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忄歷史文化

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8 16:21:32

⑴ 求五篇歷史文化人物描摹!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1953年,在莫斯科舉行世界和平大會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將屈原列為世界文化名人,號召全世界人民隆重紀念他,屈原的名字,將永遠保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當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為了呼應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爭取國際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決定由郭沫若、游國恩、鄭振鐸、文懷沙等人組成「屈原研究小組」,並將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話文的形式出版發行。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志》載,屈原於農歷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屈原對後世的影響有兩個方面,一是人格的影響,一是文學的影響。
屈原的人格,千百年來,對於文人學者已經成為一種典範。歷代的詩人詞人、尤其是遷客騷人,大抵都以屈原的精神為依傍。也可以說,屈原的精神,在中國歷史上,已經形成一個修身潔行的傳統。漢代的賈誼,唐代的杜甫,其精神境界都直接繼承了屈原的傳統。從這一點看,屈原影響於傳統的民族性格,是很值得重視的一個方面。
屈原在文學方面的影響,也有兩個方面。首先是在屈原的《離騷》以後,產生了一系列的騷體作品。從漢代開始,賈誼的《吊屈原文》、《鵩鳥賦》固是騷體,嚴忌的《哀時命》、董仲舒的《士不遇賦》也都是騷體。到唐代,柳宗元的《瓶賦》、《懲咎賦》等也都是騷體的傳統。其次是在屈原的《卜居》、《漁父》之後,也產生了一些「對問」體的作品。宋玉的《對楚王問》固是開端,而在漢代,東方朔的《答客難》、楊雄的《解嘲》都是此類作品的繼續。到了唐代,韓愈的《進學解》也是這類作品的傳統。
當然,屈原的文學影響是非常廣泛的,不僅上述兩端。劉勰《辯騷》說:「枚賈追風以入麗,馬揚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苑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艷詞,吟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其影響之深遠,遍及歷朝歷代,而且深入到各類文人學子。這不是任何作家詩人所能企及的。

嵇康後來家道清貧,常與向秀在樹蔭下打鐵謀生,貴公子鍾會有才善辨,但嵇康瞧不起他的為人。一日,鍾會前來拜訪,嵇康沒理睬他,只是低頭幹活,鍾會呆了良久,怏怏欲離,這時嵇康發話了:「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沒好氣地答道:「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說完就拂視袖而去,後來鍾會深恨嵇康,常在司馬昭面前說他的壞話。
嵇康喜愛音樂,他在《琴賦》序中說:「余少好音聲,長而習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倦。」他對傳統及當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這一點在他的《琴賦》中可見。
據劉籍《琴議》記載:嵇康是從杜夔的兒子杜猛那裡學得《廣陵散》的。嵇康非常喜愛此曲,經常彈奏它,以致招來許多人前來求教,但嵇康概不傳授。司馬氏掌權後,不苟合於其統治,與阮藉、向秀、山濤、劉伶、阮咸、王戎號稱「竹林七賢」,與司馬氏相對抗,後被司馬氏殺害,死時方四十歲。臨刑前有三千太學生為其求情,終不許。死前索琴彈奏此曲,並慨然長嘆:「《廣陵散》如今絕矣」。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出土模製嵇康畫像磚,描繪了嵇康席坐撫琴,氣宇昂軒的形象。
嵇康人緣極好,王戎說與他交往二十年,未見其有不好的臉色。因此留下「意趣疏遠,心性放達」之美名;然而嵇康更有「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的一面,他的名篇《與山巨源絕交書》及對《廣陵散》的喜愛便是他憤世嫉俗、桀傲不馴的性格的表現,而蔑視司馬昭,進而遭致殺身之禍更是這種剛正不阿的顯例。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 且蘇軾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黃庭堅、米芾、蔡襄被稱為最能代表宋代書法成就的書法家,合稱為"宋四家"。

他的父親蘇洵,即是《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蘇洵發憤雖晚,但用功甚勤。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後的文學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在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高中進士。

嘉佑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後逢其父於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服滿還朝,仍授本職。

蘇軾幾年不在京城,朝里已發生了天大的變化。神宗即位後,任用王安石支持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當國王安石意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的,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蘇軾因在返京的途中見到新法對普通老百姓的損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認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書反對。這樣做的一個結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離京的師友一樣,不容於朝廷。於是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

蘇軾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滿後,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這樣持續了有大概十年,蘇軾遇到了生平第一禍事。當時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大做文章。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史稱「烏台詩案」。

蘇軾坐牢103天,幾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大臣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而此時蘇軾經此一獄已變得心灰意懶,於公餘便帶領家人開墾荒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當他准備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

哲宗即位,高太後聽政,新黨勢力倒台,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蘇軾於是年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學士。

俗語:「京官不好當。」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拚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

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分,再次到闊別了十六年的杭州當太守。蘇軾在杭州修了一項重大的水利建設,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邊築了一道堤壩,也就是著名的「蘇堤」。

蘇軾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被外放穎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黨再度執政,他以「譏刺先朝」罪名,貶為惠州安置、再貶為儋州(今海南省儋縣)別駕、昌化軍安置。徽宗即位,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卒於常州,謚號文忠。享年六十六歲。

蘇軾的文學藝術成就

蘇軾的文學觀點和歐陽修一脈相承,但更強調文學的獨創性、表現力和藝術價值。他的文學思想強調「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脫束縛,「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他認為作文應達到「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的藝術境界。蘇軾散文著述宏富,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三家並稱。文章風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釋德洪《跋東坡(左忄右允)池錄》說:「其文渙然如水之質,漫衍浩盪,則其波亦自然成文。」蘇軾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致力提拔後進,黃庭堅、秦觀等均出其門下。

蘇詩現存約四千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詩》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趙翼《甌北詩話》說:「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為並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此所以繼李、杜後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處亦在此。」

蘇軾的詞現存三百四十多首,沖破了專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的狹窄題材,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蘇軾在我國詞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詞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沖破了詩庄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盪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他曾遍學晉、唐、五代名家,得力於王僧虔、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自成一家。自雲:「我書造意本無法」;又雲:「自出新意,不踐古人。」 黃庭堅說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又雲:「到黃州後掣筆極有力。」晚年又挾有海外風濤之勢,加之學問、胸襟、識見處處過人,而一生又屢經坎坷,其書法風格豐腴跌宕,天真浩瀚,觀其書法即可想像其為人。人書並尊,在當時其弟兄子侄子由、邁、過,友人王定國、趙令畤均向他學習;其後歷史名人如李綱、韓世忠、陸游,以及的吳寬,清代的張之洞,亦均向他學習,可見影響之大。黃庭堅在《山谷集》里說:「本朝善書者,自當推(蘇)為第一。」
蘇軾在繪畫方面畫墨竹,師文同(即文與可),比文更加簡勁,且具掀舞之勢。米芾說他「作墨竹,從地一直起至頂。余問:何不逐節分?曰:竹生時,何嘗逐節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雲:「作枯木枝幹,虯曲無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無端,如其胸中盤郁也。」均可見其作畫很有奇想遠寄。其論書畫均有卓見,論畫影響更為深遠。如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反對形似,反對程式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並明確提出「士人畫」的概念等,為其後「文人畫」的發展尊定了理論基礎。存世書跡有《黃州寒食詩》、《赤壁賦》、《答謝民師論文》與《祭黃幾道文》等。存世畫跡有《古木怪石圖卷》;又近年發現的《瀟湘竹石圖卷》當亦系他的作品。
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天才。

躬耕南陽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弟在隆中務農。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當時的人對他都不以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韜相信他的才幹。人稱「卧龍」。他與當時的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醜女,頭發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諸葛亮應許這頭親事,立即迎娶她。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里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隆中對
當時,劉備依附於劉表,屯兵新野。後來在一次拜訪司馬徽時聽過他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三顧茅廬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那些儒生都是見識淺陋的人,豈會了解當世的事務局勢?能了解當世的事務局勢才是俊傑。此時只有伏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後又受徐庶推薦,想徐庶帶他來引見,但徐庶卻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這人可以去見,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將軍宜屈尊以相訪。)」
劉備便親自前往拜訪,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一說三次都見到了),劉備便叫其他人避開,對諸葛亮提問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現今漢室衰敗,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權。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與能力,想以大義重振天下,但智慧、謀略短小、不夠,所以時常失敗,直至今日。不過我志向仍未平抑,你有沒有計謀可以幫助我?)」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諸葛亮遂向他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君主懦弱,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即說明了此奪取二州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略。這篇論說以後便被稱為隆中對(隆中一地仍有爭議,一說草廬對),而劉備聽後更加大贊,於是諸葛亮開始仕於劉備)。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系也日漸親密。關羽、張飛等都大感不悅,劉備向他們解釋道:「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般,希望你們不要再說了。)」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
過江作說
當時,因劉琦後母影響,劉表對劉琦漸漸不悅。劉琦數次向諸葛亮請教自安之術,但諸葛亮每每推辭,劉琦便在一次飲宴時用上屋抽梯的辦法令諸葛亮說出解決辦法,諸葛亮便反問劉琦:「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你不見到春秋時期申生在內而有危險,但重耳在外卻可得安嗎?)」劉琦明白他的意思,正好黃祖被孫軍殺害,劉琦便上薦為江夏太守。
208年8月,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位,聽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劉備在樊城知道後,率軍隊和百姓南逃,曹軍在當陽長坂追上劉軍,徐庶之母被曹操軍隊捉住,徐庶只好投降曹操。劉備到達夏口,而孫權之前又派魯肅到來觀察情況,並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諸葛亮便自薦到柴桑作說,諸葛亮便和魯肅結為朋友。到達柴桑後,諸葛亮面見孫權,先用二分法給孫權兩個選擇「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果能以吳、越的大民眾與中原之國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斷交。)」;另一個選擇則是激將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如果認為不能抵擋,為何不停止軍事行動,向北方稱臣呢!「北面」在這里有雙重含義:其一是曹操當時在北方;其二是君臣見面時,臣子通常面向北方。)」
孫權卻反問諸葛亮,劉備又何解不投降。諸葛亮便提高劉備身價,說劉備有氣節,絕不投降,以向孫權顯示劉備的決心。孫權大怒,誓言不會向曹操投降,但卻有所擔心,劉備還有多少兵力戰斗。諸葛亮最後才分析兩軍的情況,先說出自軍散兵歸還和關羽水軍有萬人,加上劉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萬人;再說出曹軍遠來疲弊,追劉備時,又用輕騎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百姓又是被逼服從曹操,不是心服;最後肯定地說曹操必定可打敗。孫權十分高興,後又受到魯肅、周瑜的游說,決定聯劉抗曹。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三萬水軍,與曹操開戰。諸葛亮便隨軍回到劉備處。11月,曹操在赤壁大敗,回師北還。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戰後,於12月劉備平定荊南四郡,任免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住於臨烝,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211年,益州牧劉璋派法正請劉備助攻張魯。諸葛亮便與關羽、張飛等鎮守荊州。至下年12月,劉備與劉璋決裂,還攻成都。諸葛亮便與張飛、趙雲等入蜀助陣,留關羽負責荊州防務,分兵平定各郡縣,與劉備一起圍成都。至214年,劉璋投降,劉備入主益州。
諸葛亮受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並受任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每每劉備出兵征伐,諸葛亮便負責鎮守成都,為劉備足食足兵,如漢中之戰就替劉備提供資援。220年,曹丕篡漢自立。221年,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害的消息,勸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用耿純游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於是劉備才答應,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逝世,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
託孤
白帝託孤222年8月,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途中被打敗,撤退至永安,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逝去,否則必能阻止劉備東征之舉。至223年2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諸葛亮涕泣的說:「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臣必定竭盡股肱的力量,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為止!)」劉備又要劉禪和其他兒子事諸葛亮為父。
延至4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本來南中地區因劉備大敗而乘機叛亂,諸葛亮因國家剛逝去君主,先不發兵,而派鄧芝及陳震赴東吳修好。
南征
直至225年年春天,諸葛亮率軍南征,臨行前劉禪賜諸葛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個,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後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成語:不毛為今天緬甸北境八莫)討伐雍闓、孟獲,諸葛亮採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軍,再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詳見諸葛亮南征)。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一定兵源補充後,經過長期積累,有了北伐的基礎。
北伐
七出祁山
諸葛亮 1、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穀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甘肅西和縣西北)。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張郃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228)冬,諸葛亮出散關(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
3、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興八年(230)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陝西省安康縣西北),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陝西省城固縣東)、赤坂(陝西省洋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餘地,魏軍撤退。
5、同年(230),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南安郡內,當在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6、建興九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甘肅省天水縣)。司馬懿追亮至鹵城(天水市與甘谷之間),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五月,司馬懿與諸葛亮交兵,魏延等將斬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張郃追亮退兵至木門,中箭身亡。此為二出祁山。
7、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穀道,據武功五丈原(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司馬懿據守不出。八月,諸葛亮卒於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事。
這七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並未交戰。

東吳英才周公瑾
我曾定義英雄為「聰明秀出為之英,膽略過人為之雄」(這是劉劭《人物誌》上的話)隨後又自己加了一條道德高尚。有人指出按照這么說法三國還有幾個英雄?—對了!此兄可謂一針見血,我的目的本來就在縮小英雄的范圍,先框定在操,亮,瑜三人之內,最後再把我所說的英雄桂冠帶在我最心儀的人物周瑜身上。我的英雄之說本來就是耍個小花招,現在自己露餡,目的不言自明。因為按照我說的條件周瑜最符合,所以我今天就在這里具體說說周瑜怎麼是個正真的英雄,一個完美的英雄!可能我本人對他很偏愛多少有些溢美之詞,但周郎受歪曲這么多年,難得正正名也是應該的。

⑵ 「左」姓的由來

左姓
歷史來源
「左」源出:
1、以官名為氏。左史,原為周代史官。周穆王時有左史戎父,春秋時楚靈王有左史倚相,其後皆有左氏。
2、據《姓考》及《呂覽》所載,古有左國,以國為氏,黃帝臣左徹為其後。一說左徹為左姓之始。
3、出自姜姓,為春秋時齊國公族之後。據《廣韻》所載,春秋時齊國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後左公子的後代便以左字為姓,形成左氏。
4、以職官名為姓。據《元和姓纂》所載,春秋時各諸侯國大都置有左史官,其後便以左為氏。楚國威王有左史官倚相,周穆王有左史戎夫、左史老,均為左史官,後以官為氏。他們皆為左氏之祖。
5、春秋時宋國公族有左姓。
6、春秋時衛國公族有左姓。
7、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明、清雲南永昌府騰越亭(今騰沖)、蒙化府(治所在今巍山)等土司有左姓,系彝族;清滿洲八旗姓哈斯虎氏,後改為左姓;裕固族綽羅斯氏,漢姓為左;北宋時猶太人留居中國境內(主要在今河南省開封)者之後裔中有左姓;今雲南省巍山彝族多此姓。

得姓始祖
左徹。上古時期黃帝時的官吏。據說曾幫助黃帝鑄造三鼎於荊山之陽,令人惋惜的是黃帝在鼎成之日與世長辭。左徹悲痛難當,淚如雨下,於是他拿來黃帝的衣冠,幾杖進行祭祀,以慰黃帝在天之靈。左徹之舉,無疑為性情中人所為,乃獲得世人之敬重。據說左徹為古時左國之嫡裔,由於左國立國之人無傳,故左姓人奉左徹為其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左姓在西周時,有左儒、左鄢父仕周為大夫,春秋時魯有左人郢、左丘明、左師展,晉有左史,戰國時燕有左伯桃。可見在先秦時期,左姓已活動於西周之國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及魯(今山東省西南)、晉(今山西省一帶)、燕(今河北省北部)等地。西漢時,左姓僅名左咸者就有四位(《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將四者合一,謬也),其一為任郡守九卿的琅琊(今山東省臨沂一帶)人左咸,另一左咸後賜爵關內侯,子孫襲爵留居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剩下兩位因只有隻言片語,不論。另外,由於淮南王外家姓左,故有左吳、左修事淮南王,此際其外戚見諸史冊者還有一位女性——寡婦左阿君。表明左姓在此際已定居於今安徽南部一帶。東漢時見諸史冊之左姓愈多,左聖、左雄叔侄為南郡涅陽(今河南省鎮平)人,左原為陳留(今河南省開封)人,左伯為東萊(今山東省掖縣)人,左慈為廬江(今屬安徽省)人,左恢為吳郡曲阿(今江蘇省丹陽)人。另有兩支左姓家族值得關注,一為清河國(今屬河北省)王妃,後貴為漢安帝母後的犍為(今屬四川省)人左小娥家族(其同父異母弟左次、左達生在清河國任郎中)。另一為河南平陰(今河南省孟津)人左忄官家族(其兄左稱、左勝均封南鄉侯,弟左敏,左覺亦在朝中任職),這兩支家族風光顯赫,使得左姓成為當時的北方著姓之一。此外也表明,此際南方的安徽、四川、江蘇等地已有左姓人定居。魏晉時期,左姓在今山東、河南間地繁衍迅速,後昌盛為左姓濟陽郡望。南北朝至隋唐,左姓由於避亂、仕宦、謀生等原因,逐漸播遷於江東各地。宋元以後,左姓在江南分布地更廣,兩湖、兩廣等地均有左姓人入遷。明初,山西左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北、河南、東北三省等地。此後,雲貴、台島均有左姓人入居。清初,兩湖之左姓伴隨湖廣填四川的風潮入遷四川。如今,左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山東、江蘇、四川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左姓約佔全國漢族左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左姓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八六。

家族名人
左慶延:宋代永新人,年十七登第,秦檜欲以女妻之,慶延固辭,於是十年不給升遷。終官太學博士。
左雄:南郡涅陽(今河南省鎮平)人,東漢學者、大臣。舉孝廉,遷冀州刺史。對豪族「貪猾」者敢於揭發檢舉。後歷議郎、尚書,累遷至尚書令(位同宰相)。他崇經術,修太學,使太學極盛一時。
左悺:河南省平陰人,東漢顯宦。初為小黃門史,後因與單超等五人合謀誅滅外戚,以功遷中常侍,封上蔡侯。得勢後,日益驕橫,其兄弟親戚多出任州郡官,侵壓民產。被人告發後自殺。
左慈:廬江人,東漢末方士。據傳有神道,並在曹操面前表演過。葛洪稱他是其祖父葛玄之師。
左思:字太沖,臨淄(今山東省淄博東北)人,西晉文學家。其懷才不遇,僅官至秘書郎。所作詩文借古抒情,多憤世不平之作。十年構思方寫成《三都賦》,士人竟相傳寫,一時竟弄得洛陽紙貴。輯有《左太沖集》。
左鼎:江西省永新人,明朝大臣。進士出身。授御史,巡撫山西。居官清勤恤民,卓有聲譽。以善寫奏章著稱,有左鼎手之譽。官至廣東右參政、左僉都御史。
左權:湖南醴陵人,中共高級將領。黃埔軍校一期畢業,曾留蘇學習軍事。回國後,歷任中央紅軍軍校教官,一方面軍總部作戰參謀,第一軍團參謀長等職。長徵到達陝北後,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副參謀長。1942年在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麻田陣亡,年僅36歲。
左丘明:春秋時魯國人,後人因其目盲,稱之為盲左。相傳他曾任魯太史,為《春秋》作傳,成《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又作《國語》。先儒以為左丘明好惡同於聖人,故孔子作春秋為素王,丘明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傳,是為左氏春秋。
左伯桃:春秋燕人左伯桃羊角哀,品高才橫。時諸侯爭霸,魚肉百姓,願救水火之中。聞楚莊王賢君,相約共赴。路暴風雪,飢寒交迫,伯桃病弱,角哀力竭,相扶一空心大樹下,伯桃勸棄,角哀不忍。倆死不如一活,終明事理,受糧上路,一步三回,淚流成河。至楚莊王,急回尋之,伯桃凍儡樹中,角哀痛不欲生。後逢忌日,角哀面荒原深拜,潸然泣之,禱也。
左小娥:東漢犍為人,清河王劉慶姬。有才色,喜辭賦。和帝賜給清河王,生子劉祜,後祜繼承帝位為安帝,尊其為孝德後。
左君弼:廬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末南方紅巾軍將領。曾盤據廬州十餘年,為天完政權汴梁行省首領。曾降元,後又降明。
左光斗:安慶府桐城(今屬安徽省)人,明代直臣。萬曆進士。任御史時排斥宦官,後又彈劾*臣魏忠賢,被魏殺害。
左良玉:山東省臨清人,明末大將。早年在遼東與清軍作戰,後入中原鎮壓明末農民起義軍。與李自成、張獻忠作戰多年,因功昇平賊將軍,後加封寧南伯。順治二年病死,終年四十六歲。
左懋第:山東省萊陽人,南明官吏。崇禎進士,南明弘光年間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徽州。後入北京與清廷議和,遭軟禁,拒降被害。
左宗棠:湖南省湘陰人,清朝大臣。1860-1865年鎮壓太平軍功勛卓著。後任陝甘總督鎮壓了西部捻軍和陝甘回民起義。1876年擊敗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軍,因功升軍機大臣(位同宰相),調兩江總督。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寶貴:山東省費縣人,回族,清末將領。甲午戰爭時,以總兵之職率軍赴朝鮮平壤拒日。督軍浴血奮戰,親手燃放大炮。後中炮陣亡。
左光華 男,1938年生,山西省翼城縣人。書法家,中師畢業,曾任教。平生淡泊名利,喜好文藝,酷愛書法。系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中外書畫交流協會、《農民日報》文化藝術聯誼會、中國振鳴書畫院、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中原書畫研究院、山西省臨汾地區、翼城縣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書法作品曾多次入選國際國內書展,並厚載報刊、雜志。曾獲跨世紀中外書畫名人金獎,「和平杯」國際書畫藝術交流大展賽金獎,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賽國際榮譽金獎,享受「華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等多次,作品傳略入編《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當代中國書畫選集》、《當代書家佳作薈萃》、《跨世紀校園藝術人才名典》、《當代書畫名人名作博覽》、《跨世紀書畫家精品集萃》、《國際書畫家精品全集》、《國際現代名家教授大辭典》、《跨世紀華人書畫藝術鑒賞大觀》、《世界藝術家名人錄》、《世界華人藝術大獎作品集》、1999世紀經典《中華百年》(人物篇),《中華驕子·專業人才卷》、《中華百年風雲人物大典》、《中國改革二十年書畫作品集》、《當代著名書畫篆刻家潤格博覽》、《亞洲藝壇名流》、《中國百年風雲人物大典》、《祖國頌慶祝建國50周年書畫精品集》、《中國人才世紀獻辭》、《迎澳門回歸書畫作品集》、《輝煌成就·世紀曙光》、《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全國美術書法民間工藝大展選集》等多部辭書。他的信條是,不求成名成家,但圖自娛、陶冶情操,。學海無涯,學無止境,他以加倍努力學習,執著與進取,鞭策自己,以翰墨接緣天下墨友,切蹉技藝,不斷進步,相互題坤墨寶,不斷弘揚祖國書法事業。為祖國繁榮多做貢獻。
左開和: 男,1943年9月生,雲南省巍山縣人。雲南陽宗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退管科技師。1954年畢業於巍山添澤小學(四年級),1955年在巍山古城小學讀完五年級提前考取初中因家貧輟學,後參加縣掃盲驗收團,於1958年參加工作(從事發電廠高溫高奔放管道安裝檢修36年)。1988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人事部頒發的技師證。曾組織和參與發電廠「高加」、「主蒸汽管」、「除氧器」等多項技術改造,自編《管道手冊》,並多次受廠部嘉獎和獲省科技獎。1994年退休後從事文學創作。現為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會員,北方文學藝術研究所作家創作中心創作員,新世紀文學創作研究所創作員兼研究員。曾參加過全國職工文藝創作刊授班,《長城文藝》刊授班,中國語言邏輯函授大學等學習。1997-1999年參加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和山東作家報文學創作函授班學習,自1998年始在全國多家報刊發表30餘篇文學作品,曾參與《清水芙蓉》和《歲歲詩心》等書的組稿和編委工作。作品有《泰山游記》入選《99桂冠散文》,獲一等獎;《遙向黃河》詩歌參加「華歌標」全國寫作大賽中獲二等獎;另有詩歌《思母》入選《中華詩歌精品選》獲三等獎;還有散文《祖父那句話》參加全國休閑杯文學大賽中獲三等獎,現有200多首詩歌,80多篇散文和六篇小小說待發表。其傳略被編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和《另文學新人大辭典》及《中國文學藝術界名人大典》等。
左可友:男,1937年11月生,湖南茶陵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寧夏石嘴山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1965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被分配到石嘴山市農科所、農技站工作。曾任站長、黨支部書記。1985年被選為中共石嘴山市第四屆委員,1998年被選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八屆人大代表。1999年3月被選為石嘴山市第七屆政協委員,1968年以來一直從事蔬菜技術工作。解決了一些生產中技術難題,1989年由他設計的節能日光溫室在全自治區推廣,在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廣大農民科學知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推動科技進步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曾先後獲自治區、農業部科技進步獎4項(一、二等獎各2項),廳、地級獎11項。曾多次被評為自治區政府、黨委、及市委、市政府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1996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八五」期間全區農業戰線先進個人。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被石嘴山市政府評為科技明星。
左蓮之:女,1938年12月生,江蘇省濱海縣人。1965年8月畢業於南京醫學院醫療系。現任安徽維尼綸廠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一直從事內科臨床工作,曾成功搶救多例冬眠靈及安坦中毒、腦血管意外、重症肝炎、肺性腦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危重病人。
左旭東:男,1948年4月生,安徽省巢縣人。工程師,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現任銅陵市科技咨詢室主任。中國情報學會會員。花炮生產、無煙蚊香、特種電珠、羽絨生產等項目,調研報告和信息獲市科技咨詢獎。發表了「信息也是生產力」、「提高信息意識,增加投入、振興我市中心企業」、「企業競爭和投資發展戰略」、「採取有效措施,抓好扭虧增盈」、「銅陵外向勞務市場的培育與機制初探」、「開拓四國邊貿市場」、「淺析我市外資引進的戰略」、「盡快設立生產力促進中心機構——淺談銅陵科技成果轉化」、「組建股份企業強化監督機制是關鍵」、「技術與市場創新是股份制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舉措」、「風險投資是知識經濟的發動機」、「古銅都老區改造」、「白銀深加工效益倍增」、「開發銅餐具前景可觀」、「凍干食品的開發前景看好」,等論文與建議18篇,其中有4篇獲市級優秀論文獎,有6篇被中國社會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發行的《經濟改革理論探索》;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發行的《中國當代學者論文精選》;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發行的《中國改革發展文論》;收錄;巴蜀書社1998年3月出版發行《中國網路學者傳略(一)》、中國人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發行《中國專家大辭典(3)》、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出版發行《中國人才世紀獻辭》等入編。1996年至1998年連續三年獲銅陵市人民建議積極分子稱號,安徽省科協六大代表,多次獲市政府,科委先進、優秀工作者,全國科技情報(信息)系統先進工作者,兼任銅陵市科技情報學會秘書長。
左一序:男,1944年7月6日生,江蘇漣水人。1968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改革開放以來,主要在宏觀領域里致力於中國設備管理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1979年到1988年,在國家醫式局工作,根據主持裝備開發和推廣等方面實踐,主編《醫葯工業設備管理:歷史、現狀與對策》、《醫葯工業進口設備:地位、路局與管理》兩本100餘萬言的學術專著,主持制訂兩項基本制度,組建中國醫葯設備管理協會,將中國特色醫葯設備管理推進到「全效益、全過程、全員工、全手段」的「四全管理」實踐階段。1988年調入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根據主持學術會議的成果,發表了《設備管理社會大徨模式》論文,首次發現並揭示了中國特色設備管理存在著微、小、中、大層次管理結構以及由宏觀勢能,改革內能和科技動能組成的三維動力結構,獨創性地回答了「什麼是」和「如何推進」中國特色設備管理的兩個基本問題,被專家們稱之為「國性性改革建議。「對發展中國現代設備管理理論和方法將是一個推動」。繼而主編《設備管理知識題解》一書,發行30餘萬冊,成為貫徹國務院《設備管理條例》的工具書,成功舉辦了有400餘萬人參加的全國設備管理知識競賽活動。1998年發表了《中國特色設備管理事業20年—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學習和實踐鄧小平理論的體會》論文,從元題論、運動論、動力論、技術論、社團論諸方面對中國特色設備管理作出了進一步的概括和,有關高層認為「有獨到的見解」,獲「中國設備管理改革20年大型徵文活動」特別獎,入選《高等偉大旗幟,實現宏偉目標—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學習鄧小理理論成果匯編》一書。
左以彥: 男,1938年1月生,雲南昆明人。1955年中等葯學專業畢業。一直從事醫院葯學及葯事管理工作,刻苦自學,大膽實踐,辛勤耕耘了44個春秋。曾獲省青年技術革新突擊手,3等功臣,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等多項稱號。書不釋手集葯醫專著千冊。原任「二甲」醫院葯劑科主任,副主任葯師。現任顧問,搞繼續教育工作。是中國葯學會高級會員,曾系省葯學會醫院葯學分科學會委員,市葯學會理事,視系區醫葯衛生學會理事,《中華醫學論文集》特約編輯及六集編委,《盤龍醫葯》責任編輯,現系《中華臨床醫學會》理事,世界華人遠程學院「醫院葯學」終身教授「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葯劑教授。 60年代就採用離子交換水進蒸流器先進技術生產大輸液,為保安全親身試用。70年代國外臨床葯學興起,就自發地下臨床當葯療參謀,為「葯知醫用,醫知葯情」做了大量臨床葯師起始工作,編有內資《中西制劑葯物手冊》,《輸液與葯劑》,撰寫論文改善「重醫輕葯」狀況。80年代後撰有「復方聚肌胞液外塗治療尖銳濕疣49例」、「葯學人員處方制統一擺葯的引申芻議」等十餘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專業雜志發表及《中華醫學論文集》收載,上列二篇分別獲優秀論文3、1等獎,並有多篇科普在《健康報》、《中國醫葯報》刊登。
左中英:1932年3月生,山西省繁峙縣人。1953年2月畢業於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機制專業3年,畢業後分配到太原重型機器廠工作。現任工廠咨詢委員,成績優異的高級工程師。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全國鑄造學會理事,山西省鑄造學會理事長、山西省機械工程學理事等社會職務。他在鑄鐵車間從事鑄造生產技術工作32年,參加了車間生產機械化改造,完成了重大產品的鑄造任務。1981年在德國接受鑄造技術培訓,完成與國外合作生產鋼管軋機的鑄造任務,參加關鍵任務針狀組織無限冷硬球鐵軋輥的生產應用。撰寫的「鑄鐵熔鑄技術的發展方向」論文在全國沖天爐學術討論會上交流。他在任副總工程師3年期間,協助總工負責工廠熱加工技術工作,完成重大產品的質量創優,1986年組團赴美國、加拿大引進耐磨鑄鋼生產技術,生產出高強、高硬、低溫、高韌鋼鑄件及A0D精煉超低碳不銹鋼,與別人合寫的「鑄鋼冒口微機輔助設計介紹與應用」,作為省學術會議論文進行了交流,並在直流電弧爐的推廣與電爐排煙建設方面得到了應用。他任副總工程師兼技術改造處長期間,主要完成工廠「七五」國家限額以上技術改造項目。火車軸生產線、耐磨鑄鋼件鑄造生產線、硬齒面表面處理等,調整了工廠產品結構,並以機械化生產線代替單機生產模式,加快了計算機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以及環境保護項目的具體實施。1989年參加機械部A0D考察組赴美、德、瑞士執行了聯合國援助項目的有關任務。

郡望堂號
1、郡望
濟陽郡: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置濟陽郡,南渡後廢,其故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山東省東明縣南一帶。
2、堂號
傳經堂:孔子作《春秋》,左丘明為了傳《春秋》作了《左傳》,詳細解釋了《春秋》的內容。
高義堂:春秋時候左伯桃和羊角哀一起到楚國去謀事,途遇大雪,天寒食絕。伯桃把自己的衣服、糧食都給了羊角哀,讓他一人到楚國去,免得二人都凍餓而死。伯桃自己則鑽到一棵大樹的樹洞里凍餓而死。羊角哀在楚國得官後,回到那棵柳樹下劈開樹干,重新禮葬了左伯桃。
此外,左姓的主要堂號還有:「三都堂」、「敦厚堂」等。

⑶ 劉姓的來源及歷史沿革

劉姓是中文姓氏之一,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顯示,劉姓是第四大姓,人口在7000萬人以上,大約占漢族人口5.4%,在《百家姓》之中排第4位。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為帝人數最多的姓氏。自古有「劉天下、李半邊」之說。劉姓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西北、華南地區,在韓國亦有分布。另外,根據日本可查檔案記載日本第三大姓高橋氏出自中國劉姓,為劉邦後裔。一、劉姓的起源
作為中國第四大姓的劉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裡呢?
劉姓最古老的發源地在今河北唐縣。這里是遠古洪荒時代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勇敢征服自然的古老劉姓子孫生活、棲息的地方。劉姓有「王者氣象」,劉漢王朝構成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潮,自此中華民族之主體被稱為漢人、漢族,中國的語言文字被稱為漢語、漢字。上帝對劉姓實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華文明基礎的重擔交給了劉姓子孫。
說文解字話「劉」
中國雖然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但倘若你去問別人劉姓的「劉」是什麼意思,恐怕時下的人們,甚至就連劉姓族人也鮮有能明確回答你的!
那麼「劉」字到低代表什麼意思呢?我們不妨藉助漢語古文字學和現代語源學的鑰匙,從「劉」字的字源著手進行尋根溯源。劉字的原始形象人們在介紹劉姓時常說:「姓劉,文刀劉」。這便是今天人們看到的,代表著華人世界數千萬劉姓族人的血緣徽記劉字。
其實,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劉字,只是在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等通行的現代簡化字。看到這里,我們就會明白:要探究「劉」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意義,不能只看簡化漢字,而必須看繁體的「劉」字。在中國人們現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漢語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遺憾的是無論是在甲骨文、金文還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我們至今都尚未發現「劉」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現在中國最早的字典——東漢文字學大師許慎著的《說文解字》中作為當時堂堂國姓的「劉」竟無處覓跡。有人認為,這是出於避諱的緣故。
現在見到的最古老的「劉」字形體是漢代的小篆和隸書。戰斧——劉字的本義在現代漢語里,「劉」字除了用來作姓氏外,別無其它任何意義。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釋得出來劉姓的劉是什麼意思。其實,在古代漢語中「劉」字有著極其豐富而神奇的含義。根據《辭源》、《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辭典》等當今世界上最權威的漢語文字辭書的統計,「劉」字在古代有多達11種不同字義和解釋。一、名詞,斧鉞一類的兵器。《廣雅·釋器》:「劉,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釋說:「劉,鉞屬」。二、動詞,誅殺、殺戮。《爾雅·釋古上》說:「劉,殺也」。三、動詞,克、征服。《爾雅·釋古上》又說:「劉,克也」。四、動詞,陳、鋪陳。《爾雅·釋古上》又說:「劉,陳也」。五、動詞,凋殘。《中文大詞典》說:「劉,樹木枝葉稀疏而不均也」。六、名詞,指一種果樹,也叫「劉子」。《爾雅·釋木》說:「劉,劉木弋」。郭璞注釋說:「劉子,生山中,實如梨,酢甜核堅,出交趾」。七、形容詞,通「忄劉」,「女劉」,美好貌。八、通「瀏」,回也。《淮南子·原道》:「劉覽偏照,復守以全」。高誘注釋說:「劉覽,回觀也」。九、與「鎦」字通用。《集韻》「鎦或作劉」。十、地名,《左傳·隱公十一年》記載:「一取鄔劉……」。這個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鄭州附近。十一、河流名,《水經注·洛水》記載:「合水北與劉水合」。
在如此眾多的字義中哪一個才是「劉」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義呢?當初人們採用「劉」字作為血緣和劉氏徽志又是取的哪一種字義呢?姓氏學家認為,最原始的姓氏,往往來源於最原始部落民族的圖騰崇拜。因此,作為姓氏的漢字,它作為姓氏的意義就是該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字義,也往往就是指稱某一種具體的事物、實物。
從上面羅列的「劉」字的11種字義看,只有「斧鉞」這種解釋有可能是「劉」字的本義。也就是劉姓的初始的含義。根據語源學的規律,我們可以推出劉字的本義與「刀」和「金屬」有關。可見,「劉」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義是指一種「戰斧」。「劉」字的本義既然是指一種斧鉞,那麼劉姓又與這種斧鉞有什麼符合邏輯的內在聯系呢?我們的古老祖先為什麼要選用這種斧鉞的名稱來當作自己血緣徽記——劉氏呢?崇拜巨斧的氏族——古老的劉人原來斧鉞這種最古老而又常見的工具在人類進化和文明的發展史上曾經具有極其偉大的作用和意義。
現在的人們當然不會體會到斧鉞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人類原始生活中,斧鉞的作用和意義之巨大,絕不亞於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汽車、飛機、火箭和導彈的地位。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認為,人類告別猿群由動物進化成人的標志是:人能製造工具。斧鉞便正是人類所創造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劉」正是原始斧鉞中的一種,或者說,在某一支原始氏族中,他們把斧鉞稱為「劉」。
當然,最原始的「劉」,或者說:最原始的斧頭,並非金屬製品,而是用石頭製成的。它們最初也許極為簡陋,並不如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斧頭那麼鋒利。這從考古發現的大量原始人類使用過的石斧就可以看出。在人類社會的童年時代,人類正是靠著「劉」這種粗糙原始的石器,才得以抵禦猛獸的襲擊和擊殺野獸獵物。可以設想,沒有「劉」(也就是斧頭)這種原始的工具,我們的祖選——原始人類根本無法走出那暗無天日的茂密森林來到平原大地;沒有「劉」,原始人類也無法擊退那些兇猛無比令人恐怖的吃人野獸,保護自身;沒有「劉」,原始人也砍伐採集不到更多的果實,獵獲不到大量的野獸。
到了稍後一個時期,「劉」又成為戰爭中的重要武器,這時因為斧頭與戰爭相連,又被稱為戰斧,「劉」就是戰斧中的一種。特別是在人類發明弓箭和長矛之前,「劉」更是人類兵器中最有殺傷力的武器。總之,「劉」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常見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人類用以創造文明的工具。
中國人在談到人類文明的起源時,喜歡用「混沌初開」一詞來形容,而使人類從混沌走向文明的正是「劉」。不但如此,中國人還認為整個世界宇宙,都是由「劉」開辟創造的。宇宙形成學上又有開天闢地一說:中國人在追溯人類歷史的起源時常常是這樣描述的:「自從盤古開天地……」。而在傳說的神話中人類和宇宙的創造者——盤古當年用以開天闢地創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劉」。
早在遠古洪荒時代,我們中華民族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認識和感悟到「劉」這種工具的神聖作用和赫赫威力,於是便用「劉」來作為本氏族的圖騰,開始對他頂禮膜拜。久而久之「劉」便成為這支氏族區別於其它氏族的血緣徽記,並逐漸得到其它氏族的認同。於是,世界上古老的原始劉氏族便形成了。
劉氏最原始的發源地——今河北唐縣
據現有資料證明,最古老的劉地,在今河北唐縣。三民書局《大辭典》400頁對「劉」的解釋:「劉,地名」,帝堯陶唐氏後裔的封地,在今河北唐縣。宋代大史學家鄭樵的《通志·氏族略以邑為姓》劉條也說:「帝堯陶唐之後封於劉,其地今定州唐縣也」。
古地名學的理論認為,有的地名因人而得名,而有的人群又是因地而得名,帝堯陶唐氏後裔封於劉地,說明這里先有劉地,那麼劉地的地名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們認為:劉地仍然是因人而得名,不過他的得名不是因為帝堯陶唐氏之後裔受封於此而得,而是因為最古老的以斧鉞「劉」為圖騰的劉氏族曾經居住、活動、生息於此而得名。
至此,我們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大膽的推測,現在可知的最古老的劉氏族發源地,就在今河北省唐縣,這里就是遠古洪荒時代那支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和血緣徽記的劉氏族在勇敢的征服自然開辟文明的過程中生活棲息的地方。

⑷ 重慶為何叫重慶,重慶這兩個字有什麼意義呢

一座城市取名,大都有一些歷史的淵源,或歷史文化的寓意,重慶的得名,也不例外。而且,重慶這個名字特別喜慶和吉祥,百姓喜聞樂見,富於廣泛的群眾性,即使不了解哪些汗漫的歷史煙雲,只有一看到這個名字,叫起這個名字,心裡就有一種親切、平實、溫暖的感覺。

那麼,重慶這個名字緣何而得呢?那是一種歷史的饋贈,一種文化的結晶,一種偶得的幸運。

三千多年前,巴人都江州,那時的重慶叫江州,即江中之島。巴人為什麼叫巴呢,因為重慶位於兩江匯合處,江流彎曲,俯瞰一如巴字。這兩條江,就是長江、嘉陵江,俗稱大河、小河。又說巴是蟲蛇之屬,巴是一種食象蛇,還說巴壩同音,巴是住在平原的部族。重慶之民習慣稱魚為巴音,以及其生話環境山高林茂,蟲蛇遍地,出於對蛇的敬畏而以蛇為圖騰,以壯聲威,故巴人是以漁業為主,以蛇為圖騰的部族。

秦滅巴國以後,實行郡縣制,於公元前314年,改設巴郡,郡治仍在江州。

漢以後,重慶又稱荊州、巴州、楚州。公元581年,隋朝建立以後,因嘉陵江古時稱清水,故改楚州為渝州。直到今天,重慶仍簡稱渝。

到了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一樁告狀案導致了渝州地名的改變。

當時,渝州籍人,宋國子博士趙諗,在回渝州審視期間,被人告發,說他在渝州與李造、賈士成等揚言,要誅殺皇帝身邊的奸臣,其出語狂悖,有謀反之意。趙諗家族原系渝州南部的少數民族,投降宋朝以後,被賜以國姓,並被封為國子博士。當他被告發以後,北宋統治者立即對趙諗加以處罰,並認為渝州的「渝」字,字義不祥,「渝」者,即變化,謀化之兆。為了給改變違背者「恭行天罰」以治之,並要百姓永遠臣服於朝廷,故改渝州為恭州。

改名恭州僅80餘年,到1189年(宋孝宗諄熙16年)正月,宋孝宗封其子趙忄享於恭州,為恭王。同年2月,孝宗禪位於趙忄享,即以後的宋光宗。一般史學界與民眾都認為,趙忄享先在恭州封王,又稱帝,真乃雙重喜慶,故將恭州改名為重慶府。從此,重慶之名一直沿用到現在,這樣的解釋,得到了歷史學者的認同,群眾的認同。

不過,重慶著名的地方史學者彭伯通先生指出,光宗即位以前,封為恭王,即位以後,以雙重喜慶,將恭州升格為重慶府,這樣的表述,大抵合於歷史的實情。但應該強調,封建皇帝在登位以前,都有封地,即潛藩地。即位以後,潛藩必然升府。恭州升府,是宋代潛藩制度的多物,府名重慶,就反映了這一制度。即位,升府,當然是雙重喜慶,不單是光宗一個人的特殊待遇。升府,即要命名。命名,有的仍沿用原來的州名,有的用皇帝的年號,更多的情況,是另取吉祥、喜慶的名字,重慶的命名,就是如此。但是,皇帝即位,潛藩升府,是一種常見的政治現象,都是雙重喜慶的事,那麼,何以別的城市難得到如此佳名,而獨有重慶享此尊寵呢,那就得感謝歷史的厚愛了。或許,是那個聰明的重慶人突來的靈感。可見,重慶真是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利,有天地神靈的護佑,她必有遠大輝煌的前程。想一想重慶成為中國的第4個直轄市,她擔負的重大歷史使命,這之中,難道就沒有再一次歷史的重大機緣和豐厚的饋贈!

⑸ 叱干姓氏的歷史

鮮卑族叱干氏:《魏書·官氏志》記載:「叱干氏,後改為薛氏。」叱干氏源出鮮卑叱幹部,亦譯作薛幹部。

鮮卑族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曹魏後期,拓跋鮮卑興起於西部,降服了濡源以西直至五原的諸部落,建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北),其首領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長期留居洛陽達17年 (26l—277);晉懷帝時,首領猗盧受晉封為大單於、代公。東晉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拓跋鮮卑的代國被苻堅所滅,十一年 (386年),拓跋硅復國,並改國號為魏(北魏)。這一時期,尤其是北魏統治的一個半世紀中,鮮卑族進一步吸收漢文化,漸與漢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為進一步強化統治,鞏固政權,爭取中原漢族地主支持,增進胡漢融合,孝文帝決定順應形勢,推行一系列的漢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定族姓」,強令鮮卑族人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迅速漢化,並將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復姓改為單音漢姓,如皇族拓跋氏改為元姓,獨孤氏改為劉姓,「其餘所改,不可勝紀」。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幹部遂改為薛,成為薛姓成員之一。《北齊書·薛(王叔)傳》中記載:「薛(王叔),字曇珍,河南人。其先代人,本姓叱干氏。」由此可知,薛姓的一支確實來自鮮卑族。

全文:
薛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任姓,得姓始祖為奚仲。相傳薛姓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黃帝的後裔。據《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等資料記載,黃帝一生共有25子,為4母所生,成年後皆以德行出眾,受封為12個不同的姓族,散居於各地。其中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受封於任(今山東濟寧),而為任侯。禹陽之裔孫以邑為氏,形成任姓,其後任姓幾經發展壯大,人才興旺,支系龐雜。

禹陽的第十二世孫奚仲,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夏舜因其精工巧思、發明車輛有功,特任命為車正(官名),專門管理天下車轅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視為車的

創造者,受後人仰慕。車輛的發明使用大大加快了中華文明的步伐,禹賜封奚仲以薛 (今山東藤州東南)為邑,稱薛侯。奚仲家人聞訊都以此為榮,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為氏,表示紀念,是為薛姓之始。後來,奚仲曾一度遷居於邳(今山東微山西北)。

傳至奚仲第十二世孫仲虺,已是夏朝統治末期,隨著夏桀的統治搖搖欲墜,商湯的勢力在東方興起,在眾多諸侯國紛紛叛離夏桀的形勢下,商湯積極籌劃滅夏的工作。他啟用賢人伊摯為尹,人稱伊尹,又任用仲虺為相,在伊尹和仲虺兩人共同輔佐下,商湯的進攻勢如破竹,很快就滅亡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作為商的貴族,仲虺及其子孫在祖居地薛邑享有封地和爵位。仲虺的後代有臣扈和祖巳,傳到祖巳的七世孫成,遷國於摯,國號由薛國改為摯國。

商末,活動於岐山之陽的周族部落首領季歷娶摯國國君成的女兒大任為妻,生子姬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到周文王次子周武王興兵克商後,分土建邦,大封天下諸侯,復封成的後裔為薛侯。薛姓人復又回到發源地生活,此後薛人一度遷居於邳,又曾在摯地生活多年,這些地方都留下了薛人生活的印跡,但薛地作為薛人的肇始之地,仍是薛人最重要的發展蕃息之地。

春秋時期,周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域日益縮小,控制諸侯的權力也日益喪失。而一些地方經濟較為發達、軍事實力日漸增大的諸侯國,卻積極發展自己勢力,欲圖稱霸諸侯。至公元前7世紀中葉,齊桓公得賢相管仲輔佐,連滅周邊小國,成為當時縱橫捭闔、吒叱風雲的一位霸主。薛國作為西周王朝的一個小諸侯國,其國人在薛侯的領導下安分守己地生活著,對當時諸侯爭霸採取不參與政策。迫於齊國的強大,當時眾小侯國紛紛向齊國進貢屈服,獨有薛侯不聽命於齊桓公的調遣。不可一世的齊桓公的霸主地位竟遭到國力弱小的薛國國君的挑戰,齊桓公惱羞成怒,假借周天子的名義,降罪於薛侯,將薛侯的爵位降黜一級,由侯貶黜為伯。大約在戰國中期,薛國被戰國七雄中疆土最大、擁有百萬大軍的楚國所滅,國土臣民盡歸於楚。國破家亡的薛公子登不得不聽任楚王的派遣,楚懷王封其為沛公,強令登仕楚為官,為自己服務。悲憤滿懷的公子登就任未已,即趁機離去,輾轉隱藏於市井賭徒之間,為了紀念失去的國土,他便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後人稱他為薛公。

薛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凡64世,以下為有史可記的世次:畛一初一厲侯陵一宣武侯房一哀侯褒一庄侯元一平侯貴一昭侯直一襄侯夷一桓侯辨一康侯安興一定公箱一恭侯尚一景侯魏一宣侯伯勤一簡侯文歡一惠侯夷黃一靈侯英一文侯俱一隱侯清一愍侯洪,戰國後期為楚所滅。薛國族人輾轉遷徒,始終不忘先祖列宗,國滅後以國為氏,稱薛氏。

二、出自虞舜的媯姓,為孟嘗君(田文)之後。孟嘗君是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其父齊相田嬰被齊緡王封於薛(即任姓薛國舊地),田嬰死後,田文襲封,仍以薛為食邑。至秦滅六國,失封,子孫分散。西漢初,田文之孫田國、田陵到竹邑(今安徽宿縣北)居住,以封邑命氏,遂為薛氏。以上兩支薛氏通常認為是當今薛姓的主要組成部分,雖然出自任姓的要比出自孟嘗君的略早一些,但他們同出於一個地方,就是古時的薛地。

三、賜姓改姓及少數民族改姓

薛姓與其他歷史悠久的大姓一樣,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兼容並蓄、演進壯大,宗族隊伍日漸興盛。除了先前提到的兩支姓源之外,歷史上薛姓也有不少較為復雜的旁支別系融入或衍出,他們有的是經民族融合改姓而來,有的則是皇帝欽令御賜,更有直接源出於少數民族的薛姓,下面就此作一簡介。

賜姓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朝各代中,一般來說,身份地位越高,與皇帝的淵源關系越密切,其姓氏相應地也就越尊貴,影響也越大。但為了籠絡人心,彰布皇帝崇德威儀,歷朝封建皇帝也經常通過賜名改姓的方式來達到昭示榮寵、褒獎臣屬的目的。如唐代武則天時期的薛懷義,本姓為馮,名小寶,因其體格健碩、俊朗過人而深得武則天的寵愛。由於他的身份卑微,又非科舉出身,為了提高馮小寶的地位,武則天便稱賜與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的駙馬薛紹同族,令其改姓薛,並命薛紹拜之為叔父。馮小寶改名換姓後稱薛懷義,與武則天公行於宮闈之間,旦夕富貴,恩寵有加,曾顯赫一時,被世人以薛師相稱。《明史·薛斌傳》載:明初皇帝賜蒙古貴族托果齊姓薛名台,托歡姓薛名斌。賜姓是皇帝對臣屬的殊榮,故一人受賜,全族榮耀。馮小寶發跡後,其兄弟子侄乃至姻親裔孫紛紛冒姓薛氏,以崇其位,此後沿襲不改。內附的少數民族往往因酋長獲姓,整個部族均隨之姓薛。

改姓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一部中華民族的演進史,實際上也是一部民族的交流融合、共同進步的歷史。在這一過程中,漢族與各少數民族相互融合,頻繁往來,逐漸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關系,使中華民族的發展呈現出一派絢麗多姿的景象。以薛姓為例,既有少數民族改宗換姓為薛,也有薛姓漢人融入少數民族卻仍堅持舊姓者。

1.鮮卑族叱干氏:《魏書·官氏志》記載:「叱干氏,後改為薛氏。」叱干氏源出鮮卑叱幹部,亦譯作薛幹部。

鮮卑族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曹魏後期,拓跋鮮卑興起於西部,降服了濡源以西直至五原的諸部落,建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北),其首領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長期留居洛陽達17年 (26l—277);晉懷帝時,首領猗盧受晉封為大單於、代公。東晉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拓跋鮮卑的代國被苻堅所滅,十一年 (386年),拓跋硅復國,並改國號為魏(北魏)。這一時期,尤其是北魏統治的一個半世紀中,鮮卑族進一步吸收漢文化,漸與漢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為進一步強化統治,鞏固政權,爭取中原漢族地主支持,增進胡漢融合,孝文帝決定順應形勢,推行一系列的漢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定族姓」,強令鮮卑族人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迅速漢化,並將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復姓改為單音漢姓,如皇族拓跋氏改為元姓,獨孤氏改為劉姓,「其餘所改,不可勝紀」。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幹部遂改為薛,成為薛姓成員之一。《北齊書·薛(王叔)傳》中記載:「薛(王叔),字曇珍,河南人。其先代人,本姓叱干氏。」由此可知,薛姓的一支確實來自鮮卑族。

2.匈奴薛氏: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部族,又稱胡。戰國時匈奴開始與中原各政權接觸,其後長期影響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後期,匈奴之名逐漸消失。通過戰爭、和親和關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

關於匈奴薛氏來源,因史料不詳,今已無從查考。僅《魏書·裴延俊傳》附《裴慶孫傳》載:「正光末,汾州吐京群胡薛悉公、馬牒騰,並自立為王。」吐京地望在今山西石樓西北15公里處。匈奴最先活動於今蒙古高原一帶,東漢時因內訌分成南北二部,南

匈奴後來南下附漢,並幾經輾轉最後定居於今山西離石一帶。由於長期與漢人雜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逐漸放棄原來的游牧生活轉而農耕定居,出現漢化趨勢,至魏晉時,甚至紛紛改用漢姓。如南匈奴單於原姓虛連疑,這時也改姓劉,匈奴薛姓或許也形成於這一時期。

3.薛延陀:薛延陀,隋唐時期北方游牧民族鐵勒的一支,由薛部與延陀部組成。據傳,薛部先祖本是漢人,後來流落到漠北一帶並在此蕃息發展不斷壯大起來,成為當地的一個游牧部落。為了表示不忘先祖,他們便以薛為部落名稱。以後薛部在與鄰近的延陀部戰爭中獲勝並其部而有其眾,兩部遂合二為一,稱薛延陀。突厥汗國建立後,鐵勒諸部並役屬於突厥,成為其騎兵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西突厥分裂後,居阿爾泰山西南部之薛延陀受西突厥統治。鐵勒諸部反抗西突厥統治,建立了第一個部落聯盟,不久即被西突厥所滅。後薛延陀建汗國,統轄東突厥之故地,此為鐵勒建立的第二個部落聯盟。汗國自建國於漠北後,存在時間近20年(628—646),後為唐所滅。唐以其地置六府七州。以薛延陀部置奚彈、祈連二州,並隸燕然都護府。

薛延陀滅亡後,部眾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並於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為氏」,而改姓了漢族的薛姓。居住在今蒙古的杭愛山脈的薛姓人家,其中就有薛延陀的後裔,因為薛延陀族原來就居住在這里。

介紹文件
薛姓遷徒史
薛姓遷徙史

秦漢時期

薛姓自春秋戰國得姓以後,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山東是薛姓的發源地,地處中原東部,薛姓人由山東向周邊地區擴散,活動地域大致在趙、宋、楚、齊、秦諸國,相當於今湖北、湖南、江蘇、河南、河北、陝西、山東的部分地區。

春秋時有薛邦,兗州人,孔子弟子。戰國至秦,散布於中原各地的薛姓就已活躍在中國歷史舞台上。戰國末期任姓薛氏裔孫薛倪為楚令尹。戰國時趙國(建都今河北邯鄲)有處士薛公,為寓居趙國的魏公子信陵君之友。泰國大舉攻魏,魏王派人請信陵君回國統兵御秦,信陵君因與魏王有矛盾,不肯應命。經薛公苦心勸說,信陵君無忌才從趙返魏,帶兵遣將擊破秦軍,解救魏國。宋國(建都於今河南商丘)有高士薛居洲,居於當時中華文明的中心,主張長幼尊庫皆應有序,被時人奉為道德楷模;秦國(建都於咸陽即今陝西西安附近)有薛炬,相傳他劍術精湛,為一代宗師。

秦及兩漢,薛姓經過長期的繁衍發展,人口大為增加,一些人因仕宦等原因而分居於各地,使薛姓的分布地域得以擴大。這一時期,黃淮流域下游仍是薛姓族人重要的居住地,但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黃河中下游,越來越多的薛姓人,或為官,或經商而遷至中原腹地,尤以今河南省境內為甚,為薛姓的河南郡望形成奠定了基礎。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位改制,但改革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西漢末期的政治危機,反而使社會經濟日益惡化,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終於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後來變成各種軍閥勢力的混戰。這一時期,一部分薛姓為避戰亂,自黃淮流域南遷至長江流域。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混戰,中原烽煙再起,一支薛姓人在首領薛永的帶領下追隨蜀先主劉備進入四川,薛永父子為蜀漢重臣,薛氏人亦在蜀地紮下根來,蓬勃發展,世號蜀薛。

秦漢400多年的歷史時期,薛姓名人頻出,光宗耀祖,永載史冊。

楚漢相爭之時,項羽部下有薛公,驍勇善戰。劉邦手下有將軍薛歐,追隨漢王,功成名就。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封薛歐為廣平敬侯,在漢高祖所封的漢初18位侯爵中名

列第土5位,食邑四千五百戶。漢高祖五年任典客,掌管祭祀、外交。兒子薛山為靖侯,孫子薛澤繼封為平棘侯,曾孫薛穰為平棘節侯,玄孫薛去病在漢宣帝時任大夫。漢元帝時御史大夫薛廣德,不記榮辱,正直敢言。西漢末年,齊人薛方,字子容,時值外戚王莽把持朝政大權,陰謀篡奪漢室江山,他一方面排斥異己,殘酷打擊忠於漢室、不歸附他的大臣,另一方面,他又採取籠絡人心的伎倆,封官許願,加官進爵,還邀請當時通曉禮儀、博古知今的清明方正之士到朝為官。薛方也是其中被征之一,但薛方看破王莽虛假偽善的面目,拒絕了王莽的一再征請,居家講經授文,寫詩作賦,保全了自己的清白聲譽。東漢政權建立後,世祖劉秀久聞薛方清高正直,徵用之,薛方欣然受命,可惜途中病卒。王莽時還有博士薛順。西漢末年,洛陽有富商薛子仲。洛陽是西漢東都,地處中原,物產豐饒,人員輻輳,交通便捷,自先秦即為水陸商業中心,薛子仲依靠洛陽優越的經商條件,穿梭往來於全國各地,擁有家財萬貫,富甲全國。王莽見其致富有方,甚至邀請他去商討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西漢時平陵人薛恭,以孝舉為縣令,是為關中薛姓。

東漢末年,豪強割據,薛氏一族在社會動盪中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遷徙。從此,在蠻夷居多的西南蜀地有了薛姓的蹤跡,並很快發展為蜀地大姓,世號蜀薛。

東漢末年,政治日趨腐朽,皇帝幼弱無知,外戚宦官擅權專制,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盪不安,不堪重壓的農民奮起反抗,爆發了波瀾壯闊的黃巾軍大起義,東漢中央集權勢力大大削弱,而州郡官吏和地方豪強卻乘機發展割據勢力。——時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中原逐鹿,生靈塗炭,兵荒馬亂之中,人民流離失所,避難他鄉,紛紛向江南和巴蜀流徙。

在龐大的逃難人群中,有一支薛姓人隨劉備進入蜀地,這支薛姓族人的首領叫薛永。薛永的父親薛蘭是西漢御史大夫薛廣德的十世孫,曾任兗州別駕,後被曹操所殺。父親慘死後,薛永遂轉而投奔當時占據徐州一帶的劉備。劉備旋即敗於呂布、曹操,幾經輾轉,被迫到荊州牧劉表手下謀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六軍南下,據有荊襄九郡之地,劉備於當陽再次敗於曹軍,最後只得聯合江東孫權,在赤壁大敗曹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復奪得荊州大部,才算有了落腳之地。面對曹操和孫權兩大軍事集團的壓力,劉備惟有向西發展以求自保。211至214年,劉備終於打敗益州牧劉璋,據有西川之地,為以後蜀國建立奠定了基礎。而在此過程中,薛永恪盡職守,忠心佑主,始終追隨於劉備左右,南征北戰,立下了卓越功勛。大批薛氏族人也隨著薛永往返遷徙,逐漸進入巴蜀。

從歷史記載上看,這或許是薛姓宗族第一次大規模的移動,盡管史書對此語焉不詳,但由蜀漢王朝建立後,薛永升受劉備蜀郡太守、其子薛齊官拜巴郡太守的情況來看,他們父子能同時掌管號為蜀地大郡、朝廷屏翼的巴、蜀重郡,說明他們不僅居功至偉,而且足可擔當御敵戍邊的重責。蜀地不少人因感念其惠,遂以薛為姓。大概也因此原因,薛姓在川北各地影響深遠,並留下了不少與薛姓有關的地名。直至隋唐之際,屬於劍南道的維州仍有薛城縣的記載,入宋後方改名為保寧。據專家考證,這可能就是薛氏一族舊日的聚居地。263年,曹魏發兵滅蜀,當時薛氏投降的竟達5000戶之多,勢力之大,亦可窺知薛姓在蜀漢時期占據相當重要的政治地位。

蜀漢滅亡後,為了徹底斷絕劉氏宗族恢復故國的企圖,曹魏決定採取移民空地的政策,大舉將蜀地百姓內遷中原各地。這時,薛齊雖然降魏,受封為光祿大夫,然而也在遷徙之列,隨同薛姓宗族一道遷至河東郡汾陰居住。盡管這些薛姓族人原本大多不是蜀人,由於薛永勤政愛民,深得當地蜀人擁戴,因他們遷自蜀地,所以世人共謂之「蜀薛」。成為後來河東望族薛姓的先祖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薛姓呈現出全面發展的勢頭,薛姓族人已遍及北方的黃淮流域,很大一部分集中於今山西、河南、山東、安徽北部等地,並形成了薛姓的主要繁衍中,心。

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政權里,就有薛姓人任職。魏國有天水人薛夏,魏文帝時官至秘書丞,曹操對他頗為器重.常與之談古論今,並尊稱他為「薛君」。薛靈芸,為魏文帝宮中美人,對裁剪針工有獨到之處,能在沒有燈光的房間里,很快地裁製衣服,宮中稱之為「針神」。蜀國薛姓宗族領袖薛齊為巴、蜀二郡太守。竹邑人薛綜至孫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由綜至兼,世傳東宮,談者美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河東薛姓在魏晉時期形成,並逐漸發展成當地的名門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盛行,無論漢族政權,或是少數民族政權,要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統治,都必須依靠當時的名門望族,於是他們紛紛拉攏、吸收中原望族參加到自己的政權里。河東薛姓,作為關東著姓,也是各個政權積極爭取籠絡的對象,作為統治集團的中堅力量,薛姓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到南北朝時,薛姓在各方面則大放異彩。河東汾陰人薛安都是南朝宋著名將領,歸附北魏後被封為鎮南大將軍、徐州刺』史,並賜爵河東公。其子薛淵為南朝齊重要軍事將領。薛安都侄子薛深任南朝宋驃騎將軍,薛真度歷任荊州、豫州、揚州刺史,又授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能撫恤百姓,深得北魏宣武帝的信任。代北(後落籍河南洛陽)人薛豹子,本鮮卑族叱干氏,在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中改姓薛,於北魏任徐州刺史,剛正不阿,「在州甚多惠政」,深受百姓愛戴。其子薛椒,風度翩翩,遵禮行教,舉止得當,拜七兵尚書。太原人薛提,北魏初年因有政績,遷晉兵將軍、冀州刺史,封太原公。河東汾陰人薛強原為後秦右光祿大夫、七兵尚書,封馮翊公,其子薛辯為北魏平西將軍、東雍州刺史,賜爵汾陰侯。薛辯子薛謹為北魏河東太守,襲爵汾陽侯。薛辯長子初古拔,因功任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河東公。學者薛(忄登),曾為北魏徵虜將軍、中散大夫,西魏時進爵為伯,升任中書侍郎、安東將軍。汾陰人薛實,西魏時領著作佐郎,修國史,遷中書令,北周時因功進爵為侯,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等不一而足。

一些在北朝任職的薛姓人,在隨後的隋唐時期繼續擔任官職。北周司金大夫、文城郡公薛胄在隋文帝時任兗州刺史。義興 (治所在今江蘇宜興)人薛士通為隋膺揚郎將,唐初歸降,授東武州刺史、平輔公,後改任泉州刺史。長期主持中樞的河東汾陰人薛道衡,深受隋文帝器重,道衡的兄弟、五個兒子及族叔、堂侄等多在朝廷任職,且委以重任。隋代河東汾陰薛姓因薛道衡家族而發跡,成為聞名全國的望族。

隋唐時期

隋唐時薛姓除在黃淮流域中下游繼續發展外,更稱盛於我國西北部。南北朝時,薛姓族人主要沿自東向西北的路線傳播,三國時魏有天水(今屬甘肅)人薛夏,說明此時已有薛姓人居住在今甘肅省。至隋唐時,甘肅省薛姓已形成壯大之勢,金城(今甘肅蘭州)人薛舉家財萬貫,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後一度稱帝。

及至唐代,薛氏家族達到了空前繁榮。薛姓郡望已全部形成。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因為有薛姓人多在朝中為官,因此,大量的薛姓族人遷居關中,今陝西關中地區成為薛姓一個重要繁 衍地,從而躋身關中望族。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嫁給出自河東薛氏家族的薛紹,既是恩寵,也是唐王朝對薛氏家族的拉攏。

宋元明清時期

五代時期有薛懷讓,其先世為戎人,說明他是由少數民族加入薛姓的。他自幼勇敢,在後唐庄宗時任軍職,唐明宗時任神武廂都校、州刺史。後晉時歷任宿州團練使。後漢時安國軍節度使,後移鎮同州。後周時加同平章事銜,任左屯衛上將軍、左武衛上將軍。

宋朝建立後,國家重新統一,人民又得以過上較為安定平穩的生活。這一時期,薛姓散居於全國各地,發展相對穩定,其中北宋初年薛居正家族比較顯赫。

明清時期,薛姓規模日盛,族人已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向南遷徙的進度更快、規模更龐大了。自南宋開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廣東海陽、五華、興寧、梅州等支派。元代有薛信,由寧化轉徙粵之平遠,其後復由平遠轉徙程鄉(今屬福建)。,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有著輝煌事跡的家族,這一時期的薛姓人不遜先輩,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活躍在歷史的舞台上。

遷入台灣

自明清起,於東南沿海的薛姓已零星遷入台灣。清康熙年間,派兵攻滅台灣鄭氏政權,隨即在台駐軍,設置府縣。當時台灣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對於地窄人稠的閩粵居民很有吸引力,於是陸續有人從閩、粵兩地入台墾殖,其中也有薛姓人士。大約 1710年前後,有一個入墾打獵東堡的人,名叫薛大;另有一位粵籍人薛昌貴,定居於淡水。乾隆年間又有薛君隆從廣東到桃園的大桃村開墾,廣東的薛華梅到台中縣的東勢鎮定居。近代以來,特別是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後,大陸與台灣的聯系一度中斷達50年之久,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台灣方才回到祖國的懷抱。其間薛姓極少有移居台灣者。1949年國民黨政權退居台灣後,黨、政、軍、科、教、文各界有大批人員自大陸遷台,其中就有為數不少的薛姓人,如國民黨高級將領薛岳,資深報人薛心熔等。

遷徙海外

薛姓人在清代遷往台灣的同時,也開始有人涉洋過海,向東南亞等地遷徙,成為當地華僑。進入近代,由於世界奴隸制的廢除,歐美各國及其殖民地急需大量廉價勞動力,而此時清政府也由於政局不穩,世事多變,且急需外匯彌補巨額貿易赤字。如光緒十年(1886年)兩廣總督張之洞上奏稱,每年需要總數2000萬元(約合1400萬兩白銀)的僑匯,已相當於光緒後期每年關稅收入的65%,所以不但解除清初的禁海令,同時大力鼓勵華人出洋勞務。這樣又極大刺激了中國向海外移民的熱情,進一步壯大了華僑的隊伍。據不完全統計,到光緒末年,全球華僑及華裔已達400多萬人,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薛姓族人。

家譜
家譜文件
家譜文件
薛姓家譜介紹
薛姓家譜介紹

家乘譜牒,即記錄氏族世系的書,簡言之即家譜,又稱族譜、宗譜、家牒、家乘、世譜,一般多指用來記載宗族世系事跡的歷史典籍或圖表,舉凡姓氏源流、家族遷徙、人口興衰、人物掌故、風土人情都可以入譜,可以說是宗族的發展史。由於家族不同,反映在譜中的內容也各有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家譜的續修、重修,家譜的形制越來越完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於是便相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家譜文化。

薛姓宗族雖然歷史悠久、譜系綿長,但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原因,其家族修撰家譜始於何時,今已無從考證。不過從北朝薛安都家族事跡來看,當不晚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與當時盛行的門閥譜系之學有關。目前保存最早的薛氏族譜為唐代人林寶的《元和姓纂》,是書於中唐以前姓氏族望,記載頗詳。其論得姓受氏,多源於《世本》、《風俗通義》、《三輔決錄》及《姓苑》。這些書後世頗多失傳,賴《元和姓纂》之徵引,後世學者方得以了解姓氏梗概。北宋歐陽修等人撰《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時,參考了《元和姓纂》,其《薛姓世系表》較為系統地記述了薛姓二大主支——任姓薛氏、媯姓薛氏的源流始末。

目前存世的家譜多為修譜盛行時期的明清兩代家譜。這些家譜大多有固定的體例和格式,包括譜名、譜序、凡例、譜論、遺像、恩榮錄、先世考、族規家法、禮堂、五服圖、世系、傳記、族產、契據文約、墳塋、字輩譜、續後譜、領譜字型大小等內容,其中譜名、譜序、遺像、先世考、世系、傳記等都是常見的內容,也是各種家譜的中心。

全文見:
http://share.jxlib.gov.cn:8088/datalib/2004/HundredName/DL/DL-20040217171038/

⑹ 關於「忄」的筆順

關於「忄」的筆復順應該制是左點、右點、豎。

一、《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

1997年8月第1版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對「忄」筆順的說明是:左點、右點、豎。《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是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基礎上形成的,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標准化工作委員會編寫的、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的,它具有權威性,應該在漢字教學中被認真執行。

二、歷史寫法:

「忄」的筆順,在很長時間以來都存在著不同的說法: 「豎、左點、右點」「左點、右點、豎」等。《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對它們的規范,符合筆順書寫應該照顧便捷性、系統性等方面的原則(參見高更生著《現代漢字規范問題》,商務印書館2002 年12 月第1 版358~359頁),「忄」的筆順規范為「左點、右點、豎」,能夠體現左點與右點的筆意聯系,書寫起來由上而下方便快捷,同時從整體上照顧到「垂露豎」作為主筆書寫時收筆的特點。歷代書法家中許多帶有「忄」字的草書、行書,有很多都是採用了「左點、右點、豎」的筆順。

⑺ 忄+夌是什麼字

猜想沒這個字,現在的小孩都愛玩火星文,把中華文化弄得亂七八糟了。

⑻ 儒學什麼時候傳入越南

在宋朝以前,今天的越南北部屬於中國封建王朝的郡縣(古稱交趾、交州、安南)。從公元968年越南建立獨立的封建國家直到清末越南仍與中國保持著藩屬關系。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中國傳統文化和典章制度給越南以極大影響,特別是儒家文化,在歷代統治者的倡導下,滲透和支配了越南意識形態的各個領域,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成為越南民眾價值體系的核心。因此,越南屬於中國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的范圍。但儒家文化在越南經過損益、整合和重構,融入了許多本土文化因素,已不單純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翻版。在越南邁向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中,儒家文化的逗遺傳基因地有可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起到某種催化、促進的作用,使越南成為亞洲儒家文化圈中繼日本、逗亞洲四小地之後又一條升空的小龍。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設置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今越南北部。從此,儒家文化藉助國家政權的力量,通過興辦教育、移風易俗以及組織逗使驛往來觀見禮化地等措施開始傳播到越南境內。東漢至三國時期派駐交趾的官吏,如士燮、錫光、任延、馬援等,均以傳播儒家文化為己任,其中士燮的貢獻尤為突出,被當地人民尊為逗士王地。越南史籍稱:逗我國通詩書,習禮樂,為文獻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豈特施於當時,而有遠及於後代。地這一時期,不少精通儒學的中原士人流入交趾,如經學家劉熙、薛綜等,使儒學的傳播日漸深入。唐朝進一步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經營,全面推行科舉制度,一批著名的中原文人如杜審言、沈亻全期等寓居安南,更使儒風日盛。總之,從秦漢至唐末的一千多年中,由於中國封建王朝在交趾地區推行逗教以詩書,導之義地、逗俗化交土地、逗書同文,行同倫地的文化同化政策,以及中原移民與當地人民的交往融合,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原文化逐漸深入越南,成為越南古代佔主導地位的文化,並且塑造和奠定了越南立國後文化發展的方向。

從文化生態圈的角度看,不同民族而相互鄰近的文化,都是互為環境的。某種環境不僅迫使一個民族接受另一個民族的文化要素,而且促使這個民族主動吸納另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如果說,在公元10世紀前越南接受儒家文化是被動的,那麼公元10世紀越南立國後則是主動積極地吸取中國儒家文化。其原因一方面是經過一千多年中國文化全方位的侵潤,儒家文化已成為越南文化的母體和深層結構,並發展和形成了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結構、政治經濟制度;另一方面是越南歷代封建王朝出於鞏固封建統治、建立統治秩序的需要,主動採納以逗治國平天下地為中心任務的儒家文化。因此,越南立國後儒家文化的影響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日益增強,到19世紀封建社會末期已臻於極盛。越南李陳二朝的意識形態是佛儒並重,雖然佛教略占上風,但統治者越來越重視以儒學作為制定朝制和社會制度、維護統治秩序的政治思想理論,開始尊孔崇儒。公元1010年,李聖宗下令在升龍建文廟,塑周公、孔子及先賢之像,四時祭祀。越南有奉祀孔子的文廟,即始於此。仁宗太寧四年(1075年)開科取士,這是越南立國後首次舉行科舉考試,以儒學為考試范圍。隨後設立國子監,作為皇室及官僚貴族子弟學習儒家經典的場所。陳朝時期,科舉更加趨於制度化,分別授予殿試前三名以狀元、榜眼、探花稱號。1253年,陳朝創立國學院,並塑孔子、周公、亞聖像,畫七十二賢像,定期祭祀。同年九月,陳太宗詔諭全國儒士集中到京都國學院,講習逗四書六經地。越南史學家黎嵩曾對李陳二朝儒學的發展做過這樣的評說:逗李太祖時,聖學不聞,儒風未振。到了李英宗,修孔子之廟,以振文風,籍田有耕,圜法有立,治則評矣。陳太宗設科取士,宰相則擇其賢良,輔東宮則選其德行,陳家基業由此而固。地可見儒學對李陳二朝封建制度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1428年黎利即位,建立黎朝。黎朝統治者從一開始就尊孔崇儒,定律令,制禮樂,設科目,創學校,祀孔子以太牢,確立了儒學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地位。首先是大興儒學教育,形成了更為完備的學校和科舉制度,造就了黎貴淳、阮秉謙等一批著名的儒學家和儒生士大夫階層。與此同時,還按照儒家教義制定了一系列通俗化的法典和條例,用行政手段推行。1663年頒行的《教化四十七條》就是典型的代表:逗為臣盡忠,為子止孝,兄弟相以達和睦,夫妻相愛敬,朋友尚信以輔仁,父母修身以教子,師生以道相持,家長以禮立教,子弟各敬父兄,婦人無違父子。地在這里,儒學所具有的道德實踐性、教化性及其調節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發揮。經過自上而下不懈的努力,儒學在越南的影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到黎朝後期,越南社會逗其三綱五常及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之術,禮樂文章,一皆稍備地,逗風俗文章字樣書寫衣裳制度並科舉學校官制朝儀禮樂教化,翕然可觀地。

到公元19世紀的阮朝前期,儒學在越南的發展已登峰造極。阮朝儒風的興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更為重視系統的儒學教育,除設立國子監外,還對從王室子弟到鄉村兒童的教育都制定了統一的學規、教材、規定凡人民子弟,七八歲就要上學,先讀《忠經》、《孝經》、《小學》、《四書》,再讀《五經》,並大量印行儒家經典著作,供全國百姓學習。二是完全以儒學為指導,頒國策,訂風俗。嘉隆十一年(1812年)頒行的國策內容是:敬天、法祖、親親、體臣、求賢、審官、勤政、愛民、重農、崇儉、禮樂、教化、制民、慎刑、財賦、法度、崇文、奮武、廣言路、固封守、撫邊、柔運。風俗十條內容為:淳人倫、正心術、務本業、尚節儉、厚風俗、訓子弟、崇正學、戒淫惡、慎守法、廣善行。以上內容集中體現了儒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理論之精髓。三是改變過去儒、道、佛三教並試的做法,科舉考試逗唯儒一家,別無他教地,並在考試中引入八股制。四是進一步抬高孔子的地位,在全國各大城鎮都建造了文廟,每年春秋定期舉行祭祀,阮朝歷代君主親自參加,儀式頗為隆重。因此可以說,阮朝前期是越南儒風最盛的時期。只是到了1885年,中法兩國簽訂《越南條約》,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之後,越南傳統文化的發展出現斷裂,越南儒學才逐漸衰落。



儒家文化自西漢元封年間開始傳入交趾,到越南阮朝嗣德年間歷時兩千多年,對越南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越南的儒家文化,實際上是儒教化。然而,經過傳播、整合、重構的越南儒學已不再是中國儒教文化的簡單翻版,而是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總的來看,儒家文化在越南的整合和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儒家文化在越南的傳播與整合,使越南形成了一種在內涵和形式上既屬於儒家文化圈,又具有越南特色的古代文化。首先,作為儒家文化傳播載體的漢字,成為越南沿用兩千多年的官方文字,越南學者用漢字撰寫了大量的哲學、宗教、經學、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著作,故漢字又被越南史學家譽為逗越南的文化寶庫地。漢字在越南吸收以儒學為主的古代中國文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儒家經典就是用漢字寫的逗四書地、逗五經地。隨著儒家文化的傳播,漢字的使用日趨廣泛。而且,儒學教育和科舉制度的確立,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必須學習、掌握漢字。因此,古代越南稱漢字為儒字。與中國不同的是,在使用漢字作為正式文字的同時,越南人創造的逗喃字地也在一定范圍內使用。逗喃字地是以漢字為基礎,依照漢字逗六書地中的會意、假借、形聲等造字法,為記錄越語而創制的一種方塊文字。喃字本身即是漢文化在越南傳播、整合的產物。

在越南古代文學藝術作品中,孔孟之道、綱紀倫常是吟詠不絕的主題,其中隱喻和彰顯的倫理道德都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記。被譽為越南最偉大的古典文學名著的《金雲翹傳》揭露、控訴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贊美自由和愛情,然而其主人翁形象卻是按儒家正統觀念來塑造的。越南古代學術更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儒家文化土壤中,使越南成為古代東南亞學術文化最為發達的國家,涌現了一批著名的儒學家或以儒學為指導思想的史學家。黎朝學者黎貴淳僅經學方面的著作就有《四書略解》、《書經演義》、《易經層說》、《春秋略論》、《群書考辨》五部。黎朝史學家吳士連撰寫的《大越史記全書》明顯受到朱子《資治通鑒綱目》史學思想的影響,其據以編纂歷史的原則是辨正閏,明順逆,嚴篡弒之誅,並以上述原則作為判別人物忠奸順逆的依據。在其行文或評論中還極力褒揚尊者、賢者與死節者,對傷風敗俗者則加以譴責。朱子《資治通鑒綱目》扶綱常、植名教的特點在《大越史記全書》中也得到充分體現。

2.隨著儒家文化的傳入,科舉制度作為培養、選拔官員的基本制度在越南發展起來,延續了800餘年。在這種制度下,逗知識的佔有與行使權力的權利密不可分,學識的多少成為人們要求國家官職的唯一確實的基礎地。在讀書做官慾望的驅動下,成千上萬的人競奔科舉,學習儒家文化。這對於提高整個越南民族的文化素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同時應該看到,科舉制傳入越南後逐漸演變為一種應用范圍極廣的考試方法,其不同於中國科舉制逗唯儒生是考地的重要特點是儒、佛、道三教並試。李朝在1195年首次舉辦儒、佛、道三教考試,陳朝和黎朝都曾多次開三教考試。考試之法在黎朝被推廣到更多的場合,有試僧道(1429年)、試教職(1435年)、試近侍官員(1448年)、免選試(1449年)、試東宮侍講(1467年)、試官員子孫(1475年),甚至還有試宦官的(1739年)。儒、佛、道三教並試反映出佛教、道教在古代越南政治、精神領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越南封建統治者在尊孔崇儒的同時對佛、道二教也相當重視和寬容,這一點與中國一向以儒教為政治、社會的領導中心和精神號召的情形不盡相同。尤其是佛教在越南的影響極為深遠,越南立國初期的丁、前黎和李三朝更是仰仗佛教的支持得以執政,形成逗帝與僧共天下地的局面。在越南,即使在儒學地位大大提高之後,對佛教也還是表示了相當大的敬意。在越南歷史上,從未有過中國封建社會曾多次出現的逗滅佛地舉動。因此,有的學者認為逗越南人最根本的宗教就是佛教地。而儒學在越南主要是作為一種政治倫理和統治綱領發揮作用的。

3.儒家文化在越南的傳播和整合加快了越南社會封建化的進程,增強了越南封建國家的國力。與儒學一道進入越南的還有一整套中國式的社會政治制度和一些重要的經濟制度。中世紀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中國文化,就像一劑強烈的催化劑,大大加快了越南封建社會發展的步伐。與同期中南半島其它國家相比,越南的中央集權較為鞏固,官僚機器運轉自如,國內政局較為穩定,軍隊較為強大,文化教育較為發達,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在東南亞都居於前列。因此,經歷代封建王朝東征西討、滅占婆,並華英、南蟠,國家疆域從立國之初的紅河流域擴展到湄公河三角洲,到18世紀末已控制了大致相當於今天越南的地域。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在積極吸納中國文化的同時,還時時要表明越南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顯示其引以自豪的大越民族主義精神,並不因文化認同而對其文化母國產生民族認同,儒家的忠君愛國思想大大強化了越南的民族意識。黎朝詩人阮的《平吳大誥》即充分反映了這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逗唯我大越之國,實為文獻文邦。山川之土域既臻,南北之風俗亦異。自丁黎李陳之肇造我國,與漢唐宋元而各帝一方,雖強弱時有不同,而豪傑世未嘗乏。地黎朝大儒黎貴忄享也宣稱:逗越邦肇啟,文明無遜於中國。地民族主義精神的高揚即是儒家文化在越南特定歷史條件下被整合、重構的產物。

4.由於越南封建王朝實施逗教化地政策,儒家倫理深入民間,在尊崇儒學的社會風氣熏陶下,普通老百姓雖沒有條件學習儒家經典,但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遵循儒家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據西方傳教士的報告,在17世紀交趾支那人民中普遍存在著儒教徒的行為,例如特別的貞節,獨特的居喪行為等。孝被視為百行之先,受到特別推崇。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地成為越南民諺。忠孝節義、三綱五常成為家喻戶曉的倫理道德。儒家文化在民間已成為風俗習慣的一部分。

儒家文化對越南的影響是復雜而深刻的。在越南封建社會的前、中期,它加快了越南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越南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但到了越南封建社會後期,儒學所包含的一些消極因素,如壓抑個性、輕視競爭、重義輕利、畏天知命、家庭本位等,已成為束縛社會進步的桎梏。特別是在19世紀阮朝時期,當時世界已進入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近代科學和文化迅速發展,而阮朝卻大興儒學,閉關鎖國,排斥商品經濟和外來的新科學技術,使越南文化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文化。近代,在中國維新派思想家和西方思想的影響下,越南儒生士大夫分裂為維新派和保守派兩大派別。維新派開始公開批判儒學。例如當時流傳的一首詩《悼腐儒》猛烈抨擊了儒學,詩中寫道:

儒呀家喻戶曉死死守儒如何成人?古呀彌漫各地苦苦守古到何時?人家為何天寬地闊?為何咱們在家裡縮作一團?人家為何遠走高飛?為何咱們擠在一起?人家為何是地球之主?咱們為何低頭做奴隸?近現代以來,隨著西方殖民統治的確立和馬列主義的傳播,儒家文化在越南的影響大大下降。儒學所包含的積極因素,如愛國主義、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以義節利等思想激勵了無數仁人志士在國家遭受侵略、民族受到奴役時,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而奮不顧身,前赴後繼,這也是越南作為一個落後的小國始終未能被法國、日本、美國等西方大國征服的原因之一。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作為越南革命指導思想的胡志明思想中的愛國主義和革命道德觀即來源於儒家文化傳統。



作為越南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儒家文化必將對越南的經濟發展、現代化進程產生一定影響。事實上,戰後日本的經濟奇跡,尤其是60、70年代亞洲逗四小龍地的經濟騰飛,已表明在儒家文化圈裡實現現代化的現實性和有利因素。作為儒家文化圈中的一員,越南也有可能按類似模式建立起自己的市場經濟並迅速實現現代化。越南官方已提出要按照新加坡模式發展經濟,就說明了這一點。從目前跡象和今後發展趨勢看,儒家文化傳統將有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對越南現代化進程產生影響:

1、儒家集權制和行仁政思想轉換為一種國家導向的發展主義、威權主義政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成為促進越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眾所周知,近30年來東亞一些國家經濟迅速崛起的成功經驗之一是從傳統的儒家文化出發,找到了一種有別於西方自由放任式市場經濟的新經濟模式。儒家愛民如子、實行仁政的思想,在現代條件下的東亞社會中,發展成為實行相對集權、重視政府權力作用的逗國家主義地發展模式。新的政治發展理論把這類不同於西方式的市場導向的政體稱為逗威權主義政權地。東方威權主義政權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發展中的較高程度的政治穩定,增強社會內聚力,制定宏觀經濟計劃,保證社會公平與福利等。而這種國家導向的發展主義在越南已初露端倪。越南自80年代中期以來,即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越共七大明確提出,越南逗實行國家管理下的市場經濟體制地,逗形成由國家通過的法律、計劃、政策及其它措施加以管理的市場機制地。從近年來的實踐看,這種既利用市場的逗無形之手地來自行調節經濟運行,又注重國家宏觀調控的逗有形之手地在必要時進行適當干預的市場經濟模式是比較適合越南國情的,收到了較好的成效。1991~1995年越南國民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2%。與此同時,越南強調堅持共的領導,不搞西方多黨制,注意維護社會的穩定。因此,越南實現了向市場經濟的平穩過渡,避免了在這一劇烈轉換過程中出現社會動盪、經濟混亂。這一點與中國的情況是比較相似的。

2、儒家文化崇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亞洲逗四小龍地也正是依靠這種精神力量為工業化創造和積累了必要的資金。節衣縮食,厲行儲蓄,是逗四小龍地強化內部積累的重要途徑。而越南自1989年以來為吸引儲蓄一直堅持實行高利率政策,政府按利率比月平均通貨膨脹率高出一個百分點的公式來提高利率,使儲蓄存款急劇增加。其儲蓄率從1990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上升到1994年的24%,儲蓄存款從1990年的10700億越盾上升到1995年的386500億越盾。5年增加了34.2倍,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可貴的資金。

3、儒家文化是一種個性特強的文化,但一個突出的優點是不排他,對於外來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這一點已為亞洲逗四小地逗天下之寶,一為我用地的對外開放中的逗拿來主義地所證實。無獨有偶,越南自1988年頒布被稱為逗亞洲最開明的投資法地以來,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到1995年底,越南已批准外資項目1300多個,協議投資額達180億美元。外國資金、技術的大量湧入,有力地促進了越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4、儒家重視教育和逗有教無類,機會均等地的傳統在越南轉化為人們對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對人力資源的大力開發,成為人民共同的價值取向和國家、政府的政策目標。因此盡管越經濟落後且經歷長期戰亂,但其國民受教育程度在東南亞國家中是比較高的,有一支素質較好的勞動力大軍。現在,越南已形成包括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內的教育體系,全民識字率達85%。越南已成為亞洲國家中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這種重視教育的傳統對提高勞動力素質和引進先進科學技術起了重要作用,並將繼續成為越南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越南的現代化進程、經濟發展模式將與儒家文化發生怎樣的關系,現在還難下結論但可以預料,越南會找到一種經濟發展模式也許是把市場經濟的優勢與本國傳統文化的長處結合起來的模式。越南有可能按逗國家管理下的市場經濟模式地實現其現代化。(文章來源:國學復興網,作者:劉稚)

⑼ 中國歷史 滋生基礎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 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顓頊 高陽氏 前2514~前2437
帝嚳 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摯 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堯 放勛 前2357~前2258
虞舜 重華 前2257~前2208

夏朝 (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夏朝的建立,標志著中國結束了原始社會,進入了奴隸制社會。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家天下王朝。都城安邑。
夏朝簡略: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舜立為繼承人。
禹收九洲,金鑄九鼎,以顯其功績及威信權力。
禹之子啟,承襲父位,中華歷史第一個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隸制社會大致形成於禹在位時期。
禹傳位啟,啟傳位太康,後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後一位大王。

商朝 (約前16世紀-約前11世紀)
商朝簡略:
夏桀無道,部落首領湯反。建立商王朝。一開始定都毫(念:bo。今河地商丘。),後盤庚在位時遷都殷(今灑南安陽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湯之後有:
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沒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
帝辛即紂,商王朝最後一位大王。

周朝 (約前11世紀-前256年)
周分兩段,西周、東周。西周都城鎬京(今陝西西安市西)。東周都城洛邑。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商末,文王姬昌反。文王死後,其子武王繼續反商,紂王自盡,發取而代之,國號為周,幽王無道,鋒火戲諸侯而失信天下,最後亡國。
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武王姬發朝為西周。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東周後,國勢衰危,後分為兩段,就是歷史上的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
前256年,周郝王59年,秦國(當時一諸侯國)滅周朝。

秦 (前221年-前206年)
秦朝結束了奴隸制社會,進入了封建制社會。
秦朝建都咸陽(今西安)。
從周郝王59年(公元前256年),秦滅周後,經昭襄王蠃則、孝文王蠃柱、庄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紀年。
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史家仍以秦王紀年。
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開始,稱始皇帝。
秦朝重法,苛政酷刑。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始皇死後,天下大亂,經二世胡亥、子嬰,不久亡國。

漢 (前206年-公元220年)
漢分兩段,西漢、東漢。西漢定都長安(今西安),東漢定都洛陽。
西漢 (前206年-公元25年)
秦***,天下亂。劉邦斬白蛇起義。
亡秦後,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垓下。
劉邦定都長安,國號為漢。
高祖劉邦死後,經惠帝劉盈,劉邦後呂稚專權,文帝劉恆,景帝劉啟。
武帝劉徹,北擊匈奴,南定南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武帝後經:
昭帝劉費陵、宣帝劉詢、元帝劉爽、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kan)。
公元6年,王莽攝政,8年,篡政,改國號新。

東漢 (25年-220年)
光武帝劉秀滅王莽。遷都洛陽。
光武帝後經:
陰帝劉庄、章帝劉火旦(火與旦合在一起,念:da)、和帝劉肇、殤帝劉隆、安帝劉祜、順帝劉保、沖帝劉炳、質帝劉纘、桓帝劉志、靈帝劉宏、少帝劉辯、獻帝劉協。

三國 (220年-280年)
漢末,外戚、宦官爭權,搞的民不聊生。黃巾起義後,天下大亂,群雄割據。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操之子丕,廢獻帝劉協。
魏(220年-265年)
曹操之子曹丕廢除獻帝,漢亡,國號改魏。
文帝曹丕、陰帝劉(睿又,念:rui)、齊王劉芳、高貴鄉公劉(mao)、元帝劉奐。
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元帝劉奐,魏國亡,國號改晉。
蜀(221年-263年)
與曹操三足鼎立之西蜀劉備,據四川而聯吳抗魏。
曹丕滅漢於220年,221年,劉備自立為帝。
備死後,子後主劉禪即位。
公元263年,魏滅蜀。
吳(222年-280年)
孫權,孫堅之子、孫策之弟。據江東而聯蜀抗吳。
公元222年,孫權繼曹丕、劉備之後,稱帝。
經會稽帝孫亮、景帝劉休、末帝劉皓。
公元280年,晉滅吳。

晉 (265年-420年)
晉分兩段,西晉、東晉。西晉建都洛陽。東晉建都建康。
西晉 (265年-317年)
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除曹魏,於公元265年改國號為晉。
公元280年,滅吳。再次結束了分裂的局面。
晉武帝司馬炎之後,經:
惠帝劉衷、懷帝劉熾、愍帝劉鄴。

東晉 (317年-420年)
東晉帝王次序:
元帝司馬睿、明帝司馬紹、成帝司馬衍、康帝司馬岳、穆帝司馬聃、哀帝司馬丕、海西公司馬奕、簡文帝司馬昱、孝武帝司馬曜、安帝司馬德宗、恭帝司馬德文。

南北朝 (420年-589年)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的一次大分裂時期,亦是北方少數民族融於我中華文明的一次歷史時期。
東晉末年,天下大。劉裕取代東晉後,建立宋政權。
當時,先後有很多政權建立。

南朝
宋(420年-479年)
武帝劉裕、少帝劉義符、文帝劉義隆、孝武帝劉駿、前廢帝劉子業、明帝劉(yu)、後廢帝劉昱、順帝劉(淮十:兩字合為一,上下結構)。
齊(479年-502年)
高宗黃道成、武帝黃賾、林王黃昭業、海陵王黃昭文、明帝黃鸞、東昏侯黃寶卷、和帝黃寶融。
梁(502年-557年)
武帝蕭衍、簡文帝蕭綱、元帝蕭繹、敬帝蕭文智。
陳(557年-589年)
武帝陳霸先、文帝陳(艹倩,上下結構。念:qian)、廢帝陳伯宗、宣帝陳頊、後主陳叔寶。
北朝
北魏(386年-534年)
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燾、南安王拓拔余、獻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詡、孝庄帝元子攸、長廣王元曄、節閔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東魏(534年-550年)
孝靜帝元善見。
北齊(550年-557年)
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
西魏(535年-556年)
文帝元寶炬、廢帝元欽、恭帝元廓。
北周(557年-581年)
孝閔帝宇文覺、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斌貝,合一字,上下結構。念:yun)、靜帝宇文闡。

隋 (581年-618年)
公元589年,滅亡最後一個南北朝時期的陳國。經過2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獲得統一。
隋帝王次序:
文帝楊堅、煬帝楊廣、恭帝楊侑。
隋朝很短命,煬帝楊廣***。唐朝取而代之。

唐 (618年-907年)
唐王李淵太原起兵,反抗煬帝***。滅隋後,改國號為唐。
太宗李世民為唐高祖李淵之次子、在位其間,貞觀之治。
高宗李治,李世民之子,個性懦弱,皇後武(明空:二字合一字,上下結構,念:zhao)專政。
經中宗李顯、睿宗李旦,武後後改國號為周,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則天皇帝。
後經中宗李顯(二次繼位,復唐國號)、殤帝李重茂、睿宗李旦(二次繼位)、玄宗李隆基、肅守李亨、代宗李豫、德帝李適(念:kuo)、順宗李誦、憲宗李純、穆宗李恆、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帝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氵崔: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念:cui)、僖宗李儇、昭宗李曄、哀帝李(木兄: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念:chu)。
唐朝因為設立節度使制度,為日後胡人作亂埋下禍根。

五代 (907年-960年)
五代時期,又是中國一個大分裂時期。當時有很多小國同時存在。
後梁(907年-923年)
太祖朱溫(又名朱晃、朱全忠)、末帝朱(王真: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念:zhen)。
後唐(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明帝李(澶字去掉三點水,念:dan)、閔宗李從厚、末宗李從珂。
後晉(936年-947年)
高祖石敬唐、出帝石重貴。
後漢(947年-950年)
高祖劉(cao)(本名知元)、隱帝劉承佑。
後周(951年-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榮、恭帝柴宗訓。

宋 (960年-1279年)
宋朝結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
宋朝為兩段,前朝北宋,定都京(今河南開封)。後經靖康之恥,為金國所滅,遷都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
北宋 (960年-1127年)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
北宋帝王次序為:
太祖趙匡胤、太宗趙炅(趙光義)、真宗趙恆、仁宗趙偵、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煦、徽宗趙佶、欽宗趙恆。
北宋期間,南有大理、吐蕃,因為國小,不列帝王表。北有西夏、遼國、金國。西夏國小,亦不列帝王表。
遼(907年-1125年)
遼國,後為遼朝。是契丹人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後為金國所滅。
帝王次序為:
太祖耶律阿保機、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景宗耶律賢、聖宗耶律隆褚、興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1115年-1234年)
金國,後為金朝。是女真人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滅遼國、北宋。後為蒙古國所滅。
帝王次序為:
太祖完顏阿骨打、太宗完顏晟、熙宗完顏(澶字,去三點水)、海陵王完顏亮、世宗完顏雍、章宗完顏(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衛紹王完顏永濟、宣宗完顏(王旬,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哀帝完顏守緒、末帝完顏承麟。

南宋 (1127年-1279年)
北宋政權經歷了靖康之恥,被金國滅後,遷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前朝為北宋。
於1279年為蒙古人建立的元政權所滅。
帝王次序為:
高宗趙構、孝宗趙(shen)、光宗趙(n)、寧宗趙擴、理宗趙昀、度宗趙(qi)、恭宗趙(xian)、端宗趙昱、帝(bing)趙(bing)。

元 (1206年-1368年)
孛兒只斤氏,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擺脫金人統治,征戰四方,開拓疆土。部下稱之為成吉思汗。
對外擴張期間,死去。其子拖雷監國一年。後由鐵木真之子窩闊台即汗位,繼續對外擴張。之後,乃馬真皇稱制,再往後,貴由稱汗位,再往後,海迷失後稱制。
蒙哥稱汗。蒙哥死後,忽必烈即汗位,改國號為元,滅亡南宋。追鐵木真廟號太祖、窩闊台廟號太宗、貴由廟號定宗、蒙哥廟號憲宗。
忽必烈之後,為:
世祖忽必烈、成宗鐵穆耳、武帝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英宗碩八刺、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天順帝阿速吉八、文宗圖帖睦爾、明宗和世(la)、寧宗懿(王磷:兩字合一字,去石字,左右結構)質班、順帝妥(忄顴:兩字合一字地,去頁字,左右結構)帖睦爾。

明 (1368年-1644年)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權,統治期間,民族矛盾激化,農業生產遭到游牧的破壞。
天下大亂,各路義軍反抗元政權。農民軍中,朱元璋逐漸取得領導地位。
地1368年,滅亡元朝。定都北京,改國號為明。
明朝帝王次序為:
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火文:二字合為一字,左右結構。念:wen)、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鈺、英宗朱祁鎮(二次繼位)、憲宗朱見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cong)、穆宗朱載(hou)、神宗朱翊、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

清 (1616年-1911年)
東北女真族長期被明朝欺迫,而女真各部族之間又相互殘殺。
愛新覺羅氏,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並結盟蒙古,共同對付明朝。
於1616年,定國號為金,(歷史上稱為「後金」)。
其子皇太極即位後,繼續對明用兵。
真到皇太極之子福臨即位後,才打進山海關,入主北京。
於1636年改國號為清。
清朝皇帝先後順序位:
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福臨、聖祖率燁、世宗胤(zhen)、高宗弘歷、仁宗J琰、宣宗F寧、文宗奕(zhu)、穆宗載淳、德宗載。
末代皇帝溥儀,只在位3年,變被趕下位,因為沒有廟號。清朝滅亡。

中華民國 (1912年-1949年)
中華民國的建立結束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今)
中華人民國共和國的成立開始邁向社會主義階段。

註: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遭到了有史以來的沉重的民族浩劫。晚清,各種思潮湧起,各種救國救亡思想主張、運動會成立。
孫文此時走上了歷史的政治舞台。他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資本主義制度國家。
但在當時的世界歷史格局下,帝國主義國家仍然在殘酷壓榨中華民族。帝國主義國家是不會讓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興起的。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中國有了一個比較順利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時期。
但是,從1931年以來,在中國東北的日本從來就沒有放停過他們侵略的腳步。
從1937年7月7日,中國開始了8年抗戰時期。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6年,中國開始了全面內戰。
1949年,中國國民黨敗走台灣。
中國從1840年始,經歷了109年的艱苦奮斗,終於結束了分裂、被壓迫、被剝削的局面。

中國歷史朝代表的順口溜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宋元和明清,王朝至此完。

朝代表口訣: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
參考資料:http://hi..com/%C7%E3%F1%F6%CB%C9%D3%EF/blog/item/9327b90fca8a71e136d122e2.html

⑽ 劉氏家族淵源史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撫張德地建議鼓勵湖廣等外省農民入川落籍開墾。從而開端了外省向四川移民的運動。「三藩之亂」平息後,清朝政府再次頒行移民政策,明確宣布:入川移民准落籍,可應科舉,所墾田畝永為己業,以一夫一婦為一戶,給水田三十畝或旱地五十畝,有成丁者另增加四畝,每戶給銀二十兩,充生產生活資金(葛健雄等《簡明中國移民史》第399頁)。這些政策對飽嘗戰亂之清王朝取得全國政權後,為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生產,採取「安民、惠民、安幫定國」的思想,實行「招輯流移,各令復業」,「凡各處逃亡民人,……廣加招徠,編入甲保」,「永准為業」,「開墾水旱田地,三年起科,五年升科」,「奇荒田耕種,六年起科,荒地耕種,十年起科」,「零星地土聽民開墾,永免升科」,同時,官府給以耕牛、種子、口糧等幫助。
(五),奉旨移民入川
康熙元年(1662年)頒下「移民墾荒」詔,於是兩湖、兩廣、陝西、福建等十餘個省的地方官,率領兵馬傾巢而出,圍住一個個村莊院落,不管百姓願不願意,一聲令下,成群集中,五花大綁,押送上路。
雍正年間(1723——1735),清政府強制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對少數民眾進行殘酷的驅趕和屠殺,歷史上叫做「趕蠻拓業」。
由於清朝政府大力倡導、各個地方官員努力推行的招民墾荒、南方諸省的戰爭破壞,形成了移民的大氣候、大環境,從而形成前後分三個階段,持續達一百多年的「湖廣填四川」。
初期階段 順治十六年至康熙二十一年。順治十六年(1659),清軍攻克成都,並控制全川,大規模的戰爭結束,招民墾荒提上議事日程。從陝西臨近移民入蜀的墾荒者,遇到許多困難,而政府政策不配套,又遇「吳三桂之亂」,時達七年,他們多死於戰亂,致使這一時期的移民受到很大挫折。
康熙年間,多半是奉旨入川。所以民間盛傳自己的祖先都是一隊隊由官府把雙手反解在背上,捆著上路入蜀的,途中要小便時,由官差松開雙手才方便,所以川人把解小便稱為「解手」,走路習慣把手背在背上。
第二階段 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
清政府吸取過去教訓,制定並完善了移民的有關政策,以「安民為本」,使移民大潮一浪接一浪,持續達一個多世紀。又據《營山縣志》記載:雍正六年(1728),全縣民戶3897,人口22533,乾隆年間,縣內增加楚民17戶,到乾隆六十年(1795)民戶3914,人口22669,由此可見,營山是在1728年達到移民高潮。
第三階段 嘉慶元年(1796)至同治年間。這—時期,清政府對移民採取不禁而止,聽其自然的態度,而這時四川白蓮教起義,戰火又起,因而,只有小量的移民入川。

閱讀全文

與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