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長安佛教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長安佛教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發布時間:2021-02-02 19:07:35

❶ 佛教的意義

人之初,性本善,佛教是伴隨著歷史的發展而逐步壯大的,在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佛教教義的作用也就不同。佛雖然有神通,但是佛知道萬事萬物因緣和合,都有各自的因緣果報在,決不能違背因果來做事。世人無知,不明因果。

我們內在的覺性,是佛;心正而不邪,是法;清凈無染的本能,是僧。我們自心的三寶,這種覺、正、凈通過佛陀的經書法寶,通過出家人的言傳身教。經書法寶是教學的工具,但是這些工具要有人教導才能運用自如。

出家人和一些修行多年的老居士,以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能指導我們領會經文的義理,掌握修行的方法。我們每個人內在的佛法僧三寶是本具的,但是要通過外在的三寶來喚醒。菩薩是覺悟的聖者,他並不需要我們的禮拜和供養。

禮拜懺悔,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慈悲之心,謙和之心。「禮聖者足,見賢思齊也」,我們禮佛贊佛,是希望能學習佛陀的行止,通過生命的實踐,把內在的覺、正、凈三寶開顯出來。希望佛陀給我們做證明,我們在這條覺悟的道路上也要開始邁進了。

用最高貴的頭接觸地面,可以一方面去體會與聖者足跡的親近,一方面去體會與整個的大地的融合。大地涵養了無數的可能性,地球上萬事萬物都是靠土地的滋養,我們也要作育和大地一樣廣闊無邊、謙和樸素的胸懷。

(1)長安佛教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擴展閱讀: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姓新稱喬達摩(S. Gautama, P. Gotama),舊稱瞿曇;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參考資料:佛教-網路

❷ 6. 試述佛教文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和現代價值

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發展發生過很大的影響和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印度佛教文化與中國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僅帶動了佛教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全面發展,而且在交融過程中形成了學術思想、修養方法、音樂美術、工藝建築、風俗習慣等等。中國佛教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佛教哲學蘊藏著極深的智慧,佛學和中國古典哲學的交互影響,推動了哲學提出新的命題和新的方法。佛學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在人生觀上,佛教強調主體的自覺,並把一己的解脫與拯救人類聯系起來。它以獨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給予中國傳統社會民眾精神生活以新的啟發。
佛教為中國文化、文學藝術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命意遣詞方法。數千卷由梵文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偉大富麗的文學作品。馬鳴的《佛所行贊》帶來了長篇敘事詩的典範;《法華》、《維摩》、《百喻》諸經鼓舞了晉唐小說的創作;般若和禪宗思想影響了陶淵明、王維、白居易、蘇軾的詩歌。變文、俗講和禪師的語錄體都和中國俗文學有著很深的關系。
佛教對中國音樂、繪畫藝術所起的作用。中國畫學中由王維一派的文人畫而發展到宋元以後盛行的寫意畫,則與禪宗思想有關。
伴隨佛教俱來的還有天文、醫葯等科學技術的傳習。

❸ 佛教的眾生平等觀,對現實社會有什麼價值和作用

阿彌陀佛

眾生真的依教奉行,就有價值和作用,可以修行成佛,慈悲對待一切眾生。如果只是當理論去討論和研究,掛在嘴邊沒有行動,自己也不修行。你指望有什麼價值和作用?

李炳南老居士---眾生平等,是說本性上、生命上、改惡向善上、超凡入聖上,皆是平等。並非在眾生造業上皂白不分,受報上苦樂不辨。彼造業千差萬別,受報亦是千差萬別。此皆自作自受,如是因如是果,非是佛示賞罰。

一、眾生平等,是說本性上、生命上、改惡向善上、超凡入聖上,皆是平等。並非在眾生造業上皂白不分,受報上苦樂不辨。彼造業千差萬別,受報亦是千差萬別。此皆自作自受,如是因如是果,非是佛示賞罰。雖眾生造業不同,六道受報不同,然在本性等條件上,仍無不同。今以人喻,有總統、院部長官、軍、農、工、商等身份;有富翁、乞丐、囚犯等享受。但總稱是人,不得稱為非人,此平等之義。且其初生時,赤條條不將一物來;其死時,兩手空空,不帶一物去。自始至終,亦無不平等也。

二、苦從何來?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其來處。

三、苦之標准: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水、火、刀兵、飢寒、災害,皆是苦之標准。

四、如不能達物之情,自然不明物之感想。其實此亦無甚難體會處,鳥獸見人而飛避,是恐怖苦;鼠遭機械蚊遭擊拍而斃命,是飢餓苦;雞鴨豬羊之被宰殺,哀鳴不止,是畏懼疼痛苦;而曰彼不知苦,是未居其地也。如曰其平時不知苦,此正是愚迷不醒,渾渾噩噩之可憫處,如能醒悟則思解脫矣。

五、人不如畜,其在享受上或有此現象,如洋人之狗食牛肉麵包,中國飢民食糠食野菜。此亦偶然,並非多數,決不能全稱肯定,謂『無論哪方面』皆勝於人也。

❹ 如何理解佛教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任何教派都是兩面的,正面就是啟迪人的思想,現實物慾中讓人看到希望,多做版善事就會得到好報權,因果輪回。讓哪些處在弱勢群體的人們能得到一絲希望。反面就是麻痹人的思想,讓人們安於現狀,不要用暴力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在自我改造中相信一定改變一些事情。服從統治階級的統治。

❺ 佛教在現實中能實現的意義有多少

以前我也糾結過這個問題。後來才發現,是我不解佛法的緣故。
我對佛法的了悟不深內,只舉一人一事,容僅供參考,希望能有幫助:
我們熟知的六祖慧能法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已是家喻戶曉。六祖開佛門「頓悟」的法門,讓禪宗興盛於世間;網路說:【代表東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並列為「東方三聖人」】。六祖圓寂以後,得肉身不壞,一直保存至今,更是讓世人贊嘆。
這么神奇的祖師大德,終其一生卻只是個不實文字的俗人,一輩子都在掃地,但是每次掃完還要請別人確認:確實掃干凈了。六祖崇尚「生活禪」,生活中處處都是佛法,處處都是菩薩化現,只是我們的心不同。(這一段話,是一位大德法師和我講述的。我聽了很感動。不能保證復述的過程中沒有偏差。)所以我覺得,如何做到事事精進,念念為他人,是我們每個人都要修習的,這才是最真實的修行!
最後,分享一段我特別喜歡的話:用如來的心,汲取生活中的佛法,並自我進修,學習菩薩大無畏的精神,期許將來有朝一日,以積極的行為,普度天下眾生,實踐佛門的大慈悲法門。
希望您能有收益,願您吉祥。阿彌陀佛、

❻ 長城的歷史價值的意義

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游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還不是防禦的最前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在古代,游牧騎兵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和強大的攻擊力,但是對於城垣防禦體系卻無能為力,因此長城的修建的確能夠有效的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歷史: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

建築:。「因地形」,即指根據地形條件而構築工程,和充分利用在地的自然資源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據險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險御敵。此原則有利於防守,也可以節省建築材料。

藝術價值: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著稱於世,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傳說: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築長城,其妻孟姜女帶著寒衣千里尋夫。到長城腳下後,不但未找到丈夫,反而被秦始皇垂涎。孟姜女終日痛哭,終於將長城哭倒,露出丈夫屍骨。百姓藉此傳說斥責了暴君對人民的殘酷奴役,統治者藉此傳說宣揚了禮教中的「貞烈」,因此流傳千古,如今山海關外鳳凰山上仍保存有明代重修的姜女廟

❼ 佛教於俗世的現實意義

如果你是真心求答,我們歡迎
如果是故意找茬,拿佛教開玩笑,故意來抬回扛的,因果自負

我就一句話答,很簡單,雖然不怎麼好聽,但是如果你有點智慧,我這一句就足夠了

慧律法師的講座,你還沒有看到家

就這么簡單,你承認嗎?
你所提的問題,就說明了,你看的還不夠多,了解的不完全
你還是好好的,從基本的多看點慧律大師的講座吧

師父說的很清楚,所謂的放下,是指
完成你的責任和義務同時內心無所著叫放下
不是什麼事都不幹,什麼應酬都不去,那叫放棄,不叫放下

所以,你說外在的環境,沒錯,所以聖人的心叫
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意思就是說,該干什麼還是依然干什麼,但是內心卻是如如不動,自在安祥,我贊嘆你,隨喜你,你繼續去看慧律法師的講座,必定會有滿意的答案的

❽ 論述唐代長安佛教文化的發展

漢、唐兩代是中國封建帝國的繁榮期,國都長安規模宏大,布局嚴整,市井繁榮,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的絲、茶、瓷器從這里遠播中亞、南歐,同時把西方的物產和文化傳入中國。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唐代玄奘天竺取經,出發地和歸宿都在西安。唐代長安成為一個開放的國際大都會,外國使節、各地商賈雲集長安,日本遣唐使和留學生長住長安,為中外文化交流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悠久的歷史為西安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陝西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約30處。西安就佔16處,省級重點文物更多。遊客來到古都西安、到處可尋幽訪古,游覽觀光。文比遺址半坡村、秦始皇兵馬俑、唐代慈恩寺、西安碑林,明代城牆、臨潼驪山,都是遊客嚮往的地方。
以西安為中心,東起潼關,西到大散關,號稱八百里秦川,自古是富庶之地。沿線的韓城、渭南、咸陽、銅川、寶雞市及其周圍縣區,遍布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堪稱名勝古跡的金腰帶。韓城的司馬遷祠,咸陽原上的漢唐陵墓,扶風、岐山的西周遺址,寶雞的神農祠,無不述說歷史的蒼桑。西嶽華山,秦嶺的太白山等,向人們展示出優美的自然風光。眾多的寺廟,可以探尋中國宗教的軌跡,諸多的古代戰場,令人想起帝王將相爭霸的刀光劍影。
在近代史上,西安也具有光輝的一頁。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曾為陝甘寧邊區輸送大量愛國青年,為抗日前線籌措大量物資。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曾在這里暫住和工作過。1936年12月12日,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西北軍,為反對內戰,聯合抗日,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光輝的革命史實激發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愛國熱情。
解放後,西安已經從一個消費城市變為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其中紡織、航空、電子工業在全國舉足輕重。中國的衛星監視中心就設在這里。西安有正規大學24所,科研綜合能力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名列全國第三。改革開放以來,古城西安更是舊貌變新顏,往日的光輝與新時代的氣息融為一體。
西安是大西北的門戶,也是全國陸路和航空交通運輸的中樞之一,公路四通八達,鐵路和航班連接全國各大城市,並與香港、日本、新加坡通航。悠久的文化和新興的產業,使古都與海內外交流日益頻繁。作為全國旅遊熱點城市,西安近年接待九百萬海內外遊客。如今,西安的旅遊設施日益健全,熱情周到的服務將迎來更多的旅遊觀光者。

❾ 佛教在中國的重要意義.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凈慧02/11/4

改革開放的二十年,也是加快法制建設的二十—年。經過這二十多年的努力,「依法治國」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人們的法制觀念有增強。但同時人們也逐漸地發現,法律的作用固然非常重大,但是它並不萬能的。法律通過強制性的手段,可以保證社會的表面秩序,但是無法保證社會人心的內在秩序和凝聚力。比如,它無法解決道德水平下降的問題,無法解決人心渙散的問題,無法解決人的價值信仰危機問題。

江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思想,正好彌補了「依法治國」的不足。道德的本質是自律。它基於個體對某種超越於一已之利害的普遍性的社會行為價值理念的自覺和認同,並以此作為調控行為的標准。它要調節的是義與利、部分與整體、個體與國家等多方面的關系,它既是個體行為的心理尺度,同時也是個體價值追求的目標。它不僅具有防非止惡的作用,同時它還具有引導人心、安頓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它能夠為社會提供真正的最深刻的穩定——人心的穩定和人心的凝聚。

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我國經濟將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將不可避免地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受到其它國家、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影響。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當中,如何保證我們國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不被全盤西化,從而保持中華民族的個性和尊嚴?這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以德治國」的思想正是為適應這一挑戰而提出來的。

把德作為一種治國方針提出來,在解放後似乎還是第一次。應該說這一提法體現了第三代領導人的高瞻遠矚。「以德治國」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只有同心同德了,社會才能長治久安,國家的凝聚力才能增強,防止西化的安全系數才會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講,繼承和發揚以「德化」為核心的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提高我們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談到綜合國力的競爭,人們往往只看到經濟、科技和國防等方面的力量。實際上,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綜合國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體現為對內的凝聚力、對外的攝受力、革故鼎新的創造力、不屈不撓的意志力和樂觀向上、自強不息的精進精神。因此綜合國力的較量同時也就是民族精神力量之間的較量。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既有強大的適應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同時又體現了人類文明向上向善發展的總趨勢,不僅對內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同時對外也有一種強大的攝受力。可以想像,高度發達的經濟、科技和國防力量,一旦與具有這種品質的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它所產生的綜合力量是無法用數字計算的。

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一個沒有被中斷過的古老文明;中華民族在歷史上之所以具有那麼強大的凝聚力,這與我們祖先創造出了世界其它民族罕能相比的優秀的「德」文化有相當的關系。因此,落實「以德治國」思想,其中有一個很主要的內容就是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文化。如果我們真正地繼承了這份文化遺產,在全世界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中,我們的民族將持久地佔有精神上的優勢,我們就不用擔心被「全盤西化」。

從這樣一個高度來理解江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思想,我們就會發現,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以德治國」的方針具有非常深遠的戰略意義。

「以德治國」決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也決不僅僅是一種政府行為。它需要調動全社會的教化力量,如各個學校、各個宣傳媒體、各個文化團體等等,來共同參與。它是一場持久的全民化的教育活動,也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偉大復興運動(因為,五四運動以來,我們與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在這里,我們各宗教團體也應當自覺地發掘本宗教的教義、教規、教儀中所蘊含的道德教化資源,來為這一活動服務。這既宗教的本分事,也是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一種具體表現。

作者: 弟惠普 2006-2-27 19:32 回復此發言

--------------------------------------------------------------------------------

2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記得1999年春天,我在接受「海峽之聲」記者采訪的時候,曾經提山了一個觀點——「宗教是人類良心的保證」。後來在教內外的其它場合,我又多次重復了這個觀點。這個觀點得到了教內外不少朋友的認同。在幫助政府施行道德教化方面,宗教是非常有潛力可挖的。在這里,我想簡單地就佛教在當前道德建設中的作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大體說來,道德建設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要為道德確立堅固的基礎:二是要揭示出普遍性的道德原則;三是要提高公眾的道德自覺意識。關於這三個方面,佛教都有自己非常圓滿、非常獨到的解答,這些解答對我們今天的道德建設來說,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

佛教的經典非常多,義理也非常淵深,不過從大的方面來講,不外乎是教人「信仰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嗔痴(三毒)、清凈身口意(三業)」。這四句話比較全面地概括出了佛教關於人生修養的基本思想;信仰佛法僧是道德修養的基本保證,勤修戒定慧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息滅貪嗔痴是道德修養的基本內容,清凈身口意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這當中既有豐富的道德哲學內容,同時又有非常明確而具體的道德修養方法、修養內容、修養目標以及修養的入手處,可操作性極強,完全不同於一般的道德說教。

下面,我想相應地也從三個方面對佛教的道德思想作一點說明。

一、關於道德的哲學基礎

在道德建設中,最困難的是如何建立起堅固的道德價值體系。這當中有兩個難點:—是道德的基礎是什麼。問答這個問題,既要避免落入斷見,又要避免落入常見。斷見否定了道德基礎的客觀性,常見否定了道德主體的意志自由。這兩者都會導致道德價值體系的崩潰。二是如何把社會對個體的道德要求同個體對幸福和自由解脫的追求統一起來。回答這個問題,既要避免只顧及社會對個體的道德要求,漠視個體的幸福和解脫,又要避免不顧社會要求、片面追求個人幸福和自由的做法。前者會導致空洞的道德說教,對公眾缺乏感染力利親和力,後者會導致極端的個人主義,為社會所不齒。換句話來說,作為道德基礎的東西,必須有充足的理由,把道德解釋為既是社會對個體的外在要求,同時又是個體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內在需要;既是個體獲得現世利的必然選擇,同時又是獲得後世利的充要條件。唯有如此,道德才有持久的教化力。否則,它很難經受人們日益深重的功利主義思想的詰難:「我為什麼要講道德?」「道德值幾個錢?」「講道德能給我帶來什麼好處?」

那麼,佛教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佛教的道德觀足以對三世因果規律的自覺為基礎的。因果和覺性(也就是佛性)是道德的兩大基石。三世因果規律是宇宙人生的根本**,人的一切善惡行為都逃不出因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人好都是為自己好,壞都是為自己壞,善都是為自己善,惡都是為自己惡,他人代替不得半分。這是其一。另外一方面,沒有人會喜歡煩惱和痛苦的,人人都希望幸福和解脫,人人都具有厭苦求樂的本能和以及對自己行為的反省能力,這可以說是人的最原始的覺性。因為有了這個覺性,於是人就有了貪嗔痴等不好的心態,同樣也因為有了這個覺性,人才有解脫的可能。厭苦求樂作為願望是一回事,能不能實際地離苦得樂又是另外一回事。這里的關鍵在於,人是否能通過自己的反省認識到了宇宙人生的根本規律,也就是三世因果規律。當一個人對三世因果規律有了覺悟並且信受的時候,那麼他就從根本上擺脫了斷見和常見的束縛,不會再陷入虛無主義和縱欲主義的泥沼,他的厭苦求樂的覺性就會驅動他邁向真正的幸福和解脫。相反當一個人不信解三世因果規律、逆因果規律而行的時候,那麼他的厭苦求樂的本能不僅不能給他帶來快樂,反而會使他在痛苦中越陷越深。佛教認為,這正是道德的最好也是最真實、最親切的生長點。

佛陀在世的時候,為廣大在家和出家的弟子們制定了很多的道德戒條(如五戒十善)和具體的修養方法(如四攝、六度、四無量心)。這些道德戒條和修養方法都是佛陀為了幫助弟子們獲得真正的幸福和解脫,根據自己對三世因果規律的覺悟以及對人性的洞察而制訂出來的。這些道德戒條的基礎沒有任何形而上學的色彩;它不需要藉助任何外在超自然的權威命令或者假設,它就植根在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深處;它是可以實證的。雖然道德存在的形式往往表現為社會對個體的普遍要求,但是,它存在的充足理由卻不是由別外社會給定的,而是完全基於個體對因果規律的自覺。對因果規律的自覺使人們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正因為我希望幸福和解脫,所以我必須遵守道德規范;我之所以要遵守道德規范,恰恰是因為我想獲得真正的幸福和解脫。在這里,道德真正實現了它自律的本性。

作者: 弟惠普 2006-2-27 19:32 回復此發言

--------------------------------------------------------------------------------

3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由於道德不再是純粹的外在的社會要求,它同時也是個體獲得幸福和自由的自覺選擇,因此,當個體依道德行事的時候,自然也就是心甘情願,沒有任何外在強制性,這時的道德行為本身同時就是個體向幸福和自由的邁進,乃至當下就是對生命的受用。正因為如此,這樣的道德才有很強的說服力,非常易於為人所接受。它沒有任何高調子,它充分理解人的我執(自私)的本性,它只不過是非常智慧地利用了這一本性而已。世間有很多的道德理論,之所以不能長期地對人發揮作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有一個因素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那就是該道德理論本身還不堅固,還不圓滿,大多數還停留在「你應該如何如何」的說教方面,至於「為什麼應該如此這般」則很少作充分地說明。即使說明了,也不能令人真正地從內心裡信服。

二、關於道德的基本原則

佛教的道德理論雖然是建立在對三世因果規律的自覺上面,但是佛陀在教化大眾的時候,並不僅止於純粹地宣講抽象的因果道理,他還根據眾生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把因果的道理直接轉化為在現實生活中可具體操作的道德戒條。這些道德戒條決不是憑空虛擬的,它包含了佛陀對三世因果規律的透徹把握,同時又是完全針對大眾的煩惱習氣而來的,並且以引導大眾最終離苦得樂為終極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佛門中的道德戒條,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佛制戒律就是為了引導我們認識因果,順應因果,作因果的主人,邁向生命的圓滿,而並不是要故意束縛我們。

佛門里的戒條有很多,且層次不同。但總的說來,可分成「性戒」和「遮戒」兩大類,或者分成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大類。性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完全是屬於道德修養方面的,攝律儀戒中也有一部分是屬道德范疇,這些內容對於我們今天的道德建設來說是很有借鑒意義的。佛制戒律雖有在家出家之分,但是也有共通的部分——就是五戒十善。這五戒十善,在今天看來,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它基本上囊括了現行世間道德的全部內容。

五戒的內容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灑。十善的內容是在五戒的基礎上再加上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嗔、不痴。不殺生就是要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不偷盜就是要尊重他人的財產所有權,包括不貪國家財產。不妄語就是要不騙人,不造假貨坑人。不飲酒的本義就是不吸飲能麻醉神經、使人喪失理智的物品,包括不吸毒、不販毒。不邪淫就是要不包二奶,不當第三者,不涉足淫亂的場所。這幾條,每一條都跟我們的現實非常合拍,都具有極強針對性,都是我們的政府一再宣講的。不綺語就是不說無意義的話,不吹牛,不嘩眾取寵。不惡口就是不罵人。不兩舌就是不挑撥離間,不搬弄是非,不破壞團結。這三條也是我們全社會所認同的。不貪、不嗔、不痴這三條的要求更高一些,是對我們精神世界的凈化,它是道德修養最關鍵、是根本的地方。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是對我們身業方面的要求。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這四條是對我們口業方面的要求。不貪、不嗔、不痴這最後三條是對我們意業方面的要求。

佛陀所制訂的這十善原則,非常有概括性,非常有針對性,它把我們的身口意三個方面的內容全都包含進去了。如果大家都能認同這十善,盡量按這十善去做,殺人越貨的就少了,偷盜搶劫的就少了,包二奶當第三者的就少了,吸毒販毒的就少了,吵架斗毆的就少了,制假售假的就少了,貪污腐敗的少了,如此一來,我們的社會風氣一定會發生根本性的好轉。

中國信教的人數,我想不會很少。我們先不談一般的公眾,我們先把自己的信眾教化好。如果我們所有信教的人都能力行十善,然後這些信教的人再去影響周圍的朋友、同事,可想而知,它對社會所產生的凈化力量將是不可思議的。南北朝時期的何尚之曾經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厚矣。傳此諷訓以遍宇內.編戶千萬,則仁人百萬矣。」

作者: 弟惠普 2006-2-27 19:32 回復此發言

--------------------------------------------------------------------------------

4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這段話很鼓舞人心.值此「以德治國」大好形式之際,我們宗教界的朋友,應當秉持愛國愛教的旗幟,加強對國家和民族的使命感,樹立信心,當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只要大家堅持下去,我想,要不了十年,我們國家的社會風氣會有一個質的好轉。

三、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

建立了完整的道德理論和系統的道德戒條之後,要把這些理論和戒條直接變成公眾的道德行為,還需要一個環節。那就是公眾對道德的自覺和自律能力。道德自覺決不是一種先天的品質,它是通過後天的學習和修養逐漸形成的。那種認為只要一宣傳,公眾的道德水平馬上就會提高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在這個方面,佛教的做法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的。佛教不僅有完善的道德理論和系統的道德戒條,它還有一整套關於道德修養的具體方法。這些具體方法就體現「三學」當中。

三學是戒學、定學、慧學。這里的戒學就是我們所說的道德修養。三學是互相含攝的,一中有三,三中有一,舉一全收。所以佛教里把它們稱之為「三學增上」。要持戒,當然離不開覺照,這里的覺照就屬於慧學;也離不開對善法的抉擇和專一,這里的專一就是定學。人有很多不好的習氣,一時很難扭轉過來,要持好戒很不容易,必須具有對外能戰勝善惡諸境界的誘惑、對內能主宰自己各種情緒和心念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非藉助定和慧的力量不可。從這個角度來講,修定和修慧同時也就是在修戒。另外,慧學中有很多的具體觀法,如慈觀、悲觀、喜觀、舍觀,等等,它們本身就是道德的修養。

佛教關於這方面的內容非常豐富,講一輩子都講不完。總之,佛教認為,不僅持戒是道德修養,修定和修慧同時也是道德修養。慧力和定力的提高,同時就是道德的自覺和自律力量的提高。道德的本質——自律,既是戒(遠離惡法,持行善法),又是定(安住善法,心不動搖),又是慧(念念觀照,處處自覺),是戒定慧的統一。離開了定和慧的修養,持戒將會成為一句空話。世間有很多人不是不懂道德,但是遇到善惡境界的時候,因為缺少定力和慧力,往往把持不住自己,跟著外境轉了,結果踐踏了道德。所以,要把道德修養落到實處,非常有必要吸收佛教中的定學和慧學,這樣道德才有保障。以往的道德宣傳,之所以不能持久,沒有明顯的效果,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定和慧的修養作基礎,流於空洞,不能落在實處。

以上我從三個方面簡要地構勒了一下佛教的道德體系,希望它能夠對眼前的道德建設有一點啟發。

閱讀全文

與長安佛教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