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汕頭的歷史文化

汕頭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8 13:52:10

⑴ 汕頭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95萬人;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人口137萬人。現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自然條件優越。位於北回歸線與南海交匯處,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1.3°C,日照時間2000—3000小時,降雨量1672.25mm,濕度82%,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天然良港眾多。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頭是著名的僑鄉,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鄉親有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1981年,汕頭設立經濟特區,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汕頭對外商貿歷史悠久,經濟外向度高。汕頭於1861年正式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載商埠」之稱,商貿歷來比較發達,曾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1921年,汕頭設市建制。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業群落,經濟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
汕頭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以精耕細作聞名,有「種田如綉花」之喻。潮汕地區歷來人文薈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別具一格。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廣泛深入開展,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市充分發揮特區和僑鄉優勢,國民經濟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社會文明程度日益增強。先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40.92億元,增長11.6%;工業總產值1469.9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93億元,增長18.6%。
城市名英文:Shantou, 曾稱 Swatow.日文 :スワトウ
語言:潮州話(或稱潮汕話) 英語稱:Teochew, Teochiu, Tiuchiu, Tiochiu or Diojiu

⑵ 汕頭特色文化有什麼

一、是海洋文化景觀。汕頭市自然條件優越,北回歸線橫貫市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汕頭市是北回歸線與海岸線相交的唯一城市。海岸線長289公里,有許多優質海灘,如青澳灣、北山灣、龍虎灘。南澳島是全省唯一海島縣,正朝著生態旅遊島目標建設。汕頭既有內海又有外海,汕頭內海面積是杭州西湖面積的十倍,以其為中心的環汕頭港景區是汕頭八景之一。二、是華僑文化景觀。汕頭是全國著名僑鄉,遠在唐代就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也是近代中國最大的移民口岸之一,目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許多景觀具有濃厚的「僑文化」烙印,如嶺南第一僑宅陳慈黌故居、海外華人第一國王鄭信故里、李嘉誠先生捐資20億港幣建成被譽為「高校建築藝術之花」的汕頭大學、以現代僑鄉潮人為主題的華僑公園等等。三、是民俗文化景觀。獨特的區位、多文化的交融、歷史的積蘊,使汕頭民俗文化特色非常鮮明。潮汕的「老爺生」、「施孤」、「迎老爺」 等民俗活動,潮劇、潮樂、潮綉、英歌舞、蜈蚣舞等傳統文化均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享譽海內外。四、是商業文化景觀。汕頭在1861年被列為對外通商口岸,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有八個國家在汕頭設立領事館,汕頭港吞吐量居全國第3位,僅次於上海、廣州,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作為「百載商埠」標志的汕頭市「小公園」,是典型中西合璧的嶺南建築。著名電影《紅牡丹》即以小公園為外景拍攝。目前我們正規劃把小公園建設成為綜合旅遊區。另外汕頭還有品牌一條街、華僑新村路步行街和易初蓮花、沃爾瑪等大型購物商場。五、是宗教文化景觀。在汕頭,晉代已有道士在潮陽東山興建道觀。韓愈因反對迎佛骨而被貶潮州,但他治潮期間與靈山寺主持結下深情並送衣留念,如今已成千古美談。在青雲岩和已有千年歷史的靈山寺、大峰景區等宗教旅遊點,寺廟密集分布,香客雜沓,鍾鼓相聞,可充分體驗民間宗教狂熱虔敬的氣氛。六、是休閑文化景觀。汕頭有礐石風景名勝區、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青澳灣旅遊度假區、蓮花山溫泉旅遊度假村、南澳海上漁村等旅遊休閑景區和設施。

⑶ 汕頭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是什麼

依海而立,於 1860年開埠,民眾更以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

⑷ 汕頭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特色及出現過的名人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95萬人;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人口137萬人。現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自然條件優越。位於北回歸線與南海交匯處,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1.3°C,日照時間2000—3000小時,降雨量1672.25mm,濕度82%,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天然良港眾多。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頭是著名的僑鄉,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鄉親有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1981年,汕頭設立經濟特區,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汕頭對外商貿歷史悠久,經濟外向度高。汕頭於1861年正式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載商埠」之稱,商貿歷來比較發達,曾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1921年,汕頭設市建制。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業群落,經濟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
汕頭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以精耕細作聞名,有「種田如綉花」之喻。潮汕地區歷來人文薈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別具一格。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廣泛深入開展,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市充分發揮特區和僑鄉優勢,國民經濟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社會文明程度日益增強。先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40.92億元,增長11.6%;工業總產值1469.9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93億元,增長18.6%。
城市名英文:Shantou, 曾稱 Swatow.日文 :スワトウ
語言:潮州話(或稱潮汕話) 英語稱:Teochew, Teochiu, Tiuchiu, Tiochiu or Diojiu
【地理位置】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 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市饒平縣,北鄰潮州市潮安縣,西鄰揭陽 普寧市,西南接揭陽市惠來縣,東南瀕臨南海。
全境位於東經116°14′至 117°19′,北緯23°02′至23°38′之間,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 高雄180海里。歷來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 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華南之要沖,嶺東之門戶」的美稱。
【區域規劃】
2003年汕頭市行政區劃
金平區
(轄17街道)
人口:737658人 面積:108.71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石炮台、金砂、金廈、東方、大華、同益、光華、東墩、廣廈、海安、新福、烏橋、歧山、永詳、鮀蓮、鮀江、月浦街道辦事處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160居委會
龍湖區
(轄5街道2鎮)
人口:337406人 面積:103.58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金霞、珠池、新津、鷗汀、龍祥街道辦事處和外砂、新溪鎮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32村委會、75居委會
澄海區
(轄3街道8鎮)
人口:706239人 面積:345.23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鳳翔、廣益、澄華街道辦事處和上華、隆都、蓮下、蓮上、溪南、東里、鹽鴻、蓮華鎮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137村委會、43居委會
濠江區
(轄7街道)
人口:271986人 面積:134.88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達濠、馬滘、礐石、廣澳、濱海、三河、玉新街道辦事處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60居委會
潮陽區
(轄4街道9鎮)
人口:1536282人 面積:667.60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文光、棉北、城南、金浦街道辦事處和海門、河溪、和平、西臚、關埠、谷饒、貴嶼、銅盂、金灶鎮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202村委會、93居委會
潮南區
(轄1街道10鎮)
人口:1184029人 面積:596.42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峽山街道辦事處、井都、成田、司馬浦、陳店、兩英、仙城、臚崗、紅場、雷嶺、隴田鎮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179村委會、65居委會
南澳縣
(轄3鎮)
人口:72752人 面積:108.00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後宅、深澳、雲澳鎮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41村委會、5居委會
全市合計
人口:4846352人 面積:2064.4平方公里,轄6區1縣,32鎮37街道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591村委會、501居委會
【人口】
汕頭市現轄金平、龍湖、濠江、澄海、潮陽、潮南六個區和南澳縣。全市總面積 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為487.5萬人。其中市區面積1956平方公里,人口480.27萬人。

⑸ 潮汕歷史 多方面

希望對你有幫助: 近代歷史回顧,潮汕一詞的由來 : 1858年6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簽訂了《天津條約》,條約規定增開潮州府等十處為通商口岸。選定澄海縣沙汕頭(後改名汕頭,並取代條約口岸部分「潮州」一詞)一帶,那時汕頭並不為人所熟知,其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但汕頭一帶引潮汕三江出海口,北通海峽(台灣海峽),身靠南海,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已取代當時衰落的樟林港地位,成為潮州府屬的中心港口。至咸豐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860年1月1日)潮州府如期對美開市,在汕頭港把門島——媽嶼島上設立「潮海關」。不久恩格斯便提到「汕頭是遠東地區唯一一個具有商業性質的城市」,二十世紀初,汕頭埠逐漸成為潮州府屬的濱海重鎮,其工商繁華,已崛起成為連接穗、港、滬及海外的新興港口。1904年梅縣鬆口人張煜南等看準這里有巨大的發展潛質,便傾力組建潮汕鐵路有限公司,興建從潮州府所在地直達汕頭埠的鐵路。1906年,潮汕線鐵路築成,同時又配置「潮汕號」機車頭並通了車。 由此 「 潮汕 」 一詞開始傳播。 1907年5月22日,丁未黃岡起義爆發,這是孫中山先生親自領導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裝起義,乃日後諸多民主武裝革命的先聲,但《南洋總匯報》卻大肆指責孫中山勾結「潮汕會黨」,策動黃岡起義。「潮汕」之名由此見之報端,逐步廣為人知。 民國成立後,廣東都督府下設潮梅鎮守使,其中心駐汕頭,汕頭粵東中心城市概貌初現雛形。 1921年 汕頭建市,設立省直屬市政廳,汕頭成為粵東繼潮州府城後的又一耀點。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潮」、「汕」共榮,人們便習慣於潮汕平原、潮汕人、潮汕話之類的說法。不過,由於二戰至改革開放後的歷史原因以及慣有稱謂,海外潮人迄今為止仍習慣稱自己為潮州人。 改革後的潮汕行政變革: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原汕頭市政廳重新建制,設立潮汕專區。1953年1月與惠陽、興梅專區合並為粵東行署,中心設於汕頭;1956年2月原惠陽地區析出,設立汕頭專區;1965年興梅析出設興梅專區,汕頭及下轄縣改為汕頭地區。而後又幾經變動。但汕頭市均為地方或專區黨政機關所在地。1981年11月,汕頭市劃部分土地創辦汕頭經濟特區。1983年7月,實行地市合並,建立市領導縣體制,汕頭下轄澄海、南澳、潮陽、揭陽、揭西、普寧、饒平潮州市(縣級)。1989年1月潮州市與饒平縣合並為地級潮州市,1991年4月6日,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擴大為整個汕頭市區,面積234平方公里,並定於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1991年12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從原揭陽縣析出部分土地建揭東縣,後將縣城榕城鎮及周邊城鎮合並為榕城區建立地級揭陽市。1993年4月,國務院批准潮陽、普寧撤縣設市(縣級);1994年4月,國家批准澄海撤縣設市(縣級)。2003年1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汕頭市調整行政區劃,撤銷汕 潮汕幾大概圖頭市昇平區、金園區,設立汕頭市金平區;撤銷汕頭市河浦區、達濠區,設立汕頭市濠江區;撤銷縣級潮陽市,分別設立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撤銷縣級澄海市,設立汕頭市澄海區。
記得採納啊

⑹ 汕頭文化特色

汕頭美食、汕頭歷史景點(例如小公園一帶)、紅頭船精神等等,這些都是很有特色的。

⑺ 誰能介紹一下汕頭的地理環境 歷史文化 風土人情

全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汕頭。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95萬人;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人口137萬人。現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自然條件優越。位於北回歸線與南海交匯處,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1.3°C,日照時間2000—3000小時,降雨量1672.25mm,濕度82%,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天然良港眾多。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頭是著名的僑鄉,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鄉親有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1981年,汕頭設立經濟特區,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汕頭對外商貿歷史悠久,經濟外向度高。汕頭於1861年正式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載商埠」之稱,商貿歷來比較發達,曾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1921年,汕頭設市建制。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業群落,經濟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
汕頭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以精耕細作聞名,有「種田如綉花」之喻。潮汕地區歷來人文薈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潮汕話、潮劇、潮州音樂、潮菜、英歌、潮陽剪紙、和工夫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別具一格。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廣泛深入開展,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市充分發揮特區和僑鄉優勢,國民經濟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社會文明程度日益增強。先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40.92億元,增長11.6%;工業總產值1469.9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93億元,增長18.6%。
汕頭原是揭陽(後居澄海)海邊的一個漁村。元代,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形成較大漁村,稱為「廈嶺」。至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現在的外馬路老媽宮一帶至崎碌已形成沙脊,稱作「沙汕」。萬曆三年(1575年),沙脊積聚成片,稱作「沙汕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現在的外馬路人民銀行汕頭支行所在地建炮台、煙墩,稱作「沙汕頭」,以後,清政府在這里設站收取鹽稅,簡稱為「汕頭」。至嘉慶四年(1809年),因商船停泊越來越多,稱作「沙汕頭港」。至開埠前,已建立了「漳潮會館」,商業活動日趨活躍,具備商埠雛型。汕頭開埠後,鴉片和外國商品源源輸入,而大批「豬仔」(契約華工)被源源輸送到各國殖民地充當苦力,英國、德國、法國、挪威、美國、日本等國先後設立領事館,進行經濟、文化、軍事侵略。
汕頭得名於海濱泥沙積聚而成的沙脊。由於韓江泥沙在海濱地帶的不斷沖積,並在潮汐風浪的作用下,在今汕頭老市區一帶形成一條自然的沙堤,這種沙堤就叫做「汕」,開端處則叫「汕頭」。汕頭又有鮀島的別稱。鮀是種體小而圓、帶有斑點的魚類,屬鯊魚的一種,稱作鯊鮀。汕頭市區因位於鮀濟河一側,三面環水,歷史上曾是半島,過去海灣盛產鯊鮀,故稱「鮀島」。
開埠——汕頭市開埠到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這里原是一片波濤滔滔的海灣,因近幾百年來韓江所帶泥沙的沖積,才逐從朋海底浮聚起來。元代時,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初步形成較大的漁村,稱為「廈嶺」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蓬洲御千戶所於此。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韓江口的沙脊已積聚成片,稱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這里築煙墩建炮台,稱為「沙仙頭」。從雍正(公元1730年)到乾隆年間,遷到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魚、耕田之外,還利用海水曬鹽,各地鹽販也常到這里販鹽運銷。清政府在此設站徵收鹽稅。簡稱「汕頭」。汕頭又有「鮀島」。以後,隨著過往商船日趨頻繁,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清政府在放雞山(今媽嶼島)設立「常關」,課收南北商運的關稅,這是在汕頭最早設立的海關。
潮汕民俗是中華民俗文化的一支,是漢文化與百越民俗文化及外來文化相融合的結晶,別具特色、自成體系。有農歷正月初七吃「七樣羹」,冬至吃「冬節丸」等飲食習俗;有請青娘母做「四句」等婚娶習俗 ;有「吃丁酒」、「出花園」等生育習俗 ;有時年八節祭拜等歲時民俗 ;有「搬塗戲」、「賽花燈」等游藝民俗 ;有好事送禮成雙、歉事送禮奇數等交際禮俗……

⑻ 汕頭市有多少年歷史

汕頭市有100年歷史了。歷史變革如下:

汕頭市區地處韓江、榕江、練江的出海口,汕頭灣把市區分成南北兩片。汕頭市區古為濱海沖積地。

宋時砂尾(今金砂鄉)已形成村落,屬潮州揭陽縣。南片濠江古為潮陽縣建制的招收都,元代光華埠一帶已有較大漁村,稱廈嶺。

明初設蓬州守御千戶所,嘉靖年間潮州府置澄海縣時隨屬澄海。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柵捕魚,稱沙汕。

汕頭清康熙年間潮州府建沙汕頭炮台。雍正年間簡稱汕頭。汕頭素有「百載商埠」之稱,1858年(咸豐八年)4月,已經佔領廣州的英法聯軍進逼大沽口,美國駐華公使夥同英、法、俄三國公使聯袂到達大沽外,照會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國公使列衛廉與清政府直隸總督譚廷襄開始談判,討論了美國所提出的草約。5月19日,因英法聯軍即將於次日發動進攻,美國應英國的要求,不動聲色地中止了正在進行中的談判。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後,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納等人與英、法談判。雖然清朝官員並不信任美使,但還是一再懇求美使與俄使居中調停。列衛廉以「調停人」的偽善面孔欺騙清政府。6月7日,美使列衛廉恢復了與清朝官員的會談,並同意就美方所提出的條約草案再度進行談判。6月18日,美國搶先英、法與清政府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 其中增開潮州(後改汕頭)、台南為通商口岸。 1858年恩格斯在《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中指出,汕頭是「唯一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38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921年,汕頭市政廳成立,與澄海分治,從此一直稱為汕頭市。

閱讀全文

與汕頭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