之一。回顧中國快遞行業發展歷程,中國快遞業從國有快遞企業壟斷、到民營快遞企業相繼創立群雄混戰的局面,再到2016年「三通一達」集中上市,快遞企業出現分化。
2019年中國快遞行業收入達到了7497.8億元,在十年內行業收入翻了13倍多。中國快遞行業的「黃金十年」是伴隨著中國電商經濟爆發式增長而實現的。目前,中國快遞行業已進入分化階段,速爾、優速、安能等企業紛紛退出快遞市場;京東、蘇寧等電商探索自建物流。
2010-2019年,我國快遞行業業務收入及業務總量均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2019年,我國快遞行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497.8億元,同比增長24.2%;我國快遞行業業務量累計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雖然增速較往年有所放緩,但仍然保持較快增速。
2020年1-8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80.5億件,同比增長25.4%;業務收入累計完成5274.5億元,同比增長14.1%。
(3)中國物流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快遞行業趨勢分析:
未來,中國快遞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我國快遞行業市場潛力很大:一方面,綜合國力迅速提升,國內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位,國家基礎設施迅速改善,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社會基本穩定,法治逐步完善,中國經濟進入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階段。
另一方面,「五化」(市場化、城鎮化、信息化、工業化、國際化)進程為快遞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契機。2020年受疫情影響,中國快遞行業業務收入及業務總量將較2019年有所下降,但此後將會保持持續增長態勢,預計2025年,業務收入將突破1萬億元,業務總量接近1000億件。
Ⅳ 物流在中國的發展史怎麼樣
中國1978年從日本引進物流這一概念以來,已走過了近三十年的路程。各國物流業的發展歷史證明,現代物流業是隨著經濟的全球化與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是與一個國家的工業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協調一致的。中國的現代物流業經過近20年的准備與起步,從「九五」開始,特別是進入「十五」以後,有了較快的發展。可以這樣講,中國的現代物流業已邁過起步期,進入快速發展期,現代物流業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加速器。
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在這個《規劃綱要》中,破天荒第一次把現代物流業單列一節,第四篇「加快發展服務業」中的第十六章第二節「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將載入史冊,成為中國物流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高新技術迅猛發展的形勢下,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經濟逐步發展成一種嶄新的運作方式和商務模式,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同時也引發了經濟領域里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廣泛、最深刻的一場變革。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實現由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快速轉型的同時,物流業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來越顯示出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
物流過程是企業采購、生產製造、流通等環節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和企業經營發展的「第三利潤源泉」,同時也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企業降低成本的最後手段。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發達國家的現代物流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源泉、產業升級和企業重組的關鍵推動力、以及區域創新和經濟發展支撐環境的關鍵因素之一。現代物流將極大地改變目前的商務、生產模式,最終作為一個系統化的整體成為社會經濟的基礎層面部分。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物流業的發達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現代物流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最具普遍影響力的經濟基礎和「朝陽產業」。
Ⅳ 求中國近代物流的發展史
我要沒記錯的話,中國是在70年代末從日本引進物流這個概念的,日本的物流是在50-60年代發展起來的.
我不知道你想知道1840-1949這個時間段物流發展史有什麼用.
Ⅵ 中國物流行業協會的發展歷史
中國物來流行業協會是由中國大自陸、香港、澳門以及台灣的從事物流發展的企事業單位、科研、教學機構以及各行各業用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區政府批准,自願聯合成立的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全國性行業組織。其宗旨是挖掘、集中、整合中國物流資源,著力拓展綜合物流服務領域,促進中國物流業的發展和社會效益的提高。中國物流行業協會的顧問委員團隊擁有國際一流的經濟學家和物流人才,具有深厚的物流理論功底、國際間物流合作所的豐富經驗、國內物流界強大的號召力以及廣泛的物流界聯系網路,保證和強化了決策和權威性、科學性和公正性。
Ⅶ 中國物流業有多少年歷史
古代當然也有物流,但說到物流業是從上世界70年代發展起來的,距今也僅有40餘年。
中國物流的發展歷史大約可以分成這么幾個時段:
1、70年代物流概念在學術界的引入時期。
2、90年左右,物流概念的推廣時期。
3、95——2000年物流理念在企業的實踐階段。
4、2005年,物流的大發展時間
5、2010年後,物流資源整合與供應鏈管理時期
Ⅷ 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從過去、現狀和未來三個方面分析!
我國的發展物流業都是從國外的經驗中慢慢走過來的,但國內的物流一直在慢慢完善中獲得經驗,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和錯綜復雜的關系,中國物流在政府宏觀政策的引導下,也會摸索出自己的發展的戰略目標,中國物流仍然處於一個需要摸索,需要政策引導的階段,未來的中國物流肯定是一個綠色配送全球服務的發展趨勢。
就中國現在的形式,物流也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的。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物流業的國家之一。得益於它有一套完善的物流市場管理及法制管理體系。美國的物流市場錯綜復雜,又十分活躍,美國政府在物流高度發達的經濟社會環境下,不斷通過政府宏觀政策的引導,確立以現代物流發展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其近景和遠景目標都十分明確。
歐洲和美國同樣,在物流業發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歐洲的物流業發展與美國相比,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特別是最近幾年來,歐洲在物流產業上具有明顯的特色。科技進步,尤其是IT技術的發展及相關產業的合並聯盟,促進了歐洲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歐洲各國的物流管理體制基本採取的是政府監督控制、企業自主經營的市場運作模式。
日本物流業的發展已有較長的歷史,在世界居領先水平。特別是日本政府近年來為了大力扶持物流產業的發展所採取的一些宏觀政策導向,給日本物流產業帶來快速增長的實踐經驗,對我國具有極為有益的啟示。
目前已經形成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以信息技術、運輸技術、配送技術、裝卸搬運技術、自動化倉儲技術、庫存控制技術、包裝技術等專業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化物流裝備技術格局。其發展趨勢表現為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其中,高新技術在物流運輸業的應用與發展表現尤為突出。
專業物流形成規模,共同配送成為主導。共同配送是經長期的發展和探索優化出的一種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
物流企業向集約化、協同化、全球化方向發展。
物流雖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物流的發展同時也會給城市環境帶來負面的影響。為此,21世紀對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綠色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