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陽泉發展歷史

陽泉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8 19:07:09

『壹』 陽泉鋼鐵廠的歷史

我是陽泉本地復人,我媽,他們就制是陽剛的,聽說是日本人建的工廠,後來解放後歸我們中國了,顯示產鋼,產鋼發家後,我記的原來陽剛還有了,自己的幼兒園,就在現在泉美對面。醫院,在2中上面那,學校,小學,初中,高中都有了,現在也沒了,歸城區管了,醫院歸城區了,幼兒園了,現在陽泉規劃給拆了。說實話陽剛破產很可惜的,你知道陽剛到底有多大嗎???我可以告訴你,從現在冰河世紀城,也就是黑橋那開始到五度橋那全是陽鋼的工廠,其中還不包括幼兒園,醫院,等地方。 說起破產呀,這個也大概清楚一點,應為我媽,我姨,還有我2舅等都是陽鋼的, 是陽鋼從瑞典買什麼來,也是煉鋼的器材,花了上億了,不知道具體多少,聽說是領導從中吃回扣了,買回來2手貨,爛的不能用了,結果陽鋼給道了,領導是在是太貪了,不過現在也沒啥了,都完了,謝謝,回答完畢。

『貳』 山西陽泉市歷史

唐虞夏商時,今陽泉市境相傳為古冀州之地。春秋時,今盂縣地有仇猶國。周貞定王十二年(前457年),晉卿智伯滅仇猶;公元前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市境屬趙。

早在春秋末期,趙簡子為適應軍事爭雄的需要,在今市區修築「平坦城」,屯集糧草,駐兵把守,為重要的軍事要塞。

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淵曾在此設州,管轄壽陽、盂縣、石艾、樂平等縣,是古陽泉歷史上第一次升為州級建制。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在此設置平定軍,發兵太原。

秦屬太原郡。西漢初,於市境置上艾縣,縣治在今平定縣新城村,屬並州太原郡。東漢,上艾縣屬冀州常山國。三國時,南北分屬魏並州樂平郡、新興郡。

西晉沿用曹魏舊制。東晉十六國時,歷屬前趙、後趙、冉魏、前燕、前秦、後燕、北魏等國。北魏時南北分屬並州樂平郡石艾縣和肆州新興郡定襄縣。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改廣陽縣為平定縣,縣治遷回平定上城,隸平定軍;盂縣屬並州;之後,平定縣、盂縣同屬河東路。

1983年9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平定縣、盂縣劃歸陽泉市,陽泉市成為由山西省直轄的下轄兩縣(平定、盂縣)三區(城、礦、郊)的城市。

(2)陽泉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陽泉特產:

1、西回小米

西回小米,產於陽泉市平定縣西回村,地處太行山中部。

西回村地處太行山中部,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小雜糧一直是村裡的傳統作物,並以口感好著稱。在當地「抬皇綱」的傳統文藝中,所抬皇貢中的小米是最重要的食品。

相傳明朝萬曆年間,崔皇後是西回人氏,初到皇宮曾帶10擔小米為嫁妝。嬪妃見後爭相品嘗,數月後個個面色紅潤,深受皇帝的寵愛。崔皇後特傳旨:平定州西丹回村每年進貢小米。

後來西回人為紀念崔皇後,讓顏色金黃,口感極佳的西回小米命名為「金皇後」。經過西回人幾代人的努力,「金皇後」牌西回小米終於走出山村,走進了京城,成為食用米行業中的知名品牌。

2、盂縣花椒

盂縣花椒已有千餘年的栽培歷史,以果實圓潤均勻、顆粒大、出油率高而著稱。主要品種有大紅袍、小紅袍、黃金椒等。其特點是色澤鮮艷,外紅內黃,香味芬芳,當地人謂之「十里香」。

主要產品有:黃金椒、大黃袍等。 盂縣古名仇猶,歷史悠久,是山西最古老的縣份之一,現屬陽泉市管轄。盂縣乃春秋晉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陽曲縣東北大盂鎮。因縣境山巒回合,中低如盂得名。

3、平定黃瓜干

平定黃瓜干,主要產於陽泉市平定縣後溝、河頭兩村,1368年-1398年(明洪武年間)開始生產。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清朝被定為進貢皇室的物品,享有「龍筋」之譽。

『叄』 有沒有陽泉近代史的資料

在20世紀初,這里還是一片風沙迷漫、亂石疊疊的荒河灘。1905年,正太鐵路在陽泉設版站。隨著交通運輸權的發展,一批採掘、冶煉企業相繼成立,陽泉成為山西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隨後,以陽泉站為中心,聚集行商坐賈,逐步成為山西東部地區和連結晉冀兩省的商品集散地。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正式建制為陽泉市。

『肆』 陽泉的介紹

陽 泉 市 簡 介

陽泉市位於山西省東部,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是晉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平定、盂縣兩縣及城、礦、郊三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面積4452平方公里,2000年末人口127萬人。
一、資源: 陽泉具有豐富的資源。陽泉物化天寶,是全國重要的礦產集中區,境內礦藏資源豐富,開發歷史悠久,素有「煤鐵之鄉」之譽。已探明的礦藏多達52種,尤以無煙煤、硫鐵礦、鋁礬土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而著稱於世,是我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之一、全國三大鋁礬土生產基地之一和五大硫鐵礦生產基地之一。境內含煤面積1051平方公里,煤炭地質儲量104億噸,硫鐵礦2.5億噸,鋁礬土2.27億噸。原煤年生產能力在3500萬噸,硫鐵礦年生產能量在200萬噸,鋁礬土熟料年產量180萬噸。還有陶瓷原料,高嶺土、塑性粘土的儲量為17740.9萬噸;長石儲量為4317萬噸;石英儲量為4320萬噸;透輝石儲量為5億噸。

二、經濟:陽泉具有堅實的經濟發展基礎。陽泉是山西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多年來也是國家投資的重點地區。改革開放政策給陽泉經濟注入活力,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4.7億元。經過50多年的建設,逐步形成煤炭、電力工業支柱,冶金、建材、化工、機電、輕紡、食品等門類較為齊全的經濟體系,產品多達2400餘種,具有較強的工業基礎和比較雄厚的技術力量。

三、 交通:陽泉市位於太原與石家莊的重點,相距均為110公里,距首都北京390公里,距天津港550公里。鐵路縱橫交錯,石(家莊)太(原)電氣化鐵路由東至西穿過市區,陽(泉)涉(縣)鐵路、陽(泉)盂(縣)鐵路呈南北走向經過市區,建設中的神(木)黃(驊港)鐵路也途經本市。陽泉市成為連接京、津、唐、豫、冀、晉的鐵路樞紐,鐵路年貨運量2264萬噸,客運量101萬人次。還有專用線24條,配線77條。公路四通八達,307國道、207國道及橫穿陽泉的太(原)舊(關)高速公路在市區交叉,西到太原只用1小時,東去北京約4小時,並以此為骨架,以市區為中心,輻射所轄縣區、鄉鎮及臨近省、市的公路網,並以此形成了陽泉市「大十字形」經濟布局。公路貨運量5436萬噸。空中交通也十分便利,距太原和石家莊機場均為100公里。市內設有若干民航售票處,購票、發貨都很方便。

優惠政策

陽泉市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鼓勵外商、港澳台同胞及華僑投資政策,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完善的、旨在鼓勵外商、港澳台同胞及華僑投資,鼓勵引進資金、引進人才、引進技術的優惠政策,並且建立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有權威、高效率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有力地保證了外商在陽泉的一切合法權利。

陽泉的豐富的資源、獨特的區位優勢、堅實的經濟發展基礎、優越的投資環境,這些決定了同陽泉合作的廣闊的發展前景。

陽泉將堅持「戰略讓利,近失遠得」的方針,一如既往地執行對外開放得政策,堅持「平等協商、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同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朋友進行廣泛的經濟技術合作。

陽泉是一片熱土,是投資者的樂園。勤勞朴實、聰明智慧、熱情好客的陽泉人民,誠邀海內外有識之士到陽泉考察、投資、興辦實業,精誠合作,共同發展。

來陽泉投資,會使你得到較好的回報,會使你樹立起對事業的信心,是企業家迎接挑戰、謀求發展的最好機遇。

投資陽泉,你一定會如願以償,宏圖大展。
--------------------------------------------------------------------------------------------------
http://www.yq.gov.cn/yqgl/yqjjie.htm

陽 泉 市 簡 介

地理位置

陽泉市地處山西省東部,太行山中段西側;位於東經112°54′~114°04′,北緯37°40′~38°31′。南與昔陽縣相鄰,西與壽陽縣、陽曲縣相連,北與定襄縣、五台縣相接,東與河北省平山縣、井徑縣交界。東西最狹處僅32公里,南北最長處有106公里,總面積為4452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3%。

地貌特徵

陽泉市地處黃土高原東緣,屬山西東部山地。境內地貌以山地為主,其面積為3362.1平方公里;其餘為丘陵和平原,丘陵面積為627.9平方公里,平原面積為462平方公里。從整體看,西高東低,最高點海拔為1803.6米,最低點海拔僅為350米。

關隘險要

返 回

十八盤

著名隘口。位於盂縣東木口鄉北部,地處白馬山中段,山頂海拔1462米。因其北坡有十八道盤山彎路,故名十八盤。該處崇山峻嶺,深澗險谷,地勢十分險要,自古就是通往河北省平山縣的重要隘口和軍事要沖。由盤頂曲折而下,過縣界上的東貨郎頭到盤底,便是平山縣下口鄉盤里村。《大清一統志》載,十八盤口「明正統二年(1437)築城置戍」。古關城及盤道現已廢,楊(樹溝)平(山)公路(為207國道的一部分)蜿蜓其上。

娘子關

舊稱葦澤關,著名險關要隘。位於平定縣娘子關鎮東部,地處太行山中段。距陽泉市中心45公里。它是由東西向的綿河橫穿南北向的太行山形成的。娘子關村以東的河谷海拔僅350米,南岸的綿山海拔為850米,高差達500米,在高山深谷之間,一條古道貫穿東西,娘子關就雄踞在這條古道上。它是內長城的著名關隘。

娘子關作為軍事戰略要地,史籍很早就有記載。《魏書·地形志》:「石艾縣(今平定)有葦澤關。」隋代曾一度在此置葦澤縣。娘子關軍事設施的建造很早。相傳東漢末年並州牧董卓曾在此築城駐兵。確鑿的記載見於唐大歷元年(公元766年)《承天軍城記》碑,該碑詳記了河東節度使張奉璋在此建承天軍城之事。現存的城堡是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造的。城堡有關門兩座。南門石券,拱形,門額上鑲嵌一塊方形石匾,陰刻橫書「京畿藩屏」四字;城台上有宿將樓,樓南的四根花崗岩石柱上鐫刻著兩副楹聯:「雄關百二誰為最,要路三千此並名;樓頭古戍樓邊塞,城外青山城下河。」東門為磚券,拱形,門額上也有一匾,橫書「娘子關」三個大字,大字上方刻有「直隸」兩個小字。崇禎七年(1634),又加修了三等磚城。

娘子關之名,最早見於金人元好問《游承天懸泉》詩,該詩有「娘子關頭更奇崛」之句。乾隆二十九年(1764)編修的《大清一統志》是首次收入娘子關這一名稱的官修文獻。關於娘子關這個名稱的來源,有不少傳說。明代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說,凡「婦人 服靚妝」經過妒女祠時,「必興雷電」,大發嫉妒,故為妒女,娘子關因此得名。《元和郡縣志》則說,春秋時晉國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焚死綿山,後人為之築妒女祠。另一個傳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陽公主曾率娘子關在此鎮守,並創建關城,因而把此關稱作娘子關。然而這些說法皆無信史可據鐵路(即石太鐵路)建成通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相繼修通了經過娘子關的陽井公路和娘子關至舊關的葦舊公路,並完成了石太鐵路的復線工程和電氣化工程,這些交通設施在經濟建設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1986年,人民政府對娘子關關城進行了修茸,重修的宿將樓為重檐歇山頂;樓內陳列著平陽公主泥塑像,並配有壁畫;樓額書「天下第九關」五字,娘子關自此面目一新,成為晉東又一處旅遊勝地。

舊 關

又名故關,歷史上又稱為井陘關、井陘口、土門關。著名的險關要隘。位於平定縣槐樹鋪鄉舊關村,地處太行山中段,距陽泉市中心54公里,北距娘子關9公里,是內長城的重要關隘之一。舊關歷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史籍對它不乏記載和描述。《呂氏春秋》說:「天下九塞,井陘其一。」《魏書·地形志》載:「石艾縣(今平定)有井陘關。」《太平寰宇記》說:「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陘,故謂之井陘。」清光緒《平定州志》說:「故關在州東九十五里,即漢韓信下趙井陘口是也。」舊關創建無考,復修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關城今不存。在石太鐵路未建成之前,這里是通往京城的大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里成為晉冀兩省間公路交通的要沖;尤其是太舊高速公路建成後,舊關更成為山西省改革開放的前沿。

新 關

又名固關,歷史上又稱井陘西口。東距舊關5公里,北距娘子關8公里。新關形勢險峻,向為軍事要塞。城堡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兩翼有長城,城門上有「固關」兩個石刻楷書大字。城堡現保存較完好。

石門關

古稱石門汛口,太行山中段的重要隘口。位於平定縣馬山鄉七亘村東,距市中心66.5公里。因地處河北井陘縣石門村西而得名。明崇禎年間(1628~1644),貢生張壁星率駐防,修汛門,上有石刻「石門鎖鑰」,並增築東西兩隘口。1937年10月,八路軍129師師長劉伯承曾率部在此連續二次伏擊日軍輜重部隊,取得很大勝利,創造了重復設伏取勝的戰例。

返 回

歷史沿革

陽泉市歷史悠久,據20世紀50年代從平定西北棗煙、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證,舊石器時代中期,便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唐虞夏商時,今陽泉市境相傳為古冀州之地。春秋時,今盂縣地有仇猶國。周貞定王十二年(前457),晉卿智伯滅仇猶;十六年(前453),韓趙魏三家分晉,市境屬趙。秦屬太原郡。西漢初,於市境置上艾縣,縣治在今平定縣新城村,屬並州太原郡。東漢,上艾縣屬冀州常山國。三國時,南北分屬魏並州樂平郡、新興郡。西晉沿用曹魏舊制。東晉十六國時,歷屬前趙、後趙、冉魏、前燕、前秦、後燕、北魏等國。北魏時南北分屬並州樂平郡石艾縣和肆州新興郡定襄縣。後全境屬東魏和北齊。隋時於今娘子關置葦澤縣,屬井州,後廢;於今盂縣境置原仇縣(後改稱盂縣),與石艾縣同屬遼州。唐初,市境屬受州,後受州廢,石艾、盂縣先後屬並州、太原府;天寶元年(742),石艾更名廣陽,徙縣治於廣陽村。五代歷屬後唐、後晉、後漢、北漢。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改廣陽縣為平定縣,縣治遷回平定上城,隸平定軍;盂縣屬並州;之後,平定縣、盂縣同屬河東路。金昇平定州、盂州,屬河東路、河東北路。元屬冀寧路。明,盂州降為縣,與 平定州同屬山西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平定為直隸州,增領盂縣、壽陽縣,屬山西省。民國初為平定縣和盂縣,屬山西冀寧道,後直轄山西省。抗日戰爭時期,平定分置平定(路北)縣、平(定)東縣和平(定)西縣,盂縣分置盂(縣)平(山)縣、盂(縣)陽(曲)縣、盂(縣)壽(陽)縣;正太鐵路以南的平(定)東、平(定)西二縣屬晉冀魯豫邊區,以北各縣屬晉察冀邊區。解放戰爭時期,平定、盂縣逐漸恢復原建置;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縣的一部分設陽泉市,以後一度改稱陽泉工礦區。陽泉市(工礦區)先後歸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華北人民政府、山西省管轄。新中國建立後,陽泉市(初為工礦區,1952年恢復市建置)數度由晉中(榆次)地區(專署)代管,平定縣、盂縣則屬晉中(榆次)地區(專署)。先後置城區、郊區和礦區。1983年9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平定縣、盂縣劃歸陽泉市,陽泉市成為由山西省直轄的下轄兩縣(平定、盂縣)三區(城、礦、郊)的城市。
--------------------------------------------------------------------------------------------------
http://www.yq.sx.cninfo.net/

http://www..com/s?ie=gb2312&bs=%D4%F5%D1%F9%C3%F0%F3%AF%F2%EB&sr=&z=&cl=3&f=8&wd=%D1%F4%C8%AA%BC%F2%BD%E9&ct=0

『伍』 陽泉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嗎

昔日抄陽泉市區有泉五處,終年涌漾,襲澤潤一方,故稱漾泉,後演繹為陽泉。陽泉市歷史悠久,地處「三晉要沖」,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春秋末期,趙簡子為適應軍事爭雄的需要,在今市區修築「平坦城」,屯集糧草,駐兵把守,為重要的軍事要塞。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淵曾在此設州,管轄壽陽、盂縣、石艾、樂平等縣,是古陽泉歷史上第一次升為州級建制。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在此設置平定軍,發兵太原。1905年,正太鐵路在陽泉設站。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一批採掘、冶煉企業相繼成立,使陽泉站為山西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隨後,以陽泉站為中心,聚集行商坐賈,逐步成為山西東部地區和連結晉冀兩省的商品集散地。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正式建制為陽泉市。

『陸』 介紹一下山西陽泉呀!!~~

鋼鐵產業己不是支柱產業,陽泉鋼鐵公司早己破產. 制管企業更無一家回.
興隆,四季春集貿市場己不存在.新建答了濱河農貿市場和五金機電城.
是城區,礦區,郊區,開發區四區,不是三區.
陽泉百貨大樓及陽泉礦區百貨大樓、人民商場、興隆百貨大樓是陽泉市較大的購物中心.亦不正確,最大的購物中心是華聯商廈.
陽泉賓館、迎賓飯店、沙江酒家、物資賓館、建設賓館、望月樓酒家等較大飲食服務單位百餘家.亦不對,應為陽泉賓館,北冰洋大灑店,錢江大酒店,泉美大灑店.迎賓飯店,望月樓己不存在.
樓上的介紹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清查證後再回答.

『柒』 陽泉歷史悠久,早在多少年前,大約舊時代中期就有人類繁衍

0年之前的 的的 的 額

『捌』 陽泉從古到今有那些變化

歷史的陽泉:

陽泉,古稱「漾泉」。陽泉市境內棗煙等地的舊石器文化遺址(距今約10萬年前)是迄今發現的陽泉歷史的發端。境域最早見諸史籍是《韓非子》、《呂氏春秋》等關於春秋時期建於盂城盆地的仇猶國的記述。從西漢起,境內曾先後設置過上艾縣(後改稱石艾縣、廣陽縣、平定縣)、原仇縣(後改稱盂縣)、葦澤縣,還設置過受州、承天軍、平定軍、平定州、盂州和平定直隸州。

明朝末年,高迎祥、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轉戰陽泉,平定縣貧苦農民數千人加入起義軍。清順冶年間,盂縣北鄉農民數千人在其領袖李化龍的帶領下,圍困盂縣城,給清兵以重創,李化龍壯烈犧牲。此後10餘年間,農民軍余部輾轉隱蔽,繼續反清。1860年(清咸豐十年),盂縣後川一帶農民在80高齡的貧苦農民劉紹發的帶領下進行了抗稅斗爭,迫使統治者作出了有關減役、減稅的讓步,並立起了「整飭弊政碑「。199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前後,境內出現義和團運動,平定義和團焚毀韋泊教堂,驅走洋教士,開展了扶清滅清的斗爭。清末,陽泉人民興起反侵略爭礦權的斗爭,自1905——1908年,境內紳民與渠本翹等一道反抗英國祖國公司掠奪礦山的斗爭得到了全省各界人民和山西留日同鄉會的支持,取得了勝利,開創了全國收回礦權斗爭的新篇章。辛亥革命勝利後,山西政權落下閻錫山之手,陽泉人民仍然生活在貧困中。1913年(民國二年),盂縣東鄉萬余名村民在張龔保、楊培玉、梁振全等率領下起義,兩次圍攻縣城,斗爭持續1年之久。1922年(民國十二年)12月,境內鐵路工人建立了正太鐵路總工會陽泉分工會。1926年,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在陽泉建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陽泉黨組織在艱難曲折的環境中仍堅持斗爭,並於1931年輕月配合山西省特委發動和領導了「平定兵變」,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抗日戰爭爆發後,陽泉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晉東領導抗日救亡活動的中心,展開了廣泛的抗日斗爭。陽泉地區中共黨組織配合八路軍一二師、一二九師,廣泛宣傳動員民眾,組織抗日武裝,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建立了分屬晉察冀和晉冀魯豫根據地的6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堅持敵後旅遊南昌戰爭,配合八路軍主力,取得了七亘大捷和百團大戰的勝利(市區西南側的獅腦山曾是聞名中外的百團大戰主戰場之一),給了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抗日戰爭勝利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境內解放區的人民在恢復和發展生產的同時,又進行了保衛抗戰勝利果實的斗爭,積極生產手榴彈殼、地雷、炮彈殼、炮彈葉等軍用產品並踴躍參戰支前。1947年正太戰役中,僅平定(路南)縣就有41500名民兵支前。翌年6月,平定縣在組織2000名民兵支援晉中戰役中,於9月調集11761名民工、民兵支援太原戰役,11月又送走1800餘名優秀青年入伍參軍。1947年5月,陽泉全境解放。陽泉市的前身是平定縣的陽泉鎮。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5月平定解放後,陽泉鎮從平定縣境劃出設為市。

現在的陽泉:

行政區劃

陽泉是山西省東部地區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的中心,是我國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面積4452平方公里,市區桃河橫貫,境內山川疊翠,礦藏資源豐富,氣候宜人,素有「煤鐵之鄉」的稱譽。現轄城、礦、郊三區和平定縣、盂縣,總人口116萬。

歷史淵源

昔日陽泉市區有泉五處,終年涌漾,澤潤一方,故稱漾泉,後演繹為陽泉。陽泉市歷史悠久,地處「三晉要沖」,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春秋末期,趙簡子為適應軍事爭雄的需要,在今市區修築「平坦城」,屯集糧草,駐兵把守,為重要的軍事要塞。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淵曾在此設州,管轄壽陽、盂縣、石艾、樂平等縣,是古陽泉歷史上第一次升為州級建制。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在此設置平定軍,發兵太原。1905年,正太鐵路在陽泉設站。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一批採掘、冶煉企業相繼成立,使陽泉站為山西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隨後,以陽泉站為中心,聚集行商坐賈,逐步成為山西東部地區和連結晉冀兩省的商品集散地。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正式建制為陽泉市。

地理資源

陽泉物產資源豐富,黑(煤)、白(鋁礬土)、黃(硫鐵礦)被譽為陽泉「三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現已查明的礦產資源有煤、鐵、鋁礬土、耐火粘土、硫鐵礦、石灰石、大理石、白雲石等共52種,其中開采價值較大的有32種,尤其是陽泉的煤、鋁礬土、硫鐵礦以其儲藏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而馳名國內外。陽泉煤田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儲量127億噸。煤炭質地優良,灰粉小,炭化程度高,每公斤發熱量達7000大卡左右。鋁礬土和耐火粘土儲量達數十億噸,礦石品位高,雜質少,結構嚴密,耐火度高達1750度,在國內外市場久負盛名。硫鐵礦分布面積49平方公里,儲量25億噸,具有含硫品位高,加工省燃料(含炭質),易碎不粘爐等特點。建材資源更是遍及全市,業已同「黑、白、黃」一起,成為陽泉的四大優勢資源。陽泉盛產玉米、穀子、小麥、高梁等農作物和200餘種中葯材。農副土特產品主要有核桃、花椒、蜂蜜、凍兔肉等,平定的黃瓜乾和砂貨、鐵貨飲譽中外,古有「黃瓜幹上貢品,龍字砂鍋悅帝心」的美稱。

風景名勝

陽泉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自然風光秀麗宜人,古跡名勝聞名遐邇。至今尚存有春秋末期趙簡子修建古城遺址,漢淮陰侯韓信駐軍遺址,唐代平陽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的遺址等。在平定境內南部的東浮山,相傳女媧在此築灶煉石補天,使整個東浮山的石頭呈褐紅色,投入水中後浮而不沉,至今遺灶尚存,還有明代陸深《浮山遺灶記》的碑文。市北60公里的藏山,相傳春秋時代晉國趙氏孤兒曾藏匿於此,有藏孤洞的傳說,藏山之名即演繹於此。除此,陽泉還保存有北魏石窟,南北朝摩崖石刻,宋代重建的有唐代遺風的林里關帝廟正殿,金元以來的古建築群體等不少古文化遺址。還有193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平定武裝起義的遺址,以及1940年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主戰場——獅腦山遺址。此外還有許多古剎廟宇、石刻碑碣、古塔古墓等文物足跡。具有醫療價值的梁家寨溫泉、葯林寺以及娘子關瀑布,北方罕見的大型鍾乳岩溶洞奇觀——蓮花洞、五華洞等,令人流連忘返。陽泉還是晉冀兩省旅遊區的連接點,從陽泉到太原晉祠、佛教聖地五台山、革命聖地西柏坡、左權八路軍總部舊址和黃崖洞、井陘蒼岩山、正定大佛寺和大觀園,均很便利。

陽泉文化悠久,古有「三晉文化數二定」(平定、定襄)之說,歷史上曾有「文獻名邦」之美稱。陽泉歷代重教興學崇尚文化。據文獻記載,早在北宋末年即建冠山精舍,元代惟呂公冠山書院在山西及華北名聲顯赫。明清兩代相繼建立名賢書院、高岑書院、懷音書院、崇尚書院。明代的喬宇,清代的竇瑸、張穆,近代史上的石評梅都是陽泉文化的傑出代表。

城市建設

「飆輪迎月入陽泉,燈電照明半壁天。爭贊渾如到香島,飛來彷彿遇桃源」。這是我國當代偉大詩人郭沫若1965年夜宿陽泉時,留下的光輝詩篇。如今30年已經過去了,陽泉變得更加風采多姿,氣象萬千。桃河從市中心穿過,寬闊的桃河大橋連接著市區南北,南山公園,依山而建;桃河公園,湖光瀲灧。經過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陽泉城市道路整潔、寬闊。「東水西調」使陽泉市日供水能力達23萬噸,昔日郭沫若游覽娘子關時留下的「回顧陡驚溶碧玉,倒流將見吸長虹」的想像變成了現實。城市居民煤氣化普及率達60%以上,城市集中供熱面積達居民住宅面積的46%。經過舊城改造,陽泉市興建了興隆、賽魚、四季春三大集貿市場,新建了陽泉百貨大樓,興隆百貨大樓以及陽泉賓館、物資大廈、工商大廈、展覽館、青少年宮、體育館、陽泉火車站等一大批基礎設施。新建了彩色音樂噴泉、水上世界等一大批游樂場所。今天的山城,高樓林立,綠樹成蔭,街道寬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夜幕降臨,路燈、彩燈、霓虹燈交相輝映,大街小巷燈火輝煌,成為名副其實的不夜城。

交通通訊

陽泉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是晉東的交通樞紐。全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復線——石太線橫穿市區,東接京廣線,西連同蒲線,南連陽涉線,境內設有10個車站,分射出32條支線或專用線。公路交通形成了橫貫東西,縱穿南北,干支交錯,布局合理,以城市為中心向兩縣三區輻射的公路網。東去河北,西到太原,南到長治,北上五台,四通八達。山西省第一條高等級出省公路——太舊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與京深高速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相互貫通,大大改善了陽泉的投資環境,東出西進十分便利。目前的陽泉市,縣縣通柏油路,鄉鄉通公路,村村通機動車輛。公路交通正向著寬路基、大噸位、高速度的方向發展。郵電通訊發展迅速,陽泉在山西省第一家實現了程式控制聯網,到1994年程式控制電話裝機總量已達40000門,實現了國內國際直撥。無線尋呼、磁卡電話、行動電話、傳真等通訊設施迅速普及,為外商投資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通訊條件。

工業體系

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陽泉已初步形成以能源為基礎,冶金、化工、機械、建材為支柱,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陽泉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所產無煙煤質量優、規格全,其年產量的70%銷往全國各地及歐洲和日本、美國。年產原煤400萬噸,並與洗選、熱電聯供「三同步」的貴石溝礦井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礦井。建設中的陽泉礦務局三礦新井,設施能力為年產原煤900萬噸,建成後將名列亞洲礦井之首。隨著能源基地的建設,陽泉電力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已建和再建的電力裝機容量可達200多萬千瓦。冶金工業在鞏固傳統產品的同時,已形成鋼鐵、制管、電解鋁、耐火材料四大主導產品。陽泉鋼鐵公司是冶金部的重點鐵合金企業,陽泉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華北地區較大規模的電解鋁生產企業,耐火產品品種全、質量優、檔次高,是全國四大耐火材料基地之一,產品暢銷歐美及東南亞各國。化學工業從礦山採掘到深加工,正在形成硫鐵礦、煤化工、鈣化工、橡膠、火葯等多種化工產品鏈,陽泉硫酸是華北及中原地區的主要供應地。

商業流通

陽泉是晉東地區的商品集散中心。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國營商業為主體,集體和個體商業為補充的流通體制逐步形成,市場體系日臻完善。山西省十大商場之一的陽泉百貨大樓及陽泉礦區百貨大樓、人民商場、興隆百貨大樓是陽泉市較大的購物中心。糧油果品、小商品、蔬菜批發市場遍布全市,有力促進了陽泉商業的蓬勃發展和晉東各縣的經濟繁榮。陽泉有裝飾典雅的陽泉賓館、迎賓飯店、沙江酒家、物資賓館、建設賓館、望月樓酒家等較大飲食服務單位百餘家,具有較高的接待服務能力。近年來,本地及全國各地傳統風味食品、西餐又得到了恢復、引進和發展。陽泉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已先後與英國的切斯菲爾德市,美國紐約州華倫市,以及國內的鎮江、淄博、濰坊、德陽等15個城市結成友好城市。省級技術開發區——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立為外商投資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1984年以來,陽泉市已興辦三資企業53家,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日趨活躍。對外貿易在擴大傳統產品出口的同時,積極開發新產品。目前,出口商品已達十大類50餘個品種。

科教文衛體

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已連續四年高考達線率居全省第一。擁有4所高等院校和5所中等專業學校。科技戰線成績喜人。1986年以來全市共有85項科研及星火技術項目獲省級以上獎勵。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現有專業劇團6個,各種文化活動場所遍及城鄉。廣播、電視混合覆蓋率均達到80%以上。醫療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陽泉現有醫療機構370多個,擁有床位5916張,已連續6年被山西省命名為愛國衛生紅旗城市。體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陽泉體育場所達500多個,新建的多功能陽泉體育館還多次接待了國內外大型比賽。

煤城面貌新,發展無止境。陽泉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將以奮發向上、爭創一流的精神,創造新的業績,把陽泉建設成更加繁榮、更加美麗的現代化城市。

『玖』 陽泉的歷史沿革

昔日陽泉市區有泉五處,常年涌漾,故稱漾泉,後演繹為陽泉。
據20世紀50年代從平定西北棗煙、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證,早在舊石器時代中期,便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
唐虞夏商時,今陽泉市境相傳為古冀州之地。春秋時,今盂縣地有仇猶國。周貞定王十二年(前457年),晉卿智伯滅仇猶;十六年(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市境屬趙。
早在春秋末期,趙簡子為適應軍事爭雄的需要,在今市區修築「平坦城」,屯集糧草,駐兵把守,為重要的軍事要塞。
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淵曾在此設州,管轄壽陽、盂縣、石艾、樂平等縣,是古陽泉歷史上第一次升為州級建制。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在此設置平定軍,發兵太原。
秦屬太原郡。西漢初,於市境置上艾縣,縣治在今平定縣新城村,屬並州太原郡。東漢,上艾縣屬冀州常山國。三國時,南北分屬魏並州樂平郡、新興郡。
西晉沿用曹魏舊制。東晉十六國時,歷屬前趙、後趙、冉魏、前燕、前秦、後燕、北魏等國。北魏時南北分屬並州樂平郡石艾縣和肆州新興郡定襄縣。後全境屬東魏和北齊。隋時於今娘子關置葦澤縣,屬井州,後廢;於今盂縣境置原仇縣(後改稱盂縣),與石艾縣同屬遼州。
唐初,市境屬受州,後受州廢,石艾、盂縣先後屬並州、太原府;天寶元年(742年),石艾更名廣陽,徙縣治於廣陽村。五代歷屬後唐、後晉、後漢、北漢。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改廣陽縣為平定縣,縣治遷回平定上城,隸平定軍;盂縣屬並州;之後,平定縣、盂縣同屬河東路。
金昇平定州、盂州,屬河東路、河東北路。元屬冀寧路。明,盂州降為縣,與 平定州同屬山西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為直隸州,增領盂縣、壽陽縣,屬山西省。民國初為平定縣和盂縣,屬山西冀寧道,後直轄山西省。
1905年,正太鐵路在陽泉設站。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一批採掘、冶煉企業相繼成立,使陽泉站為山西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隨後,以陽泉站為中心,聚集行商坐賈,逐步成為山西東部地區和連結晉冀兩省的商品集散地。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正式建制為陽泉市。
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縣的一部分設陽泉市,以後一度改稱陽泉工礦區。陽泉市(工礦區)先後歸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華北人民政府、山西省管轄。
1949年設陽泉工礦區,屬榆次專區。
1951年陽泉工礦區改設陽泉市,由省直轄。1958年陽泉市劃歸晉中專署領導。1961年陽泉市改由省直轄。1970年陽泉市劃歸晉中地區領導。1972年陽泉市改由省直轄。
1969年1月,正式設立城區、郊區。1970年1月設立礦區。
1983年7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平定縣、盂縣劃歸陽泉市。
1989年9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平定縣、盂縣劃歸陽泉市,陽泉市成為由山西省直轄的下轄兩縣(平定、盂縣)三區(城、礦、郊)的城市。

『拾』 山西省陽泉市洪城河名稱的由來及歷史發展

共享超過80 ...

閱讀全文

與陽泉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