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歐洲經濟發展歷史
歐盟經濟正處在大變革中。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變革中,歐盟已經取得重要成績,但也存在許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今後一、二十年,將是歐盟社會經濟發生巨變的時期。變革中的歐洲經濟需要正確的評估。本文試圖在這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討論。
一、歐盟經濟發展態勢
從短期看,進入21世紀後,由於受美國經濟衰退等影響,2002年歐盟經濟估計只增1%不到。但從一個較長時期看,歐洲維持上世紀90年代平均2%左右的增長速度,問題並不大。今後十年,歐洲經濟增長速度超過美國的可能性不大,但美歐經濟增長速度差距將縮小。
歐盟經濟增長速度不如美國,但發展比較平穩。通脹率一般低於2%。財政赤字占預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內。內債佔GDP比重低於「馬約」規定的60%。投資收益率一般在3-4%。今後,在個別年份,上述個別指標可能會突破。歐盟東擴後的一段時間內,這種可能性更會增大。但今後十年,歐盟經濟大致會維持平穩的增長。21世紀,歐洲是世界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重要因素。
二、關於統一市場建設
迄今為止,歐盟在統一市場建設方面已經取得決定性的進展。歐盟基本上建成了統一的內部市場。1999年1月1日歐元問世和2002年2月歐元進入流通領域,使一體化進程得到進一步發展。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不看到,歐盟統一市場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歐盟統一市場至今並未全面形成。
1958年歐共體成立後,在一個很長時期中,它的主要精力放在關稅同盟的建設和共同農業政策的實施上。到20世紀80年代中,歐共體在這兩方面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但它仍然是12個獨立存在的、分割的市場。
1985年6月,歐共體通過了《完成內部市場》的白皮書,制定了1992年底完成統一內部市場的計劃。同年12月,歐洲理事會又擬定《統一歐洲文件》,把1992年完成建設統一市場目標,以修改和補充羅馬條約的形式寫進了羅馬條約,使統一市場的建設獲得了法律上和組織上的保證。歐共體還制定286項立法,通過立法形式來消除阻礙貨物、人員、勞務、資本在12國間自由流通的各種非關稅壁壘。截止1992年底,這些立法已有95%獲得通過,其中85%已轉為成員國的立法。(註:伍貽康、周建平主編:《區域性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比較》,1994年經濟科學出版社,第106頁。)在這種情況下,歐共體宣布1993年1月1日建成統一的內部市場,基本上拆除了阻礙商品、人員、服務和資本自由流通的非關稅壁壘。隨著歐共體發展成歐盟,特別是統一貨幣歐元的問世和正式進入流通領域,標志著歐盟在建設統一的內部市場方面取得歷史性突破。
但是,歐盟全面的統一市場並未建立。
其一,歐委會2001年4月17日發表專門報告,對15個成員國按統一市場目標改革市場機制的情況進行了評估:在可量化的36個項目中,僅有20項,即佔55%的項目能在2001年6月前按預計的時間完成。(註:轉引自裘元倫:《歐元的前景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2001-2002年世界經濟年鑒》。)另據歐盟有關機構統計,在歐盟1339條「統一市場規則」中,目前只有70%被所有成員國按規則作了轉化,尚有30%未成為成員國國內立法。即使已經轉化為國內立法的,真正實行和貫徹也還需要時間。
其二,根據2000年3月歐盟里斯本首腦會議做出的承諾,歐盟要到2003年才在成員國之間開放電信和電力市場,在這兩個領域實行統一的規則和法規。
其三,里斯本首腦會議還規定,2005年建成統一的金融和資本市場,在這之前先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委員會」,而目前在歐盟內部有40多家金融監管機構。(註:鄭秉文主編:《2001-2002年歐洲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51頁。)它們各自為政,使統一的金融市場難以形成。
其四,目前歐盟內部還沒有統一的勞動市場,各國的養老金等制度並不統一。勞工要能充分自由流動必須無論到哪國工作,都能與該國勞工享受同等的權利及醫療、退休等社會保障。目前,在歐盟內部這方面的問題還很多。
其五,在企業層面上,目前歐盟成員國的利潤稅等制度遠未統一。2002年6月筆者在布魯塞爾訪問時,歐盟的學者曾出示一本厚厚的有關歐盟怎樣實施利潤稅的新書,書中提出了各種有關未來統一利潤稅的實施方案,並認為這些問題不解決,真正統一的商品市場不可能最終形成。
現在看來,歐洲建立統一市場的過程遠比原先設想的復雜。統一市場不是某年某月某一天建成的,它也不是哪一天宣布建成就建成了。這是一個動態的整合過程。歐洲經濟一體化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展現出來的。
三、歐元的作用
1999年1月1日歐元問世之初,人們預料,歐元很快將挑戰美元,從而結束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但之後,歐元對美元匯率一直走低。這時人們又對歐元問世的作用及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提出各種各樣的懷疑。這些意見都有失偏頗。
歐元問世和進入流通領域對於國際經濟和政治,特別是對國際貨幣體系,有著長遠而深刻的影響。它使國際貨幣體系開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2001年,用歐元結算的對外貿易額佔世界貿易總額15%左右,歐元佔世界官方外匯儲備的比重超過12%。2001年第一季度,歐元對美元的比價雖然處於低位,但在國際債券市場發行額中,歐元債券約佔47%,超過美元債券所佔比重。這是在歐元問世前,任何歐洲國家貨幣都無法做到的。
但推出歐元首先並不是為了同美元爭奪國際貨幣體系的領導權,而是為了歐洲一體化的內在需要。因此,評判歐元成敗得失,不應首先看它對美元的匯價是上升還是下降,而要看它在推進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所起的作用:
進一步完善了歐洲統一市場的建設。歐元問世和進入流通領域鞏固了統一市場的建設,增強和提高了歐洲市場的統一性質和程度。它也有助於建立統一的歐洲金融市場;
增強了居民對歐洲統一的認同感。歐元進入流通領域就是進入了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歐洲公眾普遍認為:「歐元讓我們深感自己是個歐洲人。」這種認同感對於進一步促進歐洲的一體化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消除了歐元區各國之間的匯率風險,成為歐洲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穩定因素;
進一步促進了歐元區國家物價的趨同,加強了歐盟內部的公平競爭。歐元區國家的商品使用歐元統一標價後,消費者可對區內12國的商品價格直接進行比較,這既會促使生產要素在區內的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又有助於各國商品價格的逐步趨同,有利於在歐盟各國間進行公開和公平的競爭;
促進了歐元區國家旅遊業的發展,節省了大量的貨幣兌換費用。
歐元問世和投入流通對歐盟經濟的上述作用,從本質上看,並不受歐元對美元匯率變動的影響。無論歐元對美元是升值還是貶值,歐元問世對歐盟經濟的上述作用都繼續存在。歐元問世後,它對美元的比價一度曾步步下跌,但歐盟內部卻相當平靜。歐元的國際地位也沒有因為歐元對美元匯率的波動而有明顯變化。1999-2001年,歐元對美元的匯率最低時曾跌到1歐元兌換0.82美元的水平,但它並沒有改變歐元作為國際主要貨幣之一的地位。何況歐元對美元的比價並不是一直走低,2002年即呈升勢,1歐元兌換1個多美元。用歐元結算的對外貿易額,總的說來,還出現了擴大的趨勢。迄今為止,歐元問世並不久。它需要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歐元挑戰美元只是時間的問題。過多地強調歐元對美元匯率的升降,或完全以此為標准來評價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四、歐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歐盟經濟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集中表現在一點,就是增速不高,活力不足。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由於以下原因:
1.社會經濟體制在強調公正和公平的同時,對效率注意不夠
歐盟各成員國中,德國一直被認為是歐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自由競爭制度視為核心和支柱。社會市場經濟的奠基人艾哈德強調,競爭是市場經濟「最內在的要求」。(註:參閱顧俊禮:《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武漢出版社,1999年,第一章;維·克勞斯:《社會市場經濟》,路·艾哈德基金會出版,第二章。)與此同時,社會市場經濟又強調經濟政策應對「經濟」和「社會」予以同等的重視,強調用發達的社會保障制度來平衡自由競爭和按資分配帶來的社會不公平。1997年6月16日,歐盟15國首腦簽署的《阿姆斯特丹條約》特別將實現「就業與公民權利作為歐洲聯盟的核心任務」,認為這是歐盟的「基本宗旨」之一。(註:參閱楊偉國:《歐元生成理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78頁。)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歐洲國家普遍存在社會福利措施過多、福利負擔過重的問題。20世紀90年代末,歐盟的社會福利費用佔GDP的比重平均高達28%,其中1999年德國為33.7%,1998年瑞典為33.3%,法國為30.5%,丹麥為30%。(註:轉引自裘元倫:《歐洲的改革:理論解析與實際進展》,2002年2月。)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說:「過去20年,法國5個人工作養活一個人,現在是一個人工作要養活2-3個人。人們一旦失業,初期得到的補貼和工作時得到的相差無幾。一年之後也還能得到工資的60%。全法國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可以享受廉租住宅補貼。有的時候,一個人不勞動反而比勞動能得到更多的收入。」結果如同英國首相布萊爾所說,他們「只知道從福利國家領錢,而對他所處的社會卻毫無責任心」。
2.宏觀調控不力
貨幣政策是歐盟對經濟實行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歐盟強調,貨幣政策「不應為短期經濟目標服務」,而要以「穩定幣值」為首要目標。這也是歐洲央行堅持的政策方向。根據「馬約」的規定,歐央行是一個獨立於歐盟其他機構和各成員國政府的獨立機構,其人事任免、運營操作具有很大的獨立性,目標是維持成員國「物價的穩定」和「適度的」經濟增長。
應當說,迄今為止,歐盟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機制是在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建立和完善的,這種狀況必然帶來兩個問題。一是歐盟對經濟的調控,目標首先是為成員國經濟達到一個入盟的共同標准服務,否則便難以把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宏觀經濟政策各不相同的各成員國納入到歐洲聯盟中來。這時如果去強調增長速度,必然會使成員國之間的差別進一步擴大,為歐盟的建立平添更多困難。因此,各成員國必然要壓縮財政支出,限制財政在刺激經濟增長方面起的杠桿作用。從長期看,從根本上看,穩定有助於經濟的增長,但從短時期看,對穩定的嚴格要求會制約對經濟的投入,限制增長速度的提高。二是調控的效率不高。歐盟層面的宏觀調控同各成員國不同的利益要求之間的矛盾,使成員國常常不去執行歐盟的有關決定。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調控的效率,最終影響經濟的增長。2002年7月2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說:「目前歐盟的經濟制度存在漏洞」,「即使歐委會通過財長會議做出的決議,也缺乏必要的約束力。」他認為,這種狀況必須改變。(註:新華社柏林2002年7月20日電。)
3.科技投入不足,內部的科研合作亟待加強
歐盟與美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差距,在相當程度上是二者在科技投入和科研合作方面的差距造成的。歐盟委員會負責科研的委員菲·比斯坎指出,歐盟對科技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美國和日本。歐盟各成員國對科研的平均投入只佔GDP的1.8%,而美國和日本的科研投入已分別佔GDP的2.8%和2.9%。歐洲科技界流行一種說法,法國科學家從巴黎到德國慕尼黑的實驗室去工作,比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去工作更為困難。如何聯合和集中整個歐盟的科研力量,進一步加強對科研的重視程度是擺在歐盟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註:新華社巴黎2000年2月26日電。)
4.勞動市場僵化既影響僱主,又影響雇員的積極性
歐盟各國普遍存在比較強大的工會組織。僱主一旦聘用了一個工人,很難輕易解僱他。員工的工資一般是由工會和僱主協會通過「自主談判」決定的,政府不予干預。因此,僱主在僱用人時非常慎重,這就影響了就業機會的增加。雇員一旦受雇,不太擔心被解僱,影響了積極性的發揮。
5.德國為「統一」付出很大代價,削弱了歐盟經濟增長火車頭的作用
德國每年為東部地區的重建付出的開支佔GDP的5%。德國經濟部的克勞斯教授認為,今後10-15年時間內,德國仍要為消化西部地區付出沉重代價。目前德國東部地區的年輕人在大批地向西部地區流動,結果東部地區「人空為患」,西部地區就業形勢卻變得格外嚴峻。在歐盟其他成員國中也存在形式不同的結構性失業現象。這是歐盟失業問題難以解決的一個重要原因。
6.統一內部市場的建設既有利於出口,又有影響競爭力提高的另一面
歐洲統一市場的建設為各成員國企業提供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市場,從而有利於歐盟經濟的增長,但長期地過分依賴地區內部市場,又限制了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7.政府對企業約束過多,影響企業積極性的發揮
歐洲國家是以高福利和高稅收著稱的。高稅收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對居民個人徵收的稅收稅種多,稅率高。如2000年底,法國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高達54%。二是企業的稅負重。如上世紀末,法國的企業稅達37%,義大利為41.3%。(註:轉引自裘元倫:《歐洲的改革:理論解析與實際進展》,2002年2月。)稅負重影響了企業的投資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歐盟未來改革問題
20世紀後半期,歐洲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進行了一體化建設。21世紀上半期,歐洲面臨三件大事:東擴、深化政治和經濟的一體化建設以及內部改革。三者之中,內部改革是基礎。
從目前情況看,歐盟的改革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這場改革是由上而下推動和進行的,核心是要解決歐盟體制缺乏活力的問題。
半個世紀以來,歐洲在一體化建設方面,雖然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但它始終沒有解決歐洲社會惰性大,體制缺乏活力的問題。它使歐洲在新的世紀裡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正是這些困難和問題迫使歐盟把內部改革問題進一步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
2000年,歐盟在里斯本召開首腦會議,制定了歐盟的社會經濟發展遠景規劃。2001年3月,歐盟又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特別首腦會議,討論如何落實里斯本會議制定的遠景規劃。會議認為,為了落實里斯本會議定下的戰略目標,歐盟在現階段必須在就業、經濟改革、科研和技術創新以及增強社會凝聚力等4個方面採取果斷有效的措施。這些問題涉及歐盟必須進一步建立或改善一系列有關的制度、標准、機構、法律和政策,並傳遞和落實到各成員國。為了進一步建立統一的市場機制,歐盟在1999年召開的赫爾辛基首腦會議上已經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2000年裡斯本首腦會議又制定出了具體的改革方案,要求各國逐項加以實施。
第二,改革的覆蓋面很廣。這是一場全面性質的,而不是局部性的改革。
歐委會主席普羅迪在解釋歐委會提交給2001年3月斯德哥爾摩首腦會議的建議文件時說,盡管歐洲的失業率有所下降,但在歐盟范圍內仍有1400萬人沒有工作;盡管共同市場已存在許多年,但電信、能源、運輸、郵政和政府采購等關鍵領域的統一市場仍遠未形成;盡管歐盟的高新技術投入已較前有較大增長,但與美國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盡管成員國經濟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但貧困和發展失衡現象仍在歐盟范圍內繼續存在。斯德哥爾摩特別首腦會議確認,要解決這些問題,歐盟必須在全方位開放勞動力市場等十個方面採取措施。這些措施既涉及經濟結構和經濟體制的改革,又涉及社會問題的改革;既涉及生產領域的改革,又涉及服務和金融等部門的改革,既涉及宏觀層面的問題,又涉及企業層面的許多問題。這是一場帶有全面性質的改革。21世紀,歐盟企業改革的重點不在於把尚剩的為數不多的國有企業私有化,而在於放鬆政府對私有大中型企業的限制和約束,鼓勵企業去建立各種激勵機制,以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第三,改革的幅度較大,涉及了一些多年積累的深層次問題。
比如在養老金制度的改革方面,歐盟有些國家,除法定養老金外,開始重視建立私人補充養老金。在農業問題上,2002年7月10日通過的改革方案,被稱為是一項「徹底」的改革計劃。多少年來,歐共體的農民一直是按農業產量領取補貼的。改革後將停止這一做法,改而採取固定的補貼額,農民享受的直接補貼將和農業產量脫鉤。
六、關於歐盟的發展前景
歐洲要走自己的路,建立一種既非美國式的,又非傳統歐洲模式的資本主義。
歐洲的資本主義歷來被稱為「社會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以別於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歐洲在改革,但不會根本放棄歐洲的價值觀和社會發展模式。這既有歷史的原因,又有現實的原因。歷史上,歐洲是資產階級啟蒙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學說以及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故鄉和發源地。二戰前的一段時間內,歐洲面臨納粹的「社會主義」和蘇聯社會主義的夾擊。二戰後初期,社會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曾對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的生存構成現實的威脅,「人民資本主義」等思潮在歐洲一度被廣泛傳播。社會民主黨在歐洲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力量。這些都是歐洲不同於美國的地方。歐洲要改革,目的是革除歐洲社會和經濟體制中缺乏朝氣和競爭力的一面,而不是照搬美國的社會經濟模式,全盤接受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就拿社會福利制度的改革來說,歐洲也不是要摒棄社會福利制度的基本理念和核心部分,而是要杜絕濫用,消除過度的社會福利負擔,讓「那些不盡其力、不盡其責的人……喪失他原來享有的社會團結,即國家資助的權利」。歐洲的改革勢在必行,但改革需要一個長的過程。同一體化一樣,改革會取得成功,但進程是曲折的。困難將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改革越深入,越要求各成員國向歐盟轉移更多的國家主權和更多地觸及各成員國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因此引起更多的矛盾和利益的碰撞。二是這樣的改革是一種巨大的創新,在歷史上沒有可資借鑒的經驗,任何重要失誤都會帶來嚴重後果。三是歐盟正處在擴大的過程中。2002年12月,歐盟首腦會議決定接納10個新成員國,這10個候選國業已完成入盟申請程序,並將於2004年成為歐盟的正式成員。新成員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更加參差不齊。他們目前的總體水平還不如入盟前義大利等「南方國家」的發展水平。東擴將給歐盟帶來新的困難。但東擴勢在必行。預計今後10年內,歐盟將擁有27至28個成員國,屆時歐盟的土地面積將達400萬平方公里,人口5億多,GDP超過11萬億美元。這將改寫歐洲的政治版圖,並對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B. 我想了解一下歐洲的發展歷史
歐洲有著悠久的文明發展史。公元前4000~前2500年在南歐和西歐曾廣泛分布有巨石文化,隨後位於歐洲東南部的愛琴海地區勃興為世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稱愛琴文明,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公元前6世紀,古羅馬國家興起,逐漸發展成一個囊括半個歐洲(大不列顛群島至多瑙河口一線以南)及北非、西亞在內的龐大帝國,而義大利所在的義大利半島一直是其政治和經濟的核心區域。紀元初年,歐洲人口約3200萬,其中半數以上分布於南歐,而東歐、北歐及不列顛群島合計尚不足1/10。公元3世紀後,羅馬帝國漸趨衰弱,原先居住在北歐的日耳曼人及居住在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大量入侵,這一歷史進程所伴隨的人口大遷移和經濟、文化上的廣泛交流,大大促進了歐洲的全面開發,14世紀中葉全洲人口達到8100萬,南歐的比重降至1/3,其他地區尤其是東歐均明顯上升。
15~16世紀,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殖民地的掠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相繼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強國,在隨後的資產階級革命和產業革命中,西歐進一步確立了在歐洲經濟、文化中的領先地位。19世紀中葉,北歐、中歐和東歐諸國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南歐國家發展則相對緩慢。1900年歐洲人口為4.15億,南歐的比重已不足1/4。由於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19世紀歐洲的經濟、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已遙遙領先,幾個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幾千萬歐洲人移居海外,對世界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0世紀的前半期,歐洲先後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由於戰爭的破壞,以及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對下降,其人口佔世界的比重由1900年的25%下降到1950年的20%,工業生產所佔比重亦由65%降至45%。在這個過程中,歐洲政治地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17年並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涌現出一批新的社會主義國家。自50年代起,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為一方,以華沙條約締約國為另一方,在歐洲形成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長期對峙,這一基本形勢迄今沒有根本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40年中,歐洲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在世界上仍有著廣泛的、舉足輕重的影響。由於原有基礎或社會制度等的不同,戰後歐洲各地區的發展速度有較大差異,南歐、中歐和東歐發展較快,但西歐、北歐的經濟、科技發展總的水平在全洲范圍內仍處於領先地位。
C. 歐洲的歷史發展的階段
中世紀
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已經走完了約1000年封建社會的歷程。
在歐洲的封建社會里,國王、貴族和騎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復雜的等級關系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和東方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濱,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大不一樣。各國統治者仍不斷進行戰爭,相互搶掠吞並,許多國家一直沒有出現統一的穩固政權。封建地主憑借土地所有權和政權對農民進行剝削。在歐洲,基督教會已成為封建統治工具,他們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維護封建制度。農民和農奴的勞動被封建主以勞役、實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稅和教會「什一稅」等形式侵吞。農民的反抗持續不斷,但是起義的規模一般比較小,沒有像中國那樣發生過多次推翻了一個王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封建經濟主要是以一家一戶農民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民由於可以擁有一些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可以獲得一定的勞動產品,因此,勞動積極性比奴隸高得多。中世紀時代鐵制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使社會財富大大豐富起來,並且促進了商業的發展。14、15世紀在地中海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發達的城市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中國在16、17世紀,在江南一帶城市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封建生產關系中滋生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說明封建社會已經走到它的盡頭。從那時候起,歐洲一些國家的資本主義興起已形成一個不可逆轉的勢頭。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落後,思想愚昧,是歷史上所謂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正是文化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東西方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宗教在世界廣大地區占據了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成為「國教」。儒家學說則主宰了中國的思想領域。這種文化現象雖然對封建社會的鞏固一度有推動作用,而當資本主義興起後,它就成為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障礙。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歐洲出現的「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和近代科學的大飛躍。在東方,由於封建思想的長期桎梏,社會發展趨於緩慢,從此開始落後於西方。
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最初產生在英國,而後發展到法國、德國與俄國,此外,荷蘭、比利時等國也有波及。法國的啟蒙運動與其他國家相比,聲勢最大,戰斗性最強,影響最深遠,堪稱為西歐各國啟蒙運動的典範。
從字面上講,啟蒙運動就是啟迪蒙昧,反對愚昧主義,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運動。但就其精神實質上看,它是宣揚資產階級政治思想體系的運動,並非單純是文學運動。它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禁慾、反教會斗爭的繼續和發展,直接為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啟蒙思想家們從人文主義者手裡把反封建、反教會的旗幟接過來,進一步從理論上證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從而提出一整套哲學理論,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社會。他們用政治自由對抗專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對抗宗教壓迫,用自然神論和無神淪來摧毀天主教權威和宗教偶像,"天賦人權"的口號來反對"君權神授"的觀點,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來反對貴族的等級特權。他們就用這些思想啟發教育群眾,去推翻封建主義的統治,進而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權.上述的這種思想,稱為啟蒙思潮,宣傳這種思想的話動,就稱為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既是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 會斗爭的繼續和深化,也是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理論准備階段。如果將它同文藝復興運動作一比較,那就更為清楚了。首先,從反封建方面說,文藝復興運動的反封建,主要是反對封建領主的割據狀態,要求建立民族統一的君主專制政 體,以便在王權保護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而在啟蒙運動中,資產階級已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進一步提出要求獲得政權,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文藝復興時代的反封建側重於思想意識、倫理道德的范疇;而啟蒙運動側重於政治制度和政權性質方面。
其次,從反教會方面說,文藝復興時期主要是揭露中世紀天主教會的貪污腐化,譴責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惡,要求進行宗教改革,廢除煩瑣的宗教儀式,提倡比較簡便的禮儀。在啟蒙運動時,由於唯物論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在反教會方面就比文藝復興時期更為徹底,它已把反教會提高到自然神論和無神論的高度。
再次,從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上說,文藝復興時代強調的是反禁慾主義,要求個性解放,執著塵世,面向現實。到了十八世紀啟蒙時代,人文主義思想的重點,就轉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等政治原則方面來。由於啟蒙運動具有政治思想革命運動的性質,因此啟蒙運動的參加者決不限於文學家。除法國的盂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盧梭等四大啟蒙作家外,英國的哲學家洛克,科學家牛頓德國的美學家萊辛和海爾德爾,荷蘭的哲學家斯賓諾莎等等,均屬啟蒙思想家的行列。
還有,從文藝的風格和方法上說,啟蒙時期的現實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現實主義的繼續,但又有新的發展。它的特徵不在於情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不在於刻畫人物的性格,而在於具有更多的政論性,作家們都有意識地把他們自己的政治思想貫穿在文學作品之中。這些啟蒙著作,成了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爭奪政權的精神武器,是傳播資產階級世界觀的"網路全書"。作品中的語言不是詩化,而是流暢的雄辯的政論性散文,富有邏輯性,啟發性和戰斗性。有些作品,由於哲學意義的深刻、強烈,使它們變成小說化了的哲學淪文。啟蒙作家的作品都具有純理性的特點。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6世紀歐洲文化和思想發展的一個歷史時期,是歐洲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運動,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百花齊放、碩果累累、群星爭艷、人才濟濟的光輝時代。恩格斯稱之為《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巨人》的時代。
文藝復興最早源於義大利。義大利在當時的歐洲已經率先完成了從封建主義走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階級准備、思想准備和物質准備。馬克思曾說,《資本主義生產,最早是在義大利發展》。14、15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地,隨著工場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富裕的匠師和大作坊主成為了新興資產階級。他們需要取得與自身經濟地位相適應的社會地位,需要將本階級的價值觀、思想文化提升為社會主流。但當時的資產階級還是剛剛登上歷史舞台、正在成長的新生力量,為抗衡並最終戰勝其時頑固、保守、愚昧而殘暴的天主教會,必須找到一種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自己。它必須能喚起大眾的覺醒意識,同時應以非暴力、非革命的面目出現。於是,資產階級將目光投向了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他們認為,那是歐洲人都引以為豪的光輝時代,是歐洲文化史上的一個高峰,那時盛極一時的古典自然科學、哲學、文學、藝術和羅馬法將可用以同天主教會作斗爭的實用的、有效的武器。於是,資產階級積極倡導《復活》、《再生》古希臘、古羅馬文化,掀起了從文化到社會各領域的變革活動。《文藝復興》即由此得名。
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其核心是《人乃萬物之本》,主張以個人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義者重視人的價值,提倡個性與人權,主張個性自由,反對天主教的神權;主張享樂主義,反對禁慾主義;提倡科學文化,反對封建迷信。
文藝復興的發展大致經歷四個階段:(一)13世紀屬文藝復興運動早期,突出特點是文學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這一時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是佛羅倫薩。代表人物是被譽為《前三傑》的三位文學家:但丁(1265至1321)、彼特拉克(1304至1374)和薄伽丘(1313至1375),他們的傑作《神曲》、《阿非利加》和《十日談》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突出位置。由於他們的作品廣為流傳,這三位詩人的家鄉------佛羅倫薩------的方言成為現代義大利語的前身。本階段值得一提的還有被尊為《歐洲繪畫之父》的大師喬托(1267至1337),他的藝術手法直接影響了其後一百年的義大利畫風。(二)14世紀末至15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高潮的准備期。期間人文主義和文學藝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產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畫家、雕刻家和建築家,如畫家馬薩喬(1401至1428)、雕刻家多納太羅(1386至1464)和建築家布魯涅列斯基(1377至1446)。其中,由布魯涅列斯基於1434至1437年間主持設計的佛羅倫薩教堂大拱頂,規模宏大、巍峨華麗,令人過目難忘。(三)15世紀末至16世紀上半期是文藝復興的盛期,文化中心城市已從佛羅倫薩轉移到了羅馬。主要代表人物是《後三傑》----達.芬奇(1452至1519)、米開朗基羅(1475至1564)和拉斐爾(1483至1520)。他們留下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大衛》、《聖母悲戚》和《西斯多聖母》以及梵蒂岡博物館內拉斐爾畫室的大量壁畫堪稱世界藝術畫廊珍品,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四)16世紀下半期至17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晚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尼斯畫派四大名家:喬爾喬內、提香(1490至1576)、委羅奈斯和丁托列托,還有三位著名科學家、思想家:布魯諾、伽利略和康帕內拉。
文藝復興運動對歐洲乃至世界的社會、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文藝復興誘發了宗教改革,開創了現代世俗國家的雛型;文化領域內以個人為本的內容及嚴謹典雅的形式都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人文主義者傑出貢獻在於奠定了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歷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表達了資產階級破除封建思想休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產力、建立新的生產關系的要求。
D. 我想知道歐洲歷史發展的詳細的過程,就是一個時期脈絡,越詳細越好,需要從史前文明開始,一直到現在的
歐洲有著悠久的文明發展史。公元前4000~前2500年在南歐和西歐曾廣泛分布有巨石文化,隨後位於歐洲東南部的愛琴海地區勃興為世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稱愛琴文明,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公元前6世紀,古羅馬國家興起,逐漸發展成一個囊括半個歐洲(大不列顛群島至多瑙河口一線以南)及北非、西亞在內的龐大帝國,而義大利所在的義大利半島一直是其政治和經濟的核心區域。紀元初年,歐洲人口約3200萬,其中半數以上分布於南歐,而東歐、北歐及不列顛群島合計尚不足1/10。公元3世紀後,羅馬帝國漸趨衰弱,原先居住在北歐的日耳曼人及居住在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大量入侵,這一歷史進程所伴隨的人口大遷移和經濟、文化上的廣泛交流,大大促進了歐洲的全面開發,14世紀中葉全洲人口達到8100萬,南歐的比重降至1/3,其他地區尤其是東歐均明顯上升。
15~16世紀,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殖民地的掠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相繼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強國,在隨後的資產階級革命和產業革命中,西歐進一步確立了在歐洲經濟、文化中的領先地位。19世紀中葉,北歐、中歐和東歐諸國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南歐國家發展則相對緩慢。1900年歐洲人口為4.15億,南歐的比重已不足1/4。由於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19世紀歐洲的經濟、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已遙遙領先,幾個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幾千萬歐洲人移居海外,對世界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0世紀的前半期,歐洲先後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由於戰爭的破壞,以及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對下降,其人口佔世界的比重由1900年的25%下降到1950年的20%,工業生產所佔比重亦由65%降至45%。在這個過程中,歐洲政治地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17年並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涌現出一批新的社會主義國家。自50年代起,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為一方,以華沙條約締約國為另一方,在歐洲形成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長期對峙,這一基本形勢迄今沒有根本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40年中,歐洲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在世界上仍有著廣泛的、舉足輕重的影響。由於原有基礎或社會制度等的不同,戰後歐洲各地區的發展速度有較大差異,南歐、中歐和東歐發展較快,但西歐、北歐的經濟、科技發展總的水平在全洲范圍內仍處於領先地位。
這個問題問得倒不錯,在知道里很少見到不帶愚笨色彩的問題,沒想到今天還真看到了,很榮幸回答這樣的問題。
E. 19世紀以來歐洲的歷史
。19世紀中葉,北歐、中歐和東歐諸國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南歐國家發展則相對緩慢。1900年歐洲人口為4.15億,南歐的比重已不足1/4。由於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19世紀歐洲的經濟、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已遙遙領先,幾個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幾千萬歐洲人移居海外,對世界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0世紀的前半期,歐洲先後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由於戰爭的破壞,以及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對下降,其人口佔世界的比重由1900年的25%下降到1950年的20%,工業生產所佔比重亦由65%降至45%。在這個過程中,歐洲政治地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17年並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涌現出一批新的社會主義國家。自50年代起,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為一方,以華沙條約締約國為另一方,在歐洲形成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長期對峙,這一基本形勢迄今沒有根本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40年中,歐洲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在世界上仍有著廣泛的、舉足輕重的影響。由於原有基礎或社會制度等的不同,戰後歐洲各地區的發展速度有較大差異,南歐、中歐和東歐發展較快,但西歐、北歐的經濟、科技發展總的水平在全洲范圍內仍處於領先地位。
F. 歐洲歷史的簡介
早在公元前年-前2500年歐洲就出現了巨石文化,現在還留有歐洲巨石建築遺跡。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臘人的祖先就定居在愛琴海的克里特島,它也成為了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繼希臘後,古羅馬帝國建立,成為了一個統治半個歐洲的大帝國,義大利半島是當時歐洲政治和經濟的中心地區,與中國文明互相輝映。3世紀後,羅馬帝國逐漸衰弱,北歐的日耳曼人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興起,直至476年滅了羅馬帝國,西歐進入中世紀,但帝國的東半部(東羅馬帝國)則持續發展至1453年被土耳其人所滅。中世紀時期,許多王國相繼而立,實行封建采邑制,戰爭不斷。查理曼大帝(公元732-814年),法拉克國王,是羅馬帝國的奠基人。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帝國極盛時期的韁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但到後期,它只剩下一個名號。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許多國家的雛型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建立起來的。天主教教會握有極大力量,所有知識傳承都在修道院中進行,宗教迫害和十字軍東征給歐洲,尤其中東歐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這一時期被啟蒙時代的學者稱為黑暗時代。源起於中國北方阿爾泰山巴里坤,被中原皇朝擊敗的漢藏語系阿爾泰人匈奴、突厥則在此時期進入歐洲,代表東亞人稱雄於世界的歐亞貿易交接地區-古代陸上絲綢之路之要沖!
從15世紀開始,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特別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的冒險,足跡遍及了非洲、美洲和亞洲,荷蘭也在隨後的貿易中雄霸一時。由於西班牙、葡萄牙對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盛,也由於缺乏進一步發展,反而使英國先一步獲得了更好的機會得到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在伊麗莎白時期,英國戰勝了西班牙的海軍。同一時期歐洲開始發生文化的大量精進,被稱為文藝復興,這也引發了宗教革命,許多國家脫離天主教教會的管轄而改奉新教,政教合一的各國常因教派不同而引發政爭,甚至有許多的宗教戰爭。在西歐的政教紛擾之際,東方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則在彼得大帝及隨後的幾位沙皇領導下逐漸強盛。
17世紀末,英國政治上發生了光榮革命,18世紀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隨即影響了歐洲大陸,也促進了民族國家的興起,北美十三州從英國殖民地的地位獨立建國,歐陸上的法國則發生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稱帝;德國、義大利則在19世紀完成統一,隨著科技的進步、對外界的不斷探索及進化論的提出,歐洲成為帝國主義的搖籃,撂奪全世界的資源。
20世紀初,帝國主義的極度擴張終於導致歐洲變為戰爭策源地,發生兩次世界大戰,使歐洲遭受了很大的創傷。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歐洲各國間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除了中國、日本與美國之外,歐洲還是主要的戰場。其間,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二戰後,在蘇聯的影響下,又出現了一批社會主義國家。從1950年代開始,出現了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及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締約國兩個集團對峙的局面。歐洲被劃分為兩個主要的政治經濟陣營:東歐的共產主義和西歐的資本主義,直到1990年左右,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歐洲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G. 歐洲歷史是怎麼發展的
羅馬的覆滅——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第一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後重建(歐盟成立)——???
H. 歐盟發展歷程
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法國首都巴黎簽署關於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又稱《巴黎條約》),1952年7月25日,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
1957年3月25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簽署旨在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條約(又稱《羅馬條約》)。1958年1月1日,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組建。
1965年4月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又簽署《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並,統稱「歐洲共同體」。
1967年7月1日,《布魯塞爾條約》生效,歐共體正式誕生。
1973年英國、丹麥和愛爾蘭加入歐共體。
1981年希臘加入歐共體,成為歐共體第十個成員國。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歐共體,使歐共體成員國增至12個。
1993年11月1日,根據內外發展的需要,歐共體正式易名為歐洲聯盟。
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歐盟。
2002年11月18日,歐盟15國外長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決定邀請馬爾他、塞普勒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十個國家加入歐盟。
2003年4月1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上述十國正式簽署加入歐盟協議。
2004年5月1日,十個新成員國正式加入歐盟。
2004年10月,歐盟25國首腦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簽署了《歐盟憲法條約》。這是歐盟的首部憲法條約,旨在保證歐盟的有效運作以及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順利發展。
2005年,法國和荷蘭先後在全民公決中否決了《歐盟憲法條約》。
2007年1月1日,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加入歐盟。
2007年6月,參加歐盟峰會的27國首腦在布魯塞爾就替代《歐盟憲法條約》的新條約草案達成協議。
2007年10月18日,歐盟27個成員國的首腦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就《里斯本條約》的文本內容達成共識。
2009年10月2日,愛爾蘭舉行的全民公投通過了《里斯本條約》(俗稱《歐盟憲法》的簡本),清除歐洲一體化最大障礙。
I. 歐洲中世紀的歷史是
中世紀(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到東羅馬帝國滅亡(公元1453年)的這段時期。
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
中世紀是封建主義,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最早出現在義大利北方的自治城市經濟中。中世紀見證了北歐和西歐第一次大規模城市化的進程。
許多現代歐洲國家把自己國家的來源追溯到中世紀的重大事件。現代歐洲的政治疆界在許多方面是這一紊亂時期的軍事和王朝政治的產品。
(9)歐洲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世紀是建立在契約基礎上的社會。它在采邑制(和封地制)的基礎上,將不同的等級、團體和個人以契約為紐帶連結為一個共同體,從而確認了契約雙方權利主體的地位和某種程度的平等。
它那極其多元化的政治秩序,使不同等級、團體和個人在多種法律與管轄權的並存和競爭中有較多的選擇和自由的空間。
日爾曼人的頑強性格和自由傳統是契約關系和多元秩序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時也在這種關系和秩序下得到滋養而進一步發育成長。
在采邑制基礎上,從國王到最低等級的騎士,形成了層層疊疊的領主與附庸的關系。這種關系受到習慣法的保護。
從內容上說,它以包含雙方互相忠誠和互相保護的雙重承諾的契約為基礎,其本質是雙方相互的權利義務關系。
這種契約關系滲入封建秩序的每個細節,由此產生的契約觀念和相互的權利義務觀念,對西歐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J. 求歐洲的發展史。
知識梳理
一、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1、手工工場時代
近代資本主義的經濟開始於工場手工業經濟,其特徵是手工勞動,商業資本控制著手工業生產,重商主義盛行。商品經濟的發展日益瓦解沖擊著自然經濟和封建制度。在國際格局中,經濟中心先由農業經濟發達的亞洲轉到商業經濟發達的地中海地區,再後轉到工業經濟發達的大西洋地區;經濟領先的國家先是義大利,後是荷蘭,再後是英國。
16世紀前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歷史產生重大轉折,歷史從各方面體現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鮮明特點。
⑴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階段(14~16世紀)
14~15世紀世紀在義大利和西北歐產生了以僱傭勞動為基本特徵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這一經濟領域的深刻變革,引起了歐洲思想文化和社會政治領域的深刻變革,其表現有三:第一,在社會經濟方面,葡萄牙、西班牙率先開辟新航路,引發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國際市場開始逐漸形成,世界開始打破封閉狀態,走向統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成長開始形成趨勢。同時,西歐國家開始了對亞非拉地區的殖民擴張,它一方面給當地帶來深重的災難,另一方面殘暴的資本原始積累也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二,在思想文化方面,隨著自身力量的發展壯大,西歐新興的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擺脫封建束縛,14~17世紀掀起了以人文主義為旗幟的文藝復興運動。這場運動從義大利迅速波及到西歐,沉重打擊了封建勢力,為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思想解放作用。在此基礎上,西歐又是掀起了反對天主教專制的宗教改革運動,進一步打擊了封建勢力,為資本主義解除了精神枷鎖。第三,在社會制度方面,在革命條件比較成熟的尼德蘭,爆發了世界上第一場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世界第一個資本主義共和國,影響深遠。
⑵早期資產階級革命階段(17~18世紀)
17~18世紀,世界歷史繼承前一時期所具有的巨大轉變的特點,向著更深廣的方向發展。在這一時期,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成長已經發展為不可抗拒的潮流,其表現有四:①早期資產階級革命:這是指17~18世紀處於手工工場階段的歐美的英、美、法等國進行資產階級革命,並最終建立資本主義制度。1640~1688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幾經曲折反復,推斷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統治,建立了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度,反映了整個世界的要求。1775~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是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它贏得了民族獨立,建立共和國。1789~1794年的法國革命擔負起反對國內外反對勢力的任務,資產階級由上到下的三個階層在廣大人民的推動下不斷把革命推向高潮。成為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資產階級革命。②封建國家的改革:國內外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沖擊,使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出現危機。法國的路易十四、俄國的彼得一世、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奧地利的特蕾西亞女王和約瑟夫二世等一些有遠見的封建君主開始實行改革,這些改革的形式都是封建君主自上而下地推行,目的都是富國強兵,鞏固封建統治,因而這些改革不可能完成向資本主義的過渡,但客觀上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體現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大趨勢。③啟蒙運動: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也更加成熟,以理性主義為旗幟的啟蒙運動從英國波及到歐美,其中法國的啟蒙思想成就最高。啟蒙運動比文藝復興更加廣泛和深刻,它倡導自由、平等、天賦人權,不僅成為法國和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還為新的資本主義社會提出了一套政治構想。④殖民擴張:為了爭奪海外市場和殖民地,資產階級開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動。17~18世紀的荷蘭、英國和法國進行了多次爭霸戰爭,仍然以公開野蠻的掠奪為主要形式,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時的資本主義尚處於手工工場階段,世界上的資本主義國家寥若星辰,從全局上看,資本主義在封建主義的較量中還處在下風,這一點從拿破崙戰爭失敗中已明顯反映出。這也說明資本主義的確立、發展還需要經歷更長期的斗爭與努力。
2、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於18世紀60年代首先從英國開始,大量向外擴展則在19世紀初。因此,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世界近代史的第二個時期——蒸汽時代起於19世紀初,止於19世紀70年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在這個時期,資本主義的機器大革命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開始初步確立。
⑴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基本特徵是機器大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工廠取代手工工場,資本主義經濟戰勝了封建主義經濟,人類社會開始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在這個階段,自由資本主義盛行,經濟危機開始出現。
英國最先具備了政治和經濟的前提條件,因此工業革命首先從英國開始,從19世紀開始又向歐美國家擴展開來。1825年經濟危機首先從英國開始,標志英國國內市場統一;1847年經濟危機蔓延歐洲大陸,標志歐洲市場統一;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又標志著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初步形成,整個世界開始在此基礎上連成一體。由於科技、市場、資本等方面的優勢,英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獨占鰲頭,成為「世界工廠」。
⑵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從物質和精神上壯大了資本主義的力量。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地興起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這個時期的資產階級運動有兩個歷史使命:第一,在德意俄日等封建國家,要推斷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結果,德意通過王朝戰爭實現了民族統一,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俄日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第二,在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要改革手工工場時期的上層建築,適應新的經濟基礎。結果,美國通過南北戰爭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英國通過議會改革,使工業資產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法國工業資產階級通過1848年二月革命壓權建立了第二共和國。盡管各國革命的具體任務有差異,但是為工業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卻是這個時期所有資產階級運動的根本任務。
⑶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資本主義制度在全世界確立的同時,資產階級征服世界的活動也空前加劇了。由於工業革命的進行,這個時期的殖民活動從野蠻掠奪的形式發展到搶占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大批亞非國家和地區被強行納入資本主義體系,成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至此,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上得以確立。通過革命改革運動和征服殖民地兩種途徑,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了。
3、電氣時代
從宏觀上看,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上半期的二戰結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擴展和深化的過程,即資本主義的電氣時代。這一時期的前三十年是和平發展時期,後四十年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但總體來看,經濟發展仍很迅猛。資本主義國家完成了工業革命。蒸汽時代進入了電氣時代,從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期,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最終形成。具體而言,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濾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
⑴第二次科技革命:在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的30多年的穩定發展時期,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資本主義生產力從蒸汽時代進入到電氣時代。其基本特徵是科技的新成果迅速應用到工業生產上,在能源、交通、電訊和化工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資本主義經濟普遍發展的同時,呈現出不平衡性,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分成三種類型:以英法為代表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由於資本外投和技術設備更新慢等原因,經濟發展緩慢下來,被美德超過;以美德為代表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技術設備更新快、國內外市場擴大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壟斷組織的推行等原因,經濟發展後來居上;以俄日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基礎雖然薄弱,但發展較快。在這一時期,以科技為基礎、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手段,以壟斷為組織的現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在美德等國形成,成為發展進步的趨向。
⑵壟斷的產生:由於生產力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也產生深刻變化,為了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壟斷組織作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方式應運而生。壟斷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職能越來越大,調節作用越來越突出,國家和政府也日益成為壟斷組織的保護者,資本主義逐漸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過渡,即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但這個時期尚屬於私人壟斷階段,壟斷組織還沒有發展到壟斷整個經濟命脈的程度。
⑶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更加瘋狂地進行擴張,更加迫切地需要對外進行資本輸出和商品輸出。19世紀末,資本主義列強將世界領土瓜分完畢,這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沉重災難,但同時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整個世界也進一步資本主義近代化了,體現了殖民擴張破壞性與建設性並存的特點。
第二階段:兩次世界大戰時期(1914~1945年)
這個時期的資本主義經濟因為戰爭的經濟危機而大起大落,幾經波折,充分體現了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性。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國家政府的經濟職能進一步加強,呈現了從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趨向。
⑴一戰嚴懲破壞了西歐國家的經濟,引起了戰後經濟危機。英國失去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美國卻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日本經濟也在迅速發展,成為東亞霸主。在美國的「金元」扶植下,西歐經濟迅速在戰爭的廢墟上崛起,進入了20年代的穩定發展時期。
⑵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同時,其基本矛盾也日益加劇並激化。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並由此引發了各國的政治危機。英法美這些資本主義制度相對完善、民主傳統影響比較強的國家,主要通過政府幹預經濟的辦法擺脫危機,保存了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使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初具形態。
4、電子信息時代
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運用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興起,它將人類社會帶入了電子信息時代。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經濟呈階段性發展,經濟格局從美國獨霸向多元化、一體化、區域集團化方向發展,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徹底崩潰,但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依然存在。
⑴第三次科技革命
條件:科學理論的突破成為理論基礎,機械、電子原有技術的進步,成為它的技術條件,第二次世界大戰加速了它的到來,戰後經濟恢復的需要,冷戰的刺激,推動了它的到來。標志:以原子能技術的發展和利用、計算機的發展和利用為標志。成為推動資本主義經濟在二戰後迅速發展的最有利的因素之一。
⑵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發展具有下列階段性特徵
戰後初期,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恢復發展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削弱了除美國以外的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實力。戰後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起了主要作用。二戰結束到50年代初,西方各國依靠美國資本的援助(馬歇爾計劃),迅速恢復了生產。50~70年代,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開展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70年代以後,是經濟「滯脹」和低速發展時期。1973年由於中東「石油戰」,引發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1973~1975年),此後西方經濟陷入了「滯脹」狀態。為此,西方國家經濟政策作了重大調整,交替實行強化和放鬆國家干預經濟,鼓勵自由競爭或兩者兼顧。80年代出現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好勢頭。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出現了經濟發展的新格局。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動搖。由70年代前美國獨霸、歐日依附演變為美、日、歐三足鼎立的經濟發展格局。80年代中期以來,經濟集團化、區域化加強。
二、社會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1、19世紀初至1871年,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興起和初步發展
工業革命使工業無產階級壯大起來,工人運動逐漸興起。早期工人運動主要表現為自發的破壞工廠和機器,如英國的「盧德運動」。後來,工人階級也開始要求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並逐漸組織起來,同資本家進行斗爭。19世紀30、40年代,歐洲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工人兩次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這表明無產階級已經覺醒並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運動的實踐使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無產階級革命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馬克思和恩格斯適應時代發展和無產階級進行斗爭的需要,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從此,社會主義運動開始蓬勃發展。1848年歐洲革命中,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直接展開了戰斗,並發揮了重要作用。1848年革命失敗後,歐洲出現了反動政治局面,工人運動暫時轉入低潮。19世紀50、60年代,隨著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的發展,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工人運動再度高漲,並走向國際聯合。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應運而生,它的成立推動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一個新階段。1871年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它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之後,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再次處於低潮狀態。
這一時期的工人運動主要體現了自發性、暴力多、政治斗爭為主的特點。工人運動的客觀歷史作用,主要還是作為資本主義運動的輔助力量。因為經濟的發展還未發展到鏟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所以工人運動失敗是必然的。英國和法國先後成為國際工人運動的中心。
2、1871年至20世紀初,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向縱深發展
19世紀701年代後期,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工人的人數猛增,國際工人運動又逐步走向高潮。罷工運動的次數增多,規模擴大;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工人階級政黨紛紛建立,組織性大大加強。在國際工人運動高漲的形勢下,成立了第二國際。它通過歷次代表大會的決議,給各國黨指出行動方向,推動了歐美工人運動的發展。恩格斯逝世後,第二國際內部修正主義泛濫。在與修正主義的斗爭中,俄國誕生了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的思維體系,被稱為布爾什維克主義。列寧主義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是「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這一時期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主要特點是:工人階級政黨廣泛建立,有組織的斗爭較多;以合法斗爭為主要形式,經濟斗爭多於政治斗爭;第二國際內機會主義思潮泛濫;歐洲工人運動中心從法國移到德國再移到俄國。
3、20世紀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
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向全世界宣告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由理想變為現實。蘇俄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過渡,表明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放棄了用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設想和實踐,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在帝國主義經濟封鎖和政治包圍下,斯大林開始領導蘇聯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基本上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著經濟政治體制高度集中等問題。
在一戰和十月革命的影響下,資本主義各國的無產階級掀起了革命高潮。各國共產黨廣泛成立。在此基礎上,共產國際(也稱第三國際)在莫斯科召開了第一次代表會議。共產國際是各國共產黨的聯合組織,30年代在指導各國共產黨積極展開反法西斯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一時期,人類歷史進入探索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新時期,兩種社會制度並存,對抗。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中心在蘇聯。
4、二戰後至今,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曲折前進
二戰以後,東歐的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立了人民民主國家。亞洲的蒙古、越南、朝鮮和中國也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道路。蘇聯和歐亞各人民民主國家(除南斯拉夫外)形成了社會主義陳營業員,國際社會主義力量空前壯大。但是,從50年代後期開始,蘇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的矛盾分歧日益擴大、激化,社會主義國家之間原有的合作遭到破壞,60年代初,社會主義陳營不復存在。從80年代後期起,蘇聯和東歐各國在改革進程中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政治局勢發達了激烈的動盪,改革舉步維艱。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發生劇變,蘇聯走向解體,國際社會主義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中國從中吸取教訓,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中國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走上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
聯系點撥
一、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和19世紀七十年代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
1、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
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工場手工業時期資本主義經濟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或殖民統治)的嚴懲阻礙,新興的資本主義經濟要突破陳舊的生產關系的束縛。
⑵革命的主要任務是推斷封建專制統治(或殖民統治),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道路,是完全意義上的反封建斗爭。
⑶由於這一時期的經濟形態上基本是商業資本控制工業資本,所以在革命的領導階級中佔主導地位的是商業或金融資產階級,革命後當權的是金融資產階級而不是工業資產階級。
⑷國內社會主要矛盾是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革命前夕則集中體現為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因此,革命的領導階級是資產階級,革命的主力是以農民和城市平民為主體的人民大眾。
⑸革命前進行了較充分的輿論准備,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是清教,較後發生的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以啟蒙思想為理論武器。
⑹由於封建統治者(或殖民統治者)勢力強大,採取暴力壓制資產階級的要求,鎮壓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因而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無一例外採取起義、革命戰爭的暴力方式採取政權。
⑺由於處在工場手工業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本主義力量並未強大到使革命一蹴而蹴的程度,因而革命道路是曲折的。
⑻革命後都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確立了資本主義的所有制,但未徹底實現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的過渡,只是利用政權運用法律形式奠定治國原則(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若干基本原則),工業革命以後才建立起完全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社會。
2、19世紀中期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原因、地位和作用
⑴工業革命推動了革命和改革的浪潮
19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在歐洲和北美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繼英國之後,法國和美國也完成了工業革命。德意志、義大利、俄國等的工業革命正在展開。工業革命以及隨之發展起來的工業資產階級,不僅要求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同時也要求進一步調整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因而成為一系列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根本動力。
⑵走改革之路的原因
①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資產階級與封建統治者尖銳對立,加上資本主義相對弱小,資產階級除了採取團結下層人民用暴力的方式推翻封建壓迫,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壓取政權則別無他法。
②隨著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工人階級力量的壯大,工人運動不斷發展,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建立在反封建基礎上的政治同盟關系已不復存在。
③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有了獨立的政治、經濟要求,使資產階級感到恐怖,資產階級擔心革命會革到自己頭上來。
④17~18世紀資產階級在封建國家的改革中積累了經驗。一些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措施如重商主義政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等,使資產階級嘗到了甜頭。
⑤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資本主義與封建主義力量的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資產階級在物質上已經取得絕對優勢,迫於壓力,封建統治者不得不順應資本主義的潮流進行政治改革。
⑶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在資本主義政治發展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國家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運動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有四種不同的方式:一是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如英國、法國;二是通過民族解放運動,如美國、荷蘭(也有人將其歸入前一類);三是通過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以俄國、日本為代表;四是通過民族統一運動,德意志、義大利就屬此類。之所以有上述不同的方式,是由各個國家的具體國情決定的。
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不同歷史時期發揮著不同的歷史作用。在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革命成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的工具;到19世紀中期,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一方面為工業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進一步完善資本主義制度;到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改革更是資產階級維護自身利益和增強資本主義制度生命力的法寶。
二、馬克思主義
1848年2月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代表大會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19世紀30、40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起義、1836年開始的英國憲章運動、183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 ,標志著歐洲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為科學共產主義理論的創立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有選擇地吸收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空想社會主義,使其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誕生是西歐資本主義物質生產、階級斗爭、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學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也是馬克思、恩格斯根據時代發展和無產階級解放斗爭的需要,針對新的實際問題的巨大理論改造和劃時代的理論創新。
三、19世紀70年代前後工人運動的不同
19世紀70年代前的工人運動主要體現了自發性、以暴力斗爭、政治斗爭為主的特點,工人運動多是在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背景下發生的,工人階級主要以資產階級同盟的身份參加反封建斗爭,與資產主義歷史主流的斗爭目的基本是一致的。除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斗爭外,工人階級的政治要求基本上屬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這一時期的工人運動有早期的工人運動,有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的歐洲三大工人運動。1848年革命中,工人階級積極投入斗爭,斗爭失敗後,歐洲工人運動進入低潮,60年代重新高漲,並建立了第一國際。1871年爆發了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嘗試——巴黎公社革命。英國和法國先後成為工人運動的中心。
19世紀70年代以後的工人運動,伴隨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和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階級矛盾的加劇,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國際工人運動高漲,第二國際建立,社會主義運動向縱深發展,這一時期工人運動的突出特點是:①工人階級政黨廣泛建立,有組織的斗爭增多;②合法斗爭成為主要形式,暴力性武裝起義減少,第二國際內機會主義思潮泛濫;③經濟斗爭多於政治斗爭,罷工斗爭多圍繞經濟要求展開;④在封建專制影響較大的俄國,工人運動興起,列寧主義誕生後,工人運動中心轉移到俄國。
四、社會主義運動中經歷的三次大麴折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此前和之後,社會主義運動中有許多不足和挫折,具體表現在:①蘇聯自1917~1991年曲折發展;②40年代中斯到90年代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劇變;③1919~1943年的第三國際至1947~1956年的共產黨工人黨情報局,再到60年代以來國際共運的大分裂。
社會主義運動發生重大挫折,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①社會主義處於初級階段,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存在時間很短,缺乏基本經驗,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實踐;②「二戰」以來的社會主義國家除東德外,都是在商品經濟不發達或不夠發達的條件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社會主義要趕上或超過資本主義,決非短時期能達到的;③社會主義是由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社會,它的鞏固比任何革命都艱巨、復雜,需要一個歷史長過程才能走向成熟;④社會主義體系的誕生宣告了資本主義永世長存神話的破產,它必然遭到資本主義的敵視、遏制、圍剿以至顛覆。
雖然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社會主義運動遭到嚴重挫折,但是中國在70年代末以來,逐漸走上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社會主義運動曲折前進的歷史給人們以重要啟示:①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它不是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只是蘇聯模式的失敗;②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一定要探索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從實際出發,堅持長期斗爭;③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表明,社會主義還處在初創階段,需要不斷的革命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