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商朝歷史發展的轉折點

商朝歷史發展的轉折點

發布時間:2021-02-08 17:46:00

A. 商朝從繁榮走向衰落是什麼時期

從商建國至盤庚執政,歷經4次遷都。約公元前1312年~公元前1285年,陽甲死,其弟盤庚繼位,為了解決王室內部糾紛,於是決定從奄(今山東曲阜)遷都至殷(今河南安陽西北),但遭到不少商民的反對。盤庚便利用宗教對商民們進行威懾恫嚇,說先王們都按照天帝的意志遷了幾次都,我也經過占卜,「卜稽曰:其如台」,因此遷都的計劃得到天帝的允許,並不是我個人的意願。你們要服從天帝的旨意,否則上帝就要懲罰你們祖先的靈魂。商民們不敢違背天帝的旨意,跟隨盤庚遷至殷地。從此安定下來,直到商紂滅亡,共歷8代,12王,計273年。
殷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作為商代後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立位置的最早的一個都城。盤庚遷殷雖然披上一件神意的外衣,但卻是歷史的一大進步。商遷殷後,政治有所改善,社會比較穩定,經濟、文化都得到很大發展。盤庚遷殷成為商代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殷後,殷城逐漸荒蕪,時間一久,變成廢墟,慢慢被埋在地下,後人稱為殷墟。自盤庚遷殷到商辛(紂)亡國共273年,國號也稱殷,一般也稱作殷代。整個商代也稱為商殷或殷商。殷墟被發掘以來,已從墓內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大多數為青銅器和陶器。司母戊方鼑為商代青銅器珍品,堪稱世界之最,是世界最大的青銅器。殷墟還出土了1.5萬片以上甲骨卜辭,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文字,反映了殷商文化高度發展的史實。
從繁榮走向衰落的商朝(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這是商朝從繁榮走向衰落的時期。約前14世紀末,商王盤庚為了抑制奢侈惡習,緩和階級矛盾,把都城遷至殷,商朝從此擺脫轉輾遷徒的局面,開始迅速發展並興盛起來。自盤庚以後,商又稱殷。從盤庚傳到紂共8代12王,雖只有武丁和祖甲比較賢明,但商朝還是鼑盛一時。這一時期,手工業迅速發展起來。青銅技術蓬勃興起,教育文化開始出現,尤其是青銅文化,成為商朝最具代表性的光輝寫照。甲骨文的出現,為我國文明走向世界跨出了決定性的一步。在農業生產上,金屬開始用於生產工具, 大大提高了生產力。與此同時,畜牧業也發展到了很高階段。這一時期的手工業種類很多,分工細密,有效促進了商業的發展。但是大多數統治者講究享樂淫逸,殘暴不堪,尤其是紂王,使得商朝最終告亡。

B. 求歷史高才生解答:從夏商至今的古代轉折性戰役有哪些,請串講。

鳴條之戰 夏亡商立 牧野之戰 商亡西周立犬戎襲破鎬京 西周亡 東周立 三家分晉 田氏代齊 春秋結束 戰國開始商鞅變法 司馬錯取蜀 為秦國統一奠定基礎秦王掃六合 :新鄭之戰滅韓 ,邯鄲之戰滅趙 ,蘄南之戰破楚 ,薊之戰滅燕 ,水淹大梁滅魏 ,奇襲臨淄滅齊大澤鄉起義沉重打擊秦國統治基礎 巨鹿一戰 殲滅 秦國主力 秦國滅亡勢不可擋成皋、滎陽之戰 決定 項羽的楚國滅亡 和 劉邦的漢朝將興 西漢興王莽殺孝平 廢孺子 標志 西漢滅亡 新莽建立昆陽之戰 擊敗新莽主力 東漢建立 不可阻擋黃巾起義 敲響東漢的喪鍾 漢末軍閥混戰開始官渡之戰 曹操統一北方 赤壁之戰標志 三國鼎立時代降臨成濟殺曹髦 標志 魏國破滅,棉竹戰役 晉滅蜀 , 橫江之戰 吳國主力被殲 晉滅吳 三家歸晉 西晉建立永嘉之亂 標志 西晉將要滅亡 ,長安之戰 司馬鄴被擒 標志 西晉徹底滅亡 進入東晉十六國時期鄴城之戰 前秦滅 前燕 標志 北方的統一 肥水之戰 敲響前秦滅亡的喪鍾 北方再度分裂參合陂之戰 後燕滅亡 北魏將興 ,南方劉裕接受 司馬德文 禪讓 東晉滅亡 南朝宋建立 進入南北朝並列時期南方:劉劭弒父標志 南朝宋衰落 南朝齊將興 , 東昏亂政 蕭衍起兵於襄陽 標志 南朝齊滅 南朝梁建立, 侯景之亂 標志 南朝梁滅亡 南朝陳建立 北方:六鎮起義 標志 北魏的分裂,玉璧之戰 西魏大勝東魏 為北方統一奠定基礎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 隋朝建立 ,狼尾灘之戰 隋佔領陳國要津 南朝陳大勢已去 中國統一三征遼東 導致隋朝農民大起義 隋朝滅亡 唐朝建立安史之亂 標志唐朝衰落 朱溫殺哀帝 唐朝滅亡 五代十國時期來臨 後梁建立汴州戰役 後梁滅亡 進入 後唐時代 洛陽戰役 後唐滅亡 進入 後晉時代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 後晉滅亡 後漢在太原建立郭威起兵攻入開封 後周建立 陳橋驛兵變 北宋建立靖康之恥 北宋滅亡 南宋建立崖山之戰 南宋滅亡 進入元朝時代一隻眼石人 元末農民起義 元朝滅亡 明朝建立明末農民起義 明朝滅亡 吳三桂獻山海關 滿清入關 清朝建立太平天國運動 敲響清朝喪鍾 辛亥革命 推翻 清朝 進入民國

C. 周朝和商朝那個超的藝術品好那個朝時歷史開始重大轉折

商朝的來藝術品好中國的青銅時代源為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時代。現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青銅器。在商前期的煉銅遺址中,從可辨認的鑄范中,钁范為數不少,雖然青銅的生產工具在早期的隨葬物中較少,但我們在出土的商初青銅器中,仍看到生產工具占相當比重,說明在商代的手工業中,青銅工具如斧、鋸、鑿、錐等已廣泛使用,青銅兵器也日益增多,至於青銅農具,雖然奴隸主不會為奴隸們提供,但在當時,還有一部分作為自由民的農民都會擁有,歷年出土的青銅農具有鋤、鏟、 等,這說明青銅的大量使用主要還是從事製作工具。青銅工具在生產中的效用,使青銅冶鑄技術日益重要,因而能獲得飛速的發展。

D. 1.這件事被稱為商代歷史上的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它使商朝出現了"百姓由寧,殷道復興"的政治局面,從此商朝結

A.盤庚遷殷

C.牧野之戰

B.四川三星堆

B.晉文公

B.(1,2,3,)

A.老子

E. 人們都說歷史的重大轉折時刻決定著歷史的走向,那麼,中國的歷史,又有哪幾次能稱得上為這樣的轉折時刻

在中國歷史上,至少有五個重大事變: 一、伏羲女媧時代 在距今6000年至8000年之間,是傳說中的伏羲女媧時代。大量的考古發現已經充分證明,中華文明的基本特徵已經出現:雖然缺乏文字記載(載體或已腐朽無存),但是,大量的骨器和玉器都顯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源遠流長。 二、炎黃時代 距今5000年左右,在自由競爭充分發展的基礎上誕生了「炎帝集團」和「黃帝集團」,形成了當時的基本格局。炎帝「神農氏」開辟了中國的原始農業時代 ,黃帝「軒轅氏」開創了中國的原始手工業時代。「炎帝集團」好勇鬥狠,以力取勝,比較野蠻。「黃帝集團」崇尚智慧,以德為重,比較文明。經過長期反復較量,在最終的「炎黃之戰」中,「黃帝」戰勝了「炎帝」入主中原,「炎帝集團」則「落荒而逃」成為遍布中國周圍的「少數民族」(位於四大高原的邊疆地帶),這實際上形成了一種「合理分工」:位於「中原」的「黃帝集團」精耕細作,專攻先進的農業和手工業(包括商業文明),開發智力、發展文化教育、創作文學藝術,擅長發明創造,注重紀律和禮儀。而位於邊陲地區的「炎帝集團」則更多地保持了人類的原始野性,注重體力,繼續游牧傳統,維護原始的農牧業生產和生活方式,追求自由豪放,保持強健體魄,拱衛中華,功不可沒。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黃帝勝而不驕,和炎帝的戰爭「適可而止」,沒有趕盡殺絕,各安其位,各得其命,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優勢互補、整體和諧的大好局面。「黃帝」戰勝了「炎帝」形成了中國「禮儀之邦」中華文明的主流。相反,「炎帝集團」的野性氣質形成了中華民族的英雄主義傳統,炎帝的後裔出現了許多偉大的英雄: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是最傑出的代表,他們不守紀律為所欲為,他們橫行霸道敢做敢為,在合適的位置賦予中華民族勇敢堅強的優秀品質。當然,由於「黃帝集團」的勝利形成了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溫文爾雅、恭敬禮讓,謙虛謹慎和深謀遠慮。考古學上被命名的「仰韶文化」象徵著一個光輝燦爛的偉大文明:生機勃勃、富有活力,孕育著偉大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三、商周之際 在距今3000年的時候,「武王滅紂」,周朝取代商朝,一個崇尚理性、信仰天道的文明取代了迷信鬼神、充滿血腥的野蠻文化。《周易》是一個偉大的經典,是周朝的歷史經驗和文化信念的總結。在「百家爭鳴」的東周時代,在與「墨家」的辯論中孔夫子整理「六經」創立了儒家學派,繼承的就是周朝的文化正統。《易經》成為「群經之首」和「大道之原」,這是中國文化的基本定位。 四、秦漢時代 在距今2000年前,秦始皇統一中國,崇尚法治,構建了一個空前強大的中央集權,繼之以漢,糾正了法家思想的偏差,吸收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至漢武帝「獨尊儒術」,中國文化的主題就完全確定了下來。在「漢匈之戰」中,「漢朝」戰勝了強大的「匈奴集團」,佔領了「河西走廊」、開通了「絲綢之路」,開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在當時的世界格局中,西方和東方都在發生歷史性的變革。在歐洲,野蠻的「羅馬」征服了文明的「希臘」,後來的西方文化的基本性格就是這場戰爭的長期結果。在亞洲,「漢匈之戰」中文明戰勝了野蠻,中華文明的「儒家傳統」因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被牢固地確立起來,形成了其後兩千年來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 五、國共決戰 公元1912年是「中華民國元年」。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中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生存危機,孫中山推翻的滿清政府,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就撒手塵寰,其後的國民黨政府在統一中國、抵禦外侮的奮斗中頗多艱難曲折,在列強的夾縫中選擇了投靠英美,蔣介石皈依基督教,手中拿著「聖經」和「美元」,如何繼承和發揚中華道統? 公元1948年發生了「國共大決戰」,雙方均全力以赴,由英美大力支持和全副武裝的國民黨軍隊和共產黨的「土匪部隊」一決雌雄,蔣介石與毛澤東都「孤注一擲」:天翻地覆,其血玄黃!最後,毛澤東的「農民隊伍」戰勝了現代化、機械化的國民黨軍隊,1949年,「新中國」正式成立,雖然不得不聯合蘇俄,但是,中國的亞洲的獨立地位正式確立。1950年冬天,在東北亞洲發生了「朝鮮戰爭」,新中國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殊死的較量,「三八線」上的「停戰協議」證明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崛起。1964年10月16日,中國爆炸了自己的原 子彈,震驚世界的「蘑菇雲」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知道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1972年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中國又一次獨立自主地走向世界,開放的中國迎來了新生。後來,到了1984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全面展開,迎面撲來的是偉大的「互聯網」時代。 公元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北京召開,一個偉大堅定、繁榮富強的中國在「全球經濟衰退」的險惡環境中橫空出世,這是一個全球矚目的歷史盛會,它必將決定世界的未來和人類的命運。 回顧八千年來的中國歷史,今天的中國來自不易。作為人類歷史上唯一的古今一貫、連續不斷的文明傳統,中華文明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是文明戰勝野蠻、道義戰勝強權的唯一「案例」,是充滿不幸的人類文明史上的萬幸!歷史經驗給中國人賦予戰無不勝的信心和攻無不克的力量,中華民族的自信和自尊應該為全人類所共享。

記得採納啊

F. 歷史上轉折點有哪些轉折點

夏朝的建立是我國的第一個王朝,是「家天下」的開始
秦朝是我國第一個統一的王朝專,秦王嬴政屬大舉修馳道,驪宮,長城,兵馬俑
1840年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由封建社會轉向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孫中山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1年)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中國共產黨的建立(1921年),中國革命的轉折點,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建立黃埔軍校
1927年南昌起義
1935年遵義會議,黨的歷史上生死存亡的轉折點
1936年底的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一直團結對外,共同抗日.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1945年國共和談破裂,開始了三年內戰,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
1949.10.1開國大典,中國人民站起來了,1956三大改造後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階段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O(∩_∩)O我是初二學生,兩年用的都是人教版的歷史書

G. 這件事被稱為商代歷史上的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它使商朝出現了「百姓由寧,殷道復興」的政治局面,從此商朝

A

H. 為什麼說盤庚遷殷是商朝歷史發展的轉折點

商王盤庚遷殷的原因
(1)殷地的土地比較肥沃,自然環境和現在的都城淹比起來,無論是建設都城還是發展農業生產,都會比現在的情況要好.
(2)抑制奢侈,倡導節儉,藉以緩和階級矛盾.太甲以後,商朝歷代的君主和奴隸主貴族們,過著腐化的生活.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奴隸們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而遷都以後,一切都得從頭做起,王室、貴族將會受到抑制,這樣階級矛盾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緩和.在《尚書·盤庚》中記載了盤庚對臣民的演說詞,將遷之時,盤庚指責貴族中有貪求財富的亂政官吏,既遷之後,他又告誡官吏不要積聚財物,應施惠於民.
(3)通過遷都鎮壓異己,鞏固王位.商代前期,對王位紛爭十分激烈,造成的直接後果是商王的權威削弱和貴族的勢力膨脹,通過遷都可以改變貴族優勢,削弱貴族實力,是商王的慣用措施.據《尚書·盤庚》記載,盤庚遷都時的阻力主要來自貴族,盤庚利用「天命」和「先王」兩面旗幟對反對的貴族發出威嚴警告,遷都後進一步強調,不管與商王血緣關系的遠近,遭罪者處死,立功便封賞.
(4)有些小國和少數民族起來反叛,遷都可以避開那些叛亂勢力的攻擊,都城比較安全,外部的干擾少了,統治就可以穩定很多. 仲丁以後,王室多次遷都.如稟甲遷於相(河南內黃東南),祖乙遷於邢(河南溫縣東)等.據說在盤庚以前,先後遷了五次.如此頻繁遷都的原因,由於史料缺乏,無法確切地說明.而由仲丁到陽甲,前後五代九王,多次發生「弟子或爭相代立」,史稱「九世之亂」. 到盤庚繼立時,政治上的混亂現象仍然相當嚴重,階級斗爭也日趨激烈.盤庚為挽救政治危機,決定再一次遷都,他選擇了「左孟門而右漳、滏,前帶河,後背山」的殷作為新都所在.但是無論貴族或平民,都反對遷都. 因此,在遷都前後,他反復勸說貴族,要求他們一同遷往新都,共同作出一番新的事業.同時,又嚴厲告誡眾民,要他們隨同遷往,不然就要斬盡殺絕. 遷殷以後,「行湯之政」,政治局勢逐漸趨於穩定,社會經濟和文化也隨著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局面. 商朝盛期 在商代後期的273年間,殷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中心. 從盤庚遷殷以後,商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到武丁時期便達到了商代後期的極盛時期. 商王朝與周邊各部,雖然因統治者之間的貪欲引起了一些沖突和戰爭,但各地人民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他們相互促進,相互學習,共同創造了商代的燦爛文化,對祖國各地的開發作出了貢獻. 中央官職 夏初確立了王位世襲制度,由夏到商的王位繼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繼,而輔之以兄終弟及.由於嚴格的王位繼承製度沒有完全形成,在商代中期,連續發生「弟子或爭相代立」的現象.到武丁以後,嫡長子繼承製度才逐漸確立,王室內部逐漸趨於穩定. 以王室為中心的眾多貴族,他們有的是許多「舊邦」的舊族,而更多的是王室近親不斷建立的新宗,由此而產生「多子族」. 這些新舊貴族,有的受封在外地建成侯伯之國,有的在王室擔任各級官職.他們是商王朝的支柱,也是奴隸主階級的主要組成部分. 復雜體制 商代的國家機構不斷擴大,形成為相當復雜的體制. 大致說來,在商王之下,地位最高、權勢最大的有冢宰或師尹. 稍次於冢宰而常置的高級官尹稱為卿士,有司徒、司空、司寇、司馬等,都是重要的政務官.他們各有僚佐,總稱為「多尹」或「百僚」. 在「多尹」以下,還有分掌各項具體事務的「多宰」、「小臣」,他們直接為王室管理各項具體事務.他們與「多尹」並列,合稱為「百執事之人」.

I. 商朝末期的歷史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從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時間。總的來說,商朝是處於奴隸制的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奴隸主對奴隸既可以買賣,也可以隨意殺死;奴隸主死後還要由奴隸殉葬,從商朝帝王顯貴們的陵墓中可以看到,殉葬的奴隸少則幾十,多則上千。

在作為商朝鼎盛階段的武丁時期以後,相繼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兩人。祖甲的情況和武丁類似。《尚書·無逸》篇說:「其在祖甲,不義惟王,舊為小人。作其繼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於民,不敢侮鰥寡。肆祖甲之享國,三十有三年。」祖甲可能對商朝的一些制度進行過改革,周祭制度即為祖甲所創。在卜辭中他被稱為父甲,祖甲和帝甲。廩辛是祖甲之子,在位時間不長。其弟康丁,《史記·殷本紀》作庚丁,關於他田獵的卜辭數量很多。康丁子武乙不僅和康丁一樣酷好田獵,而且以蔑視天神著稱,《史記·殷本紀》說他「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叩辱之;為革囊,盛血,僇而射之,命曰射天」。他去河、渭之間田獵時被雷震死。武乙子文丁,又被稱為文武丁、文武帝。為了遏制周的勢力興起,文丁曾經殺掉周王季歷。帝乙是文丁之子,曾對東南方的一些方國部落大規模地用兵。據卜辭記載,帝乙繼位後的第十年九月,率眾和侯喜等從大邑商出發,經雇、商、毫、攸、杞等地到達今淮河下游一帶征伐人方,第二年五月才返歸。過了5年,帝乙再次征伐人方。他還用五十月的時間征伐孟方(今河南雅縣南)。這些都表明向東方經營是帝乙注目之所在。

帝辛名紂(或作受),為帝乙之子。《史記·殷本紀》說他「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是一位天分甚高的人物。但是紂驕傲拒諫,生活奢侈。古本《紀年》說「殷紂作瓊室,立玉門」。相傳紂在邯鄲以南、朝歌(今河南淇縣)以北的廣大區域里建造離宮別館。紂王十分暴虐,設置了炮烙之刑。他重用讒毀善諛的費中、惡來等人,誅殺和廢逐比干、箕子、商容等賢臣,致使商朝的大師、少師、內史等官員持祭器、樂器、圖法等叛紂而奔周。關於紂王末年商朝的形勢,紂兄微子曾說,「殷罔不小大,好草竊姦宄,卿士師師非度,凡有罪辜,乃罔恆獲。小民方興,相為敵讎。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可見已經相當嚴重。致使紂玉覆滅的另一個方面的重要原因在於許多方國部落對商朝態度的轉變。紂王醢九侯脯鄂侯囚禁周族首領西伯於羑里,使得不少方國部落叛紂。西伯之臣閎夭等獻美女奇物良馬等以後,西伯才被紂赦免。紂的時期,周族迅速崛起,《論語·泰伯》篇說周文王時期「三分天下有其二」,《史記·周本紀》說周武王時期「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可見許多方國部落都投靠了周。這時候,紂仍不改悔,化續與諸方國部落為敵,並向東方大舉用兵,討代東夷,雖然取得不少勝利,但也耗損了國力,使商朝走向覆滅,所以《左傳》說「紂克東夷而殞其身」。

大約在前11世紀中期,紂發大軍抗拒周武王所率武裝,可是兵無鬥志,在朝歌郊外的牧野之戰中前徒倒戈。紂王兵敗之後,逃登鹿台,身穿綴滿寶玉的華麗衣服,自焚而死。紂死後,其子武庚受封於周。周初三監叛亂被平定之後,周以微子代武庚。盡管「殷祀」還保存了很長時間,但作為一個朝代而言,紂王之死則是商朝壽終正寢的標志。

武王伐紂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它是商衰周興的轉折點。在《尚書。牧誓》中,對這次大戰的經過曾作了簡略的記載,是我們了解這次大戰的最早文獻。武王伐紂發生在什麼時候?《牧誓》開篇曰:「時甲子昧爽」,僅有紀日,而無明確的年代。因此,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千古懸案。 我國有記載的確實紀年始於公元前841 年。在這之前的史事年代均要通過推算得到。由於上古史料的缺乏,人們推算的武王伐紂年代簡直令人無所適從。胡厚宣在《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中列舉了前人的十二說法:即公元前1130年、前1123年、前1122年、前1117年、前1116年、前1111年、前1078年、前1067年、前1066年、前1150年、前1051年、前1050年、前1047年。加上樑啟超提出的前1027年,唐蘭提出的前1075年(《新建設》1955年第3 期),丁山提出的前1029年(《商周史料考證》),章鴻釗提出的前1055年(《中國古歷析疑》),凡16種,使武王伐紂的年代問題變得撲朔迷離。這些說法中,以公元前1066年、前1122年、前1027年說最有代表性。 前1066年說最早由日本新城新藏據南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在《東洋天文史研究。周初之年代》中提出。後來,範文瀾的《中國通史》、齊思和的《中外歷史年表》等也採用了此說。前1122年說源於劉歆的《世經》和《三統歷》,此說曾影響了後世的很多學者,但也有人批評劉歆的推算是「欲以合《春秋》,橫斷年數,損夏益周」(《後漢書。律歷志》),肆意縮短夏、商年數而妄增周朝年數,主觀因素太多。前1027年說自梁啟超在1922年提出後,雷海宗的《殷周年代考》、陳夢家的《西周年代考》皆主張此說。 特別是郭沫若的《中國史稿》採取此說後,在國內外史學界,得到了很多人的承認。此說原本於《史記。周本紀》裴駰《集解》引:「《汲冢紀年》曰:『自武王滅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也。」即從周幽王最後一年(前771 年)上溯257 年,便是前1027年。 近年來,人們又對武王伐紂年代進行了推算,提出了新的說法。黃寶權等對前1027年說「稍事推進」後,提出了前1029年說。他們依據《國語。周語下》「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和《史記。天官書》「作鄂歲,歲陰在酉,星居午」等記載,認定武王伐紂在「酉年」,但用於支推算,從周幽王亡上溯257 年的結果卻非「酉年」,其最接近的酉年是前1032年。那麼是否可斷定前1032年就是武王伐紂之年呢?不能。原來史書上所用的歲星紀年法並不準確,每隔86年要誤差一年,257 年間正好誤差3 年,「減去誤差數得出前1029年就是武王克殷的絕對年代。」再進一步推算後得出結論,武王伐紂之戰是在這年的「周歷二月五日黎明前打響的」(黃寶權、陳華新《周武王克殷年代考》,載《華南師院學報》1979年第4 期)。 著名天文學家張鈺哲先生利用電子計算機及大行星攝動而求得的這三千多年中的運動軌道,將我國歷史上各次可能是哈雷彗星的記錄加以分析考證後指出:如果武王伐紂時出現的彗星是哈雷彗星的話,「那麼武王伐紂之年便是公元前1057~1056年」(《哈雷彗星的軌道演變的趨勢和它的古代歷史》,載《天文學報》第十九卷一期)。因為《淮南子。兵略訓》中曾寫道:「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其顯示的天象是木星出現在東方的天空上,同時還有彗星出現,頭向著東方。根據1910年4 月19日哈雷彗星的出現逆推40次回歸過近日點,發現在前1057年3 月7 日,哈雷彗星距地球甚近,在這年的頭3 個月里都能看到它,其天象正與《淮南子》記載相同。那時,木星運行在張宿中,正當鶉火之次,與《國語。周語下》所說的「武王伐殷,歲在鶉火」相合。趙光賢據此認為,天象是客觀存在而又有規律可尋的,用電子計算機來算四千年前的天象,並與史料相結合,「推算出來的年代就是可信的。」從史料的考證上,趙光賢進一步充實 和支持了前1057年說,並指出「自武王滅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史記。周本紀》集解)中的「至幽王」,不是指幽王亡年(前771 年),而是即位之年(前782 年),而「二百五十七年」的「五」、「七」兩字應顛倒過來,這樣推算出來的武王伐紂年代才是正確的:即771 加11(幽王在位年數)再加275 ,共為1057年(《從天象上推斷武王伐紂之年》,載《歷史研究》1979年第10期)。 何幼琦根據天文歷法的知識和方法,通過推算文物、文獻中有關的紀時,也考證了武王伐紂的年代。在推算方法上,以1980年為起點,推算尺度用現代天文常數,回歸年(歲實)為365.2422日,朔望月(朔策)為29.530588 日。何幼琦先通過《小盂鼎》、《庚嬴鼎》的銘文間接地推算出康王元年(前1013年)和成王元年(前1030年),然後依據《史記。周本紀》「既克殷後二年……武王病……有瘳而後崩。……周公乃行政當國,……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的記載,逆算斷定:「克殷之年,當在成王元年前七年又二年」。即前1039年,並算出大戰就發生在這年的元旦(正月甲子胐)。 所以說,武王伐紂是一次利用節日,出敵不意,遠途奔襲的成功戰例(《周武王伐紂的年代問題》,載《中山大學學報》1981年第1 期)。 一個歷史年代的推算竟引起人們的廣泛注目,並提出了19種考證結果,這在史學研究中是非常罕見的現象。雖然上述諸說結論迥異,但各有所據,難道武王伐紂的年代真是紛紛然而不可定一嗎?正確的年代只能是一個,但究竟是哪一年,還有待於努力探討。

J. 什麼是商朝歷史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國家的物質

盤庚遷殷是商朝歷史發展關鍵性的轉折點。 ,國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不斷積累
盤庚繼位後,決定遷都於殷。
自盤庚遷都殷後,商族才定居下來不再遷徙。 從此,政局穩定,諸侯來朝,商朝遂強盛起來。

閱讀全文

與商朝歷史發展的轉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