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晉祠歷史文化

晉祠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8 14:46:16

『壹』 晉祠的歷史由來是什麼

晉祠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南25千米懸瓮山下晉水發源處,始建於北魏,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被封為唐王後,其子即位,改國號為晉,於是人們把唐叔虞祠改稱晉祠。

『貳』 請問下晉祠的建築特色以及來歷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這里,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歷代勞動人民建築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在蒼郁的樹木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蜓穿流於祠廟殿宇之同,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遊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晉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塊勝地,常年接待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客。

關於晉祠的故事,說來話長,據《史紀·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誦封同母弟叔虞於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後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祠區內中軸線上的建築,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鍾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這組建築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及南面的水母樓、難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組成了一個綜合建築群。東西一條主線上的建築,配合上南、北兩組建築,本來是不同時期搞起來的,集中在一起,卻好像都服從於一個精巧的總體設計,並不是雜亂無章地生拼硬湊的,顯得布局緊湊,既象廟觀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宮苑,反映了我國古代芳功人民創造的匠心。中軸線最前端為水鏡台,始建於明朝,是當時演戲的舞台。前部為單檐卷棚頂,後部為重檐歇山頂。除前面的較為寬敞的舞台外,其餘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築式祥別致。慈禧太後曾照原樣在頤和園修建了一座。

從水鏡台向西,有一條晉水的乾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晉國世卿智伯為了攻取趙襄子的采地,引汾、晉二水灌晉陽而開鑿此渠。後人在舊渠的基礎上加以修浚,成為灌溉田地的水渠。

通過智伯渠上的合仙橋,便是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鐵人一尊,每尊高兩米有餘。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鑄造於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經歷八百多年的雨雪風霜,迄今明亮不銹,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在北宋時所達到的高度冶煉和鑄造水平。

穿過對越坊及鍾樓、鼓樓就到了獻殿。此殿原為陳設祭品的場所,始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寬三間,深兩間,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後開門之外,均築堅厚的檻牆,上安直柵欄,使整個大殿形似涼亭,顯得格外利落空敞。獻殿於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築特點,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寶。
獻殿以西,是連接聖母殿的魚沼飛梁。全沼為一方形水池,是晉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橋面,就是飛梁。東西橋面長十九點六米,寬五米,高出地面一點三米,西端分別與獻殿和聖母殿相連接;南北橋面長十九點五米,寬三點三米,兩端下斜與地面相平。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梁。飛梁始建年代和舊址都不詳,根據《水經注》紀載,北魏時已有飛梁之設。現存此橋,可能是北宋時與聖母及同時建造的。一九五五年曾按原樣翻修。建築結構有宋代特點,小八角石柱,復盆式蓮瓣尚有北魏遺風。這種形制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式,雖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古面中偶有所見,但現存實物僅此一例。它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橋梁建築很有價值。飛梁南北橋面之東,兩端各卧伏一隻宋雕石獅,造型生動。橋東月台上有鐵獅一對,神態勇猛,鑄於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國較早的鐵鑄獅子。在中軸線末端,是宏偉壯麗的聖母殿。聖母殿背靠懸瓮山,前臨魚沼,晉水的其他二泉——「難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創建於北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現在晉祠內最為古老的建築。殿高約十九米,重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平面布置幾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廊下寬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殿周圍廊,此為現存最早的一個實例。殿周柱子略向內傾,四根角柱顯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線弧度很大。下翹的殿角與飛梁下折的兩翼相互映襯,一起一伏,一張一弛,更顯示出飛梁的巧妙和大殿的開闊。殿、橋、泉亭和魚沼,相互陪村,渾然一體。聖母殿採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頂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內十分的寬敞。「減柱法」的熟練使用。說明宋代在建築上已進一步掌握了力學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適當,避免了隋唐建築中用料的浪費,在建築式樣上也更富於藝術性。我國的木結構建築,經歷了一個由隋唐的雄壯堅實到明清的華麗輕巧的發展地程,

『叄』 山西晉祠的來歷

晉祠(原名復晉王祠,初名唐叔虞制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國家4A級景區,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現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園林建築群,其中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晉祠為晉國宗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後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後邑姜後而建,佔地面積130餘萬平方米。現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築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塊、鑄造藝術品37尊。

『肆』 晉祠悠久的歷史文化有哪些它們的特徵風別是什麼

晉祠位於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晉水的發源處。晉祠始建於北魏前,是為了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武王滅商之後分封諸侯,把次子叔虞封於唐,叔虞死後,其子夑繼位,因有晉水,改唐為晉國。後人在懸瓮山麓、晉水源頭建祠立設,以祭祀叔虞。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今晉祠。晉祠歷代均有修建和擴建。南北朝天保年間(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游晉祠撰《晉祠之銘並序》碑文,又一次擴建。太平興國九年(984年)依山枕水建正殿,是供奉唐叔虞,至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其母邑姜亦供奉於正殿之中。熙寧年間(1068——1077年)封邑姜為「顕靈昭濟聖母」,遂有聖母殿之稱,後來唐叔虞祠堂遷於北側,形成今日格局。
游晉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從大門入,自水鏡台起,經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獻殿、鍾鼓樓、魚沼飛梁到聖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親,周武王的王後,周成王的母親邑姜。建築結構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北部從文昌宮起,有東岳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朝陽洞、待風軒、三台閣、讀書台和呂祖閣。這一組建築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聖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這一組樓台計峙,泉流潺繞,頗具江南園林風韻。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聖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餘米,每層四面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

『伍』 《晉祠》原文

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懸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懸。山腳有泉水湧出,就是有名的晉水。在這山下水旁,參天古木中林立著百餘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綠水碧波繞迴廊而鳴奏,紅牆黃瓦隨樹影而閃爍,悠久的歷史文物與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一體,這就是古晉名勝晉祠。
西周時,年幼的成王姬誦即位,一日與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隨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葉,剪成玉圭形,說:"把這個圭給你,封你為唐國諸侯。"天子無戲言,於是其弟長大後便來到當時的唐國,即現在的山西作了諸侯。《史記》稱此為"剪桐封弟"。姬虞後來興修水利,唐國人民安居樂業。後其子繼位,因境內有晉水,便改唐國為晉國。人們緬懷姬虞的功績,便在這懸瓮山下修一所祠堂來祀奉他,後人稱為晉祠。
晉祠之美,在山美、樹美、水美。
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這處秀麗的古跡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而香遠;秋來,草木鬱郁,天高而水清,無論何時拾級登山,探古洞,訪亭閣,都情悅神爽。古祠設在這綿綿的蒼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嬌羞迷人。
這里的樹,以古老蒼勁見長。有兩棵老樹,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樹干勁直,樹皮皺裂,冠頂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卧於石階旁,宛如老者說古;那唐槐,腰粗三圍,蒼枝屈虯,老幹上卻發出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微風拂動,一派鶴發童顏的仙人風度。其餘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無不顯出滄桑幾經的風骨,人游其間,總有一種緬古思昔的肅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聖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沖雲霄,它的樹皮卻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絲紋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其餘有的偃如老嫗負水,有的挺如壯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蔭護下,顯得分外幽靜、典雅。
這里的水,多、清、靜、柔。在園內信步,那裡一泓深潭,這里一條小渠。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石間有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中有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從哪裡冒出的,叮叮咚咚,只聞佩環齊鳴,卻找不到一處泉眼,原來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隱於亭後。更可愛的是水清得讓人叫絕。無論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線好,游魚、碎石,絲紋可見。而水勢又不大,清清的波,將長長的草蔓拉成一縷縷的絲,鋪在河底,掛在岸邊,合著那些金魚、青苔、玉欄倒影,織成了一條條的大飄帶,穿亭繞榭,冉冉不絕。當年李白至此,曾贊嘆道:"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瀉翠娥。

『陸』 太原晉祠有什麼歷史典故沒有

晉祠,初名唐來叔虞祠,是源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造成日後八百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 叔虞死後,後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 唐叔虞祠內的塑像後,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也因為再晉水之北,水之北謂陽,於是當時便叫「晉陽」。 「晉祠」並非「晉王祠」的簡稱。新中國建立後,國家領導人來晉王祠遊玩。他游完一圈後說如今百姓當家做主,中國已無王侯,便把晉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稱晉祠。

『柒』 晉祠悠久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晉祠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其中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1961年3月公布晉祠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公布為第一批國家AAAA級別旅遊景區。

建設沿革
● 南北朝——隋朝
南北朝天保年間(550年-559年),文宣帝高洋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讀書台、望川亭、流杯亭、涌雪亭、仁智軒、均福堂、難老泉亭、善利泉亭等都始建於這個時期。自高洋以下皆續有修繕。
隋開皇六年(581年-586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引晉水灌溉稻田,周回41里。
● 唐朝——金朝(唐、宋是晉祠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
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983年),宋太宗趙光義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
天聖年間(1023年-1032年),宋仁宗趙禎於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宋哲宗元祐、紹聖年間(1086年-1098年),鑄造鐵人、築蓮花台以壯威儀。元祐二年(1087年),太原府社頭呂吉等人獻聖母殿檐柱木雕盤龍六條和聖母座物。四年(1089年),鑄金人台東南隅鐵人一尊,現存鐵人系民國15年(1926)補鑄。紹聖四年(1097年),鑄金人台西南隅鐵人一尊。五年(1098年),鑄金人台西北隅鐵人一尊。東北隅鐵人早毀,於民國2年(1913年)補鑄。
宋徽宗崇寧中(1102年——1106年),重修聖母殿,賜號「慈廟」。政和元年(1111),重修苗裔堂。八年(1118),鑄魚沼飛梁鐵獅子一對。
金大定八年(1168年),更在飛梁大東,增建獻殿,專為聖母子貢獻祭品。面寬3間,深2間。
● 元朝——清朝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唐叔虞祠內建築,勘定晉祠四周地界。弋殷撰《重修汾東王廟記》。
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僧洪治禪師重修奉聖寺。
元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年),重修苗裔堂。
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年),王思誠任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整修晉祠。次年,太原地震,波及晉祠,乃重修聖母殿。三年(1343年),石刻《孔子步趨圖》,置於清華堂。
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修雨花寺,正殿三間,左右配殿各三間。二年(1369年),加封聖母為「廣惠顯靈昭濟聖母」。三年(1370年),創建仙翁閣,又稱紅閣。
明永樂十年(1412年),僧圓覺禪師來奉聖寺,增建觀音堂,鑄聖母殿左鍾。十四年(1416年),建上生寺,正殿三楹,東西配殿各三閣。二十一年(1423),補鑄蓮花台西北隅鐵人頭。
明天順元年(1457年),聖母殿右側鑄造大鍾一口。五年(1461年),山西巡撫茂彪修葺晉祠,刻《重修晉祠碑記》。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聖母殿立《御制祭文》碑。
明正德六年(1511年),重修苗裔堂。八年(1513年)補鑄西北隅鐵人脛部。十五年(1520年),鑄昊天神祠鍾。
明嘉靖中,建白鶴亭。十一年(1532年),王朝立在晉祠廟內東南角創晉溪書院。二十七年(1548年),建讀書台,修望川亭、唐叔虞祠、善利亭、難老亭。四十年至四十一年(1561年——1562年),寧化王府修聖母殿、魚沼飛梁。四十二年(1563年),創建水母樓。
明隆慶元年(1567年),高汝行撰《重修晉祠廟記》,重修東岳祠。
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在獻殿前增建對越坊和鍾鼓樓。接著又在會仙橋的東面,重修了華麗的水鏡台供演戲之用。
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望川亭。二十五年(1686年),太原知縣周在浚重修唐叔虞祠,並撰文記之。三十八年(1699年),建呂祖閣。四十八年(1709年),再修唐叔虞祠。五十七年(1718年),整修奉聖寺,創建待鳳軒。
清雍正八年(1730年),高氏重修台駘廟。
清乾隆元年(1736),建鈞天樂台。二年(1737年),改建三聖祠、同樂亭。乾隆十二年(1747年)或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舍利生生塔。十六年(1751年),翰林楊二酉致仕回晉祠,致力於晉祠修繕。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公輸子祠。三十六年(1771年),山西巡撫朱珪、太原令周寬重建唐叔虞祠。三十八年(1773年),擴建文昌宮、晉水七賢祠、鎖虹橋。三十九年(1774年),修魚沼飛梁。四十三年(1778年),建白鶴亭。五十年(1785年),建朝陽洞及讀書台。六十年(1795年),擴建昊天神祠、重修讀書台。
清嘉慶六年(1801年),修玉皇閣、三清洞,關帝廟落成。十四年(1809年),全面修葺晉祠,包括蓮池、水榭、飛梁、台駘廟、公輸子祠、三聖祠等。二十三年(1818年),修雨花寺。
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東岳廟。二十四年(1844年),修葺晉祠部分建築。
清咸豐五年(1855年),重建清華堂。
清同治二年(1863年),重修奉聖寺。
清光緒元年(1875年),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御題「三晉遺封」匾額。二十八年(1902年),邑人劉大鵬完成《晉祠志》稿。三十年(1904年),修晉祠待鳳軒。
民國六年(1917年),建洗耳洞和真趣亭。十五年(1926年),補鑄晉祠金人台東南隅鐵人頭。十六年(1927年),榮鴻肪築陶然村別墅(榮家花園)。十九年(1930年),建石舫「不系舟」。
●1949年——至今
1954年,修智伯渠,重建鎖虹橋。
1960年,重建望川亭,重修苗裔堂,擴建文昌宮。
1964年,新建晉祠大門和望川亭,整修陸堡河及三台閣。同年拆除同樂亭,改建山西歷代書畫室。
1965年,擴建難老泉水堰,興建晉祠公園南湖大廳、船碼頭。
1975年,全面整修文昌宮。1977年,省幹部療養院歸還奉聖寺遺址房屋120間。
1978年,全面整修晉祠,平整土地47845平方米,遷出文物區內住戶22家,王瓊祠南山建成六角亭一座,整修智伯渠,重砌善利泉水渠,修繕關帝廟、唐叔祠、三台閣、晉溪書院。
1980年,在奉聖寺原址重建新遷建築。
1980—1981年,在晉祠王郭村附近發掘出距今1400年的北齊東安王婁睿墓葬,墓中保存近200平方米的壁畫,為中國保存最早、藝術價值很高的歷史珍品。
1981年,擴建唐碑亭。同年維修雨花寺、老君洞、瑞雲閣、陶然村別墅等主要建築。改造晉祠公園飲馬泉景區,建造御井亭、藕香榭、長廊及牌坊等工程,至1989年全部竣工。
1991年,董壽平美術紀念館在晉祠博物館落成開館。刻制晉祠內外八景碑竭,並建碑廊。恢復晉溪書院。建太原王氏始祖王子喬祠。

『捌』 晉祠的歷史意義

晉祠是我國著名的文物古跡,記載著自西周至明清幾千年來被塵封的歷史,展示著古代建築、繪畫、書法、雕刻和鑄造的精湛藝術,堪稱珍貴的歷史文化寶庫。

對於晉祠名勝古跡怎樣贊美都不過分。然而論及晉祠的歷史價值與文化特色,卻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時至今日依然眾說紛紜。林林總總的見解似乎多鍾情於晉祠風物景緻的神韻,或濡染於歷代名家的贊譽,於是常在旅遊觀賞層面加以評析,而忽視對其社會思想文化的深入發掘,以至許多到過晉祠的人感慨之餘卻茫然不知其歷史價值所在,對它的文化特色難能清晰。有鑒於此,筆者試從晉祠的文化遺產中探尋其綿長的歷史文脈。

我國西周初期宗法制度的實物佐證

晉祠乃晉國始祖唐叔虞的宗祠。它的建造緣於西周的宗法制度。西周是繼夏、商兩代之後建立的又一個奴隸制王朝。武王克商紂後,不僅推翻了殷商的政治統治,而且將土地收歸「王」有,消滅了商朝政權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其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小雅·北山》)為了維護周族的統治秩序,周王自稱天子,通過實行嫡長子繼承製、等級分封制和宗廟祭祀制,將原始的氏族血緣傳承關系變為政治統治上世襲繼承的宗法制度,建立了家國同一的權力結構和周族的「家天下」。根據宗法制度,王位須由嫡長子繼承,稱作天下大宗,既是同姓貴族的最高家長,也是天下共同的政治領袖。其他嫡出諸子與庶子均稱作小宗,分封為諸侯,在本國又為大宗,其位亦由嫡長子繼承,以國名為姓氏。於是形成了以「宗法制」為核心的「尊君抑臣」禮治思想和「尊卑、貴賤、親疏」有序的等級關系。《左傳》雲:西周初期採取「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人有貳宗,士有隸弟子」的辦法大舉分封,將征服的土地和貴族分封給同姓宗族和異姓諸侯,令其建立諸侯國;諸侯可設采邑分封給卿大夫;卿按同一方式設采地分封給其下的卿或大夫;大夫與士以此類推。而受封的諸侯、卿、大夫和士則逐級向上納貢和出兵保衛其利益。

周族原本非常重視宗廟祭祀,建立西周王朝後,為了加強宗族內的凝聚力,更是將氏族社會對祖先的崇拜推到了極至。

晉祠奉祀的唐叔虞即屬於西周初期周成王的嫡親兄弟。《史記·晉世家》記載:公元前1042年「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這里所說的唐國,乃是古帝堯陶唐封地,在今山西翼城。唐叔虞死後子燮繼位,改國號為晉,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曾對我國古代社會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晉世家傳位35代,由於韓、趙、魏三卿分晉,公元前369年晉國隕沒,歷時共約670年,歷史不可謂不長。而唐叔虞祠的建造正是因應了西周宗法制度的需要,且因枕峰巒而際晉水,晉祠也便由此而得名。

《史記》中這段頗具戲劇性的「削桐封弟」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唐叔虞就沒有晉,就沒有晉文化,也就沒有今天的山西。所謂「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絕不可忽視了唐叔虞祠的意義。晉祠固然有著宗廟祭祀、以求晉祚延年的功能。然而焉能不說它傳承著西周社會演進的特殊內涵?封建社會的原始結構形態可以說緣自這一時期宗法制度下的分封制:封侯而建國,封地而建國,是謂封建也。從這個意義上分析,莫如說西周分封制所孕育的質的變化,催生了人類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沿革。宗法制度是中國古代特有的維護貴族世襲統治的制度。晉祠作為西周初期宗法制度的實物佐證,在中國現存的祠廟建築中僅此而已。這就使得晉祠對於人類社會發展所具有的突出而又普遍的歷史價值變得尤為重要、尤為珍貴。
我國古代社會祭祀文化的集中體現

論及晉祠的文化特色,可從現存祠廟、碑刻和歷史文獻的研究中加以評說。在清末劉大鵬編撰的《晉祠志》里記述,光緒年間在懸瓮山麓南北延袤三里、東西不過半里的晉祠鎮竟建有各種祠宇亭榭百餘座。這些琳琅滿目的建築雖為歷代建造,但專事祭祀的祠廟便多達五、六十座,就連塑像、壁畫和碑刻也都圍繞著祭祀這個主題。而且把對祖先、聖賢和名人的尊崇紀念與對自然神靈祭祀崇拜的祠廟集中建造在同一處,祭天,祭地,祭人,祭物,祭神靈,包容如此之廣,規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在我國實屬罕見。其中祭祀年代最久遠的宗主是西周初期的晉國始祖唐叔虞,而修葺、擴建和重建年代最近的祠廟又在晚清。同一處祠廟和碑刻所蘊含的祭祀文化囊括了上自西周下至清末的各個歷史時期,貫穿的時空跨度達三千年之久。如今像晉祠這樣的文化遺產在我國也僅此一例,堪稱古代社會祭祀文化的縮影。

祭祀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大特殊現象,由來已久,淵源至深。同世界各原始民族一樣,中國的先民也經過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與神靈崇拜的階段。但是把這些原始崇拜通過祠廟與社稷的祭祀活動固定下來,納入國家禮儀典範強制克守,卻是中國的獨創。尤其西周初期的宗廟祭祀已經成為宗法制度的第一要務,為了治國安邦,維護統治秩序,隨之又將各種行為加以規范,融入了儒家的禮治思想,形成非常嚴密完整的制度化的禮儀,即禮儀制度,在西周以後的奴隸制社會和封建制社會長期保存下來,對於我國三千多年的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

晉祠的祭祀文化特色正是對我國古代社會祭祀文化的集中體現。《晉祠志卷第七.祭賽》曾經這樣繪聲繪色地描述了當時晉祠祭祀活動的盛況:「晉祠神廟雖多,而列入祀典奉常有司歲時饗者,惟聖母廟、唐叔虞祠、水母廟、王恭襄公祠而已。」「每屆祭期正若思之念,貌仰如在之神。列黍稷而馨感明靈,奏合樂而聲聞霄漢。由是丁男子婦,攘往熙來,壤叟衢童,趨前逐後,獻酒、獻帛、獻牲之眾,不一其人。夫晉陽勝景,全在晉祠,更兼四時景色,極其鮮妍。非但公子王孫,五陵年少,賞心樂事,必於此而放浪其形骸,即諸貧窮亦多解質借兌,扶老攜幼,竟日嬉遊,從古而然,至今不改也。」每年春夏秋冬四時晉祠均有祭祀,香火不絕。祭祀的神靈、祖先和聖賢有玉帝、日月、文昌、東獄、山神、台駘神、水母、河神、井神、龍神、土地神、財神、苗裔神、五穀神、葯王、聖母、唐侯、至聖孔子、晉聖孟子、老子、關帝、公輸子、王恭襄公、晉水七賢等數十種,宛如神祗的世界。正所謂「包陰陽之變化,含元氣之氤氳,地望之重,他莫敢比矣!」

晉祠的祭祀如此頻繁興盛,與晉陽古城的命運和宗教文化的影響息息相關。晉陽古城「乃霸府所在」,因其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它「北扼幽燕,南瞰中原」,「緊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雄藩巨鎮,非賢莫居。」在中國古代史上影響歷史發展的重大軍事政治事件大都發生在這個舞台。深受戰火塗炭和天災襲擾的晉陽公子王孫和官宦庶民,比任何時候、任何地區的人都更加期盼求吉納福,安土重遷。而久負盛名的晉祠距晉陽古城僅有十里之遙,風景秀美,清曠靜謐,超然世外而獨居,處處透著靈氣,實為寄情山水、祭祖尊神的理想所在。

況且隋唐以來佛教開始世俗化,儒釋道思想逐漸融合在一起,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祭祀文化的發展,也使祭祀文化融入了宗教的色彩。這一時期忻、並、汾三州地區以五台山佛教聖地為中心盛興佛事,也使晉祠的祭祀文化深受影響。特別是懸瓮山兩側自北魏大規模鑿建天龍山佛教石窟和唐宋始建龍山道教石窟後,晉祠祠內便廣修寺廟道觀,興起宗教祭祀,與傳統的吉禮活動相輔相成,才有了經久不衰的祠廟祭祀之舉。

在晉祠的祭祀文化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天聖至景佑年間本因唐叔虞祠而聞名於世的晉祠,卻在宗祠原址大興土木建造了聖母殿,將叔虞祠偏安於北側配殿位置,自此從根本上改變了晉祠祭祀晉國始祖的主題。

按照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唐叔虞祠最初就在今聖母殿的位置。北宋趙昌言《新修晉祠碑銘並序》也印證了叔虞祠的方位。另從聖母殿兩側現存的千年周柏分析,唐叔虞的宗廟似乎也應始建在周代。因為按照中國傳統觀念,寓意長生不老的蒼松翠柏依山傍水只栽植於宗廟、佛寺和道觀庭院。而周代尚無佛教和道教建築,那麼周柏的存在而且分列大殿兩側栽植,說明這里極有可能是始建唐叔虞宗廟的位置所在。

宋太平興國四年太宗趙光義命「毀晉陽城,改置平晉縣,以榆次為並州」。太平興國七年又移並州治於唐明監(今太原市廟前街一帶),由政治軍事中心降為緊州,專司軍事,領河東路經略。目的在於根除這一「龍興之地」和「霸府所在」,從源頭上防止再度發生動亂,形成藩鎮割據。這完全符合北宋建立後所採取的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在晉祠漸漸淡化晉始祖唐叔虞的祭祀之禮或許正是基於這種政治的需要。當時晉祠離並州城已有四十餘里,地處偏遠,祭祀也不如往昔方便。而在晉祠結廬而居的民眾卻有感於晉水賜給的恩惠,更崇拜晉泉神水源源不絕綿亘千年的靈性,於是基於對陰陽五行中水、女同屬陰、同樣能夠延續著生命的認識,把水神想像成女郎、水母和聖母。及至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年至1032年)並州遭到大旱,祈雨者甚眾,遂將女郎與唐叔虞合祠祀奉,殿名女郎祠。同時將唐叔虞改封汾東王,並在其始封地翼城重新修建了祭祀唐叔虞的宗廟。晉祠的女郎祠「一祀晉水之神,一祀晉始封之君,後人或以加封聖母,題為叔姜。」此後敬水神、祈雨和求子的民間祭祀日盛。唐叔虞祠幾經重修和改建,最終竟被改成了聖母殿。至今雖無史料表明聖母殿為宋仁宗詔令敕建,但唐叔虞祠在晉祠受到趙宋王朝冷落卻是事實。到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時殿內所奉主神不僅完全變成了聖母,而且還彩塑了數十尊侍女像。輔以大殿前魚沼飛梁、金人台、赤橋等建造,延伸和強化了建築群的主軸線,更加突出了聖母殿巍峨壯觀,把對聖母邑姜的奉祀推動了至尊的地位。從此晉祠的祭祀主題由宗廟祭祀改為對水神的祭祀。聖母也因傳說祈雨屢應,澤惠民生,故累年奉祀不衰。乃至後人大都只知聖母,不知叔虞,丟了三晉之根。晉祠也因此似乎由西周初期至今三千多年的歷史縮短為宋、元以來的一千多年。不過倘若我們換個角度觀察思考,這種民間祭祀融於風景秀麗的山水園林環境,與旅遊觀賞結合在一起,無疑會使晉祠的祭祀文化變得更加貼近民眾,更加豐富多彩。

祠廟建築作為祭祀文化的載體在漫長的歷史中所以能夠代代相傳,得以延續,而且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僅次於帝王宮殿和大型佛寺道觀,正因為統治階級對宗法制度和禮治思想的政治需要,並極力推崇這類禮制建築的結果。晉祠便產生在這樣一個時代大背景下,它的存在自然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玖』 晉祠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晉祠是我國著名的文物古跡,記載著自西周至明清幾千年來被塵封的歷史,展示著古代建築、繪畫、書法、雕刻和鑄造的精湛藝術,堪稱珍貴的歷史文化寶庫。



對於晉祠名勝古跡怎樣贊美都不過分。然而論及晉祠的歷史價值與文化特色,卻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時至今日依然眾說紛紜。

林林總總的見解似乎多鍾情於晉祠風物景緻的神韻,或濡染於歷代名家的贊譽,於是常在旅遊觀賞層面加以評析,而忽視對其社會思想文化的深入發掘,以至許多到過晉祠的人感慨之餘卻茫然不知其歷史價值所在,對它的文化特色難能清晰。有鑒於此,筆者試從晉祠的文化遺產中探尋其綿長的歷史文脈。



我國西周初期宗法制度的實物佐證。



晉祠乃晉國始祖唐叔虞的宗祠。它的建造緣於西周的宗法制度。西周是繼夏、商兩代之後建立的又一個奴隸制王朝。武王克商紂後,不僅推翻了殷商的政治統治,而且將土地收歸「王」有,消滅了商朝政權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

其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小雅·北山》)為了維護周族的統治秩序,周王自稱天子,通過實行嫡長子繼承製、等級分封制和宗廟祭祀制,將原始的氏族血緣傳承關系變為政治統治上世襲繼承的宗法制度,建立了家國同一的權力結構和周族的「家天下」。

根據宗法制度,王位須由嫡長子繼承,稱作天下大宗,既是同姓貴族的最高家長,也是天下共同的政治領袖。其他嫡出諸子與庶子均稱作小宗,分封為諸侯,在本國又為大宗,其位亦由嫡長子繼承,以國名為姓氏。於是形成了以「宗法制」為核心的「尊君抑臣」禮治思想和「尊卑、貴賤、親疏」有序的等級關系。

《左傳》雲:西周初期採取「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人有貳宗,士有隸弟子」的辦法大舉分封,將征服的土地和貴族分封給同姓宗族和異姓諸侯,令其建立諸侯國;諸侯可設采邑分封給卿大夫;卿按同一方式設采地分封給其下的卿或大夫;大夫與士以此類推。而受封的諸侯、卿、大夫和士則逐級向上納貢和出兵保衛其利益。

『拾』 山西晉祠的歷史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因為他的努力,所以是該地風調雨順。
叔虞死後,後人為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 後,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也因為在晉水之北,水之北謂陽,於是當時便叫「晉陽」。
「晉祠」並非「晉王祠」的簡稱。新中國建立後,國家領導人來晉王祠遊玩。他游完一圈後說如今百姓當家做主,中國已無王侯,便把晉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稱晉祠 。

晉祠始建於北魏前,是為了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武王滅商之後分封諸侯,把次子叔虞封於唐,叔虞死後,其子夑繼位,因有晉水,改唐為晉國。後人在懸瓮山麓、晉水源頭建祠立設,以祭祀叔虞。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今晉祠。晉祠歷代均有修建和擴建。南北朝天保年間(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游晉祠撰《晉祠之銘並序》碑文,又一次擴建。太平興國九年(984年)依山枕建正殿,是供奉唐叔虞,至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其母邑姜亦供奉於正殿之中。熙寧年間(1068——1077年)封邑姜為「顕靈昭濟聖母」,遂有聖母殿之稱,後來唐叔虞祠堂遷於北側,形成今日格局。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 。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自從北宋天聖年間修建了聖母殿和魚沼飛梁之後,祠區建築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後,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鍾樓、鼓樓及水鏡台等,這樣,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於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於次要的位置。

閱讀全文

與晉祠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