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
封建社會——西周、春秋
游士社會——戰國
郎吏社會——西漢至東漢中葉
門第社會——東漢中晚期至隋
科舉社會——隋至清末
現代社會——辛亥革命至今
㈡ 中國歷史發展是怎麼進行的
中國歷史的發展是在中原王朝與周邊各游牧民族的互動過程中進行的,歷代中原王朝面臨的共同危險,即來自北方(西北、北方、東北)游牧民族的持久威脅,也就是傳統所謂的「邊患」,「防虜」成為歷代邊疆經營的中心任務。
勒尼·格魯塞在其名著《草原帝國》中曾指出,在歐洲、小亞細亞、伊朗、印度及中國都早巳達到同一物質文明階段後,「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地帶曾經擺脫了這種運動。這就是那伸展於歐亞大陸中部和北部的一條長方形的領土,草原地帶。它從滿洲邊界直至布達佩斯和西伯利亞森林,是在它的北方邊緣延伸著。在那裡,除了一些孤立的小方塊土地以外,地理條件不允許農業生活的發展,把居民們限制於永遠過著畜牧的生活、游牧生活;在幾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末期時的生活還存在於其餘的人類中間。更有甚者,這些部落中的一部分,即森林地帶的部落,還停留於馬德林式獵人的文化階段。因此,草原和森林地帶遂成為野蠻人生活的保留地」。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研究了公元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史的進程後也指出,自從人類進入第一個文明時代——古代文明(前3500年~前1000年)開始,歐亞大陸邊緣地帶的各文明中心,就已面臨游牧民族入侵的持久威脅。原因是:「在地處大草原西部的印歐各族和地處大草原東部的蒙古一突厥人之間,有一條最早的分界線,這就是阿爾泰山脈和天山山脈。這條分界線以東的大草原,地勢較高、乾燥,氣候通常也更惡劣……這一地理上的不平等造成相應的歷史上的不平等。即出現一個持久的、影響深遠的、由東向西的民族大遷徙……只要有機會,它們就不時地侵入中國。」所以,他認為,1500年以前人類歷史幾乎是游牧民族在「自然法則」支配下南下,對南方諸文明帝國壓迫以至於征服的歷史。
中國境內北方的高原和草原,恰恰是歐亞大陸游牧民族生存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匈奴、鮮卑、突厥、回紇、蒙古等幾個在世界古代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民族,都在這一地區生活過,使這里成為少數民族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中國歷史上的緊張狀態正與這一大背景息息相關。從公元前4世紀末開始,草原部落中就不時會出現一些強大的集團,「胡騎南下」,挺進和占據這一地區,並大規模地撲向中原,給中原王朝造成巨大壓力。比如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2世紀,有秦、漢與匈奴的對抗。魏晉時是所謂的「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氐、羌等輪番進入中原。到了南北朝和隋唐,則有突厥、回紇、吐蕃相繼登上歷史舞台,成為隋唐二代邊疆經營中的首要問題。此後,則有契丹、女真、蒙古、滿族從其在北方和東北的原居住地崛起。可以說,游牧民族此起彼伏,由秦漢時的「寇邊」到後來據有半壁江山,甚至入主中原,一直是歷代中原王朝面臨的威脅。所以,歷代中原王朝無不苦於北部邊疆問題。正如漢代的揚雄所說:「北地之狄,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即使邊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實現了大一統,但因為亞洲內陸游牧民族的遷移不定,新人居其發祥地的游牧民族,會重新構成對中原王朝的威脅,中原王朝仍面臨著所謂的「防虜」問題。對此,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就指出:「在歷史上,最威脅中國的是北族。他們和中國人的接觸,始於公元前4世紀秦、趙、燕諸國與北方的騎寇相遇,至6世紀之末五胡全被中國同化而告終結,歷時約1000年。其第二批和中國的交涉,起於4世紀後半鐵勒侵入漠南北,至10世紀前半沙陀失卻在中國的政權為止,歷時約600年。從此以後,塞外開發的氣運,暫向東北,遼、金、元、清相繼而興……這三大批北族,其逐漸移人中國,而為中國人所同化,前後相同。惟第一二期,是以被征服的形式移人的,至第三期,則系以征服的形式侵人。」
因此,建立穩定的邊疆秩序,有效對付游牧文明的流動性格以及大草原興衰無常、充滿變數的政治形勢,是中國傳統邊疆經營艱巨而經常性的任務。因為,盡管中原王朝與境內周邊游牧民族的關系是一國之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權之間的關系,但強大的邊疆民族政權的存在,對中原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安定,對大一統局面都是最嚴峻的挑戰。中央政府如不能有效抵禦或反擊來自這些游牧民族的威脅,保護邊疆,則中央的威信勢必難以維持,大一統的政治秩序就面臨動搖和被打破的危險。所以,防禦游牧民族的襲擾,解除其對邊疆的安全威脅,將其納入大一統政治秩序的支配,成為歷代大一統帝國邊疆經營的主要任務。
對於這種游牧民族周期性南下的現象,從歷史上以來就有不同的解釋,這些意見歸納起來不外有以下幾條:一是認為游牧民族「虜性狼狠」。如唐朝史官在《晉書·劉曜傳》中有一段「史臣曰」就非常典型:「彼戎狄者,人面獸心,見利則棄君親,臨財則忘仁義者也。投之遐遠,猶懼外侵,而處之於封畿,窺我中釁」;二是歸之於氣候變化或地理環境因素;三是認為草原地帶人口的過度膨脹威脅到游牧民族的生存,使其不得不向外擴張;四是認為緣於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的貿易受阻,如林恩顯先生就認為「北亞游牧民族對中原農業民族的一切行動動機,多數出於經濟上的需求;而農業朝廷對北亞游牧政權的要求,則多屬於政治性」;五是認為掠奪對游牧民族有利;六是認為游牧貴族為了擴大自己的統治而發動戰爭;七是認為源於雙方的文化隔閡和沖突。這些觀點有的從人性論出發,有的歸之於地理環境或文化,有的歸之於經濟貿易,但基本上只是道出了現象而未觸及本質。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自然條件通過對生產方式的制約進而影響到經濟結構和社會行為。「中國政治生活一直受『夷狄』影響主要是因為地理環境所致——草原與農耕地區緊緊地連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存在與地理上的不同相適應的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亞洲腹地草原於燥,沒有河流流入大海,不可能從事大面積農耕。西藏高原和蒙古草原缺乏充足的水資源,因而人口稀少。這些『夷狄』所居住的地區大約是中國面積的兩倍,但人口不可能超過中國人口的四十分之一。」所以,游牧經濟與定居農業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存在的極大反差,生產力技術構成的低下以及社會經濟結構單一,內部轉化產品途徑的過於狹窄,使得他們的周期南下成為草原社會發展的自然過程。於是,「進行掠奪在他們看來是比創造勞動更容易甚至更榮譽的事情」。也就是說,游牧經濟對農業經濟的依賴性刺激游牧民族向農業區掠奪,而經濟上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又增加了其劫掠的慾望,「於是這種人文地理上的問題變成了社會問題……。在這樣的條件下,游牧人民定期性向農業區域侵犯便成了一種自然法則」。
歷史上某些時期,中原王朝固然可以憑軍事實力或行之有效的戰略,扼制邊疆地區游牧民族的襲擾,或與之達成和解,解決「邊患」,但這仍然只是暫時的,因為,「人文地理上的嚴酷法則在繼續起著它的作用。假使漢化了或波斯化了的汗王們沒有被當地居民的反擊,逐漸地或突然地淘汰了的話,卻有新的部落出現於他們的邊境;那些出現於草原深處而還在忍受著飢餓的部落把他們的堂兄弟只看作是一個暴發的塔吉克人或一個拓跋人,一個波斯人或一個漢人,他們重新開始不利於他的同樣的冒險行動。這種冒險行動幾乎常常是成功的,同樣一個調子在一千三百年間,因為從匈奴人據洛陽到滿族進入北京恰為一千三百年,重彈了幾次」。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游牧民族相對於農業民族的軍事優勢。作為「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行軍作戰固然騎馬,平時也「逐水草而遷徙」,如此,日常生活也就如同行軍打仗。嚴酷的自然環境又磨練了其人「耐飢凍,習勞苦」的性格。因為,「游牧生活要求游牧人較之定居的綠居民,要具有更強健的體魄,同時它也要求游牧人比定居居民具備更加獨立的意識。因為這可使游牧者在危急關頭敏捷地做出判斷,採取主動。這對於被束縛在無休止的農業勞動中的定居者來說,幾乎是無法想像的。在爭奪牧場、部落內訌以及血親復仇的戰爭中,游牧者自然地形成了侵略的本性,這種侵略本性,再加上他們對定居社會產品的需求,使游牧者經常對自己的鄰人進行掠奪。這些掠奪的習性以及他們所帶來的毀滅,使游牧者得到了天生蠻夷的稱號」。馬背上民族的這種空前的靈活機動性和善戰在向中原進犯中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因為獰獵和牧馬職業,是以箭術和騎術的技藝為先決條件的,而對於為了短期戰役招募來的沒有受過長期訓練的農民或綠洲居民戰士來說,要具備這些技藝則是不可能的」。因而,習慣於游牧生活的民族,在軍事戰術上超過農業民族的步兵,能夠很容易地征服人口更多且文明水準遠遠高於自己的民族。
此外,原始的部落組織更增強了其軍事力量。游牧帝國不像中原農業帝國行政與軍事分離,其軍事組織與行政組織(氏族部落體制)是合一的,成年男子無疑都是部落的戰士,所謂全民皆兵。部落首領平時組織部民游牧狩獵,戰時即為軍事長官,便於動員,能夠做到「指麾而令從」。投降匈奴的漢人中行說與漢朝使者辯論時就說,匈奴軍政合一的優點在於「約束徑,易行;君臣簡,可久。一國之政猶一體也」。可見其部落組織也就是軍事組織,基本不存在向戰時體制轉變的問題,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能夠全力以赴地投入戰爭。以農業立國的中原王朝雖然社會經濟發達,但同時社會結構復雜,國家力量為各種各樣的活動所分散,軍事動員復雜而困難。同時,定居的農業經濟難以承受戰爭的巨大負擔,曠日持久的戰爭對社會造成的是破壞性的影響,比如,沒完沒了的兵役使農民難以忍受,並影響到農業生產,軍隊數量的無限制擴大又會增迦納稅者的負擔,使農業經濟不堪重負,從而導致社會矛盾的激化。歷史上,因頻繁發動邊疆戰爭而導致亡國的王莽、隋煬帝等,給後代統治者留下的是不盡的教訓,所以,游牧民族在同中原王朝的戰爭中往往居於主動,而中原王朝的邊疆經營卻有著先天的困難。
㈢ 書在人類歷史上的發展過程是什麼
書在人類歷史上的發展過程是進步的階梯。有甲骨,石刻,竹簡,錦帛,紙質,電子書。
㈣ 歸納中國歷史發展歷程。(從遠古到民國)
還有很多沒貼過來
中國歷史(1)
1、已知的在中國境內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類,是「元謀猿人」。在中國雲南省元謀盆地發現的顆古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鑒定,距今約有70多萬年了。
2、約70——20萬年前,「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里。
山頂洞人復原胸像
3、北京人(右圖)已經知道使用天然火。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約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裡,生活著一批被稱作 「山頂洞人」的遠古人類。他們已經具有明顯的黃種人的體態特徵。
5、山頂洞人不僅會人工取火,而且製造出了中國縫制工藝史上的第一枚骨針,骨針約同火柴棍般粗細,長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國出現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陝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網紋盆上各種紋飾,是原始美術、原始文字和原始藝術的結晶。
8、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烏黑光亮,有著金屬器皿一樣的光澤。
9、長江流域的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文化,與黃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樣古老,7000年前那裡的人們已經會用大型木構件建築房屋。
10、大約4000多年前,發生了一些部落戰爭。黃帝是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因為他深得人心又聰明勇敢,取得了最後勝利。
11、在古老的華夏族逐漸形成的過程中,黃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黃帝也就被後世尊為華夏族(即中華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黃帝之後,中華民族先後又出現了幾位傑出的人物:堯、舜、禹。堯禪位於舜,舜禪位於禹。
13、堯舜禹的時代,洪水泛濫成災。大禹奉命治水,終於治服了洪水。
14、後來,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15、相傳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開始有了歷法,所以人們都把中國古老的傳統歷法叫夏歷。
16、夏歷是按月亮的運行周期制訂的,又叫陰歷。由於歷法中有節氣變化和農事安排,所以又稱農歷。
司母戊大方鼎
17、夏朝最後一個統治者桀,暴虐無道。東方的商部落,在湯的領導下強大起來,打敗了夏建立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18、商朝的青銅器製造業有很大的發展。商朝後期製造的 司母戊大方鼎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銅器。(右圖)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古代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萬片刻 有文字的甲骨中,總字數達到160多萬字,其中有單字4600多個,已識別的有1000多個。
20、商代末期,在黃土高原上,一個叫「周」的部落強 盛起來。到周文王時,周國成了西方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後的統治者紂王好酒淫樂。周武王時,周聯合其他部落討伐商朝,經過牧野之戰,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後,分封了大大小小71個小國,有魯、齊、魏、晉、宋、燕等。這些小國的國君叫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帶產生了許多大型樂舞。祭祀山川時用的是表現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紀念武王伐紂功績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都城東遷,名為「東周」。分為「春秋」、 「戰國」兩個時期。
25、春秋時期,100多個諸侯國林立,互相爭奪,勝者成為霸主,出現了 「春秋五霸」,一般的說 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26、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問鼎大小輕重」。鼎是王權象徵,傳說大禹鑄了九個鼎,代表九州。楚莊王問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後期,吳越兩國交惡。先是吳王闔廬戰敗受傷而死。其子吳王夫差立志報仇,讓人每天高聲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殺父之仇了么?」後來,吳國在夫差的領導下打敗了越國。
老 子 授 經 圖
28、越王勾踐決心雪恥。他「卧薪嘗膽」,每天高聲自問:「勾踐,你忘了亡國的恥辱么?」越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再次打敗吳國,吳王夫差自殺。
29、約2500年前,中國出了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右圖)
30、《道德經》又名《老子》,書里寫著:禍有時會成為福的因由,福中有時藏伏著禍。因此要注意「物極必反」, 還要注意「道」「德」相長。
31、生活於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32、孔子最早在中國興辦私學,他有弟子三千人,賢者七十二人。
33、孔子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整理編訂了《易》、《詩》、《禮》、《樂》、老子授經圖孫武像 《尚書》、《春秋》等 「六經」。
34、孔子享年73歲,死後葬在魯國都城北邊(今山東曲阜「孔林」處)。孔子故居後來改建為「孔廟」。
孫武像
35、孔子的學生們追憶孔子日常教誨和生活行為,整理成一部語錄體書,稱作《論語》,這部書成為儒家的經典,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36、孫武,是春秋未期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傳世有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左圖)
37、《孫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 知彼知已,百戰不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等許多戰爭原則。
38、《孫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於:精通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因此被稱為「兵學聖典」,並被廣泛應用於政治、外交、商戰、體育等領域。
39、《孫臏兵法》是另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戰國時期的孫臏所著,孫臏是孫武的後代。
40、齊將田忌與齊王賽馬屢敗。孫臏教田忌改用自己的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敗一場;再用自己的上等馬、中等馬分別與齊王的中等馬、下等馬對陣,田忌勝二場,總比分2:1,田忌勝。「孫臏賽馬」是一個很著名的策略。
41、戰國時期開始後,各個諸侯國都和周王一樣,自稱為王,其中的七個強國號稱「戰國七雄」,他們展開了「兼天下」、「一宇內」的戰爭。
42、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盛行「鍾鼓之樂」。近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24件古代樂器。
編鍾
43、在出土的鍾鼓樂器中,有一套大型編鍾,最為珍貴。這套編鍾在地下埋藏了2400餘年,現在仍能以准確的音調、優美的音色演奏古今樂曲。(右圖)
44、中國古代第一個享有盛譽的名醫,是春秋戰國後期的民間醫生扁鵲 。
45、扁鵲精通各種醫術,又總結前人方法,創造瞭望、聞、問、切的四診法,幾千年來一直為中國傳統醫學所採用。
46、「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場激烈的思想交鋒,戰國爭雄激烈之時,也是百家爭鳴鼎盛之際。
47、秦在公元前770年才被封為中國西部的一個諸侯國,疆域較小,國力不盛,始終被中原諸侯鄙視。但自從實行了商鞅變法後,國勢蒸蒸日上,很快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
48、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 秦王贏政,開始親理朝政,經過短短的17年,滅其他六國,於公元前221 年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秦朝 。
49、秦滅六國後,贏政稱「皇帝」,意即「德過三皇,功高五帝」。
50、為盡快改變春秋戰國500多年分裂造成的各種混亂,鞏固秦王朝的統一,秦始皇下令統一幣制,使用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作為全國統一的貨幣。
51、秦始皇還下詔統一度量衡 ,並繼續採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弛道,車同軌 ,書同文」,來鞏固秦 萬里長城 秦王朝的政權。
52、中國古文字中,最早有 甲骨文、 金文,西周時期有 大篆(籀文),戰國時期有蝌蚪文(古文)。 此外一些諸侯國還有各自不同的文字。
萬里長城
53、秦統一後,規定小篆為統一字體,通行全國,後來,秦朝出現了一種更加便於書寫的隸書,這 種字體從漢朝起在官方和民間通行,至今仍在廣泛使用。
54、秦、趙、燕等北方諸侯國,為抵禦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曾分別修築過長城。 秦始皇統一中國 後,下令把不相銜接的各段長城連成一體,再向東西延伸,全長達1萬多華里,號稱萬里長城。長城大都修築在高山峻嶺之上,易守難攻。(左圖)
55、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了一次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朝被劉邦領導的武裝力量推翻了。
56、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57、在發生於巨鹿的一次大戰中,項羽命士兵砸破鍋鼎,鑿沉船隻(「破釜沉舟」),只帶三天口糧,以示決戰必勝的決心。結果項羽的軍隊九戰九捷,立下首功,分封天下,自稱為 「西楚霸王」。
58、劉邦曾與秦朝關中父老 「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並且下令廢除秦朝全部苛法,明令禁止犒軍擾民。由於實施德政,得到廣泛擁護,劉邦被封為「漢王」。
漢景帝 漢文帝
59、公元前202年,劉邦圍項羽於垓下,項羽自刎。劉邦(漢高祖)建立西漢王朝(公元前206年—— 公元25年)。為順應民心思安、期盼休養生息的現實,劉邦制定了各種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使社會 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60、漢高祖之後,漢文帝(右圖右)、漢景帝(右圖左)繼續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經過漢初六、七十年的努力,中國出現了政治昇平、經濟繁榮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61、漢武帝即位後,以其雄才大略,開拓西部疆域,建立起豐功偉業,使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歷史上把「秦皇漢武」並稱,正是因為他們先後完成了中國統一、穩固發展的偉大事業。
62、西漢帝國的強大,使中原人不再被稱為「秦人」,而通稱 「漢人」、「漢族」了。
63、公元8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但由於他施行暴政,引起赤眉、綠林軍起義,隗囂、 公孫述等擁兵自立。公元23年9月,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
64、劉秀是劉邦之後,王莽內亂時期起兵爭奪天下,於公元25年重建東漢(公元25——220年)政權,定都洛陽,自號為「漢光武帝」,史稱「光武中興」。
65、養蠶抽絲、紡紗織綢,是5000多年前中國人的重大發明。公元前5——6世紀,絲綢傳到西域。到了漢代,絲綢業已十分發達。紛至沓來的商隊,把各種絲和絲織品運到了古羅馬帝國,絲綢之路開始形成。
66、中國古代最早的紙實際上是一種絲織品,有一種帛(極薄的絲綢)在古代作為「紙」用。所以漢代以前就有許多帛書帛畫。
67、到了 西漢早期,出現了用植物纖維製成的紙,如 絮紙、麻紙。
68、公元105年,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發明價廉物美的 「蔡侯紙」 這種紙平整光滑,又薄又軟,成本低廉,便於書寫。
69、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的政權,提出「獨尊儒術」,以孔子學說為核心內容的儒家思想開始占統治地位,並逐漸形成儒教。
㈤ 人類歷史發展的幾個階段
人類社會共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內會五個階段容。
每個階段的時間因為所處地點的不同,有很大的差距,像埃及,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已經進入了奴隸社會,中國是公元前21世紀,夏朝建立時才進入奴隸社會,而直到新中國成立之時,我國的部分少數民族還處於奴隸社會階段,甚至有的還處於原始社會階段。
中國的封建社會起始於公元前475年,社會主義制度正式確定是在1956年。
歐洲由於國家太多,進入各個階段的時間也不一樣,一般的說法,歐洲國家的封建制度在中世紀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是在近代確立的,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是1640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㈥ 中國的歷史發展順序是什麼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創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共計37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6)在歷史發展過程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朝代名稱的由來: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
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歷史朝代名歷史朝代名(6張)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㈦ 任何個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嘛。
㈧ 中國歷史發展簡史
把順序排好
十句話說盡中國歷史
1、 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統,商周繼之,春秋戰國亂之;秦一統,兩漢繼之,三國魏晉南北朝亂之;隋一統,大唐繼之,五代十國宋遼金亂之;元一統,明清繼之,民國亂之。
2、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夏亡於妹喜;商亡於妲己;西周亡於褒姒;吳亡於西施;秦以呂易嬴,趙姬之功;晉牛繼馬後,光姬之力;唐衰於楊玉環;明亡於陳圓圓;清敗於太後慈禧。
3、歷史有無數的選擇,選擇在某個人手裡:
秦之李斯,助紂為虐,焚書坑儒;漢之王莽,書生治國,一塌糊塗;唐之安祿山,安史之亂,由盛轉衰;宋之王安石,變法維新,由治而亂;明之吳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凱,賣友求榮,反復無常。
4、內憂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後宮;中憂官場腐敗,官逼必然民反;外憂民族矛盾,異族虎視耽耽:
歷朝歷代之滅亡,無不由此三者起。
5、勝者王侯敗者賊,歷史即是:為勝者歌功頌德、敗者落井下石的虛假陳述:
勝即是劉邦,敗即是項羽;勝即是李世民,敗即是竇建德;勝即是朱元璋,敗即是張士誠;勝是一國之君,敗是流賊草寇。
6、矯枉總是過正,其實過猶不及:
秦尚法,漢即尚儒;唐重武輕文,宋即重文輕武;唐宋尚詩詞,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亂,思想越光輝燦爛;越是大一統,政治穩定,思想越停滯不前: 前者如春秋戰國之百家爭鳴,魏晉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後者如秦之焚書坑儒,漢之獨尊儒術,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獄。
8、地域環境左右命運:
中國自古東臨太平洋,北接荒蕪人煙的西伯利亞,西北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南為喜馬拉雅山,在這樣一個封閉的環境之內生存,養成了國人含蓄內斂、保守中庸、消極忍耐的農耕性格。故歷朝政府皆重農抑商,重倫理文采,輕科技實用;如夏政權在陝西、商政權在河南;西周政權在陝西、東周政權在河南;秦、西漢政權在陝西、東漢政權在河南;隋、唐政權在陝西、北宋政權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歷史皆在農耕最發達的中原地區上演,由此可見,中國一直都是以農耕為主的黃色文明。直到異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權才隨之坐落於此,中國的農耕地位才逐漸為之動搖。
當政權東西對峙時,西強而東弱;南北對峙時,北強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於西和北更接近於游牧民族,兩種文化的交融,自然比東南單純的農耕文化多了一些強悍。然而,每一次異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會被漢文化迅速地同化。
9、朝代之初,君強臣強;朝代之中,君強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強: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則為李林甫、楊國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卻為虎狼之臣,如朱溫之輩。
10、單以武治,剛且易折;單以文治,軟弱可欺;文武結合,剛柔兼濟,方能長治久安: 如秦、元所向披靡,卻迅速灰飛煙滅,兩宋文化鼎盛,卻屢被異族欺凌。惟漢、唐重文韜武略,方綿延三四百載,號稱盛世。
㈨ 中國歷史發展過程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 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 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 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
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 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 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9)在歷史發展過程擴展閱讀
中國的文化
文學
從先秦始,詩經、楚辭、漢賦、晉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章回小說、民國雜文,描繪了中華古代文學史的燦爛。
經史子集是傳統中國的學問。東晉李充正式確定甲乙丙丁即經史子集次序,但尚未直接用經史子集之名。唐初編成《隋書·經籍志》,這是正式以經史子集為類名的四部分類法中現存的第—部目錄。它分經史子集4部,下分40細類,
經史子集各部書籍六萬九千五百七十餘卷,譯本書千三百二十餘冊,釋藏七千零&八卷,書畫圖象等約二百餘種。其外又有藝術志、道書志、書志、畫志、通為八目。
繪畫
中國畫在中國被稱國畫,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墨和國畫顏色在帛或宣紙上作畫。
中國畫按照內容可分為花鳥畫、山水畫及人物畫;按照技巧可分為工筆畫、寫意畫、重彩畫、水墨畫、白描畫、壁畫、內畫;按照藝術層次可分為具象國畫和抽象國畫等。
中國畫擅長寫意,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強調觀察總結不強調現場臨摹,運用散點透視法不用焦點透視法,重視意境不重視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